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形容雾霾天空的句子有哪些(形容雾霾天空的句子)

形容雾霾天空的句子有哪些(形容雾霾天空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行走雾霾,心亦清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题记

雾霾对身在北方的我,那是最熟悉的。

昨日早起,阳光没有射进室内。拉开窗帘,看浓雾迷茫,一夜,城市成为仙都玉境。天空被灰色笼罩着,楼房飘在浓浓的雾霭中,若隐若现。这真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仙境。

我的心,冷下来,也沉下来。又是一个冬日雾霾的天气。被雾霾压抑的心开始忧郁。

这北方的冬天,当“岁暮氛霾恶”的时候,很多人总有这样的心境。

下楼,去看看那霾吧。不能辜负这似仙似恶的雾霾之景。

大街上,风异常的小,树静止不动。但寒气是逼人的。“积阻霾天寒”,可真不假,雾霾掩埋了现实,却挡不住寒冷。脚一踏在路上,就掉进这“烟霾氛氲”里了。

路上行人甚少。偶尔见慢行的车辆,小心翼翼地挪动。走路的人都把自己裹在衣领里,带着口罩,认真前行。空气中弥漫着汽油味。

我也小心地走着,害怕掉进路上的小坑,或者与树相撞了。

突然间的仰头,让我惊诧:那树枝上结着白色的冰晶。满眼望去是“冰霜刮昏霾,万丈攒翠玉”。仔细看地上,也是敷了一层薄薄的白霜。如果你不想它是雾霾的天气,一定会想:这是下了一场小雪了。

有时候,人总朝一念去想。如果你细心发现:就是这不经意的恶景,也有美好的东西了。

我决意去南湖一观。这样的天气一定有想象不到的仙境。

城市的街道,都笼在雾霾里了。坐在公交车上回望,只见“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这雾霾真的掩了尘世的一切呀。

当我走进南湖公园。我一下子掉进了雾霾的仙境。雾霾绕树,树绕雾霾,枝挂玉碎,草敷。人迹俱绝,鸟儿不鸣。

朝湖边走去,芦苇在雾中静立,残荷在雾里销形。水雾不分,天地一统。

这虽不似夏秋的白雾袅绕,也不似春天的香雾洗花。但人在其中,也可以作仙了。再看湖中,有小舟一粒,在雾里若隐若现,是行驶?还是静立?不得而知了。但我很欣羡舟中人的雅兴。在这寒冷的、浓雾锁水的湖面,还雅致深浓。也许如我不顾烟尘浊气的侵入,来一个湖中赏霾了。忽然想起《湖心亭看雪》的结尾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种“痴”也许是寻求一种思想的宁静。我确实在这静静的、浓阴的雾霾仙境中,找到了一丝的宁静,和欣喜了。就如那默立的湖边芦苇,也如树上那晶莹的玉翠。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时我的“以物喜”荡尽我起初的“以物悲”了。人要真的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很难的。可我至少发现:一切事物都不是完全的丑,也不是完全的美。正如这雾霾:有它的丑与脏,也有它的美与妙。如果不是它,怎能提醒你少开一次车?怎么能提醒你在美中找到别人发现不了的美呢?

毕淑敏说“幸福需要提醒”。我说“美景不可大喜,恶景不必大忧。你想开了,发现了,就会找到你开心的,幸福的,美好的。”

雾霾还在浓,我的心,释然了!

晴天的雾霾,楼绕仙境

这霾都真实的雾霾

一人隐在雾霾中行走

雾霾中的琼枝

雾霾中的湖

我所在南湖的雾霾,小舟人一粒

黄沙漫天,飞沙走石,古人这样说沙尘暴

今天,全国多地进入了“沙尘”天气。户外阴霾笼罩、黄沙漫天。外出行人尽管都用围巾、帽子、口罩做好了充足的防护,然而一到室内,脸上、额前、鼻孔、耳朵里还是粘到了不少沙土。

沙尘天气其实自古就有,我国考古关于沙尘暴的首次发现来自于西汉时期敦煌地区出土的汉简。关于沙尘暴的文字记录,在古籍中也多处可见。例如:

时气错逆,霾雾蔽日。

——《后汉书·郎岂页传》

凡天地四方昏濛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日或一时,雨不沾衣而身有土,名霾,故曰天地霾,君臣乖。

——《晋书·天文志》

四月乙亥午宁夏洪广堡,风霾大作,坠灰片如瓜籽,纷纷不绝,逾时而止,日将沉,作红黄色。

——《朔方通志》

古人用“黄雾”、“飞沙”、“黑雾”、“飞沙走石”等词语来形容沙尘天气,也认为这是一种不祥的预兆。甚至认为当君主做了违背民心、不道德的事情的时候,也会天降沙尘。

当然,在古诗词当中,关于沙尘暴的表写,或借沙尘天气来比喻心情的内容也不在少数。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读一读、看一看吧。

诗经·邶风·终风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这是一首描写妇人被仿佛玩弄嘲讽、遭到遗弃的悲惨遭遇。其中,“终风且霾”的意思是指,大风整日狂吹,阴云漫天笼罩。通过大自然的狂风喧嚣天气阴暗,比如丈夫喜怒无常、性格暴戾。以天气喻人,让读者形象可感。

度破讷沙

唐 李益

眼见风来沙旋,经年不省草生。

莫言塞北无春,总有春来何处。

西北塞外向来是沙尘频发的地区。唐朝时驻扎西北的将士和出使塞外的官员、诗人常常被这一代独特的景象所影响,有的产生无限的人生感慨、有的看到了波澜壮阔的雄浑天地、有的激发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也有的生发了浓到散不去的乡愁……

这首诗,就是边塞诗人李益在途径破讷沙漠时,有感而发创作的组诗。诗人通过亲身经历的一场沙尘暴,描写出了塞北的荒凉和广漠。

中牟道中

宋 陈与义

其一

雨意欲成还未成,归云却作伴人行。

依然坏郭中牟县,千尺浮屠管送迎。

其二

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

这组诗,写于诗人为母亲服丧三年后,入京出任太学博士的途中。因为作者即将重新踏入仕途,而且官位提升、前途光明,所以即使遇到了沙尘暴略感懊恼,但是写出来的诗句依然是充满了兴奋和热情的。

“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译为怎么样才能够与凉风约定,让它不要挟带沙尘一起来呢?和谐舒缓,又充满了风趣幽默的情调。

所以说,即使在风尘四起的沙尘暴天气下,古人也不都是厌烦逃避的。最重要的就是看那时那刻的心情了。

最近的沙尘天气恐怕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大家请注意防护哦。

沙尘暴防护小贴士:

1.及时关好门窗

2.外出要戴口罩、纱巾、墨镜等。避免沙土进入眼睛和呼吸道。

3.注意交通安全,减速慢行,谨慎驾驶。

4.强沙尘暴天气下不宜外出,特别是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非必要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