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写一句翻译一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重点句子翻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写一句翻译一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重点句子翻译)

本文目录一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温故】

2019年6月24日,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党在全国执政也70年了。古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出《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在这篇先秦短文中,孟子开篇引用了虞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等6位古代圣贤从贫贱中起家的例子,以其大气磅礴、不容置辩的逻辑论证和排比论证,深刻阐发了外部环境与个人成败、国家兴亡之间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总书记引用这句话就是要提醒全党同志,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

忧患意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品质,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中。《周易·系辞下》记载,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其中蕴含丰富的辩证思想,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注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诗经》中也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说,这种未临而如临,未履而如履的状态,形象地展现了“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忧患精神。范仲淹在其名篇《岳阳楼记》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中国士大夫“进亦忧,退亦忧”的家国情怀。概言之,忧患意识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家庭和个人都至关重要,只有树立忧患意识,国家方能长治久安,文化才能源远流长,这也是实现儒家“修齐治平”理想的必然要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暗合千古兴亡之道,历史上的王朝更迭均与此有关,留下了诸多经验和教训。汉初,文帝、景帝吸取秦王朝灭亡教训,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且时时注意节俭,因而有了“文景之治”。唐玄宗早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但他在位后期却丧失了进取心,贪图享乐、骄傲怠惰,最终导致“安史之乱”,成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种鲜明对比,正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真实写照。正因如此,历代有识之士无不以增强忧患意识作为首要的治国安邦之策。《左传·襄公十一年》记载,魏绛曾引用《尚书》中的话规劝悼公:“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这种忧患意识和与之相伴的责任意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仍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

中国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纵观我们党近百年的发展历程,增强忧患意识始终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转折关头保持清醒头脑,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应对即将在全国执政这一重大考验,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提出“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以此提醒全党同志决不能掉以轻心。进入新时代,面对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总书记也告诫全党:“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由此可见,人的忧患意识,体现为忧党、忧国、忧民的意识,它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担当。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后做到节俭内敛、慎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越是不容易,人就越要坚守初心和使命,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进行自我革命,不断强化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风险和挑战层出不穷,唯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在伟大斗争中练就强大本领,我们党才能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破解一道道历史性难题,交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满意答卷。

(作者:刘舒,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什么意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什么典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我们在课本里应该都有学过,不过这句话并不是只有一种意思,很多人也读出了其中另一层含义,那到底应该怎么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呢”?这句话是出自《孟子·告子下》,是由孟子写的一篇说理散文,因为当中的逻辑性非常强,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反驳的论点,所以让人们也是非常惊叹孟子的智慧。对于这句话的翻译,可能也需要结合全文来看才能得出其中的真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无论是古代的经书还是史书,都强调这一点。可以说这也是一种矛盾,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在追求安乐,却不知安乐只能让我们退化。而忧患,忧劳,虽然令人痛苦,却是砥砺我们坚强品质的磨刀石。所以,《周易》上说“君子自强不息”,人只要活着,就应该学会从忧劳困苦中磨练自己,而不应该沉于安乐。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虞舜出身田野农夫而被任用,傅说出身建筑劳工而被任用,胶鬲做过贩鱼卖盐而被任用,管夷吾坐过牢狱而被任用,孙叔敖来自偏僻的海滨而被任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里赎回而被任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身上,必先要让他心志苦恼,筋骨劳累,忍饥挨饿,生活贫困,行事不顺坎坷,这样来激励他的斗志和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出错,然后要能改正;辨明疑惑的地方,思考不顺的地方.然后才能奋发;情绪表现在脸上,心思流露在话中,有什么都能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虎视眈眈的邻国和外来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要知道忧患能使人警醒而生存,安逸能使人松懈而灭亡。

中考语文复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贞观十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平定天下朕虽有其事守之失图功业亦复难保。秦始皇初亦平六国,据有四海,及末年不能善守,实可为诫。公等宜念公忘私,则荣名高位,可以克终其美。”魏征对曰:“臣闻之,战胜易,守胜难。陛下深思远虑,安不忘危,功业既彰,德教复洽,恒以此为政,宗社①无由倾败矣。”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宗社:宗庙和社稷。代指国家。

1.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平 定 天 下 朕 虽 有 其 事 守 之 失 图 功 业 亦 复 难 保

平定天下/朕虽有其事/守之失图/功业亦复难保(每断对1处得1分)

2. 下列对两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甲文中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的外部环境中造就的,但艰苦的外部环境只是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

B. 乙文唐太宗以史为鉴,以“战胜易,守胜难”的道理告诫臣子,可见唐太宗是一位深谋远虑的君主。

C.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举例论证。甲文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乙文唐太宗由己及臣,娓娓说理,给人警示。

D. 甲乙两文都将核心论点从个人提升到治理国家的层面,即忧患意识决定了国家覆灭或者长治久安。

B 【解析】根据乙文中“魏征对曰:‘臣闻之,战胜易,守胜难……’”可知,这是魏征对唐太宗告诫臣子的补充,并非唐太宗对臣子的告诫。故选B项。

3. 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具体分析两文论证“忧患”的过程有什么不同。(4分)

(4分)①甲文先通过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砺终成大业的例子,论证了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向上;(1分)又从个人发展、国家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1分)②乙文则通过记叙唐太宗和魏征等臣子的对话,唐太宗举出秦始皇因没有忧患意识而亡国的例子来告诫臣子,(1分)说明了忧患意识的重要性。(1分)

拓展设问

乙文中唐太宗和魏征的话论证了甲文中的什么观点?请结合实际谈谈感悟。(3分)

(3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感悟: 示例:身处顺境时,我们要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取得好的成绩不能自满,要保持清醒、谦虚的态度,不断努力。

【参考译文】

【乙】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对侍臣说:“(如今)天下平定,我虽然创立了这样的功业,但如果守江山时失去谋划,那么建立的功业也难再保全。秦始皇当初也平定了六国,拥有天下,到了晚年却不能善于守天下,(秦国覆灭)实在可以作为警戒。你们应该想到公事而忘记私事,那么名望(就会越发)荣耀,地位(也会越来越)高,可以凭借自己的美名而得到善终。”魏征回答说:“我听过一句话,战胜敌军容易,保持胜利很难。陛下深思远虑,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却不忘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功业已经很显著了,德行教化又深入人心,如果能永远用这种态度来治理天下,国家就没有倾覆衰败的道理。”

#中考语文##中考#

大语文笔记:1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读

于,"在"的意思。忧患,指忧愁祸患。安乐,指安逸享乐。标题的意思,就是忧愁祸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这个标题,也是全文所要论述的观点。

下面我们看第一段∶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筑墙)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贩卖奴隶的市场)。

发,被任用的意思。举,指被选拔。版筑,指筑墙。士,是狱官。市,指贩卖奴双隶的市场。文章一开头,孟子就连用了六个事例,来论证"生于忧患"。舜是在田间耕地的时候被任用的,最终成了一代圣明的君王;傅说在傅岩这个地方筑墙时被举用为宰相,后来帮助商朝定国兴邦;胶鬲贩卖鱼盐时被周文王起用,成为周朝的开国重臣;管夷吾从狱官的手里被选,辅佐齐桓公成为一代霸主;孙叔敖隐居海滨时被起用,成为了楚国著名的贤相;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成为秦国著名的大夫。他们都在忧患的环境中被起用,最终成就了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使痛苦)其心志,劳(使劳累)其筋骨,饿(使挨饿)其体肤,空乏(使贫穷)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使坚韧)性,曾益其所不能。

故,因此。是人,这个人。文段中标红的词,都是使动用法,使什么什么怎么样的意思。

苦,就是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挨饿;空乏,使……贫穷;忍,同韧,使…...坚韧。

这一段承接上文的六个事例,用道理来论证忧患为何能使人生存发展。所以,当上天要把重大的使命降临在这个人身上的时候,一定会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遭遇贫穷,使他的每个行动都不如意,用这样的方式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动,让他的性格变得更加坚韧,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孟子继续论证说,一个人只有犯了错误,然后才会改正自己的行为;只有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只有痛苦表现在脸上,通过声音喊出,然后才能被别人了解。

这些磨砺都会帮助一个人成长,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在当今这个乱世,一个国家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辅佐国君的贤臣,在国外也没有能够与之匹敌的邻国或者外患,国君便会沉迷安乐,不思进取,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论证到此,全文自然而然得出结论∶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篇文章开头连用六个相同的句式,排比列举六位先贤从贫贱起家到成功逆袭的事迹,暗示出忧患与成功的内在关系;接着又用排比句极力铺排一个人在承担重大使命之前必须经受的困难和考验,点明艰难困苦能够磨砺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干;然后再进一步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全文几乎通篇运用排比,语言精炼,形式整齐,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气势。而孟子所论述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有非凡的启迪意义。居安思危,是一个国君必须有的治国态度;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道理,也成为仁人志士在艰难困苦中勉励自己的格言警句。

初中必背文言文:孟子《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原文译文赏析 康爸诵读

视频加载中...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作者:孟子 诵读:康爸

原文:

舜发于quǎn畎亩之中,fù傅yuè说举于版筑之间,胶gé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áo敖举于海,百里xī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zēng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bì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舜从田间被举荐出来,傅说在筑城的奴隶中被提,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商人中被提拔上来,管仲从监狱中被提拔上来,孙叔敖从海边隐居的地方被提拔上来,百里奚在市场上被提拔上来。所以说,上天要让某个人担当重任,一定会使他的心志忍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肌肤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能如意,借此使他们心里常常保持警惕,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坚强,增加他们所欠缺的本领。

人经常会犯错误,多犯几次错误才能谨慎。一个人只有内心被困扰,思虑堵塞,才能奋发、有作为。脸上表现出抑郁的神色,发出忧叹的声音,然后才明白过来。在国中没有懂法度并执法的大臣和足为辅弼国君的贤士,在国外又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这样以后就能知道忧思祸患使人成长、使人振作和勤奋,因而得生;安逸享乐使人怠惰,导致人死亡和国家、事业的衰败。

赏析: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要奋发图强;一个人若安逸享乐,没有克服困难、摆脱困境的能力,就会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遇挫折就消沉绝望,就如同立于坍墙之下,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孟子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在提醒人们,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方可长盛不衰;若安于现状,“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醒来再琢磨”,就有可能终身忧愁、困顿一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文章在写作上的突出特点是先提出论据,紧接着进行深入分析、引申、推论,最后推导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作者先列举六位在困境中振作精神、奋发努力而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证明逆境能够造就人才,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性;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因而说服力很强。

文章第一段使用类推的逻辑方法,列举几位历史人物的真实事迹,说明逆境更能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性格,从而使人坚强无畏;而失败挫折又能使人吸取教训,变得聪明机智、增长才干。因此,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炼,常可委以重任,并且这些人也常常做出卓越贡献。

文章第二段,紧承上一段的意思,先从正面说明困难(忧患)、挫折的积极作用,强调有志者应面对困难、迎接困难、设法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聪明才智、增强自己的才干,从而扭转逆境、战胜困难。然后从反面说明安乐无忧的生活、优越顺利的环境,却往往使人萎靡不振,不思进取,畏惧困难,丧失斗志。最后归纳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句话不仅成为千古名句、警世名言,而且成为被古今中外无数史实证明了的真理。

在修辞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配合归纳的推理方式,采用了排比句式和对仗句式。一般说来,铺陈排比的写法,固可造成宏大气势;若处理不当,也可致繁复拖沓之虞。而孟子的这篇文章,虽通篇采用排比句式,却仍给人以行文简洁的印象,原因为孟子十分注意遣词用字,尽量扩充每一词语,尤其是动词的容量。排比句式和对仗句式,既使文章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