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蒹葭比兴的句子有哪些(蒹葭比兴的句子)

蒹葭比兴的句子有哪些(蒹葭比兴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秋风起,黄叶飞。蒹葭蒹葭你是谁?你是风雅颂?还是赋比兴?

芦花白,芦花美,又到了芦花飞雪的季节!

芦苇不陌生,知道芦苇还有个蒹葭的别名,是长大后读《诗经》。《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据说也是至今最唯美的情诗。

古文字学家进一步解释,蒹专指初生的芦苇。照此说来,蒹葭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含苞待放的芦苇喽!芦苇一样的是花开一季、草木一秋。蒹葭从青青到苍苍,节令并不是白露,而是说深秋的露水已凝结为霜花。在这样一个季节里,他(或她)站在寒风中的芦苇丛边,望穿秋水,想念一个人,忽近忽远,忽溯忽顺,忽曲忽直,可望不可即,可念不可得,这种惆怅、冷落和空寂的心情,通过重章叠句、一咏三叹,表现得淋漓尽致。

蒹葭是御寒之物。而少不更事的我,记住芦苇的好处还在取暖御寒之物内。家乡地处龙山脚下、马河水库上游,村东村西都有苇阔(姑妄这样写,当地土语,即苇塘、芦苇荡之意),孩子们脚易出汗,冬天起床后,在母亲纳的千层底棉鞋里塞进苇絮再去上学,脚下自然生暖。姐姐很小就成为家中劳力,那时候农村燃料短缺,立冬过后,姐姐早早起床,趁冰霜未化,踏着冰凌到苇阔搂芦柴,这个记忆永不磨灭。苇絮确是好东西,见过奶奶用苇絮做成蓊龙头(姑且这样写,当地土语,一种棉鞋),下大雪后专门踩雪穿。这种棉鞋,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集贸市场还能见到。

闵子“单衣顺母”,从小时候爷爷讲给我的故事里,我也知道苇絮是御寒之物。闵子就是闵子骞,孔子门徒中的72贤人之一,《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的故事排在第三。闵子幼年丧母,闵父续娶后又生下两个弟弟。冬天闵子骞驾车外出,手冻得抓不住缰绳,父亲以为他偷懒,一鞭子抽在他背上,袄破苇絮出,再验两个弟弟的棉袄,都是厚厚的棉花做成。闵父知道了真相,回家准备休妻。闵子骞跪在地上为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全家都受了感动,从此一家人和睦生活。孔子对闵子骞这个学生评价极高,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篇中这样记载。

这个故事在家乡流传很广。我小时候的棉袄,母亲在后背处絮的棉花都是多于前襟。这样的棉袄穿起来既不美观又不利索,于是就经常向娘“诉苦”。娘亲给我讲:后娘做的棉袄前厚后薄,不挡风保暖,后心凉。母亲的这一说法应该也来自于闵子鞭打芦花的故事。

蒹葭是江湖。再大些,我又喜欢上了芦苇荡。《洪湖赤卫队》里的韩英带领赤卫队员行军就是在芦苇荡里。白洋淀上,雁翎队是出没在芦苇荡里的一支抗日神兵。《沙家浜》中阿庆嫂的茶馆就开在芦苇荡边,这个样板戏就是从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来。小时读《水浒传》,知道里面的一条好汉叫旱地忽律朱贵,他在湖边以开酒店为幌子,实为梁山英雄的情报站,朱贵向梁山传递情报,水亭里挽起鹊画弓,响箭过处,芦苇荡里就会划出一支船出来接应……原来,芦苇荡是天地英雄一展身手的大好去处。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今,我对芦苇的认识也不在仅限于御寒之物、江湖之地、抗日战场。黄河三角洲到处可见芦苇的影子,“芦花飞雪”早已远播海内,招来了八方游客一睹为快。

蒹葭是相思。芦苇之美,美在《蒹葭》。看蒹葭之美,就会和深秋、水边、伊人的苍苍、萋萋、采采等意象联系在一起。“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因为擦肩而过多看了你一眼,漂洋过海、转山转水,穿过春天的花海、踏碎秋天的落叶,只求能看到你今世的容颜。这种思念之情和诗中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就是凄冷中的暖意,身外之冷和心内之暖是相对的,那个思念中远方人,是否天晚有宿投、天寒有衣加呢!

“捣衣”作为诗词意象,《诗经》里没有,唐宋诗词里才大量出现。蒹葭萋萋,飞鸿影里,捣衣砧外,这意象关联的是牵绊、问候和寒凉。伊人在哪里,原来“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这么说,蒹葭是情,蒹葭是思,蒹葭是赋比兴,蒹葭是风雅颂!

附:《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秋风起,黄叶飞。蒹葭蒹葭你是谁?你是风雅颂?还是赋比兴?

芦花白,芦花美,又到了芦花飞雪的季节!

芦苇不陌生,知道芦苇还有个蒹葭的别名,是长大后读《诗经》。《蒹葭》是《诗经》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据说也是至今最唯美的情诗。

古文字学家进一步解释,蒹专指初生的芦苇。照此说来,蒹葭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含苞待放的芦苇喽!芦苇一样的是花开一季、草木一秋。蒹葭从青青到苍苍,节令并不是白露,而是说深秋的露水已凝结为霜花。在这样一个季节里,他(或她)站在寒风中的芦苇丛边,望穿秋水,想念一个人,忽近忽远,忽溯忽顺,忽曲忽直,可望不可即,可念不可得,这种惆怅、冷落和空寂的心情,通过重章叠句、一咏三叹,表现得淋漓尽致。

蒹葭是御寒之物。而少不更事的我,记住芦苇的好处还在取暖御寒之物内。家乡地处龙山脚下、马河水库上游,村东村西都有苇阔(姑妄这样写,当地土语,即苇塘、芦苇荡之意),孩子们脚易出汗,冬天起床后,在母亲纳的千层底棉鞋里塞进苇絮再去上学,脚下自然生暖。姐姐很小就成为家中劳力,那时候农村燃料短缺,立冬过后,姐姐早早起床,趁冰霜未化,踏着冰凌到苇阔搂芦柴,这个记忆永不磨灭。苇絮确是好东西,见过奶奶用苇絮做成蓊龙头(姑且这样写,当地土语,一种棉鞋),下大雪后专门踩雪穿。这种棉鞋,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集贸市场还能见到。

闵子“单衣顺母”,从小时候爷爷讲给我的故事里,我也知道苇絮是御寒之物。闵子就是闵子骞,孔子门徒中的72贤人之一,《二十四孝图》中闵子骞的故事排在第三。闵子幼年丧母,闵父续娶后又生下两个弟弟。冬天闵子骞驾车外出,手冻得抓不住缰绳,父亲以为他偷懒,一鞭子抽在他背上,袄破苇絮出,再验两个弟弟的棉袄,都是厚厚的棉花做成。闵父知道了真相,回家准备休妻。闵子骞跪在地上为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全家都受了感动,从此一家人和睦生活。孔子对闵子骞这个学生评价极高,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篇中这样记载。

这个故事在家乡流传很广。我小时候的棉袄,母亲在后背处絮的棉花都是多于前襟。这样的棉袄穿起来既不美观又不利索,于是就经常向娘“诉苦”。娘亲给我讲:后娘做的棉袄前厚后薄,不挡风保暖,后心凉。母亲的这一说法应该也来自于闵子鞭打芦花的故事。

蒹葭是江湖。再大些,我又喜欢上了芦苇荡。《洪湖赤卫队》里的韩英带领赤卫队员行军就是在芦苇荡里。白洋淀上,雁翎队是出没在芦苇荡里的一支抗日神兵。《沙家浜》中阿庆嫂的茶馆就开在芦苇荡边,这个样板戏就是从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来。小时读《水浒传》,知道里面的一条好汉叫旱地忽律朱贵,他在湖边以开酒店为幌子,实为梁山英雄的情报站,朱贵向梁山传递情报,水亭里挽起鹊画弓,响箭过处,芦苇荡里就会划出一支船出来接应……原来,芦苇荡是天地英雄一展身手的大好去处。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今,我对芦苇的认识也不在仅限于御寒之物、江湖之地、抗日战场。黄河三角洲到处可见芦苇的影子,“芦花飞雪”早已远播海内,招来了八方游客一睹为快。

蒹葭是相思。芦苇之美,美在《蒹葭》。看蒹葭之美,就会和深秋、水边、伊人的苍苍、萋萋、采采等意象联系在一起。“天下人何限,慊慊只为汝。”因为擦肩而过多看了你一眼,漂洋过海、转山转水,穿过春天的花海、踏碎秋天的落叶,只求能看到你今世的容颜。这种思念之情和诗中的意象联系在一起,就是凄冷中的暖意,身外之冷和心内之暖是相对的,那个思念中远方人,是否天晚有宿投、天寒有衣加呢!

“捣衣”作为诗词意象,《诗经》里没有,唐宋诗词里才大量出现。蒹葭萋萋,飞鸿影里,捣衣砧外,这意象关联的是牵绊、问候和寒凉。伊人在哪里,原来“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这么说,蒹葭是情,蒹葭是思,蒹葭是赋比兴,蒹葭是风雅颂!

附:《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