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岳阳楼记写景的段落(岳阳楼记写景句子赏析)

岳阳楼记写景的段落(岳阳楼记写景句子赏析)

本文目录一览:

每日鉴赏 | 解读岳阳楼的一副长联

来源:中国楹联学会

作者:刘太品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窦垿为岳阳楼撰写的长联

【作者】窦垿(1804—1865),字子坫,又字子州,号兰泉,清末云南罗平人。道光进士,官至贵州知府。

【注释】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市西城门楼上。相传原为三国时吴将鲁肃的阅兵台,唐代即建楼。北宋庆历年间,滕子京由天章阁待制谪岳州,约请其同年、文学家范仲淹写《岳阳楼记》。

杜少陵五言绝唱:指杜甫的五律《登岳阳楼》。

范希文两字关情:指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二字。

吕纯阳:吕洞宾,传说他三醉岳阳楼。

潴(zhū):水积聚的地方。

岳阳楼

【内容简析】 上联以设问引出与岳阳楼有关的四位历史名人及传说人物,最后抒发感慨。下联描述岳阳楼及洞庭湖四周的景物。联语用排比、铺陈和当句自对手法,由人及地,由古及今,从不同的角度有层次、全面、完整地表现了事物和道理,一人一事反映出有关岳阳楼的佳话和四周形势景象,揭示了岳阳楼之所以著名和雄伟的原因。上联引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给人一种悲怆悠远之感;下联末句设问含无穷意蕴,耐人寻味。联文的照应关系贯穿始终:杜少陵为诗,范希文为儒,滕子京为吏,吕纯阳为仙;洞庭湖为潴,扬子江为流,巴陵山为峙,岳州城为镇。联中重复用了四个虚字“耶”和“者”,对于调整对联的结构、增强对联的气势、表达作者的感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奇”,形容词,“看”,动词,前人常有用形容词对动词并视为工;中间部分自对,以人文历史对山川景色,是一般长联中自对常用手法,在这里杜少陵、范希文、滕子京、吕纯阳系与岳阳楼有关的四个或历史或传说名人,洞庭湖、扬子江、巴陵山、岳州城是与岳阳有关的一些景色,“五言绝唱”“两字关情”“百废俱兴”“三过必醉”系同一类“数词+名词+副词+名词”结构,下联“南极潇湘”“北通巫峡”“西来爽气”“东道岩疆”都是“方位词+动词+名词”结构,可见自对部分对仗还是很精工的。后面“诗耶”“儒耶”“吏耶”“仙耶”正是对前面的四位历史人物的定位,下联的“潴者”“流者”“峙者”“镇者”也是对前面所述的风光的一种说明。这里依然可以看作自对。“前不见古人”与“此中有真意”,分别为陈子昂与陶渊明原句,且“见”与“有”同为动词,“古人”与“真意”均为偏正结构;末后一句“怆然”对“领会”也是形容词对动词,可以视为宽对。

这联有十一个分句,一气呵成,不完全拘于格律,首句“楼”与“君”,“奇”与“看”皆为平声字,但全联节奏铿锵,气韵流转,自成格调。另外,专有名词的格律可以放宽,如此联中节奏点处的“陵”与“湖”,“文”与“江”,“京”与“山”,“阳”与“城”都是平声,但均为专有名词,无法替换,故可以不计平仄。整体而言,此联对仗汪洋恣肆,几近绝伦,读来大气磅礴,鼓舞人心。

诗行天下|岳阳楼:洞庭湖边一胜景,文人笔下多愁地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在湖南的岳阳城,有一座建筑,它与城市同名,但名气却比所在的城市还大,它正对着碧波万顷的洞庭湖,千百年来,被无数文人墨客踏足提笔,用一篇篇诗文让其名动天下。

而这个地方,自然就是岳阳楼。

对于不少人来说,第一次知道岳阳楼,应该是课本里范仲淹写的那篇《岳阳楼记》,但实际上岳阳楼的历史要更为悠久。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南朝宋元嘉三年(426),中书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首次见于诗文。

而据传是到了唐朝,巴陵城改名为岳阳城,再加上大诗人李白登临此楼时,写了一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岳阳楼的名字才开始流传开来。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诗仙的这首诗自然是极好的,全诗没有正面描写楼高,而是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从俯视、遥望、纵观、感觉等不同角度形容楼之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风格飘逸潇洒。

但若干年后,一向视李白为偶像的杜甫,却在岳阳楼写出了一首流传更广,更让人动容的诗篇。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从前就听说洞庭湖波澜壮阔,今日如愿终于登上岳阳楼。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撕裂,似乎日月星辰都漂浮在水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北方边关战事又起,我倚着栏杆远望泪流满面。

杜甫的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当时距诗人生命的终结不到两年,年近花甲的他生活凄苦不堪,不仅年老体衰,还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当他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时,虽发出了由衷的礼赞,但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所以不免感慨万千。

诗的前两联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整首诗意蕴丰厚,抒情虽低沉抑郁,却吞吐自然,显得雄浑大气,气度超然。

整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更是被后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

而不论是李白的浪漫瑰丽,还是杜甫的沉郁顿挫,他们的诗篇。都让岳阳楼的美名,愈发地流传开来。

到了宋朝,岳阳楼已是与黄鹤楼、滕王阁并列的、天下闻名的“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了。

而也正是在宋代,范仲淹为岳阳楼写就的那篇《岳阳楼记》,让岳阳楼的诗文里,又多添了一颗明珠。

庆历六年,范仲淹等人发起的“庆历新政”失败,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被贬放河南邓州。恰逢他在岳州做太守的好友滕子京来信,邀范为岳阳楼作文,于是怀着满腹对国家的忧思,范仲淹来到了岳阳楼,望着浩荡的洞庭之景,写下了一篇意味深远的名作。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这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

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

而其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成为了后世无数人传诵的名句,也被视国之情表达的典范。

可以说是岳阳楼与洞庭湖的景色给予了范仲淹的灵感,让他写就了这篇佳作,而这篇名作亦让洞庭与岳阳之名,更为天下人传诵。

从岳阳楼建成到现在,它被无数文人所赞颂吟咏,也经历了历史中的无数沧桑。从宋朝到明清,岳阳楼曾数次毁于战火和火灾,又多次重建。

今天的岳阳楼,重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为岳州知府张德容重建,将楼址在原址上东移了六丈多,但样式却丝毫未变。在以及建国后,岳阳楼又经过了多次修葺。

如今,岳阳楼矗立在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其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在中国的三大名楼中,它是至今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

凭借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魅力,岳阳楼已成为岳阳市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它仿佛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伫立在古城墙边,洞庭湖畔,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登临赞叹中,镀上了更多迷人的光辉。

文章来源:诗词世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如有侵权,造谣,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高考篇——《岳阳楼记》情景默写

《岳阳楼记》

1. 作记缘由:属予作文以记之。

2. 迁客骚人:悲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3.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以物喜,以己悲。

“古仁人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 滕子京的政绩: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 岳阳楼重修之后的变化: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6. 文中描写鸟类活动的句子:沙鸥翔集。

7. 文中描写鱼类活动的句子:锦鳞游泳。

8. 文中描写植物的句子: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9. 课文第二段中概括描写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0. 文中点明洞庭湖四通八达的句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1. 文中从时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2. 文中从空间角度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3. 文中总写岳阳楼大观的语句: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4. 文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句子: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5. 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浮光跃金

16. 写无波时水中月影的句子:静影沉璧

17. “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18. 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9. 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0.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1. 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2. 全文的中心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3. 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4. 表现作者胸襟开阔(情操高尚、思想境界、心态)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5. 作者坚定的志向及对友人的勉励:微斯人,吾谁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