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汉藏团结的话语(藏汉友好团结的句子)

汉藏团结的话语(藏汉友好团结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格达活佛怎样成为红军真诚的朋友?

朱德和格达活佛

格达活佛与十八军干部在一起

亲眼目睹 彻夜长谈 拥护红军付行动 倾囊相助见真情 苦等15年 为西藏解放献身——

红军长征到达西康藏区时,结交了一位忠诚的上层朋友,那就是著名的格达活佛。以汉族为主体的红军在过去全无革命影响的藏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非常困难,却仍然能以民族平等、各族人民解放为号召影响当地群众乃至一些宗教人士。红军总司令朱德同康区寺院的大活佛成为亲密朋友并维系终生,便是一段被汉藏同胞久久传唱的民族团结之歌。

朱德的长谈让格达活佛受到了震撼

1936年春,红军总司令部和四方面军在长征途中进入西康藏区,并在此停留休整。当时甘孜县的白利寺,有一位影响很大的格达活佛,名叫洛桑登真·扎巴他耶。他于1902年出生于甘孜县生康乡一户贫苦农奴家庭,7岁被认选为转世灵童迎到寺院,举行坐床大典,成为第五世格达活佛,主持当地的宗教中心白利寺。

格达活佛虔诚信佛,富有正义感,入佛门后仍关心国事民生。红军到来前夕,南京政府委派的蒙藏委员会委员、西康建省委员会委员诺那活佛进入当地“宣慰”,威胁利诱各地寺庙及土司、头人同一起对抗红军。格达活佛起初听信诺那宣传“灭教”的蛊惑,躲到藏民山中的寨子里不敢露面。

诺那活佛在当局的支援下,给炉霍最大的喇嘛寺———寿灵寺送去100支步枪和近万发子弹,组织1500名喇嘛紧闭山门与红军对抗。

红三十军政委率部队包围该寺后,进行喊话宣传,力争和平解决。该寺的格聪活佛却命令开枪打死喊话的红军通司(翻译)。见该寺顽固,故意撤围隐蔽,待寿灵寺喇嘛以为红军离去而放松警戒后,率红军夜袭寿灵寺,将多数喇嘛俘虏。

红四方面军指挥部马上通知:“寿宁(灵)寺被俘之大小喇嘛应优待之,并令其写信给甘孜与各地喇嘛寺不与我打,大大宣传我军对喇嘛政策。”红军对寺内经堂、经书、器物,均妥为保护,赢得喇嘛们和炉霍藏民的拥护。寿灵寺的喇嘛随之写信给其他寺院,劝他们放弃抵抗,使红军得以比较顺利地进入甘孜地区。

红军到达甘孜白利寺后,得知在当地威信很高的格达活佛已躲藏起来,便派人去找,并宣传政策。格达了解到红军对寺庙秋毫无犯,立即带领随从回到寺院。他见到红军宁愿露宿草地也没有进驻寺院,深受感动,就此增加了对红军的信任和崇敬之情。朱德总司令和四方面军陈昌浩政委得知格达活佛返回后,便亲自前往白利寺看望,还互赠了礼品。

朱德同这位宗教界人士多次长谈,分析了国内外形势,说明救国救民和解放各族人民的宗旨,使格达活佛从心灵深处受到震撼。甘孜地区建立博巴苏维埃政府时,他不顾风险出任了副主席。朱德曾在红缎上为格达活佛题词:红军朋友藏人领袖。

100名喇嘛出7000多斤粮白利寺倾囊相助

格达活佛拥护红军,是出于内心的至诚。他同朱德等人交往后,很快找到了共同语言。

格达活佛当时表示:“我作为一个活佛,14岁就到拉萨三大寺学经。佛法的真谛是要救渡受苦受难的众生出苦海。领导的红军,与的军队不一样,是为了劳苦大众求解放,让汉族同胞和藏族同胞都有好日子过。我们的信仰虽然不同,但为了广大的劳苦大众,这一点是一样的。”

康藏地区人口稀少,地瘠民贫,红四方面军4万多人的队伍在此活动几个月,二方面军1万多人也一度在此停留,粮食供应成为头号难题。

格达回寺后,马上派人召回躲藏在山上的群众,动员民众卖粮给红军。

他自己主持的白利寺仅有100名喇嘛,而仅据现存的两张收条计算,该寺两次支援红军粮食就达7000余斤,还有豌豆22石、马15匹、牦牛19头,真可谓倾囊相助。 1936年4月17日,红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为了感谢白利寺僧众对红军的支援,专门下令在白利寺门口贴出布告:“查白利寺配合红军共同兴藏灭蒋,勋劳卓著。我军给予保护,任何部队不得侵犯,违者严办,切切此布!”

格达活佛除了组织支援红军外,还利用自己的关系给附近的土司头人写信,动员他们不要对抗红军,得到了灵雀寺、寿灵寺、甘孜寺三大喇嘛寺的响应。坚持与红军敌对的诺那活佛走投无路,逃到瞻化,当地土司头人不愿为他卖命,反戈一击将其交给红军。

被俘后的诺那也受到优待,表示愿与红军友好相处,后来他患伤寒去世时,红军又按藏族习惯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法事和葬礼。对此,格达活佛也深为感动,更认定红军是仁义之师。

1936年7月,红二、四方面军离开甘孜北上,约2000名伤病员难以随军行动。格达活佛利用关系分散隐蔽留下的红军,自己还收留了其中的200多人,将他们安排在白利寺内和附近村寨中,亲自用藏药进行治疗。势力搜杀红军遗留人员时,格达活佛为伤病员都起了藏名。这些人伤好后,有些在他精心安排下就地安家,有些人被转移到内地。格达活佛所在之地,基本没有发生红军遗留伤病员遭残杀的事件,这在川康地区是少见的。

苦等15年盼到红军归献身在西藏解放前夕

朱德离开甘孜前,特地同格达活佛告别,说用不了15年,红军一定回来。红军北上后,格达活佛曾写下数十首弦子词表示怀念。其中一首是──“红军走了,寨子空了,寨子空了不心焦,心焦的是红军走了。”情感深切凝重的词句,表达了他对红军的思念。

红军走后,“博巴”政府解体,西康政府开始迫害同合作过的人,格达不得不一度避往拉萨。抗战期间,他仍派人到青海购买《八路军敌后抗战图》,关心领导的队伍。

解放战争期间,格达有一次到印度,看到杂志上刊登的、朱德的照片,立即将其买下带回供在屋中。1949年秋,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格达活佛无比兴奋,马上向周围的故旧宣传,说当年的红军很快就会回来,并要准备欢迎。

1950年春,解放军第十八军进入甘孜,他马上动员当地僧俗民众支援部队解决粮食问题,并对前来看望的部队首长说:“如今刚刚快到15年,你们果然回来了,朱总司令真是神人!”当时中央授予他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康省政府副主席之职,朱德还邀请他到北京一叙。

格达活佛看到解放军正在准备进军西藏,便表示自己应先到拉萨一次,利用过去的关系劝说上层人物接受中央和平解放的条件,然后再进北京。

尽管中央告知他此行有危险,他仍毅然前往,结果行至昌都时遭分子毒害而亡,未能实现与朱总司令再见面的最后愿望。格达活佛去世后,西南军政委员会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他为藏族解放事业奋斗的事迹也一直受到人们的怀念。

点评

忠实朋友毕生奉献

格达活佛这样一个在宗教界有很大影响的藏族上层人士,在遇到红军后就毕生竭诚拥护解放事业,成为人的忠实朋友,为此还不惜献身。这一事迹的本身就说明,红军所代表的民族解放事业所具有的强大感召力。

格达活佛通过亲眼所见,坚信红军的道路也是自己获得彻底解放的道路。

他不仅帮助了当年的红军战胜艰难险阻,也为后来甘孜藏区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使长征留下的宝贵种子开出灿烂的花朵。

文/徐焰

来源:北京青年报

日喀则藏汉夫妻:民族团结就是一起把日子过好

图为1月27日,李富华(左一)一家在日喀则白朗县的家里合影。 江飞波 摄

图为1月27日,李富华(左一)一家在日喀则白朗县的家里合影。 江飞波 摄

(新春走基层)日喀则藏汉夫妻:民族团结就是一起把日子过好

中新网日喀则1月28日电 题:日喀则藏汉夫妻:民族团结就是一起把日子过好

中新网记者 江飞波

李富华原籍青海,是汉族,2000年坐了几天几夜的长途车到西藏打工谋生。“我和爱人玉珍是2003年夏天认识的,正是青稞长得最茂盛的时候,2004年秋天,青稞成熟时,我们就结婚了。”1月27日,日喀则藏历农事新年前,李富华在白朗县家中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讲述自己的藏汉婚姻史。

“我记得那年(2003年)恰嘎村修水渠,我们外来打工的经常要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东西,和同村的玉珍便慢慢认识了,那时我不会藏语,她不会普通话,但相互有好感。”李富华回忆,两人准备结婚时,双方家里都不看好这段跨地域、跨民族的婚姻。

玉珍所在的白朗县恰嘎村是西藏传统农区。“当时家里人都劝我考虑清楚,还说‘你们肯定会离婚的’。”玉珍用并不流利的普通话说,当时自己就认定了李富华,觉得这个外地青年善良、人好、勤劳。

图为玉珍在织邦典,她三天可织一幅,售价为500元。 江飞波 摄

婚后,大女儿拉姆出生,李富华和往年一样,跑遍日喀则各县,做电焊、木工、泥瓦匠等维持家庭开销。随后,一家经济陷入困境,“太穷了,最困难时真是有上顿没下顿。”李富华回忆,那时,为了维持家庭,玉珍也外出打工补贴家用。

此后生活好转,李富华至少两年会带着妻女回一次青海老家。“后面我们觉得只有一个女儿不热闹,也担心她长大后一个人孤单,就计划再生一个孩子。”他说,二女儿起名次德吉,从此家里的交流也变成了“双语”。孩子们和母亲说话多用藏语,而和父亲说话则多用普通话。

玉珍说,夫妻难免争吵,她和李富华也一样。“吵完架转念站在对方角度想一想,这个事也就过去了。”她说,最重要是相互理解和尊重。

李富华也笑着说,每次争吵完后,多是自己主动认错,“白朗县是她的地盘嘛。”

2016年,在当地政府部门的资助下,李富华和玉珍自筹20余万元(人民币)在恰嘎村建了一栋传统藏式院落。李富华就此扎根白朗县。

据悉,十余年前,李富华便开始教授当地农牧民焊接、砌墙等技术,带领部分人外出打工、转移就业增加现金收入等,“我现在和村里人关系很好,大家也对我挺好的,互帮互助嘛。”

“打色子(西藏一种游戏)、打台球、泡茶馆,他现在和本地农牧民也没什么区别了。”玉珍说。

在他们家,记者看到了几台传统藏式织机,玉珍说,这是用于织邦典(藏式毛织围裙)的工具。2016年开始,玉珍运用编织技艺带领村里的妇女共同成立了一个小规模的编织厂,“我们的羊毛线是自己染的,织出来的邦典质感更好,也不愁销路,为家里增收不少。”她说,编织让大家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也不耽误家务,村里人很乐于接受。

日喀则藏历农事新年在即,李富华家院子里挂着风干牦牛肉,他计划再去买些糖果等年货,和孩子们热热闹闹过个新年。

如此,在西藏传统农区白朗县,李富华和玉珍的“平凡婚姻”一过便是十余年。李富华说:“以我们家为例,我觉得民族团结就是大家一起把日子过好,相互理解、尊重。”(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历史遗迹的述说——西藏昌都源远流长的民族团结故事

新华社拉萨9月30日电 题:历史遗迹的述说——西藏昌都源远流长的民族团结故事

新华社记者薛文献、格桑朗杰

9月24日在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硕督村拍摄的“团结树”。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在藏东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硕督村,一座座粉刷一新的二层藏式民居中间,有个小广场,广场上的“团结树”一半绿意盎然,一半黄叶摇曳。

走到近处看,“团结树”其实是两棵,发绿的一棵是杨树,泛黄的一棵是柳树。两棵树紧紧相拥,让人叹为观止。相传这两棵树是硕督镇第一对藏汉联姻夫妻共同种植,以此来纪念他们的爱情。

几百年来,两棵树长得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在浓密的树荫下,大人们坐在这里乘凉休憩,孩子们在附近玩耍嬉闹。

据当地干部介绍,每逢节假日,村里的各族群众都会相聚在这里观看硕督狮子舞表演。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一个年轻人在前面引导,两个年轻人装扮的狮子时而跃起,时而翻滚,引来群众的阵阵喝彩声。

“硕督狮子舞是当地热巴舞与内地舞狮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藏汉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硕督村村民邓巴阿尼说。他家几代人传承了狮子舞表演的技艺。

位于怒江流域的硕督镇,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历史上藏汉交往的重要通道。

“硕督”,藏语意为“险岔口”,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据《洛隆县志》记载,清雍正时期,入藏清军曾有两千多人在硕督镇驻扎,后来一些汉族士兵与当地藏族居民结婚生子,民族团结的故事在硕督镇绵延流传。

硕督镇境内的古城墙遗址(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硕督镇居民家里珍藏的月饼模具(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除了“团结树”和狮子舞,硕督镇还保留有大片的清军墓葬、古城墙等遗址,一些居民家里珍藏有月饼模具、汉式秤、各式钱币及藏汉双语的账目等;有的家庭保留着做月饼、腌酸菜以及过春节和藏历新年时吃团圆饭、贴对联等传统。

硕督镇境内的清军墓葬(9月24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藏东作为唐蕃古道、川藏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汉藏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民族团结的故事源远流长。

在澜沧江流域的察雅县香堆镇,融藏族、汉族和尼泊尔风格为一体的仁达摩崖石刻已经在风雨中伫立了1200多年。

9月28日在澜沧江流域的察雅县香堆镇拍摄的仁达摩崖石刻。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走进石刻保护遗址,岩壁上的造像栩栩如生,各种图案和细节显露出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交融。造像之下有大篇藏文铭刻和数十个汉字,记载了藏汉工匠的姓名等。据专家考证,造像完成于吐蕃时期,由大唐工匠与吐蕃工匠一同建造。

仁达摩崖石刻造像之下有大篇藏文铭刻和数十个汉字,记载了藏汉工匠的姓名等(9月2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石刻具有藏族和汉族的艺术特色,体现的是藏汉民族文化、经济、政治的交流,有深刻的民族团结底蕴。”香堆镇党委书记赵玉林说,“石刻对研究吐蕃时期政治、法律、经济、宗教、雕刻艺术、藏文书法、藏人姓氏、唐蕃关系等具有重大意义,现在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9月28日在香堆镇拉西寺拍摄的“福佑行人”大字牌匾。 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在香堆镇拉西寺,记者还见到刻有“察雅官升”字样的木升、“福佑行人”大字牌匾、大明宣德五年铸造的铙钹以及堆绣唐卡、瓷器等,均保存完好。

近年来,西藏昌都市坚持开展“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昌都”活动,把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普查可移动文物,将十八军遗址、嘎玛嘎赤唐卡、波罗木刻列入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项目等,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