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图片)

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被误会的心情说说)

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

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不想辩解的经典句子

1、一个误会能够改变人的一生。〖12字〗

2、很多时候,宁愿被误会,也不想去解释。〖15字〗

3、新欢旧爱谁可以说明白,谁的新欢不是别人的旧爱。〖21字〗

4、误会是残酷的,它昭示着人的苍白,动摇着人的意志,折磨着人的心灵。〖28字〗

5、很多事情都是因为第三者的关系被误会恰好不想解释误会就越深!!!〖28字〗

6、四渐渐的知道了,很多东西可遇而不可求,不属于自己的,何必拼了命去在乎。〖31字〗

7、爱情,总是在太多说不出口的理由中一再被误解,从而一错再错,最终变成错过。〖32字〗

8、很多时候,宁愿被误会,也不想去解释。信与不信,就在你一念之间。懂我的人,何必解释。〖34字〗

9、为别人而刻意改变是无意义的,如果他连真正的你都不爱,就更不会爱上一个不像你的你了。〖38字〗

10、就算这世界有太多的失望,希望你能试着接受,并且学着不为难自己。愿你一直单纯勇敢,相信爱。〖39字〗

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被误会的心情说说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苦口婆心地去劝说一个人,你觉得自己句句肺腑之言,但是很有可能会给对方带来困扰。

成年的人的世界,有自己的思想更有自己的判断,哪怕你说的句句在理,但最终的执行力是他,你没办法去控制别人的意识。

网图侵权删除

就好比舍友穿了一条并不合身的红裙子打算出门,她皮肤不太适合红色,这条裙子不能为她加分。如果你直言不讳就跟人家说这条裙子好丑,不好看。你猜猜这条裙子对她的影响大,还是你说的这句话对她的冲击大。

说话绝对是一门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话语转述出来,效果天壤之别。

你在知道别人这个小技能的时候,这个技能对你而言已经演练了好多遍,对你来说小菜一碟。但是,对于第一次接触的人,它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悟。所以千万不要出现类似于“你笨死啦”、“这都不会”、“不是吧”……你的无心之语,都会让他对你的所谓小技能失去兴趣。

网图侵权删除

所谓人言可畏,舆论就是一把伤人不见影的利剑。不去搬论是非,也不要所谓的好奇,别人避而不谈的事情就不要穷追不舍。成年人的修养应该学会察言观色。

嫉妒是颗穿肠散,因爱生恨,让人的心里发生扭曲。如果能正视自己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别人优秀的闪光点,再发自肺腑的赞美对方,或许你的心胸豁然开朗了许多。

吵架如果吵着吵着对方就跟你握手言和了,这个可能就是吵架的天花板。但是,不要图一时嘴快戳中对方的痛点。你把别人怼得哑口无言,或者别人把你骂得狗血淋头,这都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你伤心劳神。

网图侵权删除

总之,规劝别人的,闲言碎语的,妒忌之心的,唇枪舌战的都是你欠考虑说出的话语,事已至此也没有挽回的余地。

过后你可能觉得你不是有意为之,但是别人因为你的话语受到的伤害不是平白无故就应该受着的。

人的言谈举止可以从书中获取,因此,没事多读书,多亲近书本,而不是绞尽脑汁想对策。既然想了几十遍都觉得行不通的事情就不必再去纠结,你都觉得不妥,执行起来可想而知有多幼稚。

读书也是有讲究的,最好是去读经典著作。它们已经经历了历史的长河,有些厚实的沉淀,值得去汲取经验。

网图侵权删除

当别人提到你的时候就算没有影响,也不蹙起眉头。不打扰,不困扰就是最好的修养。每个人都有独立的空间,不要越界,也不要随便试探。你能把控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左顾右盼。

做好手头的事情,聚焦在自己的某个点上,努力深耕。别人需要你的帮助,或者你需要别人的支持,这是一个合理的范畴。

不越界,无是非!

好像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别人该怎样生活,但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该怎样,就像释梦的老妇人,不知道如何把梦变为现实——《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罗·戈埃罗

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图片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莫名的感到恐慌、无助、觉得不踏实,间歇性崩溃,习惯性自愈,情绪在纠结与痛苦中负重轮回。

总认为这是自己性格的缺陷,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自己,其实大可不必。

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跟成长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情感匮乏的家庭里的每个人,无论日后多么成功,心里都将会永远住着一个小孩,他自卑、孤独、有时候充满了无助,这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坚强,光鲜亮丽,或许内心早已溃不成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如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则用一生治愈童年。”

一、新型不孝

“新型不孝”这个概念在网上一出现,便引起了很多中青年人的共情。

什么是“新型不孝”呢?

有两层基本的含义: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认为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终于进入社会了,尤其是对于那些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民或基层的工人来说,他们认为孩子大学毕业就是拥有了高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进入了大城市,应该就是在挖金子,孩子早已飞黄腾达,应该让他们扬眉吐气,就开始了各种炫耀与催促,等着孩子孝敬回馈他们。

而对于这些没有背景,没有靠山,没有资本,拼尽全力融入城市的“新市民”来说,他们的生活要比别人辛苦上千倍。

上班要看老板的脸色,租房要看房东的脸色,辛苦地打拼,赚钱的不易,让他们凡事都要精打细算,处处小心,因为他们知道背后没有人给自己兜底。

另一方面还要实时忍受着不能满足父母期望的自我攻击,在他们的骨子里一直认为父母含辛茹苦地哺育自己长大,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父母的生活,就是自己的无能,就是新型的不孝。

满载负面情绪的他们,拿着高学历也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因为他们也要生存。

脆弱时,内心崩溃的情绪没能及时得到缓解,一复一日地压抑在内心,感受也没有被父母及时看到,更没有被重视,爱慢慢的就会转成恨。

道德和良知让他们又不敢去怨恨父母,只能把这种恨转化成自我攻击。

原生家庭不好的人,一般都很难挣到大钱,因为内心情感的缺失和创伤,他们不得不每天都在照顾自己的情绪,处理情绪,内耗非常严重,哪还有精力和自信去为未来打拼。

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资本去试错,只能放弃985,211的高学历,去出卖体力。

有的去送外卖,有的去当保安……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让他们心有不甘又无能为力,这就是最折磨人的利器。

更让他们痛苦的是父母的不理解,有的父母甚至还会抱怨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馈父母。

与同等学历的人差距越来越悬殊之后,他们也觉得很委屈,明明我也是苦读数十载,拿到了高学历,为什么别人父母都关心自己的孩子飞得累不累,想尽办法为孩子助力。

而我呢?慢慢地从应届生变成了往届生,再后来变成了没有工作经验,被工作机会淘汰的中年人。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是自己的荣耀,而现实生活中,孩子却是满地狼狈。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是一边拼命治愈自己,一边努力地咽下所有的不公与委屈,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接纳的人还怎么去接纳别的关系?

生活的重压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下,让很多年轻人慢慢地开始自暴自弃,渐渐与父母的情感失去了联结,甚至还养成了诸多的坏习惯。

其实,每个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在呐喊。如果内心的某个空洞长期得不到爱的填补,就只能用网瘾、酒精等这些低成本的及时快乐来填补,但往往越填补越空虚。

《废都》告诉我们,如果任意放纵心底的魔鬼,必将被魔鬼所吞噬。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理性的,能够压制内心的兽性与欲望,这才是人性的光辉所在,要永远记得,人间正道是沧桑,当命运为我们关上一道窗时,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打开一道门。

“新型不孝”看似只是一个梗,却真实地解析了当代年轻人和父母之间的微妙关系。

二、生不改姓,死不入祖坟

心理学家乔伊斯·布拉泽斯说:“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倘若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失了最基础的信任,那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五雷轰顶,内外受困,生命也将陷入一摊死灰。

关注28事件之后,曾被一个电话视频震惊,

视频中姚某在给亲生父母打电话。都说父母总是“报喜不报忧”,子女又何尝不是呢?

据说那是在相认之后,杜某又回到了驻马店,身患重疾的姚某继续留在上海治疗。

当时的姚某,对生命有着十足的求生欲,他还年轻,才28岁,有一个三岁的儿子需要他抚养照顾,他还有自己的梦想没有完成,他太想活了。

一边是渴望亲生父母爱的陪伴与重视,更期望这迟来的血缘至亲能够拯救自己的生命,而亲生母亲由于种种原因又在老家继续停留,迟迟没能来陪伴照顾。

或许那时他早就在心中想了100个理由为自己的亲生父母解释开脱,也是在劝慰自己,因为没有一个人会相信自己的亲生父母不爱自己,毕竟虎毒还不食子呢!

姚某深知自己的病情容不得迟疑,只能报喜不报忧地对亲生父母说:“你们抽空来上海吧,就当来上海旅游。”

那是姚某对生命最后的呐喊,他渴望通过换肝用延续自己生命。

在媒体的见证下,亲生父母一同去了上海,一起去东方明珠游玩,去上海的各种公园合影留念……那时的姚某或许心中已经看透了一切,但对生命还抱有一丝希望。


直到到最后,他迎来的不再是爱与重视,而是那一封让他彻底绝望的深情表白:“不能因为你一个人的事耽误了大家的事情……大不了我们去另一个世界相见的……”

这种冰冷的理智和漠视,对于一个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的病人来说无异于直接宣判终结。

一位作家曾说:“世上最奢侈的人,是肯花时间陪你的人。谁的时间都有价值,把时间分给你,就等于把自己的世界分给了你。”

面对亲生母亲的话语,只能泪流满面地说:“早知道您这么说,就不让您说了……”视频一流出,真的让很多为人父母的女人心碎。

姚某也真的是可怜,从出生起携带病毒,到底是14号,15号还是16号出生连亲生母亲都不能确定,最后还在不甘与渴望中带着遗憾告别了这个世界。

或许在无数个日日夜夜,正如他妻子在小短文中描述的那样,他强忍着病痛的身体遥望着漆黑的四周,渴望能看到养父母的身影,因为是他们让自己品尝到了爱与重视的滋味,可惜那都是因为阴差阳错才得来的。

在绝望与悔恨中,他不得不立下遗嘱:“生不改姓,死不入祖坟。”或许他想用这一步险棋,来激起亲生父母最后的一点怜悯之心,给自己未成年的孩子一个保障。

一个人绝望至极,往往是他人无法感同身受的一种苦难经历,尤其是面对如此理智的血缘至亲。

这种经历让他痛恨、颓废、沉沦,使本就饱受病痛折磨的他的内心没有了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与向往。

而往往经历绝望之后,人会呈现两种状态:第一种便是凤凰涅槃在绝望中让自己再次重生。

另一种便是绝情到底,让自己的思想永远沉睡在绝望中不再醒来。严重扭曲了自己的心灵与认知,既然得不到爱与重视,那就用伤害别人的方式让他们记住自己。

“生不改姓,死不入祖坟。”多么悲情的壮举,也给曾经养育自己28年的父母留下了一地鸡毛,纠缠不清的余生。

过于理智的父母也开始了一边手撕人家亲生父母,一边渴望着人家的亲生儿子养老的艰辛之旅。

一次又一次的接受采访与发表小短文,把事情一步步的推向高潮,却从来也没能拿出实体的证据,依靠的全是那张说黑即黑,说白即白的嘴,时常让人们听的云里雾里。

非常认同罗翔教授的一个观点,他说:

“夜郎自大,是好辩者的天性,他们经常会把观点的争论,上升为语言的攻击,再把语言的攻击变成肉体的争斗。

当你遇到这种人时,其实没必要和他辩论,因为你辩不赢的。”

是啊,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扯感情;你跟他谈专业理论,他跟你说历史原因。你说你看到的是黑的,他说他看到的是白的。

争执下去,就会落入他们的圈套,耗费精力不说,还让自己沾了一身的泥,落得满是狼狈。

不同世界的两个人,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从此桥归桥,路归路,井水不犯河水。

小说《剑雨楼》中曾说:

“被人冤枉是件委屈的事情,而被自己心爱的人所冤枉,那便是这天底下最委屈的事了。

家人是心灵深处的柔软,不被家人理解和支持,是世间最大的委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若不是彻底的绝望,被伤到痛彻心扉,谁不想认祖归宗,落叶归根呢?

三、父母的爱与重视就是人生最大的底牌

《创业史》中曾这样描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是啊,在这漫长的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收获各种感情,但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源头,那就是我们的父母。

父母是最早给我们人生赋能的人。还记得08年的那场汶川大地震吗?

有一幕一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之中,难以忘记!

在废墟之中,救援人员发现了一名女性,她供着自己的身体,让救援人员感到非常吃惊,因为人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本能反应就是蜷缩起来,抱紧身体,尽量减少与危险接触的面积。

而这位女性却让自己的身体被架空,随时都有被重物砸断的可能,而当救援人员非常费力地扒开杂物时,瞬间泪目。

她是一位妈妈,在她的身子底下保护着一个婴儿。

救援人员不由得加快了速度,当那个只有三四个月大的小婴儿被抱出时,令人惊讶的是孩子毫发未伤,还在甜甜的睡梦里。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位柔弱的母亲,用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和柔弱的身体,死死地保护着自己身体之下的孩子。

后来,救援人员在抱起这个孩子的小花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打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失去双亲的孩子是不幸的,但在那么大的灾难面前幸存下来,他又是万幸的,父母那份坚定不移的爱就是给孩子人生最好的底牌。

四、人生不会忘记许多,生活便无法继续。

或许你很不幸,没有一个幸福而美满的原生家庭,但也不要气馁,你要坚信只是父母爱的方式不同而已。

曾经在樊登阅读上听到过一段话,感触良多,他说:“对你伤害最大的不是别人插在你身上的刀,而是你经常会把那个刀,再看一看,然后很生气,然后再插回去,这种反复的伤害,才是对我们最大的伤害。”

每一个从原生家庭中带伤负重前行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一次次的反复呢?

因为曾经没有被爱与重视,时常我们的内心会莫名地感到恐慌、无助、觉得不踏实。

间歇性崩溃,习惯性自愈,情绪在纠结与痛苦中负重轮回。

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遭遇感情受挫、工作不顺,创业失败等等……日子过得越久,便越来越懂得“这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只有当你内在的小孩不再逃亡的时候,属于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成年人的强大,或许就是在谈笑间将过往恩怨全数咽下,再用委屈与不甘撑大的格局,去成全自己的余生。

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人都在摸索中前行,我们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

曾经的物质匮乏或这样那样的原因,造就了他们的性格与情感的缺失,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左右的。

而我们能够真正做主的,便是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与人生。

作为我们这代人的父母,作为一代从来没有吃过糖的人,怎么可能原汁原味地讲述并且制造出糖果给我们呢?

眼睛长在前面,那是叫我们向前看的,如果原生家庭太过痛苦,那就要学会与自己和解,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断离。

杨绛先生曾说:“

不要和父母争论对错,父母老了,要孝敬;

不要和爱人计较长短,爱人很累,要包容;

不要和孩子发泄情绪,孩子还小,要教育。

幸福的家庭少责怪,多包容,少讲理,多讲爱,少埋怨,多感恩,把最好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

家是一个讲爱而让人感到被呵护的港湾,不应该有冷冰冰的理智与算计,从此刻起,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重视自己的亲人,学会呵护自己的心灵。不要让对过去的不甘影响我们的余生。

既然无法改变过去的命运,那就让自己做一个缺爱的终结者,从此刻起,作一个爱的使者,让家从此变成一个温暖的港湾。

被误会不想解释的句子文言文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莫名的感到恐慌、无助、觉得不踏实,间歇性崩溃,习惯性自愈,情绪在纠结与痛苦中负重轮回。

总认为这是自己性格的缺陷,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自己,其实大可不必。

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跟成长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情感匮乏的家庭里的每个人,无论日后多么成功,心里都将会永远住着一个小孩,他自卑、孤独、有时候充满了无助,这些人表面上看起来坚强,光鲜亮丽,或许内心早已溃不成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正如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所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幸的人则用一生治愈童年。”

一、新型不孝

“新型不孝”这个概念在网上一出现,便引起了很多中青年人的共情。

什么是“新型不孝”呢?

有两层基本的含义: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认为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终于进入社会了,尤其是对于那些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民或基层的工人来说,他们认为孩子大学毕业就是拥有了高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进入了大城市,应该就是在挖金子,孩子早已飞黄腾达,应该让他们扬眉吐气,就开始了各种炫耀与催促,等着孩子孝敬回馈他们。

而对于这些没有背景,没有靠山,没有资本,拼尽全力融入城市的“新市民”来说,他们的生活要比别人辛苦上千倍。

上班要看老板的脸色,租房要看房东的脸色,辛苦地打拼,赚钱的不易,让他们凡事都要精打细算,处处小心,因为他们知道背后没有人给自己兜底。

另一方面还要实时忍受着不能满足父母期望的自我攻击,在他们的骨子里一直认为父母含辛茹苦地哺育自己长大,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父母的生活,就是自己的无能,就是新型的不孝。

满载负面情绪的他们,拿着高学历也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因为他们也要生存。

脆弱时,内心崩溃的情绪没能及时得到缓解,一复一日地压抑在内心,感受也没有被父母及时看到,更没有被重视,爱慢慢的就会转成恨。

道德和良知让他们又不敢去怨恨父母,只能把这种恨转化成自我攻击。

原生家庭不好的人,一般都很难挣到大钱,因为内心情感的缺失和创伤,他们不得不每天都在照顾自己的情绪,处理情绪,内耗非常严重,哪还有精力和自信去为未来打拼。

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资本去试错,只能放弃985,211的高学历,去出卖体力。

有的去送外卖,有的去当保安……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让他们心有不甘又无能为力,这就是最折磨人的利器。

更让他们痛苦的是父母的不理解,有的父母甚至还会抱怨孩子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馈父母。

与同等学历的人差距越来越悬殊之后,他们也觉得很委屈,明明我也是苦读数十载,拿到了高学历,为什么别人父母都关心自己的孩子飞得累不累,想尽办法为孩子助力。

而我呢?慢慢地从应届生变成了往届生,再后来变成了没有工作经验,被工作机会淘汰的中年人。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是自己的荣耀,而现实生活中,孩子却是满地狼狈。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是一边拼命治愈自己,一边努力地咽下所有的不公与委屈,一个连自己都无法接纳的人还怎么去接纳别的关系?

生活的重压与精神的双重折磨下,让很多年轻人慢慢地开始自暴自弃,渐渐与父母的情感失去了联结,甚至还养成了诸多的坏习惯。

其实,每个顽固的坏习惯背后,都是匮乏爱的痛苦在呐喊。如果内心的某个空洞长期得不到爱的填补,就只能用网瘾、酒精等这些低成本的及时快乐来填补,但往往越填补越空虚。

《废都》告诉我们,如果任意放纵心底的魔鬼,必将被魔鬼所吞噬。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理性的,能够压制内心的兽性与欲望,这才是人性的光辉所在,要永远记得,人间正道是沧桑,当命运为我们关上一道窗时,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打开一道门。

“新型不孝”看似只是一个梗,却真实地解析了当代年轻人和父母之间的微妙关系。

二、生不改姓,死不入祖坟

心理学家乔伊斯·布拉泽斯说:“爱的最好证明就是信任,彼此信任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

倘若父母与孩子之间缺失了最基础的信任,那对孩子来说真的是五雷轰顶,内外受困,生命也将陷入一摊死灰。

关注28事件之后,曾被一个电话视频震惊,

视频中姚某在给亲生父母打电话。都说父母总是“报喜不报忧”,子女又何尝不是呢?

据说那是在相认之后,杜某又回到了驻马店,身患重疾的姚某继续留在上海治疗。

当时的姚某,对生命有着十足的求生欲,他还年轻,才28岁,有一个三岁的儿子需要他抚养照顾,他还有自己的梦想没有完成,他太想活了。

一边是渴望亲生父母爱的陪伴与重视,更期望这迟来的血缘至亲能够拯救自己的生命,而亲生母亲由于种种原因又在老家继续停留,迟迟没能来陪伴照顾。

或许那时他早就在心中想了100个理由为自己的亲生父母解释开脱,也是在劝慰自己,因为没有一个人会相信自己的亲生父母不爱自己,毕竟虎毒还不食子呢!

姚某深知自己的病情容不得迟疑,只能报喜不报忧地对亲生父母说:“你们抽空来上海吧,就当来上海旅游。”

那是姚某对生命最后的呐喊,他渴望通过换肝用延续自己生命。

在媒体的见证下,亲生父母一同去了上海,一起去东方明珠游玩,去上海的各种公园合影留念……那时的姚某或许心中已经看透了一切,但对生命还抱有一丝希望。


直到到最后,他迎来的不再是爱与重视,而是那一封让他彻底绝望的深情表白:“不能因为你一个人的事耽误了大家的事情……大不了我们去另一个世界相见的……”

这种冰冷的理智和漠视,对于一个在生死边缘苦苦挣扎的病人来说无异于直接宣判终结。

一位作家曾说:“世上最奢侈的人,是肯花时间陪你的人。谁的时间都有价值,把时间分给你,就等于把自己的世界分给了你。”

面对亲生母亲的话语,只能泪流满面地说:“早知道您这么说,就不让您说了……”视频一流出,真的让很多为人父母的女人心碎。

姚某也真的是可怜,从出生起携带病毒,到底是14号,15号还是16号出生连亲生母亲都不能确定,最后还在不甘与渴望中带着遗憾告别了这个世界。

或许在无数个日日夜夜,正如他妻子在小短文中描述的那样,他强忍着病痛的身体遥望着漆黑的四周,渴望能看到养父母的身影,因为是他们让自己品尝到了爱与重视的滋味,可惜那都是因为阴差阳错才得来的。

在绝望与悔恨中,他不得不立下遗嘱:“生不改姓,死不入祖坟。”或许他想用这一步险棋,来激起亲生父母最后的一点怜悯之心,给自己未成年的孩子一个保障。

一个人绝望至极,往往是他人无法感同身受的一种苦难经历,尤其是面对如此理智的血缘至亲。

这种经历让他痛恨、颓废、沉沦,使本就饱受病痛折磨的他的内心没有了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与向往。

而往往经历绝望之后,人会呈现两种状态:第一种便是凤凰涅槃在绝望中让自己再次重生。

另一种便是绝情到底,让自己的思想永远沉睡在绝望中不再醒来。严重扭曲了自己的心灵与认知,既然得不到爱与重视,那就用伤害别人的方式让他们记住自己。

“生不改姓,死不入祖坟。”多么悲情的壮举,也给曾经养育自己28年的父母留下了一地鸡毛,纠缠不清的余生。

过于理智的父母也开始了一边手撕人家亲生父母,一边渴望着人家的亲生儿子养老的艰辛之旅。

一次又一次的接受采访与发表小短文,把事情一步步的推向高潮,却从来也没能拿出实体的证据,依靠的全是那张说黑即黑,说白即白的嘴,时常让人们听的云里雾里。

非常认同罗翔教授的一个观点,他说:

“夜郎自大,是好辩者的天性,他们经常会把观点的争论,上升为语言的攻击,再把语言的攻击变成肉体的争斗。

当你遇到这种人时,其实没必要和他辩论,因为你辩不赢的。”

是啊,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扯感情;你跟他谈专业理论,他跟你说历史原因。你说你看到的是黑的,他说他看到的是白的。

争执下去,就会落入他们的圈套,耗费精力不说,还让自己沾了一身的泥,落得满是狼狈。

不同世界的两个人,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从此桥归桥,路归路,井水不犯河水。

小说《剑雨楼》中曾说:

“被人冤枉是件委屈的事情,而被自己心爱的人所冤枉,那便是这天底下最委屈的事了。

家人是心灵深处的柔软,不被家人理解和支持,是世间最大的委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若不是彻底的绝望,被伤到痛彻心扉,谁不想认祖归宗,落叶归根呢?

三、父母的爱与重视就是人生最大的底牌

《创业史》中曾这样描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是啊,在这漫长的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收获各种感情,但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源头,那就是我们的父母。

父母是最早给我们人生赋能的人。还记得08年的那场汶川大地震吗?

有一幕一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之中,难以忘记!

在废墟之中,救援人员发现了一名女性,她供着自己的身体,让救援人员感到非常吃惊,因为人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本能反应就是蜷缩起来,抱紧身体,尽量减少与危险接触的面积。

而这位女性却让自己的身体被架空,随时都有被重物砸断的可能,而当救援人员非常费力地扒开杂物时,瞬间泪目。

她是一位妈妈,在她的身子底下保护着一个婴儿。

救援人员不由得加快了速度,当那个只有三四个月大的小婴儿被抱出时,令人惊讶的是孩子毫发未伤,还在甜甜的睡梦里。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位柔弱的母亲,用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和柔弱的身体,死死地保护着自己身体之下的孩子。

后来,救援人员在抱起这个孩子的小花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打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失去双亲的孩子是不幸的,但在那么大的灾难面前幸存下来,他又是万幸的,父母那份坚定不移的爱就是给孩子人生最好的底牌。

四、人生不会忘记许多,生活便无法继续。

或许你很不幸,没有一个幸福而美满的原生家庭,但也不要气馁,你要坚信只是父母爱的方式不同而已。

曾经在樊登阅读上听到过一段话,感触良多,他说:“对你伤害最大的不是别人插在你身上的刀,而是你经常会把那个刀,再看一看,然后很生气,然后再插回去,这种反复的伤害,才是对我们最大的伤害。”

每一个从原生家庭中带伤负重前行的人,又何尝不是这样一次次的反复呢?

因为曾经没有被爱与重视,时常我们的内心会莫名地感到恐慌、无助、觉得不踏实。

间歇性崩溃,习惯性自愈,情绪在纠结与痛苦中负重轮回。

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遭遇感情受挫、工作不顺,创业失败等等……日子过得越久,便越来越懂得“这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

只有当你内在的小孩不再逃亡的时候,属于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成年人的强大,或许就是在谈笑间将过往恩怨全数咽下,再用委屈与不甘撑大的格局,去成全自己的余生。

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中,每一个人都在摸索中前行,我们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爸爸妈妈。

曾经的物质匮乏或这样那样的原因,造就了他们的性格与情感的缺失,这一切都是我们无法左右的。

而我们能够真正做主的,便是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与人生。

作为我们这代人的父母,作为一代从来没有吃过糖的人,怎么可能原汁原味地讲述并且制造出糖果给我们呢?

眼睛长在前面,那是叫我们向前看的,如果原生家庭太过痛苦,那就要学会与自己和解,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断离。

杨绛先生曾说:“

不要和父母争论对错,父母老了,要孝敬;

不要和爱人计较长短,爱人很累,要包容;

不要和孩子发泄情绪,孩子还小,要教育。

幸福的家庭少责怪,多包容,少讲理,多讲爱,少埋怨,多感恩,把最好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

家是一个讲爱而让人感到被呵护的港湾,不应该有冷冰冰的理智与算计,从此刻起,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重视自己的亲人,学会呵护自己的心灵。不要让对过去的不甘影响我们的余生。

既然无法改变过去的命运,那就让自己做一个缺爱的终结者,从此刻起,作一个爱的使者,让家从此变成一个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