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适合搬家发朋友圈的句子(适合搬家发朋友圈的句子无男人)

适合搬家发朋友圈的句子(适合搬家发朋友圈的句子无男人)

我们居住了七年的在里贾纳的家

搬家是人生中一次可大可小的断舍离,不仅体现在地理上、物质上、工作上,更体现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

因为家人工作变动,我们从萨省(Saskatchewan)的首府里贾纳(Regina)搬家到了阿省(Alberta)的第一大城市卡尔加里(Calgary)。五月开始卖旧房、七月买新房,八月搬家,前后历时约四个月,个中曲折,非经过不知难也。

先说卖房。

借助年初以来多伦多、温哥华带动的一波房产行情,里贾纳的房产市场在经历了六、七年的萎靡不振和跌跌不休,似乎也开始活跃起来。但像里贾纳这样二十多万人口的三线小城,不能指望靠房赚钱。所以,我们内心冷静而轻松,期望值不高,不赔钱就行,如果能弥补一下历年缴的房产税和卖房中介费,那就更满足了。

我们的卖房中介(右三就是文中提到的老太太)

为了卖得出、卖上价,经朋友介绍,特意找了当地卖房最厉害的中介,是一个西人老太太,号称当地房屋中介No.1,卖房能力口碑爆棚。

老太太如约而至,沉静而文雅,不像卖房做生意的,更像一个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在家的邻居奶奶。视察房子,商谈具体事宜。一切谈妥后,剩下就是按部就班的上市程序,包括签约、测量、拍照、房子信息上网,房前很快竖起来一个“For Sale”的牌子,牌子上老太太的照片倒更显职业,自信地微笑着。

在加拿大买卖房子,买卖双方是背对背不见面的,看房、议价、谈条件、验房、成交、签约等等均通过双方的中介进行,成交后的房款划转和房产过户另通过律师办理。所以,一般情况下,除了名字,双方可能都无法知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家庭。作为卖房人,我们只能和自己的中介和自己的律师打交道。

为了给买家好印象,我们下大气力把整个房子做了深度清洁,有瑕疵有问题的地方均提前做了修理,就像打扮一个待嫁的姑娘,同时把所有反映自家生活特色和痕迹的用品、饰物统统收藏起来,房子整洁得就像一个拎包即住的独栋酒店。一切就绪,就等买家上门看房了。

室内布局一角:厨房和餐厅,窗外是公园,是观看夕阳和晚霞的好地方

预约看房大多以半小时为时段,在这个时间段,房主必须离开,由中介带着有兴趣的潜在买家上门看房。我们一般都是提前十五分钟离开,再迟后十五分钟回来,以免双方撞面。

第一天有四拨人看房,第二天有两拨,第三天只有一拨,随后就是零打碎敲地冷不丁来一个,似乎我们家的房子被冷落到了这个貌似有点儿热度的市场之外。更急人的是,一周过去了,两周过去了,竟没有一个明确表明购买意愿的。

内心隐隐感觉不妙。在卖房的同时,我们也开始物色卡尔加里的房子,并开始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贷款很快预批下来,不过有一个放贷条件和现有的房子关联,那就是房贷的前提条件是现房售出。

这样,银行一纸批文就把我们买房和卖房的两桩事儿扯在了一起,把现房卖出去成了一个首要的任务。

和中介继续沟通,希望采取点儿措施,快点儿找到买家。老太太深思熟虑地给出两个专业解决方案,一是在后院对着公园的方向再放置一个“For Sale”的牌子,希望更多的人看见;二是降价促销。

增加一个牌子促销,只能作为心理安慰的促销手段,真正起作用的,还得是降价。

本来房子的挂牌价已经低于市政收房产税的评估价了,对于再降价,我们犹豫、不舍。但随后一两周的冷清,加上新房贷条件的压力,我们只好咬牙同意降价,并且为了加大力度,也遵从中介的建议,要降就一下子降到吸引人的程度,降5%。

降价效果立显,看房的预约随之而来,并且很快有了一个购买意向。但是这个买家却让我们高兴不起来,因为他要求价格再降3%。

除了这一个购买意向,降价促销的效果在热闹了三五天后很快又陷入了冷清。面对好不容易得来的一个买家,我们当然希望能促成成交,但降价5%已到了我们的底线。这时的老太太就发挥了人脉广、信息通、经验老到的优势,经过和买方中介沟通,我们商议后给出了一个再降1.5%的底价。

这是我们的最低心理价位,如果再不接受,就下定决心暂时不卖了;至于新房贷,经过与贷款经纪沟通,我们也有一个预案,那就是将卖房改为房子出租重新申请,这样的贷款额度比卖房换来的贷款要低很多,但差额部分只能另寻出路。我们也通过老太太把这样的信息传达给了买家。

两天后,买家接受。于是双方签约,买家预付定金。

但这样的签约并不是真正的成交,最多只能称之为预备成交,因为合同中会明确规定条件解除、成交生效的条件,这样的条件有惯例,同时也得双方商定。解除条件一般至少有两项,一是买家获得银行贷款预批准,二是验房合格。

实话实说,这两个条件的解除,主动权均不在卖家。能否得到银行贷款的批准,买家说了算。如果到头来他说没有拿到银行贷款,卖家确实也没有办法去核实真假。至于验房,验房师由买家选聘,验房费也是买家支付,房子是否有问题,问题多严重,验房师只对买家负责,卖家没有任何机会参与其中,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房子整修好,等待验房师检验。

还好,买家贷款已经事先得到了银行预先批准,剩下的只有验房一项。

验房师一般需要二至三个小时的时间完成验房,买房人一般情况下也会跟着验房师现场验房;也有的验房师不要人跟着,但会在最后留出半小时在现场给买家讲解验房中发现的问题。买房人是否跟着现场验房,我们不知道;验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也无从知道,因为验房期间,卖房人同样需要回避。

等我们出门回避半天回来,得到中介通知,验房没有完成,需要另约时间二次验房。原因有三,一是地下室放置的一台冰箱没有插电源,因为验房师不负责插电源,得业主自己把电源插上;二是悬挂在车库上空的加热器管子有灰尘,需要打扫干净,验房师担心开机会引起火灾;三是从室内查看房子隔热层的检查口正处于洗衣机、干衣机上方,需要把机器移开,便于验房师登高。

好吗,这样的事情就能使验房师无法工作。但凡讲究一点儿效率,给我们打个电话,我分分钟就能跑回家帮他插电源、抹灰、移动机器。可是,这儿的解决方法只有一个,暂停,另约。于是,另约已是一周后。

验房报告是买家对卖家进行最后一轮讨价还价的凶器。我知道的一位朋友卖房,验房进行了一整天八个小时,买家凭验房报告生生砍下近万元。

验房报告出炉,中介正式和我们沟通情况,我们严阵以待。可出乎意料的是,除了新风系统运转不灵,其它并没有检出值得关注和讨价还价的问题。

对于验房问题,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双方商定一个修复的价格,直接给买家折价;二是由卖家负责维修,并向买家出具证明。

简单起见,我们决定自己请专业公司修理。修理师上门检查,问题出在马达上,更换新马达花了六百加币。

买家看到专业公司修理成功的收据,同意解除条件,双方签订的买卖合同正式生效,房子终于卖出去了。

总结一下,这套房子的售价略低于七年前的买价,如果再加上去年新换房顶的费用、每年的房产税和这次卖房的中介费,亏损超过了10%。

这就是我们卖房的经过,依此作为我们自己生活的记录,也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