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

有文化的句子(夸人有文化的句子)

有文化的句子(有文化的句子)

物质文明越进步,为了指导物质文明,就必须有更高水准的精神文化。否则就不会诞生真正的繁荣、和平和幸福。以下是有文化的句子,欢迎大家来阅读。

1、文化是由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所有成为社会一分子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和习惯等项目,共同构成的复合体。——〔英〕爱德华·泰勒:《蛮荒的访客——马凌诺夫斯基》

2、文化就是“了解世界上人们说过的最好的思想”。——〔英〕阿诺德

3、文化是一种习惯,或至少是一种先前规定的习惯。——〔奥〕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

4、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知识放出的异彩。——〔阿拉伯〕谚语

5、知识是智慧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印〕泰戈尔

6、文化的意义,乃是把人类这种猛兽养育成驯良的家畜。——〔德〕尼采:《道德系谱》

7、高度发达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动物虽然也会结成低级的社会,但它与人类社会不同,是没有社会进化的。只有人类,才有通过进化过程使社会不断向高度进化的能力。——〔日〕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现代化理论》

8、我们可以这么说:文化是以调和性、主体性和创造性为骨干的、强韧的人的生命力的产物。而且我认为文化的开花结果,将是抵抗武力与权力、开辟人类解放道路的唯一途径。——〔日〕池田大作:《东西文化交流的新道路》

9、精神粮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是人类内心世界的流露。如果人们的心灵是美好、纯洁、善良的,那么他们所创造出来的文化必然能使人类欣欣向荣。——〔泰〕披耶阿努曼拉查东:《泰人过去的生活》

10、文化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和社会兴衰的尺度。——〔泰〕努弯詹·拉纳哥:《披耶阿努曼拉查东的生平》

11、我们需要文化,就像需要空气一样。——〔苏〕加里宁:《论主义教育》

12、由于人类力量的无尽扩展,智慧和美感的无尽增长,人类精神发现了它的理想,从而为自身提供了无尽的补给。为达到此理想,文化是必不可少的资助,而文化的真正价值正在于此。——〔英〕马·阿诺德:《文化与混乱》

13、大众是文化保存的力量,同时是文化革新的力量。——〔日〕三木清:《国民文化的形成》

14、一个人没有文化,就只能受奴役。

15、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中国是一个很讲究的民族,嬉笑怒骂都透着一股讲究。损人的时候,我们能不用一个贬义词,就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比如人家对你说:“你站在此地不要动,我去给你买几个橘子”,如果熟悉朱自清的《背影》就不难发现,这句话是老子对儿子说的,这是在占你便宜。

损人是如此,夸人又何尝不是。夸别人有钱,长得漂亮,都显得浅薄,中国最爱的是夸人家有文化,每当这个时候有一句话就常常被我们用到,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7个字不但常被人挂在嘴边,还常被人挂在书房里,似乎有了这7个字就给自己戴上了一顶“有文化”的帽子。

与很多名句一样,“腹有诗书气自华”也是出自于古诗,但大家想过没有,为何我们平时夸人都仅用这7个字,却不把它的上一句或者下一句一起带上呢?这里面其实是大有学问的,很多人不懂,先让我们来读一读这首诗: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这首诗作者是苏轼,如果说古今谁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第一人,苏东坡名至实归。因为有文化,东坡在宋代几乎是全民偶像。他的穿着打扮,饮食起居,都会被人效仿。当时有一种帽子叫做“子瞻帽”,首创者就是苏轼;后来苏轼到了岭南,又发明了一种斗笠,叫做“东坡笠”。当然,我们还知道民间有一道美食,叫作“东坡肉”。苏轼的影响甚至漂洋过海,影响了日本等东南亚国家。

苏轼此诗是一首题赠诗,是他赠给当年的一位好友董传的分别纪念之作。这个董传当年遇到苏东坡的时候,就是粗布烂衫,之所以能够成为苏东坡的好友,是因为颇有才华,人又够高洁。因此苏轼在诗中表示:虽然你穷,但是你读了书,就有了别具一格的气质。

如此看来,第一句之所以不被提及,是因为很容易让人不高兴。你夸人家气自华,却还带着一句:你这么穷,这么粗布烂衫。谁会高兴?苏轼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他与董传是多年好友,而且在尚文的北宋,穷并不是件丢人的事。但若是今天,还要用“粗缯大布裹生涯”来形容别人的生活,显然是得罪人的。

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置办那“看花”的马,但会看取令人眼花缭乱的“择婿车”。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俺的名字。

诗的次联,写的是董兄不甘于贫穷,不想过着吃瓠叶的日子,所以决定参加科举,改变现状。颈联是想象对方高中进士前后的对方,高中前他可能没有办法置办华丽的马车,但一旦高中就自然会有抢着要他的择婿车。最后一联,是对董兄的鼓励,只要高中了,他就能扬眉吐气。

说实话,这首诗的格局在七律中并不大。古代文人分两类,一种是入世极深,一心求取功名的;另一种是如陶渊明般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这种是为很多人欣赏的。虽然第一种占了绝大多数,但这些人也多数以一展心中抱负、匡扶天下自誉,像苏轼这样表示希望好友通过科举改变穷困环境的文人其实并不多。正因为格调不高,甚至有些俗气,所以这首诗在两宋、元、明等时期,并不是很受推崇,名家的点评不多。而今人之所以喜欢这首诗,多数也仅仅是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句而已。其实在小美看来,苏轼这首诗其实说出了很多学子的心声,他只是说了别人不想直说的话而已,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