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严监生人物简介(严监生人物简介200字)

严监生人物简介(严监生人物简介200字)

严贡生和严监生读后感

临死前的严监生》这篇文章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本文主要讲了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只手指头不断摇晃,众人询问他想说啥,最后由赵氏掐掉了一茎灯草,严监生才断气。

从此表现出严监生生性吝啬,爱财如命。

这篇文章写严监生的爱财如命表现在“严监生喉咙的痰响成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断气。

”却一直伸出两只手指来,使得众人不得其解, 最后还是由赵氏揭开了谜底,原来多烧一茎灯草,竟会使一个行将就木的人耿耿于怀,放不下心,难以断气,这活生生的看似夸张,却是写实的描写,把一个吝啬鬼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活中我们虽然要厉行节约,不随便浪费的好习惯,但是也不能过分地吝啬,而要量力而行,合理消费。

描写严监生临死前动作的词语

《临死前监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组第22课的一个组成片段。

《临死前的严监生》选自《儒林外史》第五、六回,这个节选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油灯里燃着两茎灯草,于是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

作者吴敬梓紧紧抓住严监生神态和动作上的细微变化,抓住那经典的“两根指头”,采用艺术化的白描手法,把严监生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守财奴形象。

那惜墨如金、寥寥数笔充分展示了作者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功力。

、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著两个指头。

把头摇了两三摇把头又狠狠的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两眼闭著摇头。

那手只是指著不动。

⑴当大侄子猜测,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时,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他会说什么呢

——⑵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

”他把两眼眸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紫了——⑶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⑷最后,赵氏道出他的心声,挑掉一茎灯草后,他点一点头,把手垂下.本文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而动作、神态变化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作者没有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而是通过其动作、神态变化来表现,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变化,深入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不仅有利对人物形象的透彻把握,使严监生这样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头脑中站立起来,更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打开思维视野,活跃思维,更好地引导思考写作手法。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时,刚才是“总不得断气”,现在是“登时就没了气”,再通过看课文插图,想象人物的心理感受,最后补白原文的相关描写,步步深入,层层递进,从而体会出人物“吝啬”的本性。

又如对比朗读,教师假设三次“摇头”的描写都去掉修饰成分,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这样品读,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的微妙变化和不同的表达效果,感受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感受严监生丰富的心理历程,揣摸作者的写作特点。

这一环节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师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

严监生的人物简介

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严监生是名著《儒林外史》里经典的吝啬人物。

严监生原名严大育,字致和,是个胆小有钱的人。

虽则胆小,但并非善良之辈。

他妻子病卧在床,生命垂危,侧室赵氏假意殷勤,骗取正妻王氏答应把她扶为正房,王氏刚一吐话,严监生“听不得这一声,连三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才有凭据。

’”只这一件事,就把严监生外柔内奸、心狠情薄的性格本质揭示出来了。

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别人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这细节说明了严监生对自己的吝啬。

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严监生性格的复杂性。

他的性格中有吝啬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慷慨与不乏人情的一面。

他以金钱作为护身符,来消灾弭难,苟且偷安。

正妻王氏病后,他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

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伏着灵床子又哭了一场”,这不是“做戏”的眼泪,诚如闲斋老人的评语:“此亦柴米夫妻同甘共苦之真情。

”这里写出了他具有人情的一面。

由于他没有家族优势,至死也怕严老大,他活得卑微,死得窝囊。

至于对财产的聚敛,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靠剥削来占有;二是靠惨淡经营,精打细算,甚至靠生活方式上的自虐来减少开支。

他爱财、聚财,但有时慷慨。

他并不甘心屈从别人,这种心态在他临终托孤于内兄的沉痛遗言中充分地揭示出来了,他说:“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样,终日受大房的气。

”临终前的一席话,可谓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

总之,他是一个在统治阶级中被人捉弄的人物,他有吝啬、薄情、慷慨的一面,又不乏人情味。

对严监生这个人物的畸形灵魂多层面发掘,有利于全面领会作者深邃的用心和婉转多姿的笔力。

严监生是那部小说里的人物

严监生是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所塑造的典型人物,这个家里有“十多万银子”的严老爷,在弥留之际竟心有不甘地伸着两根枯干的手指头不肯断气,直到洞悉他心思的赵氏把灯芯“...

你在课外阅读中还从书中了解过像严监生这样的经典人物形象吗

像严监生一样的经典人物,还有,葛朗台,它可以指自己的女儿生死于不顾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再不回头是什么意思?

再不回头:严监生的病再也不见轻

严监生是小说什么中的人物,课文中的片段描写的是

严监生外柔内奸心狠,是个典型的悭吝鬼,费银子都不得已,王氏死后,赵氏提送与两位舅爷赶考盘程银子时,桌子底下一个猫就扒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他的性格中有悭吝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不乏人情的一面。

他以金钱作为护身符,来消灾弭难,苟且偷安,正妻王氏病后,他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

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说明他具有人情的一面,他没有家族优势,活得卑微死得窝囊。

他爱财聚财,但有时不乏慷慨,他并不甘心屈从别人,在他的心目中,除了金钱之外,还得有功名,他是一个在统治阶级中被人捉弄的人物,他有吝啬薄情的一面,又不乏人情味。

袭人是什么中的人物

严监生是什么中的人物

袭人是《红楼梦》中的人物。

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梁实秋先生的散文,鲜见谈政治、国事这些经天纬地的大事。他往往从日常生活的琐细中撷取素材,在凡人凡事中探索“人性”。

梁实秋

这篇文章也不例外,他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得最频繁的东西——钱的本质及对它应持的态度,谈了自己的观点,读后使人受益匪浅!

钱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的确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因而,自古以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靠劳动挣的钱,称之为“血汗钱”,可见挣钱不易。所以,“金钱如粪土,仁义值千金”这句话,大抵是酒肉朋友们在一起喝高了后的豪言,不可当真!

君不见朋友对簿公堂,兄弟反目成仇,高官倒台落马,有几个不是因钱的?

那些看似清高,发誓一生不说“钱”字,实在避不开时,将其称之为“阿堵物”的人,必定是家有万贯家财,吃穿用度不须自己经手的人。我等升斗小民,称盐的钱不敢用来打油,谁能做到一生不说“钱”字?

爱财、聚财,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关健问题是要对钱有一个正常的心态,使人成为钱的主人,不能成为钱的奴隶。

如何才能对钱保持一个正常心态,梁先生在文中并没有泛泛地说教,而是在娓娓叙述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对待钱的表现时,在不经意间点评一两句,这不辄是帮我们找到出口的一盏路灯!

对平民聚财的心态,作者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并对他们一个钱也不妄用的行为进行了赞美。如对于为了买房,二十年多年午餐常吃一碗清汤挂面的小学教员,对于为了获得一点自耕土地,为人作马牛,苦熬了半辈子人力车夫的作法,梁先生称之为“储蓄的美德”。

其实这些辛勤的劳动人民,通过劳动解决了自己衣食之需的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财富。

计划经济时期,领导们常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意思是国家有了,个人才有。其实这话恰恰说颠倒了。

长江的源头只是一条涓涓细流,人们一步就可迈过去。它之所以成为一条浩瀚的大江,正是因为有众多的小河作为它的水源支撑。

国民经济也是这样,没有芸芸众生的劳动,集腋成裘,集沙成塔,哪来的国家富强?


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下的长江源头

对于小康之家,在满足了自己生活的基本开支之后,将盈余的钱部分花在自己的爱好上,或买书、或买衣裳、或外出度周末,以适度满足自己的爱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梁先生是赞同的,称之为“最高明”的消费方式。

梁先生所不齿的有两种人:

一是像和峤那样的爱钱如命的吝啬鬼。吝啬鬼这个词,是特指那些有钱,而在用钱时又十分抠掐的人。那些“为了住顾不得衣,为了衣顾不得食,”的穷人,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是条件所限,不能称为吝啬。

吝啬鬼的显著特征是:聚财时十分贪婪,而花钱时又十分吝啬。

如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临死时,伸出两根指头就是不断气。家人不明就里,折腾了半天。最后他妻子明白了他的意思,是说灯盏里燃两根灯芯浪费,只到妻子挑掉一根他才放心地断气。

严监生见燃了两根灯芯,一直不肯断最后一口气

严监生见燃了两根灯芯,一直不肯断最后一口气

再如莫里哀笔下阿巴贡,吝啬成癖,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致半夜饿得去偷吃马槽里的荞麦。让儿子去娶有钱的寡妇,让女儿去嫁有钱的老爷。

这些人攒了大把的钱,自己舍不得用,也不是想留给子孙用。他就是为攒钱而攒钱,所以梁先生称之为“钱癖”!这些人应是有心理疾病。

二是像石崇那样“挥金似土”的“土豪”,他们穷奢极欲,肆意挥霍。梁先生斥之为“奢汰”。

要知道无论地位还是财富,都聚散无常。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思是显赫的地位和巨额的财富,经历五代之后,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其实,哪里用得了五代?老百姓的感觉就是“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

因而梁先生说“显宦的孙子做了乞丐,钜商的儿子做了龟奴?及身而验的现世报,更是所在多有。”所以他奉劝财主们“不如早些疏散资财,作些有益之事,清清白白,裸来去无牵挂。”

文章虽写于大半个世纪前,今天读来,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梁先生说“钱,要花出去,才发生作用。”这是一个浅显的常识。没花出去的钱,可不就是一些纸吗?

你看现在落马的高官,有几个不是栽在钱上?官至他们这一级,国家给他的俸禄,已足够他们花销了。

在目前高压反腐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亿,甚至十几亿的贪!这些钱哪里派得上用场?到纪检部门查处他们时,成堆成堆的钞票码在那里,分文没动。

能成为高官的人,智商一定比我们高不知多少倍,但一涉及到钱,就犯糊涂!

其实,他们也不是犯糊涂。君不见,在台上他们作反腐的报告时,讲廉洁的重要性,讲贪腐对国家的危害性,对个人和家庭的危险性,锦句迭出,道理阐述得清楚得很!不过这些都是说给部下听的,他们自己是从来不以为然的。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置身家性命于不顾去贪腐那些根本用不上的钱财,结果他没有把钱带入坟墓,但钱却把他带入坟墓。这应该就是梁先生说的“钱癖”!

说到这些,不得不让人想到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此公特别喜欢吃鱼。于是有人送鱼给他,他坚决不收。

公仪休拒鱼

别人问他原因,他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才不能收他的鱼。以我现在 的俸禄,完全买得起鱼。如果收了他的鱼,就要按照他的意思为他办事,这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我被革了职,没了俸禄,无钱买鱼,他也不会再给我送鱼了,我哪里还有鱼吃呢?

这真是一个活得通透的明白人!

附:【原文】

钱这个东西,不可说,不可说。一说起阿堵物(1),就显著俗。其实钱本身是有用的东西,无所谓俗。或形如契刀,或外圆而孔方,样子都不难看。若是带有斑斑绿锈,就更古朴可爱。稍晚的“交子”(2)“钞引”(3)以至于近代的纸币,也无不力求精美雅观,何俗之有?钱财的进出取舍之间诚然大有道理,不过贪者自贪,廉者自廉,关键在于人,与钱本身无涉。像和峤(4)那样的爱钱如命,只可说是钱癖,不能斥之曰俗;像石崇(5)那样的挥金似土,只可说是奢汰,不能算得上雅。俗也好,雅也好,事在人为,钱无雅俗可辨。

契刀

有人喜集邮,也有人喜集火柴盒,也有人喜集戏报子,也有人喜集鼻烟壶;也有人喜集砚、集墨、集字画古董,甚至集眼镜、集围裙、集三角裤。各有所好,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但是古今中外几乎人人都喜欢收集的却是通货。钱不嫌多,愈多愈好。庄子曰:“钱财不积,则贪者忧。”岂止贪者忧?不贪的人也一样的想积财。

人在小的时候都玩过扑满,这玩意儿历史悠久,《西青杂记》:“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北平叫卖小贩,有喊“小盆儿小罐儿”的,担子上就有大大小小的扑满,全是陶土烧成的,形状不雅,一碰就碎。虽然里面容不下多少钱,可是孩子们从小就知道储蓄的道理了。外国也有近似扑满的东西,不过通常不是颠扑得碎的,是用钥匙可以打开的,多半作猪形,名之为“猪银行”。不晓得为什么选择猪形,也许是取其大肚能容吧?

我们的平民大部分是穷苦的,靠天吃饭,就怕干旱水涝,所以养成一种饥荒心理。“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储蓄的美德普遍存在于各阶层。我从前认识一位小学教员,别看她月薪只有区区三十余元,她省吃俭用,省俭到午餐常是一碗清汤挂面洒上几滴香油。二十年下来,她拥有两栋小房。(谁忍心说她是不劳而获的资产阶级?)我也知道一位人力车夫,劳其筋骨,为人作马牛,苦熬了半辈子,携带一笔小小的资财,回籍买田娶妻生子,做了一个自耕的小地主。这些可敬的人,他们的钱是一文一文积攒起来的。而且他们常是量入为储,每有收入,不拘多寡,先扣一成两成作为储蓄,然后再安排支出。就这样,他们爬上了社会的阶梯。

“人无横财不富,马非青草不肥。”话虽如此,横财逼人而来,不是人人唾手可得,也不是全然可以泰然接受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6),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暴发之后,势难持久,君不见:显宦的孙子做了乞丐,钜商的儿子做了龟奴?及身而验的现世报,更是所在多有。钱财这个东西,真是难以捉摸,聚散无常。所以谚云:“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钱多了就有麻烦,不知放在哪里好。枕头底下没有多少空间,破鞋窠里面也塞不进多少。眼看着财源滚滚,求田问舍怕招物议,多财善贾又怕风波,无可奈何只好送进银行。

我在杂志上看到过一段趣谭:印第安人酋长某,平素聚敛不少。有一天背了一大口袋钞票存入银行,定期一年。期满之日他要求全部提出,行员把钞票一叠一叠的堆在柜台上,有如山积。酋长看了一下,徐曰:“请再续存一年。”行员惊异,既要续存,何必提出?酋长说:“不先提出,我怎么知道我的钱是否安然无恙的保存在这里?”

这当然是笑话,不过我们从前也有金山银山之说,却是千真万确的。我们从前金融执牛耳的大部分是山西人,票庄掌柜的几乎一律是老西儿。据说他们家里就有金山银山。赚了金银运回老家,溶为液体,泼在内室地上。积年累月一勺一勺的泼上去,就成了一座座亮晶晶的金山银山。要用钱的时候凿下一块就行,不虞盗贼光顾。没亲眼见过金山银山的人,至少总见过冥衣铺用纸糊成的金童玉女金山银山吧?从前好像还没有近代恶性通货膨胀的怪事,然而如何维护既得的资财,也已经是颇费心机了。如今有些大户把钱弄到某些外国去,因为那里的银行有政府担保,没有倒闭之虞,而且还为存户保密,真是服务周到极了。

善居积的陶朱公(7),人人羡慕。但是看他变姓名游江湖,其心理恐怕有几分像是挟巨资逃往国外作寓公,离乡背井的,多少有一点不自在。所以一个人尽管贪财,不可无厌。无冻馁之忧,有安全之感,能罢手时且罢手,大可不必“人为财死”而后已,陶朱公还算是聪明的。

钱,要花出去,才发生作用。穷人手头不裕,为了住顾不得衣,为了衣顾不得食,为了食谈不到娱乐。有时候几个孩子同时需要买新鞋,会把父母急得冒冷汗!贫穷到这个地步,一个钱也不能妄用,只有牛衣对泣(8)的分。

小康之家用钱大有伸缩余地,最高明的是不求生活水准之全面提高,而在几点上稍稍突破,自得其乐。有人爱买书,有人爱买衣裳,有人爱度周末,各随所好。把钱集中用在一点上,便可比较容易适度满足自己的欲望。

至于豪富之家,挥金如土,未必是福。穷奢极欲,乐极生悲,如果我们举例说明,则近似幸灾乐祸,不提也罢。纪元前五世纪雅典的泰蒙(9),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也吃尽了世态炎凉的苦头,他最了解金钱的性质,他认识了金钱的本来面目。钱是人类的公娼!与其像泰蒙那样疯狂而死,不如早些疏散资财,作些有益之事,清清白白,裸来去无牵挂。

【注释】

(1)阿堵物:即钱。"阿堵"为六朝时口语"这个"意。西晋人王夷甫因雅癖而从不言"钱",其妻想试试他究竟会不会说,就让奴婢用钱串子绕床一圈,让他不能走出来。夷甫晨起,呼婢"举却阿堵物" ( 搬走这个东西 ) ,仍不言。

(2)交子:北宋流通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钞引:宋 代茶、盐、矾等物的生产运销由政府管制,政府发给特许商人支领和运销这类产品的证券,名茶引、盐引、矾引,统称“钞引”。

(4)和峤:晋朝一代名臣,有政绩。但他一生吝啬异常,爱钱如命,杜预曾经认为他有钱癖。

(5)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西晋时期大臣、富豪。

(6)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南朝·梁·殷芸《小说·吴蜀人》中的一个故事:四个在一起说自己的愿望,一人想到富庶的扬州去当刺史,一人想有许多钱财,一人想骑鹤飞升成仙。最后一人最为贪婪,三者都想要,说他想“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

(7)陶朱公:即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春秋末期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兴越灭吴,后隐去。在范蠡去世后,逐渐被后世尊之为财神、商圣、商祖,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画像。

(8)牛衣对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的成语。夫妻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牛衣,是用乱麻和草编织的像蓑衣一类的东西,给牛御寒用的。词语出自《汉书·王章传》。

(9)泰蒙,现一般翻译为泰门。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最后一部悲剧《雅典的泰门》中的人物。剧情讲述了雅典贵族泰门乐善好施,于是许多人乘机前来骗取钱财,后来导致其倾家荡产,“朋友们”纷纷离他而去,最后在绝望中孤独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