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

写一种美食30字(写一种美食30字鱼)

写一种美食30字(写一种美食30字鱼)

描写古代酒楼的句子有哪些

描写食物辣的句子放入口中,细嚼慢咽,我立马感到有一股陌生的逼人的味道像一堆熊熊烈火,直逼喉咙,刺激着我的舌根,我只能利用冰镇的饮料来缓解口中的难以估量的“痛苦”,可火势并没有减弱,反而蔓延到耳根,把我折磨得死去活来,逼出了眼泪,我又是漱口又是吐,那股味道真是无法形容。

我不知道我是如何挺过去的,过了一会儿,火势终于减缓,“折煞我也

求十篇30字以内的文言文翻译

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一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

新课程性质与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思、多读、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

因此如何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为实现语文素养培养目标,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学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工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

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教材。

大语文教学的语文学习材料应是广泛、多样、大量的,现有的教材只是这些学习材料中的一部分。

语文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

知识来源于生活、社会、自然,如仅限于课堂学习,只是井底之蛙,所识有限。

而大语文教学的学习不仅是课堂上的学习,还应该与学校、社会、家庭、自然这个大环境结合起来。

如在教学写景的文章时,就可由文章内容灵活地进行扩展:可以用画面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关注旅游广告语;可以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和父母游览了哪些旅游胜地;还可以以亲近自然的形式,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和大自然进行一次对话,把想对大自然说的话无拘无束地说出来,把收集到的一些有景点特色的广告语进行交流。

这样,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就和家庭、社会、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是进入新课改以来老师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毋庸讳言,以往的语文教学更多地注意体现语文的工具,更多地注意字词句段篇的训练,相对而言,语文自身的人文性特征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实行课程改革以来,这一倾向有了很大的改变。

然而,审视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又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片面追求所谓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

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使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是当前语文教学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几乎没有提及,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有的老师在教《西湖的绿》时,教学重点不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悟、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丰富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而是让学生讨论西湖有哪些美景;接着交流西湖在哪里,你们去过没有,游玩后有什么感受;然后让学生画西湖的画,唱关于西湖的歌等等。

一节课可谓是高度地“综合”了,但是,语文学习却为着边际。

这在大型的公开课上更为突出,如一节课中既要有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也要有合作性的学习;既要有理解性、吸收性的阅读,也要有批判性、创造性的阅读;既要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又要引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等等。

上述内容的学习,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环节是可以适当安排的,但是如果刻意追求课堂的“面目一新”,就忽视了语文本体教学任务的落实,影响了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通过和发展。

我以为,语文素养与文学鉴赏相比,语文素养是主要的。

语文这工具掌握得不好,人文性的理想目标难以实现,人文性对工具性又有导引作用,如果说工具性是雪中送炭,那么,人文性就是锦上添花了.就培养读写听说能力来说,学生生活在母语环境,学得口头语言的机会很多,因此,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应当着重帮助他们学习书面语言、文学语言,增强语感,再学一点古代汉语。

在一定的人文氛围中,发挥语文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长处,指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么,人文精神就在其中了,它会自然而然地提升的。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如在学习《长城》时,学到那一句“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老师感慨地说:“多么感人的情景,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令人佩服的古代劳动人们啊

”于是,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声音中充满了骄傲、自豪、佩服的感情。

好像自己就在旁边看着劳动人民正在用汗水和血泪修筑长城。

孩子们又一次朗读,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作者那颗对古代劳动人民无比敬佩的心。

这一环节的教学我们可以说老师是在教朗读,也可以说是在培养孩子们的一种人文精神。

因为在反复的朗读中,一方面,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在逐渐提高—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另一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朗读中渗透了浓烈的情感:孩子们从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中体会到对他们的敬佩,进而体会到为自己中国的劳动人民而感到骄傲、自豪----毫无疑问,这又是人文主义的熏陶。

两者是如此和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润物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

再拿«小狮子爱尔莎»为例,它不仅语言文字优美,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小狮子的顽皮、可爱,以及作者对它的精心呵护与深深的喜爱.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划出描写小狮子的句子,圈出描写动作的词.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体会.再指名范读,读出你对它的喜爱,谈谈你读时的感受,最后再出示一个填空“这真是一只()的小狮子”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狮子”,“这真是一只淘气的小狮子”……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都通过自己的语言朗读和感悟表达出来.就让学生从听说读写中领悟到了文章的中心.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语文又是最基础最稳定最传统最民族的学科,应该是千万不能忘记的。

抛开传统、食洋不化、生吞活剥人文精神不对,鼓吹精英教育,盲目强调探究性、个性化学习也不对。

总之,任凭怎样放言高远,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国情、不能脱离学科、不能脱离文本而天马行空。

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讲究实效。

运用语文是一种技能,要求准确、熟练,才能形成语文能力。

形成语文能力又是个慢功,需要反复实践,一点一点积累,养成习惯。

孩子刚会说话,学会说妈妈,后来会说爸爸、爷爷、奶奶等,随着语言积累的增加,知道叔叔、阿姨、伯伯等都是对别人的称呼。

如果掌握了3500个常用字,扩大词语积累,就可整合成无比丰富的语言材料。

再经过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很可以派上用场。

其实,就高一个层次而言,积累篇章结构、写作方法也是一步一步来的。

至于人文素养的提高,也要经历一个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更没有终极的关怀。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生的是什么是善,什么是人性,给学生的范文应该是一些平民生活的优秀作品,要让学生回归到平民立场上去。

不要总让那些写英雄人物、写历史大开合的作品唱主角,这种范文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错觉:只有英雄才值得我们去抒写,作为平凡善良的普通人,是不值一提的。

我们要把关心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写日常生活的作品放到教材中去,写一些真诚的善良的东西,要把对和平的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放进去,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教育,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通过教育,让学生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最后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

教育的结果不是知识,不是道德,而是一种自我的能力,就是说,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

语文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是课堂教学。

组织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角,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的最好效果,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追求。

带有‘半’的常用语和它蕴含的哲理

:[满瓶不响.半瓶咣当(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语).意在批评某些人肚子里有了点知识后就翘尾巴.觉得自己了不起.这与中国常用语中的[满瓶不动.半瓶摇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知半解.意在说明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同样批评某些人对待知识的不正确的态度,[半面之交.意在古人称见过一面者,[半丝半缕.意在说明事物的微小.但是来之不易,[半天朱霞.意在为人品高尚者,[半壁江山.意在保存下来的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半路夫妻.意在多指夫妻双方中老年重新组合的配偶,[徐娘半老.意在指年纪较大但风韵犹存的妇女,[半间不界.意在做事不彻底,[半死不活.意在没有精神.没有生气的样子,[半糠入目.意在事物虽小.伤害极大,[半斤八两.意在彼此一样.不分上下.多含贬义,[半生半熟.意在既指食物等没全熟.又喻指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半青半黄.意在庄稼没有完全成熟,[半推半就.意在勉强行事.不和谐自然,[半信半疑.意在将信将疑.拿不定主张,[半真半假.意在不全真.但也不全假.而不说真实话,[半途而废.意在事情没有做到底而终止,[半身不遂.意在偏瘫.行动不便.[半路出家.意在比喻原先并不是从事这一工作的.后来才改行从事这一工作.等等. [半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二分之一.[一半.[在--中间.[比喻很少以及[不完全等意思.它不仅作为通俗易懂的常用语.而且其内涵丰富.流韵无穷.往往成为骚人墨客表情达意的哲学符号.因此.有人称其为[半字文化.下面再列举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运用[半字描写人.事.景.物的一些诗句名言.来欣赏它的意境和韵味.以增加对[半字认识和理解. [半字写人.形象生动.如卢纶<过玉真公主影殿>:[夕照临窗起暗尘.青松绕殿不知春.君看白发诵经者.半是宫中歌舞人.[半是宫中歌舞人.一个[半字.将历史时空与人生沧桑折射出来.时光易逝.物是人非.读者联想到当年身着血色罗裙的宫中舞女.如今成为不知晨昏的诵经人.又如元稹:<离思>[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其中[半缘修道半缘君.表达自己尊佛奉道.也是由于思念亡妻之故.其感情真切深沉.传达出对妻子早逝.落得半世姻缘的伤感.再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行>)中的[半字.既描写琵琶女羞怯.推委而又忧郁的神情.也间接地勾画出中唐时期.琵琶演奏的姿势. [半字叙事.细节感人.如[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山雨中.(杜牧<念昔游三日>)诗中再现了昔日游览的情景:在蒙蒙的雨雾中.山花盛开.红白相间.幽香扑鼻,诗人乐在醉意醇浓.花影朦胧的人间仙境.这是对风雨云烟别样的情愫和兴致.似醉若醒的诗人.漫步在浓烈的自然野趣的景色之中.显得多么陶然自得.其实.杜牧面对胜景曰[半醒半醉游三日.就是想把政治上失意后的苦闷消释在可以令人忘忧的美景之中.又如.[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半字则言其少.与诗中[一车炭.千余斤形成鲜明的对比.这里深刻揭露了唐王朝[苦宫市掠夺百姓财物的罪恶事实. [半字写景.情景交融.清代文学家屠隆<娑罗馆清言>:[楼前桐叶.散为一院清阴,枕上鸟声.唤起半窗红日.[半窗红日的[半字.形象地描写出晨曦初照的美景.主人公是在睡梦中被可爱的鸟鸣声唤醒的.而初生的红日似乎也是在睡梦中被鸟儿叫醒.瞧.窗户外可见它刚探出半个脸来.这是多么富有生活情趣.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所以.这个[半字.实在是体现了主人鲜活的艺术思维和审美意识.又如.苏轼<望江南>:[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诗人描写江南烟雨图.突出[半壕春水一城花.使读者如见春水丁冬.万紫千红的春色.一个[半字与[一相对.写出了水的灵动.花的柔美.千家万户皆被春水环绕.笼罩在花团锦簇之内.给人以山青水秀.红绿辉映的动感. [半字状物.饶有趣味.明代诗人梅鼎祚<水乡>:[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全诗句句不离[半字.描绘出一幅幅[烟柳.[雨花.[渔艇.[人家的水乡图画.而这些景物都具有半隐半现.空幻迷离的朦胧美.惟妙维肖.栩栩如生.又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暮江吟>)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残阳夕照之下.暮江波光粼粼.瞬息变化的奇景:受到光照多的江水呈现出红色.而受到光照少的江水呈现出碧绿的色彩.带给诗人沉醉愉悦之情. 此外.以[半字说理.能给人以哲理思辨.清代李密庵有首<半半诗>写道:[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掺.会占便宜只半.诗中的[半字颇含哲理.告诫世人为人处事要讲究[适度.尤其是面对利欲.更要适可而止.[半字哲学.不论是关乎艺术的观照.还是对人生的认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都很具有典型的意义.有学者认为.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常以[半的视角.去观照社会世情风俗.人生百态.这也许就是 [一分为二的哲学思辨吧. 总之.[半字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开头所谈到的[半字常用语的新题型.正说明了新课程理念重视语文考查对母语熟练运用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学语文更多的要注意积累.学会思考.功夫要下在平时.从这道题也可以看出.今年语文试卷更强调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要注意课内向课外延伸.进一步明确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的道理.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运用自如.

朴素的美食诗词

窃以为对生活体察至细至微之人当识得美食之佳趣。

对美食的体验经历不仅仅是味觉上的享受,更是对其背后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独特考察。

倘若这个品尝美食的人有点考据癖,他定会查查什么地方出产食物的原材料,什么时候发现奇妙的烹制方法,什么人将其发扬光大。

《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除去其本身拍摄美食独特视角,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它对美食背后的故事的探寻。

回顾中国的古代文学,不难发现那些写出绝世佳作的大文豪们大都留心生活,而其中嗜食会食者又占了绝大多数。

可见留心生活的人自是不会放过美食的乐趣的。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不少描写美食的句子,笔者选取了几首写美食的古诗,研究了古诗、美食和地理背后的千丝万缕。

一、李白和雕胡饭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李白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这首诗是李白在五松山借宿一位荀姓老妇家后心怀感激之作。

诗的第五第六句写到“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

”何为“雕胡”

雕胡指的就是茭白。

茭白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在中国多生长于长江湖地一带。

而五松山在什么地方呢

安徽铜陵县。

铜陵在长江边上,水资源丰富,适合茭白的生长。

茭白作为“江南三大名菜”之一,味美鲜甜,口感脆嫩,是难得的美味佳品。

而茭白饭则是广受欢迎的一种烹调方式。

茭白,米饭配以一点香菇外加一勺猪油就能成就一盘茭白炒饭,很家常的味道,亦是道地的江南美食。

可以想象,在一个朴素的农妇之家,主人家端出这样一盘清香诱人的茭白饭,茭白映“素盘”,月光下莹莹卓辉,是何等“秀色可餐”。

无怪乎李白叹一声“三谢不能餐”。

历史上除了李白还有很多人也对雕胡饭大加称颂,譬如杜甫“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又如宋玉《风赋》云:“主人之女,为臣炊雕胡之饭,烹露葵之羹”。

小小茭白能在走遍天下,尝遍四时之味的文人们的记忆之中占有如此地位,不得不说江南水土之肥,美景、美人、美食一个都不落下。

二、梅尧臣和河豚鱼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梅尧臣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其状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怒目犹吴蛙。

庖煎苟所失,入喉为镆铘。

若此丧躯体,何须资齿牙

持问南方人,党护复矜夸。

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我语不能屈,自思空咄嗟。

退之来潮阳,始惮飧笼蛇。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虾蟆。

二物虽可憎,性命无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祸无涯。

甚美恶亦称,此言诚可嘉。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同范仲淹的一场酒宴上作的。

彼时梅尧臣刚卸任浙江建德县知县,而他的好友范仲淹时任饶州知州。

范氏怀着宽慰友人的心思邀请梅尧臣同游庐山,在其款待梅尧臣的酒宴上,有一位客人讲起河豚味极鲜,勾起了范仲淹的馋虫。

梅尧臣却认为,仅仅为了享用河豚这道美味,竟要冒生命危险,是非常不值得的。

即席赋诗一首,婉劝范仲淹不要冒险品尝河豚。

这首诗凑巧的让梅尧臣名满天下,而河豚竟一时有“梅河豚”之谓也。

而梅的这首诗之所以一时名声大噪还得益于梅尧臣的另一位好友欧阳修的大力推荐。

欧阳修在他的《六一诗话》中专门写到“梅圣俞尝于范希文席上赋《河豚鱼》诗云: ‘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

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

故知诗者谓只破题两句,已道尽河豚好处。

”欧阳修说“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二句道尽了河豚妙处。

且一探其“妙”。

河豚在中国多出没于沿海,江河。

在长江汛期,春夏之际易于捕捞。

中国古代最早的有关食用河豚的记录是《山海经.北山经》中记述“敦水”之中“多肺肺之鱼,食之杀人”的文字。

“肺肺之鱼”指的就是河豚。

早在先秦之前就有人食用河豚并有致死的情况了。

待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盛产河豚,吴王将之推崇为极品美食,河豚甚至享获“西施”美名。

河豚肝被称之为“西施肝”,河豚精巢被称之为“西施乳”。

早期吴越民众以尚武逞勇为风气,大抵也正是这般豪迈的气魄才有“冒死吃河豚”的勇气罢。

相比之下,尽管梅尧臣写出了形容河豚美味的绝妙佳句到底却少了那份为了美食拼命的精神气儿。

三、符曾和元宵上元竹枝词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说到元宵当是人人皆知的美食。

符曾这首诗的前两句“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笔者以为写的是核桃酪汤圆。

核桃酪汤圆的特点就是核桃配桂花,核桃的坚果味和桂花的清香搭配,健脑强身,是为佳品。

诗里的马家指的是京城的马思远,此家的元宵当时极为出名。

元宵美名,世人皆知。

然而,元宵节与吃元宵的习俗却不是同时产生的,其间相隔了大约一千多年。

元宵节是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发展和重视,关于元宵节的“发迹”民间还有诸多传说,其中东方朔和元宵姑娘的故事较富有浪漫情怀。

而人们在元宵节开始食用元宵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于宋代。

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

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

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为何元宵和吃元宵的习俗相隔年代甚远呢

笔者以为原因有二。

一是,元宵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就是《上元竹枝词》中的江米。

糯米多生长于南方,北方人在过去鲜少食用糯米,也不熟悉其食用方法。

宋朝时期,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移到了江南,南方的食物开始向北面传播。

而南方人喜食的汤圆因其独一无二的美味和美好的节日寓意也成为元宵的必食食品。

二是,元宵的制作技术。

正如《上元竹枝词》中所强调的那样“见说马家滴粉好”,好的江米粉对于美味的元宵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而将糯米磨制成为精细粉末的技术长期只存在于江南,即便是在宋朝,汤圆也是一样珍贵的美味。

这一点可以见于宋代姜白石的诗作“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珍贵的大概也是因为技术的原因。

如此看来《上元竹枝词》里对元宵的描写虽近于朴实倒是句句皆中要害。

三首古诗词,由主食说到了甜点,由唐朝说到了清朝,绕来绕去却还是离不开一个江南。

江南地区有着长江水系的滋润,平原地势,土地富饶,端的是得天独厚的优渥条件。

稻米、蔬菜、鱼鲜,美食养出了江南的“才子佳人”,养出了江南的“地灵人杰”。

一切的起源都土地的恩赐。

古诗、美食、土地,“古诗”是历史文化,“土地”是地理自然,“美食”是生活态度,天时地利人和才能享受到世间的妙境。

无怪名士们谈诗作赋总要置一坛好酒,佐两碟小菜,如此方得人间真趣也。

前言:

饮食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茹毛饮血到欢煮熟食,从大羹玄酒到佳肴美馔,中国古人的餐桌见证了上万年的饮食革命和文化流变。吃饭-不仅是为了果腹与生存,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集中表达,调羹弄膳之间,处处流露着生活智慧和生命尊产。

孔子十分重视民食,把它作为立国的三大基本条件之一;主张饮食简朴;讲究饮食卫生;追求饮食艺术,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割不正,不食” 的至理名言;注重饮食礼仪。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绵长而厚重,在其长达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不仅包含了造型精美的饮食器具、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以及浩如烟海的典籍制度,还由此孕育衍出一系列影响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哲学观念、政治智慧和科学思想,同时也为传统音乐、舞蹈、绘画、雕塑、诗歌等诸多文艺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

一、五谷丰登和中国的烹饪方式:

五谷原指五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一般认为包括稻、泰、稷、麦、菽,分别指水稻、黄米、小米、麦类、豆类。稷即粟,在中国古代被称为五谷之神,与土神合称 “社稷”’,成为国家的代称。随着作物品种增多,五谷逐渐演化成粮食作物的统称。现代比较重要的粮食作物是稻、麦、玉米、甘薯、大豆等。其中,玉米和甘薯原产于美洲,明朝中期开始在我国种植,到了清朝前期,已经遍布我国大部分地区。

粟和泰即今人所称的小米和大黄米。中国是粟的起源地之一。粟的生长期较短,具有耐旱和耐贮藏的特性,尤其适合在黄河流域栽培。泰和粟的裁培条件和地理分布很相似。有学者认为秦国的“秦”字来源于“泰”宇。因而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个以粮食名称为国家称号的例子。

中国是粟、稻两种主要农作物的发源地,也是最早驯化大、猪、鸡等家畜家禽的地方,距今4千年前后我国还从西亚等地引进了羊、牛、马、小麦等。由此,中国人多种粮食加肉食的饮食格局,早在史前时代便己形成。相较于西方肉食为主的食物结构而言,中国人的杂食型食物结构更为科学合理,它能使人体从各类食物中获取丰富而均衡的营养成分,也充分体现了中华饮食文化多样而统一的特征。

六畜一般指马、牛、羊、猪、狗、鸡,是古人摄食肉类的主要来源。马主要用于运输,属于重要的物资,用作肉食的机会相对较少。牛、羊、猪用于祭祀时,称为“三牲”。牛是古代的高规格肉食,《礼记》中有“诸侯无故不杀牛”的规定。《史记》记载,有一位名叫魏尚的将军抵御匈奴时,为了激励士气,五天杀一头牛给军士吃。于是,军士奋勇杀敌,以致“勾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中国古代烹饪技法包括蒸、煮、炒、脍、炙、煎、熬、羹、炮、爆、脯、腊、醢等,多达数十种,可谓世界之最。其中,蒸和炒,都是中国人的独创。近代西方人有了蒸汽锅炉以后,也利用蒸汽来蒸熟食物。但是炒法,至今仍为中国人所独有。

二、古代饮食器皿:

饮食器具是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石器时代出现最初的食器,到历代发明的陶质、金属质、瓷质饮食器具,无一不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厉程。中国历代饮食器具在讲求实用的同时,还始终贯穿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彩陶的古朴之美,瓷器的清雅之美,铜器的庄重之美,漆器的秀逸之美,金银器的辉煌之美,玉器的莹润之美,都给使用者带来美好的享受,“美食配美器”,此之谓也。

陶器的发明,使人类真正告别了“污尊抔饮”的时代,揭开了人类饮食史上崭新的一页。作为食具使用的陶器,伴随人类饮食生活的时间最长。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广泛制作和使用陶制食具。这些食具往往是陶器中最精致的产品,倾注了先民们的巧恩。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早在商代,中国就出现了原始瓷器。汉代完成了原始瓷器向标准瓷器的过渡,此后制瓷工艺水平和产量不忻提高,为后来瓷制饮食器的盛行奠定了基础。由于瓷制饮食器具有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成本较低等特点,所以它很快取代其他材质的饮食器具而成为中国人饮食生活中的主要用器。

商周至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饮食器具,这些青铜饮食器具的器型多样、纹饰繁缛,尤其是狰狞的兽面纹,体现出一种神秘和庄严之美,是当时社会等级森严的象征。

青铜器


青铜器酒杯

在中国古代社会,金银制和玉制饮食器具多为社会上层使用的奢侈品,使用范围相对狭窄。唐代金银业有较大的发展,加之外来风气的影响,使得这一时期金银饮食器具的制造达到鼎盛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玉制饮食器具种类增多,大多属于宫廷用品,一些器皿的用途发生改变,变成用于陈设的艺术品。

金银器

三、中国酒文化

我国饮酒和饮茶的历史悠久,酒和茶作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两朵璀璨奇葩,在漫长的厉史长河中熠熠生辉,让古人的饮食生活更具艺术化色彩。酒使人沉醉,而茶使人清醒,所谓 “酒如豪士,茶如隐逸”,新茶陈酒可以给饮者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露求。文人墨客书写的关于酒和茶的诗文词曲,也共同构成了博大宏富的中华酒文化和中华茶文化。

酒的出现不是人类的发明,而是天工的造化。最早的酒应是落地野果自然发酵而成的。中国人工酿酒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自夏之后,至于唐宋,皆是以果、粮蒸煮,加曲发酵,压榨成酒。元代出现了蒸馏酒,而后逐步普及。中华酒文化的肉涵极为丰富,不仅包括高超的酿造技艺,还有琳琅满目的精美酒具以及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酒礼酒俗。

四、结语

民以食为天。在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饮食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成为华夏大地古往今来的民族性格、恩想信仰、国运兴衰、交流互鉴等历史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和博大精深,得益于其特有的包容性,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融合发展的奋斗历程。如今,“中国菜”“中国茶”等走出国门,美妙的饮食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间扮演着亲善大使的形象,在岁月中彼此交融。舌尖上的中国,历史中的积淀,文化间的互鉴,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仓廪实、天下安,一粥一饭见作风。中国不仅拥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丰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民更依靠自己的努力,秉承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精神,用仅占国士百分之十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五分之一 的人口,创造了世界粮食产量的奇迹,成功的解决好14亿多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