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

赞美屈原的优美段落(赞美屈原的优美段落80字)

赞美屈原的优美段落(赞美屈原的优美段落80字)

赞美屈原的句子

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

2. 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

3.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4. 初闻新作已忘归, 字字落地皆生辉。

汩罗江边咏天语, 思潮如涌笔如飞。

一声长叹一声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闻豪杰为贼屈, 天下英雄不胜悲。

5. 移步湘江观楚云,暗伤憔悴是灵均。

惟将幽恨托香草,未许芳心寄美人。

6.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

7.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

8.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

9. 物换星移几度秋,你的身影在历史的风尘中早已烟消云散,但当年轻的司马迁驻立汨罗江边怅望千秋之时,依旧会为你洒下深情的泪水。

10. 你怨愤的声音在滚滚江流上渐行渐远,却悲而弥壮。

也许司马迁正是听到了你撞击他心灵的声音,于是他挥起了如椽之笔,著成信史光照尘寰,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倾听你用忠贞与高洁演绎的永恒旋律。

11.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

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

12. 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是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

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13.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你的品行如美玉一般高洁,不受世间一切污浊之物的沾染,相信拥有如此高风亮节的你,必然会向往恬适淡定的生活。

14. 汨水悲歌万古流,忠魂慰,青史炳千。

15.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纵被罢逐流放,也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汤汤的汨罗江最终收留了他,可汨罗江水太混,荡涤不掉它的忧愁;汨罗江水太浅,掩埋不掉它的遗憾。

16. 微风渐渐淡去,而香草般的气息却越来越浓,我依旧品读着你,在这沾满泪痕的字里行间,找寻着你遥远的身影……17. 屈原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18. 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屈原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19. 屈原的诗是烈火,却烧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荆棘林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黑的咒语。

20. 屈原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嘲笑,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生动,龙的传人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21. 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

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

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

22. 微风轻轻地吹拂起书页,其中似乎夹杂着一丝香草的气息。

目光流动在司马迁用至情写下的文字间,我细细品读着你——屈原。

23. 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声叹息,汨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栖息的灵魂。

端午的米粽呦,千年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

24. 你拥有陶渊明超脱于世的情怀,却不会像他一样一味隐藏在自己精神的桃花源里,独享清闲;你具有林和靖“梅妻鹤子”的高洁品格,却不会像他一样沉迷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山园小景中,虚度此生。

25.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我知道你最爱的便是香草,因为你欣赏它的高洁品行,那种不与群芳争艳的超脱,那种不随风而屈的坚韧。

而你也如生长在湖畔的一株香草,缓缓地在风中摇曳,一颗露珠在青青的草叶上默默地闪耀,宛如你回望故国时,眼眸中闪烁地晶莹泪光。

26. 天地也为你伤感,江边袅袅不尽的秋风想拂去你的清泪,却将你的悲伤吹过时间的激流。

27. 品读屈原,让我读懂了高洁的精神,你让我明白,高洁不是冷淡,不是逃避,真正高洁的精神要敢于承担自己内心中的责任。

情系国家,心怀百姓,让你的高洁理应属于不平凡。

28. 正是这不平凡的高洁,让你如皭然出水的清荷,出淤泥而不染:让你亦如墙角的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留得清气满乾坤。

29. 你也许愿意与白云清风为伴,临潭而立,去聆听山涧清泉;你也许向往与小桥流水同行,居衡门之下,去静品丝竹清音;你也许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当一个人陷入绝望的境地,最通常的选择便是归隐山林,做世外闲人。

然而,心系国家百姓的你,却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

要用优美的句子 描写一个人(比如说陶渊明 屈原)的事情,不要从百度百科里面找 一定要是名人轶事

东篱下的黄菊在秋风中摇动着曼妙的身姿,一阵阵淡淡的香味便氤氲开来。

我怕惊扰了她的,悄悄走近,轻轻地问:“可还记得那个悠然见南山的老人

” 陶渊明《饮酒》有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描述屈原的句子

描述屈原的句子屈原_词语解释【拼音】:qū yuán【解释】:(约公元前340-前278)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楚国贵族出身,任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5月秦军一举攻破楚都郢。

他怀着亡国的悲痛,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

他一生写下许多感人肺腑、彪炳千秋的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主要代表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

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昏庸王室和贵族的无比憎恨和对楚国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体现了他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

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感情奔放。

他的作品千古传诵,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诗篇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宝库的伟大贡献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以字行;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境内),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

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

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

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

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例句】:《史记》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评论屈原的优美语言

一、开创了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首先,侧重表现对进步理想的追求和坚持。

屈原揭露现实十分深刻,但更着力于抒发理想,歌颂他心目中最美好的事物。

《离骚》颂扬历史上的圣君明主,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直到楚国创业的先君,写他们上得天助,下顺民心。

除了宣传理想,屈原又不遗余力地表现对理想执着不倦的追求。

他憎恨恶浊的现状,渴望寻求一条挣脱黑暗罗网的出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当他实在无路可走时,就形之于梦幻,上天下地,迎拜众神,神游西海,以致最终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屈原写理想,还表现在塑造理想化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上。

如《涉江》的开头,书写了一种自画像:“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月兮佩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明兮齐光。

”这个形象独行特立,光彩夺目,令人不能不仰而视之。

其次,想象丰富,夸张大胆。

正因为屈原笔下更多幼是理想世界和理想人物,所以他并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精琢细刻,而超脱空间条件的限制,采用了大量非现实的夸张手法,再加上广泛选取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富于楚地特色的山川景物,就使他的多数诗篇具有离奇曲折的情节,形成优美奇特的境界,笼罩在绚烂绮丽的氛围之中。

如《离骚》为了突出对未来的憧憬,安排了两次向光明进军的旅程。

一次是奔上天宫:玉虬飞腾,风神护送,月神引路,云霞相迎。

一次是进发西海,八龙驾车,云旗飘扬,奏起九歌,跳起韶舞。

诗人任凭幻想驰聘,把人们带入了五彩缤纷,恍惚迷离的神话般的世界。

第三,感情的澎湃激越。

屈原的诗就是他沸腾的热血飞溅抛洒而成的。

他往往采取直接而强烈的抒情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要求、态度,裸、尽情地倾泻出来。

《离骚》的第一部分,几乎都是直抒胸肌,由于“蓄极既久,势不可遏”,申明至死不变的态度,就有五次之多;如“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屈原的浪漫主义真正植根于社会生活之中,他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理想先进而颓唐,明确而朦胧,作品反映现实的深度在古代是少有的。

手法则多属于浪漫主义的范畴。

积累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因而无愧于积极浪漫主义奠基人的称号。

二、完成了楚辞这种新诗体的创立,从体制、格调、技巧、语言诸方面突破了《诗经》的成规。

篇制扩大了。

《诗经》多短制,《国风》的抒情诗一般采用重章迭句的形式,反映了一个生活侧面,或者片断感情。

屈原则第一次写出了沈雄博大,气象万千的长篇诗作,容量成十倍百倍地扩大,便于展示广阔的背景和曲折复杂的思想。

趋于散体化。

这是指屈作的叙述成份多,议论成份多,散文的句式多。

他处在大动荡的历史年代,有着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同时也郁结着无穷痛苦,势必要寻找一种较为自由活泼的表达方式,淋漓尽致地吐露而后快。

赵于华美化。

《诗经》以单纯质朴见长。

屈原却是惯于以酣畅的笔墨、浓郁的色彩去传情写貌,诗里出现了繁盛的铺叙,华美的词藻,工整的对偶,风格为之一新。

句法多样化。

《诗经》的句式大体整齐划一,以四方为主。

屈作中虽然还有接近四言形式的诗,如《桔颂》、《天问》、《招魂》等。

他又进而对楚歌加以改造,发明了以六言为主的《离骚》式。

总的看,句子加长了,并且参差错落,大量使用虚词,适于表达不同的感情和语气。

解放文体,注重文采,这是战国的时尚。

这种风气影响了屈原,他又反过来扬波助澜,在诗歌的领域里大大推进了文学的发展。

后世的诗赋词曲作家,都从屈作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

三、发表了《诗经》的比兴手法。

屈原向《诗经》学习比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诗经》里幼比,明喻居多;居作幼比,大量的是拟人和借喻。

《诗经》里的兴,有借物发端、隐喻和象征等几类,屈作主要是使用象征的艺术手段,通过一定的篇幅,描写特定的具体形象,去表现人或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

例如“朝搴陛之木兰兮,文揽洲之宿莽”两句,朝夕喻四时,木兰和宿莽喻美德与知识,搴栏、揽宿莽喻势力获取。

总体上则是借不停地摘采香花异草的图影,象征抓紧时间修身自励。

它所形成的深远意境,明晰如画,耐人寻味。

屈原还扩大了比兴的广度,并构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他随时随地运用比喻和象征。

如在善鸟恶禽比附忠奸,以道路正斜比附治国之道,以绳墨规矩比附法度纲纪,以驾驶车马比附任贤理国。

其中属于屈原的首创,又定形化的有两类,即用香草、美人比喻象征高洁的人物、品德或理想,用男女关系与夫妇关系比喻象征君臣或臣臣关系。

屈原的比兴手法产生了突出的艺术效果。

他通过形象思维,把政治思想内容很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具体化、形象化,给人提供了鲜明的感性认识,从而激起人们爱憎的感情。

凡是读过诗的人,一提到群小,就联想起恶草和粪土,一念及屈原,就联想到美人、香草、明珠的宝玉。

描写屈原的优美段落

【诗人屈原简介】 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 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出了新体诗——“楚辞”。

楚辞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大解放。

它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形式活泼多样,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篇幅和容量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任意扩充。

伟大诗人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

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

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

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

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

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是一位具有远旧卓越的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三峡里的“第一流才子”。

他忧国忧民,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个悲剧,但作为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

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

《离骚》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诗。

前半部分是现实的叙述,写他改良政治的理想和遭遇。

后半部分加入了许多奇特的幻想,他在风、雨、雷、电、云、月以及凤凰和龙的陪伴下,在天空中驰骋,上天下地去追求他所理想的对象,结果是失望了。

诗人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传说糅成一体,编织成为瑰丽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

鲁迅称赞屈原:“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 《天问》是一篇奇特的长诗。

这是屈原在放逐以后,忧郁彷徨,精神上起了激烈的动荡,旧信仰完全崩溃,因此对于自然现象、古代遗闻、宗教信仰以及对社会的传统思想都产生了怀疑,从而发出种种疑问。

通过提问,诗人尽情宣泄了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苦闷.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 【历史故事】 战国时代,称雄的秦、楚、齐、燕、赵、韩、魏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

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

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

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

因此,屈原亲自到各国去联络,要用联合的力量对付秦国。

怀王十一年,屈原的外交成功了。

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

联盟的力量,制止了强秦的扩张。

屈原更加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

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

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不满起来。

秦国的间谍把这一情况,报告秦王,秦王早想进攻齐国,只碍着六国联盟,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

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秦王大喜,准备了金银财宝,交给张仪带去。

张仪将相印交还秦王,伪装辞去秦国相位,向楚国出发。

张仪到了郢都,先来拜访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

张仪告诉子兰:有了六国联盟,怀王才信任屈原,拆散了联盟,屈原就没有什么可怕了。

子兰听了,十分高兴。

楚国的贵族就和张仪连成一气。

子兰又引他拜见了怀王最宠爱的王后郑袖,张仪把一双价值万金的白璧,献给了郑袖。

那白璧的宝光,把楚国王后的眼睛都照花了。

郑袖欣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促成秦楚联盟。

大家认为:要秦楚联合,先要拆散六国联盟;要拆散联盟,先要怀王不信任屈原。

子兰想了一条计策:就说屈原向张仪索取贿赂,由郑袖在怀王面前透出这个风声。

张仪大喜说:王后肯出力,真是秦楚两国的福分了

张仪布置停当,就托子兰引见怀王。

他劝怀王绝齐联秦,列举了很多好处。

最后道: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六百里土地献给楚国。

怀王是个贪心的人,听说不费一兵一卒,白得六百里土地。

如何不喜。

回到宫中,高兴地告诉了郑袖。

郑袖向他道喜,可又皱起眉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

怀王听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怀王摆下酒席,招待张仪。

席间讨论起秦楚友好,屈原果然猛烈反对,与子兰、靳尚进行了激烈争论。

他认为:放弃了六国联盟,就给秦国以可乘之机,这是楚国生死存亡的事情呵

他痛斥张仪、子兰、靳尚,走到怀王面前大声说:大王,不能相信呀

张仪是秦国派来拆散联盟、孤立楚国的,万万相信不得……。

怀王想起郑袖所说,果然屈原竭力反对秦楚和好;又贪图秦国的土地。

不禁怒道:难道楚国的六百里土地抵不上你一双白璧

就叫武士把他拉出宫门。

屈原痛心极了,站在宫门外面不忍离开,盼着怀王能醒悟过来,改变主意,以免给国家带来灾难。

他从午站到晚看见张仪、子兰、靳尚等人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走出宫门,才绝了望。

他叹着气喃喃地说:楚国啊,你又要受难啦…… 屈原回到家中,闷闷不乐,想到亲手结成的联盟一经破坏,楚国就保不住眼前的兴旺,不禁顿脚长叹。

替他管家的姐姐女媭问明情由,就知他遭到了小人的陷害,劝他不要再发议论了,屈原道:我是楚国人,死也不能看到楚国遇到危险啊

他认为怀王会醒悟,定会分清是非的。

只要怀王回心转意,楚国就有办法了。

但是怀王不再召见他,他越来越忧愁,常常整夜不眠。

他写了一篇名叫《离骚》的长诗,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己的怨愤都写了进去。

离骚就是离忧,人在遭遇忧愁的时候,怎不呼叫上天和父母,以抒发自己的怨愤呢

这篇诗传到宫中,子兰、靳尚等人又得了攻击的材料,说屈原把怀王比作桀纣。

怀王一怒,撤掉了屈原的官职。

郢都的空气快把屈原逼疯了。

女媭劝他换个地方去休养一阵,他大声说:我不能带着楚国和百姓一起走呀

但在女媭的日夜劝说下,他到底搬出了郢都,准备住到汉北去。

他走一阵,又回望一阵,这雄壮的郢都城啊

赞美屈原爱国的优美句子

描写屈原爱国的句子解答可以写句子: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没有一个中学生不热爱那些优美的句子啊

屈原的恣肆,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

以及......

(1漫漫其修远兮,上下而求索。

屈原 骚》(2)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屈原 《离骚》(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屈原 《渔父》(4)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 《楚辞》(5)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 《湘夫人》(6)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屈原 《楚辞》(7)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屈原 《楚辞》(8)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 《九歌》(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 《离骚》(10)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

屈原 《九歌》(11)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

屈原 《离骚》(12)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屈原 《楚辞》(13)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屈原 《离骚》(14)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屈原 《楚辞渔父》(15) 入不言兮出不辞, 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新相知。

屈原 《九歌少司命》

屈原被誉为“中华诗祖”。此时,当我们再回首这位文化巨人,想起他的事迹,重读他的名句,总会油然而生一种钦佩、肃穆之感,以至于内心被深深地感动、震撼。

一、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出自屈原 《九歌·湘夫人》。意思是美好的时光啊不可重来,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二、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国殇》。《九歌·国殇》取民间“九歌”之祭奠之意,以哀悼死难的爱国将士,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三、抚长剑兮玉珥,谬锵鸣兮琳琅。

出自屈原的作品《九歌·东皇太一》。手持长剑,佩戴玉石为碍,周身环佩,声音玲珑叮当。

四、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出自屈原《离骚》。屈原终生以民生疾苦为念,这使他成了一个伟大的殉道者,此句即体现这种人格倾向。透过那凄迷的泪眼,我们感受到的是一颗赤子之心,这其中既有对民众艰辛生活的同情,也蕴含着对统治者荒淫生活的谴责。

五、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

出自屈原的《楚辞·九歌·少司命》。再也没有比生别离更加令人悲伤,没有比新相知更加令人欢欣的了。

六、兰芷变而不芳兮,芳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兰芷已变得不再芬芳,荃蕙也忽然化作了茅草,为什么昔日的香花香草,今日竟成了荒蒿野艾! 诗句以香花变为恶草的比喻,表现了屈原对昔日的同道、弟子在复杂变幻的政治斗争中,在功名利禄的引诱下纷纷变节这一事实的愤慨。

七、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静心敛神, 谨慎修身, 自始至终不犯过失; 保持美好品德大公无私, 参立于天地之间。

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出自屈原《卜居》。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

九、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人生各有各的乐趣,我独爱美,并习以为常。即使被肢解我也不会改变,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

十、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国殇》。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