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

说木叶原文(说木叶原文思维导图)

说木叶原文(说木叶原文思维导图)

说木叶读后感800字

从结构上看,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原文

说 “ 木叶 ” 林庚 “袅袅兮,波兮木叶下。

” ( 《九 )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

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

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 ” 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 ( 萧纲《折杨柳》 )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 陶渊明《拟古》 ) 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炼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 柳恽《捣衣诗》 )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 沈佺期《古意》 ) 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

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

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

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

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

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

”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

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

“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 “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

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

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 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而“树”呢

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所谓:“午阴嘉树清圆。

” ( 周邦彦《满庭芳》 ) 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 ( 曹植《美女篇》 ) 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 ( 吴均《青溪小姑歌》 ) 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

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林庚的《说木叶》的前三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第一至第三段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研究对象,列举了一系列现象,促使读者继续读下去,究其根源。

希望帮到你

望采纳,谢谢~

林庚 的 说“木叶” 与 钱钟书的 谈中国诗 的写作特点分别是什么

印象中“说木叶”是高中时候语文课上的作品,引文较多。

可惜印象不深,忘了作者是谁,但有一句是:一层秋雨一层凉,讲的是北方的民谚。

按理作者该是个北方人,或者寄寓在北方,有机会听到这些民谚。

是一篇散文。

《谈中国诗》则倾向于论文形式,旁征博引,中外互证,有梳理源流、清晰交通的意味。

况且文章写的又很幽默风趣,让人感受智识的同时还能愉悦身心。

是中国精品散论文的一种。

《说木叶》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木叶”暗示的是“落叶的微黄与干燥”,带给我们的是“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

林庚先生怎样从具体处阐释诗歌艺术规律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语文 第二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编著 ISBN 7-107-15282-3 978710152825 2003年12月第一次印刷 第一单元 1 祝福 鲁迅 2 边城 沈从文 3 荷花淀 孙犁 4 装在套子里的人 契诃夫 当代小说鉴赏 雷达 第二单元 5 拿来主义 鲁迅 6 我若为王 聂绀弩 7 庄周买水 刘征 8 剃光头发微 何满子 第三单元 9 南州六月荔枝丹 贾祖璋 10 《物种起源》导言 达尔文 11 神奇的极光 曹冲 12 这个世界的音乐 托马斯·刘易斯 第四单元 13 咬文嚼字 朱光潜 14 读《伊索寓言》 钱钟书 15 说“木叶” 林庚 16 米洛斯的维纳斯 清冈卓行 第五单元 17 过秦论 贾谊 18 鸿门宴 司马迁 19 兰亭集序 王羲之 20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第六单元 21 师说 韩愈 22 阿房官赋 杜牧 23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24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完元

急求下联

林夕湖梦景台湾的林夕湖~~虽然不太出名


“因为把寂寞交给了感情,我已支付了最后的储蓄。”--林庚

“身居闹市间,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形容有学问大隐之人的心境。时代就有一位这样的大隐,与吴祖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后来又与吴祖缃、王瑶、季镇淮并称“北大中文四老”。他以研究古代文学立身,又凭借现代派诗歌遐迩,他就是林庚。

林庚,1910生,字静希,福建闽侯人。1928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3年毕业,留校任朱自清先生助教。林庚面容清秀,散发着气质文雅,一生一丝不苟,井然有序,英雄迟暮之际眼神仍旧透露着一股清澈。

林庚,既不媚世,也不怨世,任凭世界波澜壮阔,他气定神闲从走来,跨过一个喧嚣纷杂的时代。在他的心里只有诗歌和学术,这是他唯一的修行,他挥一挥衣袖就成了这个“喧嚣时代的隐退者”,别无所求。



林庚本来热衷于物理,偶然间看到丰子恺的漫画集,为文学的力量打动,于是乎,他将物理之美与文学之美融汇贯通,更把新时代少年心气融于诗中。作为一名杰出的自由派诗人,凭借自己独到而宏阔的历史视角,赋予唐诗一缕新的灵魂,成为中国诗论中的经典论断。

在北大教书时的林庚,一袭丝绸长衫,玉树临风,温文尔雅,是所有学生的偶像。他的板书相当漂亮,自信挥洒,不带一丝做作。后来有学生回忆:先生衣袖恍然间无风自动,亦恍若仙人。抑扬顿挫,丝丝绕梁,教室里木叶纷纷,落地无声,却在听者心中激起锵锵回音。据听过课的人们回忆,林庚讲课时,有时穿着白衬衣,吊带西裤,有时身着丝绸长衫。他总是挺直腰板,目视前方,语调平缓,讲到关键处,他就会举起右手,配一个有力的手势。他从不用讲稿,旁征博引,洋溢,听者鸦雀无声,地上掉一个针也能听见,“停顿的片刻也显得意味深长”。

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鸣回忆,一次林庚讲“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讲到“风满袖”的意蕴时,他站在写满优美板书的黑板前,静静地看着学生。张教授忽然“感到了先生绸衫的袖子仿佛在轻轻飘动”。张鸣说,“从那时起,我才感受到了诗的魅力,那是一种静默中的召唤。”

林庚退休之际,北大中文系特意为他准备了一堂告别课。林庚一生衣着讲究,干净整洁,一尘不染,他爱戴一条围巾。这种干净,是从骨子里散发而出的。当天,他发型井然,身着鹅黄色西服,脚上一双黄皮鞋,就像一个大型节目主持人,婚礼司仪。这一课,讲的是“什么是诗”。据当时在现场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回忆:“美的一上台就震住了大家。”林庚上完了这堂“最后一课”后,回到家里竟是倒在床上,大病了一场。他“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

林庚退休后在园子里种了花草,时常坐在藤椅上,阳光洒在他身上,他的侧影清癯而安详。不问世事,不接受媒体访问,淡出公众视野。功利、名望,仿佛已经完全从他的心里消失。虽然他离开了他的课堂,他的学生,但他早已被无数学生记在心里。许多学生特意去他居在燕南园62号大门口,为的就是来回走几次,感受他的气息,心灵上和他对话聆听教诲,然后再默默地离开。林庚虽然隐居,但只要请他为学生讲课,他绝不推辞。他对学生对年轻人,有一种超乎寻常的感情和期待。

“他纯真、率真、赤诚,就像一个真正的孩子。而这是做一个大师最大的特点。”钱理群说。

这位九旬老人脸上孩子般的笑容,他告诉自己的所有学生,要去接拜访林庚,因为这位老人有着故去的知识分子们身上最深厚、最值得传承的精神财富。林庚对学生是不设防,表现一种宽厚。他给自己的弟子孙玉石写信,“玉石兄如晤”。他面对来访的学生,很容易激动起来。学生去看望他时,他起身迎接。离开时,又总是要送出大门,说声“谢谢”。北大毕业生余杰回忆读书时他与林庚的一次接触。林庚站在寒风中迎接他,主动与他握手,说话总带着“歉意的微笑”。告别时走出很远,回头看,他仍“站在门外望着”。

林庚不提身边琐事,只谈论学问和文章。他说:“人走路要昂着头,我生都是昂着头的。”

钱理群十分了解林庚,他说:“林庚是温和的,他不是激烈反抗型的文人,这与他的性格,一向相符。在做人上,他是成功的。相比一些在世时被推上高位,被别人供奉的人,林庚的结局是最美的。他并不显赫,社会的人也许并不知道他是谁,然而学生却永远铭记。”

北京大学的一堂上,一名教师讲课时眼睛望着屋顶,感情饱满地说:“想当年,林庚先生,衣服整洁,风度翩翩地站在讲台上,那时候……”他陶醉在回忆里,教室一片静默。接着,他又一低头,发出一声叹息。

林庚给他的学生留下了这样的笑容:“他抬起头,微微含笑,望着屋宇的东方,目光中有坚毅,有安详,有回忆,有思索,有自足,有憧憬。”

岁月更替,生命轮回。林庚在月色中安详地走了。从此,天堂多了一个诗人,夜空中添了一颗星星。 为他制作遗像的师傅赞叹:“这么精神的老人,从来没见到过。”


永远时间标志着事物的开始

林庚

时间标志着事物的开始

在万象之先

时间像一把尺子

量出了三维空间

一维是线

二维是面

三维是空间

零维是点

点的突破面向无限

打开窗子的是诗人们

打开门来的是思想家

走出门去又是一条线

真与美相期在刹那间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