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寄情于物的句子(寄情于物的句子50字)

寄情于物的句子(寄情于物的句子50字)

求寄情于物的诗句

你看下面的行不徐凝的《庐山瀑布》 元缜的《菊花》 杜牧的《早燕》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秋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萧.立秋 刘武子乳鸦啼散玉屏空 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 满阶梧叶月明中七夕 杜 牧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 杨 朴未会牵牛意若何 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 不道人间巧几多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秋日 耿湋返照入闾巷 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 秋风动禾黍秋日湖上 薛 莹落日五湖游 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 谁与问东流宫中题 文宗皇帝辇路生秋草 上林花满枝 凭高何限意 无复侍臣知汾上惊秋 苏 (廷+页)北风吹白云 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 秋声不可闻秋月 程 颢清溪流过碧山头 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 白云红叶雨悠悠

寄情于景的诗句

1)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2)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杜耒《寒夜》3)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4)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杜甫《客至》5)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6)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7) 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杜牧《遣怀》8)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9) 昨夜西风凋碧树。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寄情于物的优美句子

山的灵气来自于水,在山腰平坦处有一水渠终日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水,渠中偶尔也见小鱼,它们皆若空游无所依。

什么是比兴

所谓比兴原本是经》的两种表现手法,兴即他物以引咏之词,比即以此物比也。

比兴后来成为中国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一条重要艺术原则,即不仅仅指一般的“寄情于物”、“情景交融”,同时要达到“托物以讽”、“比类切至”的目的。

也就是要在物的描写中寄寓现实社会的内容和深厚真挚的情感。

描写寄情于山水的诗句

关于寄情山水的诗句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

——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6、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1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1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1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1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4、归老宁无五亩田,读书本意在元元。

——陆游《读书》1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寄情山水的经典诗句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3、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聂夷中《咏田家》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陆游《病起书怀》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7、寸寸山河寸寸金,瓜离力谁任。

——黄遵宪《题梁任父同年》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10、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1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1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13、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陆游《金错刀行》1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5、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描写寄情山水的诗句1、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咏煤炭》2、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谢灵运《初去郡》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1、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汉江临泛》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1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1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8、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20、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谁有寄情于物的诗词啊?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所代表的那份朋友恋人间的相思恋之情,所以在唐代红豆还是众多富家闺秀们的闺中之物

《望岳》和《春望》,《陋室铭》的问答题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移情于物的诗句

欧阳修 蝶恋花二首其 泪眼问花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张泌 寄人 只有春庭月,犹人照落花。

贺铸 横塘路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欧阳修 踏莎行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李煜 清平乐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作者:刘烨(闽南师范大学讲师)

耳饰,即耳部的装饰。按形制大致可以分为玦、耳珰、耳环、耳坠(坠珥)等。其中耳玦出现较早,在四川巫山大溪等地曾出土新石器时期的耳玦。时至唐代,耳饰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中,款式丰富起来。它们不仅在壁画中留下了模样,同时也在诗歌中传递出情思。“珰”和“珥”在唐诗中出现较多,其中“珰”出现至少13次,“珥”出现40多次。它们在流光中将这种游走于头面的美,透过诗句向后人娓娓道来。

唐昭陵长乐公主墓中的壁画资料图片

唐诗中较为常见的耳饰为耳珰。“穿耳施珠曰珰。”(《释名》)。据记载,耳珰本是少数民族女子的首饰,后被中原妇女所仿效佩戴。“舶载海奴镮硾耳,象驼蛮女彩缠身”(杜荀鹤《赠友人罢举赴交趾辟命》),到了唐代,这种人们眼中具有异域色彩的首饰,伴随无数锦绣诗句,闪动着唐朝的繁华。耳珰经常出现在表达男女情思的诗句当中,如“玉手欲有赠,裴回双明珰”(刘昚虚《江南曲》)。耳珰的形状两头较宽中间较窄,穿耳而过,有平头和圆头之分,制作材料一般为玉石,明亮而有光泽,圆头珰远看犹如满月,平头珰犹如残月,因此也有“明月珰”之称。李贺有诗云“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大堤曲》),正是形容这种耳珰的诗句。这里的明月和前一句的青云形成对仗,诗人将发髻与青云作比,而耳珰则与明月参照,极大丰富了诗歌的审美意象。

耳珰,以温润如玉的光泽深得妇女喜爱,在唐诗中常作为男女双方的定情信物。“罗襦玉珥色未暗,今朝已道不相宜”(张籍《白头吟》),这里触动诗人内心的正是“物是人非”的感叹,象征爱情的耳珰仍在,而心上人却已离去。诗人将咏物诗中寄情于物的艺术手法,凝结在首饰之上,赋予其强烈的生命张力,使读者感受到“昔人已去”的忧伤。

唐诗中另一种常见的耳饰为坠珥,也就是耳坠。“耳坠,夷狄男子之饰也,晋始用之中国”(《古今事物考》),耳坠也是边疆少数民族的首饰,后来才传入中原,它的形制比较简单,上半部分穿耳而过,类似于耳环,下半部分为装饰品挂在耳环上,或为钩或为坠。后为妇女所佩戴,袁不约在《长安夜游》中有诗云“长乐晓钟归骑后,遗簪堕珥满街中”,其中的堕珥便是耳坠。唐代实行宵禁制度,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天开放宵禁,其中上元节便可以夜游长安,因此夜晚的长安在此时格外热闹,游人如织,妇女的耳饰和男子的发簪被挤落满地。

耳坠,以精巧轻盈的质感深得舞女喜爱,在唐诗中常作为异域舞蹈的佩饰。李群玉在《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位舞女,“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随着舞步,耳坠在发饰两边摇动,流盼生姿。“骊珠迸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风靡唐代的胡旋舞,舞者来源于胡地,耳戴骊珠,随着音乐飞快旋转,在观赏者看来,舞者耳边骊珠的光芒仿佛是飞行的流星。

诗歌将这种唐代的日常生活细节记录了下来。首饰则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突破了文字的壁垒,将唐代的社会风貌展现在读者面前。

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伏羲女娲图》

唐诗有很多诗句描写耳饰,但其实汉族女子穿戴耳饰的并不多,一些穿耳戴环者多为少数民族或是西来的异族人。在唐代的壁画中经常能看见佩戴耳饰的胡人,不过在《古今事物考》中记录“珥”是女性的耳珠,自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在中原,本是居住在近海一带及海岛的少数民族的首饰。到战国齐闵王时期,孟尝君将“珥”进献给王夫人。中原地区很早就接触并开始佩戴这种起源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饰品,魏晋时期便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孔雀东南飞》)之语。

与前代不同的是,在唐诗记录的耳饰中,有三个变化,其一是样式趋同,其二是佩戴者群体扩大,其三是民族文化融合。

首先,耳饰的样式向轻盈小巧转变,功能趋向统一。厚重的“玦”在唐诗中多指彰显男性地位的玉玦,而作为首饰的耳玦则很少。两汉魏晋时期较为常见的“珰”,在唐诗中多以“明月珰”的典故出现。而轻便灵活的“珥”,在唐诗中称呼较多,不仅有上层贵妇佩戴的“簪珥”,还有民间广为流行的“坠珥”。耳饰样式的转变,体现了唐代审美的迁移。灵巧的“坠珥”似乎更能吸引唐代诗人的目光,并为唐诗的意境营造出更富于动态色彩的审美空间。

其次,佩戴者从上层贵妇和下层奴仆逐步向整个社会阶层扩展。前人多用耳饰作为身份地位的标志,同时也将耳饰作为约束女性的工具。而在唐诗中佩戴耳饰的则不仅是贵族妇女,歌舞伎和部分平民也逐渐开始佩戴。在唐代的壁画中,多为胡人佩戴耳饰,汉族妇女佩戴较少。这在唐昭陵长乐公主墓中的壁画里体现得最为明显,四名侍女中只有右二未梳发髻者有穿耳戴环,此人眉目与其他三人有所不同,显然是胡人装扮,而其余三名汉族服饰装扮的侍女均未穿耳。此壁画与张籍的《昆仑儿》诗词相符,“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右二的侍女未盘发,似螺髻长卷。而张籍的另一首诗《蛮中》有言曰:“玉镮穿耳谁家女,自抱琵琶迎海神。”穿耳戴玉环者虽不知是谁,但是根据题目“蛮中”二字,可知应是少数民族。这是因为唐诗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其儒家的礼乐教化经过汉魏的沉淀,到了唐代影响力丝毫没有减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因此即便是穿耳这种对身体损伤较小的行为,也没有得到大规模提倡和效仿。

随着唐代风气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世俗审美逐渐占据上风,士人对于美的追求更加自由,部分平民阶层开始接触和接受耳饰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唐诗中的耳饰,已经从束缚女性转变为彰显女性魅力,它的适用人群也从少数贵族和奴仆向社会各个阶层流行延展,同时使唐诗更“接地气”,更有生活气息。

最后,唐诗中的耳饰体现出民族文化融合的倾向。唐代社会风气开放,对于异域文明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胡人的服饰因此得以出现在唐朝贵族和平民阶层的视野中。“紫藤垂罽珥,红荔悬缨络”(皮日休《初夏游楞伽精舍》),“罽珥”便是用西域罽宾地区毛织品装饰的耳坠,这种在西域佛教造像中可见到的首饰逐渐由信众带到了中原。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伏羲女娲图》中,女娲右耳佩戴穿耳耳坠,女娲和伏羲是汉民族的神话人物,新疆的墓室中也屡有发现。受异域风格的影响,在新疆出土的壁画中,女娲穿耳戴环。在敦煌石窟中,菩萨戴耳坠、耳环的现象很常见,这种审美风格顺着丝绸之路蔓延到中原,被汉文化所认同吸纳。

这种来源于少数民族的饰品,因其形制美观,而被汉族妇女所接受,其出现在诗歌中的场景也大多和胡人有关,不是出现在胡人舞乐当中,就是出现在胡风影响下的酒肆中。

无论是明月情思的耳珰,还是翩翩起舞的坠珥,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审美倾向。唐人将这种首饰作为情感的寄托物,极大丰富了诗歌的创作空间。这些精美的耳饰向我们展示了唐代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特质。可以说,耳饰使唐代诗人们有了托物言情的物质寄托。民族交融的时代背景,使唐诗中的耳饰具有了独特的审美风貌。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31日1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