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隔代亲的经典句子(描写隔代亲的经典句子)

隔代亲的经典句子(描写隔代亲的经典句子)

隔代亲经典句子有什么

七弦万里传相思,断肠一曲诉心弦,魂梦断江南

隔代隔了五代的堂兄弟会不会比亲兄弟还要好

如果不是那种见了面就想打架亲兄弟关系的话,隔了五代的堂兄弟确实没有亲兄弟好,我们这有句俗话叫:亲不过三代。

就是说三代以外的基本上就没亲情了。

为什么说隔代最亲,有 道理吗

呵理由只能说个大概

老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血缘关系来解释是不够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心理上的共同之处,老年人爱和孩子一起玩耍,使得他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另外,由于年轻人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经常和老人聊天,孙辈的出现恰好弥补了时间的空白和情感的空虚;最后,父辈和祖辈人在一起相处,往往由于双方都是成年人而各抒己见,年轻人更容易坚持自己的主张,更愿意追逐新潮,而这些又常常是老年人所不齿的东西。

因此,两者之间很容易形成矛盾和隔阂。

祖孙两代人在一起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祖辈人出于亲情愿意顺着孙辈人的愿望。

因此,两代人在一起便会“亲上加亲”。

然而,这种呵护不一定使孙辈健康成长,采访中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张得祖教授和青海民族学院李宗远教授,对于祖辈抚养孙辈现象的一些弊端毫不保留地表达了出来。

经验与科学之间的冲突,戚家的小孩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小女孩,可是牙齿上长满了黑色的斑点。

原来,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奶奶都给孩子喝糖水,一来二去,牙齿上就长满了黑斑点。

孩子的父亲一气之下和奶奶理论,谁想到奶奶却说:“别信那些书上的说法,小孩的乳牙反正是要掉的,再说了,我小时候没吃过几块糖,这牙不也掉光了?”许多家庭因此而产生矛盾。

有些年轻父母希望用新式育儿方法抚育、教育孩子,有些老年人却对此看不惯,总觉得自己养育了好几个孩子,带个孙子还会没有资格

一般情况下,年轻人大多趋于理性,而隔代老人趋于感性。

年轻人教孩子知识,给孩子买东西,满足孩子的某些要求,大多会考虑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处,会着眼于培养孩子的健康人格,为他们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准备。

而老年人在面对孙辈的时候,往往以经验为主。

#育儿事务所##早安头条#

“真是气死我了!”

风风火火冲进办公室的王一,一边大声地咆哮着,一边跑到饮水机边,接了一杯冷水,一饮而尽。

“你婆婆又干了什么让你不高兴的事?”从来都不怕事大的小李火上浇油。

“这不是快考试了吗,儿子昨天晚上回家比较早,我说加做一份数学卷子,孩子不想做。我正教育呢,我婆婆跑步过来,二话不说拉着儿子就走,并说能学下就能学下,天天这样逼,孩子都瘦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王一的语气里全是愤怒,低头喝了一口水,继续:

“今天早上,儿子说他不喜欢吃煮鸡蛋。我说不行,一天必须吃一个。我婆婆接过儿子的鸡蛋吃了!吃了!”最后两个字加重了音量。

这件事的陈述,引起了在场所有女性的共鸣,当然,我也不例外。并且我的共鸣可以追溯到二十年前。

先给大家铺垫一些我的情况。我儿子都上大二,作为迈入夫家门二十多年的老媳妇,客观地说,婆媳关心还是相当不错地。

二十几年来,只要回老家,婆婆绝对是好吃好喝换样做,无论有什么稀罕吃的,也是第一个给我,不停地催我尝尝。嫌弃我不太主动做饭吗,我不知道,婆婆口头上从来没有捎带过此类话题。吃过饭抢着洗碗,同样不依靠我。

这些,在这说出来亲昵,现实生活里感觉有些心的距离有些远。

这么理智的婆婆,是我的幸运吗?刚开始,我认为是个大幸运。但在养孩子的过程中,这个认识动摇了,开始羡慕嫉妒。

婆婆对我的爱是相敬如宾式,温度有点低。对孙子孙女的爱,才是有血有肉,高温度的。

儿子小时候,家里还种麦子。收麦子的时间是一年中比较热的夏至前后。我和老公,以及姐妹都抽空回家帮忙收割。

五岁的儿子,早晨说了一句,今天想吃饺子。

中午回家吃饭时,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幕:几个大人的主食是馒头,儿子的面前放着一碗饺子。婆婆的说法是,孩子还小,想吃就弄几个,也没有多累。

不用猜想,一上午的时间,婆婆绝对是在高频率的运转中进行的。婆婆有高血压,医生建议不能过于劳累。

老公生气地说,“今天这么多人吃饭,你还有精力给他包饺子,以后我们都不回来收割了,就你俩累着吧!”

婆婆看着儿子香甜地吃饺子,笑容都上了眉梢,好像没有听见老公的话似的,轻声问儿子:“好吃吗?”

“好吃,太好吃了,奶奶你也吃一个。”儿子仰起头说。

“奶奶不喜欢,你吃吧。”婆婆摸了摸儿子的头,才转过头端碗吃饭。百分之百地表示着对自己亲儿子的蔑视。

“我们小时候可从没这种待遇,咱爸妈的口头禅是,做下什么吃什么,不吃饿着。”二姐补充着。

儿子二年级的端午,老公外出没回家。我和儿子回家陪婆婆公公过端午。

儿子一上午趴在书桌前做作业,公公坐在身边甩着苍蝇拍。

“爸,您干啥?”我非常好奇。

“赶苍蝇呀。”

我仔细看看,不见苍蝇的踪影。没有办法,又是找个借口坐在他孙子身边。

吃饭前儿子把作业拿过来,让我检查。我接过来一看,数量是完了,但质量特别差,与在家里的表现大相径庭,按照一贯做法,我把写得最乱的那张纸撕了,让儿子重新写。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我的小家,儿子会马上去写。因为地点变了,儿子的表现也变了。哇的一声哭着跑到正在往茶几上端饭的爷爷跟前说,“我不写,就不写!”

“不,必须写!”对于做作业,我也自己的坚持。

儿子看了爷爷奶奶一眼,抬手就把已经上桌子两盘菜推到了地上。

我二话不说上去,在屁股上就是两巴掌。

儿子开始哇哇大哭。

我把儿子一把推到院子里,回过头对婆婆公公说,“咱们三个吃。”

婆婆公公看了我一眼,没应声,都去院里了。

那天中午的饭桌前吃饭的身影就我一个。


前边这事都发生在孩子小的时候。孩子大了呢?请看下边。

儿子上初中,婆婆上来帮忙做饭。儿子喜欢吃猫耳朵,婆婆可以每天下午来一碗。女儿随口说想吃馅饼,早上六点绝对有馅饼放到了餐桌上。

去年腊月里,因为网课,我和小女吵了两句,小女甩门进了自己的卧室。

过了一会,我进小女房间拿东西。看到的情景是这样的:小女坐在床上抹眼泪,婆婆坐在旁边,拉着小女的一只手。公公站在书桌前,默默的看着小女。

那一刻,我感觉,如果能打我,他们绝对会毫不犹豫地打一顿,给女儿出气。

儿子已经大二,女儿也初三。这么长的时间长河里,公公婆婆没有说过他俩孙子一句不是。

做为有四个姐姐的老公,小时候也是在挨打挨骂中成长的。看着儿子和女儿的待遇,不时抱怨,我是爸妈亲生的吗?我不会真是是保养的?

有时候,我就想问问,“隔代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我要上 头条##故事##情感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