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

赞美女中豪杰的诗句(赞美女中豪杰的诗句或名言)

赞美女中豪杰的诗句(赞美女中豪杰的诗句或名言)

赞美“女中豪杰”的诗句有哪些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清代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折磨。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江城子·赏春朱淑真(宋)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描写巾帼女豪杰的诗词

1、《女子舞剑歌》宋末元初·仇远葛家女儿十,不向深闺缕。

遍身绣出蛟螭文,赤手交持太阿红罗帕兮锦缠头,口吐长安游侠语。

侧身捷如飞鸟轻,嗔目勇如独鹘举。

云窗雾阁岂无情,终欠娇娆太粗武。

黄堂张燕灯烛光,两耳喧喧厌歌鼓。

人言葛氏善舞剑,曾向梨园奉尊俎。

短衣结束当筵呈,壮士增雄懦夫沮。

我怜健妇胜丈夫,却欲骄兵如。

安得成军如娘子,直气端能捷秦楚。

只愁逢著裴将军,公孙大娘汗成雨。

2、《于氏琵琶行》宋末元初·方回君不见木兰女郎代戍边,铁甲卧起二十年。

不知谁作古乐府,至今流传木兰篇。

又不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挥霍低昂动天地。

我杜少陵有长歌,每一读之生壮气。

汉时昭君颜如花,强令出塞禁风沙。

马上无以写愁思,推手为琵却手琶。

昭君死作青冢土,琵琶却传来汉家。

一弦一字万怨恨,始听欢乐终咨嗟。

燕代佳人有于氏,春日黄莺韵桃李。

齿犀微露朱砂唇,手荑缓转青葱指。

声外调声非杆拨,意中写意自宫徵。

曲阑歌罢或潸然,何能动人一至此。

有时不用琵琶歌,辩如仪秦勇贲轲。

武昌东西说赤壁,洙泗南北夸黄河。

一炬一失百万却,古今胜败何其多。

拔山盖世亦泪下,骓兮虞兮奈若何。

老夫嗜好无它癖,为尔看朱几成碧。

白发多情似乐天,衫袖江州司马湿。

前身不是木兰旧女郎,今生恐是公孙真大娘。

哦此琵琶敲诗肠,尔或因之姓名香。

3、《王昭君二首 其二》元末明初·张昱巾帼犹知辱,裙钗可即戎。

单于如有问,教妾若为容

4、《木兰从军》清末初·费墨娟花钿从此两离分,铁甲金戈系战裙。

莫谓蛾眉难报国,也能替父远从军。

5、《木兰祠》清·朱一蜚木兰花放勺梁春,环佩空祠锁暗尘。

十二年间金鼓地,此花照见女郎身。

6、《木兰祠》清·弘历克敌垂成不受勋,凛然巾帼是将军。

一般过客留吟句,绝胜钱塘苏小坟。

7、《题木兰庙》唐·杜牧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8、《木兰歌》唐·韦元甫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彊其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

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

老父旧羸病,何以彊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

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

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

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

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韝理丝簧。

昔为烈士雄,今为(一作复)娇子容。

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

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

本结弟兄交,死战誓不渝。

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惊愕不敢前,叹息徒嘻吁。

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

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形容女人很有作为(除了巾帼英雄、女中豪杰)的词语

花木兰 (女扮男替父从:花木兰:姓魏,名木隋代人,花木兰是省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村人。

隋恭帝义宁年间,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朝后,封为尚书。

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穆桂英(杨门女将,挂帅征西):传说故事人物。

生长于山东穆柯寨,寨主木羽之 女,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因在阵前自招杨宗保为婿,归于宋营。

在抗击辽的入侵时,她飒爽英姿,跃马横刀,与杨家诸将领一道,所向披靡,屡建战功。

宗保在抗击西夏的战争中死去后,佘太君百岁挂帅,率十二寡妇征西时,她已五十岁,但她锐气不减,仍挂先锋印,一马当先,力战番将。

是古代流传的巾帼英雄形象,深为群众所喜爱。

民间以“穆桂英挂帅” 、“大破天门阵”等故事流传最广。

徽宗崇宁元年。

原籍池州,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起义,祖父和父亲因贻误战机被杀,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

朝廷派童贯率军平定方腊,最后方腊被韩世忠所捉。

樊梨花“薛家将”中人物。

原为寒江关关主樊洪之女。

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

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

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

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武艺高强,神通广大的女英雄。

梁红玉梁红玉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

原籍池州,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起义,祖父和父亲因贻误战机被杀,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

朝廷派童贯率军平定方腊,最后方腊被韩世忠所捉。

平定方腊后,在庆功宴上,韩世忠与梁红玉初次见面,二人对视生情,终成眷属。

他们相亲相爱的生活一直伴随着战争度过。

梁红玉有身孕后留在京城,却被苗傅和刘正彦扣押,但二人碍于韩世忠的勇猛并不敢难为他们母子。

秋瑾(鉴湖女侠): 原名秋闺瑾,字璿卿(璇卿),号竞雄,华夏杰出女先烈,别署鉴湖女侠。

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出生于福建闽县。

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

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

看秋瑾的《对酒》诗,便知她性格一二: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