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戮力同心下一句是什么(同心戮力的意思)

戮力同心下一句是什么(同心戮力的意思)

1849年10月1日中国大地奏响了春秋更替、斗转星移的号角。

喷薄的旭日向中国大地投射了一道人们殷切盼望的曙光。

200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的斐然成就印证了中国人毋庸置疑的技术与能力。

今天,我们普天同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在祖国的庇护和温暖的惠泽下,我螨跚地爬过了一个个门槛,练就了驰骋赛道上的健步如飞。

追溯祖国的峥嵘岁月,横亘在祖国面前的不是一个个简单的门槛,而是一座座岌岌可危的山峰,且潜伏着狰狞的“兽类”。

不过,纵使万丈高山也阻隔不了中国人的雄心壮志,再狰狞的面目也抵不过中国人的铮铮傲骨。

纵使的泛滥使中国人精神萎靡,但却无法动摇他们爱国的精神;纵使大火烧毁了圆明园,留下残垣,但却把中国人爱国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势;纵使日本舰队击沉了邓世昌率领的致远舰,但却无法击溃中国人铿锵的心灵…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是一群群爱国的领导人和志愿者为了祖国的美好前程,舍弃了安宁祥和,用鲜血渲染中国未来的绸缎,他们用生命实现了“我以我血存轩辕”他们是祖国的后盾,是他们的爱国运动使中国饱受蹂躏而不亡,饱受侮辱而不屈,也是他们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中国人苦寻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古人云:汲水莫忘凿井人。

让我们把民族英雄镌刻在内心的丰碑上吧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当他们与世长辞时,就让他们的爱国精神无限延伸吧,勉励着中国人戮力同心,用一个中国人的本能维护着中国的名字永不仄歪…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鞭策着我从小厉兵秣马,让自己的奋斗成为中国13亿分之一的力量,愿13亿份力量集腋成裘,让中国这颗东方明珠更璀璨

21世纪的中国人已从贫苦的蛛网中挣脱,中国人共克时艰,把中国疮痍的面目施以胭脂,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奉献一生。

神州五号的太空行,实现了中国人五千年梦寐以求的太空游,是五千年历史上的绝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飞跃。

2008年,中国人朝朝暮暮的奥运圣火点燃北京,百年的奥运梦圆满地记载在中国古老的历史扉页。

21世纪的社会生活也在发生美妙的变化:在祖辈们生活的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一日三餐是他们最棘手的难题。

饥饿使他们形销骨立,饥饿使他们无助时向隅而泣,饥饿使他们产生了梦想-那是关于酒足饭饱的愿望…几十个春秋里,是一代代中国人义无反顾地为前辈的梦想奋斗,直至今日,我们的肚子不再“唱空城计”了,我们不再饱受夏日的炎热和冬天的严寒了。

我们享受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待遇,我们在祖国的惠泽下全面发展,我们展望着未来属于我们的创造天地,我们将神圣地握住接力棒…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祖国,请相信:我们不会辜负您的夙愿,我们会正确地掌舵自己的航船-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会将祖国的峥嵘岁月铭记在心,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为世界和平奉献自己的一份力。

祖国母亲:我不懂得用华丽的词藻为你祝福,我也不懂得用诗词歌赋为你庆祝,请您收纳一颗源自中国人的爱国之心吧

初2作文知道的进

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时代体现

(一)圣火之下,奥运精神彰显民族大义

奥运是生态、绿色的奥运,火炬传递就是古老的奥运精神和文化的传承,而这种传承,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别无二致。

联想起大地震之前,圣火传递在国外所遭遇的一些波折,我们不禁充满感慨。

或许,正是在那场举国赈灾的无限悲情之中,我们压抑已久的中华大爱和民族大义才得到了空前的高涨乃至升华,而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国际社会也充分看到了我们在大国之路上所迈进的坚实脚步。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是打破政治歧见与种族歧视的全世界大团结的盛会,而每届奥运会的圣火传递,是能充分体现这种“大团结精神”的一种仪式。

然而在我们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过程中,部分西方国家对我们保持着很强的偏见甚至是敌视心理,他们固守几十年前的陈腐眼光看待已经翻天覆地的新中国,他们敌视甚至抵制中国,害怕看到东方出现一个崛起的强大中国。

他们采取各种手段打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和平与友谊的奥运圣火在境外传递的过程中,甚至出现了一些非人道的蓄意干扰活动。

这些都表明,我们需要让西方世界更好的认识我们,让他们看到新中国的新气象。

同时,我们也需要向那些恶意甚至是蓄意破坏我们祖国统一的邪恶势力做坚决的斗争,我们要用成功胜利的奥运盛会,向这些人表明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精神,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与友谊的,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惧怕任何恶势力的压迫和阻扰。

中国的奥运梦做得太久,13亿中国人民对于奥运精神所固有的殊荣同样期待已久。

在北京奥运圣火熊熊燃烧和越来越和谐的传递过程中,奥运精神得到了最好的传承,而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大义,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

这一切,全球可以感知,世界能够看见

(二)抗震背后,万众一心谱写民族壮歌

5月17日,同志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称赞抗震救灾斗争“充分体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是对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精辟概括。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利益和目标基础上形成的、促进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英雄壮歌。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传统美德。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抗洪抢险、抗击、抗击冰雪灾害的斗争中,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彰显出伟大力量。

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灾难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体现在中华儿女的行动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

汶川大地震的阴霾还远未散尽,中华民族即将迎来期盼已久的奥运盛事。

地震带来空前的悲情,经圣火洗礼,浴火重生,涅盘为一种空前的民族自豪感。

在这一悲一喜的两次全民事件中,相同的民族大义一以贯之,始终在支撑起我们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脊梁。

征文“我与宝岛心连心,盼望祖国早统一。

我们众志成城,

闪亮新的光荣,

我们众志成城,

中华民族在风雨中,风雨中永恒

天降巨灾,举国哀恸。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默哀后的广场爆发的“中国加油,四川加油”的呐喊,展示了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坚强决心。

这是中华民族在空前灾难面前自强不息的一个缩影。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

连日来,举国上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戮力同心赴国难。

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连续作战;白衣天使夜以继日,救扶伤;各方面救灾力量闻风而动,密切配合;海内外中华儿女心系灾区,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

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场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凝聚成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巨大力量。

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满脸是血的北川3岁的郎铮从废墟中被救出。

就在武警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

担架上的小郎铮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

一名3岁的孩子,一名不谙世事的娇小子,他本该在父母的怀里撒娇。

然无情的天灾让他的童年变得深沉而成熟,他以一个“小男人”的阳刚之气,解读了人性的坚韧不拔――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房屋,毁坏我们的家园,但永远摧不垮我们的意志,众志成诚、万众一心,中华民族钢铁般血性在此得到了最完美、最真切的展现和诠释。

灾难,让我们看到是第一时间抵达灾区的,66岁高龄的总理,在雨中穿行的身影。

是献血车前,逶迤的长龙。

子时依旧绵延不绝。

是年轻的战士,为了他人的生命,匍匐进颤动的预制板下。

是白衣天使,挥泪的救治患难,是各地的华人,伸出的援助之手,他们说:我们都是中国人。

在严酷的自然灾害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有限的。

但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命运、心连心,这种力量就是巨大的、不可战胜的。

又回首

一弯碧水,阻不断华夏血脉

一场天灾,让我们心手相连

台湾我们与你同在

50年不遇的莫拉克台风侵袭海峡两岸,令整个南台湾“泡在水里”。

然而,天地不仁,人间有爱;风雨无情,同胞相助。

我是个打工妹,刚在网吧看到手机发信息可以捐款,我发了五条,捐了十元,我工资很低不要笑话我。

宝岛台湾的\"把爱传出去-88赈灾募款晚会\"大型赈灾晚会现场,主持人特别宣读了凤凰网友-一位打工妹在向台湾捐款后在论坛上的留言,瞬间全场寂静;寂静,打工妹淳朴的话语,通过台湾八大电视台的转播传遍全台湾,更令所有在观看赈灾晚会的台湾民众感动。

在纽约,年逾八旬的旅美南开校友会会长伍语生手拄拐杖、冒着风雨前去捐款。

他从并不宽裕的退休金中拿出100美元喃喃地说:“我只是在尽一份绵薄之力。

这点钱虽然微不足道,但表达的心情和别人是一样的—希望台湾同胞们尽快好起来。

像这样尽微薄之力帮助同胞的事迹多不可数。

大陆各界和全球各地华侨华人的捐款已陆续到达台湾,大陆捐赠的首批活动板房也于8月17日启运。

点点滴滴,足见同胞情之深切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患难来时同当,于艰险中相助,是其弥足珍贵的传统。

如今宝岛同胞有难,我们理当大力救助

大陆方面,从中央到地方,从机关到民企,从单位到个人,从捐款到物资,各种形式的援助活动正在深入展开。

参与人之多、范围之广、捐款之迅速,令人振奋。

大家决心以最大的爱心、最短的时间,将温暖尽快送到台湾同胞手中。

因为有爱,所以共命运;因为有爱,所以心连心,中华民族血浓于水

再回首

“同人民在一起”

赞美(写一句不少100字的祝福语或者问候)

生命的伟大,只有在最危险的时刻才体现其无可比拟.

在理论上不吃不喝七昼夜之后.生命将是极限.

我们的同胞也以顽强的生命赞歌唱破这神话.

对生命渴望,不是自私.是伟大.

是与极限拼争的伟大,是憧憬和希望的伟大,是为生命礼赞的伟大.

这个人性化的伟大人民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抗震救灾.最高指示:一线生机,百倍努力.

第一次全国哀悼地震死难者.第一次为普通人民降半旗致哀.

全国默哀三分钟.时间停止,空间升华,山河动容,大地悲怆.

2008年5月19日14时31分,我在纸上写了下这句话:

祈祷灾区人民,祈祷全国人民,祈祷家人,祈祷朋友,祈祷生命.

爱与生命是紧紧相连的整体.当生命在危难时,爱就挺身而出,给生命以呵护.

无数道义这一刻被激发,无数良知这一刻被唤醒.

无数爱的心灵被狠狠刺痛,无数生命的赞歌在嘹亮唱起.

所有一切的政治阴谋者、金钱贪婪者无地自容,仇视与敌对也将被爱心与赞歌挤破.

救助一线的最可爱的人民解放军,警察,医护,干部,群众都是伟大和无上荣光.

危难时刻舍身救人而牺牲和受伤的英雄们,人性的光辉将是永恒的无上荣光.

自发组织营救队,志愿参与抢险,排队献血,排队捐款等等伟大的同胞们无上荣光.

把全国人民融为一个叫中华民族的整体,为抗震救灾不惜一切代价的中国和人民政府无上荣光.

我要赞美生命,赞美被掩埋者脆弱的呼救,这是对父母赐予生命的孝道.

我要赞美生命,赞美救灾一线的奋不顾身,这是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

我要赞美生命,赞美亿万无私牵挂的心跳,这是对生命对生命的礼赞.

我要赞美生命,赞美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不朽.

因为我们已经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胜利丰碑.

这个丰碑将铭刻我们的胜利,胜利者的名字叫:中国!

弘扬抗震精神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自力更生,团结互助,关爱生命,奉献牺牲,最后社会和谐。

南无阿弥陀佛

如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同志在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充

分体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

5月31日,总书记在陕西省汉中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时,专门来到金山寺村一个简易防震棚,看望正在老师辅导下复习功课的孩子们。

鼓励孩子们:“在这次地震当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勇敢,很坚强,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灾区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一定会继续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努力,向党,向祖国,向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

还拿起粉笔在小黑板上写下十六个大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写完,领着孩子们一起大声朗诵。

[1]虽然是简单的十六个字,却意味深长。

体现了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的精神

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历次困难面前没有倒下的原因

根据的讲话,提炼抗震救灾精神则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抗震救灾的精神是这一切高贵美好的品格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汇点。

它使我们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升华。

一、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巍巍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如长江、黄河那样,夜以继日,奔腾不息,这其间流淌的正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民族魂。

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与民族精神的发源史,就是一部敢于抗争、百折不挠的民族史,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

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大禹治水到黄帝立国,从革故鼎新到抵御外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在同艰苦自然条件作斗争中、在与现实生存逆境的抗争中,逐步形成了勤劳勇敢的开拓进取精神、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并逐步凝聚为一种民族精神,融化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对这种民族精神的形象表述。

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特质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愈久弥新,愈挫弥坚,垂范后世。

自强不息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灾害的强大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惊涛骇浪,在艰辛磨难中繁衍至今,兴旺发达,得益于自强不息精神。

一部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我们的先人,没有被灾难压倒,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坚韧,一次次战胜自然灾害,一次次浴火重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以自强不息精神,先后战胜1998年特大洪水灾害,战胜来势汹汹的“”危机,战胜2008年年初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不仅积累了宝贵的抗灾经验,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应急机制,而且,也大大增强了我们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自强不息精神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重要保证。

地震发生后,总书记在四川灾区指导抗震救灾时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

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3]总理在赶赴灾区指导救灾工作的路上说:“在灾害面前,最重要的是镇定、信心、勇气和强有力的指挥。

[4]这些是对当前抗震救灾中所需要的自强不息精神的最好诠释。

镇定,是因为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考验着一个国家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考验着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

面对大灾,党和政府科学应对、调度有方、从容不迫,上下一心,镇定自若,给全国人民吃了定心丸。

信心、勇气,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在抗震救灾斗争中不断得到激发和磨砺,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强有力的指挥,体现在和国务院指挥有力,领导有方,或亲临一线,或运筹帷幄,保证了全国一盘棋,全力支援抗震救灾斗争。

自强不息精神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紧急动员,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兼程,赶到灾区。

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一时难以到位,可他们不讲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顽强地在废墟中搜救每一名幸存者,抢救每一名伤员。

在抗震救灾战场上,他们是主力军,是突击队,是攻坚勇士,听指挥,肯吃苦,能承受,能战斗

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国难当头,他们仍然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广大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敬重。

来自灾区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人们的心灵:遇难的中学老师吴忠洪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学生;幼儿园老师瞿万容用后背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抱着一个孩子;绵阳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在经历巨大的灾难后,清理废墟,搭起帐篷,下地抢收油菜、下田插秧,毅然投入到重建家园中去。

朴实的灾区人们坚信虽然夜里有哭泣,但天明一定会有歌声,他们坚信美好的家园一定会重现,幸福的歌声一定会再响起。

二、万众一心、同舟共济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是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利益和目标基础上形成的、促进人们在意志和行动上和谐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和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伟大力量。

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灾难和死神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集中体现在各族人民的行动中。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是对中国人崇高精神境界的深刻揭示。

中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她是由中华民族优秀分子组成的组织严密、步调一致的战斗集体,是人类崇高精神最自觉、最坚定的体现者。

中国人的精神境界、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实际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价值选择,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组织力量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了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整体形象,充分表现了在灾难面前顶天立地的崇高精神境界。

这再次说明,中国是一支久经考验的先锋队组织,不愧为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传统美德。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形成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

这种精神在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抗洪抢险、抗击、抗击冰雪灾害的斗争中,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彰显出伟大力量。

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灾难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体现在中华儿女的行动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是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的强大动力。

前一段,正是因为有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强大精神力量,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才能有力有序有效地进行。

当前,抗震救灾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仍处在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需要我们用更加统一的意志、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来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

因此,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做好安置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等工作。

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弘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

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抗震救灾的斗争,已经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

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从抢险抢救转为灾后重建,从保全生命保证生活转入正常生产。

悲痛确实让人难过,但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必须从悲痛中解脱出来。

好好地活下去,是对死者最好的慰籍,也是对恩人最大的报答。

这次国内国际对四川灾区的捐助,已经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救灾捐赠之最。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4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436.81亿元,实际到账款物389.76亿元。

但如果按照4550万的受灾人口来平均,又能有多少呢

况且,这些钱可能大部还要用于公益事业。

比如修路、架桥、建学校等等。

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就是主要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困难。

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特别是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应当大力弘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接受援助而不依赖援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自力更生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在于自身力量是一种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再好的外部条件和外部因素也只能通过内因发生作用。

因此,灾区人民在抗震救灾和重建家园的斗争中,仍须坚持自力更生,这不但应当成为一种指导方针,也应当成为一种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

当一个人或一个地区,遇到了紧急情况、突发灾难,旁人和政府有责任给以支援,帮助摆脱险境;但外来的帮助,只能救急、救难、救险,而要过上好日子,从根本上说,还得依靠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奋斗、自己的劳动,这才是取之不尽、源源不断的幸福之泉。

自立者强,自强者胜。

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没有自立自强的精神而仅靠外来援助,很难真正发展起来。

自力更生是一所大学校、大熔炉,在这座大学校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在这座大熔炉里我们可以得到充分锻炼。

自力更生,能够激起干部群众更大的干劲,调动群众参与救灾和重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够使干部群众更加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热爱新家园;能够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精神;能够促进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好作风;能够考验干部、锻炼干部、增长干部才干。

实践表明,只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建设的新家园,才是靠得住的,才是可以持续发展的。

[7]

自己劳动的果实最甜美,自己建设的家园最牢靠。

我们高兴地看到,很多受灾群众正在农田里争分夺秒抢收抢种,很多灾区企业也在千方百计恢复生产。

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人民子弟兵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灾区人民一定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劳动尽快摆脱困境,重建美好家园。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我们人民克服困难度过难关的成功经验。

艰苦奋斗是历代治国安邦的成功经验和人亡政息的沉痛教训的概括和总结。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

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

这些名言警句对我们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警示、启示作用。

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强调得最多的也是艰苦奋斗问题。

他多次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受援地区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挥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互帮互助、苦干实干,全力开展生产自救,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加快重建美好家园。

在我们党80多年的历程中,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始

关于团结配合的古诗句

1、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先秦:佚名《秦风·无衣》

释义: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

2、二人同心金不利,天与一城为国蔽。

明代:李东阳《睢阳叹》

释义:两个人心齐力量大,连金属都可以可以截断。

我与你在城里为国而战。

3、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释义: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4、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秦国:吕不韦的门客《吕氏春秋》

释义:众人拿着弓箭,共同射向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没有射不中的。

5、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

西汉: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淮南子》

释义:运用众人的力量,就没有不能战胜的。

6、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

西汉: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淮南子》

释义:利用众人的智慧,就没有不能胜任的。

众志志城是个词吗

我听说过众志成城,没听说你这个。

关于近年的时事评论,要求:不少于800字 五篇

新春伊始,“微博打拐”火热,既彰显了社会正义力量,又表明我们的社会,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正在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相互呼应、合作求解的意愿和能力。

但也应冷静地看到,“微博打拐”不能任由拯救横冲直撞,而要注意方式方法,将情感和理性结合起来,有序进行,提高科学性、有效性。

比如,被拐儿童和乞讨儿童有交集,但毕竟不能混为一谈,尤其是通过街拍、微博“打拐”的网友,大多并非专业人士,这一方面可能造成侵犯乞讨儿童的肖像权和隐私权;另一方面,到底被拍的孩子是因为生计乞讨,还是被拐卖后充当工具,组织者是拐卖儿童嫌犯、还是孩子父母,往往一时难以分辨。

有鉴于此,法律界等专业人士呼吁,发现乞讨儿童后,最重要的是拨打110报警,请公安部门进一步侦查询问。

一则,拨打110是符合正当维权程序的做法,再者,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拨打110也是最冷静的处理方式。

同时也应看到,“微博打拐”只是全社会治理拐卖儿童问题中的一个部分。

“打拐”工作任重道远,近年来,有关部门打拐行动一直在努力。

去年4月,公安部宣布启动全国第五次打拐专项行动,解救被拐卖儿童6785人,先后三批次发出通缉令通缉30名重大拐卖犯罪嫌疑人。

目前,公安部已建立全国打拐DNA信息库,用高科技手段解救被拐儿童。

截至去年11月11日,已经有876个孩子通过数据库找到了父母。

打击重拳之下,违法犯罪还是屡禁不止。

原因何在

诚如陈士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对拐卖儿童犯罪屡打不绝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犯罪分子能够获得暴利。

犯罪分子主要通过拐骗方式获得小孩,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在拐入地,通常一个男孩能卖出四五万元,女孩能卖出两三万的高价。

也就是说,利益链条的滋生蔓延,违法成本和回报严重不成比例,是拐卖儿童犯罪之所以猖獗的症结所在,尽管我国从《刑法》到《未成年人保护法》再到相关部门的通知通告,不乏涉及“打拐”的明确规定,但如何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提高处罚和量刑标准,大幅度增加拐卖儿童犯罪的成本,使其成为犯罪分子不敢触碰的“高压线”,还需在法治建设和执行上有更大的力度。

微博的话题总是从一个热点向另一个热点转换,而那些快忘了父母模样却依然乡音不改的被拐孩子,却依然是社会挥之不去的痛。

“微博打拐”唤起的热情和关注不应随时间而流逝,有关部门的行动和努力也应一如既往,只有这样,才能为被拐卖的孩子们找到新的希望。

一条寻找丢失孩子的微博,被转发了6000多次,开头一句话是:“互联网能再创奇迹吗?其实,面对拐卖儿童这样复杂的社会问题,治理之道,远不能依赖网络奇迹,而要寄希望于理性和法治的力量,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给每一个孩子以有力的呵护。

科学是中国近代以来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但又是一直被误解的问题。

有的人并不真正了解科学。

他们知道科学研究成果的价值,却不知道科学本身的价值;他们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学科的概念,却没有科学的概念。

其实,科学更是一种精神。

要了解科学的精神,须从了解什么是科学开始。

18世纪中叶以前,经验科学的归纳方法被普遍认为是科学的标志。

这种方法的运用,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成就,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雄伟大厦的基础,也带来了全新的科学理念。

特别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使很多人相信,科学就是真理,科学的东西就是对的,不科学的或者伪科学的东西才可能有错误。

然而在20世纪初期,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证明,牛顿引力论存在错误。

这一划时代的科学事件深深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如果像牛顿经典力学这样经受了长达200余年检验的理论尚且有错误,那么,还有什么理论敢自诩永远正确呢

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到底有没有科学

科学究竟是什么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从另外的角度推进了这一问题的解决。

他认为,科学规律尽管不能被证实,但可以被证伪。

依靠人的批判理性,通过不断地创造假说和排除错误,使之得到检验并由此而取得科学知识的增长。

这不是科学的缺点,而恰恰是其优势和力量所在,是科学之为科学的本质特征。

这一观点拓宽了人们对科学理解的视野,同时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但波普尔的这种科学观也并不能完全解释科学发展的实际历史。

科学不仅需要波普尔所倡导的理性批判精神,也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常态。

现代科学哲学的历史社会学派认为,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社会活动。

一种理论即使有错误、面临许多反证,但只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最能解决问题、最能满足需要的,就可以继续存在,直到更能解决问题、更能满足需要的新理论形态出现为止。

这就把科学的发展放在了整个社会文化和具体的历史背景之下,使科学的发展走出了纯粹逻辑和纯粹认识论的狭隘范畴。

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作为科学主体的人,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

科学哲学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人的科学发现和创造上来。

这标志着自19世纪以来一直盛行的科学主义开始向人文主义回归,重视科学的人文价值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潮流。

从对科学发展史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科学除了我们熟知的那些功用,还体现着一种理念、一种对科学的总体理解。

尽管上述观点表现了对科学的不同理解,但都是从科学活动中升华出来的精神产物,反映着科学的内在要求,在相当大程度上预示着科学的方向,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

同时,科学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严密论证的求真求实精神,一种严格检验的理性批判精神,一种富有人文情怀的创造创新精神。

这种理念和精神凝炼成现代科学的品格,成为人类文明大道上的熊熊火炬,不仅照亮了人类探索自然界的漫漫长路,而且照亮了人类探索自身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对于一个伟大的国家,灾难不仅带来挑战,也历练国家能力;对于一个坚强的民族,灾难不仅意味风险,也砥砺民族精神。

今年以来,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旷日持久的特大干旱、频繁发生的台风灾害,特别是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奋力夺取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共同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的壮丽篇章。

12月7日,全国防汛抗旱暨舟曲抢险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全面总结防汛抗旱救灾工作,表彰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这必将激励和鼓舞灾区人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激励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振奋精神、不断前行。

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的斗争,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重大的检验。

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砥砺了中国人民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不屈意志,展现了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坚定信念,见证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崇高品格,彰显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尊重科学的执政理念和危难时刻非凡的领导驾驭能力。

风雨见证的,是以人为本的国家精神。

从“要把维护灾区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到千方百计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从国旗再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的同胞而降,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迅速推进,“人”成为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一理念历经抗击、汶川玉树抗震救灾而不断升华,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原则。

风雨见证的,是尊重科学的时代精神。

国务院运筹帷幄、科学指挥;各级党委政府组织有力、协调有序;广大军民合理应对、科学救援。

从完善应急体系,到第一时间救援,再到形成合力应对、灾后恢复重建,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防汛抗旱救灾工作坚强有力又井然有序。

只有在这种科学精神的支撑下,大灾之年才能书写大发展的奇迹,机遇面前才能书写无愧于历史的篇章。

风雨见证的,是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

面对严重的水旱灾害,上下一心、干群一心、党群一心、军民一心、前方后方一心,凝聚起无难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

无论是八方驰援的人间大爱,还是舍己为人的坚定从容;无论是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还是共克时艰戮力同心,都为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

只有继续弘扬和发展这样的精神,和衷共济、团结奋战,我们的事业才会不断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富强。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

未来征程上,我们必然还会面对各种风险挑战。

我们坚信,这种风雨锤炼的伟大精神,不仅在应对灾难时显示出磅礴的力量,同样会在更为漫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凝聚起当代中国发展的合力,释放出更为持久、也更为强大的力量。

三篇````````

(元末明季兵燹〉的历史年代,事件

明季桐城遭受兵燹荒乱之始末

桐城地处江淮之间,历史上的桐城,声名远播海内,尤其在明、清两代,人文为世所重,而桐城人敢于在明清“鼎革”之际不畏时艰,应对兵荒马乱,苦度饥馑,亦为世人所称道。

至今仍为桐城人所津津于口的一句“铁打的桐城”,足以标明桐城这座江淮之间的蕞尔小城,在明末山河破碎的纷乱中,依然完整保全,使百姓免于罹难流离,实在是值得史学家去写上一段。

近读有关明末农民战争史料及清初乡贤记述,对桐城在明末遭受兵乱饥谨略知大概。

兹将这段历史作一介绍,然不作评判,让读者细细体味。

甲戍“汪、黄之变”

史载,在明代前、中期的二百多年里,桐人“诵读耕桑,民不知兵”。

桐城人文杰出,文风昌炽,始于宋元,昌于明代。

自明崇祯三年起,荒乱之兆显于乡,邑内多传灾异之象。

到了崇祯七年甲戌(公元1634年),,果有“汪黄之变”:邑人汪实甫、黄尔臣(戴名世《孓遗录》写为江国华、黄文鼎,实甫、尔臣为两人字否

与张愚三人为渠首,觊觎富绅豪门,聚拢党羽数百人,于八月廿三日夜,入城放火,不久即聚众扯旗,以“代皇执法”相号召,结寨于北门城外王庄。

黄尔臣为寨长,率众骑马带刀,口称为众报仇。

城里巨室尽遭攫掠焚毁,官绅皆束手无策。

时兵部职方郎方孔炤居家丁父艰,庐墓三年后,恰逢“民变”,孔炤遂奉命留桐助守。

方家向以仁厚称于乡里,孔炤假邀汪、黄来家商议变通之策,汪、黄信而不疑,遂束手被逮。

闰八月,安池兵备道王弼带标将潘可大率兵三百至桐“靖乱”,“民乱”方息。

后旋有农民军老回回等头目率部攻桐,说者谓甲戌汪、黄之变,实肇其端。

农民军初来围桐

明崇祯七年下半年起(1634—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的农民军已占领河南省全境,至年底晋陕鲁皖告警。

“以老回回马守应、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治世王刘希尧、争世王蔺养成等农民军首领形成五营联合,时称‘革、左五营’,以大别山脉为依托,于皖、豫、鄂三省交界辗转斗争”(引自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

安庆地处皖西南,是农民军由豫东入鄂、赣进而入川的主要通道,安庆府时直隶南京,所辖桐城、潜山、太湖及邻县英山、霍山诸县为农民军进退鄂、豫的战略要地。

桐城在当时已是江淮名城,巨室大户富甲一方,当然为农民军所垂涎。

时任桐城县令杨尔铭,四川人,“少年科第,才识胆略过人,锄暴安良,视询疾苦”(引自清·王雯耀《全桐纪略》)。

杨尔铭与守桐道标潘可大一同,问计于乡绅方孔炤、孙颐、姚孙棐等人,共议守城之法,备战周密:“于城池上十垛竖一高灯,二十垛悬一火毯,每五十垛安二三眼炮,每百垛安一百子炮,城楼下各安大炮一座,又招杨家头、鲁谼山药弩百余手,在城远望,每夜传筹送点,鸣锣击梆,周巡达旦。

(引自《全城纪略·第三纪》)

崇祯八年乙亥(1635年)正月底,农民军头目隔里烟、老回回、过天星、邢红娘、一根葱等率兵到桐城。

道标潘可大率明军迎战于东门郊外,可大首战兵败,其部死伤过半。

次日农民军奋力攻城:“用屠户肉案,每五张将索缠为一张,以草荐絮被用水湿之,覆其上,‘贼’(时对农民军蔑称,下同)藏在下,推至城边,以大利斧凿砍城砖,自东至向阳门,俱系肉案环列奋砍,石坚不能入,复被城上大石滚油击伤,又用长木梯数十张,掳难民扛抬近城,期一拥而上。

因炮石齐下,又放火烧近城房屋,烟雾火气冲天,守垛者不能近视,希一拥而上,城上用药箭百子枪炮,侧打远射,伤者甚多·”(《纪略·第三纪》)

时县令杨尔铭临阵不乱,与守城明军及乡绅、生员戮力同心,誓死守城。

《纪略》是这样描述的:“‘贼’攻三日不得遂,勒索银锭元宝,城上用木为银鞘数十放下,众‘贼’拥抬,银鞘大轰,‘贼’多击死,盖内藏火药铁弹故也。

城内民众也倾力支援,富家拿出薪油酒食犒劳守军,守城将士愈益奋勇,城池无懈可击。

几天后,攻城的农民军拔营去往潜山。

农民军第一次攻打桐城,虽守城官、绅、将士慷慨赴斗,城未破,但是双方对抗,使近城居民惨遭屠戮,其状触目惊心:“时近城居民,杀伤数千,或全家死者,或房屋焚毁者,或屋存而家财空者,或器用坛罐瓮俱存,内藏男女手、足、头、眼、便物者,或剖去肠胃置豆米喂马者,或缚人裹油燃灯祭猖者,或剖孕妇胎,或穿小儿腹,种种残毒,不可胜纪·”(《纪略·第三纪》)

农民军再攻桐城

农民军西去后,县令杨尔铭马上召集军民公议下一步守城之策,计有十条,即:修城门、增窝铺、修垛口、请援兵、备兵饷、严侦探、长驻兵、查文书、谨盘诘、增兵械。

明朝政府为截断农民军由豫入鄂的通道,调整了皖西南的战略布署,崇祯八年(1635年)五月,改安池道为安庐监军兵备道,史可法任监军,驻扎庐州,统军御“贼”;潘可大虽丧师,但浴血奋战,保桐有功,升任安庆大营守备。

崇祯八年八月,农民军头目老回回等拥军万余自河南直逼凤阳,颖州、毫州两地告急。

为防农民军入皖西南,史可法驰书都督许自强率兵五千至桐城,史可法亲率主客官兵三千,由舒城至庐江堵截。

农民军自颖、亳过英山、霍山,出舒城欲进桐城。

史率部退至桐境北峡关与许都督备战迎“贼”。

老回回部众见势,不敢入桐,复由英、霍过黄麻西去。

崇祯十年丁丑(1637年)五月,农民军头目实反王齐天圣、一斗粟等由六安至安庆境内,迅即移驻桐城四乡。

知守城甚备,难以攻取,遂于四乡侵扰,乡民多遭洗劫:“乡人避‘贼’不及,犹云‘贼’少民多,俱持刀格斗,多被‘贼’杀,继则‘贼’多民少,日间‘贼’营四布,夜间火焰烛天,潜逃无所,俱被砍杀,近山者逃入峻岭深树,天雨寒冷,湿透衣服,人多冻死,稍霁,又因小儿啼哭,‘贼’闻捜捕,受累甚多。

嗣有小儿啼声,即时闷死,入山洞中者,用烟熏出,唯近水登舟者得免。

(《纪略·第七纪》)

乡民群起反抗:民有胆略者,山头遥望,知其“马贼”数十入鲁谼山掳掠,居数,率众置网,截“贼”出路,复用药弩炼刀火铳,如追鹿法,名荷包阵,网到“马贼”数十骑,斩首级,奔城报功…

早在崇祯十年四月,刘良佐统淮兵七千驻防桐城,五月立桐标营,史可法以标官张韬为千总,管桐标事,募乡勇三百。

八月,农民军头目紫金梁、左京王、老邢六队自麻城入潜山旋进桐城境内,千总张韬战死于项家河,史可法遂差官请黄得功来援。

黄率部驻桐城东门,农民军放弃攻城,城围遂解,此为黄得功初解桐围。

祟祯十一年戊寅(1638年),县令杨尔铭组织修筑拦马墙,工程浩大,周围全城,《纪略》载大致走向:“北自桐溪河岸起,绕东门向阳门河岸,转从南门焦家巷,横插五印寺,至西门大街而上,至西山旧城脚,绕太霞宫后,玉屏山岭,转祈雨顶,过便宜门关厢,上县后金盆土山,下至桐溪塥沟口河岸墙合界。

三月,农民军头目整世王混天星、荆联子等部众攻破关厢,正谋攻城,适逢江西巡抚陈咨送守备张宝山,带川兵一百余名往庐州投史可法,过桐遇农民军攻城,将混天星一伙人马杀退。

史可法遂以宝山补桐城标营。

四月初旬,紫金梁、邢管队、过江王等部众由潜山入桐境陶冲三湾等处焚烧,史可法檄请凤阳镇抚牟文绶同淮兵万余,与农民军激战于西郊七面河。

明军一度受困粮绝炊断,县令杨尔铭号召乡民收取熟粑果饼面食约百余石,运供淮军。

杨县令又命城中勇者携火把、金鼓、铳炮由便宜门上毛狗洞呐喊,被围明军奋勇杀出,农民军疑明军援兵到来,便解围而退,城又得保全。

八、九两月,农民军又两次至桐,“先是焚掠四乡,谓乡空城亦空,一鼓而登,可坐破也。

均未攻进城内。

张献忠率部攻城

祟祯十五年(1642年)春节过后,张献忠亲率农民军自无为间道至桐城,屯北峡关,深夜遣兵攻城未遂;秋季,张献忠又由无为入桐,所经沿路,尽为掳掠。

张献忠在天林庄开宴庆寿,《纪略》也有描述:“(张部)到天林庄资福寺地方,做戏开宴,庆贺生辰,宴毕进发,环城居住,喊声震地,炮响连天。

自称兵威所至,豫楚名城,无有不破。

何有于斗大孤城(指桐城)

号令诸‘贼’,克期攻破。

时桐城原县令杨尔铭升任离桐,新任县令张利民,福建侯官人,万历八年进士。

邑人说他赋性恺悌,治行正大。

此刻桐城守城明军甚少,农民军势大,城破只在旦夕。

九月底,黄得功到桐,遂赶至潜山沙河,杀敌数千。

黄得功又射张献忠一箭,张策马遁去,城围又解。

“冬,一日黎明,张献忠大队至桐城,绕城四围排扎,张亲往山顶探望,抢驻明军原扎营盘。

然后,遣难民砍树挑土修筑高墩:从山脚筑起高墩,渐次近城,期成大路,连城而上,不半日,即筑堤数丈,约三日可与城平等。

(《纪略·第二十八纪》)农民军又于山侧临沟高岸与城相近者暗穿深洞,以期通向城墙脚,穿城安炮,一轰而破。

明军知计,乃于所挖城脚处又筑一小城,等到农民军挖穿城脚,以炮火轰击。

后明军又募勇士敢死队下城侦察,探知城未挖通。

此时,明军驻钱家书院(钱尚书院?张部扎营祈雨顶,两军对峙,战斗一触即发。

明军守将罗九武率部在书院山顶安置大炮名“无敌将军”一座,炮发正中张的副将李混江。

张献忠移兵西门山毛狗洞,也向城里放炮,却打中自己兵马。

农民军攻城日急,明军请援兵马不至,县令张利民与罗九武、诸缙绅、生员等商议:以二十四日为期限,如期大兵不到,地方官可阖门自尽,兵、民任其逃生。

黄得功得知桐城告急,于十一月廿一日自凤阳起程,昼夜兼驰,行六百余里,三日到桐。

明军与张献忠部初战北峡关。

黄得功兵马所向披靡,张部率众退至桐西沙河,又是一番激战:“八贼(对张献忠蔑称)大呼曰:‘黄闯儿(指黄得功)与咱做甚死对头

咱替你挣封公侯,何故如此死杀

黄公曰:‘只要砍了你,管甚封公封侯。

举刀直砍贼阵。

八贼大呼:‘精兵快上。

四面八方,各奋力争先,黄公率大众围砍,人马仆地者千余…。

(《纪略·第三十纪》)

沙河之战,以明军胜而张献忠西走而结束。

被掳难民、难妇充塞道路,号哭狼狈,农民军死伤数千。

而桐之城池又一次幸免于难。

明军构衅祸患地方

明王朝建立之初,大军所到秋毫无犯。

到了明末,政治黑暗,内忧外患,经济萧条,军饷不足,其军队也约束不加,肆意侵凌百姓。

自明崇祯七年至顺治二年,守桐的明军在抵抗农民军的同时,也对当地的百姓骚扰有加,甚至兵祸远胜“寇乱”。

崇祯十年十一月,镇抚左良玉率兵马数万过桐,环四门关厢(城外大街)驻扎。

左部军纪约束不严,恣意妄为,侵凌百姓。

《纪略》载,左军驻桐时:“连日米豆计二千石,酒席及馈送下程,费用不赀。

而关厢内外居民,昼则酒肉米面,任意需索,夜则器用什物,听取烧毁,稍有不遂,刀背乱加,烟雾濛濛,威风凛凛,所幸免者,强掳耳。

崇祯十六年,左良玉率部又至安庆境内,始而平买,继而勒买,离城则夺,近则。

桐城人民经战乱后,“兵兴饥疫,数十里人烟断绝,乡城山野,荆棘遮塞,豺狼载道,猛虎成群”。

加上明军犯扰百姓,真可谓“寇”乱未除,又遭兵扰,县内西、南、北三乡田亩荒废,道殣相望,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城中富户尽离故乡,流寓江南谋活。

城中户口凋残,戴名世《孑遗录》记述当时桐城荒乱景象:“自乙亥以来,江淮兵兴,旱蝗继之,疫疾复起,桐城田亩三十九力,荒者十七八。

时至甲申(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正值明王朝大厦将倾,政府无力顾及地方驻军。

桐城境内“寇”去兵来,皖营粮饷不支,明军嫁祸于百姓,其害有九:“一害兵不力作,勒民下田;二害不给沗享,掠民饮食,以为耕之用;三害抢民谷种青秧;四害侵占水道;五害强割稻麦;六害借口出地种田,夤夜奸盗;七害强占耕牛;八害乡民远避,不敢开荒;九害劫杀商贩,道路不通”(《纪略·第四十纪》)。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进北京,时称“国变”。

五月南京福王建弘光,仍以崇祯纪年。

驻桐孙得胜、罗九武两营实受参将加副总衔。

此时,营中乘中外危难之际“有鹰扬虎视、横不可制之意”。

顺治二年(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镇守武昌地区的明宁南侯左良玉扯起‘清君侧’的旗号全师东下,声言讨伐马士英、阮大铖”(顾诚《明末农民战争史》),兵破安庆,驻桐两营更加肆掠。

四月初九日罗九武命五部十司乘机作乱:“先进县衙,拥入宅门.袁令(秉烨)与夫人急起逾墙被执,凡金银器皿,首饰衣服,币帛钱粮,虏掠殆尽。

次及佐二,次及儒学,后乃进城劫掠,拷打逼勒,男、妇人等,号泣满路,逃遁无所,如是者三日…”(《纪略·第四十四纪》)

顺治三年丙戌(1646年),清根基未稳,时局混乱。

仅安庆一隅,“怀(宁)清而桐(城)明”。

驻桐罗九武、孙得胜两营仍未易帜,便乘机打掳,城中财物搜尽,只得进山围寨,终无果而退。

时桐城县令为袁秉烨,袁令与绅矜商议,差人到南京请兵扑剿。

罗、孙两人“察知请兵消息,且知出剿之兵不日将到。

于是五部十司谕各兵丁收拾辎重家口,并所掠乡城男女,约六七千人,俱作兵装,伺侯起程。

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