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望子成龙的诗句(形容望子成龙的诗句)

望子成龙的诗句

诗词七律

七律.秋雨冷地凉了天 新韵

秋雨冷地凉了天,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花犹如开昨日,秋霜已然凝眼前。

悠悠岁月逝川水,滚滚红尘离弦箭。

我曾祈盼留春驻,道法自然奈何天!

七律.无题新韵

呕心沥血写文章,为谁艰辛为谁忙。

日探消息交公差,夜填诗词话私房。

阅尽千帆性悠然,看透万物心坦荡。

浮生华年今半去,何必苦苦费思量?

夜宿歇马粮贸新韵

公干歇马居客店,众皆外出我独眠。

空调频启身不暧,温水沐浴心头寒。

伯牙摔琴惜知音,弄玉吹箫结良缘。

浮生迷途文作舟,苍茫夜海独行船。

七律.闻计生政策解禁新韵

计生国策终解禁,坊间热议生不生。

家中方十四,厨下良妻中年身。

既惧年迈儿齿幼,又恐百年女孤零。

只恨青春难回转,万般纠结郁在心!

七律·冬日尚家吊孝感怀新韵

小雪时节冷雨扬,店垭尚家去吊丧。

垭子口前霜风疾,楚王城后草木苍。

堂失萱草哀垂泪,家倾半壁痛断肠。

安能借来回天力,人生无尽岁月长!

七律·重阳纪事新韵

桂花开罢菊花黄,秋风渐起又重阳。

同僚有心传佳音,友朋豪情各尽觞。

万般困惑皆虚妄,一事精致即辉煌。

若非往昔苦奔波,安能今日享国帑?

七律·岁末人事传佳音新韵

岁末人事传佳音,运筹帷幄选贤俊。

执政为民鼓与呼,天下为公廉且勤。

廉颇虽老尚能饭,卷帘破盏落凡尘。

还是我等闲散好,不悲不喜不求人。

七律·熊绎中学家长会 新韵

熊绎中学家长会,冲刺中考战鼓催。

豆蔻年华凌云志,青葱岁月鸿鹄飞。

望子成龙别寒门,盼女成凤掩柴扉。

可怜天下父母心,惟愿学子报捷归!

柳宗元的七律诗《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注释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释

⑴柳州:今属广西。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隅(yú):角落。甘:即“柑”,橘类的一种。

⑵黄甘:即黄柑。柑的一种。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郭璞注:“黄甘,橘属而味精。”

⑶城隅: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旷处。《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⑷楚客:指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屈原爱橘,曾作《橘颂》,对桔树的美质作了热情的赞颂。皇树:即橘树。

⑸木奴:指柑橘的果实。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不学”句:说的是李衡种柑谋利的事。据《水经注·沅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为吴丹阳太守,曾遣人于武陵(今湖南常德县)龙阳洲种柑千株,临死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在州里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他把柑树当作奴仆一样,可以谋利,所以称为“木奴”。这句话是从反面说。

⑹喷雪:形容白花怒绽。

⑺垂珠:悬挂的珠串。这里比喻柑果。

⑻坐待:渐渐地等待。宋苏轼《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

⑼滋味:美味。《吕氏春秋·适音》:“口之情欲滋味。”

扩展阅读:《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的赏析

诗题点明写作时间是在贬官柳州时期。诗的内容是抒发种柑树的感想。开头用叙事语泛泛写来:“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首句特别点明“手种”和株数,可见诗人对柑树的喜爱和重视。次句用“新”字来形容柑叶的嫩绿,用“遍”字来形容柑叶的繁盛,不仅状物候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而且把诗人逐树观赏、遍览城隅的兴致暗暗点出。

关于自己对柑橘树怀有如此深情的原因,诗人这样说:“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原来他爱柑橘是因为读“楚客”屈原的《橘颂》引起了雅兴,而不是像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那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事见《太平御览》果部三引《襄阳记》)心交古贤,寄情橘树,悠然自得,不慕荣利,诗人的心地是很淡泊的。然而透过外表的淡泊,正可以窥见诗人内心的波澜。屈原当年爱橘、怜橘,认为橘树具有“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和“秉德无私”的品质,曾作颂以自勉。今天自己秉德无私,却远谪炎荒,此情此心,无人可表。只有这些不会说话的柑橘树,才是自己的知音。这一联的对偶用反对而不用正对,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分别灌注到两个含意相反的典故中去,既做到形式上的对称,又做到内容上的婉转曲达,并能引起内在的'对比联想,读来令人感到深文蕴蔚,余味曲包。

接着,诗人从幼小的柑树,远想到它的开花结实:“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几岁”、“何人”都上承“怜”字来。“怜”之深,所以望之切。由于柑树已经成了诗人身边的知音,所以愈写他对于柑树的怜深望切,就愈能表现出他的高情逸致,表现出他在尽力忘怀世情。这一联用“喷雪”形容柑树开花,下一个“闻”字,把“喷雪”奇观与柑橘花飘香一笔写出,渲染出一种热闹的气氛;用“垂珠”形容累累硕果,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但这毕竟出于想象。从想象回到现实,热闹的气氛恰恰反衬出眼前的孤寂。他不禁向自己的心灵发问道:这幼小的柑橘树究竟要过多久才能开花?将来由谁来摘它的果实?言外之意是:难道自己真的要在这里呆到柑橘开花结果的一天吗?

尾联本可以顺势直道胸臆,抒发感慨,然而诗人仍以平缓的语调故作达观语:“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字面的意思是说: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的。但这是托词,实际上的意思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清人姚鼐说:“结句自伤迁谪之久,恐见甘之成林也。而托词反平缓,故佳。”(《唐宋诗举要》卷五引)

这首诗的整个语调都是平缓的,而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却隐藏着诗人一颗不平静的心。这是形成“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其妙处,借用欧阳修的话来说,叫做:“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全诗言淡意远,韵味深厚。

扩展阅读:柳宗元的人物介绍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字子厚,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在文章方面,他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在诗歌方面,他与刘禹锡并称“刘柳”。

柳宗元出生于文化气息浓厚家庭,他的父亲柳镇信奉传统儒学,具备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正不阿的品德;他的母亲则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父母双亲在言传身教和学识方面,给予柳宗元儒学和佛学的双重影响。

柳宗元出生的时候,“安史之乱”刚刚平定二十年,太平盛世不再,政治、藩镇割据等社会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但柳宗元并没有受大形势的影响,年少得志的他,20岁中进士,几年后便步入官场,开始参与政治。

经过十多年的历练,柳宗元对政治黑暗和社会现实的认识更加深刻,萌发了革新的想法。顺宗即位后,开始任用他和王叔文、王伾等大臣进行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可惜,改革进行不到半年,就失败了。柳宗元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到湖南永州任司马,时间长达十年。这一件事成为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被贬期间,柳宗元并没有消极颓废,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到了著书立说方面,对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议题,他都进行了研究。他给后人留下的一笔思想财富就是:统合儒释。

儒、释、道三家,在魏晋时期已形成了鼎立格局,到了唐代,三家合流已是大势所趋,但还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柳宗元“统合儒释”的主张,为当时学说繁杂的局面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以后的儒、释、道三教合流奠定了基础。

他用儒家经典解释佛教,表明了儒家和佛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都可以不断丰富、相互融合,也只有这样双方才能都获得发展。

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唐代是儒家思想进一步被尊为正统的时代,也是佛教盛行的时代,但柳宗元并没有受到所谓主流思想的束缚,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去思想问题。这种博采众长的哲学思维方式,远远超出了同时代的其他学者。

柳宗元《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翻译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译文我亲自种植黄柑二百株,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绿。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多少年才能闻到那像喷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谁来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实呢?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

注释

⑴柳州:今属广西。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隅(yú):角落。甘:即“柑”,橘类的一种。

⑵黄甘:即黄柑。柑的一种。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郭璞注:“黄甘,橘属而味精。”

⑶城隅: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旷处。《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⑷楚客:指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屈原爱橘,曾作《橘颂》,对桔树的美质作了热情的赞颂。皇树:即橘树。

⑸木奴:指柑橘的果实。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不学”句:说的是李衡种柑谋利的事。据《水经注·沅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为吴丹阳太守,曾遣人于武陵(今湖南常德县)龙阳洲种柑千株,临死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在州里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他把柑树当作奴仆一样,可以谋利,所以称为“木奴”。这句话是从反面说。

⑹喷雪:形容白花怒绽。

⑺垂珠:悬挂的珠串。这里比喻柑果。

⑻坐待:渐渐地等待。宋苏轼《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

⑼滋味:美味。《吕氏春秋·适音》:“口之情欲滋味。”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全诗赏析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首七律,全诗主要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释】

⑴柳州:今属广西。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隅(yú):角落。甘:即“柑”,橘类的一种。

⑵黄甘:即黄柑。柑的一种。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郭璞注:“黄甘,橘属而味精。”

⑶城隅:城角。多指城根偏僻空旷处。《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⑷楚客:指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屈原爱橘,曾作《橘颂》,对桔树的美质作了热情的赞颂。皇树:即橘树。

⑸木奴:指柑橘的果实。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不学”句:说的是李衡种柑谋利的事。据《水经注·沅水》载,三国时荆州人李衡为吴丹阳太守,曾遣人于武陵(今湖南常德县)龙阳洲种柑千株,临死时对他的儿子说:我在州里有千头木奴,可以足用。他把柑树当作奴仆一样,可以谋利,所以称为“木奴”。这句话是从反面说。

⑹喷雪:形容白花怒绽。

⑺垂珠:悬挂的珠串。这里比喻柑果。

⑻坐待:渐渐地等待。宋苏轼《滕县时同年西园》诗:“人皆种榆柳,坐待十亩阴。”

⑼滋味:美味。《吕氏春秋·适音》:“口之情欲滋味。”

【白话译文】

我亲自种植黄柑二百株,春天到来时枝叶青翠,城西北隅一派碧绿。

我像屈原一样喜爱这天生的美树,不学李衡那样把柑树当作木奴来谋利。

多少年才能闻到那像喷雪般白色的花香?又是谁来摘下那像垂珠般的果实呢?

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那一天,它的美味还能够让我这个老叟滋养受益。

【创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被贬柳州任刺史,至元和十四年(819年)病逝于柳州刺史任上,在柳州一共待了四年。此诗即作于贬官柳州时期。

【赏析】

苏东坡曾说柳宗元的诗歌“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卷二),能做到“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此诗正是这样一首好诗。

诗题点明写作时间是在贬官柳州时期。诗的内容是抒发种柑树的感想。开头用叙事语泛泛写来:“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首句特别点明“手种”和株数,可见诗人对柑树的喜爱和重视。次句用“新”字来形容柑叶的嫩绿,用“遍”字来形容柑叶的繁盛,不仅状物候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而且把诗人逐树观赏、遍览城隅的兴致暗暗点出。

关于自己对柑橘树怀有如此深情的原因,诗人这样说:“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原来他爱柑橘是因为读“楚客”屈原的《橘颂》引起了雅兴,而不是像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那样,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事见《太平御览》果部三引《襄阳记》)心交古贤,寄情橘树,悠然自得,不慕荣利,诗人的心地是很淡泊的。然而透过外表的淡泊,正可以窥见诗人内心的波澜。屈原当年爱橘、怜橘,认为橘树具有“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和“秉德无私”的品质,曾作颂以自勉。今天自己秉德无私,却远谪炎荒,此情此心,无人可表。只有这些不会说话的柑橘树,才是自己的知音。这一联的.对偶用反对而不用正对,把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分别灌注到两个含意相反的典故中去,既做到形式上的对称,又做到内容上的婉转曲达,并能引起内在的对比联想,读来令人感到深文蕴蔚,余味曲包。

接着,诗人从幼小的柑树,远想到它的开花结实:“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几岁”、“何人”都上承“怜”字来。“怜”之深,所以望之切。由于柑树已经成了诗人身边唯一的知音,所以愈写他对于柑树的怜深望切,就愈能表现出他的高情逸致,表现出他在尽力忘怀世情。这一联用“喷雪”形容柑树开花,下一个“闻”字,把“喷雪”奇观与柑橘花飘香一笔写出,渲染出一种热闹的气氛;用“垂珠”形容累累硕果,展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前景。但这毕竟出于想象。从想象回到现实,热闹的气氛恰恰反衬出眼前的孤寂。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难道自己真的要在这里待到柑橘开花结果的一天吗?

尾联本可以顺势直道胸臆,抒发感慨,然而诗人仍以平缓的语调故作达观语:“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字面的意思是说:如果让我等到柑树成林的时候,它的果实滋味还能够供养我这个老人的。但这是托词,实际上的意思是感伤自己迁谪时日已久,唯恐延续到黄柑成林,自己还能亲尝。

这首诗的整个语调都是平缓的,而在平缓的语调后面,却隐藏着诗人一颗不平静的心。这是形成“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的重要原因。其妙处,借用欧阳修的话来说,叫做“初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全诗言淡意远,韵味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