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浙江美院大二吴晶教授 浙江美院大二吴晶简介

浙江美院大二吴晶教授 浙江美院大二吴晶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艺术与乡村共鸣:浙西青绿绽放东华校园

文/朱祺

2023“山·风”长三角水彩画家濂竹乡村采风写生作品展于12月28日在东华大学逸夫楼展厅拉开帷幕。“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上行,春云处处生。”这不仅是一场独特而富有诗意的视觉盛宴,更是对乡村美学和艺术的深度探索。

视频加载中...

本次展览不仅仅是对汤显祖笔下的浙西青绿山水的现代演绎,更是20位杰出艺术家通过80件精美水彩作品对濂竹乡独特魅力的深情描绘。作品中的每一笔,每一色,都仿佛在讲述着"红杏深花,菖蒲浅芽"的浙西南秘境故事。

“山里吹来艺术的风,魔都飘来濂竹的美。”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副主任、秘书长 冯信群以充满诗意的话语开启了本次盛会,体现了“山·风”长山角水彩画家濂竹乡村采风写生活动在艺术乡建领域的重要地位,以及上海与浙江濂竹之间日益深化的艺术交流与合作。

遂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潘吉文在发言中指出,遂昌县凭借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完美展现了浙西南秘境的自然美景,成为了艺术家们挥洒创意的热土。濂竹乡作为浙江省唯一与省美术家协会签约的乡镇级写生基地,已经在艺术乡建领域开辟了一条具有独特特色的道路。

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骆献跃表示,濂竹乡与东华大学、浙江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23所院校机构深入合作,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000多人次艺术家和师生前来创作与学习,奠定了遂昌县在浙江西部文化旅游产业中的核心作用。

上海市文创办副主任 强荧认为,创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循环和坚持,而创新的核心是融合,这与水彩艺术的特性相符。他呼吁将艺术文化打造成具有时代性、时尚性和年轻化的形象。

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王远从水彩画的艺术材料和文化关系的角度出发,提倡通过多种综合材料的使用来体现文化的时代性和多元性。他强调,艺术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仅反映了艺术家的技巧和创意,还能够显现时代的精神和文化的深度。在当代,艺术作品应该超越传统的边界,融合不同的材料和技术,以创造出能够触动人心、引发思考的作品。

遂昌县濂竹乡党委书记 黄梦怡详细介绍了写生采风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和运营情况,艺术乡建项目不仅聚集了人气,增强了当地居民的信心,还显著提升了当地的文化发展水平,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展望未来,黄梦怡的愿景是将濂竹乡打造成一个集生态观光、写生创作、艺术养生、创业休闲、旅居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集群,成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气息的目的地。

最后,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 吴晶宣布了本次画展的启幕,她认为本次展览不仅是对采风活动成果的回顾,也是对濂竹乡村美景的一次艺术致敬。它为东华大学师生带来了一个充满水彩魅力的新年礼物,同时也是"山·风"项目的一个重要总结,它标志着艺术与乡村振兴的紧密结合,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展览由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遂昌县委宣传部主办,并且得到了东华大学海派跨界艺术研究基地、“美丽上海”文教结合人才工作室、濂竹乡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

更多观点:

同济大学创意设计学院教授 范圣玺对艺术乡村建设在高等教育中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表达了兴奋与期待,他认为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将为乡村振兴项目带来更多创新和可能性。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主任 平龙表达了他对水彩艺术的深刻理解,称其为一种陪伴幸福生活的艺术形式。 他对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在艺术领域的深入联系和未来合作充满期待,希望通过艺术的力量,继续加强这一区域内的文化交流和艺术合作。

艺术家、策展人 一冰对教授和博导们深入乡村,亲身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并将这种美的感悟传递给乡村居民表示了深切的赞赏,她认为这一举措,对于提升全民审美观和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对乡村振兴做出的重要贡献。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黄阿忠认为,水彩画艺术应追求多样化和创新,这种多样性不仅能够丰富水彩画的表现手法,还能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多的创作灵感,而这方面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浙江地区的画家们是得天独厚的。

著名艺术评论家 徐明松鼓励在乡村项目中挖掘当地的文化脉络,并使用现代的方式来重新呈现传统文化,使之更具吸引力和活力。对于创业者来说,徐先生建议他们在文创项目中找到独特的主题,不断进行专题性的策划和创新。在比较欧洲乡村保护经验时,徐明松先生认为,设计师需要重新思考如何通过融合传统和现代方式来保护文化遗址。他还强调了寻找有实际价值的文化成果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同济大学教授、水彩画家 吴国欣表示,这次活动不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创造力和技艺的平台,还展现了艺术家们对乡村景观的独特视角和深刻理解。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 陈庆军指出,在当今社会传播模式多样化的背景下,艺术面临着新的挑战,地方政府在政策层面的支持与产业发展的变革,将是实现艺术与乡村共同繁荣的重要基石。

浙江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党委书记 詹俊介绍了学院在促进艺术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方面的努力和愿景并表示将通过与水彩艺术大家的深化合作,吸引更多研究生和本科生加入这些研究和学习活动,进一步为乡村建设添彩增艳。

浙江科技大学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院长 郑林欣指出,学院与东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之间的合作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着显著的作用。双方将共同探讨学科专业结构及未来合作的机遇,重点聚焦于美术设计领域的合作,推动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华东理工大学设计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于炜表示,遂昌县濂竹乡通过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和人力资源,成功地塑造了自己的文化IP,体现了乡村振兴和文化发展在地方层面获得的显著进展。

2023“山·风”长三角水彩画家濂竹乡村采风写生作品展不仅展现了水彩艺术的独特魅力,还体现了艺术与乡村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期待未来在艺术与乡村发展的道路上,更多的合作与创新将共同推动中国乡村的繁荣与进步。这场展览无疑是对乡村、水彩艺术以及相关领域共同努力的一次充分肯定,让我们共同期待濂竹乡的艺术乡建之花,在新的一年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