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关于报告实践的句子有哪些(关于报告实践的句子)

关于报告实践的句子有哪些(关于报告实践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伟人哲学名篇《实践论》的33句精华,您值得收藏

伟人哲学名篇《实践论》的33句精华,您值得收藏!

1.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

2.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

3.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它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

4.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

5.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6.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

7.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着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8.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9.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就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以及这些事物的外部联系。这叫做认识的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论。

10.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就是……人在脑子中运用概念以作判断和推理的工夫。这是认识的第二个阶段。……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

11.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论理的认识。重复地说,论理的认识所以和感性的认识不同,是因为感性的认识是属于事物之片面的、现象的、外部联系的东西,论理的认识则推进了一大步,到达了事物的全体的、本质的、内部联系的东西,到达了暴露周围世界的内在的矛盾,因而能在周围世界的总体上,在周围世界一切方面的内部联系上去把握周围世界的发展。

12.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唯物地而且辩证地指出了认识的深化的运动,指出了社会的人在他们的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复杂的、经常反复的实践中,由感性认识到论理认识的推移的运动。

13.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阶段。

14.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15.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

16.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17.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而且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人则仍为直接经验。因此,就知识的总体说来,无论何种知识都是不能离开直接经验的。

18.认识的过程,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19.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认识开始于经验——这就是认识论的唯物论。

20.第二是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这就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如果以为认识可以停顿在低级的感性阶段,以为只有感性认识可靠,而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这便是重复了历史上的“经验论”的错误。

21.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2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2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24.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

25.辩证唯物论之所以为普遍真理,在于经过无论什么人的实践都不能逃出它的范围。

26.所谓实践是真理的标准,所谓“生活、实践底观点,应该是认识论底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理由就在这个地方。

27.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向前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

28.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

29.马克思主义者承认,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30.客观过程的发展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人的认识运动的发展也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发展。一切客观世界的辩证法的运动,都或先或后地能够反映到人的认识中来。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

31.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32.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3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李长栓: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实践报告的写作

摘要:翻译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理解、表达、变通,但大多数翻译实践报告仅涉及表达问题,强调语言层面的转换,比如词类转换、长难句翻译、中英文衔接手段差异等;少数涉及对原文的变通取舍,比如如何翻译文化负载内容;鲜有讨论翻译中最重要的理解问题——即使有,也从属于字词句翻译的讨论。鉴于此,笔者提出一个理解、表达、变通三方面并重的分析框架——CEA翻译分析框架,供翻译专业学生撰写翻译实践报告时参考。

关键词:CEA分析框架;翻译实践报告;理解;表达;变通

引用本文:李长栓.以实践报告展示翻译能力——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实践报告的写作[J]翻译,2021(2):72-79.

01、MTI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

根据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2011年8月修订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之所以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是“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翻译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翻译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教指委,2013)。

由此可见,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已经由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扩展到学术型和实践型并重的格局。研究型人才通过学术学位培养,实践型人才通过专业学位培养。这种分类培养的模式,既能满足社会对研究人才的需要,也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方案》的课程设置,完全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方案》要求的38个学分中,基本上都是实践类的课程;即使是偏理论的课程,也是直接服务于翻译实践。可以说,这个培养方案贯彻了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宗旨。

针对学位论文,《方案》推荐了四种形式:翻译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研究论文。前两种可以归为广义的实践报告,用以体现MTI教育重视实践的宗旨。后两种可以归为学术论文,用于照顾对学术有兴趣的师生。

学术论文写作有成熟的规范,但翻译实践报告如何撰写,并无先例可寻。《方案》没有规定报告写作的细节,可能是鼓励各校通过探索,逐步摸索出成熟的写作方法。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报告确实逐渐呈现出一个模式,但这个模式却无法全方位展现专业译者的实践能力。

02、当前翻译实践报告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翻译实践报告往往遵循以下套路:项目介绍、理论框架、案例分析。项目介绍部分简述译前准备以及译中、译后的操作;理论框架部分选择某一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并声称自己在翻译中受到该理论的指导;案例分析部分举例说明自己是如何根据该理论进行翻译的。以下是一篇典型的实践报告:

这些实践报告的最主要问题是仅限于表达问题,缺乏对理解的关注,分析浮于表面。其他问题包括:任意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不够实事求是、论证逻辑荒谬等。

首先是缺乏对理解的关注。无论采用什么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案例分析永远都是只谈译文表达,不谈或少谈原文理解,把翻译仅仅视为语言转换,如词类转换、翻译单位转换、句子结构转换。这些转换固然是翻译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但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对原文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语言转换水到渠成。但由于实践报告所用框架没有明确提到理解问题,即使译者在理解方面花了很多力气,也无法在分析框架中体现出来。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理论工作者(包括导师)本身缺乏对理解的关注。一些建议的实践报告写作模板,就没有明确包括理解问题。比如,穆雷等(2012)建议“选取有代表性的例子,按照其所代表的问题类型进行分类”,但接下来没有提供具体分类,分类中是否包含理解问题不得而知。再如,黄国文(2012)主编的《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一书,收录了曾记(黄国文,2012:207)“关于MTI笔译项目(实践)报告写作的一些提示”一文,其中提出:

你的报告可以谈翻译中语言转换方面的某些问题,也可以谈项目本身的组织管理等工作。甚至,如果某个问题或环节特别突出,值得深入研究,可以单独成为你报告的主体,而不需要面面俱到。

该提示没有提及理解问题。该书所附曾记报告范本,也是只谈了语言转换方面的几个问题,包括“意义的引申和具体化”“省略、增补与替代”“句群的整合与拆分”“人称、语气、情感效应”(同上:108)。可见,翻译实践报告写作从理论到实践,都普遍忽视了翻译中的理解问题。

产生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因为翻译理论通常都是从结果(译文)的角度看问题,把形成结果的过程(理解)视为理所当然。比如,“信达雅”当中的“信”尽管隐含了准确理解,但这三个字都是对结果的要求;“形式对等”“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当中的“对等”,前提是对原文的理解,但“对等”这一表述是对结果的要求。同样,“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等理论,均以理解为前提,但表述上侧重结果。在理论上重结果、轻过程的背景下,报告写作中也难免忽视理解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任意扩大理论的适用范围。无论采用什么理论框架,最后都归结为字、词、句、篇的翻译。但实际上每个理论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适用的范围。等效理论或动态对等理论源自《圣经》的翻译,提出原文和译文沟通效果相当即可,译文不必拘泥于原文的形式,直译行不通时使用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该理论探讨的问题不超过一个句子,因为鉴于《圣经》的性质,翻译只能在句子之内作小幅度调整,不存在段落、结构、内容的大规模加工重组。如用该理论分析篇章范围的调整,就是对该理论的扩大。

再比如,目的论的产生,是因为研究者发现,很多时候翻译活动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是通过逐词逐句的转换完成的。相反,译者有时有很大的灵活性,包括对原文进行大幅改写或增删。因此,目的论不适用于词类转换、视角转换、语态转换、结构转换等语言层面的微观调整。将目的论用于这类调整,是对目的论的滥用。正如孙三军、任文(2019)所言,“MTI论文中应用最为频繁的理论是目的论,它可能同时也是被学生误解最多的理论”。

第三个问题是不够实事求是。报告作者往往声称自己在动笔翻译之前,先熟悉了某个理论,然后按照这个理论进行翻译,这不够诚实。笔者相信绝大多数译者在工作中并不有意识适用什么理论,而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到不懂的地方,查资料、看上下文;遇到结构复杂的句子,想办法拆解;遇到不便于直译或直译可能带来负面影响时,作些变通处理。懂一些理论,可以让译者对翻译决策更加自信,但声称从理论出发解决问题,则多半是自欺欺人。“采取马后炮的方式,借用文献材料,对自己所用翻译策略进行辩解……该翻译报告意义不大”(孙三军、任文,2019)。

第四个问题是论证逻辑荒谬。有的报告作者在强调论文的创新性时声称,他还没有见到其他人把某个理论用于某类文本的翻译;通过他的实践,证明该理论也适用于该类文本的翻译。这是荒谬的论证逻辑。各种理论本来就是对翻译现象的归纳,并非理论假设,在翻译中当然可以再次发现这些现象。即使理论家在归纳时并非基于特定类型的文本,其结果也必然适用于这种类型的文本,因为不同类型的文本之间,共性还是大于个性。试问:哪一种文本的翻译不需要意思准确(“信”)、语言通顺(“达”)、符合交际需要(“切”)?退一步说,即使套用的理论不太合身,报告作者也可以选择性地忽略套不上的例子;甚至可以扭曲理论,让理论符合自己的译例——就像把目的论适用于句型转换那样。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是科研能力,即能够发现与翻译相关的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研究,然后按照学术规范撰写一篇论文。比如,对比一首古诗的若干译本,总结译文特点;再如,研究翻译行业发展趋势,提出应对策略。学术研究可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但翻译实践对译者能力的考察应当是全方位的,理解、表达、变通取舍面面俱到。尤其是译者不仅要克服语言问题,还要克服专业和背景知识缺乏带来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方案》中专门提出“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生源报考”(教指委,2013)。但即使译者具备某一学科的背景,也无法保证看懂该专业所有的文献。更何况我们无论有无专业背景,都时不时需要翻译不熟悉的领域。因此,对于专业译员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能够发现和解决所有翻译问题的能力,包括理解、表达、变通问题,尤其是理解问题。

03、以实践报告反映解决翻译问题的过程

鉴于学术型和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重点不同,对毕业论文的要求也应有明确区分。学术型研究生可以关注选题的意义、文献资料的把握和理论创新情况,应用型研究生则应主要关注实践能力。就翻译专业而言,就是要通过翻译实践报告,展示学生的理解、表达、变通能力。

1.翻译中的理解、表达、变通

翻译包括三个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过程:理解(Comprehension)、表达(Expression)、变通(Adaptation)。理解主要是指对原文内容的理解。理解必须深入细致,要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作者的水平,包括理解所有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句子结构和含义、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关系。理解内容的关键,是了解写作背景、熟悉专业知识。

表达是指用符合读者习惯的语言,把原作的意思或作者的意图忠实传递出来。一是内容方面,只能表达作者清楚表达、希望表达或本应表达的意思,不能添加译者自己的意思,不能扭曲原意;二是形式方面,要符合语言习惯,包括在用词、搭配、句子结构、衔接方式、信息流动等方面,要符合一般写作规律。当前的翻译教学和实践报告写作,对语言关注较多,对意思传达关注不够,可谓本末倒置。

变通是指在无法实现全面对等(即逐词逐句翻译)或全面对等反而不利于实现翻译目的时,通过省略、补充、变换说法等手段,对原文做一些编辑加工。变通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由于语言文化等差异,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法,无法逐词逐句翻译。二是逐词逐句翻译虽然可以做到,但如实翻译不利于实现委托人的翻译目的,这时就需要通过译者、作者、委托人之间的协商,或者按照委托人单方面的要求,对原文作一些增删变通。变通取决于译者对翻译情景的了解,包括委托人的要求、中外社会文化的差异、译文使用场景等。

2.如何解决理解、表达、变通问题

翻译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理解问题、表达问题、变通问题。译者要通过宏观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发现问题,通过同样的思维方式和调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宏观思维能力是指译者能够在每次翻译活动中,主动探寻6个W和1个H:Who is speaking to whom? About what? When, where and why? And how? 即原文的作者和读者是谁,主题是什么,写作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原文的写作方式(指how,即语言风格)。

凡是值得翻译的文章,都不是无病呻吟。只有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指6个W),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文章细节。翻译教学仅关注语言层面(how)是远远不够的。当然,了解原文的写作风格,并有意识地在译文中反映出来,也是翻译活动的要求之一。

对原文写作背景(包括专业知识)的了解,还有助于作出变通取舍的决定。因为原文所处的交际情景与译文不同,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某些干预,以便译文读者更好理解原文意图。

宏观思维还包括译者主动了解翻译的情景,即翻译活动涉及的几个W,包括委托人是谁、译文读者是谁、为什么要翻译、译文在什么时间和地点使用等。这些信息同样服务于变通取舍的决定。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译者能够抓住作者的思路,理解原文的思想,包括发现文章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文章前后的关联、各种衔接关系、从属关系和同义关系,还包括能够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逻辑。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指译者能够通过逻辑思维和调查研究,发现原文的瑕疵,包括作者对事实描述的瑕疵、逻辑修辞和语言表述的瑕疵,并能够视情况决定如何处理,如保留瑕疵、自行纠正、请作者纠正,或者通过注释向读者作个交代。

批判性思维还包括对词典、网络等提供的译法持批判立场,重新审视原译的准确性,并通过思考和调查研究,给出符合情景或更加准确的译文。

调查研究能力是指针对宏观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中发现的理解、表达、变通问题,能够通过互联网等手段查找相关信息,通过分析论证作出知情决定(李长栓、雷萌,2020:iii)。

3.CEA(理解、表达、变通)翻译实践报告写作框架

为了解决翻译实践报告写作的问题,并参照现有实践报告写法,笔者提出一个“理解、表达、变通”翻译实践报告写作框架(简称CEA框架)。该框架主要有以下特点:不以任何一家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但分析中可以随时提及任何理论;对原文的理解明确构成框架的一部分,以强化翻译学习者的理解意识;以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主,避免“马后炮”式附会理论;框架各组成部分内容具体详尽。建议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CEA翻译实践报告写作框架

框架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概述,第二章为CEA框架介绍,第三章为案例分析,第四章为总结和展望。在第一章可以分为三节,第一节写翻译活动背景,包括翻译的发起人或委托人,为什么翻译,已知或假定的读者,发布媒介等,因为这些信息对于译者做出变通取舍决定很重要。还可以写组织、分工、审校、质控流程。

第二节写原文创作的背景,因为了解原文作者、所在机构、创作目的、中心思想、读者和语言特色(6W1H)等信息,对于理解原文的逻辑和细节十分重要。

第三节写报告写作的目的和方法。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展示学习成果,即发现和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次要目的是总结经验,供同行借鉴。写作方法是案例分析,即举例说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第一章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第一章框架

在第二章(CEA分析框架介绍),可以提及框架的来源、引用他人关于理解、表达、变通的论述。CEA作为一个描述框架,与所有的翻译理论兼容,因为所有的理论都默认理解是翻译的基础;所有的理论都要求表达上通顺自然;所有的理论都不会反对必要的变通取舍。可以说理解、表达、变通是各种理论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实现各种翻译标准的手段。可以分三节分别介绍他人是如何看待理解、表达、变通问题的。

关于理解,可以引用关于理解重要性、理解内容、理解方法的论述。虽然各种翻译理论在表面上没有纳入理解,但都隐含了理解的重要性——“信”“忠实”“准确”,都以理解为基础。

关于表达,可以引用关于“达”、通达、动态对等等方面的论述;关于中英文写作方法的论述,如用词准确、搭配正确、逻辑通顺、信息流动通畅;关于避免中式英语、欧化中文的论述;以及翻译是再创作(或写作)的论述。

关于变通,可以引用严复“信达雅”中对“雅”的要求。“雅”的意思是“雅言”,即先秦时期的语言;严复强调使用雅言,就是对原文语言风格的变通,因为翻译为白话没有人愿意读。还可以引用功能翻译理论,包括目的论。这些理论强调译者可以根据翻译目的,对原文进行变通取舍。

在以其他论述充实CEA框架时,不必详细介绍这些理论,也不必限于引用一家理论。仅仅提及某理论的某个元素属于理解、表达或变通即可。另外,在举例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是必须)随手引用相关的理论。之所以建议引用一些理论,是因为翻译理论学习也是MTI课程的组成部分,理论结合实践是译者的应有素养。第二章内容如图3所示。

图3 第二章框架

在第三章(案例分析部分),用案例说明自己如何通过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宏观思维、调查研究,解决翻译过程中的理解、表达、变通问题。

“理解”一节展示如何实现“信”,重点描述理解的过程,包括通过什么努力纠正了原译错误。理解部分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小节。比如,按照理解的单位,分为理解字词(一词多义)、理解结构(结构歧义)、理解篇章(前后逻辑关系);按照理解的线索,分为通过了解作者背景引发的理解、通过了解写作背景引发的理解、通过熟悉相关领域引发的理解、通过抓住全文逻辑引发的理解;按照理解的手段,分为通过上下文理解,通过网络查证理解,通过请教专家理解;按照理解的对象,分为理解原文思想内容和语言特点。理解部分还可以写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原文表述、逻辑或引用实事方面的错误和不足。理解部分的分类标准如图4所示。

图4 理解的分类标准

“表达”一节展示如何实现“达”,关注语言逻辑和通顺问题。可以分为两方面写。一是表达的内容,即确保把已经理解的意思清楚表达出来,避免扭曲原意、产生歧义、逻辑不通;为了避免与理解部分重复,举例可以限于不难理解但表达却出现问题的情况。二是表达的形式,即确保译文符合汉语或英语习惯。表达部分的分类标准如图5所示。

图5 表达的分类标准

“变通”一节展示如何实现“切”,关注对原文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较大调整,确保在按照原文翻译不可行时,如何通过变通取舍,更好传递原文信息,或更好实现翻译目的。一是可以按照变通的对象,分为内容变通和表达形式变通;二是可以按照变通的方式,分为省略、简化、解释、改变说法的情况;三是可以按照影响变通的因素分类,如译文使用场景、读者背景差异、文化差异、制度差异等;四是可以按照变通的目的分类,如为了更好传递信息、实现作者意图、改进沟通效果、避免不当后果、达到委托人要求等。“变通”一节关注信息的增减变化,与“表达”一节关注点不同。

变通部分还可以列举不该变通而被变通的例子。比如,你作为译者,可能觉得某处应该变通处理,但又被审校改回直译;或者你作为审校把变通处理改回直译的情况。针对原文瑕疵的处理,也可以放在这里。如果所译文本需要变通的地方较少,本章可以省略。变通的分类标准如图6所示。

图6 变通的分类标准

报告的最后一章,可以总结翻译过程中采用的理解、表达、变通措施,以及对翻译的感悟,还可以总结翻译操作之外的其他体会和感想。

因为翻译实践报告用于展示本人的翻译实践能力,所以,素材必须是亲自翻译、修改或被修改过的材料。笔者建议用自己或被他人修改过的素材,因为通过修改,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

04、翻译实践报告的素材来源

只要是本人的实践成果,都可以作为报告的素材使用,比如,利用翻译实习成果,描述实习中遇到CEA问题及当时的解决方法,如实叙述审校、导师的修改及其原因;通过审校他人的译文,分析其中的CEA问题及自己是如何解决的;通过审校和修改本人前几年的译文,以报告形式直观展示翻译学习取得的进步;组织模拟教学,即请一组低年级(包括本科)学生做翻译练习,以报告形式归纳总结CEA问题并进行修改,展示经过和没有经过翻译培训的区别;以自己的翻译练习为基础,通过报告展示翻译和解决CEA问题的过程;重译他人已经译过的文本,找出两种译文在CEA方面的差异,论证自己或原译的不足之处。

报告素材不必要求原文所属专业领域或不曾有人翻译,因为这些和展示翻译能力无关。素材来源如图7所示。

图7 翻译实践报告的素材来源

本文的更详细内容,见李长栓著的《如何撰写翻译实践报告:CEA 框架、范文及点评》(2020)。

参考文献

[1] 黄国文. 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 李长栓. 如何撰写翻译实践报告:CEA框架、范文及点评[M]. 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译出版社,2020:1-19

[3] 李长栓、雷萌. 联合国文件翻译译注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iii.

[4] 穆雷、邹兵、杨冬敏.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参考模板探讨[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4):24-30.

[5]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2011 年8 月修订) [EB/OL]. (2013-12-27) [2020-06-24]. https://cnti.gdufs.edu/info/1006/1094.htm

[6] 孙三军、任文. 翻译硕士学位论文模式探究[J]. 中国翻译,2019(4):82-90.

[7] 曾记. 关于MTI笔译项目(实践)报告写作的一些提示[A]. 黄国文. 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李长栓,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具备丰富的口笔译经验,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协会、检察官协会等众多国内外机构提供过数百次会议口译服务;在《上海翻译》发表多篇文章;著有《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译公司)、《非文学翻译》(外研社)、《理解与表达:汉英翻译案例讲评》(外文社,与施晓菁合著)、《理解与表达:英汉口译案例讲评》(外研社)、《联合国文件翻译教程》(中译公司,与陈达遵合著)等著作。研究方向:翻译教学、教材编写、法律翻译。

特别说明:本文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小编删除。

- END -

转载来源:翻译学通讯

转载编辑:邢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