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虚病邪病的症状有哪些 虚病和实病有什么区别

虚病邪病的症状有哪些 虚病和实病有什么区别

本文目录一览:

中医疾病症状--正虚邪实证

正虚邪实证

名称解释

正虚邪实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正气不足,内外合邪,搏结凝聚所致病证。主要临床表现为肿块增大、增多,有邻近或远处转移,或岩肿溃烂,渗流血水,疮面灰暗,高低不平,易出血,久不收口;伴全身消瘦,发热,面色咣白,身体倦怠,不思饮食等;舌质淡红,苔薄而微黄或少苔、无苔,脉细数。常见于瘤、岩等疾病中。

病因

多因正气不足,内外合邪,搏结凝聚所致。

临床表现

肿块增大、增多,有邻近或远处转移,或岩肿溃烂,渗流血水,疮面灰暗,高低不平,易出血,久不收口;伴全身消瘦,发热,面色咣白,身体倦怠,不思饮食等;舌质淡红,苔薄而微黄或少苔、无苔,脉细数。

常用中药

太子参、西洋参、人参、生黄芪、当归、炒白术、茯苓、沙参、麦冬、制首乌、黄精、菟丝子、仙灵脾、白花蛇舌草、肿节风、半枝莲、蒲公英、半边莲等。

常见病

瘤、岩

瘤、岩中正虚邪实证症见多见于岩的晚期。肿块增大、增多,有临近或远处转移,或岩肿溃烂,渗流血水,疮面灰暗,高低不平,易出血,不易收口;伴全身消瘦,发热,面色苍白,不思饮食,倦怠乏力等;舌质淡红,苔薄而微黄或少苔、无苔,脉细数。治宜益气养血,解毒散结,方用保元汤或生脉饮合散肿溃坚汤加减。

预防调护

1.保持心情舒畅,切忌七情过度。

2.保护与改善环境,有效防止污染,避免接触放射与化学毒性物质。

3.对于肿块及溃疡等要及时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4.对癌瘤病人重视精神护理,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精神负担。

5.节制烟酒,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有益于抗病能力的提高。

-END-

声明:内容源于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编辑:半 夏

审核:虫 哥

秦伯未:治虚八法

虚之病因多种,或外伤酒色,或内伤七情,或伤于饮食疲倦,或嗜欲无度。

酒伤肺,实热熏蒸,肺阴销铄;色伤肾,精室空虚,相火无制;思虑伤心、血液耗伤,火易上炎;劳倦伤脾,火生于内,戕伤真阴;愤怒伤肝,肝火炽升,灼血吐血。

虚之辨识,把握玄机,亦非难事。

颧赤唇红为阴虚于下,逼阳于上;口干燥渴为肾阴不足,饮水自救;声音嘶哑,语言难出为肾气将竭;气促喘息,张口抬肩为阴虚肺槁,其无所归;喉干咽痛为真水下亏,虚火上浮;不寐恍惚为血不养心,神不潜藏;时时躁烦为阳中无阴,柔不济刚;筋急酸痛,易生嗔怒为水亏木燥,肝失所养;饮食不甘,肌肉渐消为脾元失守、化机日败;虚里跳动,怔忡心慌为气不归经;

盗汗有二,有火者阴不能守,无火者阳不能密;痰多清稀有沫为脾虚不制水,水泛为痰;骨痛如折为真阴败竭;腰胁热疼为肝肾虚损;膝下寒冷为命门火衰,真阳无力;小便淋沥,黄而涩痛为真阴亏竭,气不化火;足心如烙为虚火燥阴,涌泉涸竭;皮腠寒栗,咳吐涎沫为卫分虚弱;咳嗽内热,咯腥涎为营分亏损;亡血失精为肝肾戮丧;血结干咳为郁结火燔;饮食衰少、咳嗽泄泻见于久治后,为药误脾胃。

虚证之治以补为先,经云“虚者补之”,但不可笼统蛮补,首明虚之病位,何脏何腑?次明虚之性质,先别阴阳,凡精、血、津、营皆属阴,凡气、卫皆属阳。依次定法,皆不远矣。

虚之治法归结为八法。

一、补肺养阴法

辨证:适用于肺之气阴两虚。肺体阴而用阳,司呼吸而主皮毛,行津液而溉百脉。久病肺脏受损,肺叶焦萎,布化无权,不能化气行津,或由阴伤及气或由气伤及阴。症见咳嗽短气,皮毛不密则多汗畏风,少痰或干咳无痰,甚则痰中带血。语声低怯,咽干少津。

常用药:西洋参、北沙参、大麦冬、甜杏仁、川贝母、炙兜铃、白茅根

方 解:西洋参性凉而补,适用于气阴虚而有火之症,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以此最佳,唯价昂贵,太子参亦可权代,但不及西洋参。沙参、麦冬清养肺胃之阴而润燥生津。甜杏仁润肺止咳,适用于虚劳喘咳;苦杏仁苦降温散且具毒性,此时不宜。川贝母滋润性强,能润肺燥,浙贝母苦寒降泄,外感风邪,痰热郁肺时宜之。兜铃清肃肺及肠热,止咳平喘。白茅根偏走血分,善除血分之热以清热凉血,痰中带血者宜之。

二、补益建中法

辨证:适用于脾胃薄弱。忧郁饮食劳倦内伤,或先天禀赋不足,体素虚弱而致,症见食后脘腹胀满,口淡纳减,大便稀溏,同时兼有面色萎黄,肢倦乏力,少气懒言,脉象濡软。

常用药:炒党参、云茯苓、生白术、清炙甘草、怀山药、炒扁豆、炒豆芽

方 解: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 、即四君子汤,益气补中,健脾养胃。山药甘平,既补气,又养阴,且兼涩性,用之可以补脾而止泻。扁豆补益作用不及白术、山药,但不燥不腻,为补脾除湿之良药。脾胃虚弱,运化无权,稍食则易胀满,略加谷芽等以助消导,但味不宜多,量不宜大,否则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三、补卫固表法

辨证:适用于体虚卫阳不固。症见自汗出,恶风,易患感冒。

常用药:棉芪皮、人参须、炒白术、熟附片、浮小麦、糯稻根、大红枣

方 解:参、芪、术补气主将,三药同用,可增强疗效。但固表带止汗之功莫如黄芪,用绵芪皮,以皮走皮。卫气出于下焦,故用大辛大热之熟附片,峻补下焦之元阳。浮小麦入心经,止泻为其所长。糯稻根固涩以敛汗。红枣甘缓和中,令药无偏弊。

四、生津滋液法

辨证:适用于津液不足,内伤燥证。多因素体阴虚津亏,或老年体弱津亏,或产后津血耗损,或热病后期津液耗伤,导致胃津亏涸,肠道失调。证见食难入咽,食入难化,甚或食少噎膈,大便干结,或如羊粪,不易排出。

常用药:鲜生地、鲜石斛、天花粉、大白芍、仁、肥知母、活芦根

方 解:鲜生地黄甘寒滋润,治阴液不足。鲜石斛养胃生津。两药鲜用,生津清热之力更著。花粉甘酸生津,止渴润燥。白芍补血敛阴。麻仁甘平油润有滑肠之功,兼能补虚。热重者,更配知母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芦根清淡不腻,生津而无敛邪之弊。

五、养营补血法

辨证:适用于化源不足,肝血失养,或久病耗伤精血,或因失血过多所致,症见头晕心悸,视物昏花,目眩耳鸣,虚烦失眠,面色少华,唇甲淡白,女子经少浅淡或闭经。

常用药:制首乌、当归身、炒白芍、阿胶珠、龙眼肉、菟丝饼、潼沙苑

方 解: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不寒、不燥、不腻。当归、白芍补血养营。阿胶为滋阴补血止血要药,对于血虚,眩晕,心悸,失眠最宜。菟丝子、潼沙苑,不燥不腻,滋养肝肾,乙癸同源,欲补肝血,需益肾精。龙眼肉补心脾益气。神不守舍,可加柏子仁、酸枣仁。秦老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等血液病,每用此法,即张景岳大菟丝子饮之意。

六、滋阴填坎法

辨证:适用于肾精亏涸。本证为房劳内伤,或久病及肾,或温病后期热极伤阴,见腰膝酸软、足跟痛、遗精、头晕耳鸣等肾虚症状,并见五心烦热、盗汗、咽干等阴虚症状。

常用药:大熟地黄、山萸肉、熟女贞、甘杞子、黑芝麻、炙龟甲、厚杜仲

方 解:熟地黄为补益肝肾之要药,不仅滋阴养血,且可生精补髓,适用于一切阴虚、血虚、精亏之症。山萸肉酸温敛纳,滋养精血。女贞子、枸杞子兼补阴阳,女贞子益阴不腻,枸杞子性平而壮肾。黑芝麻补益精血。阴虚热盛时,用龟甲滋阴清热。杜仲补益肝肾,强壮筋骨,肾虚腰背疼痛最宜。

七、固摄精关法

辨证:适用于精关不闭,无梦遗精,滑泄阳痿,甚或见色流精,或尿后流出,脉象细弱。“肾主蛰,封藏之本”,病本在肾,病机为虚劳不能摄固。与下焦湿火,脉弦、舌黄之梦遗滑精,大相径庭,不可混同。

常用药:大熟地黄、山萸肉、五味子、金樱子、桑螵蛸、煅龙牡、建莲须

方 解:滋肾填精,固涩收敛并治。熟地黄、山茱萸、五味子滋固精关,以实其本。金樱子、桑螵蛸、莲须、煅龙牡一派收敛固摄治其标。

八、温补下元法

辨证:适用于肾阳虚寒,命火式微。命门为全身化机之源,命门火衰,症见畏寒,四肢不温,腰冷酸痛,入冬尤甚,小便频数不尽,男子阳痿、早泄等。

常用药:原附块、别直参、鹿茸片、补骨脂、大熟地黄、益智仁、核桃肉

方 解:以附子补火猛将为君,结合人参,即参附汤。鹿茸咸温,补火壮阳。肾为水火之窟,壮阳滋阴必须兼顾,否则火旺烁阴、精气更伤。张介宾曰“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补骨脂、熟地黄、益智仁、核桃皆为此而用。

小 结

虚证诸法皆用补,如上述别阴阳、辨脏腑,脉络已清。再简约,则为温、凉两字。温者助阳,补气、补卫、补下元命火;凉者益阴,滋肺、滋胃、滋肝肾之营精;另有固摄,寒热不显,但药性微温,当属补阳之属。

来源:本文选自《秦伯未临证经验集粹》,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王凤岐,吴大真,王雷。人卫中医编辑整理。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

中医邪正虚实辨

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

《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又曰∶邪之所凑,其正必虚。是凡病未有不为邪气所伤,而即为正气虚脱者也。是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皆因外感风寒,内伤五志之所致。故凡病当先却其邪,调其血气,顺其所逆,通其所稽,则阴阳和平,而正气自复。若止知补虚,而不清理其病,邪病一日不去,正气一日不复,渐积至久而成不救之虚脱矣。又常见少年子女,因感外邪,而为发热,咳嗽,或为唾血,或为夜热,不行清理其邪,而致阴阳破散,血气干枯,有不数月而死者,有不周岁而死者,而曰此百日怯也,此周年怯也。悲夫!夫少壮之人,精神日盛,血气日生,若不因邪病而成虚怯,未之有也。有不因邪病而成虚怯者,奇恒之病也。

(不因外感内伤,故曰奇恒。)《大奇篇》曰∶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紧急,皆隔,偏枯,男子发左,女子发右。年不满二十者,三岁死。(从内而外,故曰发。)夫人之荣卫血气、皮肉筋骨,皆资生于胃腑水谷之精。胃脉沉鼓涩者,胃虚而生气衰也。血气不能荣养于身,故成偏枯之证。年未满二十者,精神正盛,血气方殷,而反见此衰败之证,此因先天所秉之元气虚薄,而后天不能资培,斯成自损之病,然亦至三年之久,而不致于速死。审辩邪正虚实,临证要紧关头,名医之门多疾,若能分别救治,庶几其有瘳乎!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懒”是体虚发出的信号?4类虚症,5种调理,恢复好气色!

你是否有过无精打采,不想说话,全身疲倦乏力的情况?正所谓力不从心,有人说,人变懒是因为身体越来越虚了。那么,如何看出自己哪里虚?

一、4类虚症要分清

中药 睡眠 枸杞 食疗 养生

中药 睡眠 枸杞 食疗 养生

中药 睡眠 枸杞 食疗 养生

中药 睡眠 枸杞 食疗 养生

二、1分钟看出虚症

中药 睡眠 枸杞 食疗 养生

三、如何改善虚弱体质

体虚之后,会发现有时脾、胃、肺等器官发生功能异常。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这些症状,多加调养内腑,有助于改善各种虚弱体质。

中药 睡眠 枸杞 食疗 养生

中药 睡眠 枸杞 食疗 养生

中药 睡眠 枸杞 食疗 养生

中药 睡眠 枸杞 食疗 养生

中药 睡眠 枸杞 食疗 养生

体虚也要重视起来,日常生活多注意饮食,健康运动,恢复好气色。

您还有哪些疾病预防方面的问题,头条关注南方健康,三甲医院医生顾问持续为您提供专业的健康知识!

#预习你的60岁##你好三月##清风计划##我要上头条#

审核:贾建真编辑: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