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风水中过峡图解 算命说的过河什么意思

风水中过峡图解 算命说的过河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我所知道的蟠龙山和二龙山

蟠龙山雄姿(2018年8月摄于该山东南侧)

我所知道的蟠龙山和二龙山

作者 | 马玉宝

我是龙岗土生土长的“土著”人,在龙岗已经生活了70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公社学习新闻报道和写社志期间,跑遍了龙岗52个自然村和山山水水,对龙岗的一草一木比较熟悉,也很有感情。

近来,在平台和书籍上看到了几篇文章,都是关于描写赞扬龙岗境內两座山的美文。一座是蟠(盘)龙山,一座是二龙山。

读后,为作者的美言妙语和一片深情,所深深打动和感染!一个外地作者,竟然为我们龙岗的山岗秃岭大唱赞歌,我能不感动吗?在这里我先向美文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读罢作者美文,我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作者毕竟是外地人,靠一时半刻地采访,就算再查看地方志书,就能彻底了解并弄明白这两座山的历史经纬,它的由来,它的方位,它的地理,以及历史传说故事等等,恐怕存在一定难度,毕竟被采访人的了解和志书记载也都有一定局限。再说民间也存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一个事件有几种说法也属正常,有对也有错。

俺是个痛痛快快,实事求是,有啥说啥之人。今天我想说的是:蟠龙山和二龙山的不同和区别。一句说开吧!两座山相距约四公里,想碰头都够不着,是完全不同的两座山,龙岗人几乎一致的看法是,互不隶属,互不相邻,互不关联,只是山名中都有个“龙”字而已。

上面地图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铅印正规地图,图中红点为蟠龙山,绿点为二龙山,黄点为尼姑山,紫点为龙岗村。蟠龙山以北,董家沟以东,安家庄以南群山叫黑山(未标,只文字说明)。

一、山的方向和地理位置

先看这张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原龙岗公社地图,非常直观地说明了两山的方位。需要说明一点,龙岗公社1984年社改乡,1993年设镇,2012年已改为龙山产业园,所辖地域均没有变动。(见铅印地图和油印地图中紫圆点为龙岗村)

蟠龙山在临朐县城东北方向,约5公里的弥河东岸,海拔213.3m。从龙山产业园驻地龙岗村看蟠龙山向西南方向,精确测得直线距离4.5公里。蟠龙山整个山体属原营子镇安家林村(村已拆迁)。蟠龙山在之前青州修建的蟠龙湖水库正东岸,隔河与青州市弥河镇东南河村相望。蟠龙山山北侧山脚下与青州交界,山之阴有一条东西走向大沟,因为沟两崖全是红色土壤,“绛”为红色,所以叫“后绛(jiàng)沟”。这条红土沟属于青州市弥河镇东南河村的越河“插花”交织地带,土质肥沃,寸土寸金,是农家命根子,即使过河过桥种地很不方便,也不舍得丢弃。蟠龙山东北侧山脚与“后绛沟”东首向东北看(即黑山),是原龙岗镇南李家山和北李家山两村地域(两村都已拆迁)。

山东侧山脚下是1959年冬,青州与临朐接力共同修建的冶源水库东干渠。上世纪七十年代末(1977年10月17日)至八十年代初,原龙岗公社倾全社之力,在蟠龙山西坡,修建了二级电力扬水站,提弥河水灌溉良田,发挥了很好的效益。今龙山园泮家庄子村(村已拆迁)张周远老人提供信息:因修建扬水站要占弥水西原益都具弥河公社东南河村和临朐县原营子镇安家林村的土地,原龙岗公社从南李家山村拿出二十多亩好地,与上述二村互换补偿,另外还承诺安家林村免费优先用水,作为开工条件。

蟠龙山扬水站第二级顶端

蟠龙山扬水站建成后,在弥河西青临公路上远眺,蔚为壮观,那五根桔红色的铁管子,真像五条巨龙攀山,吐出弥河水流入龙岗大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去县教育局办事走蟠龙湖大坝滚水桥,在弥河西曾选好角度拍过照片,后来胶片也找不到了。现已拆除,留下遗憾。(见地图红圆点和红箭头↑1所标处即为蟠龙山地理位置)

上面地图为1986年《龙岗社志》油印地图,红色箭头↑1为蟠龙山,红色箭头↑2为二龙山,红色箭头↑3为尼姑山,紫色圆点为龙岗村

二龙山在县城东北约10公里,座落在今龙山园驻地龙岗村正南2公里,海拔高度178m。二龙山北面山脚下有冶源水库东干渠环绕而过。二龙山东北侧是谢家营村,二龙山南侧是荻子涧村,二龙山西侧偏南是张家沟村(已拆迁),二龙山北侧偏西是龙南(辛庄子)村,二龙山正西偏北是孟家庄村(已拆迁)。(见地图中绿圆点和红箭头↑2所标处即为二龙山地理位置)

蟠龙山与二龙山直线距离精确测得为3.8公里。

再附带着简要说一下名不见经传的尼姑(崮)山之方位。尼姑山在二龙山东南,隔银子沟相望(目前又加上一条长深高速路相隔),两山直线距离1.3公里,其海拔高度在一资料上见是200m。(见地图黄圆点和红箭头↑3所标处即为尼姑山地理位置)

蟠龙山东北侧石龙尾巴处被挖断的石坑

二、山形地貌

蟠龙山耸立在弥河东岸,巍峨挺拔,山东坡和南坡陡峻险要,山西侧坡度大而缓,一直伸到弥河东岸崖头之上,北坡较缓。目前一般登山者均从西坡和北坡上山。我登过几次都是从东北侧开始,再转到西侧,比较好爬。据当地人说,历史上曾有公益爱好者,在山南坡约60度的陡坡上,凭人力开凿出一条阶梯,宽度能容两人错道,供登山者拾级而上,取名“南天门”,也有说是叫“南山门”的。蟠龙山奇就奇在,从山西坡山脚下开始,一条凸起裸露在地面之上的石灰岩石嵧,从山西坡向上,转到山南坡山半腰之上,再绕到山东坡,渐渐地随山坡下降,直到后绛沟东头,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忽然而至降落在半山腰,把尾巴梢子向东北方向一甩,就飞过了后绛沟,散落在沟北黑山的东南山坡上,逞发散状,真个是活龙活现一条巨龙尾巴!目测整个石龙足有一千五百米余。

据康熙《临朐县志》载:城东北十里为龙山。山椒有黑石碗蜓盘回,酷似龙形,长亘三四里,中有沟,断为二。旧传元至正十七年,有龙见此,因名。下有深潭,乡人祷雨者多应。县志中说“中有沟,断为二”,即指此处。1990年之前我在龙岗教育组工作时,每周必去县教育局办公事一至两次,每次骑车路过蟠龙山东麓,总是停车冶源水库东干渠坝上,欣赏一会这条巨大的石龙,赞叹大自然的奥妙。自己买上青岛6型照相机后,还曾上山分段拍过几张这条石龙照片,后来也不知把胶片丢哪里了,现在想起来了,却找不到了。蟠龙山之阴,后绛沟北侧的群山,在董家沟村之东,安家庄村之南,绵延数里,山的海拔高度都比蟠龙山主峰矮着不少,当地人们习惯叫黑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也曾从黑山上走过几次,每次都特地扫一眼,黑山上也有零零星星的裸露石嵧,但都不长,断断续续的,也组不成一条完整的有头有脖有身子有尾巴的巨龙。所以说蟠龙山及北面群山,唯蟠龙山上有这一条巨大的较完整石龙,不存在有二龙(山)之说。

再说龙岗村南面二龙山,脊平坡缓,没有耸起的山峰。脚踩龙岗村南因地势较低,抬头望去,就像一条山岭;脚踩荻子涧村东因地势较高,向北看去,就是一个平缓的山坡。此山逞东西走向,目测足有两千多米长。山最东端较高,山头昂起,当地人也叫这座山头为“黑山”。山的中段北侧有一大片平坦地面,最北边凸起处为一小山包,原先有一块巨石,后来碎成几块,颜色有些缤纷多彩,当地人们称为鹁鸪子石,还听人说这是天外来 “客”——陨石。确否未见天文学家来考证。(见照片)

尼姑山逞南北走向,长约一千余米,无特殊山峰和特有石质。山的名气无法与蟠龙山和二龙山相比,地图上仅是一无名高地而已。少年时期每周六周日拾柴禾,至少爬此山两次。

三、山名由来及历史民俗文化底蕴

蟠龙山,由于其山形地貌东高西低,一条三里多路长的石嵧,裸露山皮,围绕山体大半圈,山西边又紧靠弥河东岸,酷似一条蟠龙,探头弥河取水之势,故得名:蟠(盘)龙山,又叫龙山。可以说是地作天成,神工巧造,大自然的的杰作。正因为如此,蟠龙山有许多关于“龙”文化民间传说。现拾取一二,以飨读者。

关于蟠龙山北面这条大沟,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传说演绎了。此沟叫“后降(jiàng)沟”,是降落的降(不读Xiáng)。传说是有坏人忌妒蟠龙山巨龙给安家林村带来的好风水,本村有人在朝廷做官,飞黄腾达。小人生气忌妒,就请风水大师暗中使坏,利用挖龙脖子之卑劣手段把石龙挖断,从而达到“降”(jiàng)龙,使石龙飞不起来,成为一条“卧龙”。民间传说,听信由己。

小时听俺村里老人说,蟠龙山之龙来自东海,盘踞此山,探头弥河取水时,头顶上镶嵌着两块圆形金子,闪闪发光。一群南方人(咱当地叫南蛮子)路过蟠龙山,见一巨龙向西探头取水,断定龙身上必带有值钱宝物。于是,就顺着龙身子向西找去,找到龙头处,发现了龙头的两块金子,就取剑将金子剜下拿走了。过段时间返回时,发现龙头上又长出两块金子,又立即用剑剜走。这伙南方人犯了经验主义了,第三次路过此地时,又到龙头上去找金子,果然龙头上又生出两块金子。南方人求财心切,拔下剑就使劲剜金子。结果,用力过猛,一下子把龙头砍下来了。龙头骨碌一滚,滚到到弥河里,随着滔滔河水北去不见了。这伙南方人第三次不但没得到金子,还把龙头给砍下,滚到弥河里去了。从此,南方人离去再也没来过。自此始,蟠龙山上的石龙没有龙头了。神话传说,不必抬杠。

蟠龙山石嵧

还有一个传说版本,本山石龙是东海龙王奉玉帝之命来弥河取水,润泽这一带黎民百姓,保证风调雨顺。山东侧山脚下历史上曾建有龙王庙,每年正月初九、三月三、九月九,为蟠龙山庙会香火,周围百姓来求东海龙王保佑平安者甚多,人山人海,络绎不绝。烧上几柱香和几沓纸,求得个心理平安。还有,每逢久旱不雨,当地善男信女,又来摆上供台祈求东海龙王喷洒甘露,据说很灵验,每次有求必应,及时雨救急。庄稼得喜雨,一夜长三寸,一片丰年景象,蟠龙山周围百姓,便杀猪宰羊到蟠龙山龙王庙谢神。神话传说嘛,不必较真,左耳听右耳冒,就是丰富点精神文化生活罢了。我是教师出身,是个唯物主义者,常识课本上教学生学“水的自然循环”规律,不用人去求,天空积雨云达到一定程度,又遇上风的作用,水就会自然落下来。还有人工降雨,比龙王还听话还准确!

蟠龙山顶上,在历史上就一直建有庙宇叫玉皇阁。解放后,随着政府提倡信科学,破除迷信,公开来此山朝拜进香者日趋减少,玉皇阁日渐冷落。又加之年年日晒雨淋,无人整修,玉皇阁渐渐地倒塌了,如今只剩庙宇屋基基石,2018年夏登山时,见里面杂草丛生。据说,蟠龙山东侧山脚下历代碑文不少,后来没有得到很好保护保存。听人说南李家山和北李家山两村之间,在传说李神仙的“脚印”附近,修过一座石桥,石桥面好像是用蟠龙山的石碑做的。我问过该村高中同学证实,确有此事。不过,两村都己拆迁,垫沟平地办工厂,早已把石桥埋在地下了。改革开放以来,当地东海龙王信徒,又在山东侧山角下,东干渠西面,自发集资又建有三间红砖红瓦龙王庙。此次登山,我与搭档刘兆华进去看过,下有一供台,墙上挂有一龙海龙王画像,完全是一副爷们形象,蟠龙山龙是雄是雌,一目了然了,不存在雄雌之分。奇怪的是蟠龙山正月初九、三月三、九月九庙会香火一直没火起来,冷冷清清,与其他地方的庙会比肩接踵的热闹场面,形成显明对比和反差。

蟠龙山战斗十一勇士(照片下方说明,战斗发生在1946年10月6日,照片摄于11月8日,当时一战士有事未参加合影)

蟠龙山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还是一座闪耀着红色革命光芒的优秀传统教育基地。1975年清明时节,我奉龙岗公社武装部长卢洪波之命,参与编写临朐民兵斗争故事。我当时太年轻,怕不胜任,又推荐俺吴家辛兴联中王玉伦老师(已故)与我一块合作。我俩背着铺盖,自带煎饼卷,到蟠龙山北面董家沟村,采访董玉林等老民兵。董玉林给我俩回忆了,发生在盘龙山的一次战斗。1946年10月6日,临朐县武装部长蒲方南,率领八名战士和两名民兵,执行任务时,在蟠龙山遭遇了地方杂牌武装,龙岗村宫子英率领的200多名匪徒。蒲方南率领民兵抢先登上山顶制高点,凭借玉皇阁作掩护,与宫子英匪徒进行了斗智斗勇的激烈战斗,先后打退匪徒多次进攻。最后在益都县武装部独立营民兵的支援下,毙伤敌匪十一名,我方只一战士受轻伤,打得敌人丢盔卸甲逃回龙岗。盘龙山十一勇士胜利撤出战斗凯旋。我俩采访结束后,一块去爬了蟠龙山,实地考察了地形地貌。回去写了一篇《蟠龙山战斗》,署名“龙钢”,刊登在《临朐民兵斗争故事》一书上。

1947年7月26日,在蟠龙山还发生过一次战斗。此前,派第八军军长李弥手下一个营抢先占领了蟠龙山。军队对山周围各村百姓,不断进行骚扰,强征民夫,拆民房卸大门,杀伐老百姓树木,弄到山半腰修碉堡,老百姓怨声载道。陈毅粟裕领导的解放军华野第九纵队第二十七师之一部,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夜晚,向盘踞在蟠龙山的匪军发起了攻击。因为山东面和南面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解放军就选择山北缓坡龙尾处实施突击强攻,经过几次反复争夺战,在天亮之前,终于攻下山头,消灭敌匪,战斗胜利结束。老百姓从土屋山洞里钻出来,迎接解放军。解放军进村后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帮群众担水扫院子,深受老百姓欢迎。这就是国、共两军的根本区别。当地老百姓说,军队不败,天理难容!

再说二龙山的由来及文化底蕴。二龙山又叫双龙山、二龙岗,山势比较平缓,没有什么特点,远看就像一片山岭,海拔178米。我对二龙山的认识始于1960年生活困难时期,跟着姐姐到二龙山中部北侧一条名叫“大沟”的地方捋过树叶子。后来还与小伙伴们来二龙山搂过柴草。1966年之前,山上光秃秃的,地面除了杂草没别的植被。这一年秋假开学,我所在的吴家辛兴完小,五六年级高级部学生,全力以赴,在学校老师带领下,去二龙山北坡,帮助谢家营村挖穴植树一星期。中午在山上吃饭,饭后休息时,我和几个男生围着山转了一圈,想找那“两条龙”看看,那怕象征性的石嵧石脉,都没找到!何谈“二龙”`“双龙”?唯有在山中段北侧一个凸起小山包处,只见有一块奇怪的大石头,还有几棵小松树小槐树酸枣树,当时不知道这块石头有啥来头?后来才听人们说这块大石头的名字和来历不一般。

二龙山,到底是依据什么起的名字?我一直探寻了五十多年,问过许多人,一直没找到答案。2022年5月22日中午,我忽然想起老龙岗的“历史通”居思兴老师,他从公务员退休后,挑头办了个“二龙山文化研究会”,对地方志史很有研究。我把电话打过去,说明原由。他说:二龙山东端有一条银子沟,二龙山西端也有一条沟,两条河沟在山的一东一西,常年河水流淌,小溪流水就恰似两条会舞动的 “龙”。所以,龙岗村正南这座山,当地人们就依这 “两条河沟流水喻龙”,取名“二龙山”。正如人们常说的 “虎行生风,龙行带水”,溪水蜿蜒似龙,不无道理,且很形象,与蟠龙山 “石嵧喻龙”,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才是:蟠龙山石龙半腰缠,二龙山水龙隐溪涧。也就是说,蟠龙山上是 “石龙”,二龙山上是 “水龙”,各有千秋。心中半个世纪的“谜”终于解开了,二龙山“双龙”找到了!俺龙岗二龙山周围的先人,是不是也很聪明啊!

二龙山在历史上还是一座佛教之山,据说八百年前,梁山好汉鲁智深杨志孙二娘,在上梁山之前还曾在此山隐居过。有人说《水浒传》中有一说“青州东南四十里二龙山”,即是指此山,青州到龙岗村正好四十里,方向东南。在鹁鸪子石头南面,有一地面很平坦很开阔,据说在历史上这里曾建过一大片寺庙,取名:宝珠寺。传说最兴盛时寺里面住有三百多名和尚。宝珠寺石碑早已不见踪影,有一说张家沟村建小学时搬去做了基石,实则考查一无所获。

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第八军军长李弥驻进龙岗村,为了抗战打日本,把寺庙扒毁,倒下物料,运到二龙山东端最高处,建了碉堡。寺庙屋基仍埋地下,大雨冲刷过后,时有裸露。

尼姑山的名字由来及历史文化底蕴比较简单。俺家邻居张洪瑞(已故多年)是一个识文解字的风水先生,我小时候常到他家玩,听他讲故事。啦到尼姑山命名时,他搬出字典来,引经据典对我说,山因顶平为崮,又是泥沙构成,故得名泥崮山。相传后来在宋朝,山北端东坡平缓处建有尼姑庵,后渐渐地演化为尼姑山。

四、对当地保护自然景观和挖掘历史文化的一点启发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为促进经济发展,都打旅游牌,保护和利用自然景观,一本万利;深入控掘整理历史民俗文化,成了各地香饽饽抢手货。有的地方还在睡梦中时,另一地早就抢先一步,捷足先登了。举一例子足以说明:《水浒传》中有一说法花和尚鲁智深在青州东南四十里二龙山隐居过,就这么一句话,邻县的青州市就把鲁智深“招商”到青州二龙山去了。前二年在青州哄孙子,从青州报上看到,青州市早已打着二龙山和鲁智深的旗号当招牌,把青州二龙山挖掘开发结束了,已开始招揽游客了。而我们临朐龙岗二龙山,在前几年也曾有个人打着二龙山旗号,搞过“二龙山庄”餐饮业,后来不知何因又停止了。

还有,蟠龙山的石龙自然景观,在方圆百里独一处,如果好好开发利用,也是一处很好的乡村游景点。然而,目前情况是,不但不保护,还公开掘毁了。记得1975年春去登蟠龙山时,站在山顶一望,整条石龙完整无损,栩栩如生!2018年8月,又去登蟠龙山,映入眼帘的是另一番样子:山西坡山脚的石龙脖子,被采石者挖了个大坑,龙脖被挖断了!山东北坡半腰处石龙的尾巴,也被采石者挖了个大坑,龙尾巴断了!后绛沟北侧,甩在黑山东南坡的龙尾巴梢子,已被开发者快挖完了,当时正在挖着,石龙尾巴彻底没有了!一条好端端形象逼真的石龙被挖去三截,龙不成龙,毁成碎断,残不忍睹!看到此情此景,心情好一个难受!蟠龙山石龙遭到不可逆的毁坏,我们的后代永远见不到完整的石龙了!蟠龙山还叫此名,有点名不符实了。蟠龙山石龙毁在我们这一代手里,我们愧对子孙后代呀!

看看比比,青州市的做法,抢先打着《水浒传》鲁智深旗号做样板,开发青州二龙山,挣开大钱了!而我们临朐龙岗的二龙山开发却停止了。盘龙山的自然景观石龙,不但得不到有效保护开发,反而损毁的无法弥补复原了!一看一比,这就是差距。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当地的父母官深思吗?!

本文快结束了,特别加一句感谢:

我临朐五中高二级尹清春同学,他家是原营子镇安家林村(村已拆迁),座落在蟠龙山之阳,他从小生活在蟠龙山下,对此山及周围情况比我熟悉,对史料了如指掌。老同学毕业后从军几十年,在部队学过《军事地形学》,业务精,技术棒。在微信聊天中他得知我写此文的消息后,放下手中营生慷慨相助,给我提供相关史料,帮我查找精密地图,找到蟠龙山、二龙山、尼姑山三山确切地理位置,并精确测量出三山之间直线距离及龙岗村至蟠龙山与二龙山直线距离。秦广东和窦元喜两位老同学,受我之托,忙里偷闲,去二龙山拍鹁鸪子石头视频。王兆亮同志提供了蟠龙山扬水站照片,和康熙《临朐县志》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拙文写完了,啰啰嗦嗦写了这么一大片丑字,目的只一个:热烈欢迎外地的朋友们,来看看如今快速发展的龙山园新面貌,顺便逛逛蟠龙山、二龙山,还捎带着那个不起眼的尼姑山。以这篇小文作免费导游图,不至于走错路,爬错山,枉受累,耽误您宝贵时间和旅程。

写于2022年5月24日

马玉宝,一九五二年出生,籍贯临朐县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张家辛兴村。高中毕业后回村任民师,恢复高考后又考取临朐师范,分配龙岗任教至退休。自1973年始,多次借调公社(乡、镇)通讯报道组、材料写作组工作,曾任《大众日报》社通讯员,新闻报道多次见诸临朐县广播站(电台),山东省广播电台,《大众日报(农村版)》,《科学与无神论》杂志,以及《求是》杂志内参。教学论文被全国十多家省级教育刊物发表。现已退休赋闲,有时灵感来了,也写点小诗小文解闷。

江河有言,致敬创造奇迹的人们

大江大河,具有波澜壮阔、磅礴浩荡之意象,寓意时代大潮之奔涌,变革伟力之汇聚。

所有大江大河的澎湃激昂,其实都起源于最初的涓涓细流。

四十多年前,当十一届三中全会尚未召开,“改革开放”一词还在赶来的路上时,普通中国人是先从教育与科学的春意中感受到一丝前所未有的气息的。1977年底恢复高考,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庄严地揭开了序幕。

《大江大河》的时代叙事,便从高考这道为时代化凌破冰的细流开启,追寻时代大潮如何不可阻止地兴起、奔腾、向前。农场劳动的宋运辉,喂猪之余仍不忘在猪圈周围的石板上写满各种公式。苍天不负有心人,他与姐姐宋运萍双双达到了高考录取分数线,宋运辉的成绩还是全县第一名。然而,受家庭出身问题所累,为了能把政审材料送上去,宋运辉甚至跑到镇革委会主任办公室门前,将“高考应重在本人表现”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背诵了一百多遍,终于给这个家庭换来了一个梦寐以求的上大学的名额。

背社论的出发点,来自于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渴望与诉求。这种渴望与诉求,不仅宋运辉身上也有,后来成为其姐夫的雷东宝等村民身上有,当时亿万中国人的身上同样有。这份最原始的冲动推动了无数个体的改变,也终于汇聚为一次震撼天地的伟大觉醒。

宋运萍虽然没有上成大学,但还是在自己生长的土地上感受到了春潮的涌动,并与雷东宝这位回到农村的复员军人产生了感情。如果说宋运辉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动力源于自身发展的要求,那么雷东宝等人的“思变”则更加质朴——因为太穷!雷东宝文化不高,但肯吃苦,乐于接受新事物,对大学生小舅子的新思想尤感兴趣,更有一份带领乡亲挖掉穷根的担当意识。

《大江大河》准确地把握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伟业初启时社会结构中两股最强大的内生力量:改变命运,为了不再受制于贫困;改变命运,为了追上时代发展潮流。这两股力量最直观最鲜明的体现,分别是农村广袤的家园与城市蓬勃的校园。与此相对应,《大江大河》扭住了两条主线——走进校园的宋运辉;留在家园的雷东宝。它们看似处在两个不同层面,却通过雷东宝、宋运萍、宋运辉一家人的命运纠缠,勾画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基本的图景:在城市的校园,人们尽情释放对知识的渴求;在农村的家园,人们尽情释放对富裕的向往。校园、家园就这样交织在一起,在与更多的力量汇合之后,最终造就成为改变中国基本样貌的大江与大河。

校园与家园,最能体现出改革开放所塑造的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宋运辉拼命地“学”,睁眼看世界;雷东宝使劲地“干”,摸着石头过河。“学”与“干”,恐怕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之道,它们被融入一个家庭,从家庭关系的构建中对照出推动社会巨大变革的模式原型。

从《大江大河》中可以感受到,改革开放,首先是对人的解放。被解放的雷东宝,被解放的宋运辉等等,都在他们的图谱中呈现出全新的生命状态。同样,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旧思想旧势力旧观念依旧时不时地冲击着新事物新尝试新探索。就像宋运辉上大学受阻一样,雷东宝在农村搞承包、开砖窑、办乡镇企业等举措也不断受到非难、困扰,甚至面临过极为严峻的挑战。到底要不要坚持下去,考验着每一个改革者,既考验他们的智慧,更考验着他们的忍耐与信念。改革开放的推动力既来自于这个国度的顶层,也生发于这片土地的基层。无数普通人身上迸发出无穷的创造力,有很多东西正是通过他们先试先行,而他们也必然承受着这一进程中所产生的巨大压力与种种委屈。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观大江大河,其实更要追细流、数浪花。细流的律动,浪花的跃起,才有气韵生动、生生不息的大江大河。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国务院决定对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进行隆重表彰,便是这样一份情怀的表达。

改革开放事业为什么成功,说到底是尊重了人的基本价值,激发人的创造力干出来的,是在原先没有任何路的地方踩出了一条新的道路。这就是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特别强调的:“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我们为创造了人间奇迹的中国人民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

致敬改革开放,更要致敬这四十年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推动历史性变革的每一位普通人!

男子乘船渡河,夜里父亲托梦说,明日不要过河

男子乘船渡河

在一个古老而偏远的村庄里,有个名叫李阳的青年男子。他长相憨厚,性格内向,平日里话语不多,但总是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李阳的父亲是村里出了名的渔夫,从小李阳就跟着父亲在河边长大,对那条宽阔的河流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就在李阳成年不久,他的父亲在一次捕鱼中不幸溺水身亡,留下李阳一个人独自生活。

失去父亲的李阳继承了父亲的渔船和捕鱼技艺,每天都会在河上忙碌。虽然生活艰辛,但他凭借着勤劳和坚韧,日子也过得去。村里的人们都很同情他,也时常会帮助他,李阳对此总是心怀感激。

这一天,李阳像往常一样在河边捕鱼。傍晚时分,他捕获了不少鱼,准备回家。然而,当他收拾好渔具,准备离开时,却发现原本平静的河面突然波涛汹涌起来。李阳心中一惊,他知道这样的天气渡河是非常危险的。但是,看看天色已晚,他又不愿意在河边过夜。犹豫片刻后,李阳决定冒险一试。

他小心翼翼地划着船,试图保持平稳。然而,随着风浪的加大,船身开始剧烈地摇晃起来。李阳拼尽全力控制着船的方向,但渐渐地,他感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就在这时,一个巨大的浪头打来,李阳只来得及紧紧抓住船边的扶手,整个人却被浪花打得透湿。

经过一番挣扎,李阳终于将船靠到了对岸。他长出一口气,心中暗自庆幸。然而,就在他准备上岸时,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接着便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李阳迷迷糊糊地睁开了眼睛。他发现自己正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四周一片漆黑。他想要起身,却感到浑身无力。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孩子,你终于醒了。”

李阳努力转动着僵硬的脖子,循声望去,却什么也看不见。他心中一阵恐慌,急忙问道:“你是谁?这里是哪里?我怎么会在这里?”

那个声音叹了口气,缓缓地说道:“我是你父亲的故友,这里是我的船上。你渡河时遇到了风浪,是我将你救上来的。”

听到这里,李阳心中的恐慌稍稍减轻了一些。他感激地说道:“谢谢你救了我。”

那个声音再次响起:“孩子,不用谢我。我救你只是因为受你父亲之托。你父亲在去世前曾来找我,他担心你一个人在河上会有危险,所以拜托我暗中照顾你。”

李阳听后心中一阵感动,泪水不禁模糊了视线。他哽咽着说道:“父亲他……他还好吗?”

那个声音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地说道:“他很好,只是他不能再陪伴在你身边了。他希望你能够坚强地活下去,不要辜负他的一片苦心。”

李阳点了点头,擦干眼泪,坚定地说道:“我会的,我一定会好好活下去。”

那一夜,李阳和那位神秘的老友聊了很多。他得知了父亲生前的许多事情,也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他决定要更加努力地生活,不辜负父亲的期望。

第二天早上,李阳告别了那位神秘的老友,重新踏上了回家的路。当他走到村口时,却意外地发现村里的人们都聚集在那里,一个个神色凝重。李阳心中一紧,急忙走上前去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村民们看到他回来,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一位长者走上前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孩子,你可算是回来了。昨晚你渡河遇到了风浪失踪了一夜,我们都担心你出事了。”

李阳听后心中一阵感动,他笑着说道:“让大家担心了,我昨晚遇到了父亲的故友,他救了我,还和我聊了很多。”

村民们听后都感到十分惊讶,纷纷议论起来。长者看着李阳,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他缓缓地说道:“孩子,有些事情或许并不是你看到的那样。但是,只要你心中有爱,有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李阳听后心中一动,他深深地向长者鞠了一躬说道:“谢谢您的教诲,我会记住的。”

从此以后,李阳更加努力地生活和工作。他时刻牢记着父亲的教诲和那位神秘老友的嘱托,用自己的勤劳和坚韧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他也成为了村里人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样,他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颂着。

然而,就在李阳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时,一个诡异的梦境再次打破了他的平静生活。那天晚上,李阳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父亲的身影和那条波涛汹涌的河流。突然,一阵冷风吹来,吹得窗户“吱吱”作响。李阳感到一阵寒意袭来,他紧了紧被子,试图让自己暖和一些。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而又苍老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阳儿,阳儿……”

李阳猛地睁开眼睛,却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朦胧的空间中。他看到父亲的身影站在不远处向他招手。李阳心中一喜,急忙跑上前去喊道:“父亲,是你吗?我好想你!”

然而,当他跑到父亲身边时,却发现父亲的身影突然变得模糊不清起来。他伸手去抓,却什么也抓不住。这时,父亲的声音再次响起:“阳儿,明日不要过河。”

李阳听后心中一惊,他急忙问道:“为什么?父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然而,父亲的身影却越来越模糊,最后化作一道青烟消失在空气中。李阳从梦中惊醒,发现自己的枕头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他坐在床上喘着粗气,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恐惧。他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托梦给他,更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告诉他“明日不要过河”。这个梦境到底意味着什么?难道说,他再次渡河会遇到危险吗?

李阳的心中充满了不安,他决定去找村里的长者请教。长者听后沉思片刻,缓缓地说道:“梦境有时候是神秘力量的预示,也许你的父亲在另一个世界里依然关心着你。我建议你明日不要过河,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

李阳听后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定。他决定听从父亲的嘱托和长者的建议,明日不再过河。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阳又接连做了几个诡异的梦境,每一个梦境都与他的父亲和那条河流有关。这些梦境让他感到越来越不安和恐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身边是否隐藏着某种神秘的力量。而这些梦境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和真相呢?李阳决心要揭开这一切的谜团。男子乘船渡河(续)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阳越来越被这些接连不断的梦境所困扰。每当夜幕降临,他总会被拉入那片朦胧的空间,与父亲相见,但每次都只是匆匆一瞥,父亲的身影便再次消失。而每次消失前,那句“明日不要过河”的嘱托都会如重锤般敲击在他的心上。

村里的人们也开始注意到了李阳的反常。他整日魂不守舍,面色憔悴,仿佛被某种不可言说的恐惧所笼罩。长者见状,便再次找到了李阳,试图从他口中探知一二。

李阳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将自己的梦境和盘托出。长者听后,眉头紧锁,沉吟良久,才缓缓开口:“这或许是你父亲在另一个世界中对你的守护。但他为何要如此反复地提醒你‘明日不要过河’呢?这其中定有蹊跷。”

长者的这番话更加坚定了李阳要揭开谜底的决心。他开始四处奔走,寻找线索。他询问了村里的老人,查看了父亲的遗物,甚至还请来了巫师进行占卜。然而,一切都毫无头绪。

这天傍晚,李阳再次来到了河边。他站在父亲曾经捕鱼的地方,望着那条波涛汹涌的河流,心中五味杂陈。就在这时,他突然注意到河对岸有一个熟悉的身影。那身影若隐若现,仿佛在向他招手。

李阳心中一动,难道那就是父亲吗?他来不及多想,便跳上了船,向对岸划去。然而,就在他即将靠岸的时候,一股巨大的力量突然从河底涌起,将他的船瞬间掀翻。李阳落入水中,挣扎着向岸边游去。

就在这时,那个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他的身边,一把将他拉上了岸。李阳定睛一看,顿时惊呆了——那竟然是他父亲的亡魂!

父亲看着他,眼中满是担忧和不舍。他缓缓开口:“阳儿,你不该冒险渡河的。我之所以一直托梦给你,就是因为这条河中隐藏着一个古老的诅咒。每当月圆之夜,河中的恶灵就会苏醒,对过河的人进行诅咒。我生前不小心触犯了这个诅咒,所以才会有此厄运。我不希望你重蹈覆辙。”

李阳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那个古老的诅咒。他紧紧抱住父亲,泪水夺眶而出:“父亲,我明白了。我会记住你的嘱托,不再冒险渡河。”

父亲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孩子,记住我的话。只要你心中有爱有信念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现在我要走了你要好好照顾自己。”说完父亲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空气中。

从此以后李阳再也没有做过那个诡异的梦境。他牢记着父亲的嘱托和教诲用自己的勤劳和坚韧在村里过上了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他也成为了村里人心目中的智者和勇士他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颂着。而那条波涛汹涌的河流也成为了村里人心中的一个传说每当月圆之夜人们都会聚集在河边点燃篝火祈祷恶灵不要降临。而李阳的故事也成为了他们口中最动人的传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