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外婆是姥姥吗还是外孙是姥姥 外婆是姥姥吗?

外婆是姥姥吗还是外孙是姥姥 外婆是姥姥吗?

本文目录一览:

姥姥,是外甥叫的,还是外孙叫的

姥姥,是外甥叫的,还是外孙叫的

文/成长新视点

姥姥,属于祖辈,是母亲的妈妈,是外孙对她的称呼,而不是外甥称呼的。

外甥和外孙,相对于姥姥来说,属于两个辈分的人,称呼不能错,否则会闹笑话。姥姥、外甥、外孙他们之间,彼此的身份有哪些不同,为啥姥姥外孙称呼的呢,这里面是大有学问的。

如果姥姥、外甥、外孙三个身份称呼的人在一起,她们的辈分是依次相差一个辈分。假设姥姥是李女士,外甥是王先生,外孙是小赵,他们三个是一个亲戚家族的人,下面以此为例讲解他们的关系、称呼。

一、姥姥的身份。

姥姥,与外孙相比,属于祖辈,是对女性的称呼,也叫外祖母,是母亲的妈妈。在亲戚关系里,属于直系亲属,是母亲娘家的亲人。

如在小赵母亲的娘家,与他母亲妈妈同辈的女性,小赵都要称呼为姥姥,对应他母亲的爸爸则称呼为姥爷(外祖父)。母亲娘家,与母亲爸爸同辈的人,也称呼为姥爷。

如果是小赵母亲娘家的姨妈,则称呼为姨姥姥,对应母亲的姨父则称呼为姨姥爷(姨外祖父);如果是小赵母亲娘家的舅妈,则称呼为舅姥姥,对应母亲的舅父则称呼为舅姥爷(舅外祖父)。

二、外甥的身份。

外甥,与姥姥相比,属于子侄辈,外甥是姑妈或姨妈的子女。

以女性李女士为例,她丈夫家姐姐、妹妹的儿子会称呼为外甥,而丈夫家姐姐、妹妹的女儿,则称呼为外甥女。反之,她的外甥和外甥女,都称呼李女士为舅妈。

假如,王先生是李女士的外甥,王先生则叫李女士为舅妈,王先生的妈和李女士的老公是兄妹或姐弟关系,王先生和李女士之间只差一个辈分。

三、外孙的身份。

外孙,与姥姥相比,属于孙子辈,是姥姥女儿或侄女的子女。外孙和姥姥之间,相差两个辈分,二者身份之间是祖孙关系。

外孙对于姥姥称呼的外甥而言,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差一个辈分。在李女士、王先生、小赵他们为一个亲戚家族的人时,那么小赵就要称呼王先生为叔叔或表叔。

结语。

姥姥,是外孙对她的称呼。一个人对他母亲的妈妈,会称呼为姥姥。反之,姥姥会称呼他为外孙。

亲戚之间的称呼,与本人的辈分相关,绝对不能乱用、错用,以免成为笑柄。

“姥姥”与“外婆”哪种称呼属方言?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针对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打碗碗花》将“外婆”改成“姥姥”一事发布了处理意见,责成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同上海教育出版社向作者和社会各界致歉,将该文中“姥姥”一词恢复为原文的“外婆”一词以保障作者权益,同时,自今年9月起,小学二年级将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沪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科书停止使用。而此前,人们盛传把“外婆”改成“姥姥”,是因为《现代汉语词典》中“外婆、外公”标〈方〉,属于方言词,需要改为普通话规范词“姥姥、姥爷”。虽然上海教育出版社发布说明,这一改动是为了落实该学段识字教学任务的需要,但这次舆情事件的产生实际是由于“外婆”因方言词身份而在教材课文中被替换成“姥姥”。

曹志耘主编的《汉语方言地图集》(词汇卷)第45页展示了“外祖母”称谓的地理分布情况。“外X”类(如“外婆”)分布最为广泛,包括长江以南大部分南方方言区,以及北方方言中除了“姥姥”“姥娘”占据的区域外的地区,涵盖了西北地区,课文《打碗碗花》作者李天芳的家乡西安也在内。“姥姥”“姥娘”分布在北方地区,其中“姥姥”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内蒙古以及河北、山西北部,“姥娘”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和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部分地区。

在我国亲属称谓系统中,“外公”“外婆”与“外祖父”“外祖母”,以及“外孙”“外孙女”等组成了亲属词词群,语义显豁,出现时间也较早。如:“我是汝外婆,本为汝家贫,汝母数从我索粮食。”(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七一)

而作为外祖母的称谓,“姥姥”大概出现在明代以后。如:“外甥称母之父曰老爷,母之母曰姥姥。”(明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俞敏(1999)推断,北京话中原来外祖母的称谓方式是“姥娘”,而小孩子喜欢用叠字称呼,“姥姥”就产生了,而“姥娘”则专指接生婆。

在“外婆”“姥姥”的讨论中,很多网友认为,“外婆”一词的使用率并不比“姥姥”低。例如台湾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不少人还倾向于“外婆”是更为正式的称谓,而“姥姥”则被视为北方方言。

“姥姥”是北京话词汇,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版、第2版中标〈口〉,第3版以后去掉了〈口〉,变为普通话通用词。“外婆”虽然历史悠久且分布广泛,但北京及周边大片官话区确实不说,标〈方〉是可以的。但“外婆”通过大量文学作品、流行歌歌词广为人知,加上“姥姥”类称呼不像其他普通话称谓那么通行,据此取消“外婆”标〈方〉也有理由,下一版修订时我们会予以充分考虑。

《打碗碗花》是一篇散文,具有文学特性,表达着作者的个人经验与情感。这次上海教科书把北方的地方语言当成通用语言来推广,戳中了很多人心中的痛点,因此让人难以接受。换而言之,课文修改需要研判作品的内容风格、地域色彩是否相宜,不能“因辞害义”,以窜改文章内容来迁就识字教学。

当外婆与外孙女成了婆婆和媳妇,你知道他们怎么称呼的吗?

今日女报 专栏 #女人词典#

千百年来,“媳妇”很麻烦

文/邓魏(《今日女报》主编,爱好广泛,但求“胸中有墨,脑子无水”,目前常用男人笔墨写女性文章)

前两天,“双十一”席卷网络,许多女人们奋不顾身、日以继夜地守护着一辆车——“购物车”,她们蓬头垢面却又精神抖擞……这场景,婆婆看到媳妇花钱心痛,老公看到媳妇儿花脸心疼。

既然扯到了“媳妇”,那我们今天就聊聊“媳妇”吧。

中国有很多词耐人寻味,因为它有多种意思。比如“方便”就有十几种释义,有“便利”的意思,也有“解决便便”的意思,更奇葩的是还有一种食品叫“方便面”……

当然,这“方便”最多也只是把人脑壳绕晕,可有一个词却把人脑壳打晕了。

这个词就是“媳妇”。

大约是10年前,我有一个姓李的同村老哥考上北方某大学,毕业后娶了一个北方姑娘,此后“媳妇”就经常挂在他嘴边。

要知道,在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口里,有时“媳妇”不是同一个人,北方人说的是“自己的老婆”,南方人觉得是“儿子的老婆”。

所以,当一个40来岁的大男人——李老哥在北方说“我爱我媳妇”是大秀恩爱,到了南方再说“我爱我媳妇”就是大逆不道了。嗯,想想都脸红呢。

其实北方人说“媳妇”时,舌头会玩点技巧,就喊成了“媳妇儿”。可李老哥的舌头长期吃湖南辣椒,比北方舌头要倔强,没法活络地绕出“儿”字来。

据说,在李老哥荣归故里的某个晚上,他正和发小们兴趣盎然说到他“媳妇”时,他老妈终于忍无可忍,一根棍子狠砸在他脑袋上。

这样嘀笑皆非的事,不但出现在现代人口里,而且盛传于互联网上。

不过,也别怪南方人和北方人在对待“媳妇”这事上不齐心协力。对“媳妇”的傻傻分不清,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

古人称子女为“息”,“子妇”就是“息妇”,后来就成了“媳妇”。比如宋代《东京梦华录·娶妇》中:“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

不知何时起,北方方言以及一些小说中,“媳妇”就变成了“自己的妻子”。比如《红楼梦》中就有多处。尽管耐人寻味,但也相安无事。

我猜想,那时交通不便,一个南方人要去北方并不易,即便去了北方可讨个北方老婆回来也不易,即便讨了北方老婆可要回到家乡高谈阔论说“我爱媳妇”更不易。

可到了现代,南、北方的人们走动频繁,“媳妇”引发的麻烦也变得频繁。李老哥被老妈打晕脑壳的那一击,便是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中产生的。

可是,比打晕脑壳更悲催的是,被麻纱扯晕脑壳,甚至被麻烦打破脑壳。所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里都一锤定音,书面文字“媳妇”有且只有一个释义:“儿子的妻子”。

当然,“媳妇”还有一种麻烦可没那么容易化解的——婆媳关系。这种型性病毒,已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数千年,无数婆媳结下梁子,相亲相爱又相“杀”。

这种微妙的关系,让中国古代又衍生了一种特殊的公婆和媳妇:“舅姑”和“新妇”。把“公婆”叫做“舅姑”,说白了是两个家族世代通婚,结婚的很可能是姑舅表兄弟姐妹。

把“舅姑”当“公婆”的最变态的例子,应该是吕雉和张嫣。

吕雉

吕雉当了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后,显然看到了血缘的重要性,索性让自己的儿子刘盈娶了自己的外孙女张嫣。

于是,“外婆与外孙女”成了“婆婆和媳妇”。读到这段历史时,我曾深深地为张嫣应该喊吕雉叫外婆还是老妈而忧虑。

在现代,许多人当然也看到了血缘的重要性,所以不敢随意“近亲结婚”。这也意味着,为了让婆媳关系成为家庭稳定的基石,以致促使社会和谐,需要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女人携手共进。

那么,媳妇该怎么做?其实谁也说不准!但我们把“媳妇”拆开来解读却蛮有趣:“息”字有多重意思:一是进出的气、二是消息、三是停止、四是休息、五是滋生、六是指子女、七是利钱。如果要望文生义的话——媳,应该像气体一样能够出入厅堂,要能够获得信息、分析信息,也要知道与婆婆争执适可而止,还要能够育、教孩子,更要明白理财。

至于“妇”,繁体写法是“妇”,据《说文》解释,“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尽管这是严重的歧视女性,不过古人不也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么?所以,“持帚洒扫”数千年的女人们,如今已昂首挺胸当了主人,也名副其实成了半边天。

这样看来,古人造字真是博大精深啊,注定了媳妇们伟大的历史使命感。

文/邓魏

小编:喜之郎

姥姥,是外甥叫的,还是外孙叫的

姥姥,是外甥叫的,还是外孙叫的

文/成长新视点

姥姥,属于祖辈,是母亲的妈妈,是外孙对她的称呼,而不是外甥称呼的。

外甥和外孙,相对于姥姥来说,属于两个辈分的人,称呼不能错,否则会闹笑话。姥姥、外甥、外孙他们之间,彼此的身份有哪些不同,为啥姥姥外孙称呼的呢,这里面是大有学问的。

如果姥姥、外甥、外孙三个身份称呼的人在一起,她们的辈分是依次相差一个辈分。假设姥姥是李女士,外甥是王先生,外孙是小赵,他们三个是一个亲戚家族的人,下面以此为例讲解他们的关系、称呼。

一、姥姥的身份。

姥姥,与外孙相比,属于祖辈,是对女性的称呼,也叫外祖母,是母亲的妈妈。在亲戚关系里,属于直系亲属,是母亲娘家的亲人。

如在小赵母亲的娘家,与他母亲妈妈同辈的女性,小赵都要称呼为姥姥,对应他母亲的爸爸则称呼为姥爷(外祖父)。母亲娘家,与母亲爸爸同辈的人,也称呼为姥爷。

如果是小赵母亲娘家的姨妈,则称呼为姨姥姥,对应母亲的姨父则称呼为姨姥爷(姨外祖父);如果是小赵母亲娘家的舅妈,则称呼为舅姥姥,对应母亲的舅父则称呼为舅姥爷(舅外祖父)。

二、外甥的身份。

外甥,与姥姥相比,属于子侄辈,外甥是姑妈或姨妈的子女。

以女性李女士为例,她丈夫家姐姐、妹妹的儿子会称呼为外甥,而丈夫家姐姐、妹妹的女儿,则称呼为外甥女。反之,她的外甥和外甥女,都称呼李女士为舅妈。

假如,王先生是李女士的外甥,王先生则叫李女士为舅妈,王先生的妈和李女士的老公是兄妹或姐弟关系,王先生和李女士之间只差一个辈分。

三、外孙的身份。

外孙,与姥姥相比,属于孙子辈,是姥姥女儿或侄女的子女。外孙和姥姥之间,相差两个辈分,二者身份之间是祖孙关系。

外孙对于姥姥称呼的外甥而言,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差一个辈分。在李女士、王先生、小赵他们为一个亲戚家族的人时,那么小赵就要称呼王先生为叔叔或表叔。

结语。

姥姥,是外孙对她的称呼。一个人对他母亲的妈妈,会称呼为姥姥。反之,姥姥会称呼他为外孙。

亲戚之间的称呼,与本人的辈分相关,绝对不能乱用、错用,以免成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