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舌头可以造什么句子一年级(舌头可以造什么句子)

舌头可以造什么句子一年级(舌头可以造什么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杂文)舌头功能说

舌头,是动物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递信息和交流的“工具”。

自然界中爬行动物——蛇的舌头叫“信”,它既长且分叉,可以在嘴里不停地伸缩,来侦察和判断附近的猎物和物体,以采取相应的对策。蜗牛是一种害虫,它的舌头上布满了上千万个细小的牙齿,能在植物幼苗的枝干上刮来刮去,把植物汁液和嫩芽刮进嘴里,导致植物死亡。而作为“森林卫士”的啄木鸟,则有一张又细又长并带有倒刺的舌头,当它发现害虫时,就用凿子似的喙凿开树上的蛀孔,然后把舌头伸进去,将害虫钩出来吃掉。

动物舌头的利害可见一斑。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自然要更胜一筹。古代希腊有一个关于舌头的故事:那是伊索做奴隶的时候,一次主人要宴请一些哲学家,吩咐他置办一桌酒肴,“要煮最好的菜”。于是伊索便搜集了各种动物的舌头,备了一桌舌头宴,主人见状大吃一惊,责问何以如此?伊索回答:“你吩咐为客人做最好的菜,舌头是引领各种学问的关键,对哲学家来说,舌头不是最好的菜吗?”客人们听了都大笑起来。主人又命他再办一桌酒宴,“菜要最坏的”,结果开席时又是一桌舌头宴,主人大发雷霆,伊索幽默地说:“难道一切坏事不都是从口而出吗?舌头是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啊!”

舌头的功能可谓妙极。它除去具有辨别滋味,帮助咀嚼的作用之外,最大的功能就是发音说话。有的人说实话、讲真话,实事求是,据理力争,因此才有了能言善辩的三国蜀相诸葛亮“舌战群儒”,成就了“三分天下”的雄才壮举;才有了唐代魏征直言进谏、政治修明的“贞观之治”;才有了文韬武略的一代伟人周恩来,为民族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也有另外一些人,喜做嚼舌绕舌续舌巧舌之使,他们捂着嘴巴、贴着耳朵,嘁嘁喳喳、嘀嘀咕咕,颠倒黑白、无中生有、欺上瞒下、造谣中伤,谎言可以说成真理,恶行可以译成美名。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在庞涓的舌头翻滚下造成终身残废;民族英雄岳飞在秦桧的舌头鼓噪下“莫须有”地枉送了性命。

舌头啊舌头,你自由伸缩,上下翻飞,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既能把人捧上天宫仙界,又能把人打入十八层地狱,成也舌头,败也舌头。为此古代刑法中就有对玩弄舌头者割而烹之的制裁。我国刑法中也明确制定了诬陷诽谤罪的条款。但因言获罪,言多必失,出言不逊、言而无信等等。依然还在不断地发生着。

你发现没~舌头的威力

有一位国王,梦见自己所有的牙齿都掉了。一觉醒来,他召来一位智者为他解梦。智者说:“陛下,您很不幸,每掉一颗牙齿,就意味着您会失去一个亲人。”

国王大怒:“你这个大胆狂徒,竟敢胡说八道,给我滚出去!”随后,他令人重打了这位智者一百大板。

国王下令找来另一位智者,并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梦。认真听完后,这位智者对国王说:“高贵的陛下,您真幸福呀!这是个吉祥的梦,意味着您会比您的亲人长寿。”

国王大喜,令人重赏这位智者一百个金币。

这位智者走出宫殿时,一位礼宾官很不解地对他说:“真是不可想象!您对梦的解释其实同第一位智者差不多,为什么他受到的是惩罚,而您得到的却是奖赏呢?”

这位智者语重心长地说:“很简单,一切都是因为说话方式的不同啊。”

问题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是怎样说的。舌头是天底下最有威力的武器,它可以打动别人,扫除你成功路上的障碍,也可以伤害别人,为你增添阻碍,所以学会利用舌头是人生的必修课。你只有认真听,仔细想,反复推敲,才能掌握住适宜的说话技巧。也只有这样,说话者才会如愿达到自己的目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看你说的什么,只看你怎么说的”。同样一个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效果。与人交流时,不要以为内心真诚便可以不拘言语,我们还要学会委婉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聪明的女性和对方交谈,千万不要把话讲完,把自己的观点讲死,而应虚怀若谷,欢迎探讨。

真所谓人嘴两块皮,翻过来说翻过去说结局截然不同,努力做个聪明美貌与情商共存的女人吧 [玫瑰]

示弱的力量(深刻)

文/晚君 主播/如初

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

老子的老师商荣曾问老子:

“为何一个人年老时,牙齿掉光了,舌头却还在?”

老子回答:

“牙齿之所以都掉了,是因为它过于刚强;而舌头知道何时展现柔弱的一面,所以能够存在得更长久。”

生活里,我们习惯地认为只有强者,才能占上风。

但其实,那些懂得示弱的人,往往会走得更远。

示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智慧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明明做错了事情,却死活不肯服软;明明不懂的东西,非要假装很懂。

他们做任何事情,都喜欢强出头,在别人面前,永远不甘示弱。

而这类人的结果,往往是因为过于逞强,不肯认怂,而在现实中处处碰壁。

真正厉害的人,遇事懂得适当示弱,永远给自己留有一个台阶和余地。

时期,26岁的沈从文,已是文坛最受瞩目的新星。

他有一次受邀到大学里讲课,许多学生慕名而来,挤满了整个教室。

沈从文刚走上讲台,就被当时的场面给吓到了,他愣是在台上呆呆地站了10多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等他缓过神来,才紧张地一面低着头讲课,一面在黑板上抄写提纲。

原本预备讲1个小时的课程,不到10分钟就全部讲完了。

底下的学生,开始有些躁动,小声地议论起来。

这时候,沈从文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

看着这句话,台下的学生都站了起来,回报以理解和鼓励的掌声。

沈从文用弱者的姿态,坦诚面对了自己的不足与紧张,既得到了学生们的谅解,又化解了自己的尴尬。

听过一句话说:

“弱者逞强,只会被人当成笑话;强者示弱,反而会赢得别人的好感。”

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一面。

内心空虚、脆弱的人,才会时时刻刻争强好胜;心里平和的人,往往无惧别人的眼光。

示弱不仅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处世方式,更是一种以柔克刚的力量,能在无形之中化解很多问题。

人生在世,过刚易折。

学会示弱,才是一种处世的大智慧。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示弱不是认输,而是一种格局

在某档谈话节目中,有人问名嘴梁宏达:

“老梁,你怎么老是在公共场合,说自己有糖尿病的事。”

梁宏达笑了笑,他讲起了自己过往的一段经历。

他有很多朋友,都是夜猫子,经常三更半夜组饭局,每次不喝到吐就绝不罢休。

他一方面不想参加酒局,一方面又不想寒了朋友的心。

于是只好主动说出自己的病情。

知道这个情况后,身边的朋友不仅不再找他喝酒,每次见面,反而都劝他戒酒。

他们之间的交情不减反增,更重要的是,他的身体状况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好。

很多时候,为人处世,适当示弱,不是认输,而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

小时候,我们都学过《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卿后,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他。

蔺相如听说后,便处处回避廉颇。

别人都认为蔺相如是害怕廉颇,可蔺相如却说:

“秦国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我们若冲突,最后得便宜的是秦国。我之所以躲着廉将军,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听到这番话后很惭愧,于是负荆请罪,和蔺相如成为了至交。

适时退让,不是认输,而是对局势有着清醒的认知。

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面子又能算什么?

作者王媛说过一句话:“扬眉是一种能力,低眉却是一种勇气。”

示弱不是软弱,只是强者隐藏实力的表现。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也不计较暂时的成败得失,更不会囿于眼前的鸡毛蒜皮。

他们懂得,逞强赢得一时,示弱才能赢得一世。

学会隐藏自己的锋芒,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格局。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示弱不是懦弱,而是一种修养

曾看过一个故事。

有位犹太富翁,事业非常成功,遭到很多人嫉妒。

他的一位竞争对手拜托一个记者去采访他,想获得一些八卦情报。

记者到后,仆人端来咖啡,富翁喝了一口,立即大叫“太烫了”,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

等仆人收拾好,富翁又拿出一支香烟。

记者看到他把烟叼反了,便赶紧提醒他。

富翁听到这话,慌忙将香烟拿正,没想到在慌乱中打翻了烟灰缸。

烟灰缸掉落在地上,地板也被弄脏了。

平常挥金如土、趾高气扬的富翁连续出了几次洋相,令记者倍感意外。

这种状况,采访很难进行,于是记者便找了个借口匆匆告辞。

走出门不久,记者才突然反应过来:

他的来意,或许富翁事先早已知道。

但富翁没有辱骂,也没有粗暴地把他轰出去。

反而为了不让他难堪,只是故意装作状态不好,让他主动离开。

心理学上有一个“示弱定律”:

当人们发现别人有许多缺点时,通常会消除抵触和敌对情绪,对对方产生同情和亲近感。

《红楼梦》中,林黛玉刚进贾府时,贾母问她有没有读过书。

她如实回答:“读到‘四书’了。”

后来听到贾母说贾家姐妹“只是认几个字,不是睁眼瞎罢了”后,她立马收敛了锋芒。

当宝玉再问她可曾读过书时,她也回答:“些许识几个字罢了。”

正是这种低调,让她深受姑娘们的喜爱。

俗话说:“退一步,乾坤即大;饶一着,万虑方休。”

很多时候,示弱也是为他人着想。

在一进一退之间,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涵养。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王阳明在《陈言边务疏》里写过“示弱四诀”: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或捐弃牛马而伪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诈溃而埋伏,或潜军而请和,是皆诱我以利也。

当你遇到强大的对手时,千万不要跟对方硬碰。

隐藏实力,避其锋芒,才能保全自己。

示弱,不仅是用兵良策,也是为人处世之道。

处处逞强显能,不是明智之举;懂得守拙藏锐,才是顶级智慧。

作者:晚君,来源:每晚一卷书(ID: JYXZ89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