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石溪记写了水的什么特点(石溪记哪些句子写水)

石溪记写了水的什么特点(石溪记哪些句子写水)

本文目录一览:

书画丨湖南文艺传·刘宗迪

南金九龙池与书家刘宗迪

文/刘建军

记得有一次回安化,宗迪陪我去黑茶博物馆参观,过程中有张照片吸引了我,一湾清水连着一条幽静的水口,也可以把水口理解成一条小瀑布,尽管是照片,似乎也能听到水冲击小潭发出的声音,可以洗涤心灵的疲倦;也有那种想光屁股下水洗个澡的冲动,完全置身其中而不知是在参观,不由连声赞叹,好地方呀!好地方!这时宗迪说,这是我家门口,小时常来戏水。接下来有了去九龙池写生之约。

南金九龙池是安化的一个小地方,军人出身的书家刘宗迪近几年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连连入展获奖,名气越来越大,不由得我不去关注宗迪的书法,研究他的学书路径。他的书法总体取法二王体系,点画精微,更是得到黄庭坚草书的那种宽博、严谨又不失散淡,理性中还透出几分逸气。几次接触因同乡,有同好,喝几杯小酒下来发现性情也很相近。

安化的山水,历史人文自古底蕴深厚,十二届国展宗迪作为安化人,以饱满的家乡情绪写陶澍的诗,加上他写字的全身心投入状态,好像身上每一个细胞都要跳到宣纸上去表现,去帮墨分子摆到合适的位置,极具感染力。当然作品最后的呈现也是能让人叫绝,每一根线都是那么灵动飞扬,力透纸背,每一个字是那么的表情丰富,通篇水墨淋漓,仔细品来真可谓笔墨大餐,让人过瘾。也难怪他的行书、草书二种书体都被选上。

说到这里,脑海中有一个人强势介入,那就是宗迪的夫人,她举手投足每一个动作无不显露对宗迪的仰慕,对宗迪的关爱,对宗迪书法事业的支持。每一个书法家夫人都有帮丈夫拖纸被骂的经历,但宗迪说他夫人现在拖纸拖得蛮好了。

总之宗迪是幸福的。

刘建军,毕业于中南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家学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长沙画院副院长。书法作品:首届兰亭奖。文物出版社出版《刘建军小楷道德经》;岳麓书社出版《刘建军小楷金刚经》。美术作品:中国美协展览中入展、获奖十余次。

书宗魏晋 教迪翰墨

文/夏碧波

刘宗迪,贫民出身,军旅十载,光头眼镜,学书有成,基本总结了他不同寻常的经历。记得他说起自己的家乡安化最高峰九龙池的童年,充满的不是诗情画意般的风景,而是兄弟姐妹多,生活艰辛,红薯咸菜充饥是家常便饭。农村孩子的出路只有两条:读书和当兵,宗迪只有后面一条路,于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参军之路,这个农村孩子第一次接触了大山以外的世界。军营文艺盛行,深深地影响了他,他开始追求书法艺术,竟然渐渐变得疯狂起来,至今欲罢不能。转业后宗迪就职于县卫健局,偶然的一次饭后散步相遇,让我们结为至交。每每去县城出差,我下车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他的办公室切磋书艺,等他下班去他家一醉方休,直到2013年我只身闯荡长沙,但之后也从未间断彼此的问候……

宗迪学书自颜体起步,后学王羲之、米芾,大小字皆能,是近年来中国书坛涌现的新星,全国第八届新人展以小行书入展,开启了他的国展之路,全国第十二届国展行书、草书以大字入展,再次展现了他非凡的创作实力。纵观刘宗迪小行书面目,以魏晋平和二王书风为基础,糅以宋人恣意的写意书风,两种似乎矛盾的书风在他的笔下演绎得含蓄而不乏个性,静气中不乏桀骜不驯,整体气象看似急促而中正,磅礴而不粗糙,我想此中既有他出生大山而特有的灵性,又有他军营中成长出的果敢的人生处事态度,随着岁月的洗礼,人书合一,自然在笔下慢慢地释放出来。外行人讲外行话,内行人看字是需要心灵共鸣的,相同的经历,深厚的友谊,水平的接近,缺一不可。可喜的是,宗迪的大字行草书近来已成为他的主攻方向,这是我预料之中的,他的线条属于绵里藏针,秉承无为而为、不争则争的哲学理念,展现清人的大字书风,不激不厉,厚重从容,平和气象,他曾一度想变换书风,被我否定过,因为书法家只要具备高超的用笔技术,在创作书风上需要的不是刻意的造作,而是时间和人淬炼后展现的一种自然生态,这是一个人最真实的状态,只有真实的艺术才会感动别人,影响他人。作为青年书法家,他需要耐心等待时间磨合!

宗迪近年成绩斐然,事务也渐渐多了起来。中国书协会员,省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安化县书画院副院长,各地邀请讲座,各种笔会应酬,但他始终能坚持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处事态度,让我肃然起敬。我看好宗迪,更期待宗迪的书法人生更加精彩!

(作者系长沙市书协主席团成员,长沙市芙蓉区书协主席)

草径逸行话宗迪

文/陈劲松

可能是出于个人审美,也许是注重家乡情结,近几年我很关注安化书法创作群体。他们在二王、苏黄书风的继承与发掘上,既有整体实力,又能相互区别,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刘宗迪以他所理解并表现的“二王”苏黄书风,受到时人关注,是优秀代表之一。

宗迪被人所识,与他在各种国展上的优异表现分不开。读过宗迪作品,有两个直观感受。一是宗迪的基本功扎实。设若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帖学是一脉深井的话,宗迪对王羲之的专注与挖掘,已经使他获得了书法的第一口甘冽,这口甘冽的纯度与深度,从某种程度决定其未来的书法纯度与深度;二是他的作品有了新意,可以看出他在王羲之之外有了新的探索目标,这使得关心他的人有了期待。

宗迪书法以帖学为基,经过多方研究与尝试,逐渐从繁杂的用笔和构字规律中,不断提取出适合自己的式样,最终成为现在面貌。细细品味宗迪书法,发现其作具有一种拒绝流俗审美眼光的独特品格。因为,从其书法的整体面貌上,几乎很难找出时下流行书风的面貌来。宗迪的行书,在结字的局部构成方面,汲取了前人法帖的审美形构经验,这与其他书家并无二致。但他在用笔和字形的空间布置以及线条的处理方面,却始终保持自家风貌。他的用笔,方折婉转并用,他处理的每个点画,基本上即送即收,将气力控制在方寸之间,而不作长枪大戟式的疾起遽戗。即使在字画的线条牵连上,他也多半是在上一个字的末笔收势停匀之后再过渡到下一个字的起笔。由于兼用方笔,所以他有的字出现棱角,使得点画之间透着一股金石气。尽管结字有棱角,但并不显得剑拔弩张。细究其故,是因为他用其疏朗萧散、大巧若拙式的字形结构藏匿并中和了这些冲突性因素,使得整个作品看上去意象崚嶒,境界高古。这就好比是打太极拳,力道刚柔并济,架势开阖有度,手法松柔圆活,气象中正安舒。线条之于书法恰如木石之于栋宇,面粉之于馒头,书法就是一门表现性情、传达情感且具有形式美感的徒手线艺术。宗迪的线条并不以圆转流美取胜,而是以斩截劲健、干净利落的面目示人,如锥画沙、刀犁石,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其力灌注,精气内藏。

宗迪的这种书法语言并不是他后来取法前贤的结果,而是其自身性情禀赋与审美形式自然组合的结果。因为早在他当兵时,书法作品就频频在师、团的书法比赛中拿“大奖”;在团俱乐部放电影、写美术字、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就已经显露出这种独特的线条与间架处理的形式端倪。与诸多书家摒弃自我、尽学前贤的成长路向不同,宗迪始终保持着自己对点线画线条和结体的审美直观。在坚持临帖、拓宽眼界的基础上,不断地将与之相符的书法元素添加到自己的书法之中,逐渐发扬壮大,自成笔墨。他好像雪峰山一株涧边崖头的小树苗,挺立于风霜雨雪,摇曳于清风朗月,汲天地之英华,同自然之妙有,最后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所以,宗迪的成长路线是:立足自身,广收博取,化约笔墨,终有所成。

宗迪性情简淡,心地宽仁,语气和煦,憨厚真诚。书风正如他酒风,有张有弛。但他是一个极有主见且意志极为坚定的人。从其学书之路就可看出,宗迪初涉米芾,后从李斯小篆到二王法帖,从孙过庭到米芾,从张旭、怀素到王铎均有涉猎。求学时,老师示范他录过相,一有时间就反复看,反复练习,直至让肌肉形成记忆。录笔毫如何跳跃,如何翻转,录手腕手指做多大幅度的动作,录手臂如何带笔发力。甚至坐在车上读帖时,用手指在右大腿上不停地划,沉浸其中,如入无人之境。毅力坚执若此,确非一般人可比。经过长年累月的历练,宗迪对书法渐渐形成了独到的理解。他认为书法有三种实践方式,一是自我娱乐,二是收名纳利,三是求学问道。他所追求的,是最后一重境界。这一自我定位,使得他同许多“书奴”“书匠”们划清了界线,他脚下的路也因此越走越广。

行文至此,我恭贺宗迪行书、草书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双喜临门,可喜可贺。其行书书元结《石溪记》八尺整张白宣,以二王苏字打底;草书书陶澍《舟溯湘江》,也以八尺白宣,参黄山谷笔意,一蹴而成。

宗迪还在路上,他的“临帖”也好,“入展”也好;他的“温润”也好,“简约”也好,都是他书法行进中的某一处风景。想走多远,取决他有多远的理想。假以时日,随着宗迪视野与修养的全面提升,在包括行书、草书等艺术本体的横向取法上会有更多的体验。而这些反过来,又会提升他的审美境界,影响他的审美理想,进而丰富他的书法以及他的艺术人生。

(作者系高级工艺美术师、南洞庭竹木雕刻传承人)

刘宗迪,男,别署岩庐,老山堂主人,白岩山房主人,柳荫轩主。湖南益阳安化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书法美术协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简帛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益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益阳市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益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化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安化县书画院副院长。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书坛第八届新人新作展,全国第四届草书作品展,全国第八届楹联作品展,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二届行书作品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行书、草书两体入展)等;入展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以及全国商业展、省级以上展览,获奖入展百余次。

(原载于《财富地理》2022年5月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