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命理

屡败屡战的典故道理是什么呢 屡屡败屡战的意思

屡败屡战的典故道理是什么呢 屡屡败屡战的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屡战屡败”到“屡败屡战”,这其中,蕴含了李鸿章怎样的智慧?

李鸿章向来都是心思缜密,做事机敏的一个人。

在曾国藩门下的时候,有一回,曾国藩带领湘军在祁门与太平军大战,但是,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了。因此,曾国藩觉得自己领导不力,便向圣上自觉请罪,可是,对自己上奏的折子,他却是反复斟酌,严格措辞,最后,还是对自己写的奏折不太满意,所以,便找李鸿章讨教。

李鸿章看过之后,遂将奏稿中“屡战屡败”四字,倒置为“屡败屡战”。虽然,只是稍微改了一下字的位置,但是,意思却完全不同了。这个奏稿交上去之后,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反倒因为这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曾国藩甚至还受到了嘉奖。

由此,不得不感叹,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啊。

在1896年7月,李鸿章到法国访问,法国外长汉诺威按照惯例,为来法的大清使团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采用的是阅兵仪式。

按照法国礼仪要求,在检阅仪仗队的时候,两国首领要高唱各自国家的国歌。但是,当时的中国没有国歌,李鸿章一着急,竟然唱了一段家乡合肥的小戏“庐剧”:针脑线头样样全……脑补一下当时的场景,真是有点哭笑不得,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化解了大清没有国歌的尴尬。

1896年,李鸿章到美国进行访问,记者问他:“阁下,您对自己的画像在这座城市里被摆放出来,有什么感想和评价呢?”李鸿章回答:“不怎么好,他们画得不好,不像我。”此外,李鸿章不会说英语,每次与外国使节见面前,他都临时学几句,每次都很管用。

一次,在接见俄国使节的时候,他想学几句俄语,但没想到的是,俄语非常难学。所以,李鸿章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即:在纸扇上把要说的几句俄语,用中文标上了音译说法,以备不时之需。比如:“请坐——杀鸡切细哪”,“好——好老少”,“再见——达四维大理也”。

俄国人听后,不仅觉得他说得很好,还一个劲儿称赞。

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当问及他对美国的什么最感兴趣的时候,李鸿章说:

“在美国,我所看到的一切,我都非常喜欢,这里发生的事情令我感到非常高兴。但是,最让我觉得吃惊的是,这里竟然有20层,甚至,更高的摩天大楼,这是我在大清国,以及欧洲其它地方从没有见过的。这么高的楼,看起来竟觉得非常结实、坚固,再大的风都能扛得住。但是,大清国却没有办法建起这么高的大楼,因为,很容易被台风吹倒。而且,这么高的大楼,如果没有像你们那样好的电梯设备,上楼是非常费劲的事情。”

《李鸿章家族》一书中说:

李鸿章为了教儿子学习洋文,特别请来美国驻天津领事馆毕德格当洋文老师,不仅让儿子努力学习,自己也跟着学。而且,毕德格曾为李鸿章“用中文朗读了八百多本英文、法文和德文的书籍。”

此外,李鸿章还从各种外文书籍中,吸取了众多西洋的先进知识,比如:在女儿给孩子喂奶的这件事上,李鸿章在给女儿的信中这样吩咐:“母乳吃一年以后,就可以按照西洋的方法,给孩子为牛乳了。”

李鸿章在接受英女王御宴邀请的时候,因为,杯子里的咖啡太热,为了放凉,他便把咖啡倒到小碟子里,一口一口慢慢吸着喝。

在席间的都是一些重要客人,别人看到他这么喝咖啡,都偷偷捂住嘴笑话李鸿章。但这个时候,女王作为女主人,却比较有修养,担心这位来自中国的座上宾客难看。于是,自己也照着李鸿章的样子,把咖啡倒进小碟子里,陪着他一起喝。

此外,在英国,李鸿章还特意去戈登墓进行祭奠。为此,戈登的家人不仅非常感激李鸿章这个举动,还赠给他一只可爱的小狗。而这个狗可不是一般的狗,它曾经在英国的犬类比赛上得到过第一名的荣誉,是犬中的名贵品种。

1896年,李鸿章出访德国,曾对德国前首相诉苦:“说跟女人和小孩一起工作,是不得已的事情。”这里的女人不用说也知道是慈禧,至于小孩,那应该就是光绪帝。1896年3月,钦差大臣李鸿章到俄国庆贺沙皇尼古拉二世加冕。

这期间,俄国皇后向李鸿章伸出手来,实际上是一种吻手的礼节。但是,李鸿章对这个礼节的动作并不了解,还以为皇后在伸手向自己索要见面的礼品。所以,在情急之下,他赶紧把慈禧太后送给他的一枚非常名贵的钻戒放在了皇后的手上。

皇后将戒指戴上之后,说了声“谢谢”,又把手伸给了他。李鸿章以为皇后太贪心,给了一个戒指,竟然还伸手要,但是,自己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当成礼物送给她,只能在那呆呆地站着。

试想,当时的气氛那可以说是相当尴尬。

1895年3月24日,李鸿章在日本马关和伊藤博文完成第三轮谈判,坐着轿子返回驿馆。途中,突然蹿出日本浪人,不容分说就在李鸿章的头上开了一枪。李鸿章的左边脸颊部位中了弹,倒在了血泊中。迷迷糊糊中,李鸿章不忘叮嘱随从人员,要他们不要把黄马褂上的血迹洗掉,说:“此血可以报国矣!”

李鸿章觉得西医不错,想在天津建立一所专业的西医医院,于是,便安排了一场“手术秀”。他找来西医马大夫,给一个头上长了肿瘤的患者做肿瘤摘除手术。这个肿瘤非常大,大概有一个人的拳头大小,当手术完成之后,肿瘤被顺利摘除,在场的大臣们都举得非常神奇,不由地称赞起来。

就这样,在李鸿章的积极宣传和倡导下,社会人士一共捐了6000两银子,而他自己也捐出了4000两白银,加在一起共有10000两银子。所以,在1880年,这座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座规模比较完备,设备较为齐全,规范的私立性质西医医院,在天津正式落成,即后来的马大夫纪念医院。

可以说,在国家层面,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

参考资料:

【《清史列传·李鸿章》、《清史稿·卷四百十一·列传一百九十八》、《李鸿章回忆录》】

曾国藩创立湘军之初为何屡战屡败?本就是书生,军事才能并不突出

引言

曾国藩的湘军刚刚组建的之时,其实还不能被称之为湘军,而应该称之为湘勇。主要是因为曾国藩怕受到朝廷的忌惮,湘勇改称湘军那是曾国藩第二次出山后的事情了。所谓的湘勇其实就是团练,说到清朝的团练这个要追溯到嘉庆年间的川楚白莲教起义,当时为了对付白莲教,四川和湖南等地都建起了民兵组织,这也就是清朝最早的地方团练。

那时候的地方团练的规模都不大,一般都维持在两三千人左右,多的也不会超过万人。但这却是清朝最早的地方武装力量,在之后的一百多年中不断演变也不断地壮大,直至后来出现了最为黑暗混乱的军阀割据。咸丰二年,太平军兵围长沙城,在巡抚张亮基和提督鲍起豹的带领下,长沙城全民皆兵经过81天的苦战,最终击退了太平军保全了长沙城。

清朝团练

虽然这次长沙保卫战取得了胜利,但绿营兵腐朽不堪、战斗力低下等问题也暴露无遗。而这一切全都被一个人看在眼里,并且引起了他深深的忧患意识,这个人就是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在长沙城统筹全局,最终击退太平军的左宗棠。正是在他的提议下,朝廷才决定让曾国藩夺情出山开办团练,希望曾国藩的团练能够辅助绿营兵负责长沙城的防务。

初建湘军

但朝廷并没有对初建的湘军寄予多大的期望,其兵员数量也被限定在2000人以内。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实际上曾国藩开办团练并没有我们后来想象中的那么临危受命,那么受朝廷重视,湘勇只是整个清朝九省团练中的一支罢了,而曾国藩不过是全国四十二个帮办团练大臣中的一员罢了。只不过曾国藩这个团练大臣和别人不同,湘勇也和其他的地方团练不同,那么有哪些不同呢?

湘勇和其他团练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各级统帅大部分是由书生而且是品学兼优的书生所担任的,像曾国藩、罗泽南更是名满天下的理学大师,所以湘勇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有信仰的军队。曾国藩并不认为平定长毛之乱是一次简单的平叛,而是一场誓死捍卫名教,重建纲常伦理的伟大事业,他自己更是以一个卫道士的身份自居。

湘军初建简介

湘勇和其他团练的第二个不同是,军纪上的严明和军令上的令行禁止,军纪的严明正是军队战斗力的第一保障。湘勇和其他团练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不同,那就是湘勇有自己的水师。正是由于湘勇有自己的水师才会有后来的,出湖南与太平军在东南半壁进行缠斗的资本,正是湘军的水师控制了长江的三千里江防,进而顺流而下直取金陵,最终确立了绝对的战略优势。

水师提督彭玉麟也同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列为清朝中兴四大名臣。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曾国藩奉旨出山,在罗泽南原有的1000名湘勇的基础上扩建湘勇至2000人。同年九月,曾国藩从长沙移师衡阳后扩军至5000人,年底又广东购买洋炮组建水师5000人。至此湘勇水陆两师达一万人。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曾国藩于衡阳出师北上以解武汉之围。

湘军早期的军事活动

那么这支有着信仰、军纪甚严,由一群书生担任统帅的王者之师,战斗力如何呢?正在曾国藩踌躇满志梦想着克服的时候,却在湖南靖港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被石祥祯率领两万多太平军,以引君入瓮之计所败,不仅是败而且是惨败。曾国藩的一万多名湘军基本全军覆没,曾国藩本人更是在白沙洲羞愧地要投江自尽,此时整个湖南的官僚都在看曾国藩的笑话。

曾国藩战败及投河之处示意图

人们都用着一种鄙夷的目光看着这个不自量力、从江里捞出后狼狈不堪的家伙。在这些鄙夷的目光下曾国藩消沉了、失望了,他开始觉得自己书生统军的想法是错误的,他想到了放弃。如果那个时候的曾国藩真的选择了放弃,那么我国近代史上,也许就不会再有那支赫赫威名的湘军了。所幸的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人骂醒了曾国藩,这个人又是左宗棠。

靖港之败也给湘勇的壮大带来了契机,给了曾国藩可以扩编湘勇的正当理由,靖港战败后曾国藩名正言顺的将湘勇扩编至两万人。另外曾国藩的好友胡林翼从贵州带着人来投奔他,虽然只有不到千人,但胡林翼是难得的帅才。这些对于惨败之后的曾国藩多少算是一点安慰。重振士气后的湘军先后取得武汉大捷、田镇大捷,湘勇的水师顺江而下所向披靡。

这个时候的湘军堪称兵锋最盛,估计也是曾国藩最为得意的一段时间,但随后曾国藩便遇见了他一生的苦主石达开,屡战屡败彻底受困江西。曾国藩先是在九江败于林启荣,后又在湖口败于石达开,此为石达开一败曾国藩。石达开在得知湘军粮草不足后,用运粮船将湘勇所有的机动战船,引入鄱阳湖后全歼,这一战曾国藩被迫跳湖险些丧命,此为石达开二败曾国藩。

石达开三败曾国藩示意图

曾国藩退守南昌,打算在樟树镇设伏石达开,但设伏的曾国藩反倒是被石达开用火攻之计打的大败而归,此为石达开三败曾国藩。三度败给石达开之后,曾国藩已然心灰意冷坐困孤城,他的的两大帮手塔齐布和罗泽南在这个时候一死一走。就在这个时候曾国藩的父亲去世。赶回湖南奔父丧的曾国藩立马成为人们攻击的焦点,临阵脱逃、无胆懦夫等骂名不断传来。

曾国藩何以屡屡失利

从严格意义上讲,曾国藩第一次出山创建湘军,并不算完全失利,毕竟湘军在他手里诞生。之所以说他失利,是因为曾国藩长期受困江西在战场上不能取得任何的进展,回家守制后一度被咸丰皇帝剥夺军权。那么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曾国藩在第一次出山的时候究竟受困于哪些麻烦呢?其实在作者看来不外乎三点原因。

· 湘军作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冲击

我们都知道清廷的作战主力,从清初的八旗到三藩之乱后的绿营,再到清末的团练,最后到荣禄搞的武卫新军。所表现出来的是不断变化,但其本质却是前者的迅速腐朽和后者的推陈出新,所以说曾国藩的湘军对于绿营和八旗而言无疑是新生事物。既然是新生事物就难免会遭到旧事物的抵制,不然的话旧事物就只能被新事物拍到沙滩上了。

八旗和绿营联合抵制湘军

更何况曾国藩的这支湘勇实在太特别了,所以受到的抵制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绿营和八旗的抵制。曾国藩本来在长沙办团练,正是因为和绿营的鲍起豹不合最后才移师衡阳;八旗贵族对曾国藩抵制最激烈是咸丰帝的大表哥僧格林沁。其次是地方官吏对于曾国藩湘军的抵制,任何一个地官吏都不想看到,在自己的管辖内有一个手握重兵的二品大员压着自己。

湖南的骆秉章深谙官场之道,和曾国藩还勉强过得去,但是到了江西后,陈启迈就不会顾忌那么多了,两个人在很多问题上不让分毫。曾国藩最后用手段参倒了陈启迈,但曾国藩在江西官场上却失去了人心。最后是来自咸丰皇帝的抵制,这一点也是最为致命的,如果咸丰皇帝能够从始至终力挺曾国藩的话,前两者的抵制根本就不算什么。

但可惜的是咸丰皇帝并不是什么英明之君,何况他对于湘军这个新生事物实在是放心不下。一方面是清廷对于汉人都有着极重的戒心,另一方面是曾国藩的湘军当时确实是已初露狰狞,两万人的地方团练在清朝的历史上还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所以才有了咸丰皇帝对曾国藩的支持不坚定,乃至到了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对于曾国藩的夺权。

咸丰皇帝夺曾国藩之权

· 军饷问题难以解决

第二个的原因便是军饷的问题,正是因为湘军的饷银拖欠才导致了湘军战斗力的大幅度下降,进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朝廷根本就不给湘军拨发饷银,湘军的饷银全靠曾国藩自己筹措,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湘军就是曾国藩的一支曾家。

他们名义上效忠的是朝廷,但实际上完全听令于曾国藩,在他们看来曾大人才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湘军刚刚组建的时候曾国藩靠着郭嵩焘等人还可以勉强支撑,但随着战事的深入和战线的延长,饷银成了一个致命的难题,所以才有了曾国藩在江西等地设立税卡收取厘金和地方争利的问题。曾国藩这一做法无疑引起了地方官吏的强烈不满。

对此,曾国藩一直都希望咸丰皇帝可以委他一个督抚之职,通过地方财政来彻底解决湘军的军饷问题。但本来就对曾国藩存有戒心的咸丰皇帝是不可能给他这阳的职位的,在咸丰看来,曾国藩真要有了自己地盘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吴三桂。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当然,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解决了,但后来的湘军也就不是曾国藩初建湘军时的那个湘军了。

曾国藩的湘军

· 曾国藩的个人的原因

作者前面所列举的原因固然是曾国藩初建湘军失利的重要原因,但根本原因还在于其自身。从靖港之败到受困江西,我们都不难看出来,曾国藩的军事才能并不突出。世人常把曾国藩和明朝允文允武的王阳明并称,说他们俩都是书生带兵并且建有不世之功的圣人完人,这种说法其实是言过其实了。曾国藩并没有像王阳明那样深谙兵法。

就连他自己也曾承认过,凡是自己指挥的战役败多胜少,反倒是他的部将塔齐步、罗泽南等人在对太平军的作战中屡战屡胜。从曾国藩自身的角度来看还有一点重要原因,那就是第一次出山的曾国藩完全是一个理学先生,严格按照理学的治世方法来处理各种问题。这样固然很好,但这样也少了些许变通。再加上曾国藩性格上的刚正不阿,那么受到同僚的排挤也就很正常了。

严重的是,曾国藩在此期间浑然不觉,直至自己完全孤立无援。在曾国藩回湖南之前他的好友胡林翼向他指出了这个问题,在湖南守制期间曾国藩也做了比较深刻的反省,最后曾国藩为自己确立了,明用程朱之名分,暗效申韩之法势,杂用黄老之柔弱处世方法,正是曾国藩思想上的这一转变为他后来的成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

结语

可以说创建湘军最初的失利是曾国藩一生中最为黑暗的时期,所谓万事开头难正是这个道理。好在最终凭借着其“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挺了过来。同时这也是对曾国藩有着重大意义的一个时期,正是这时期问题的集中爆发促使曾国藩做出了改变,在第二次出山后才剿灭了长毛建下了不世之功,成为清末名臣之首。正如其在诗句《小池》中所言,“物理无定姿,虚臾变众窍。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

参考文献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95年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

孟森,《清史讲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

部编版教案 七下历史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政治

【教学目标】

1.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北宋结束中原和南方割据局面的史实。

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

4.认识到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割据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5.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重点:北宋建立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难点: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当时社会造成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赵匡胤是后周禁军最高将领,当时后周皇帝只有七岁,其手下赵普策划兵变,当大军到达陈桥驿时,赵匡胤佯装醉酒。第二天早上,众多将士喧闹着拥入他的帐中,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向他跪拜,高呼“万岁”!赵匡胤就这样做了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北宋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一、北宋的建立

1.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以开封为都城。(黄袍加身)

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们按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割据局面。

师:赵匡胤通过兵变方式登上帝位,那他最担心什么问题呢?让我们通过阅读材料来回答这个问题

材料一:一日,(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生:一怕方镇太重,二怕君弱臣强

师:那他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背景

(1)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

(2)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的,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

(3)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结束封建割据,必须加强中央集权

师:针对唐末以来“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现象,大臣赵普提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治国建议。其实也就是不断加强中央集权,那到底是如何做的呢?我们来看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强化中央集权措施

军事上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军队(杯酒释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历史链接

政治上

①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方法,削弱相权

②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

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

经济上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由中央掌握;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3、北宋中央集权的影响

积极影响:地方的行、财权和军权都收归了中央,官员的权力比以往受到制衡和约束,武人干政的风险降低,士人受到普遍尊重。

消极影响:削弱了军队战斗力,这是宋代形成“积弱”局面的原因之一。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官俸和军费开支庞大。冗官、冗兵和冗费导致北宋形成“积贫”的局面。

师: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余秋雨曾经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为什么他最向往宋朝呢?这是因为宋朝的一项重要的政策重文轻武。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材料二:宋太祖曾说:“五代时期藩镇强横残暴,百姓受苦。我现在选派100多名干练的儒臣分别去治理各个藩镇,即使他们全部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个武臣的危害大。”

为什么要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呢?

1、原因:

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表现:

(1)重文臣,轻武将;

(2)重文教,改革发展科举制。

3、内容

(1)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出现,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2)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

(3)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宋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4、重文轻武的影响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文轻武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知识拓展

重文轻武的弊端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对的稳固有积极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王安石变法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希望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积贫积弱的局面。宋神宗死后,司马光担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止。

拓展延伸:

宋朝政治的特点

(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是宋朝政治制度最明显的特点。

(2)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分权”是宋太祖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不仅分武将的权,也分文官的权,避免任何一个官职、官员权力过重。

(3)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镇压地方和农民反抗,但造成边防空虚,成为宋朝在对辽、西夏等战争中屡败的原因之一。

小结:

北宋的建立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四.王安石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