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父母老了的句子唯美简短(父母老了的句子)

父母老了的句子唯美简短(父母老了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你是在哪一刻,发现你的父母老了的?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时光时光你慢些走

来到头条的第一次违规 人到中年:崩溃无声

岁月匆忙,光阴荏苒,在我不经意间,我的父母已不再年轻,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岁月无声我要努力陪伴好父母剩下的时光。

我的父亲今年86岁母亲76岁,是从内地去新疆的支边青年,小时候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是那么的温暖、美好,仿佛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那个时候总是嫌母亲唠叨,现在想想,哪怕是一句唠叨,也是一份对我们的关爱。现在就是想听父母的唠叨,他们也不在唠叨我们了。我的父母都是没有文化的人,但是他们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们兄弟上学

出来,他们认为文化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全都考上了大学。想起那段艰苦的岁月,心中就充满了对父母的愧疚。 现在我们都过的很好,可是父母的年龄却已不再年轻。看着他们老态龙钟的样子,我的心里很难受,父亲今年还查出了骨癌,母亲是多年的结肠癌。他们辛苦了一辈子,到了该享受的时候,却发现人生匆匆已走完了大半。

有人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不仅是尽孝道的最佳时机,也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为了不留下人生遗憾,现在我把父母从新疆接到了身边,去陪伴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子女的关心和陪伴。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把握住时间,不让青春和亲情擦肩而过,让父母度过一个安详的晚年。让时间再走的慢一些吧。#当我们父母老了##夏季时光打卡#​#父母能有多伟大#​#老年生活#​#时间慢些走,我怕来不及##当我们父母老了#​

留不住的岁月,叹不完的沧桑;自己长大了,父母变老了

今天偶然又碰到了清代诗人黄景仁的《别老母》诗一首:

搴帷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倍觉更有一种难言的愧疚。此诗早年读过,也曾被其真情打动过。但随着岁月的增长,再一相遇,便如故友重逢,不甚唏嘘万分。

作为人子,如果至老都让老母担忧,令其身心不得安宁,还为你牵肠挂肚,此子好焉坏焉?有好乎无好乎?

后来在一本书里读到“父母教诲,瞋目怒应,言令不和,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更加对“不如无子”生出许多感慨来。

古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三孝即:父母有过错谏;供养父母;娶妻生子)。什么是“后”,难道仅仅是有了“香火”,就有了“后”?不管“后”是优是劣是聪是愚,朽南瓜瘪谷子也是“后”?

可真正的“后”,是继承了先辈的优良传统,严守家规家训,忠厚传家,耕读立世的。倘若生养出来的“后”,危害社会,无恶不作,这“后”倒不如无“后”。

无“后”一片纯净,有“后”却众人遭殃。关健是“后”的“厚”度,有没有厚道、厚爱和厚德,否则真不如无“后”好。

养儿育女,一方面是防老,一方面是愉悦。膝下有儿孙承欢,乐享天伦,身体有儿孙照顾,颐养天年。身心安泰,是最好人生模式。可现实往往是“养儿好,好儿少”、“九子不如石子”、"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这是=人们对“后”之不孝敬的种种喟叹。

――――这也不能一股脑儿地将责任推到“后”身上,这未免有失公允,一方面是养“后”不育“后”,没有尽心尽力地将“后”打理成人,自己的人生本身就颓废邋遢,却过分希望“凤出鸟巢”,“旧貌换新颜”,自己可以坐享其成,跟着儿孙颜面风光,光耀门庭,可事实往往事难以如愿;另一面是“后”的素质与品格的养成,父母从小懒于“修剪”,让其长成了“一拔楞子”,如同“骄奢返俭难”一样,不是有了圪节,就是长得歪邪,现在要纠偏,让其脱胎换骨,真是难乎其难。

可生活中,尽管不少“后”如“麻儿”般的对父母不孝,对兄弟不悌,胡作非为,但常常得到及父母的宽恕,最典型的话就是“宁可气破肚,不要哭瞎眼”,再怎样破三纲坏五常也让其留在世上,是一种无奈的精神逼迫――――这一股真情,一脉相承的血缘,足以匹敌世间一切情感,坚如磐石,韧如蒲苇啊!

我作为晚辈,仅对照传统文化里的《弟子规》,就觉得能做到的很少,何堪再面对《孝经》里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的诸如此类的忠告来啊。

自己是属于那种“面慈心狠”的那种“冷酷”的伪善之人。父亲病时,我没有一天在床前尽孝,而是搭上个所谓的工作忙而退避三舍,却不顾父亲那留恋的期侍的久久不肯移去的目光。我只是让父亲为我操劳了一辈子,在有“儿”的精神满足里劳碌了一生。没有得到儿子的一点点的反哺。此子虽是延续了张家的“香火”,是所谓的“后”,却没尽了做人本有的一点本份,这“后”又“后”在哪里?!

不知是父亲福薄,还是我徳乏,好日子刚启步,父亲便命归九泉,永谢于世。当时不肖、自负、自以为是总认为没有啥不妥。可一路走来,自己的儿子也长大成人,才悟得為父为母的那份眷眷之情和拳拳之爱,山高海深,天遥地远,是无法用言语比拟的。

今天独坐书房,猛然想儿时的一段往事,父亲的音容笑貌又浮现眼前,近在咫尺又遥不可及,脑海中丰满得没有丝毫的欠缺,而现实里却贫乏得一无所有。一个人懵懵懂懂,迷迷糊糊地穿梭在时间的隧道里,几多感叹,几多悲凉。说什么悔不当初、过往不咎与自作愆尤,都是浮云露水,镜花雪月,心底的那份隐隐的痛,犹如永不能愈结的痂疤,不时地渗出血渍。

时光不可倒,岁月不重来。或许当年的一个不经易,便是后半世的一个心结;甭说当年自己在父母身上的那种“专横跋扈”了,现在就是悔断肠子也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徒劳。我能做什么?我会做什么?面对教育儿子时常常“缺衣少药”捉襟见肘,面对孝敬老母时又“冷热不匀”孝心难系,面对工作时“模棱两可”一片茫然……

往亊休再提,人生多风雨。孔子所谓“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回忆不是坏事,多了就成了累赘;忏悔亦不是坏事,多了也就成了羁绊。当下做好人子,唯有恭身立命,慎言敏行,不在虚假的人情世故里漂浮,不在无意的事上的消遣。

多陪陪父母,多听听唠叨,孝到父母心里,满到父母愿上。丢了家庭的事业,充其量是一种职业。既使成功,也失去人生的真谛与为人子的真义,实实不足为取。

不管你如何达官显贵,如何富甲天下,你总是你父母的儿子,都是因父母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仅此一点,便终生不足以报答!想起《芙蓉女儿诔》中的“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仿写一句来结束此文:日日供养不足喻其亲,和言悦色不足喻其敬,遂父母愿不足喻其尊,终生事奉不足喻其孝。

“夫孝,德之本也”,“后”之无德,皆失本矣!

你是在哪一刻,发现你的父母老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