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青州风水宝地 青州著名的风水大师是谁

青州风水宝地 青州著名的风水大师是谁

本文目录一览:

青州府衡王建墓时张家搬迁,莫非涝洼村真是风水宝地

在青州,衡王之墓可谓是赫赫有名,从明朝至今有许多关于它的传说:寻好风水建墓圈地迫使张家搬迁,大墓工程辉煌数次被盗,东南角处建加油站时曾挖出许多的宝贝……

有人说,上苍对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公平的,其中一方面失去,必将从另一方面有所收获。所以,衡王建墓时迫使张家搬迁后,张家后辈人居然出了好多名人,故事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且听一下江湖上的传说。

衡王乃是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皇帝朱见深封他的第七子朱祐楎(huī)为衡王,死后谥号“恭”,称衡恭王。王坟地名中的“王”,指的就是衡恭王。而王坟,指的就是衡恭王的墓。

那个年代的人习惯活着就给自己准备好坟墓,提前选个风水好的地方,希望给家族带来兴旺给后代人带来好运。于是这衡王年轻轻的开始派人四处寻找好风水。

有人向衡王汇报,在青州府的西南方向找到一块风水宝地,可谓是左青龙右白虎,头顶三阳山,足踏月牙河,一团紫气萦绕于上空。只是那团紫气下面有个村庄。

当时的村庄位于现在的王坟村西,是元朝时有个叫张荣的官人看中的地方,举家定居在此,取名为张家庄,因注重培养子弟,时下家族中仍有人在朝为官,也算是一个有名望的家族。

尽管朱祐楎乐善好施还喜欢附庸风雅,也从不仗势欺人,但也难免府中有人动小心眼,欺上瞒下。当时圈地的两位差人就动了些心思,商量了一下,在这六月天里去张家讨口水喝,如果受到热情接待,就把这事告诉他们,他们要是会来事的话,那就避开这个村庄。如果不会来事,那就不用客气了!!!

可是巧了,张家庄那两位看门的老人家,正在府邸大门前下棋,下到火热朝天的兴头上,这衡王府的差人叫了好几声大爷都没来的及理会,可怜两位差人想的太美了,不要说受到热情款待捞点油水,就连口水都没捞着喝上。

叫你三声大爷不应声,两位差人气得差点炸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随身携带的小黄旗插在了张家府邸的大门上,然后扬长而去。

小黄旗插到哪里,哪里就被征为墓地。等两位大爷过足了棋瘾,才发现自己失职了,大惊之下只得禀告庄主。虽然当时张家有人在朝为官,但并不是朝庭重臣,实在不敢与皇族势力斗争。张家庄主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反而淡定下来,急忙找人四处查看风水准备搬迁。

《张氏族谱》载,始祖张荣元末自钱塘致仕青州府临朐县礼让乡三阳山之阳,立村取名张家庄(即今王坟)。明嘉靖六年因修衡王墓,张氏家族被迫东迁嘉佑寺南,取名挪窝。后因靠河地势洼,屡遭洪害,又被迫西迁二里并立村曰“涝洼村”。后尹姓、李姓等相继迁入,累世通家,繁衍壮大 。

衡王听信了下人的话,认为所圈之地皆无人居住的地方,于是呈报皇上,等万岁爷下旨批准建造,张家庄的人开始轰轰烈烈地搬家,衡王才知晓做错了件事。

时过境迁,明朝之后青州也经历了数次的改朝换代,原先的衡王府被清兵血洗,逃出来的人如同漏网之鱼,曾经的辉煌轰然坍塌,就连衡王之墓也遭受到过多次破坏,还出现过盗洞,里面到底还有没有宝贝,谁也不敢确定。衡王墓前,清明节前也会有人前来拜祭,这些人可能是衡王后人或者是当初守墓人的后代。

那张家庄的人搬迁后,张家的子弟要努力进取争口气,陆续有人取得功名,仅进士就有张邦彦、张敦善、张东光三位,这让张家大族很是欣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无常变化莫测,并非寻常之人所预料。

青州“风水宝地”--黄鹿井村

​黄鹿井村,位于青州城西庙子镇,村里约1100余人,占地面积3.1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乡村。

村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村前的水库、加上村后靠山,形成非常天然的“前有照后有靠”格局,被盛赞青州的“风水宝地”。

漫步山间,可以看到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还有漫山遍野的杂生植物,伴着溪水长流,身临其中,怡然自得。

村里人才辈出,举人、秀才朝朝可见,至今还保留着文武举人故居、关帝庙、贞洁碑、李氏祠堂等景点,回味历史别有一番韵味。而有美丽传说的黄鹿古井,井口上的深深沟痕,更是历史的见证。

近些年,黄鹿井村正在努力打造古色古香、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不管是建造居民楼、还是建设热门景点古村落,都是非常好的尝试,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此外,村民们还建设了文化广场和娱乐中心,初步具备了旅游观光的基本条件,从而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的到来。

青州“风水宝地”--黄鹿井村

​黄鹿井村,位于青州城西庙子镇,村里约1100余人,占地面积3.1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山区乡村。

村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村前的水库、加上村后靠山,形成非常天然的“前有照后有靠”格局,被盛赞青州的“风水宝地”。

漫步山间,可以看到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还有漫山遍野的杂生植物,伴着溪水长流,身临其中,怡然自得。

村里人才辈出,举人、秀才朝朝可见,至今还保留着文武举人故居、关帝庙、贞洁碑、李氏祠堂等景点,回味历史别有一番韵味。而有美丽传说的黄鹿古井,井口上的深深沟痕,更是历史的见证。

近些年,黄鹿井村正在努力打造古色古香、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不管是建造居民楼、还是建设热门景点古村落,都是非常好的尝试,也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此外,村民们还建设了文化广场和娱乐中心,初步具备了旅游观光的基本条件,从而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的到来。

#小说推文

《修真界归来》第173章。穆得水同样十分惊讶,他知道温老不是在开玩笑,所以他的惊讶一闪而过。他主动上前和宁尘握手,微笑着说:“宁神医,我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今天终于见到您,真是三生有幸。”宁尘并不是真正的神医,但他拥有无与伦比的能力,可以解决地球上的任何疑难杂症。就算是癌症晚期,看到宁尘也必须退缩。穆得水瞬间感到尴尬,因为他刚刚拍了马屁。他不知道该说什么,直到女儿穆冰竹的话让他惊讶不已:“爸,宁神医就是我跟你说过在岭南大森林里遇到的那位高人。”妈妈的病情之所以得到缓解,是因为宁神医忍痛割爱,把冰血花送给了我。穆冰竹解释道:“其实,在那之前,我甚至不知道宁臣的名字,如果我知道温老推荐的神医是宁尘,也许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穆冰竹看着宁尘,客气地说:“宁神医,真巧啊。”

“这次来青州,我本来打算去拜访您,我已经收集到了一株灵药,打算给您送去。另外一株灵药,我会尽快送到您的府上。”宁尘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穆得水彻底震惊了,因为神医竟然是一个大学生,而这个大学生还是武界里的大宗师级别的高手。这样的高手,即使是穆家也无法邀请。

因此,虽然木家有很多古武宗师,但大宗师只有少数几个,他们只能望而却步。

实际上,几天前穆得水就已经来到青州,并从温岳那里得知神医不在青州。温岳告诉他,宁尘应该快回来了,因为学校快开学了。这是温岳当时的想法。为了表示诚意,穆得水决定在青州等待神医回来,结果他接到了女儿穆冰竹的电话。他的女儿从一位年轻的大宗师手中换来了可以治愈妻子的灵药——冰血花。他急忙赶回岭南,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冰血花暂时缓解了妻子的症状,但只是治标不治本。

后来,他从温岳那里得知宁尘已经回到济南,于是他带着妻子和女儿匆匆赶到青州。这时,温岳这个中间人走了出来,控制了局面。原来,宁先生早就和冰竹认识了,真是缘分。我和这丫头的爷爷是世交,只是他走在了我前面。

温岳明确表示自己与岭南穆家的关系,然后说道:“宁先生,酒菜已经准备好了。我们可以先去包厢边吃边聊。”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身穿道袍和布鞋、身材臃肿发福的中年人从桃源居里快速地跑出来,挤开人群后恭敬地站在宁尘面前,目光里除了尊敬之外还带着一丝狂热,几乎是低着头、弯着腰地说:宁大师,您来到桃源居却没有事先通知我,我很抱歉,但我真的很想亲自来接您,能来这里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穆得水和穆冰竹虽然不是青州人,但对这个道士打扮的中年男人的名字却如雷贯耳。李万森是青州著名的风水大师,桃源居的主人出身微末,但凭借一身风水术却被南方的许多名门望族视为座上宾。虽然李万森只有桃源居这么一家酒店产业,但他在青州的地位却足以和温岳平起平坐,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胜过一些。这样的人物竟然对一个年轻人如此恭敬,还称呼他为大师,让穆得水和穆冰竹都感到十分震惊。温岳心里长叹一口气,宁先生越发神秘莫测,此时他不禁在想:今天来到桃源居后,温岳感到十分震惊,因为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跨进门槛的第一步就不想离开,甚至想着在这里养老算了,温家不差这点钱,难道温岳开始细思极恐了吗?桃源居的变化与宁尘有关,只有这样才能解释李万森的态度。宁尘只是临时接到电话来赴约,李万森点头表示理解,没有多说什么,招了招手。大堂经理连忙上前,老板这个包厢的客人需要最高规格的服务,李万森想了想,又连忙改口:算了,还是我亲自来服务吧,在桃源居没有比我亲自服务更高规格的服务了。听到这话,宁尘不禁感到有些无奈:你就别凑热闹了,你这体型也不是干服务员的料,正常安排就好,李万森无法反驳,但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从今天开始,他就开始减肥,还要学习服务员的礼仪等知识,不为别的,就为了宁尘来的时候他能在一旁招呼。李万森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宁大师,温老几位客人请跟我来。宁尘没有动作之前,其他人都站在原地。直到宁尘迈出了脚步,其他人才跟着他一起走了进去。

温青岚主动帮宁尘拉开椅子,虽然她是温家的大小姐,但她的行为却丝毫没有让人觉得掉价。相反,因为晚了一步的穆冰竹感到十分懊恼。宁尘坐在主位,温岳作为中间人自然是坐在宁尘和穆得水的中间。接下来,穆冰竹和温青岚开始上菜,菜肴早已准备好,穿着旗袍的服务员依次端着餐盘进入,很快,餐桌上便摆满了各种美食。宁尘笑着对温岳说:今天的场合是我安排的,本来这种场合应该少不了敬酒这个环节,但我知道你了解我的性格,所以就没有这么安排。宁尘对食物的摄入量一直比较自然,不会客气。宁尘立刻开始享用美食。

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中,宁尘甚至计划在吃完后再去苏晚晚那里享用烧烤。宁尘总是去苏晚晚家,因为那里距离玫瑰园很近,而且味道很好。因此,他懒得换地方。

此时,温岳招呼大家用餐。宁尘虽然不粗鲁,但吃饭时也不是很优雅,甚至用一只手抓着螃蟹吃。虽然温青岚认识宁尘很久,但看到他这样吃,也觉得很自然。如果其他男人在穆冰竹面前这样吃,穆冰竹肯定会感到反感。但当这个人是宁尘时,穆冰竹并没有这种感觉。她甚至认为宁尘是真正的世外高人。这才是真正的性格,不像其他男人在他面前时总是显得很做作。宁尘专注于吃饭,没有理会其他人的意思。席间,穆得水想说话,但被温月阻止。这顿饭对宁尘来说还算满意,但他已经吃腻了外面的食物。他决定明天亲自下厨犒劳自己。桃源居的菜品非常美味,但其他人却有些不满意。

因为宁尘在场,他们不得不保持谨慎。当宁尘放下筷子时,其他人也停了下来,服务员递上湿毛巾给宁尘擦手。递毛巾给温岳时,温岳没有接,而是开口说道:“你先出去吧。”温岳知道宁尘的性格。既然宁尘愿意来赴约,应该是愿意出手。虽然他不知道宁尘为什么改变主意。既然宁尘已经满足了口腹之欲。

接下来,今天的聚会需要由温岳这个中间人来开始,但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宁尘就先开口了:“岭南穆家,你们在岭南的地位如何?”穆得水在脑海中快速思考如何回答宁尘的问题。因为宁尘问这个问题绝对不是为了了解穆家的底细,而是为了索要更多的报酬。温老打电话给宁尘的时候,他就在旁边。当时宁尘果断地拒绝了,但后来又答应了。也许这是因为岭南这个词的原因。

黄龙山的风水

黄龙山,位于青州市邵庄镇西南部,东距青州城20公里,海拔530米,东西蜿蜒起伏约2000米,遥望浑如一条金色巨龙,游动在大山之巅。此山虽然地处偏僻,人迹罕至,却是绝佳上等的风水宝地。

话说上古时期,尧王东狩至东夷大地,与东海龙王“借”得千里之地,自此海潮东退,不再西侵。

当时东海老龙王家的几位年轻龙子都正是气盛贪玩的年纪,念念不忘东夷这块山水膏腴之地,和这里的奇花异草、珍兽仙禽。几位龙子有黄龙、青龙、蟠龙等等,经常由黄龙领头,驾着小股海浪跑到这里的山上玩耍,这小股海浪对龙子们来说是小,可是到了人间就能冲毁大量的庄稼农田,令老百姓们叫苦不迭。

土地山神们很快将这事报告到了玉皇大帝,玉帝一听,这还了得!立即降旨罚黄龙等几位龙子将肉身永世镇守在人间东夷的山川之间,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黄龙山、青龙山、蟠龙山等等这一道道山梁。

按照玉帝的旨意,龙子们平时必须佑护好这里的生灵,而他们的神魄必须每年一次去天上述职汇报工作。

黄龙山下五郭庄以西郭人口最多、历史最久,据西郭村碑志记载,金元时期这里就已经形成村落。

据当地老人们说,黄龙山的风水原本是顶级一流,古时候曾有一位风水先生识得这块宝地,并葬于此处,不过由于他的后代们没有操作好,震动了朝廷,导致了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并留下了诸多谜团。

话说当年黄龙山北麓有一位风水先生,临老时,三个儿子守在床前问道:

“爹,您给人家看了一辈子风水,临老了怎么就不给自家看个好风水呢?”

“唉,好风水是有,不知道咱这子孙后代能不能压得住!”老先生躺在床上眯着眼叹了一口气道。

“真有啊?爹!在哪里?”三个儿子急忙问道。

“不远,就在黄龙山前,风水虽好,只是……”

“爹!需要咱们怎么办?您快说吧!”

“告诉您仨倒也无妨。等我归西之后,有三件事情,你们三人若能照办,咱家后辈或许能出大富大贵的子孙,贵不可言也有可能。”

“哪三件事?”

“第一件事,你们先用草绳子拖着我的空棺材围着山转,绳子在哪里断了,哪里就是我的下葬之地;第二件事,我进棺材的时候,不要给我穿衣服,光着身子就行;第三件事,你们嘱咐后代子孙,若有婚嫁喜事,千万不要大操大办,动静儿越小越好。就这三件事,看子孙们的福份吧。”

三个儿子使劲地点了点头。

当天夜里老先生就去世了。

第二天,兄弟三人先用草绳子拖着空棺材围着黄龙山转圈,转了不到一圈,绳子就断了,棺材却是恰巧停在了一块巨大的青石板上。三个儿子犯了愁,在这块大石板上打墓穴那得费多大人力物力财力啊?哎,石头是死的,人是活的,咱不会在大石板前边的土窝里打个墓穴嘛。

墓穴很快打好了。到了给他们爹下葬的那天,三个儿子又犯嘀咕了:要求进棺材不穿衣服?那老爹一丝不挂的走在黄泉路上多丢人献丑啊,总得给他穿个裤头遮遮羞吧!于是呢,他们的风水老爹就穿着小裤头进了棺材。

还别说,兄弟三人基本照做了老爹嘱咐的头两条之后,日子还真的越过越好了。

又过了也不知道几十年几辈子,这家门里渐渐有了财主、富商、乡绅之类的人物,开始供着年轻子弟读书应试,单等着金榜题名,光宗耀祖。这年有个老大家的儿子举办婚事,眼看着家族里人丁兴旺,钱粮富足,老少男女都非常高兴,于是请来了戏班子大唱了三天。——把风水老祖宗留下的遗嘱忘得一干二净了。

俗话说:谦受益,满招损。这家的日子红火喜庆到了顶点,就该出事了。

这天北京城里皇帝在大殿上举行早朝,忽然听到一阵阵吹吹打打的喜乐之声,想到连夜来做梦总有一个身着黄衫的少年来给他打扫殿宇,于是让众大臣为他解梦。

恰在这时,司天监来奏,昨夜观得东南方有一股金光直冲天庭,大有席卷天宇、侵犯帝星之势,按星野分属来看,当在青州郡城之右不远。

众大臣议论纷纷:很明显了,将有一位非金即黄的家伙要出世来,会威胁到当今圣上的天下。

皇帝立即派钦差大臣和御用风水师等人去青州查看。几经走访,钦差大臣和风水师就发现了那道“金光”来源于城西四十里的黄龙山,钦差问风水师如何破解,风水师说只有掘断这里的龙脉。

于是钦差大臣派出士兵和劳工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黄龙山的山脊“龙穴”之处掘了一道沟堑,深有一丈五,东西宽有一丈,南北长达十八丈。

这天夜里京城里的皇上梦见一位老龙王牵着那位黄衫少年的手,在他面前流着泪,长揖而去。

黄龙山贵不可言的好风水就这样给破了,那位葬在“龙穴”之下的风水老先生的后人里虽然也出过几位才子武夫之流,但终究没有诞生过横扫宇內、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如果要总结教训的话,就得怪老先生的儿孙们没有谨遵他的遗嘱,做事那么草率,怎么能有大福呢!

这条沟堑至今依旧存在,当地村民俗称这里为“劈山”,有人说是天然形成的,有人说是打雷劈的,但是你看它的宽度和深度那么均匀,长度又那么长,说天然形成和打雷劈的都难以让人信服。

杨远文青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青州市文学创作者联合会监事长成人组

青州府衡王建墓时张家搬迁,莫非涝洼村真是风水宝地

在青州,衡王之墓可谓是赫赫有名,从明朝至今有许多关于它的传说:寻好风水建墓圈地迫使张家搬迁,大墓工程辉煌数次被盗,东南角处建加油站时曾挖出许多的宝贝……

有人说,上苍对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公平的,其中一方面失去,必将从另一方面有所收获。所以,衡王建墓时迫使张家搬迁后,张家后辈人居然出了好多名人,故事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且听一下江湖上的传说。

衡王乃是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皇帝朱见深封他的第七子朱祐楎(huī)为衡王,死后谥号“恭”,称衡恭王。王坟地名中的“王”,指的就是衡恭王。而王坟,指的就是衡恭王的墓。

那个年代的人习惯活着就给自己准备好坟墓,提前选个风水好的地方,希望给家族带来兴旺给后代人带来好运。于是这衡王年轻轻的开始派人四处寻找好风水。

有人向衡王汇报,在青州府的西南方向找到一块风水宝地,可谓是左青龙右白虎,头顶三阳山,足踏月牙河,一团紫气萦绕于上空。只是那团紫气下面有个村庄。

当时的村庄位于现在的王坟村西,是元朝时有个叫张荣的官人看中的地方,举家定居在此,取名为张家庄,因注重培养子弟,时下家族中仍有人在朝为官,也算是一个有名望的家族。

尽管朱祐楎乐善好施还喜欢附庸风雅,也从不仗势欺人,但也难免府中有人动小心眼,欺上瞒下。当时圈地的两位差人就动了些心思,商量了一下,在这六月天里去张家讨口水喝,如果受到热情接待,就把这事告诉他们,他们要是会来事的话,那就避开这个村庄。如果不会来事,那就不用客气了!!!

可是巧了,张家庄那两位看门的老人家,正在府邸大门前下棋,下到火热朝天的兴头上,这衡王府的差人叫了好几声大爷都没来的及理会,可怜两位差人想的太美了,不要说受到热情款待捞点油水,就连口水都没捞着喝上。

叫你三声大爷不应声,两位差人气得差点炸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随身携带的小黄旗插在了张家府邸的大门上,然后扬长而去。

小黄旗插到哪里,哪里就被征为墓地。等两位大爷过足了棋瘾,才发现自己失职了,大惊之下只得禀告庄主。虽然当时张家有人在朝为官,但并不是朝庭重臣,实在不敢与皇族势力斗争。张家庄主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反而淡定下来,急忙找人四处查看风水准备搬迁。

《张氏族谱》载,始祖张荣元末自钱塘致仕青州府临朐县礼让乡三阳山之阳,立村取名张家庄(即今王坟)。明嘉靖六年因修衡王墓,张氏家族被迫东迁嘉佑寺南,取名挪窝。后因靠河地势洼,屡遭洪害,又被迫西迁二里并立村曰“涝洼村”。后尹姓、李姓等相继迁入,累世通家,繁衍壮大 。

衡王听信了下人的话,认为所圈之地皆无人居住的地方,于是呈报皇上,等万岁爷下旨批准建造,张家庄的人开始轰轰烈烈地搬家,衡王才知晓做错了件事。

时过境迁,明朝之后青州也经历了数次的改朝换代,原先的衡王府被清兵血洗,逃出来的人如同漏网之鱼,曾经的辉煌轰然坍塌,就连衡王之墓也遭受到过多次破坏,还出现过盗洞,里面到底还有没有宝贝,谁也不敢确定。衡王墓前,清明节前也会有人前来拜祭,这些人可能是衡王后人或者是当初守墓人的后代。

那张家庄的人搬迁后,张家的子弟要努力进取争口气,陆续有人取得功名,仅进士就有张邦彦、张敦善、张东光三位,这让张家大族很是欣慰。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无常变化莫测,并非寻常之人所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