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形容四川盆地句子有哪些词语(形容四川盆地句子有哪些)

形容四川盆地句子有哪些词语(形容四川盆地句子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方志四川传统文化」四川盆地为何被称为“天府之国”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

“天府之国”由来

“天府”一词,今存文献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一》:“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当时的“天府”,用来形容京城咸阳(西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皆建都于咸阳)所在的“关中盆地”,以称赞当地的富饶,并非指今天的四川盆地。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以“四川盆地”为特区——尤其是“盆底”位置的成都平原,是秦国富国强兵的第一后方基地,秦国依靠此基地灭齐伐楚,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公元前202年西汉立国后,继续秦朝开发巴蜀战略。巴蜀大地农业、工业(丝织、冶铁)、商贸、人文皆繁富兴盛,富甲一方。

秦汉时期,巴蜀地区不仅产生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卓王孙、程郑氏、巴寡妇清等工商巨子,培养出司马相如、王褒、扬雄等一批文化巨人,还产生了严君平、落下闳等数术家,更有李冰都江堰这样的世界级工程师与伟大工程。

东汉(先后定都洛阳、许昌)初年,班固在《两都赋》中借长安(西汉首都)父老的口称说,长安的富饶号称“近蜀”。——以接近巴蜀之富作比喻形容长安,可见西汉时成都平原已是全国首富区域。

“天府之土”一语,文献中首次出现于汉末诸葛亮《草芦对》(也称《隆中对》)一文。文章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

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约291—361)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后世雅称“天府之土”为天府之国,“天府之国”四川盆地这一方水土不仅养人,更润国,正是这一沃土提供了天下英雄为之竞折腰的条件基础。

“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后来还进入中学教科书,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条地理常识。

李白对“天府之国”的赞美

李白(701—762),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虽一生飘零,但他对巴蜀大地始终包含深情。唐玄宗开元八年、九年、十年(720、721、722),李白20岁左右连续3年到成都游览。这期间,他在成都写就《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此诗通过对登楼所见景物的描绘,抒发了登楼的愉悦之情。全诗以时间为主轴展开描述,从朝光到暮雨,并且向四周扩散,东到长江三峡,南至双流县城,形象鲜明,意境飘逸。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25岁,因打抱不平,手刃恶人,不得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走出长江三峡时,李白深情地写下《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诗中拳拳与故乡告别: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此诗记叙登巫山的经过,借助夸张手法和大胆想象渲染巫山之高峻宏伟。全诗洋溢欣喜之情,虽在后半部分略含凄寂之味,但恰恰表现了游兴未尽的遗憾与惋惜,并没有什么感伤情味。

唐肃宗至德二载(至德期间称“年”为“载”,公元757年),李白57岁,因受唐玄宗第16子永王李璘“反叛罪”牵连而被流贬夜郎。在此窘境中,闻说朝廷有定成都为南京之事,他不顾得罪之身,发表赞成南京成都之策,写下《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历述故乡天府之国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的生态之美,有如九天仙宫的城市之美,和谐而重情义的人民之美,悠久的历史人文之美,称赞这里是建帝王都城的好地方。

上皇西巡南京歌

其一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其二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其三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其四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其五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其六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其七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其八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其九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其十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在李白众多诗歌中,《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集中描绘了他眼中的成都。其中成都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风物无所不包,李白甚至得出结论:秦川得及此间无。

《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在李白眼中,成都的居住环境是怡人的,就如同九霄云一般,是一座似神仙居住的乐土。千家万户热闹非凡的繁荣景象像一幅图画,成都翠草绿树白云青山红崖如同蜀丝锦绣,长安所在的秦川,哪里赶得上这里好?

上世纪90年代,成都市建委、成都市园林局等部门在塔子山公园规划建设一座塔,在塔即将建成时,成都市园林局及塔子山公园管理方召集各界专家学者召开定名研讨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马识途、著名画家赵蕴玉、国家级建筑大师徐尚志等20余人出席会议并发言。与会专家学者提出迎晖楼、散花楼、九天楼等名字。成都市园林局及塔子山公园管理方将几种意见汇集上报成都市人民政府,不久即以九天楼定名。今天,成都塔子山公园九天楼正前方平台的石壁上,镌刻有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二)一诗。

杜甫对“天府之国”的赞美

杜甫(712—770),湖北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生命中最后十年,漂泊长安、洛阳、成都、夔州。

杜甫49岁那年腊月卅进入成都,写下居住成都期间第一首诗《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杜甫举家远徙,历尽艰辛,为的是寻找一块栖身之地,如今来到富庶繁华的成都,“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眼前展开一个新天地,给了他新的生活希望,欣慰之感溢于言表。“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快慰之情刚生,马上又想到了梦魂萦绕的故乡,何时再见,未可预卜,但见大江东去,他自己只能做长年飘泊的游子了。下面接写成都的繁华、气候的温和,又转悲为喜。但成都虽美,终非故土,鸟雀天黑犹各自归巢,而茫茫中原,关山阻隔,他不知道自己何日才能回去。诗人又陷入了痛苦之中。当时中原州郡尚陷于安史叛军之手,一句“中原杳茫茫”,包含着数不清的忧国伤时之情。诗人遥望星空,愁思怅惘,最后以自宽之词作结。

在杜甫眼中,天府是新天地、新人民、新城市、新山水、新人文、新历史。“六新”的天府之国给杜甫的印象——从自然环境到人文气象,从人民习俗到独特的古蜀历史,皆为诗圣之“前年未见”。

杜甫在四川盆地这一天府之国东南西北区域居住近10年,写诗近千首,占今存杜诗1555首中的70%。天府之国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滋养、培育着杜甫,正是天府之国为杜甫登上中国诗史顶峰提供了“登圣天梯”。

「方志四川传统文化」四川盆地为何被称为“天府之国”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

“天府之国”由来

“天府”一词,今存文献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一》:“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当时的“天府”,用来形容京城咸阳(西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皆建都于咸阳)所在的“关中盆地”,以称赞当地的富饶,并非指今天的四川盆地。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以“四川盆地”为特区——尤其是“盆底”位置的成都平原,是秦国富国强兵的第一后方基地,秦国依靠此基地灭齐伐楚,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公元前202年西汉立国后,继续秦朝开发巴蜀战略。巴蜀大地农业、工业(丝织、冶铁)、商贸、人文皆繁富兴盛,富甲一方。

秦汉时期,巴蜀地区不仅产生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卓王孙、程郑氏、巴寡妇清等工商巨子,培养出司马相如、王褒、扬雄等一批文化巨人,还产生了严君平、落下闳等数术家,更有李冰都江堰这样的世界级工程师与伟大工程。

东汉(先后定都洛阳、许昌)初年,班固在《两都赋》中借长安(西汉首都)父老的口称说,长安的富饶号称“近蜀”。——以接近巴蜀之富作比喻形容长安,可见西汉时成都平原已是全国首富区域。

“天府之土”一语,文献中首次出现于汉末诸葛亮《草芦对》(也称《隆中对》)一文。文章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

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约291—361)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后世雅称“天府之土”为天府之国,“天府之国”四川盆地这一方水土不仅养人,更润国,正是这一沃土提供了天下英雄为之竞折腰的条件基础。

“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后来还进入中学教科书,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条地理常识。

李白对“天府之国”的赞美

李白(701—762),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虽一生飘零,但他对巴蜀大地始终包含深情。唐玄宗开元八年、九年、十年(720、721、722),李白20岁左右连续3年到成都游览。这期间,他在成都写就《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此诗通过对登楼所见景物的描绘,抒发了登楼的愉悦之情。全诗以时间为主轴展开描述,从朝光到暮雨,并且向四周扩散,东到长江三峡,南至双流县城,形象鲜明,意境飘逸。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25岁,因打抱不平,手刃恶人,不得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走出长江三峡时,李白深情地写下《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诗中拳拳与故乡告别: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此诗记叙登巫山的经过,借助夸张手法和大胆想象渲染巫山之高峻宏伟。全诗洋溢欣喜之情,虽在后半部分略含凄寂之味,但恰恰表现了游兴未尽的遗憾与惋惜,并没有什么感伤情味。

唐肃宗至德二载(至德期间称“年”为“载”,公元757年),李白57岁,因受唐玄宗第16子永王李璘“反叛罪”牵连而被流贬夜郎。在此窘境中,闻说朝廷有定成都为南京之事,他不顾得罪之身,发表赞成南京成都之策,写下《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历述故乡天府之国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的生态之美,有如九天仙宫的城市之美,和谐而重情义的人民之美,悠久的历史人文之美,称赞这里是建帝王都城的好地方。

上皇西巡南京歌

其一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其二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其三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其四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其五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其六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其七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其八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其九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其十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在李白众多诗歌中,《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集中描绘了他眼中的成都。其中成都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风物无所不包,李白甚至得出结论:秦川得及此间无。

《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在李白眼中,成都的居住环境是怡人的,就如同九霄云一般,是一座似神仙居住的乐土。千家万户热闹非凡的繁荣景象像一幅图画,成都翠草绿树白云青山红崖如同蜀丝锦绣,长安所在的秦川,哪里赶得上这里好?

上世纪90年代,成都市建委、成都市园林局等部门在塔子山公园规划建设一座塔,在塔即将建成时,成都市园林局及塔子山公园管理方召集各界专家学者召开定名研讨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马识途、著名画家赵蕴玉、国家级建筑大师徐尚志等20余人出席会议并发言。与会专家学者提出迎晖楼、散花楼、九天楼等名字。成都市园林局及塔子山公园管理方将几种意见汇集上报成都市人民政府,不久即以九天楼定名。今天,成都塔子山公园九天楼正前方平台的石壁上,镌刻有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二)一诗。

杜甫对“天府之国”的赞美

杜甫(712—770),湖北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生命中最后十年,漂泊长安、洛阳、成都、夔州。

杜甫49岁那年腊月卅进入成都,写下居住成都期间第一首诗《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杜甫举家远徙,历尽艰辛,为的是寻找一块栖身之地,如今来到富庶繁华的成都,“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眼前展开一个新天地,给了他新的生活希望,欣慰之感溢于言表。“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快慰之情刚生,马上又想到了梦魂萦绕的故乡,何时再见,未可预卜,但见大江东去,他自己只能做长年飘泊的游子了。下面接写成都的繁华、气候的温和,又转悲为喜。但成都虽美,终非故土,鸟雀天黑犹各自归巢,而茫茫中原,关山阻隔,他不知道自己何日才能回去。诗人又陷入了痛苦之中。当时中原州郡尚陷于安史叛军之手,一句“中原杳茫茫”,包含着数不清的忧国伤时之情。诗人遥望星空,愁思怅惘,最后以自宽之词作结。

在杜甫眼中,天府是新天地、新人民、新城市、新山水、新人文、新历史。“六新”的天府之国给杜甫的印象——从自然环境到人文气象,从人民习俗到独特的古蜀历史,皆为诗圣之“前年未见”。

杜甫在四川盆地这一天府之国东南西北区域居住近10年,写诗近千首,占今存杜诗1555首中的70%。天府之国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滋养、培育着杜甫,正是天府之国为杜甫登上中国诗史顶峰提供了“登圣天梯”。

成都平原:四川盆地中的天府之国,为成都赋能三千年终成西南中心

天府是一个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概念,古代解释“天府”乃是“蓄聚之富,非人力也”,即山川形胜,物阜民丰,储藏财富的库府宛若天成;同时天府也是一个历史概念,从古至今固守和传承着某些坚定从容的生活态度。在四川盆地之中,就有一处“天府之国”,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7个“天府”中称誉时间最久,认同率最高的,这就是成都平原,居其核心的成都也因其赋能成为四川盆地中千年不变的中心城市。

成都平原山川形胜,物阜民丰,是储藏财富的库府宛若天成。

四川盆地中的“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四面关山阻隔,北有秦岭,东有大巴山,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但是在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却是坝子、丘陵、河谷自成天地,故四川话称之为“川西坝子”。源自青藏雪山的河水滋养着这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近90公里,总面积1.881万平方公里的一方沃土,覆盖了今成都、德阳、绵阳、雅安、乐山、眉山等多地,成为中国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

四川盆地四面关山阻隔,北有秦岭,东有大巴山,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

源自青藏雪山的河水滋养着这南北长约200公里,东西宽近90公里,总面积1.881万平方公里的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地面海拔730-460米,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外加源出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由北西向南东倾斜,地表松散,地面比降为3-11‰。就地质构造上而言,处于中国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的西南缘,受新华夏系、雾中山褶断带、龙泉山褶皱带夹持,在侏罗一白垩纪沉降的基础上,陷落成为接纳巨厚沉积物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的断陷盆地。

成都平原地面海拔730-460米,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

成都平原在侏罗一白垩纪沉降的基础上,陷落成为接纳巨厚沉积物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的断陷盆地。

整体而言,属于华南板块(即扬子地块)的一部分,其基底至少在八九亿年前已经形成,且没有发现有深大断裂存在的证据,所以地体稳定,这种完整和稳定基底也是保证成都平原不会发生灾难性大地震的构造背景条件。虽然成都平原本身不会发生大地震,但其西侧不足百公里的地方便是四川最活跃的龙门山地震带和鲜水河地震带,此次泸定县6.8级地震就是源于后者(参见《泸定遭6.8级地震,我们关心抗震救援,更疑惑为何四川地震如此频繁?》)。所以成都平原仍会受到地震波的影响。

完整和稳定基底也是保证成都平原不会发生灾难性大地震的构造背景条件,但会受到地震波的影响。

成都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属带季风气候。

此外,气候上,成都平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属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为16.1℃,年平均降雨量达900-1600毫米,以龙门山屏障阻挡的雅安-都江堰一线最为充沛。同时由于秦岭、大巴山等高山的阻隔,寒潮常年被挡在四川盆地之外,所以成都平原最高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6℃,最低月平均气温一般也不低于4℃,典型的“夏无酷暑,冬无酷寒”,土壤及地下水冻结现象都极为罕见。

成都平原河流众多,整体属于岷江、沱江两大水系。

紫色土在四川盆地的分布最广,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占耕地总面积的68.7%,生产潜力巨大。

成都平原河流众多,整体属于岷江、沱江两大水系,其扇状分流外加自秦代便开始修建的灌溉沟渠,使得成都平原平均每隔2.5公里便有一条河流,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高达42.98亿立方米。再加上土壤类型主要以水稻土、紫色土为主,兼有地带性的黄壤、黄棕壤以及石灰土等岩性土,特别是在紫红色砂岩和页岩上风化形成的紫色土,富含碳酸钙,呈中性或微碱性,有机质含量虽低,但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高,农业利用价值很高。

都江堰等一系列水利设施修建完成,成都平原不再频遭水患之后,便完全承担起了四川盆地内精华农业区的重任。

成都平原平均每隔2.5公里便有一条河流,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高达42.98亿立方米。

所以在农业文明主导的古典时代,成都平原具备了成为“天府之国”的所有条件,于是在都江堰等一系列水利设施修建完成,成都平原不再频遭水患之后,便完全承担起了四川盆地内精华农业区的重任。要知道相比南充、遂宁、广安所在的川中丘陵和重庆所在的川东平行岭谷,川西的成都平原凭借农耕的优势,足以成为整个四川盆地的核心地缘板块。

一望无际的田野平坦肥沃,流水蜿蜒,与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在一起的是围绕村落自然分布的树木

由农田—乡村聚落—树林—丘陵形成的景观镶嵌体,造就了成都平原多样化、极富美感的农业景观格局。

占据地利的成都

在成都平原,一望无际的田野平坦肥沃,流水蜿蜒,与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在一起的是围绕村落自然分布的树木,翠竹高林掩映之间,数户农家比邻聚居。鲜明的道路走向、有序而又多样的田块肌理,加上随机点缀的大小不一的林地斑块,包围农田的连绵起伏的群山,形成了成都平原的地域景观特征。这种由农田—乡村聚落—树林—丘陵形成的景观镶嵌体,造就了成都平原多样化、极富美感的农业景观格局,悄然传递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农耕文化。

翠竹高林掩映之间,数户农家比邻聚居,是成都平原林盘的特征。

由于东西两侧被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包夹,成都平原的对外联系通道主要是南北两个方向。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记载: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这个“天府”并不只是物产的富足,更有安全上的。由于东西两侧被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包夹,成都平原的对外联系通道主要是南北两个方向,属于一个半封闭地带,所以居于中心位置的成都,不仅影响力便于辐射整个平原,而且便于集中力量组织防御,应对战争的洗劫,是古代上佳的城市选址。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民谚,正是形容这里是农耕时代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国。

于是便有了“少不入川,老不出蜀”的民谚,正是形容这里是农耕时代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国。成都也正是得益于成都平原独特的地缘优势,两千年来城名未改,城址未迁,无论世事变迁,山雨欲来,都以一种从容的姿态,闲庭信步。然而“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成都也经历过远古洪荒,荆棘川泽。于是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乃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人覆灭蜀国,古蜀文明就此终结。

秦国按照郡县制在蜀地设蜀郡,其郡府就是成都。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成都平原上的文明就自成一体,后世称为“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齐驾并驱,一同形成了中国文明多元一体的结构。持续了数个世纪后到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人覆灭蜀国,古蜀文明就此终结。随后秦国按照郡县制在蜀地设蜀郡,其郡府就是成都。自此成都平原的历史变得清晰可辨,同时也作为粮仓供应着秦国征伐山东六国。

汉承秦制仍为蜀郡,在汉代13刺史部中,属于益州刺史辖区,首府仍为成都

汉末诸葛亮在《隆中对》也说“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到了汉代,承袭秦制仍为蜀郡,但成都平原东北也分出了广汉郡,不过在汉代13刺史部中,属于益州刺史辖区,首府仍为成都,时称益州。而益州之名延续了1000多年,直到元朝时方才终止。至于成都平原何时被冠以“天府之国”的美誉,大概是在东汉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的史学家班固在《两汉赋》中说“郊野之富,号曰近蜀。”可知成都平原的富庶己超过了关中,汉末诸葛亮在《隆中对》也说“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成都平原的繁盛发达,就是得益于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缔造的冷兵器时代大后方

居于平原中心地位的成都成为带领着西南地区发展的领头羊。

甚至成都还曾过一段“陪都”经历,那是因“安史之乱”唐玄宗逃难于成都,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时,成都一度成为唐朝的另一统治中心“南京”。成都平原的繁盛发达,就是得益于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缔造的冷兵器时代大后方,同时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加持,使得成都平原粮食产量一直很稳定,即便是国家败落,军阀割据的近代,依然如此。所以当改开后,成都平原城镇化进程迅速,居于平原中心地位的成都甚至成为带领着西南地区发展的领头羊。

从建国初一环内的29.9平方公里辖区,到现在七环的14335平方公里辖区,成都一直走在扩张的路上。

不过成都的城市发展也到了瓶颈期,从建国初一环内的29.9平方公里辖区,到现在七环的14335平方公里辖区,成都一直走在扩张的路上。1958年撤销崇宁县并入郫县,其他部分并入彭县、灌县;1959年简阳县龙泉驿区改为成都市龙泉驿区;1960年新都县金堂县合并为成都市青白江区。1965年撤销新繁县划归新都县,撤销华阳县划归双流县。1976年温江地区的双流县、金堂县划归成都市;1983年温江专区撤销,所辖12个区县划入成都...。

2016年成都跨越龙泉山,将资阳代管的简阳市收归省会代管,然后兼并了简阳。

一番操作之后,成都整合成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金堂县、大邑县、都江堰市、彭州市等县市区,辖区面积暴涨。但曾经保护成都的龙泉山和龙门山,自此成为了限制成都拓展空间的桎梏,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兰州、西安、济南等城市。于是2016年成都跨越龙泉山,将资阳代管的简阳市收归省会代管,然后兼并了简阳,自此成都变沿袭千年的“两山夹一城”为“一山连两翼”,将城区范围延伸到了川中地区。

对于集全省之力建设省会,让省会虹吸周边的做法放在全国,成都并非独例。

自此大成都已颇具规模,四川省内老二绵阳,哥的屁也仅有成都的零头,辖区的任何一区在四川21个地市州都能排名前列,“成都省”随之成为戏称。对于集全省之力建设省会,让省会虹吸周边的做法放在全国,成都并非独例,合肥也有“三家分巢”,济南也“合并莱芜”,但像成都这样,吃成胖子辖区暴涨400倍的也唯有京爷能媲美了。

成都在四川盆地内形成更大的聚集效应,与北上广深争雄天下,也是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

郑州喊了多少年的“撤县划区”石沉大海,市辖仍为6个区,相比成都辖区总面积的14335平方公里,不忍直视。

当然成都在四川盆地内形成更大的聚集效应,与北上广深争雄天下,也是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毕竟能推动经济增长的资源、资本、人才都喜欢汇聚于城市,城市必然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些来客,而且对于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西南来说,唯有这样的中心城市率先完成崛起,避免人才外流,才有带动其他地区兴盛的可能。说到这里忍不住为河南省会郑州感到无奈,喊了多少年的“撤县划区”石沉大海,市辖仍为6个区,相比成都辖区总面积的14335平方公里,简直小巫见大巫。

成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能远眺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人口的大城市。

锦城成都“窗含西岭千秋雪”成为日常

这就是成都平原,四川盆地中的“天府之国”,这就是成都,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占据地利的西南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成都平原的林盘与农耕文化》;

《成都平原(盆地)地质地貌形成和演化的影响因素新近研究》;

《除水之害:岷江水患治理与成都平原早期城市的兴起》--韩英;

《基于RS的成都市城市扩张监测与分析》--陈世莉、蒲星辰;

上期回顾:成都与重庆:四川盆地中的双子星,“口水战”硝烟弥漫的同胞兄弟

备注:本文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方志四川传统文化」四川盆地为何被称为“天府之国”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微信公众号

“天府之国”由来

“天府”一词,今存文献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一》:“大王之国,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变,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秦末汉初,张良在论证定都关中时说:“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当时的“天府”,用来形容京城咸阳(西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皆建都于咸阳)所在的“关中盆地”,以称赞当地的富饶,并非指今天的四川盆地。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以“四川盆地”为特区——尤其是“盆底”位置的成都平原,是秦国富国强兵的第一后方基地,秦国依靠此基地灭齐伐楚,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公元前202年西汉立国后,继续秦朝开发巴蜀战略。巴蜀大地农业、工业(丝织、冶铁)、商贸、人文皆繁富兴盛,富甲一方。

秦汉时期,巴蜀地区不仅产生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卓王孙、程郑氏、巴寡妇清等工商巨子,培养出司马相如、王褒、扬雄等一批文化巨人,还产生了严君平、落下闳等数术家,更有李冰都江堰这样的世界级工程师与伟大工程。

东汉(先后定都洛阳、许昌)初年,班固在《两都赋》中借长安(西汉首都)父老的口称说,长安的富饶号称“近蜀”。——以接近巴蜀之富作比喻形容长安,可见西汉时成都平原已是全国首富区域。

“天府之土”一语,文献中首次出现于汉末诸葛亮《草芦对》(也称《隆中对》)一文。文章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

东晋著名史学家常璩(约291—361)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后世雅称“天府之土”为天府之国,“天府之国”四川盆地这一方水土不仅养人,更润国,正是这一沃土提供了天下英雄为之竞折腰的条件基础。

“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后来还进入中学教科书,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条地理常识。

李白对“天府之国”的赞美

李白(701—762),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虽一生飘零,但他对巴蜀大地始终包含深情。唐玄宗开元八年、九年、十年(720、721、722),李白20岁左右连续3年到成都游览。这期间,他在成都写就《登锦城散花楼》: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此诗通过对登楼所见景物的描绘,抒发了登楼的愉悦之情。全诗以时间为主轴展开描述,从朝光到暮雨,并且向四周扩散,东到长江三峡,南至双流县城,形象鲜明,意境飘逸。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25岁,因打抱不平,手刃恶人,不得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走出长江三峡时,李白深情地写下《自巴东舟行经瞿唐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壁》,诗中拳拳与故乡告别:

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

始经瞿唐峡,遂步巫山巅。

巫山高不穷,巴国尽所历。

日边攀垂萝,霞外倚穹石。

飞步凌绝顶,极目无纤烟。

却顾失丹壑,仰观临青天。

青天若可扪,银汉去安在?

望云知苍梧,记水辨瀛海。

周游孤光晚,历览幽意多。

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

归途行欲曛,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松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

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

此诗记叙登巫山的经过,借助夸张手法和大胆想象渲染巫山之高峻宏伟。全诗洋溢欣喜之情,虽在后半部分略含凄寂之味,但恰恰表现了游兴未尽的遗憾与惋惜,并没有什么感伤情味。

唐肃宗至德二载(至德期间称“年”为“载”,公元757年),李白57岁,因受唐玄宗第16子永王李璘“反叛罪”牵连而被流贬夜郎。在此窘境中,闻说朝廷有定成都为南京之事,他不顾得罪之身,发表赞成南京成都之策,写下《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历述故乡天府之国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的生态之美,有如九天仙宫的城市之美,和谐而重情义的人民之美,悠久的历史人文之美,称赞这里是建帝王都城的好地方。

上皇西巡南京歌

其一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其二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其三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其四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其五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其六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其七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其八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其九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其十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在李白众多诗歌中,《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集中描绘了他眼中的成都。其中成都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风物无所不包,李白甚至得出结论:秦川得及此间无。

《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在李白眼中,成都的居住环境是怡人的,就如同九霄云一般,是一座似神仙居住的乐土。千家万户热闹非凡的繁荣景象像一幅图画,成都翠草绿树白云青山红崖如同蜀丝锦绣,长安所在的秦川,哪里赶得上这里好?

上世纪90年代,成都市建委、成都市园林局等部门在塔子山公园规划建设一座塔,在塔即将建成时,成都市园林局及塔子山公园管理方召集各界专家学者召开定名研讨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马识途、著名画家赵蕴玉、国家级建筑大师徐尚志等20余人出席会议并发言。与会专家学者提出迎晖楼、散花楼、九天楼等名字。成都市园林局及塔子山公园管理方将几种意见汇集上报成都市人民政府,不久即以九天楼定名。今天,成都塔子山公园九天楼正前方平台的石壁上,镌刻有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二)一诗。

杜甫对“天府之国”的赞美

杜甫(712—770),湖北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生命中最后十年,漂泊长安、洛阳、成都、夔州。

杜甫49岁那年腊月卅进入成都,写下居住成都期间第一首诗《成都府》。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

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

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

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

鸟雀夜各归,中原杳茫茫。

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

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

杜甫举家远徙,历尽艰辛,为的是寻找一块栖身之地,如今来到富庶繁华的成都,“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眼前展开一个新天地,给了他新的生活希望,欣慰之感溢于言表。“但逢新人民,未卜见故乡”,快慰之情刚生,马上又想到了梦魂萦绕的故乡,何时再见,未可预卜,但见大江东去,他自己只能做长年飘泊的游子了。下面接写成都的繁华、气候的温和,又转悲为喜。但成都虽美,终非故土,鸟雀天黑犹各自归巢,而茫茫中原,关山阻隔,他不知道自己何日才能回去。诗人又陷入了痛苦之中。当时中原州郡尚陷于安史叛军之手,一句“中原杳茫茫”,包含着数不清的忧国伤时之情。诗人遥望星空,愁思怅惘,最后以自宽之词作结。

在杜甫眼中,天府是新天地、新人民、新城市、新山水、新人文、新历史。“六新”的天府之国给杜甫的印象——从自然环境到人文气象,从人民习俗到独特的古蜀历史,皆为诗圣之“前年未见”。

杜甫在四川盆地这一天府之国东南西北区域居住近10年,写诗近千首,占今存杜诗1555首中的70%。天府之国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滋养、培育着杜甫,正是天府之国为杜甫登上中国诗史顶峰提供了“登圣天梯”。

一个外乡人眼里的成都,用两个词形容:安逸、知足

成都,一座讨人喜欢的城市,它的自然风光早已跟历史和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去成都旅游,与其说是游山玩水,不如说是寻找另一种有趣的人生。

离别多年后,再次来到成都,城市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样子,变得越来越好了,又多了一条环城公路和高速,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越建越高。市区内依旧人群汹涌,车辆也更加来势汹汹。自行车和摩托车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要有胆量和车技,见缝插针,餐馆面前的人们猜拳的声音更加高亢。浮躁和喧嚣正在不断侵蚀每一座城市历经数千年而形成的文化气息,但是,不管世道如何变化,成都还是那个成都,在浮躁的灵魂深处,依然潜藏着成都特有的闲情逸致。是的,安逸、知足、忙里偷闲已经深深根植于巴蜀人民的血液中,一代传一代,不管你相不相信,成都还是以前的成都,只是变得更好罢了。

城市变得更好了,但是天气却没有变好,还是那样浑浑噩噩,不明不白。这可能跟成都所处的位置有关,东面是重庆巴山的崇山峻岭,南面是云岭大山,西边有青藏高原,北边是绵延不断的秦岭,属于盆地地形,湿气散布出去,所以整日给人的感觉就是昏昏沉沉,好像随时都会下雨。成都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云雾特别多,光照时间短,夏天虽然气温不高,但是很闷热,冬天气温也很少会出现零下摄氏度,但却显得很阴冷。也许正是这样,成都人的生活才过得那么悠闲自在,以致于外界人用“慵懒”来形容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云雾天气多,日照时间短,造就了成都的美女,走在街上,一个个肤若凝脂,白里透红,浑身都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出门不用不怎么化妆,也不需要涂防晒霜等护肤品,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真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山水造就了地域,地域决定了人群。成都四面都是大山高原,就像是人们的保护神一样,不仅仅是遮风挡雨那么简单,还让生活在里边的人免去了很多战争之祸,从而让人们一直生活在舒适圈里,过着安逸、慵懒的生活方式。

到成都,如果不去吃一下当地的火锅,你就是白来了。无论是高档次还是低档次的火锅店,在成都都能找到,在华兴路,火锅店一字排开,但是店面比较小,所以被人戏称为“苍蝇店”,门店虽小,但生意照样高朋满座,而且味道也正宗。在日落时分,挑一间合适的火锅店,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边嗑瓜子,一边喝口茶,这种神仙也不换的日子恐怕也只有在成都能感受到。成都的火锅比较杂,几乎能吃进肚子里面的,都能当作火锅配菜,有鸡肉火锅、兔肉火锅、鸭肉火锅……

除了火锅,你还应该尝一尝当地的酸辣粉、麻辣烫、钟水饺、龙抄、烂肉泡茶等等,这些美食只有在成都才有味道,别的地方很难吃到正宗的。

吃完饭,我喜欢到宽巷子和窄巷子逛逛,就单纯喜欢这两个地名,当然,也喜欢这两条巷子带给我的感觉,特别的亲切,有味道。窄窄的巷子,典雅而陈旧的房子,静谧安详。

不喜欢逛街,你也可以到茶馆喝茶,或者搓麻将,搓麻将简直就是成都人的命,如果你问一个成都人在干嘛?可能会得到两种答案,一种是正在麻将馆,另一种是在去麻将馆的路上。

成都,就是这么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又有浓郁的文化底蕴的城市,怪不得生活在里边的人,一个个都如此的悠闲、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