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徽州风水名词解释 徽州风水第一村

徽州风水名词解释 徽州风水第一村

本文目录一览:

安徽绩溪(3)·一张图带你看懂徽州古村落的风水格局

龙川胡氏宗祠·胡氏家族的世外桃源

龙川位于绩溪县城东十公里,原名大坑口,是一个典型的“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徽州古村。村子始建于东晋,始祖为东晋散骑常侍胡焱,当年他受命镇守歙州,娶了华阳(今绩溪县城)汪氏为妻。婚后两人到龙川蜜月游玩,发现这里“东耸龙峰,西峙凤冠,南则天马奔腾而上,北则长溪蜿蜒而来”,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举家搬迁于此。

河蚌绘·绩溪古村落分布图,河蚌旅行绘制。

龙川依登源河而建,整个村子呈船型,风水极佳,人才辈出,仅宋、明、清三个朝代就出了11位进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朝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等。胡氏一族自始祖胡焱迁入龙川算起,至今已繁衍五十余代,绩溪成为全国胡姓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胡姓约占县总人口的15%。历史上分成四个支脉,即“龙川胡”、“金紫胡”、“遵义胡”和“明经胡”。

该坊是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而立,两人刚好相隔六十年荣登金榜,故而得名。

奕世尚书坊是龙川的地标建筑,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牌坊由花岗岩砌成,造型壮丽,端庄稳重。主楼正中为“恩荣”匾,下方花板南北两面,分别镌书“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为文徵明手书,所谓奕世即一代接一代之意。

胡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是胡氏家族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

当我站在胡氏宗祠里面的时候,才体会到徽州木雕震撼的整体效果,木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除了梁勾、梁托和门楼的雕龙画凤、历史戏文之外,整个落地门窗的木雕布局有“荷花、花瓶、百鹿”三种图案。荷花象征和为贵;百鹿图意在祝愿延年益寿;花瓶图象征着平安吉祥,图案形式多样,雕工细密,令人目不暇接。

龙川胡氏宗祠木雕细部。

龙川主街。

龙川主街临玉带水而建,河水自山间引出,注入登源河,胡氏宗祠、胡宗宪尚书府、都美坊、乡贤祠依次分布在玉带水南岸,形成一条千米水街。走在水街上,四周山峦环绕,河水潺潺,徽派建筑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胡宗宪出生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东南倭乱时任直浙总督。在任期间他重用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擒王直、杀徐海,渐次平定了两浙倭患。严嵩罢官后,胡宗宪受牵连遭到弹劾,最终愤而自杀。万历十六年(1588年)胡宗宪得到平反,追谥襄懋。

龙川村地形沙盘。

胡宗宪尚书府位于村中央,建于明嘉靖年间,自胡宗宪开始,有十二代人在此居住。在龙川村的船型布局中,尚书府位于掌舵的位置,门前是一座宽阔的七星池,府第内粉墙黛瓦,绿水环绕,占地5000平方米,家庙、医馆、私塾、戏楼、花园一应俱全。胡家鼎盛时期,曾有七世同堂,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私塾、唱大戏、请郎中、祭祖拜佛……尚书府是整个徽州迄今保存最为完美、气势最为雄伟,结构最为复杂的明代建筑群。从中我们也可窥见胡宗宪的性格,他不拘小节,生活奢侈,聚敛钱财,甚至侵吞军饷,他的死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也是他自己亲手埋下的祸根。

上庄村·胡适故居,绩溪的“明经胡”

河蚌绘·上庄村风水图解。根据清代《上川明经胡氏宗谱》绘制。

绩溪胡姓另外一支位于县境北部,称为“明经胡”,以经商和做学问见长,胡适是这一支的代表人物。故居位于上庄村,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两进一楼的徽式民居,前庭有天井,两旁有厢房,楼下是堂屋,后进为内庭。整体建筑朴素精巧,一望便知是寻常人家。

上庄胡适故居大门。

看门人跟我说,胡适家祖上是茶商,早期的徽商多以卖茶为业。因徽州山多地少,除去在平地种粮食,山上只能种些茶叶。茶叶采摘后,村中推选一些精明强干,人品端方的人把茶叶运到苏杭等地贩卖,这些人春季出门,待过年前后才回来,把赚回的钱分给村民,所以人品好,讲信用是徽商的首要条件。

上庄胡适故居厅堂。

走进客厅,里面是一个窄小的天井,堂屋内摆着胡适先生半身像,后墙上他去世后写下的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蒋的挽联用白话写成,颇有胡适的风格,前半句写他毕生致力的新文化事业,后半句写他毕生恪守旧的家庭伦理,这矛盾的两者伴随了胡适一生。

上庄村民居。

堂屋西侧是胡适当年结婚用的房间,里面陈设着一张“月宫床”,朱漆描金,富丽典雅,是当年原物。胡适的夫人江冬秀出身徽州名门,胡适的婚姻是由两家老太太包办的,这对于当时中国新派人物来说,无疑是种讽刺。江冬秀虽为旧时妇女,但办事泼辣,遇事果断,一代文化大师也被她管得服服帖帖,这桩典型的“小脚与西服”式的婚姻,维持了一生。

上庄村民居。

和看门人的聊天中,得知这种婚姻在古代徽州地区是极常见的,徽州地狭人稠,养不了那么多人口,对于男丁,只能是“十三四岁,向外一丢”,对于女孩子,寻常人家大都只养一个,再生出女孩都要在一两岁时找人提亲,办成后养在婆家,称为“抱女养媳”。这种夫妻从小一起长大,即使丈夫出门在外,家中也不会有后顾之忧,特殊的风俗源于其恶劣的环境。

上庄村杨林水口,全村取水地。

上庄村出水口,常溪河畔。

石家村·独特的棋盘式布局

石家村位于绩溪县西部,当地村民都为石姓,是北宋开国功臣石守信的后裔。村里曾经遍植石榴树,取“石”字谐音。石家村建于元末,始祖石荣禄为安葬其父,求访风水之地。经此地见风水颇佳,于是葬父结庐于此,后代逐渐形成村落。

石家村背倚旺山,面朝桃花溪,坐南向北,因石氏一门起源于甘肃武威,如此朝向是为不忘北方的故乡。

石家村最独特的是棋盘式布局,村中的三条横街代表了棋盘中的三条横线;流经村中的桃花溪是“楚河汉界”,这是为了纪念石守信当年常与赵匡胤对弈。桃花溪一侧的远堤岩是红方棋盘的“河界”边线,南北纵向街巷是红方棋盘上九条“直线”。村前水口与石山对峙,称为“狮象守门”。

石家村街道笔直,从前巷路尽头设弄门守卫。

石家村村口。

石家祠堂遗址,还可以看出当年的建筑格局。

村中原有的石家祠堂是“帅府”所在,祠前方塘半亩,象征印泥盒,塘中筑石坛,按石守信帅印比例砌成,上面植有古柏翠竹。为了棋盘的完整,每条街巷的两端均筑有闸门,巷路尽头设弄门,全村宛若一座城堡。村中水道明暗兼有,五尺宽石板道路,上下闸门及马头墙均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式样。

石家村方塘,中间长着树的是石坛,象征石守信的帅印。

街巷一半是水圳,一半是路面,路面用长条麻石横向铺设,条石伸出水面而悬空,夜深人静时若有人行走,便会发出“咚咚”的响声,水圳的用处在于就近提供水源,以防失火。

石家村街巷呈封闭式,如今更是寂静无声。

宁静的石家村,如今很少有外人打扰。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绩溪独特的文化,被大山牢牢困住的绩溪人,在土地里掘不出更多的活路,出外打拼、做官、闯荡世界便成了唯一办法。一代代的绩溪人前赴后继,冲出大山,北上或南下,有些甚至漂洋过海,改变了世界,这是绩溪人的宿命和机遇,也是山水赐予他们的独特人生。

安徽绩溪(3)·一张图带你看懂徽州古村落的风水格局

龙川胡氏宗祠·胡氏家族的世外桃源

龙川位于绩溪县城东十公里,原名大坑口,是一个典型的“八分山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徽州古村。村子始建于东晋,始祖为东晋散骑常侍胡焱,当年他受命镇守歙州,娶了华阳(今绩溪县城)汪氏为妻。婚后两人到龙川蜜月游玩,发现这里“东耸龙峰,西峙凤冠,南则天马奔腾而上,北则长溪蜿蜒而来”,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于是举家搬迁于此。

河蚌绘·绩溪古村落分布图,河蚌旅行绘制。

龙川依登源河而建,整个村子呈船型,风水极佳,人才辈出,仅宋、明、清三个朝代就出了11位进士,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朝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等。胡氏一族自始祖胡焱迁入龙川算起,至今已繁衍五十余代,绩溪成为全国胡姓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胡姓约占县总人口的15%。历史上分成四个支脉,即“龙川胡”、“金紫胡”、“遵义胡”和“明经胡”。

该坊是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而立,两人刚好相隔六十年荣登金榜,故而得名。

奕世尚书坊是龙川的地标建筑,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牌坊由花岗岩砌成,造型壮丽,端庄稳重。主楼正中为“恩荣”匾,下方花板南北两面,分别镌书“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为文徵明手书,所谓奕世即一代接一代之意。

胡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7年),是胡氏家族祭祀祖先、议决族内大事的场所。

当我站在胡氏宗祠里面的时候,才体会到徽州木雕震撼的整体效果,木雕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除了梁勾、梁托和门楼的雕龙画凤、历史戏文之外,整个落地门窗的木雕布局有“荷花、花瓶、百鹿”三种图案。荷花象征和为贵;百鹿图意在祝愿延年益寿;花瓶图象征着平安吉祥,图案形式多样,雕工细密,令人目不暇接。

龙川胡氏宗祠木雕细部。

龙川主街。

龙川主街临玉带水而建,河水自山间引出,注入登源河,胡氏宗祠、胡宗宪尚书府、都美坊、乡贤祠依次分布在玉带水南岸,形成一条千米水街。走在水街上,四周山峦环绕,河水潺潺,徽派建筑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胡宗宪出生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东南倭乱时任直浙总督。在任期间他重用戚继光、俞大猷等名将,擒王直、杀徐海,渐次平定了两浙倭患。严嵩罢官后,胡宗宪受牵连遭到弹劾,最终愤而自杀。万历十六年(1588年)胡宗宪得到平反,追谥襄懋。

龙川村地形沙盘。

胡宗宪尚书府位于村中央,建于明嘉靖年间,自胡宗宪开始,有十二代人在此居住。在龙川村的船型布局中,尚书府位于掌舵的位置,门前是一座宽阔的七星池,府第内粉墙黛瓦,绿水环绕,占地5000平方米,家庙、医馆、私塾、戏楼、花园一应俱全。胡家鼎盛时期,曾有七世同堂,足不出户就可以上私塾、唱大戏、请郎中、祭祖拜佛……尚书府是整个徽州迄今保存最为完美、气势最为雄伟,结构最为复杂的明代建筑群。从中我们也可窥见胡宗宪的性格,他不拘小节,生活奢侈,聚敛钱财,甚至侵吞军饷,他的死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也是他自己亲手埋下的祸根。

上庄村·胡适故居,绩溪的“明经胡”

河蚌绘·上庄村风水图解。根据清代《上川明经胡氏宗谱》绘制。

绩溪胡姓另外一支位于县境北部,称为“明经胡”,以经商和做学问见长,胡适是这一支的代表人物。故居位于上庄村,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两进一楼的徽式民居,前庭有天井,两旁有厢房,楼下是堂屋,后进为内庭。整体建筑朴素精巧,一望便知是寻常人家。

上庄胡适故居大门。

看门人跟我说,胡适家祖上是茶商,早期的徽商多以卖茶为业。因徽州山多地少,除去在平地种粮食,山上只能种些茶叶。茶叶采摘后,村中推选一些精明强干,人品端方的人把茶叶运到苏杭等地贩卖,这些人春季出门,待过年前后才回来,把赚回的钱分给村民,所以人品好,讲信用是徽商的首要条件。

上庄胡适故居厅堂。

走进客厅,里面是一个窄小的天井,堂屋内摆着胡适先生半身像,后墙上他去世后写下的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蒋的挽联用白话写成,颇有胡适的风格,前半句写他毕生致力的新文化事业,后半句写他毕生恪守旧的家庭伦理,这矛盾的两者伴随了胡适一生。

上庄村民居。

堂屋西侧是胡适当年结婚用的房间,里面陈设着一张“月宫床”,朱漆描金,富丽典雅,是当年原物。胡适的夫人江冬秀出身徽州名门,胡适的婚姻是由两家老太太包办的,这对于当时中国新派人物来说,无疑是种讽刺。江冬秀虽为旧时妇女,但办事泼辣,遇事果断,一代文化大师也被她管得服服帖帖,这桩典型的“小脚与西服”式的婚姻,维持了一生。

上庄村民居。

和看门人的聊天中,得知这种婚姻在古代徽州地区是极常见的,徽州地狭人稠,养不了那么多人口,对于男丁,只能是“十三四岁,向外一丢”,对于女孩子,寻常人家大都只养一个,再生出女孩都要在一两岁时找人提亲,办成后养在婆家,称为“抱女养媳”。这种夫妻从小一起长大,即使丈夫出门在外,家中也不会有后顾之忧,特殊的风俗源于其恶劣的环境。

上庄村杨林水口,全村取水地。

上庄村出水口,常溪河畔。

石家村·独特的棋盘式布局

石家村位于绩溪县西部,当地村民都为石姓,是北宋开国功臣石守信的后裔。村里曾经遍植石榴树,取“石”字谐音。石家村建于元末,始祖石荣禄为安葬其父,求访风水之地。经此地见风水颇佳,于是葬父结庐于此,后代逐渐形成村落。

石家村背倚旺山,面朝桃花溪,坐南向北,因石氏一门起源于甘肃武威,如此朝向是为不忘北方的故乡。

石家村最独特的是棋盘式布局,村中的三条横街代表了棋盘中的三条横线;流经村中的桃花溪是“楚河汉界”,这是为了纪念石守信当年常与赵匡胤对弈。桃花溪一侧的远堤岩是红方棋盘的“河界”边线,南北纵向街巷是红方棋盘上九条“直线”。村前水口与石山对峙,称为“狮象守门”。

石家村街道笔直,从前巷路尽头设弄门守卫。

石家村村口。

石家祠堂遗址,还可以看出当年的建筑格局。

村中原有的石家祠堂是“帅府”所在,祠前方塘半亩,象征印泥盒,塘中筑石坛,按石守信帅印比例砌成,上面植有古柏翠竹。为了棋盘的完整,每条街巷的两端均筑有闸门,巷路尽头设弄门,全村宛若一座城堡。村中水道明暗兼有,五尺宽石板道路,上下闸门及马头墙均为典型的徽派建筑式样。

石家村方塘,中间长着树的是石坛,象征石守信的帅印。

街巷一半是水圳,一半是路面,路面用长条麻石横向铺设,条石伸出水面而悬空,夜深人静时若有人行走,便会发出“咚咚”的响声,水圳的用处在于就近提供水源,以防失火。

石家村街巷呈封闭式,如今更是寂静无声。

宁静的石家村,如今很少有外人打扰。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绩溪独特的文化,被大山牢牢困住的绩溪人,在土地里掘不出更多的活路,出外打拼、做官、闯荡世界便成了唯一办法。一代代的绩溪人前赴后继,冲出大山,北上或南下,有些甚至漂洋过海,改变了世界,这是绩溪人的宿命和机遇,也是山水赐予他们的独特人生。

徽州资源最好,地位比较尴尬,歙县邀请专家破解许村之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千年徽州起于歙,歙县是徽州府所在地,古徽州第一大县!歙县有个许村,是歙西北的明珠,论资源及区位,在整个徽州地区(黄山市)数一数二。然而,与黄山市的西递、宏村、呈坎、唐模相比,许村目前的地位却比较尴尬,不温不火,知名度与品牌度远远没有匹配自身价值。5月11日,歙县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会,邀请黄山市内外专家学者等为许村旅游发展出谋划策。

许村地处黄山主脉箬岭南麓,先后被评为“中国最佳乡村旅游景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摄影艺术乡村、安徽省首批千年古镇等。许村还是中国传统村落。

许村古名富资里,源于东汉,南朝梁时,新安太守任昉辞官归隐于此,唐末,尚书(相当于现在的正省部级)许儒徙此生息,许氏人丁繁衍稠兴,遂改名为许村。至今,昉溪仍清澈流淌,两岸风光生态绝美。

许村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有160余幢,江南罕见,且亭台楼阁都有,古建筑种类齐全,尤以大观亭、高阳廊桥、五马坊、大邦伯祠、许社林宅为代表构成的16处国保级元明古建筑群,国内罕见。和呈坎一样是徽州风水人居活化石,村落、水口、古井、古亭、古树布局都饱含风水学元素,拥有现实的古建筑规划学研究意义。境内古道密布,其中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的箬岭古官道,被文旅部评为全国十大徒步古道之一。

许村现存著名家塾有南宋时期的“双桂堂”以及1927年创办的许村仪耘小学校。许村历史上共出进士48人,明代大学士许国、清朝末代翰林许承尧均是许村后裔,素有徽州第一进士村之称号。近代以来,许村继承发扬优良的教育传统,出现了“一门五博士”“一村五院士”的盛况,为国家建设贡献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许村拥有众多的非遗民俗艺术,大刀灯、板凳龙、端午锦是其中的佼佼者,分别被评为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刀灯更是作为徽州民俗文化的名片,在县级重要的节庆中长期担纲主角之一。近年来,在许村非遗传承人的挖掘下,斗鸡、斗牛舞等也成为许村灯艺的新宠。

许村有厚重的红色传承,“士兵暴动起来当红军”,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环泉涂写的大幅标语清晰可见,箬岭古道旁入殓13具无名红军遗骸的红军墓瞻仰人流不断,皖南游击队曾经活跃在茶坦、茅舍等地,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从这里拉开解放徽州的序幕……。

许村地形从南向北一路攀升,丘陵、盆地、峡谷,最高峰可俯瞰四县,黄山尽收眼底;山泉、沼泽、深潭,不仅有落差极大的河流,还拥有最符合祁氏找水法要求的优质矿泉水源地。森林覆盖率82%,天然林的不竭色彩会让每一位画摄艺术创作者怦然心动,四季的景色变幻,更是会产生从江南烟雨到云贵雪山来回穿梭的错觉。

许村还是徽州美味的汇聚地,诸多食物保留手工古法制作工艺,处处可见舌尖上的乡愁。如高阳楼下菜籽油和茶油乡土原味,环泉豆腐片、豆腐乳口味许村独有;大观亭下的包袱点心让人心心念念;长寿村大西坑的香茗,醇厚回甘;塔山香米米香四溢。糯米饼、菊花、蕨菜、水笋、火腿、咸菜、红薯干、牛肉、花猪、土鸡、泉水鱼,都是令人垂涎的徽州好物。

许村距歙县县城21公里,距高铁歙县北站16公里,距黄山风景区25公里,东连上丰乡、南邻富堨镇、西靠徽州区的富溪乡、呈坎镇,北接黄山区的谭家桥镇、绩溪的上庄,区位优越,是歙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说家底,许村是真厚重!

然而,与黟县西递、宏村相比,许村名气在旅游市场一直不算很大,品牌度与识别度不算高。实地去看的都说好,没去看的就没感觉,这些年旅游也不温不火。这些年,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新闻记者跑遍了黄山市所有古村古镇,印象里,许村知名度比徽州区呈坎、唐模还不如。天生丽质的许村,属于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典型,再好的风景,没人知道,也会寂寞。

近年,许村打造中国摄影艺术乡村品牌,活动频频,且对村落文化与创意发展屡有新招,许村的民宿产业方兴未艾。疫情终会过去,许村必须发展。5月11日,歙县在许村镇乡村艺术馆召开规格较高的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为许村发展建言献策,黄山市政协原副主席杨震,徽文化学者杨永生、张建平、翟屯建、吴兆民、许琦,专家任景明、胡恒学等先后发言。歙县政府、县人大、市县相关单位负责人方卫斌、徐涌驷、张采霞等参加。

“许村的资源在黄山市属于上品。”杨震说,许村有着无与伦比的人文生态资源,如许村的金村甘蔗,是和歙西北的上丰梨、姬公尖柿子,仁里金桔等齐名的,许村应该发展得更好。杨震特别提到,许村发展必须破解交通问题,这个话题得到与会者共鸣。

以前,箬岭古道是徽州府到安庆府的官道,许村因交通而兴。近现代,交通方式迭代,许村有些边缘化。杨震、杨永生等认为,必须尽快打通许村到谭家桥的交通要道,箬岭隧道贯通,助力许村回归歙北交通枢纽位置,黄山景区的流量优势将润泽整个歙县的全域旅游。

杨永生告诉记者,他把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建议进行了系统归纳,认为歙县县委政府需要高度重视许村发展,成立专班,高层次推动,高站位谋划。以许村为中心,在保护传承的前提下,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中国摄影艺术村为抓手,以打响品牌为目标,环许村高品位策划歙西北(许村、上丰、富堨)乡村历史文化景区景点,把散落的明珠串成线,用每一根线织成片,打造歙西北最美乡村、精品文旅景区线路。其中,要抓住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加速打通许村至黄山公路,引流黄山游客至许村,建成环许村旅游专线,由许村向周边发散。

要持续保护许村的珍贵文明遗存与农耕生态、田园风光,要深入挖掘许村历史文化,全面生动的讲好许村故事。要以许村、上丰、富堨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乡村振兴等为素材,组织创作歌唱歙西北的歌曲。以许村为中心绘制导游图,辐射周边相邻6个乡镇(含黄山区谭家桥、徽州区富溪、呈坎、绩溪县上庄)。建议组织征集歙西北和许村的形象宣传品牌口号,向外广泛推介宣传;将歙西北的人文资源、土特产品等制作成文创产品,让游客随手一提,回味无穷。

可以沿许村昉溪,采取动员原住民或双招双引,按照保持整体风貌的情况下,建成打造一批精品民俗,吸引更多的艺术家驻留许村,让许村的古朴典雅与东黄山的现代气息相得益彰。可以将摄影季活动升格为歙西北节庆活动,将摄影、论坛、民俗、产业发展等融为一体,相邻乡镇齐聚许村,打造歙西北节庆品牌。利用许村古祠堂,将许村的人文历史集中展示,成为了解许村、感悟许村、热爱许村、宣传许村的窗口。要充分利用许村摄影艺术乡村、中国传统村落、长三角首批“最江南”典型传统村落、国保集中连片、一门五博士、一村五院士等优势资源,精心谋划设计,打造许村研学基地。

(图片由许琦提供)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吴永泉

编辑 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