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白色野鸡是保护动物吗 白色野鸡图片大全大图

白色野鸡是保护动物吗 白色野鸡图片大全大图

本文目录一览:

野鸡明明已经“泛滥”,农村随处可见,为何还是国家保护动物?

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不计其数形态各异的生物,为了适应生态环境的发展,这些生物一直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经过不断进化发展,动物也出现了包罗万象的情况。比如同样都是鸡,但它的种类却让人眼花缭乱,其中就有土鸡、野鸡、生态鸡等等。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农村随处可见的野鸡,竟然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我们首先简单了解一下野鸡

在我们人类饲养的家禽中鸡类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家族,这个家族除了有乌鸡、山鸡、土鸡、其中还包括我们最常见的野鸡。那么这些鸡到底有何区别,山鸡到底是不是野鸡呢?虽然种类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而且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山鸡其实就是野鸡,只不过名称不同。野鸡与土鸡和乌鸡在血缘关系中应该是远亲,土鸡和乌鸡却是近亲。而我们常见的家鸡只是被人类驯化了,作为食物供人们大量食用,这些品种的鸡所生成的生态环境却是各不相同。

比如我们在农村中最常见的野鸡,它有一个学名叫支雉鸡,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雉属下的鸟类,换句话说野鸡与我们常见的家鸡以及乌鸡等等属于同科不同属的动物。有网友说:“其实野鸡就是家鸡的祖先,通过驯化野鸡,逐渐变为家鸡”。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家鸡根本不是从野鸡中驯化出来的,而是雉科属下的原鸡驯化而来的,原鸡和雉鸡它们却是同科不同属的鸟类。

图为一对原鸡夫妇

在动物学中,雉鸡类动物又俗称野鸡,据相关史学资料记载,在汉代时期吕太后名雉,为了避讳雉与雉鸡是同音,汉高祖对全国颁布了一条禁令,那就是把所有雉鸡改为野鸡,不允许再叫雉鸡。野鸡的名字就此流传开来,与其他品种鸡相比,野鸡重量达到了1—1.5千克,它的羽毛光泽鲜艳,横纹之间是黑褐色,颈部是紫绿色。从外观上来看,野鸡的体现要比家鸡小,但是整体的身形要比家鸡长,因为它们的尾羽是非常长的。

野鸡分布非常广泛,除了在我国农村地区比较常见外,它还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上。比如田野、沼泽,喜于灌木丛、草丛中筑巢,隐蔽性较高。野鸡巢一般比较简陋,巢多呈碗状,里面随意铺一些甘草、树叶,装点些羽毛即成。几乎我国每个省份都分布着野鸡,在31个多品种野鸡中,它们的羽毛颜色也是有差异的,不过总体上来说野鸡主要是由黑色、白色、褐色、棕色、绿色等几个颜色组成,不过相比较而言,雄鸡的颜色比较艳丽,非常漂亮,而雌鸡的颜色大多数都是褐色的,整体色调是比较单一的。

如果说家鸡是杂食性动物,那么野鸡也是杂食性动物,除了吃昆虫外,它们主要吃农作物以及野生植物等等,野鸡繁殖期是在4-7月,在这个期间内,野鸡不会单独出行,它们会成双成对的在一起,而且我们还会频繁地听见野鸡打鸣声音,其实这是雄性野鸡在对异性,并且也是警告其他雄性野鸡不要靠近。很多人不禁会问道:“既然野鸡属于雉科鸟类,那么它们会飞吗?”答案是会飞,虽然会飞,但是野鸡很少飞,它们会加快速度奔跑,一旦人类轻易靠近它们,那么野鸡就会飞起来,至少能飞出十几米远。

图为野鸡窝

农村野鸡越来越多,“泛滥”的原因是什么?

如今农村野鸡越来越多,甚至是已经“泛滥”,这到底是为何?

其实农村野鸡越来越多主要跟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有着直接关系。随着农村人口外出打工逐渐流失,大量的耕地都在逐渐减少,庄家变少,树林增多,人们的活动范围也逐渐变小,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反而越来越多,山上的野鸡自然增加了大量的活动范围。如果说以前野鸡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在树林中,只有偶尔几只会流窜到庄稼地里,那么现在的野鸡却都开始下山了,尤其是到了繁殖的季节,野鸡会成群结队地往河边走,到处祸祸庄家。由于野鸡反应非常敏捷迅速,生存能力非常强,再加上它们的天敌动物逐渐变少,所以导致野鸡在食物链中失去了平衡,最后野鸡的数量也自然多了起来。

以前经济发展落后,农民收入来源有限,再加上相关野生动物保护法不完善,所以很多农民都会上山到处捕捉野生动物然后卖钱,其中就包括野鸡、野兔等等。在捕猎过程中,大多数农民基本都会用土枪打野鸡,那种火铜要装上火药,塞上钢珠之类的,到了山里远远地瞄准一群野鸡开枪。一枪放过必定有中弹的野鸡。但如今经济发展迅速,野生动物保护意识逐渐增强,而且农民都愿意外出打工,不愿意留在老家种地,耕地长期荒芜,野生动物更无需再担心人类会捕杀它们,这也是为何现在在很多农村地区中,像野鸡这种野生动物数量越来越庞大的原因。

在2017年外国媒体报道称,在英国的公路上野鸡是出现数量最多的鸟类,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英国野鸡的数量也是成倍的增长,甚至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埃克塞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庞大的野鸡群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人的生活,它们能够在各种生态环境中生活,即便是冰天雪地它们也会出来行动寻找食物。再加上生物链断裂,野鸡的天敌减少,渐渐的它们数量越来越多。

泛滥的野鸡,为何会成为国家野生保护动物?

在农村最常见甚至已经泛滥的野鸡怎么就会变成了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呢?估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疑惑,其实能把野鸡列入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主要跟今年疫情有关。如果说以前野鸡是农家乐的招牌菜,甚至很多农家乐以此来吸引顾客,只要你想吃野味,统统都能搞到。在暴利的诱惑下,不少店主开始收购野生动物。那么现在你再想吃到野鸡,再想吃到其他野生动物,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属于犯罪行为。

随着新冠疫情的发生,《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重新修订》,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一次野生动物保护法规。一旦野鸡碰上了厉害的细菌病毒,就会传播疫情。所以这次野鸡变成了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列入到野生动物保护法规中,也是为了人类自身安全考虑。

除此之外,野鸡在整个家族中也算是地位比较高的,它不像家鸡、乌鸡那么廉价。虽然野鸡数量越来越多,甚至是泛滥成灾,但是在受到未来生态环境改变的影响,野鸡活动范围也可能变窄,未来野鸡的数量有可能会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会成为濒临灭绝的动物,为了以后长远考虑,国家把野鸡列入野生动物保护法中。

出现野鸡在糟蹋庄稼,又是国家野生保护动物,该怎么有效防治?

有网友会问道:“如今野鸡泛滥,怎么还变成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果它们糟蹋庄家该怎么办?”对于野鸡糟蹋庄家这个行为, 很多农民也感到很无奈,真是碰碰不得,打打不得。面对辛辛苦苦种的庄家,被野鸡刨开吃掉,有没有好的办法呢?

1、做个“假人”放在庄稼地里

我们都知道野鸡的天敌是越来越少了,生态链断了之后,野鸡肆无忌惮,在以前人类是野鸡最大的威胁,那么现在面对野鸡破坏庄稼地时,我们应该做一个“塑料假人”给它穿上衣服,最好是颜色鲜艳的一些衣服,让后把他放到庄稼地里用来吓唬野鸡。当看到庄稼地“有人”坚守岗位在值班,自然野鸡是不敢轻易靠近庄稼地。

2、把庄稼地围起来,铁丝网中缠绕“磁带”

此外,农民还可以把庄稼地都围起来,然后在铁丝网中,用“磁带”缠绕着,当有风吹过的时候,这些“磁带”就会发出呲呲呲的响声,这种警惕的声音,很容易把野鸡吓跑。农民也不用再担心它们会破坏庄稼了。

3、使用啤酒瓶做口哨,来驱赶鸟

农民可以找几个空酒瓶,然后把这些空酒瓶放在地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多放几个空酒瓶,在这些空酒瓶的瓶底多放点土固定住。敞开的啤酒瓶,有大风吹过的时候,就会发出像口哨一样的声音,虽然这些声音对人类没什么影响,但是野鸡听到了这个声音就会比较害怕,不敢轻易靠近庄稼,农民使用酒瓶驱赶野鸡是有一定效果的。

如今国家把野鸡列入《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在个人看来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捕杀野生动物是为了一己之利,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不能因为满足人类的口腹之欲而遭到破坏,让我们一起呼吁善待动物,和谐共存,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比大熊猫还稀有?云南龙陵惊现神鸟白鹇,有何特点?为何如此罕见

日前,“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综合新闻发布会如约举行。在会议上公布了云南近年来在生态保护方面的诸多成就,尤为亮眼的就要数:实现了20余种极小群野生植物通过就地、迁地以及回归等多种方式,目前已经得到了有效保护,助其脱离了灭绝威胁,达到了拯救目标。

云南森林覆盖率高达65.04%

不得不说云南的生态是越来越好了,进入2021年以来我国野生动植物界的诸多好消息都来源于这里。就比如刚回家不久的云南大象、四大猛兽之首的豺现身、全国都才3处的缅甸球兰现身、仅30株的素功莲座蕨、高黎贡山野猪和白鹇共享“晚餐”和谐景象等等,这些都是不久前才刚有的新发现,还有很多都没有一一例举。

众所周知,云南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程度位居全国之首。除了帮助珍稀动植物脱危,近日云南又有一动植物的好消息迎来!具体怎么回事?下面和魔方一起来看看!

神鸟“林中仙子”白鹇罕见现身云南龙陵

近日,云南保山龙陵县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技术人员在收集整理红外相机拍摄的视频资料时候惊讶的发现了多只白鹇出现的罕见生动画面!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几只白鹇出现在了这一原始密林之中,时而低头觅食,时而警惕着环境,追逐同伴悠闲散步。

值得注意的是,白鹇日前也被发现出没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当时同样也是管护人员整理红外相机拍摄的画面,意外的看到白鹇正在和野猪共享“晚餐”。且不说能看到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隐身的白鹇有多么难得,能遇到白鹇与野猪和谐相处的和谐一面就更加罕见。而白鹇出现在云南这意味着什么呢?白鹇这一物种有何特点,为何会如此罕见?带着这些疑问,下面继续。

白鹇是何物种?有何特点

白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外形酷似山鸡,但是又有点不一样的就是白鹇体型更加大,并且身上的羽毛大多数都是以白色为主,和山鸡五彩斑斓的颜色外观差别很大。白鹇身体全长有1米到1.2米左右,头上顶着赤红色的具冠,上半部分基本是白色,则为蓝黑色,脚丫呈现红色。而雌鸟则是通体橄榄褐色,羽冠呈现近似黑色。

白鹇一般来说喜欢栖息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带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它们日常的食物来源主要是林间的昆虫、栗果、悬钩子、百香果等植物的嫩叶、幼芽、花茎、浆果、种子以及苔藓等。它们喜欢群居,一般都是两三只一起出动。尽管有翅膀,但是却很少飞,都用脚走,最多也就是受惊时候飞到树上短暂躲避。

白鹇属于卵生,一窝能产4枚到8枚,通常每隔1日就产1枚卵,卵产齐了才开始一起孵化。并且白鹇其实雏鸟性成熟比较早,孵出来的当天就能离开巢穴跟随亲鸟活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在我国、缅甸、泰国以及中南半岛等地区。在长时间的生存中,白鹇分化除了16个亚种,而我国凭借优秀的生态环境就独占了9个亚种,种群高达56%。白鹇拥有华丽的翎毛,加上声音暗哑,由于它十分怕人类惊扰所以见到它们的身影屈指可数,于是就被奉为祥瑞,也就有了“哑瑞”、“林中仙子”的称呼,在古代明代以及清代时候文官只有5品官员朝服才能用白鹇图案。

为何会如此“罕见”?

正如前文所述,白鹇是一种类似于山鸡也就是野鸡,但是又稍微有点不同的物种。不同点已经论述,但是相似点它们有的也恰恰是怕人。而它们经常栖息的地方也常常被人类侵扰,于是也就更加胆小。就比如当地居民烧柴、采集中草药、修建交通基础设施乃至是组织的森林生态旅游,白鹇的生活都会受到干扰。

此外,白鹇尽管尚有一定数量,但是亚种之间各个种类的生存数量有十分明显的悬殊,在个别地方就是快要到灭绝的程度,而在有些地方则是密度比较高。就比如:在广东鼎湖自然保护区的密度为每公顷0.44只,而在海南霸王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海南亚种密度为0.2只,整个海南岛有18000只。因此,说白鹇罕见要从不同位置不同地区分开来看。

为何又是龙陵?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2021年云南发现的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中,就比如近日现身龙陵创下新纪录的近危物种黄冠啄木鸟;花朵像五角星、全国仅3处分布的缅甸球兰;首次发现罕见的斑鱼狗;珍稀濒危植物大理铠兰等等。为何都是在龙陵呢?其实这并非是偶然!

大理铠兰

龙陵县位于云南省的西部,地处怒江大断裂带附近,多地震地热,加上又属于热点山原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综合作用下年降水量可以达到2300毫米,于是有着“滇西雨屏”的称号。其境内的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805公顷,里面生活着专门受到保护的热带、带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无巧不成书,本来是为保护林木,伴随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好,诸多珍稀的野生动植物们也出现“返祖”现象,重现林间,龙陵这个地方成为它们的“庇护所”。

据相关数据统计,在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8个林种植被型、15个植被亚型、29个群系以及32个群落,森林覆盖率高达81.4%。丰富的林木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红原鸡、血雀、赤红山椒鸟、黄眉柳莺、棕背田鸡、黑鹳等占了全省鸟类总数27%的珍稀鸟类,其中国际一级和二级野生保护鸟类高达33种,并一直呈现增长模式。

此外在野生珍稀植物方面,小黑山就是自由的“荟萃地”和“天然居室”。特有的植物高达625种,其中我国特有的达到394种,云南特有物种高达208种,狭域特有种13种,龙陵特有种达10种。在这片北纬24度线上的野生动植物们的“天然居室”,生态底色越来越浓,颜值也越来越高。这或许就是不断有新物种显现,龙陵真正的秘诀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