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出省正部级官员的风水 出省部级祖坟风水

出省正部级官员的风水 出省部级祖坟风水

本文目录一览:

97人小山村出了30多位处级干部,地处风水宝地宛若世外桃源

鹤壁太行南麓的大山深处,有一个只有97人的小山村,却出了百余位科级以上干部(其中县处级以上30余人)。很多人以为,这个名叫西顶的山村地处“北头七星”的勺柄位置,因为风水极佳的缘故才会有此际遇,事实真是这样吗?

但完全可以确认的是,现在的西顶,因为一对滑县夫妇的呕心沥血,已经从一个不起眼的石头村变成了城里人趋之若鹜的世外桃源,本周末,豫记寻找新乡贤第二站,我们将同郑州滑县商会一起,邀请有缘人一同探秘寻幽,共话河南乡村振兴的未来与走向。

王又又 | 文

一个只有97人的小山村

居然出了30多位处级以上干部

太行南麓的大山深处,散落着七个古老传奇的村落,它们地理分布状如北斗七星,被当地人称为“北斗七星”古村落群。

这样有山有水且自然形成的村落群并不多见,冥冥之中似乎都透露出一个信息:风水好。

也确实如此,尤其是勺子和勺子柄连接处的西顶村,风水之好无出其右。提起村子的风水,村民大多会给指着附近的一座酷似官帽的山给你讲讲故事。

沿着当地人俗称的官帽山一路向下,半个小时左右,便能走到鹤壁地区有名的佛教圣地“静居寺”。

静居寺,始建于汉朝,过去是浚县开元寺的下院,到现在一千多年,明清时期曾经过多次修缮。建寺之初,山路难行,全靠羊一砖一瓦驮物料上山,至今,“群羊驮砖”的美谈还在附近的村庄流行。

静居寺

为啥要在这儿建一座寺院呢?传说当年打南边来了一个风水先生,风水先生云游至此,掐指一算觉出此处皇脉很重,怕将来是要出皇帝。

静居寺墙体的壁画

皇帝哪能随随便便就换人呢?于是,风水先生就让人在此处修了静居寺压住皇脉。但谁也想不到的是,静居寺虽然压住了“王气”,却没压住“官气”。

当然,这些都是经过民间演绎的戏说,不足为信,但西顶盛产官员倒是真的。

西顶村目前只有97口人,历史上人口最鼎盛的时候不过三四百,但让人吃惊的是,就这么一个人口基数,1949年以来,居然出过百十来位科级以上的干部!

不信你大可以敲门去问,村子里每户人家几乎都有一位在外面做官。

说来也怪,静居寺附近的石头,一个个都是官帽的样子,而上文提到的官帽山,过去曾是西顶村村民的祖茔。

当然,也有人对“风水”持另一种看法,西顶村位于姬家山乡的凤凰岭,在附近几个村子中是海拔比较高的。这里之所以盛产官员,或许是因为村子的海拔高,生长于斯,人的视野和心胸都不免开阔起来,所以容易出官员。

这说法不无道理。但真正了解这个村子的人都知道, 西顶之所以会出这么多官员,和重视“耕读”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在当地,过去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西顶用钱办学,黄庙沟用钱买骡”。这简直是“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翻版了。一个山沟里的村子能拥有一所学校,这在过去是很少见的。

所以,在全国尚有80%文盲的时代,西顶村村民的文化水平还是比较高的。如今想来,“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古人诚不欺我。

即便风水好、出官员,即便景色秀美民风淳朴,西顶仍然无法逃脱乡村空心化的命运。这么说吧,这个占地7200亩的村子只生活着二三十个留守老人,青壮年无不外出工作。白天还好,到了晚上,村子安静得让人害怕,处处弥漫着孤独的气息。

但这一切却在三年前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事还得从一对儿夫妻说起。

来自滑县的一对夫妇

用旅游带动乡村脱贫

男的叫阴自义,他的太太叫孙彩霞,俩人都是滑县人。大学毕业,他们白手起家,创建了自己的橡塑企业。

阴自义孙彩霞夫妇

2014年,企业想要入驻鹤壁市姬家山产业园,跟当地有关部门洽谈业务的时候,他们会去附近的农庄饭店吃饭。也就是借着吃饭的契机,他们发现了西顶这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山顶村庄。

静湖

整个村中所有的建筑全是由大块大块的石头组成,村路高高低低,一条条羊肠小道连接一户又一户民居。村民们用枯枝围出院墙,乌黑发亮的门板一看就知道经历了很多风霜。

两人产生了承包山头开饭店的想法,哪怕是作为自己接待朋友客户的场所也好。恰好,当时西顶村原来的承包商不做了,2015年,夫妇俩正式拿下了西顶村的开发权。

一个田园梦的蓝图似乎要实现了,但眼前的现实又悄悄地伸出小手,给了夫妇俩一个巴掌。

西顶是个原生态的村子,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甭说什么游客接待中心了,就连村里的舞台和龙王庙都年久失修、摇摇欲坠。

俗话也说得好,隔行如隔山。阴孙夫妇从未接触过旅游行业,面对着一堆断井颓垣,不说两眼一抹黑,也至少是两脸懵那啥。

于是,夫妇俩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从最基本的基础建设做起,没有基建,其他都是扯淡。

村子道路不好,走起来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他们找来建筑工人修好每条街道,还要用石片铺设路面。

村里没有井,原来村民一直用东齐村的井水。但是,用水紧张的时候,东齐村是不供水的。16年到17年,夫妻俩硬是靠着五千方的天然雨水收集池度过了难关。

16年春天,房屋基建完成了一大部分,具备了接待能力,开始营业,火爆持续到七月初。雨季来临,连续一周的大暴雨冲了旅游道路。切断了外出道路,绕道二十多公里到市区。

这一停止就是一年,直到次年秋天才修通了道路,恢复接待游客。但是,一切宣传工作又要重新开始。

但这些年的折腾并不徒劳。夫妻俩租到了村中二三十户石头屋把房子改造成四人间、二人间的客房。如此,既满足游客的住宿要求,村中的村民也可以创收。

但仅靠房屋出租并不能真正改变这个村子贫穷的面貌。西顶村常住人口三十来人,但贫困户就有35户,还有16户低保户,要想彻底改变村子的贫穷,必须解决村子里剩余劳动力问题,建立长久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体系。

好在山里别的不多,就荒地多。于是,孙彩霞承包荒地,雇村民种地,给村民发工资。如今,后山凤凰岭有1000余棵樱桃,1000余棵桃树,2000余棵美国红枫,不仅美化环境,结出的果实又是一项创收。

针对些劳动力弱的村民,孙彩霞就让其在自己的旅游开发公司做些杂活,烧饭,打扫卫生等等。

除此之外,阴自义、孙彩霞夫妇也经常会邀请一些企业家来村子里做慈善,关爱村里的留守老人。

西顶村的“孙二娘”

想要把山头变成啥样子?

山下还有工厂要管理,夫妇二人分工,阴自义管理工厂,孙彩霞主要负责山上的事情。他们的旅游开发公司,孙彩霞是总经理。她把西顶村改名西顶小镇,自然而然,她自己也就也成了“镇长”。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经历了这几年的努力,西顶的村民已经完全从心底接纳了这对“镇长夫妇”。每到节假日,西顶村的村长和附近民警都会自发在村口或进村要道站岗,维护交通和安全。

也许是受夫妇俩热情的感染,政府还专门出资为西顶小镇修建了停车场,可一次性容二三十辆小型轿车。

三年过去了,西顶小镇如今终于走上正轨,夫妇俩租来的房子,可一次性接待七十位游客的住宿。

为了提高游客体验,也为了村民可以拥有更丰富的业余生活,孙彩霞还致力于为这小山村注入文学艺术的力量。

今年年初,孙彩霞萌生在村子里举办音乐节的想法。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自己文艺界的好朋友时,立刻得到了众人的响应,大家一拍即合,随即确定了每周六到西顶小镇来一场音乐演出。

夫妇俩邀请了鹤壁优秀音乐人,民族器乐、声乐,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嘻哈说唱无所不有。他们甚至做了长期规划,四月的主题是二胡,五月是钢琴,六月是吉他艺术月,七月是鼓手,八月是嘻哈……

音乐演出

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力争做到亲民、接地气。

四月世界读书日前夕,两人还在西顶举办了鹤之声朗诵沙龙活动,很多朋友在山间云雾中放飞自己的文艺情怀。

前不久,西顶还迎来一批山下的小客人,夏令营的学生们在过去西顶小学的舞台上尽情歌舞。这让我不由得想起村里的村民,他们虽然都已年过半百,但几十年前,他们也曾如这些小朋友一样,将欢乐洒满舞台吧。

为了更好实现西顶小镇的旅游开发建设,孙彩霞专程去栾川等旅游开发成熟的地方学习。学成归来的孙彩霞化身拼命三娘,以“孙二娘”之名活跃在朋友圈、公众号,常常见其凌晨还在更新动态,早晨七八点便开始回复信息。

近期,针对高端商务接待项目的建筑已经破土动工,只待来年投入使用。但随着西顶小镇知名度的提升、公司的发展,孙彩霞又遇到了新的挑战。

山里员工有限,而有相关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人才后续力量跟不上,势必会拖慢西顶旅游开发的脚步,对此,孙彩霞感觉压力很大。

但孙彩霞天生乐观,她说:

“我想把这打造成高端休闲中心,吸引更多的高端企业会议,做高端商务接待。持续搞好环境绿化,种花种树,种菜养殖,让客人来这吃到健康放心的食品,体验美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她相信,西顶从原始到人文的蜕变需要时间和过程,而身处其中,她会遇到一群气味相投、追寻最美民宿的人。

她甚至自诩:山头变成啥模样,关键还看孙二娘。

这话十分给力。

如今,正逢初夏,山上山花烂漫,豫记联合郑州滑县商会邀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登山、探秘、寻幽、饮酒,在西顶开启豫记寻找新乡贤的第二站。我们需要更多阴自义夫妇一样的新乡贤,发现乡村的美和振兴出路。

如果你也醉心山水,恰好对乡村建设还很有自己的见解,不如我们来一场西顶之约。有兴趣的朋友可在文末评论或扫码联系豫记小秘书(henandianfusiwei)报名,接头暗号“约”。

集结时间为25日下午五点西顶小镇,当晚烤全羊温酒夜话,26日上午畅游西顶,下午乡村振兴论坛后返程。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