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狮形风水宝地 风水狮子摆放方法图片

狮形风水宝地 风水狮子摆放方法图片

本文目录一览:

镇宅瑞兽——石狮子

我们经常看到不少单位和住宅门前蹲卧着一对石狮子,形象威武,庄严肃穆,那么门前为何要摆放石狮子呢?

国人自古以来就崇拜龙,号称龙的传人。根据我国古代传说,“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然后根据龙子的不同性格,各司其职,其中第五龙子叫狻猊,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又喜欢烟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佛菩萨像前。

狻猊香炉

狮子原产地不在中国,而是在非洲、印度、南美等地。狮子的传入在汉代,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域各国的交往,狮子才得以进入中国。《后汉书·西域传》:“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大月氏(读音dà ròu zhī))遣使献师(狮)子、符拔。”,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国外石狮子

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汉平帝夜梦神人,随遣使出使西域,从大月氏抄回佛经四十二章,于是佛教得以传入。释迦牟尼左胁侍文殊菩萨,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而狮子的传入正好切合礼佛人士的喜爱,于是,狮子被人们称为瑞兽,结合龙五子狻猊的特征,成为一种赋予了神力的灵兽。

文殊菩萨

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如今,在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还留着古人供奉狻猊的庙宇,因狻猊排行第五,这座庙又名\"五爷庙\"。《灯下录》云: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所以佛教徒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以后就把佛家说法音声震动世界、群兽慑服称之为“狮子吼”。

五台山五爷庙

文殊菩萨

在汉唐时的帝王陵墓、贵胄坟宅前开始出现了石狮的踪迹。但当时只限于在陵墓坟宅前摆放,作为神道上的神兽,常与石马、石羊等石像生排放在一起,用以震慑,使人产生敬畏的心理。这时的石狮子还没有进入民间百姓之中,在形制上也与后来守卫大门的石狮子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就是石狮子雕像下面没有高大的石头台座,这在汉唐古石狮遗物中可以明见。

山东嘉祥武氏祠

中国现存最早的石狮在山东嘉祥武氏祠内。 “武氏墓群石刻”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嘉祥县武梁祠前有一对石狮,其《石阙铭》明确记述了狮凿刻的年代:“建和元年,太岁在丁亥,三月庚戎朔四日癸丑…孙宗作师,直四万。”其意是石狮由石匠孙宗凿刻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

嘉祥武氏祠

石狮子守卫大门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唐宋之后。据程张先生《元代石狮趣谈》考证:唐朝京城的居民多居住于“坊”中,这是一种由政府划定的有围墙、有坊门便于防火防盗的住宅区,其坊门多制成牌楼式,上面写着坊的名字。在每根坊柱的柱脚上都夹放着一对大石块,以防风抗震。工匠们在大石块上雕刻出狮子、麒麟、海兽等动物,既美观又取其纳福招瑞吉祥寓意,这是用石狮子等瑞兽来护卫大门的雏形。

宋元以来,一些有钱人家为了张扬自家的声势,便把原来坊门的样式简化,改造为门楼,仿象原来坊门所用的夹柱石那样,将石狮等瑞兽雕刻在柱石上,此风被保留下来相沿成习。记录元代地方风俗的《析津志辑佚·风俗》一文中有“都中显宦硕税之家,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或以白石凿成,亦如上放顿”。可以认定,元代是我国看门石狮由宫廷走向民间的肇始。我们看到的看门石狮多蹲在一块大石雕成的台座上,这明显是由原来的夹柱石演变而来的遗迹。

石狮子有南北狮子(北狮稳,南狮灵)之分,还有雌雄之分(左雄,右雌)。因为古代万物分阴阳和雌雄,古人把石狮子视为吉祥物,自然要分公和母了.不但是从表情上,从它们的前脚所踩物品的不同,也可以区分。右边雌石狮子脚下所踩之物是可爱的小狮子,而左边雄石狮子脚下所踩之物是一个精致的绣球。门前石狮子位置固定,左右绝对不可倒置!

在中国众多的园林名胜中,各种造型的石狮子随处可见。古代的官衙庙堂、豪门巨宅大门前,都摆放一对石狮子用以镇宅护卫。直到现代,许多建筑物大门前,还有这种安放石狮子镇宅护院的遗风不泯。

最著名的当数卢沟桥的石狮子,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

卢沟桥

卢沟桥石狮子

卢沟桥石狮子

北京城最大的石狮子要数西长安街上新华门外的一对了。新华门是袁世凯时期才开的,清代那里没有门,估计应该是从圆明园搬过来的。

新华门

北京金水桥前后,各有一对点缀性的大石狮子,左雄右雌,雕刻得极为精美,威武雄健,使人无不感到它真是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金水桥头右侧石狮子的腹部,有一块伤痕。关于这道伤痕,有这样两个传说。一是说,明代时的将领李国祯被著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追击,躲藏在石狮子的后面。李自成发现了,举剑狠狠刺去,结果使石狮子受到误伤。另一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石狮子被侵略军所破坏。

石狮子

外国也有石狮子雕像,不过都是狮子的真实描述,没有像我们国人一样对狮子赋予美好的象征。国外最著名的当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应该是历史最古老的石狮子形象。

埃及狮身人面像

石狮子作为猛兽,在国内又赋予神兽的称号,摆在门前,一则风水说法,辟邪纳吉。古人认为石狮子是可以驱魔避邪,所以最早用来镇守陵墓。这种人们心目中的灵兽,也被称作“避邪”。在人们的民俗生活中,石狮子不仅用来守卫大门,还有在乡间路口设立石狮子与“石敢当”有同样的功能,用以镇宅、避邪、禁压不祥和保护村寨的平安。

二则是彰显权贵。古代在宫殿、王府、衙署、宅邸多用石狮子守门,显示了主人的权势和尊贵,如北京前金水河畔的两对威风凛凛的守卫皇城大门的石狮子就体现了皇权至尊、威震八方神圣不可侵犯的意味。现在很多政府单位门前都有石狮子就是体现这种意思。

三则是艺术装饰。石狮子还是古代建筑物不可缺少的装饰品。雄狮子多在爪子下面踏着一个“绣球”,雌狮脚下往往还踩着一个幼狮。民间也有狮子滚绣球的绘画和图案,这无非表示娱乐升平和人间爱恋之象征意义,体现了人们趋向太平祥和的美好愿望。

现在很多人迷信风水,为了兴旺发达不惜重金,聘请大师,这在南方颇为盛行,对权贵富豪来说比一般人更加信奉风水,而狮子作为镇宅瑞兽自然是首选。

汇丰银行门前石狮子

风水一说,有的认为是迷信,有的认为是科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不过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只要不过分追求,从心理学方面来说未为不可,因为本意也是祈求平安,美好祝愿。

但是前提是要自己问心无愧,不愧对良知和良心,这样“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那么,有没有石狮子何妨?如果违法犯法,即便是有铁狮子也没用。

2016-12-21修改于榆木斋

更多精彩文章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易花得木(yihuademu)

偶遇狮形地

偶见一地,三台起祖到头结地

坤龙入首,结子向

左水到右

中国有门前摆放石狮子风俗,老话说可镇宅辟邪,其实还有别的用意

门前“摆石狮”风俗起于何时?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近来一直撰写有关“一带一路”的稿件,在周四(2017.11.23.)《北京晚报》“一带一路钩沉”独家专栏上,我将聊一下从古丝绸之路走来中国的动物故事,主要讲丝路“第一兽”狮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骑狮雕塑)

这里,率先摘发部分内容到“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请今日头条网友指正!

从丝绸之路走来中国的狮子,一经传入,便给中华传统文化增加了新的元素。最典型的是,中华文化中狮子的“艺术形象”多了起来,如石狮雕塑出现在了中国人家的门前、墓地上,至今不少建筑物前仍喜欢“摆石狮”。

(河南洛阳孙旗屯出土东汉石辟邪)

先秦时,在今天新疆境内的塞人已开始制作狮子雕塑。现古发现证实了这一点,在新疆伊犁河流域的塞人墓地,以及天山东部的塞人墓地都发现了带有狮子图案的先秦文物。

在狮子进入中原后,其形象很快被艺术化。中原使用石狮的滥觞,或与汉武帝有关,据《三辅黄图》引《汉书》:“建章宫,北治大池,名曰太液池,中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狮子与女人)

这里用金石刻的异兽中,就应该有石狮,如果推测属实,这便是中原地区最早的石狮子。

这种放在门前的石狮,称为“镇宅”。门前摆石狮风俗何时开始的?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东汉时已出现。如在山东嘉祥的东汉武氏石阙前有一对石狮子,据铭文可知制造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

(西汉元帝渭陵鹤寝殿出土带翼玉狮)

与此同时,石狮也开始出现在墓地上,民间称作“镇墓”。东汉光武帝刘秀原陵首开神道之制,据说,在其神道两边立双双相对的石像生中,就有一对石狮。现在游人去河南孟津境内原陵去旅游时所看到的石狮子并不是原物,而是据传说重新雕刻的。

为什么中国古人这么喜欢狮子?自然物以稀为贵,但更与狮子“百兽之王”、威力无比的形象有很大关系。可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在狮子来到中国之前,民间已有一批“国产”祥禽瑞兽,如麒麟、天禄、貔貅等等,为什么还要用狮子?如果要说威猛,老虎、豹子等猛兽都不输狮子,老虎还是“王中王”,门前为何不放石虎来“看家护院”?其实这与狮子来到中国以前已被神化有直接关系。

(老宅前石狮)

在佛教中,狮子不是一般的动物和猛兽,而是与佛有缘的动物。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记载了一种说法:大觉世尊(释迦牟尼)初生下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又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因为这层关系,狮子在佛教中遂成“护法使者”的化身,系集神兽、灵兽、瑞兽、仁兽等于一身的“法兽”,这是其他动物所无法比拟的。

在狮子进来入中国时,刚好又碰上佛教东传,以祥瑞辟邪为内核的“狮子文化”,迎合了中国人的心理,很快被中华文化吸收和同化。但狮子毕竟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放在墓地无所谓,正好可以产生震慑作用,令人敬畏,实现守护墓主灵魂平安的愿望。如果摆放在家门两侧,也张着血盆大口,显然不吉祥,不讨喜,于是古人将狮子形象进行了中国化艺术处理,从早期威风八面的“力量型”,逐渐转向憨态可掬的“可爱型”,这么一处理,狮子更受欢迎了!

(老宅前石狮)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使用石狮初衷都是辟邪纳吉,守护平安的需要,这也是唐宋以后中国民宅前流行“摆狮子”的重要原因。但后来用意丰富了,摆石狮多出于体现尊崇不可侵犯地位之需要,是高贵的象征,如元朝时北京城兴摆狮子就是这原因。元熊梦祥《析津志辑佚·风俗》称:“都中显宦硕税之家、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或以白石鑿成,亦如上放顿。”

而现代建筑前“摆石狮”,则更多是出于装饰的需要,不能全说成是迷信。

(门前石狮子)

中国有门前摆放石狮子风俗,老话说可镇宅辟邪,其实还有别的用意

门前“摆石狮”风俗起于何时?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我近来一直撰写有关“一带一路”的稿件,在周四(2017.11.23.)《北京晚报》“一带一路钩沉”独家专栏上,我将聊一下从古丝绸之路走来中国的动物故事,主要讲丝路“第一兽”狮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骑狮雕塑)

这里,率先摘发部分内容到“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请今日头条网友指正!

从丝绸之路走来中国的狮子,一经传入,便给中华传统文化增加了新的元素。最典型的是,中华文化中狮子的“艺术形象”多了起来,如石狮雕塑出现在了中国人家的门前、墓地上,至今不少建筑物前仍喜欢“摆石狮”。

(河南洛阳孙旗屯出土东汉石辟邪)

先秦时,在今天新疆境内的塞人已开始制作狮子雕塑。现古发现证实了这一点,在新疆伊犁河流域的塞人墓地,以及天山东部的塞人墓地都发现了带有狮子图案的先秦文物。

在狮子进入中原后,其形象很快被艺术化。中原使用石狮的滥觞,或与汉武帝有关,据《三辅黄图》引《汉书》:“建章宫,北治大池,名曰太液池,中起三山,以象瀛洲、蓬莱、方丈,刻金石为鱼龙、奇禽、异兽之属。”

(狮子与女人)

这里用金石刻的异兽中,就应该有石狮,如果推测属实,这便是中原地区最早的石狮子。

这种放在门前的石狮,称为“镇宅”。门前摆石狮风俗何时开始的?从考古发现来看。早在东汉时已出现。如在山东嘉祥的东汉武氏石阙前有一对石狮子,据铭文可知制造于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

(西汉元帝渭陵鹤寝殿出土带翼玉狮)

与此同时,石狮也开始出现在墓地上,民间称作“镇墓”。东汉光武帝刘秀原陵首开神道之制,据说,在其神道两边立双双相对的石像生中,就有一对石狮。现在游人去河南孟津境内原陵去旅游时所看到的石狮子并不是原物,而是据传说重新雕刻的。

为什么中国古人这么喜欢狮子?自然物以稀为贵,但更与狮子“百兽之王”、威力无比的形象有很大关系。可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在狮子来到中国之前,民间已有一批“国产”祥禽瑞兽,如麒麟、天禄、貔貅等等,为什么还要用狮子?如果要说威猛,老虎、豹子等猛兽都不输狮子,老虎还是“王中王”,门前为何不放石虎来“看家护院”?其实这与狮子来到中国以前已被神化有直接关系。

(老宅前石狮)

在佛教中,狮子不是一般的动物和猛兽,而是与佛有缘的动物。北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记载了一种说法:大觉世尊(释迦牟尼)初生下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又作狮子吼:“天上天下,唯吾独尊。”因为这层关系,狮子在佛教中遂成“护法使者”的化身,系集神兽、灵兽、瑞兽、仁兽等于一身的“法兽”,这是其他动物所无法比拟的。

在狮子进来入中国时,刚好又碰上佛教东传,以祥瑞辟邪为内核的“狮子文化”,迎合了中国人的心理,很快被中华文化吸收和同化。但狮子毕竟是一种凶猛的动物,放在墓地无所谓,正好可以产生震慑作用,令人敬畏,实现守护墓主灵魂平安的愿望。如果摆放在家门两侧,也张着血盆大口,显然不吉祥,不讨喜,于是古人将狮子形象进行了中国化艺术处理,从早期威风八面的“力量型”,逐渐转向憨态可掬的“可爱型”,这么一处理,狮子更受欢迎了!

(老宅前石狮)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使用石狮初衷都是辟邪纳吉,守护平安的需要,这也是唐宋以后中国民宅前流行“摆狮子”的重要原因。但后来用意丰富了,摆石狮多出于体现尊崇不可侵犯地位之需要,是高贵的象征,如元朝时北京城兴摆狮子就是这原因。元熊梦祥《析津志辑佚·风俗》称:“都中显宦硕税之家、解库门首,多以生铁铸狮子,左右门外连座,或以白石鑿成,亦如上放顿。”

而现代建筑前“摆石狮”,则更多是出于装饰的需要,不能全说成是迷信。

(门前石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