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丹灶风景区 丹灶风俗

丹灶风景区 丹灶风俗

本文目录一览:

烧番塔成“云”民俗 烙下互联网时代岭南记忆

中秋佳节,松塘村举行传统民俗活动“烧番塔”,松塘月池湖畔升腾起的超高火龙映衬出节日的喜庆。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砌起高高的番塔,村民们合力把稻草、木糠送进塔底,熊熊烈焰犹如火龙般由塔内直冲上天,四散的火星飘散在月圆的夜空中。

比起往年的举村同庆,这个中秋,西樵松塘村番塔燃烧的光与热却为全国乃至全球华人所感知。摇臂下的摄像枪,摄影师手中的相机,还有众多手机镜头,“烧番塔”这项古老的民俗,透过各种传播介质,化身成为中秋佳节的时髦话题。在央视节目《传奇中国节·中秋》以及“南方+”等各大网络平台的直播、报道下,“言及中秋必称松塘烧塔”的网络现象,让一项南海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成为互联网时代的“社会记忆”。

中秋佳节的“岭南记忆”

“烧番塔”又名烧花塔、烧瓦塔、烧瓦子灯,是南方地区一项古老的中秋活动。有学者根据《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整理发现,在江西、广东、广西、福建等地都有流传。如今在佛山,有南海西樵松塘村、丹灶仙岗村、罗村上柏村、顺德杏坛青田村等村庄仍盛行此民俗。

对于它的起源,学界与文化界有着不同的解读。有的认为烧番塔是古代农业社会“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仪式,反映了“拜火”的信仰。有人认为,华南地区烧番塔与元末汉族起义,以烧塔举烟火为信号有关,逐渐演变成一项传统民俗;也有人认为,烧番塔的“番”指的是外国人,是纪念清末抗击法国侵略者的仪式。

而更普遍的记录是青年儿童在中秋之夜,“聚瓦片结小塔燃之。”在流传下来的《广州竹枝词》系列中,就有诗句记载了烧番塔活动:“维艇先登得月楼,管弦如市闹中秋。儿童一夜烧番塔,明日旗灯尚未收。”

在松塘村,“儿童一夜烧番塔”的记忆未曾远去。今年30岁的松塘村民区邦锐仍然清晰记得小时候的中秋节,自己在大人的带领下,近距离感受烧番塔的魅力。“以前全村有四五座番塔,月池这座是最大的,在村内其他角落会有比较小的番塔。我们那时不知道什么意义,但看着火光升起就感到很开心。”

在顺德杏坛的青田村,当地烧番塔是当地青少年成人礼仪式;南海丹灶仙岗村更因烧番塔衍生创作出粤曲《番塔燃情中秋夜》,并举办仙岗暑期少儿艺术培训班及仙岗村烧番塔宣传纪录片拍摄等工作;南海罗村下柏村,既有给村民游客观赏的大番塔,又有专给小朋友感受的小番塔。

这些关于“烧番塔”的传承和创作工作,同样可以看作一种复古式创新,也是对过去那种“儿童一夜烧番塔”的民俗情景的再现。

“‘烧番塔’代表着一种中秋的意义,成为每一年的习惯。”在区邦锐看来,“烧番塔”代表着秋天,代表着丰收的味道,也代表着中秋佳节人月两团圆的家乡之情。在松塘村长老区子广的角度看,“烧番塔”寓意着人们追求红红火火、风调雨顺、色彩斑斓、和谐并进的生活及期望步步高升的心愿。

无论如何,正如种种关于“烧番塔”历史起源的解释,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借这一仪式寄托着不同的社会意义和社会记忆。烧番塔作为一种“变迁着”的传统,在岭南人民的记忆中历久弥新。

烧番塔首登央视平台

2017年,西樵松塘村、丹灶仙岗村的烧番塔民俗双双入选佛山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意味着,此项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今仍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承载着一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项生机勃勃的集体记忆。或许是这一原因,让松塘村烧番塔活动登上了央视的中秋节目。

电视画面上,中秋之夜,在松塘村区氏宗祠前,斗志昂扬的醒狮和刚柔相济的南拳相融。主持人刘阳漫步在古色古香的历史名村,向全球观众讲述佛山南狮、南拳文化,走进祠堂与藤编灯笼祖孙进行互动。

直播的焦点自然是烧番塔,当番塔内柴草被点燃之后,火势由塔顶向天空升腾,火星子漫天飞扬,村人还不时用湿竹杆子从塔底方形口中起劲挑拨,每挑拨一次,星焰即腾飞一次,围观的村民则随飞升的烟焰不时发出呐喊喝彩之声……透过电视信号,熊熊烈焰的热力透过直播传递到千家万户。

如《传奇中国节·中秋》主持人刘阳所说,“南狮、南拳、烧番塔、岭南家宴等等,这些都是华人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爱国爱家的精神写照,也是‘岭南乡愁’的根。”在央视的镜头下,烧番塔与各种岭南文化元素交织在一起,在全国观众的脑海中抹上一笔浓重的岭南文化印记。

据央视收视数据显示,在当晚特别节目中,松塘烧番塔成为全国各地收视最高的直播点。这是西樵松塘村烧番塔首次登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成为佛山在央视平台打出的又一张文化名片。烧番塔也成为继《记住乡愁》的松塘村、烟南村而成为南海又一项文化,在央视镜头的见证下,超越了地域在全国范围内传扬。

互联网时代的“云”民俗

今年松塘村的烧番塔,除了是首次登上央视大舞台外,还成功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跃升成为一项“云民俗活动”。

当晚,各大网络直播平台纷纷对这一岭南民俗进行了全程直播,番塔内升腾而出的火龙不仅照亮了松塘夜空,更成为了佛山地区朋友圈中秋刷屏的元素。看到松塘村烧番塔的盛况,不少网友亦纷纷分享自己的烧番塔记忆——“在广东很多地方都有烧,只不过没他们的番塔高。”“我们广州花都区炭步镇很多村都有这个风俗,比他们的还热闹!”“我们江西萍乡也是烧瓦片塔的,小时候常常和大人玩这个,那时过中秋节很快乐很有节日气氛。”“有小时候的味道!正宗,我们还要撒粗盐,火更旺更大!”“民俗风情不能断代,这是我们村每年都会传承的。”

正如前文所述,烧番塔原本在便是遍布南方各省份的习俗。但时过境迁,有很多地方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这项风俗无以为继了,也有不少地方传承了下来。松塘村烧番塔民俗的保存不是孤例,在当地村民的积极传承下,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推广下,使之成为各地烧番塔民俗的一个突出例子。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松塘村烧番塔借由央视直播、网络直播、朋友圈等新媒体途径,由一项地方性的民俗活动脱胎成为一项全民共同见证的“云”民俗。松塘村民的热情协作,积极传承的影响,也将通过各类媒介在网络上辐射,引领佛山民众了解和保护传承本乡本土的文化,更让以烧番塔为代表的岭南文化成为了互联网时代关于佛山和南海的新“社会记忆”。

撰文:卢浩能

广东佛山有一处热门露营地,就在南海区丹灶镇,好多游客慕名而来

这里是刘小顺的旅行和生活研究所。

现在,随着春暖花开,天气越来越好,相信很多人都开始忍不住想要出去露营,跟大自然亲密接触接触了。

前些天,我和朋友一起在广东省佛山市游玩时,就来到了这么一处据说很热门的露营地,真的感觉不错,让我们都流连忘返。

广东省佛山市这一处热门露营地就位于南海区的丹灶镇,具体的地名叫做“丹灶翰林湖”。

当时我们来到“丹灶翰林湖”,发现这里的环境真的很棒,不仅有一片很大的翰林湖,还有很大的草坪,确实特别适合露营。

果然,我们在“丹灶翰林湖”旁边的大草坪,就看到好多人正在一边吃吃喝喝一边谈天说地,悠闲放松,实在太惬意了!

据说,好多游客是慕名来到“丹灶翰林湖”的,这里不仅有佛山本地的游客,还有周边其他城市包括省会广州的好多游客,果然名不虚传!

而在“丹灶翰林湖”,除了有适合露营的大草坪之外,而且还有五彩缤纷的花海以及原汁原味的岭南古村落,玩上一整天都不会让你无聊。

在“丹灶翰林湖”,各项露营的配套设施都相当齐全,不管你是露营新人还是露营老手,来这里露营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我们在“丹灶翰林湖”游玩了没有多长时间,太阳就快落山了,在这片露营地看夕阳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

另外,我们还在这里的露营地发现了变形金刚雕塑,小朋友肯定都会很喜欢,果然时时处处都给我们带来惊喜啊!

难怪交通相对没那么方便的“丹灶翰林湖”会成为广东佛山的一处热门露营地,好多游客纷纷慕名而来,自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你最近有没有来过广东省佛山市露营?你知道在佛山市的南海区,还有“丹灶翰林湖”这么一处热门的露营地吗?

如果以后有机会再到广东省佛山市旅游的话,你是不是也想跟亲朋好友们一起到南海区的“丹灶翰林湖”来露营露营呢?欢迎大家留言评论哦!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我:刘小顺

用有趣的角度看世界,做最有态度的旅行家。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