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毕自严故居 毕自严墓

毕自严故居 毕自严墓

本文目录一览:

工匠毕昇如何站上时代的风口?

图/视觉中国

图/视觉中国

《宋仁宗时代的大人物》唐博 著

北宋时期,大国工匠辈出,推动科技创新亮点频频。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在宋代有了升级。其中的印刷术,由雕版走向活字,对于文化传播的世界级意义不言而喻。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毕昇,在一千年前是个小人物,但却是影响千年的大人物。

关于毕昇的记载很少。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描述了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其中两次提到毕昇:“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毕)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只言片语中,透露了几个重要信息:毕昇是个平头百姓,生活在宋仁宗时期,在庆历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昇死后,沈括的子侄得到了他的活字板,作为传家宝收藏了起来。

那么,毕昇从事什么职业?家世怎样?他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动机是什么?沈括又是通过怎样的机缘了解到毕昇的活字板的?

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

印刷术发明以前,手抄书籍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甚至发展成为名曰“佣书”的产业。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的带动下,读书写字的权利和能力从贵族阶层向士阶层乃至平民阶层延伸,士阶层为了实现理想,在游学期间就开始抄书。两汉时期,世家大族深受经学思想熏陶,书香门第形成。他们有经济实力,对读书的渴求更强烈,单靠自己抄书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便乐意出钱雇人抄书,这种私家抄书的风气越发普遍。而抄书的弊端显而易见,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抄错。扭转“抄书”风气的,是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雕版印刷,让书籍的复制速度大幅加快。元稹曾为《白氏长庆集》写序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街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到了北宋时期,雕版印书更是蔚然成风,数量惊人。

不过,雕版印刷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印一本书,刻那么多板子,雕刻工人费眼费力,相当辛苦。一块板子,如果有一个字错了,或者要改动,那整个板子就作废了。如果一本书不再加印,全套板子也就作废了,没法重复利用,存放又占地方,造成巨大浪费。比如北宋初年刊刻的《大藏经》,一共五千多卷,一共刻了十三万块板子,花费十二年。

活字印刷能在北宋应运而生,成全毕昇的历史定位,离不开“稽古右文”的社会大环境。宋太祖立志“宰相须用读书人”。宋太宗也曾说过:“朕无他好,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宋真宗写过《劝学诗》。宋仁宗更以文治著称,组织编纂《新唐书》《新五代史》,诗词、古文和理学都有了长足进步。北宋历代皇帝主张尚文抑武,自然会带动朝野上下形成不学无术为耻的社会共识。

北宋王朝从笼络知识分子、扩大统治基础考虑,大幅增录进士,年均录取量是唐代的十四倍。有研究表明,北宋官员的经济待遇相当于汉代的十倍,唐代的两倍多。这样的高收入,使他们有条件摆脱“稻粱谋”,专注于读书、写书与文化传播。北宋决策层还重视图书事业。大量收集散落民间的古籍,组建昭文馆、史馆和集贤院,开展图书管理和研究,尤其作为官办图书馆的崇文院,藏书多达八万多卷,学科覆盖面广泛。

对于科技人才和科技发明,北宋决策层是欢迎的。冯纪生进献火药的制作方法,得到皇帝赏赐。高宣制造了八车船,得到官府的表扬。沈括业余研究天文历算,朝廷干脆调他去做提举司天监,专门负责观测天象、编纂历书,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种激励导向为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带来历史性契机。毕昇不知不觉站在了时代的风口。

毕昇的职业之谜

至于毕昇的本职工作,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都没有记载,反而让中外学者热议起来。近代学者王国维说,毕昇是个锻工。法国汉学家儒莲说,毕昇是个铁匠。《大英百科全书》说,毕昇是个炼金术士。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宋朝史话》说,毕昇是杭州的一名雕版刻制工人。1981年上映的电影《毕昇》说,毕昇是杭州一家书店的老板。究竟谁说得更靠谱呢?

在《梦溪笔谈》里沈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有个江湖术士名叫王捷,犯了事被发配到沙门岛。这个术士有炼金的绝活。有个名叫毕升的老铁匠,当年在宫里帮王捷干过炼金这事。毕升后来回忆说:“王捷的炼金术,就是用炉灶炼,让别人隔着墙鼓风,大概是不想让人知道这里的门道。那些金子其实都是用铁炼成的。刚出炉的时候还是黑的,攒到一百多两就做一个金饼。每个饼分成八块。人们常说的‘鸦觜金’,指的就是这个。”

这里提到的毕升就是个锻工,但是这个老锻工毕升并不是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老铁匠岁数太大,很难在三十多年后的庆历年间还在科研一线搞发明创造。况且锻工的活儿跟雕版印刷没有直接关系。王国维很可能搞混了,而儒莲和《大英百科全书》采纳了王国维的观点,将错就错。

在《梦溪笔谈》的记载中,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排版印刷,技术比较复杂,发明过程艰辛,如果他是锻工或者刻工,肩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又哪有工夫和闲钱去搞研究呢?就算发明出来了,也很难产生什么社会影响。

相比之下,电影《毕昇》对毕昇职业的设定,虽然是推测,但不无道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最初动机很可能是改进雕版印刷技术的缺陷。如果没有刊刻书籍的切身体验,不熟悉雕版印刷的技术,怎能想得到去发明活字印刷呢?从书店老板的身份来看,从事的行业跟图书的雕版刊刻直接相关,有充裕的资金实力和富余时间,能够调动刻工、印工共同参与,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来转化发明成果,确有开展这项科技研究的现实需要。

《梦溪笔谈》记述活字印刷术的原理

关于毕昇研制的活字印刷术的原理,《梦溪笔谈》做了记述。毕昇的方法是用胶泥刻字。字的厚度跟铜钱的边缘一样。每个字制成一个字模,用火烧烤,让它变得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上面用松脂、蜡、纸灰混在一起,做成药剂,盖上。想要印刷的时候,就拿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然后密密匝匝地把字模排好。排满一铁框,就作为一个印版,然后在火上烘烤。等上面的药剂开始熔化的时候,就用一块平板按压在它表面。于是,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一样平整了。

印刷的时候,通常制作两块铁板,一块正在印刷,另一块排字模;这一块刚印完,另一块已经准备好了。两块交替使用,提升工作效率。每个字有好几个字模,比如“之”“也”,这都是常用字,一块板里经常多次出现,一般各备有二十多个字模。字模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做标签,按照韵部进行分类存放。生僻字随遇随刻随烤,很快就能做出来。

沈括坦陈,如果就印两三本,那还不如雕版效率高,但如果要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活字印刷就比雕版印刷快捷多了。

在发明活字印刷之前,毕昇是熟悉雕版印刷的。雕版都是木板刻制的,但毕昇在发明活字印刷时,为何使用泥活字,而不用更简易的木活字呢?

沈括这样解释:因为木头的纹理有疏有密,沾了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木活字的字模跟药剂容易粘连,一旦排在铁框里,不容易取下来。用泥来烧制字模,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次排版结束后,用火烘烤,使药剂熔化,再用手一抹,字模就会自行脱落,不被药剂弄脏。

当“活字”遇上好时代

正如毕昇不可能凭空发明活字印刷术一样,沈括也不可能凭空去了解毕昇的科技成就。尽管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没有提及他跟毕昇的关系,也对毕昇的个人事迹没有着墨,但他俩之间绝不只是记载和被记载的关系。

不少专家推测,沈括不但认识毕昇,而且关系亲密,也许毕家和沈家是亲戚或近邻。毕昇死后,他的活字技术被沈括的子侄所得。这件事也能说明,沈括和毕昇之间的关系不一般。至少,毕昇长期生活在杭州,而沈括就是杭州人。不管两人关系如何,沈括是立功的。幸亏他在《梦溪笔谈》里写了这段话,才让毕昇的泥活字印刷术得以流传后世。

1965年,浙江温州出土了一件《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专家推测是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的活字印刷本,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活字印刷本。它出版时,毕昇已经离世半个世纪了。

平心而论,毕昇发明的泥活字,虽然看起来笨重原始,但基本原理跟现代印刷技术相仿。后来,木活字、铜活字纷纷亮相,让活字印刷的材质选择面更大,印制效率更高。因此,坊间对毕昇的评价就有两句话:既是雕版印刷术的革新者,又是现代活字印刷术发明的先驱。

然而,毕昇的技术革新没有迅速转化为全社会的生产力,在当时,有些大部头著作还是在用雕版来印制。因为泥活字作为一项新技术,还不够成熟。许多人不愿意为不成熟的技术埋单,反而又回到了“抄书”的时代。

毕昇没能借此得到皇帝的关注和士大夫群体的追捧,而是继续默默无闻。在经历了几十年沉寂后,活字印刷术改头换面,逐步传到了世界各地。在中国古代的科技图谱中,毕昇有其历史定位。他用大脑和双手诉说着一个勤劳聪明的老百姓如何青史留名,他用特有的工匠精神书写历史,自己也成了这部历史中的一朵浪花。(本文摘自《宋仁宗时代的大人物》)

来源:羊城晚报

蒲松龄书馆(毕自严故居)

蒲松龄书馆又名蒲松龄纪念馆分馆,也是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故居。坐落于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西铺村,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在此教书39年,最终在这里完成了世界名著聊斋志异。

他在32岁时应好友毕自严的儿子毕际有之聘离开家乡,在此设管教塾,连续教了39年的书,直到71岁高龄时才撤帐回家。可以说周村西铺村是先生的第二故乡。

来到第一个院落绰然堂,眼前这口井叫白阳井,是毕自严亲自挖掘,因其号白阳老人而得名,迄今400多年。院子东侧是一排古石碑,院子北面还有石碑,这些石碑记录了毕自严家族的显赫成就以及蒲松龄在此著书的一些情况。迎门匾额绰然堂三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是毕自严亲笔所书,绰然堂也是蒲松龄备课写作和休息的地方。

穿过中堂,迎面是明朝古树蝴蝶松,宛若展翅欲舞的巨蝶。环顾四周,建筑古朴端庄,想当年蒲松龄下课写作之余常来蝴蝶松下观赏解闷,寄托情思。眼前的民居是故事厅,用塑像和图文展示了当年蒲松龄教书、著书的生活场景以及聊斋志异中经典的故事人物。

穿过故事厅就是振衣阁,双层楼阁建筑,阁上花窗雕棂,此楼阁用来接待亲朋好友也是藏书的地方。走过庭院来到最后一栋建筑,也是最高的一栋古建筑,名叫万卷楼。这里原为明朝毕自严藏书所用,后藏书移于振衣阁。当年毕家藏书曾达5万余册,为明清中国八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与宁波的天一阁齐名。

也正是这5万卷藏书,蒲松龄在毕府教书近40年里博览群书,才能在这里完成了传世之作聊斋志异。现在的蒲松龄书院约占当时的毕府总面积的1/10,可可见当年的毕自严故居建筑面积非常庞大,当年蒲松龄和毕氏家族的这段友情也是相得益彰。

假如蒲松龄不来毕府教书,再假如毕府不是一个书香门第,或许蒲松龄就不会写出世界名著聊斋志异,蒲松龄也不会流芳百世。

探文物古迹,聊文物故事,看到骑驴文保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