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形容大雁怎样飞的句子有哪些成语(形容大雁怎样飞的句子有哪些)

形容大雁怎样飞的句子有哪些成语(形容大雁怎样飞的句子有哪些)

本文目录一览:

雁飞南与北,相思秋与春

大雁是迁徙动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移,春天到达北方,秋天来时则回到温暖的南方。在萧瑟寂冷的秋天,大雁排成整齐的队伍,不顾艰险飞往南方,空中不时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据说古时还可依靠大雁传递书信,是谓“鱼雁传书”。

大雁的故乡到底在何处?是北方,还是南方?其实无论大雁南归,还是北回,总会勾起人们心底的情思。

秋天时,天气转凉,大雁开始向南飞去,以便度过寒冷的冬天。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五代·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一重山又一重山,隔着无数的山。山那么遥远,天那 么高,烟水茫茫笼罩着寒意,相思之情染红了枫叶。菊花开了,又谢了,时光无情流逝。边地的大雁高飞,回到南方,可是思念的人儿还没有回来,皎洁的月光映在帘子上,随风飘然,寂寞与感伤谁人知道?

雁儿可以传书,在有些时候,也成了人们的精神向往。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宋·李清照《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记得与姐妹们分离时,泪水打湿衣裳,染湿了脸庞,送别的《阳关曲》,唱了一遍又一遍,真是难分难舍。如今身在异乡,山高水远。寄宿在旅店中,听着萧萧雨声,感到无比凄清孤独。因为离别心乱如麻,竟忘了临行前的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浅,也不知道了。你们要将音讯让过往的大雁捎过来啊,毕竟东莱也不像蓬莱那么远。

志同道合的友人,或许不能经常相见,但鸿雁传书,也可聊以慰藉。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何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诗人怀念着李白,此时已是秋风凉爽,你在异地他乡又怎么样呢?我给你的书信不知何时到达,只怕这一路遥远,易生风波。有才华的人总是容易得罪小人,命运不济,势利小人素来爱挑起是非,又何必在意?你和屈原一样蒙冤放逐,不如写一首诗投到汨罗江诉说。诗人耐心地劝慰着朋友,希望他可以看开些。

秋天到了,听到大雁的叫声,游子的心也被触动了。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唐·韦应物《闻雁》

眺望远方,一片苍茫,故乡在哪里呢?回家的思绪难以停止。淮南下着潇潇秋雨,我听到远处传来大雁的声音。哪一个游子,能经受得住长期的漂泊,与故乡和亲人分离啊?

大雁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飞向南方,或北方,而世上的人,未必这样自由,可以回到心中思念的地方。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哪从北地来。

——唐·王勃《蜀中九日》

重阳节时登上望乡台,异乡的别宴上喝着送客的酒,更觉心酸。流落他乡,已经厌倦了南方的各种愁苦,为何偏偏大雁又从我所熟悉的北方来?

远离故土,无法寄信,在冷冷的秋天,更是让人陷入无边的伤感。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唐·韦庄《章台夜思》

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就像有风雨绕着琴弦一样悲切。孤灯下,又听见了楚角声,一勾残月缓缓坠下章台。芳草已经枯萎,故乡的人也未来过。大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不能相见,又没有消息,真让人难以禁受啊。

最令人不安的是,时局动荡,不要说书信了,连消息也没有一个。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楼上的更鼓声阻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地的秋天,一只孤雁正鸣叫。从今夜起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为明亮。有兄弟却分散了,没有空无法问询生死。寄去的书信常常不能收到,更何况战事仍频。与亲人分散的诗人,觉得自己真像那孤独的雁儿啊。

边地苦寒,当大雁纷纷南飞时,许多戍守边关的将士却无法回归故里。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无归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边地一到秋天,风景全变了,飞往衡阳的大雁没有一点留恋之意。四面八方的边声连着号角响起,层层叠叠的山川里,暮霭沉沉,落日西沉,孤零零的城闹紧闭。饮着浊酒,思念着万里之外的故乡,边患未平,还不是归去的时候。羌人的笛声悠悠,寒霜满地。夜已深,人们无法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无不被岁月染白了鬓发,默然流泪!

秋天雁南飞,而到了春天,雁儿又将北归。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明·王恭《春雁》

春风好像一晚上就吹到了衡阳,楚水距离燕山有万里之遥。可是不要怪我春天一来,就要回到北方去,江南虽然好,但终究不是我的故乡!大雁所留恋的,不是最繁华温柔之地,而是永远记着,天气回暖时,就要飞回遥远的故地,从不违期。

春天时,大雁感知季节的召唤,纷纷北回,让多少滞留他乡的旅人情何以堪?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唐·李益《春夜闻笛》

春天的夜晚,寒山响起了悠扬的笛声,好像在呼唤着春天快快归来。被贬谪的人听了,彼此相望,忍不住泪水沾湿了衣裳。洞庭湖停泊着的无数大雁,不到天亮,就迫不及待地展开翅膀,向北方飞去。望着雁群,不由得让人更加惆怅,到底不如大雁自由。

如果可以,真想和大雁一起,回到魂牵梦萦的故乡啊。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唐·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虽是春天,被贬的诗人却要跋山涉水,到那万里之遥的险恶南方去,望着空中向北方飞去的大雁,不由得羡慕,又添伤感,发出喟叹,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和你们一样,回到北方故乡啊。

在美丽的春天,像大雁一样,不顾一切回到心中牵挂的地方,再远的路程也不怕。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路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春水上行舟。青山绿水间,只见潮水涨满,水面显得更加开阔,顺风行船,帆儿高悬。夜幕未褪尽,朝阳从江面上冉冉升起,还是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但诗人最关心的,却不是春天的风景,而是寄回家中的信何时才能送达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替我捎回去吧!

在春天和秋天,大雁飞过天空,带来了季节的消息,也引发了人们的思绪。无论是向南,还是向北,总有一个地方,是心中的方向。这世间在东西南北漂泊的人,有太多的牵挂和不舍,总是思念着故乡、亲人,朋友。时光悠然,这思念却伴随着旅途,从春天,到秋天,飞过四季,飞过千山万水,等待安稳的栖息,暖暖的回应。

-作者-

禾雨,喜欢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寻找一个个美丽的细节,愿时光留下温暖的记忆。

15则励志的成语典故,教导人要勤奋上进,建议收藏阅读

编席抄书

【读音】biānxíchāoshū

【释义】用绳子把苇席穿起来,抄书学习。本故事讲的是西汉时期路温舒克服家穷买不起书的困难,千方百计刻苦学习的故事。

【故事】出自《三字经》: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路温舒(shū),西汉著名的司法官。自幼聪明好学,但路家世代务农,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钱供他上学?路温舒小小年纪就要放牛割(gē)草,给有钱人家干农活。他看着有钱人家的孩子到学堂去读书,心里非常羡慕(xiànmù)。他不甘心,决心要想办法念书习字。他没钱买书,就向别人借,可是这样很不方便。他常常想,如果我能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当时西汉还没有纸,书是靠人手抄写在绢(juàn)、帛(bó)、皮革、竹简上的,很贵重,只有富贵人家才能有书。他没有钱买这些东西,心里很难受。

有一天,他赶着羊群来到一个池塘边,看见那一丛丛(cóng)又宽又长的蒲草(púcǎo),灵机一动:这蒲草这么宽,不正像那抄书用的竹木简吗?这样的书,不仅不用钱,而且重量也比用竹木简做的书轻得多,放羊时还可以带着阅读。于是,他采了一大捆(kǔn)蒲草背回家,切成和竹木简同样的长短,编连起来。然后向人家借了书,抄写在加工过的蒲草上,做成一册一册的书。有了蒲草书,路温舒就不愁(chóu)没有书读了。他每次去放羊,身边都带着这种书,一边放羊一边读书。他用这种办法抄了不少书,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后来,路温舒靠自学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并为朝廷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

所以,环境条件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影响,但主要还在于自身努力啊。

不耻下问

【读音】bùchǐxiàwèn

【释义】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故事】出自《论语·公冶长》。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卫国大夫孔圉(yǔ),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qiānxū)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谥(shì)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谥号?”孔子听了微笑着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所以,使用“不耻下问”这个成语还要看对象。学问和地位都比他人低,而向他人学习那就不叫“不耻下问”了。

程门立雪

【读音】chéngménlìxuě

【释义】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

北宋时有两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们是兄弟俩。哥哥叫程颢(hào),字伯淳(chún),人称明道先生;弟弟叫程颐(yí),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兄弟二人,家居洛阳,共同创立了洛学学派,是古代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到南宋时,有一个叫朱熹的人,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理论,形成了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一种哲学学说:程朱理学。

程颢做过县主簿(bù),后来到朝廷任太子中允(太子中允是个官职)。程颐曾任崇政殿说书官,是专门给当时的皇帝讲说书史的官员。兄弟俩都是道学家,自然为人持正谨严,十分讲究礼节。人们也都很尊重他们,到他们门下求学的人特别多。杨时和游酢(zuò)就是其中的两位。

杨时从小就很聪明,什么事情都好(hào)刨根问底,而且反应机敏,口齿伶俐,长大后专心攻读经史。有一次,胡铨(quán)到杨家做客,看到杨时伏在桌子上看书,衣袖的肘部都磨破了,胡铨就劝杨时注意休息。杨时说:“我两肘不离书案已三十年,方觉学问有所长进,故而不敢稍有懈怠。”可见其治学何等用功。杨时跟一般文士不同,他虽然考取了进士,却淡泊名利,几次放弃了做官的机会,一心致力于理学研究,渴望达到最高的境界。当时程颢住在河南颖昌,杨时经常登门求教,以弟子礼事之,得到了不少教益。

游酢是杨时的挚友,两个人志同道合,常常就一些问题作秉(bǐng)烛之谈。

在杨时四十岁的时候,程颢被宋哲宗皇帝召为宗正寺丞。可是,还没等杨时为先生饯(jiàn)行,程颢就病死了。杨时感到特别悲痛,发誓要把先生的理论发扬光大。为了掌握理学的精髓(suǐ),杨时决定奔赴洛阳,拜程颐为师。游酢也不辞辛苦,与杨时结伴而行。

来到洛阳,天已经黑了,他们在一家小店住下。当晚,杨时和游酢很晚才睡,把需要请教的几个问题整理出书面提纲。第二天,他们换上整洁的衣裳,奔程颐家而来。

路上,刮起了大风,很快又飘起了雪花。到程颐家时,正巧程颐在案头打盹(dǔn)儿。杨时和游酢就恭恭敬敬地站在窗下,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风越刮越急,雪越下越大,他们俩冷得很,却连跺(duò)跺脚都不肯,生怕惊动了先生。那份谦恭的态度,与当年刘备三顾茅庐一样感人。当大雪已经漫过两人的脚踝(huái),程颐才慢慢醒来。他看到窗下的两个雪人,心里深为感动,忙把他们请进屋里。

从此,程颐倾毕生所学,教授两个弟子。杨时和游酢则勤学好问,潜心研究,后来都成为厚学之士。杨时死后,他同代的人谢应芬在一首纪念他的诗中说:“卓彼文靖公,早立程门雪。”后人就用“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来比喻尊师好学的精神。

画荻教子

【读音】huàdíjiàozǐ

【释义】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故事】出自《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其母郑夫人(980—1052),名失考,出生于江南名门望族。她只读过几天书,但却是一位有毅力、有见识、又肯吃苦的母亲。

公元1010年,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在调任泰州(今江苏泰州市)军事推官时,因病瘁(cuì)死于泰州官舍。欧阳观生前居官清正廉洁,为人刚正仁厚,乐于施舍和接济于人,家中竟无一间瓦房、一块田地,俸禄仅能维持一家四口的粗茶淡饭。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病逝以后,已是一双儿女母亲的郑夫人因陷入困境,为生活所迫,只好携儿带女投奔在随州(今湖北随州市)时任推官欧阳修的二叔欧阳晔(yè)。到达随州以后,郑夫人母子三人得到了叔父欧阳晔生活上的鼎力相助。郑夫人在欧阳修叔父家中开始对欧阳修进行早期教育。

郑夫人为减轻欧阳晔的经济负担,一方面勤俭持家,尽最大努力自食其力;另一方面因无力聘请私塾先生,郑夫人便自己担起了儿子启蒙教师的重担,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欧阳修进行文化启蒙教育。

当时随州城外的涡(Wō)水河畔,生长着一大片荻(dí)草,而荻草的茎秆坚韧(rèn)如木。郑夫人为节省开支,便经常把年幼的欧阳修带到河边的沙滩上,折来荻秆作笔,以沙滩为纸,席地而坐,手把手教年幼的欧阳修识字写字。在回家的时候,郑夫人还会折上一大把荻秆带回家,找来一个大木盆,盛(chéng)上河沙,用荻秆继续在沙盆里教欧阳修习文写字。

郑夫人的谆谆教诲(zhūnzhūnjiàohuì)以及生活的艰辛,致使欧阳修从小就勤奋好学,聪颖过人,所读之书过目不忘。郑夫人成就了历史上一段“画荻教子”的千古佳话,也为欧阳修日后成为北宋文坛盟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卷有益

【读音】kāijuànyǒuyì

【释义】读书总有好处。常用于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故事】出自《渑(Shéng)水燕谈录》。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立志弘扬传统文化,下令整理各种古籍。他命文臣李昉(fǎng)等人编纂(biānzuǎn)了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文化知识汇总全书。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一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疲劳,影响身体健康。宋太宗却回答说:“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意思是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况且我并不觉得疲劳。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繁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能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所以当时的读书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zīzībùjuàn)地阅读《论语》,享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

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会有益处。

呕心沥血

【读音】ǒuxīnlìxuè

【释义】多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也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故事】出自《新唐书·李贺传》。

李贺,字长吉,唐代诗人。他自幼非常聪明,很有才华。据说,他七岁时就能写诗,人们都称赞他为神童。成年后,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心情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虽然他二十六岁就去世了,但是他的文学成就却为后世所敬仰。

据说,李贺作诗,通常不是先立题目,而是注重观察生活,积累资料。他每天早上骑着一头小毛驴,背上书囊(náng),带着一个书童,四处游览。遇到好的题材,就马上写成诗句,先放进书囊,回家以后,再整理成篇。李贺的身体一直都不好,他的母亲很心疼他,所以每天李贺回到家后,他母亲便让侍女查看他的书囊。如果发现里面写的诗句太多,就生气地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意思是,你这个孩子,想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李贺在他短暂的二十六年生涯中,给我们留下了二百四十多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kū)肝以为纸,沥(lì)血以书辞。”就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后来,人们把李母的“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和韩愈的“沥血以书辞”这两句关于李贺的话加以合并和省略,概括出了“呕心沥血”这一成语,比喻用尽心思,多用来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囊萤映雪

【读音】nángyíngyìngxuě

【释义】原是车胤(yìn)用口袋装萤火虫来光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故事】出自《晋书·车胤传》和《孙氏世录》。

晋代有个人叫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的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萤囊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做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随即又想这光亮可以用来看书。于是他倦(juàn)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工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dǐlì)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囊萤”和“映雪”说的是两个读书学习的故事,该故事对后代人的学习影响较大。

洛阳纸贵

【读音】luòyángzhǐguì

【释义】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故事】出自《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xiànmù)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yuānbó)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shǔ)、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左思的《三都赋》在文学界品评时,那些文人们一见作者是位无名小卒,就根本不予细看,摇头摆手,把一篇《三都赋》说得一无是处。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没,找到了著名文学家张华。

张华先是逐句阅读了《三都赋》,然后细问了左思的创作动机和经过。当他再回头来体察句子中的含义和韵味时,不由得为文中的句子深深感动了。他越读越爱,到后来竟不忍释手了。他称赞道:“文章非常好!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气不重文章,他们的话是不值一提的。皇甫谧(mì)先生很有名气,而且为人正直,让我和他一起把你的文章推荐给世人!”

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也是感慨万千,他对文章予以高度评价,并且欣然提笔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

在名人作序推荐下,《三都赋》很快风靡(fēngmǐ)了京都,懂得文学的人无一不对它称赞不已。甚至以前讥笑左思的陆机听说后,也细细阅读一番,他点头称是,连声说:“写得太好了,真想不到。”

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为此而贵。

成语“洛阳纸贵”,因左思的《三都赋》而成为后世对好文章或作品的赞誉之词。

双管齐下

【读音】shuāngguǎnqíxià

【释义】原指手握双笔同时作画。后比喻做一件事两个方面同时进行或两种方法同时使用。

【故事】出自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故事拾遗》。

唐朝的张璪(zǎo),官拜员外郎。曾被贬为衡(héng)州司马,后来,又被调为忠州司马,在官场上很不得志。但是,他擅长画山水、松石,特别是他画的松树,令人称绝。

他画松树时,总是双手各握一支毛笔。他用一支笔画新枝,另一支笔画枯枝。用两支笔画出来的松树,不论是新枝还是枯枝,都势凌(líng)风雨,气傲烟霞。人们请教他作画的方法,他说:“画的形在于大自然,画的神藏在你的心里。”

人们喜欢他的画,纷纷上门求索。大家称赞他的画为“神品”。他绘画的方式,则被称为“双管齐下”。

现在用“双管齐下”比喻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同时采用两种办法或两件事同时进行。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读音】shìbiésānrì,dāngguāmùxiāngdài

【释义】指人在短时间内有极大的进步,要改变对他的看法。比喻用新的眼光看待。

【故事】《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吕蒙17岁时,是孙权手下的一名都尉。孙权看他年轻有为,便劝他多学习,长知识。吕蒙听从了孙权的教导,开始学习,终日不倦。他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

鲁肃临时代理周瑜的职务,去陆口的时候路过吕蒙屯(tún)兵的地方。当时鲁肃还是很轻视吕蒙的。有人劝鲁肃说:“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增长,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该重视这个事情。”鲁肃于是去拜访吕蒙。酒到酣(hān)处,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任以抵御关羽方面军,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鲁肃轻慢地说:“临时想办法就行。”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鲁肃想了五种应对的方法。鲁肃又佩服又感激,从饭桌上跨过去,坐在吕蒙旁边,手抚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吕蒙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意思是,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兄长你看清楚这件事情也太晚了啊!于是鲁肃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后离去。后来的人,便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句话,来称赞人离开后不久,进步很快的意思。

头悬梁,锥刺股

【读音】tóuxuánliáng,zhuīcìgǔ

【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故事】出自《汉书》和《战国策·秦策一》。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xiāo)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àohuǐ)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yè)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愤苦读。

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jí)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战国七雄中,秦国仗着强盛不断发兵进攻邻国,占领不少地方。其他六国都很害怕,想方设法去对付它。当时有一个人,叫苏秦,他提出“合纵”抗秦,意思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抗秦。因为六国位置是纵贯南北,南北为纵,所以称为“合纵”。

苏秦是洛阳人。洛阳是当时周天子的都城。他很想有所作为,曾求见周天子,却没有引见之路,一气之下,变卖了家产到别的国家找出路去了。但是他东奔西跑了好几年,也没做成官。后来钱用光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回家。家里人看到他趿(tā)拉着草鞋,挑副破担子,一付狼狈样。他父母狠狠地骂了他一顿;他妻子坐在织机上织帛(bó),连看也没看他一眼;他求嫂子给他做饭吃,嫂子不理他扭身走开了。苏秦受了很大刺激,决心争一口气。从此以后,他发愤读书,钻研兵法,天天到深夜。有时候读书读到半夜,又累又困,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虽然很疼,有时候都刺出血了,但是这样精神却来了,他就接着读下去。就这样用了一年多的工夫,他的知识比以前丰富多了。

公元前334年开始,他到六国去游说(yóushuì),宣传“合纵”的主张,结果他成功了。第二年(前333年),六国诸侯订立了合纵的联盟。苏秦挂了六国的相印,成了显赫(xiǎnhè)的人物。

后人把孙敬的“头悬梁”和苏秦的“锥刺股”这两个故事合在一起作为一个成语,用来激励后人发愤读书。也作“悬梁刺股”。

闻鸡起舞

【读音】wénjīqǐwǔ

【释义】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tì)传》。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jíqǔ)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kūn)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kēngqiāng)。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后来,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学富五车

【读音】xuéfùwǔchē

【释义】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故事】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惠施(约前370—前318),即惠子,名施,战国中期宋国(今商丘)人,战国时哲学家,也是先秦思想派别名家的代表人物。死后葬于滑县。

惠施生平的主要活动是在大梁任魏相。据《吕氏春秋》记载,他做魏相时曾为魏惠王立新法。在当时诸侯国之间,惠施反对兼并战争,主张“偃(yǎn)兵”。惠施还是当时“合纵”政策的一位实际组织者。

惠施在政治上的建树不及他的学术地位,他知名于世主要是因为他是当时思想界的一位博学善辩的学者。他的哲学思想十分丰富,他与庄子为友,常相辩论。据说当时有一个叫黄缭(liáo)的人,曾问他天为什么不会塌,地为什么不会陷等,他便不假思索滔滔不绝地解说起万物的起源。正因为惠施具有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故其辩学能够不循(xún)旧说,不受习惯思维方式束缚(shùfù),善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见解。

惠施一生著作不少,学问也很大,所以《庄子·天下》称其“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意思是说惠施是个有学问的人,道术很多,他读的书要用五辆车子拉。后来人们便以“五车”、“五车书”、“书五车”、“五车竹简”、“惠车”、“学富五车”等来表示对饱学之士的称赞。

有志者事竟成

【读音】yǒuzhìzhěshìjìngchéng

【释义】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故事】出自《后汉书·耿弇(yǎn)传》。

有一次,刘秀派耿弇去攻打占据山东青州十二郡的豪强张步。张步兵强马壮,是耿弇的一个劲敌。张步听说耿弇率兵来攻,就派大将军费邑(yì)等分兵把守历下、祝阿、临淄(zī),准备迎击。耿弇先攻下祝阿,以后用计相继攻下历下和临淄。张步着急起来,亲自带兵临淄,于是在临淄城外进行了一场生死搏斗的大血战。

在战斗中,耿弇大腿中了一箭,可是他勇敢地用佩刀砍断箭杆,带伤仍坚持战斗。刘秀闻讯,亲自带兵前来支援。在援兵还未到达的时候,部将陈俊认为张步兵力强大,建议暂时休战,等到援兵来后再发动进攻。可是耿弇却认为不能把困难留给别人。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耿弇终于把张步打得大败。几天后,刘秀来到临淄,慰劳军队。他在许多将官面前夸奖耿弇说:“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意思是从前你在南阳曾建议请求平定张步,我当时以为你口气太大,恐怕难以成功。如今才知道,有志向的人做事真的一定会成功。有时“有志者事竟成”同“天不负苦心人”一句连用。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读音】zhǐyàogōngfūshēn,tiěchǔmóchéngzhēn

【释义】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

【故事】出自宋·祝穆《方舆(yú)胜览·眉州·磨针溪》。

相传,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chǔ)。李白走过去问,“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工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李白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而“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也成为一句激励人们坚持做事或学习的谚语并流传了下来。

专心致志

【读音】zhuānxīnzhìzhì

【释义】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故事】出自《孟子·告子上》:“夫今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战国时期,齐宣王曾聘孟子为客卿,而孟子不愿辅佐齐王,推辞而去。别人认为是孟子嫌齐王不聪明而不愿意辅佐他,孟子便给大家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有两个人慕名来请弈秋教他们下棋。其中一个人认真学棋、练棋;而另一个人呢,上课时虽然好像也在听讲,可是他脑子里总想着天上会有大雁要飞过来,想着怎样拿弓箭去射它,想着烤肉的味道会有多么鲜美。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这样一起学了很长时间,虽然他们两人拜同一个老师,每天一起学习,可学得效果却大不一样,一个成了棋坛高手,一个却没学到什么本事。

孟子接着问:“你们认为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他不够专心致志罢了。齐王也是这样啊,他不能认真地、专心地听从我的意见,我的思想对他不起作用,所以我才不愿辅佐他,辞别他离开齐国的呀。”

成语“专心致志”由此而来,形容做事情的时候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冬到打雁刘看大雁

寒冬,一行人去打雁刘村看大雁。这里位于安徽五河县城北约10公里,是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从村名便可知此地与大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村里老辈人相传,来打雁刘看大雁,从明代就开始时兴了。明太祖朱元璋当属第一批来看大雁的“游客”,不然他不会赐名这个地方叫打雁刘。

我们向村落深处走,路遇一个正在井旁洗菜的村妇,问及大雁,婶子抬头看了一下天,说:“看大雁,没这么早的,那些大雁差不多天擦黑了才飞回来!”又笑着说:“你们城里的人都喜欢来这里看大雁,有什么好看的呢?”婶子说,天天见的大雁就像自家菜园里的瓜果蔬菜,已经很平常了,哪里还算什么稀奇的景象呢!

从小我就听长辈讲,大雁之所以栖息在此地,是因为村后有个10余万亩的天井湖,饵料丰富,况且湖周围被大片良田拥抱着,一年四季收割后的农作物撒落的谷粒都是大雁瓷实的口粮。

大雁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冬天南迁、春天北往的习性。每年冬季从北方不远万里飞到这里越冬,平时看不到,只有到冬季,这里才是大雁的天堂。此时是观赏大雁的最佳时期,所以来天井湖看大雁的人就多了起来,蚌埠、合肥,甚至全国各地的爱鸟者都慕名而来,观鸟、拍照。

这两年,天井湖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好,来此安家的大雁,与人和谐共生,人鸟同村的生态人文景观正在打雁刘形成。

大约等了一个多小时,天色渐渐暗下来,终于有大雁陆续从四面八方飞回来。少则十几只,多则近百只,它们飞行呈现出有序的“V”字形队列,由一只头雁带飞,其它雁在后面排成两排齐头并进。在浅蓝的天空下摇动着翅膀,东一群西一群地降落在岸边田里,远看像一朵朵长在地里的灰蘑菇。它们成双成对,不时朝对方伸头引颈。

天色越发暗了。这时,随着一声声“嘎嘎”鸣叫,所有雁儿一齐从田里飞起来,像一股灰色的旋涡,在栖息地上空盘旋。两只宽大的翅膀缓慢地扇动着,千雁翔集,足以让人眼界大开,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大约盘旋两三分钟,纷纷落在芦荡水域,灰茫茫的一片,随波起伏。一会儿又发出“嘎嘎”叫声,这叫声隔绝着喧嚣市声,让时光在这里慢下来,让记忆凝固在包浆浸润的一部尘封已久的古村历史书籍里,那些弥漫着旧情、不离不弃的大雁,是村史中分量十足的一个篇章。这样的场景,入眼后便难以忘怀,不能不说是一桩难得的赏心乐事。

冬到打雁刘看大雁

寒冬,一行人去打雁刘村看大雁。这里位于安徽五河县城北约10公里,是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从村名便可知此地与大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村里老辈人相传,来打雁刘看大雁,从明代就开始时兴了。明太祖朱元璋当属第一批来看大雁的“游客”,不然他不会赐名这个地方叫打雁刘。

我们向村落深处走,路遇一个正在井旁洗菜的村妇,问及大雁,婶子抬头看了一下天,说:“看大雁,没这么早的,那些大雁差不多天擦黑了才飞回来!”又笑着说:“你们城里的人都喜欢来这里看大雁,有什么好看的呢?”婶子说,天天见的大雁就像自家菜园里的瓜果蔬菜,已经很平常了,哪里还算什么稀奇的景象呢!

从小我就听长辈讲,大雁之所以栖息在此地,是因为村后有个10余万亩的天井湖,饵料丰富,况且湖周围被大片良田拥抱着,一年四季收割后的农作物撒落的谷粒都是大雁瓷实的口粮。

大雁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冬天南迁、春天北往的习性。每年冬季从北方不远万里飞到这里越冬,平时看不到,只有到冬季,这里才是大雁的天堂。此时是观赏大雁的最佳时期,所以来天井湖看大雁的人就多了起来,蚌埠、合肥,甚至全国各地的爱鸟者都慕名而来,观鸟、拍照。

这两年,天井湖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好,来此安家的大雁,与人和谐共生,人鸟同村的生态人文景观正在打雁刘形成。

大约等了一个多小时,天色渐渐暗下来,终于有大雁陆续从四面八方飞回来。少则十几只,多则近百只,它们飞行呈现出有序的“V”字形队列,由一只头雁带飞,其它雁在后面排成两排齐头并进。在浅蓝的天空下摇动着翅膀,东一群西一群地降落在岸边田里,远看像一朵朵长在地里的灰蘑菇。它们成双成对,不时朝对方伸头引颈。

天色越发暗了。这时,随着一声声“嘎嘎”鸣叫,所有雁儿一齐从田里飞起来,像一股灰色的旋涡,在栖息地上空盘旋。两只宽大的翅膀缓慢地扇动着,千雁翔集,足以让人眼界大开,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大约盘旋两三分钟,纷纷落在芦荡水域,灰茫茫的一片,随波起伏。一会儿又发出“嘎嘎”叫声,这叫声隔绝着喧嚣市声,让时光在这里慢下来,让记忆凝固在包浆浸润的一部尘封已久的古村历史书籍里,那些弥漫着旧情、不离不弃的大雁,是村史中分量十足的一个篇章。这样的场景,入眼后便难以忘怀,不能不说是一桩难得的赏心乐事。

冬到打雁刘看大雁

寒冬,一行人去打雁刘村看大雁。这里位于安徽五河县城北约10公里,是个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从村名便可知此地与大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村里老辈人相传,来打雁刘看大雁,从明代就开始时兴了。明太祖朱元璋当属第一批来看大雁的“游客”,不然他不会赐名这个地方叫打雁刘。

我们向村落深处走,路遇一个正在井旁洗菜的村妇,问及大雁,婶子抬头看了一下天,说:“看大雁,没这么早的,那些大雁差不多天擦黑了才飞回来!”又笑着说:“你们城里的人都喜欢来这里看大雁,有什么好看的呢?”婶子说,天天见的大雁就像自家菜园里的瓜果蔬菜,已经很平常了,哪里还算什么稀奇的景象呢!

从小我就听长辈讲,大雁之所以栖息在此地,是因为村后有个10余万亩的天井湖,饵料丰富,况且湖周围被大片良田拥抱着,一年四季收割后的农作物撒落的谷粒都是大雁瓷实的口粮。

大雁有着惊人的记忆力和冬天南迁、春天北往的习性。每年冬季从北方不远万里飞到这里越冬,平时看不到,只有到冬季,这里才是大雁的天堂。此时是观赏大雁的最佳时期,所以来天井湖看大雁的人就多了起来,蚌埠、合肥,甚至全国各地的爱鸟者都慕名而来,观鸟、拍照。

这两年,天井湖周围的环境越来越好,来此安家的大雁,与人和谐共生,人鸟同村的生态人文景观正在打雁刘形成。

大约等了一个多小时,天色渐渐暗下来,终于有大雁陆续从四面八方飞回来。少则十几只,多则近百只,它们飞行呈现出有序的“V”字形队列,由一只头雁带飞,其它雁在后面排成两排齐头并进。在浅蓝的天空下摇动着翅膀,东一群西一群地降落在岸边田里,远看像一朵朵长在地里的灰蘑菇。它们成双成对,不时朝对方伸头引颈。

天色越发暗了。这时,随着一声声“嘎嘎”鸣叫,所有雁儿一齐从田里飞起来,像一股灰色的旋涡,在栖息地上空盘旋。两只宽大的翅膀缓慢地扇动着,千雁翔集,足以让人眼界大开,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大约盘旋两三分钟,纷纷落在芦荡水域,灰茫茫的一片,随波起伏。一会儿又发出“嘎嘎”叫声,这叫声隔绝着喧嚣市声,让时光在这里慢下来,让记忆凝固在包浆浸润的一部尘封已久的古村历史书籍里,那些弥漫着旧情、不离不弃的大雁,是村史中分量十足的一个篇章。这样的场景,入眼后便难以忘怀,不能不说是一桩难得的赏心乐事。

秋天的大雁,一边歌唱,一边飞远|周末读诗

我爱秋天的雁子,

终夜不知疲倦;

(像是嘱咐,像是答应)

一边叫,一边飞远。

从来不问他的歌,

留在哪片云上,

只管唱过,只管飞扬——

黑的天,轻的翅膀。

我情愿是只雁子,

一切都使忘记——

当我提起,当我想到,

不是恨,不是欢喜。

——陈梦家《雁子》

“雁”字的身世

“雁”的金文字形很有意思,右方是一只短尾鸟,左方是一座悬崖,崖畔有倒悬的树枝,下有水滴。由此字形,可约略会意雁的生活习性。到了秦篆,“雁”的字形发生变异,悬崖变成了“厂”,读yán,又读ān,本义是崖岩,既表意又表音,而悬枝和水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变成了“亻”(竖人),在“隹”的左边(仍表示鸟的形象),即我们今天的“雁”字。

这样的字形改变,显然是在“雁”的自然属性中,加入了人文的内容。清代古文字学家段玉裁如此解释:“雁有人道,人以为挚,故从人(亻)”。挚就是见面礼,即因为雁有人道,所以人们用雁作为见面礼,互相馈赠。《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执雁,士执雉,庶人执鹜,工商执鸡。” 可见在周代,社会地位不同,执礼不同,雁为大夫所执,其级别是很高的,像庶民执的就是野鸭,而更低贱的工商阶层,就只能执鸡了。

为什么说雁有人道呢?段玉裁没有具体明言。根据古代文化常识,我们大致可以推测:一是雁阵在高空时而排成“人”字,时而排成“一”字,从而被认为通人性;二是雁群飞行或觅食时服从老雁,绝不失序,故被推为“礼义”的象征;三是雁属“贞”禽,终生只有一个伴侣,至死不渝,故在谈婚论嫁时被用作聘礼;四是大雁定时南北迁徙,被认为有“信”,因而在人的想象中可以传书。

从“雁”字的历史,我们可以感知,一个古老的汉字经过千年跋涉,来到我们面前时,它早已不是原来的样子,它已携带了很多人文的寓意,和人一样,它获得了一个身世。

宋 佚名《雪芦双雁图》

每个诗人都是一只孤雁

《孤雁》

(唐)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一群大雁飞在天空,嗷嗷哀鸣,如果用心去听,就会听见那些翅膀差池扇动的肃肃声,它们飞得那样急迫、那样警惕,尤其排在行列最后的几只,好像生怕跟不上,生怕落了单。

落单的大雁,时而有之,或孤飞苍穹,或徘徊山泽,凄惶的形影惹人心怜。几乎每个古典诗人都写过孤雁,且以孤雁自喻,为自己在世上的漂泊无依写照。

崔涂的《孤雁》,出之以咏物体,极尽情态,仿佛他化身为那只孤雁。看到孤雁,诗人就想到它的同伴们,那雁群的行列不知飞去了哪里。“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几行”是由孤雁而想见的,也可以是别的归塞的雁群,“念尔”语气亲切,深怀怜悯。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三四句是诗人的想象。先看“暮雨”句,也许在一个暮雨的傍晚,它失群落单,焦急地呼唤着同伴。有人说同伴指的不是行列,而是它的伴侣。这也有可能,如果失去伴侣,雁通常会痛不欲生,习性使然,有些甚至会自尽。

“暮雨”这句有问题吗?有,纪晓岚说,既然“相呼”,则不孤矣,所以这句有语病。字面上看确乎不通,既无法诘之于作者,那我们试着来圆融:“相呼”是不是指看见孤雁时,同时想象它的同伴或伴侣也在呼唤它?如果是这样,那么诗人就是将两个不同时空的画面拼接在一个句子里。若不求甚解的话,那就简单地将相呼当成呼唤,就像相思也可以是一个人的,比如我对你的相思,就是我思念你。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五六句仍是作者想象,抑或平日所见孤雁之印象。上联状其失群之彷徨,此联摹其孤飞之索莫。渚云低沉,关月凄冷,苍茫天地仿佛变成了可怕的敌人。

最后两句拈出“孤”字,“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孤雁惊惶,未必因为怕遭矰缴猎捕,形单影只本身即自可疑,诗人在此亦以孤雁喻己。崔涂是江南人,一生流落于巴、蜀、湘、鄂、秦、陇,是故每多孤凄忧虑的天涯之思。

这句让我想起一次小小的经历:某夜已近十点,很想出去走走,于是径自去了附近的公园,在一条土路上漫步。月光淡淡的,风簌簌吹过树间,这时有人推着自行车过来,原本浑然于静夜的我,突然颇觉自己可疑。那人经过时,瞥了我一眼,担心吓着他(怕他以为我是女鬼),我便装作正在打电话。等他稍微走远,这才偷偷看他,他的脚步空落落的,沉默的背影和车轮的轧轧声,听上去很寂寞。呵,或许他也在想:这么晚了,这女人怎么一个人在公园里?

诗人在悲怜孤雁,虽说未必逢矰缴,然而反过来看,雁群迁徙征途迢递,途中危险重重,一旦落单,很可能身陷绝境。根据相关资料,如今,每年只有约百分之四十的候鸟能完成迁徙,它们的大多数同伴死在途中,致死原因可能是高压线、工厂烟囱、钻探设备、油井、排水污染、杀虫剂、干旱、疾病、直升机的机翼、捕猎、建筑工地、沙尘暴、摩天大楼、聚光灯……

北宋 郭忠恕(传)《山水图》。天空上两行大雁。

江湖孤客,心常怯怯

《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崔涂的《孤雁》,优柔不迫,婉转有味,亦称佳作。然与杜甫此诗相比,仍不免高下立判,且看起句:“孤雁不饮啄”,是不是一下子就打动了你的心?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诗人崔涂的视角也动人,然而毕竟与雁的距离有些远。杜甫起始就抓住细节,一只孤雁不吃不喝,谁看见它心里都会难过啊。

再听孤雁的飞鸣,“飞鸣声念群”,不言悲戚,“念群”更觉悲戚。杜甫下笔真切诚恳、体贴入微。宋代范温的《潜溪诗眼》曰:“余尝爱崔涂《孤雁》诗云:‘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八句,公(按:指黄庭坚)又使读老杜‘孤雁不饮啄’者,然后知崔涂之无奇。”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此联有千钧之力,一片影尤为可怜,万重云益显孤单。杜甫这首诗写于离开成都后,乘船沿长江东下,中途滞留夔州期间。人至暮年,贫病交加,故知零落,触类伤心,故托孤雁以写离思,以念亲友。

五六句更见杜甫的深情,善于空处传神。“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雁已飞远,已看不见,却仍似牵着他的视线;雁的哀鸣响彻寰宇,虽然已经消失在天外,却更大声地回荡在耳朵里。这仍是从诗人的视角。有认为此联写的是雁之望群、雁之闻唤,即从雁的视角来观照的,这样读法亦无不可,然此诗从一开始就是诗人的视角,尾联也是,第三联单独转为雁的视角,似嫌突兀不妥。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宋代罗大经评曰:“以兴君子寡而小人多,君子零落凄凉,小人噂沓喧竞。”(《鹤林玉露》)君子小人云云,这种看法太过严肃了,杜甫其实是个很幽默的人,他在诗中经常和草木鸟兽开玩笑,这里也不过是和乌鸦调侃罢了。孤雁的悲鸣弥散于天地,而野鸦并无意绪,只顾纷纷鸣噪不已。不必动辄道德评判,杜甫只是在哀叹,一个人的痛苦只能由一个人自己承担,仅此而已。

翻阅杜诗,我们会发现,除了忧国忧民的沉重题材,杜甫还很喜欢写“微物”:比如栀子、苦竹、丁香、松树子、病柏,比如铜瓶、石镜、蕃剑、游艇,比如萤火、促织、花鸭、燕子,等等。对于一个大诗人,无物不可入诗,无物于他不是诗,虽至微之物,出以大手笔,亦能情韵遥深、妙绝时人。

明 吕纪《荷渚睡凫图》

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孤雁儿》

(宋)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清照此词,实为咏梅,非咏雁也,然其深意在以孤雁自比,故一并读之。

词前有几句小序:“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世人作梅词者甚多,被她一棍子打倒,统统讥为下笔便俗,可见其狂。凡写诗作文,胆大者未必才高,才高者一定胆大,清照乃才高人胆大。

不过,她也是谦虚的,说自己也试作了这篇,发现梅词很难写得脱俗。这是自谦。清照的咏物词已很脱俗,从不掉书袋,不堆砌典故,她化用典故,如大匠运斤而无斧凿痕,又以平淡口语出之,以俗写雅,是真正的雅。

我们一起来欣赏。“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起句开门见山,并不泛咏闲事,寻常言语写寻常起居况味。藤床纸帐,可见居所之简陋,朝眠起,可知她情绪厌厌。“说不尽、无佳思”,慵懒无聊,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就此弥漫开来。

“沉香断续玉炉寒”,清照在词中经常写到晨起,从室内香炉的温凉氤氲,传递出她无形的落寞情绪。例如《醉花阴》开头的“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凤凰台上忆吹箫》开头的“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金兽与金猊都是香炉。

据有关考证,清照此词作于晚年夫亡之后。不俗的是,词中并没有呼号,有的只是情怀如水。如水一般凄凉,如水一般寂然,如水一般观照自己,包括自己的苦闷与寂寞。

有人在吹笛,吹奏《梅花落》小曲,笛声悠曼,仿佛听见了梅心惊绽。出去看看,真是不到花园怎知春色如许。然而“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触目伤怀,又如何消受得起?

吹箫人和折梅都是典故,知音已去,纵一枝折得,天上人间,没个人堪寄。结句戛然而止,痛极无声。

某次旅途中,清早起来见朋友在写明信片,厚厚的一沓,一张一张写得很认真。我也想写,可想来想去,想起了清照这句:“天上人间,没个人堪寄”。不是没人,是最想说的话已只能装在心里。

作者|三书

编辑|张进

校对|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