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吃饭香的样子句子描写(吃饭香的样子句子)

吃饭香的样子句子描写(吃饭香的样子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一碗核桃香——童年的味道

突然很想吃核桃,那种新鲜的,剥了皮白白的果肉,又香又脆又甜!

现在方便的很,网上什么都可以买得到,下单,两天就拿到手里了。

核桃很新鲜,很饱满,但是,再也吃不到童年的味道。

似乎是因为那时候,核桃是为数不多的童年的零食!

我的出生地,在河南的一个偏远小村子里,那里群山环绕,交通和信息一样闭塞。

长大后我才知道,原来在外人的眼里,河南平原地带,哪里有山啊?

可是真的有,我的童年里全是山,山上啥都有,唯独缺水。

爱开玩笑的先生说,水秀山才青,你们那里穷是因为没有水,穷山恶水出刁民。

这个话题,总会以一巴掌结束!

我并不觉得我们那里是穷山,没水是真的,但我那时还小,我觉得很快乐!

山上春天有漫山遍野粉色的杏花,从二月就开始次第开放了,接着是满坡的连翘,一片金黄,再接着是桃红色的桃花,还没有开败,洁白的梨花就开了。

花过去就是果,小小的拇指大的杏子就可以吃了,咬一口,酸的眉头都皱到一起了。

三月核桃树晃花,毛毛虫一样挂满了树梢,核桃花落满地的时候,成对儿的核桃就出现了。

接下来是期盼的季节,等待往往是有希望的,那时候是真的很快乐!

夏初的时候,地里的藤莓开始变红,我爸下地回来,外衣口袋里总会掏出来用桐叶包着的莓子,酸酸甜甜的,那时候我是最幸福的!

麦口的时候,六月黄杏已经熟了,我爸兜里又会有好吃的。

进入六月,核桃就已经可以吃了,只不过没有上油,吃起来是甜甜的味道,还太嫩了。

嘴馋的孩子已经忍不了了,从树上摘下来,拿镰刀把两头的青皮削平了,拿一块石头砸下去,青汁四溅,也不要紧,吃到夏天的第一口核桃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大人来说,农历的六月六是才可以吃核桃,不知道是谁定的规矩,说六月六核桃上油,上了油就可以吃了。

核桃成熟的季节有早有晚,六岁的我就知道,漫山遍野的山核桃哪一棵熟的最早,六月六就已经黑格了,哪一棵是最绵瓤的,砸开就是完整的核桃仁。

我像一个男孩子一样,在山上爬高上低,到处乱窜。

大人是不管的,因为农忙季节,实在是无暇顾及孩子们,只要吃饭时能到,睡觉时回家就行了。

放暑假的时候,真的就是放飞自我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放暑假,老师会有一个特殊的要求。

那就是开学的时候,手上是不能被核桃渍染黑的。

所以放假伊始,我们也都会小心翼翼的注意着,注意着那肯定是不过瘾的,忘了老师的要求,先吃过瘾再说。

开学那么遥远的事情,谁管的了呢!

暑假的时候,山上的牛梨也熟了,跟大樱桃一样,那时候我都不知道啥是樱桃,长大了才知道,这不就是我们那里的山牛梨吗?

趟过金黄的麦浪,哪里有牛梨丛?哪里的甜?哪里的大?还有谁比我更清楚的?

摘满两兜,吃的牙倒,才会回家!

我们村里有一棵超级大超级大的核桃树,树干要好几个大人才能合抱。

它的树冠覆盖到很远的地方,小时候觉得它总有一天,会把我们村子都盖上。

那时候内心还有些许惶恐,如果把我们村子都盖上,那不是蹲在门口吃饭,洋喇子就会掉进饭碗里了?

掉进饭碗里不要紧,要是掉进脖子里该有多疼啊!

每次一想,就会觉得脖子一紧!

不管在山上跑的多野,大家都盼着大核桃树的收成。

这棵树全村人都有份!

孩子们马上开学了,秋收也告一段落的时候,村长会抽一天时间,号召每家出一个劳力去打核桃。

分核桃树的时候,大概妈妈还没有嫁过来,所以我们家只有另立门户的爸爸有份。

每一年,爸爸妈妈去忙农活,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的头上,我带着箩筐,带着比我小三岁的弟弟一起去打核桃。

年轻的小伙子爬树打核桃,年老的和小孩子负责检核桃,当然,小孩子捡的都是自己吃的。

大核桃树上的核桃已经在树上成熟了,掉在地上,青皮已经裂开,只剩下肉色的核桃。

核桃皮又薄,核桃瓤又绵,砸开就是一个圆滚滚的核桃仁。

记忆里的我多幸福,我记得那时候穿一件粉红色的纱裙,把核桃仁用裙摆兜着,回到家里好跟爸妈邀功。

大堆的核桃全村分,村长指派的有年轻人打称,然后按照每家的人头分核桃,爸爸一人份,可以分小半箩筐。

人们都笑着说今年又是好收成的一年。

我带着弟弟,一手搂着包核桃仁的裙摆,一手扯着箩筐,甚是狼狈,甚是快乐!

那被核桃仁染黑的裙摆,再也洗不干净了,每次妈妈都会把一根手指指在我的额头上,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快开学了,那一双被核桃的青汁染的黑黢黢的手,是没法跟老师交代的。

小河沟里,孩子们把手放在石头上摩擦,希望可以一下子变白。

有些东西,真的是需要时间沉淀,需要时间淡化的。

开学的课堂上,每个小朋友的手都是黑色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

核桃收完,还得继续等待,等到青皮变黑,再褪去腐烂的外皮,剩下核桃在河沟里淘洗干净,晾晒在席子上。

每天放学后,就趴在席子上寻找那不一样的核桃。

一般的核桃是两瓣,不一样的核桃有三棱六瓣,看起来就是与众不同。

装起来在书包里,到学校跟同学们比一比,看看谁的核桃大,谁的白,谁的更好看!

核桃晒干了要卖掉的,有山下的商人上山来收,爸爸妈妈会拿核桃换成钱,这算是山里为数不多的经济作物!

等我长大出山,每年爸妈会留下一些品质好的核桃,等我回家了吃,走了给我带。

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偶尔想起,还是很幸福,很快乐!很疼痛!

那样的日子就像是做了个梦一样,再也回不去了,再也没有了!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老家已无亲人,再也回不去了!

对我来说那是我童年的记忆,对我的孩子来说,他们也会向往,但是老树已经不在,我的童年也只能在记忆里了!

先生说他没有童年!我是不相信的,因为他不想给我讲!

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便是幸福

#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是什么?

有人说,幸福是海子笔下的面朝大海、春暧花开;

也有人说,幸福是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

还有人说,幸福是席慕容笔下的翠鸟与大树;

更有人说,幸福是三毛的撒哈拉沙漠,是来生想做一只鸟的愿望。

其实,幸福就是吃的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

吃得下饭

《孟子》中说:“食色,性也。”吃饭是人生第一件大事。

佛经上说:

非食命不济,孰能不搏食?

意思是人不饮食不能保存生命,谁人能够不为饮食而劳碌呢?

人是铁,饭是刚,吃得下饭是身体健康的表现。

战国时廉颇晚年被赵王免职后跑到魏国,后来赵国危急,赵王又想启用廉颇,就派使者去看看年老的廉颇的身体状况。

廉颇为了证明自己还可以驰骋疆场,为赵国所用,就在使者面前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上盔甲,骑上战马,以显示自己还不老。

吃得下饭的前提是有饭可吃。

不必山珍海味,只要是粗茶淡饭就可以了,大鱼大肉吃多了,肠胃受罪还感到油腻;白菜豆腐清爽可口,可以常吃不厌。

吃得下饭还需要心里坦然无忧愁。

余秋雨说:

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我们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

生命本是一场漂泊的漫旅,走过的每一个地方,遇到的每一个人,也许都将成为驿站,成为过客。

总是喜欢追忆,喜欢回顾,喜欢眷恋。却发现,曾经以为念念不忘的事情,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过程中,已慢慢淡忘……

对于曾经的驿站,只能剪辑,不能驻足,对于曾经的过客,只能感激,不能苛求。坦然面对生活赠予我们的一切。

睡得着觉

人的一生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睡眠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固定的时间睡眠,在固定的时间醒来,这是人的生理时钟的一部分。

睡眠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但是并非人人都能睡得着,睡得熟,睡得香。

古人的睡眠要比我们好些,隐士睡得着,太上隐者有《答人》一诗来回应别人的询问,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上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心怀天下者睡得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口占一首诗: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明代张东海《睡丞记》记载了一对善睡的活宝:

一天,华亭县丞去拜见一个老乡绅,见其没有出来,就于座位上睡着了。一会儿,主人到了,见客人睡着,不忍心惊动他,遂与客对座而睡。不久,客人醒来,见主人睡得正熟,便接着睡。

一会儿,主人醒了,见客人还没醒,就又继续睡。到客人再醒来时,天色已晚,见主人竟然还没有醒。于是就悄悄地走了。待主人醒来时,见客人已经不在了,就走进内室接着睡了。

而睡眠达到最高境界,从而被称为“睡仙”的是北宋初的陈抟老祖,据说能一睡好几年。

有个名叫寇朝一的人曾经跟着陈抟学习睡功,仅仅学得一点皮毛,对常人来说已经是出神入化,匪夷所思。

能睡得着是人生幸福之一,北宋王安石曾经写有一首名叫《无题》的诗,

花竹幽窗午梦长,此中与世暂相忘。

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笑得出来

通常说“笑一笑,十年少”,但是生活更多的是“人世难逢开口笑”。

《庄子·盗跖》中记载: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庾、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古人把活到百岁以上称之为上寿,活到八十岁称之为中寿,活到六十岁称之为下寿,人的一生中真正能笑得出来的日子,一个月中也不过四五天罢了,所以能笑得出来是人生的一种幸福。

开怀一笑百病消。

自古以来,笑就被看作治病之良药,健身防病之法宝。

有一个县令的老婆,患有不欲进食的病症,并有时高声叫骂,凶狠得好像要杀人的样子,请了很多名医治疗,都没有效果,后来请张子和诊治。

张子和请来两个歌舞艺人,化妆新奇,在病人面前歌舞,患者见了大笑。第二天又让两个舞女学动物顶角,相互戏嬉,病人见此更是笑个不停。

之后,又找了两个饭量大的妇女,经常在病人身边边吃边夸饭菜香甜可口。病人见此馋意大发,便要来饭菜吞吃。随之,食欲渐增,病慢慢痊愈。不久,生下一个胖孩子。

笑,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美好情感。

一碗核桃香——童年的味道

突然很想吃核桃,那种新鲜的,剥了皮白白的果肉,又香又脆又甜!

现在方便的很,网上什么都可以买得到,下单,两天就拿到手里了。

核桃很新鲜,很饱满,但是,再也吃不到童年的味道。

似乎是因为那时候,核桃是为数不多的童年的零食!

我的出生地,在河南的一个偏远小村子里,那里群山环绕,交通和信息一样闭塞。

长大后我才知道,原来在外人的眼里,河南平原地带,哪里有山啊?

可是真的有,我的童年里全是山,山上啥都有,唯独缺水。

爱开玩笑的先生说,水秀山才青,你们那里穷是因为没有水,穷山恶水出刁民。

这个话题,总会以一巴掌结束!

我并不觉得我们那里是穷山,没水是真的,但我那时还小,我觉得很快乐!

山上春天有漫山遍野粉色的杏花,从二月就开始次第开放了,接着是满坡的连翘,一片金黄,再接着是桃红色的桃花,还没有开败,洁白的梨花就开了。

花过去就是果,小小的拇指大的杏子就可以吃了,咬一口,酸的眉头都皱到一起了。

三月核桃树晃花,毛毛虫一样挂满了树梢,核桃花落满地的时候,成对儿的核桃就出现了。

接下来是期盼的季节,等待往往是有希望的,那时候是真的很快乐!

夏初的时候,地里的藤莓开始变红,我爸下地回来,外衣口袋里总会掏出来用桐叶包着的莓子,酸酸甜甜的,那时候我是最幸福的!

麦口的时候,六月黄杏已经熟了,我爸兜里又会有好吃的。

进入六月,核桃就已经可以吃了,只不过没有上油,吃起来是甜甜的味道,还太嫩了。

嘴馋的孩子已经忍不了了,从树上摘下来,拿镰刀把两头的青皮削平了,拿一块石头砸下去,青汁四溅,也不要紧,吃到夏天的第一口核桃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大人来说,农历的六月六是才可以吃核桃,不知道是谁定的规矩,说六月六核桃上油,上了油就可以吃了。

核桃成熟的季节有早有晚,六岁的我就知道,漫山遍野的山核桃哪一棵熟的最早,六月六就已经黑格了,哪一棵是最绵瓤的,砸开就是完整的核桃仁。

我像一个男孩子一样,在山上爬高上低,到处乱窜。

大人是不管的,因为农忙季节,实在是无暇顾及孩子们,只要吃饭时能到,睡觉时回家就行了。

放暑假的时候,真的就是放飞自我了,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放暑假,老师会有一个特殊的要求。

那就是开学的时候,手上是不能被核桃渍染黑的。

所以放假伊始,我们也都会小心翼翼的注意着,注意着那肯定是不过瘾的,忘了老师的要求,先吃过瘾再说。

开学那么遥远的事情,谁管的了呢!

暑假的时候,山上的牛梨也熟了,跟大樱桃一样,那时候我都不知道啥是樱桃,长大了才知道,这不就是我们那里的山牛梨吗?

趟过金黄的麦浪,哪里有牛梨丛?哪里的甜?哪里的大?还有谁比我更清楚的?

摘满两兜,吃的牙倒,才会回家!

我们村里有一棵超级大超级大的核桃树,树干要好几个大人才能合抱。

它的树冠覆盖到很远的地方,小时候觉得它总有一天,会把我们村子都盖上。

那时候内心还有些许惶恐,如果把我们村子都盖上,那不是蹲在门口吃饭,洋喇子就会掉进饭碗里了?

掉进饭碗里不要紧,要是掉进脖子里该有多疼啊!

每次一想,就会觉得脖子一紧!

不管在山上跑的多野,大家都盼着大核桃树的收成。

这棵树全村人都有份!

孩子们马上开学了,秋收也告一段落的时候,村长会抽一天时间,号召每家出一个劳力去打核桃。

分核桃树的时候,大概妈妈还没有嫁过来,所以我们家只有另立门户的爸爸有份。

每一年,爸爸妈妈去忙农活,这个任务自然就落在了我的头上,我带着箩筐,带着比我小三岁的弟弟一起去打核桃。

年轻的小伙子爬树打核桃,年老的和小孩子负责检核桃,当然,小孩子捡的都是自己吃的。

大核桃树上的核桃已经在树上成熟了,掉在地上,青皮已经裂开,只剩下肉色的核桃。

核桃皮又薄,核桃瓤又绵,砸开就是一个圆滚滚的核桃仁。

记忆里的我多幸福,我记得那时候穿一件粉红色的纱裙,把核桃仁用裙摆兜着,回到家里好跟爸妈邀功。

大堆的核桃全村分,村长指派的有年轻人打称,然后按照每家的人头分核桃,爸爸一人份,可以分小半箩筐。

人们都笑着说今年又是好收成的一年。

我带着弟弟,一手搂着包核桃仁的裙摆,一手扯着箩筐,甚是狼狈,甚是快乐!

那被核桃仁染黑的裙摆,再也洗不干净了,每次妈妈都会把一根手指指在我的额头上,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快开学了,那一双被核桃的青汁染的黑黢黢的手,是没法跟老师交代的。

小河沟里,孩子们把手放在石头上摩擦,希望可以一下子变白。

有些东西,真的是需要时间沉淀,需要时间淡化的。

开学的课堂上,每个小朋友的手都是黑色的,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

核桃收完,还得继续等待,等到青皮变黑,再褪去腐烂的外皮,剩下核桃在河沟里淘洗干净,晾晒在席子上。

每天放学后,就趴在席子上寻找那不一样的核桃。

一般的核桃是两瓣,不一样的核桃有三棱六瓣,看起来就是与众不同。

装起来在书包里,到学校跟同学们比一比,看看谁的核桃大,谁的白,谁的更好看!

核桃晒干了要卖掉的,有山下的商人上山来收,爸爸妈妈会拿核桃换成钱,这算是山里为数不多的经济作物!

等我长大出山,每年爸妈会留下一些品质好的核桃,等我回家了吃,走了给我带。

这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偶尔想起,还是很幸福,很快乐!很疼痛!

那样的日子就像是做了个梦一样,再也回不去了,再也没有了!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老家已无亲人,再也回不去了!

对我来说那是我童年的记忆,对我的孩子来说,他们也会向往,但是老树已经不在,我的童年也只能在记忆里了!

先生说他没有童年!我是不相信的,因为他不想给我讲!

烹饪 - 生活的烟火气

微信公众号_閒人隨筆

”糖醋小排烧好了!“ 糖醋菜系中经典的一道菜,酸味和甜味的碰撞,更加激发出了肉味的鲜美,酸味也让糖醋小排变得甜而不腻。简直就是冬日里酸甜可口的美食,会让饭量也增加不少......这就是会烧菜的好处。

弄堂里的小市民都说“烧菜”,其实那只是很俗气的口语,专业点的叫法是“烹饪”,有专门的学校教授技巧,厨师的等级证书不比英语九级的好拿。不会刀工,不会掂两下子锅,都不好意思对别人说,算是个烧菜的。说起烹饪,俗话有一大堆的说辞,最著名的当属“民以食为天”,还有什么“小菜煮在锅里,味道闻在外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 等等。这些都说的没错。自古以来,吃饭基本就是每个人最大的事儿了,要吃饭就得自己会做,谁也不可能天天叫外卖下馆子,花钱多少是次要,关键是少了过程的乐趣。做饭可以说是一种生活的情趣。

想要在家随时都能享受到舌尖上的美食,那就要学会做饭。对那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来说,一份外卖或一顿餐馆,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花时间去做呢?其实不然。做饭,是一种乐趣和享受、彰显的是人的品性和生活品质。经历了一些事的人都能体会出其中的滋味!

小时候,因为母亲医院工作繁忙,等她下班回家再做饭烧菜,晚饭吃得实在太晚了。因此七八岁时便在母亲的指导下渐渐学会了烧饭做菜。起先只是炒个鸡蛋,烧个青菜,慢慢地技艺便有了提升,能做出像样的菜了。这种生活技能的掌握,对自己日后的生存有着极大的帮助。无论是中学时代学农在炊事班里的发挥,还是洋插队时的独立生活,或是请客吃饭的露一手,都能愣是把青菜蛋汤,做出了海鲜汤的味道。哈哈,这种做饭的“天赋”啊,像是与生俱来的。

如果说烹饪是一种乐趣和享受的话,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那些酷爱美食和乐意下厨的人来讲,用“乐趣”和“享受”来形容肯定是很贴切的。去菜场作精挑细选,回家一道道工序地处理加工,荤素搭配,煎炒闷炸熬炖。摆放在亲朋好友面前的,定是色泽诱人,香飘四溢,味道精湛的菜肴。一顿饭后,朋友间更加拉深了情谊,家庭中充满了温馨的滋味。既然是生活,就一定要有滋有味!

不管烹饪的技艺如何,果腹总是初始的目的,顺带着自我享受与满足。其实生活的一日三餐,就是和美食谈场恋爱。吃食是一种幸福,品味是一种情趣。享受做美食的乐趣,用心给自己和给家人做点美味,爱就要从爱味蕾开始。做菜所带来色泽搭配上的视觉美感、舌尖上的触动、味蕾上的快感、精神上的幸福感,只有乐意下厨房的人才能感受得到。记住,即便全世界都与你为敌,但好吃好喝的,永远站在你这一边。

古人云“于细微处见人品”。做饭,也能彰显出人的品性。有的人做个饭毫不在乎,从菜品的选择、作料的事前准备,到切菜、做菜,每个环节都不讲究,所求就只是“熟了”和“可以吃”,菜肴有没有“色香味”无所谓。而有的人,对做菜的每一个环节都很认真仔细,会对食材精挑细选,刀工切法对成品的美观和入味等都是那么讲究,烹制的方法,火候,以至最后餐具格调的选择等,都要精心地完成。

一日三餐,简单的事情却足以见人的生活情趣和品质。乐意做饭的人,尤其是精于色香味俱全的厨房高手,都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一族。懂得享受,才会知道需要什么,知道需要什么才知道该怎样去做会更好。这样的人必定会追求不错的生活品质,也必定有一颗爱心和责任心。想要谈恋爱的人也一定要知道,能做一手好菜肯定是恋爱成功的加分项。当然恋爱可以慢慢地谈,但肉是必须要趁热吃的。若想快乐就要爆炒,让香气弥漫在四周。欲解除烦恼就得慢炖,轻松缓缓地去拥抱惆怅。要知道幸福像煲汤,滋味伴着时间越久就越浓。然而厨艺越高,对减肥也会越不利,吃乎,肥也;不吃,馋也。吃货的最高境界,就是眼见为食。有一颗减肥的心,奈何长了一张吃货的嘴,唉!

饮食男女的衣食住行,做饭能填饱肚子,也能制造快乐,为爱添彩,因为这最能展现出生活的原汁原味儿。爱生活,爱家庭,那就趁早去爱下厨吧,去把做饭当作一种乐趣,当成一种自身的修炼,给生活多一些润滑剂,让生活更有品质,让生活更加充满了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