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北大风水讲座视频 北大公开课 风水学

北大风水讲座视频 北大公开课 风水学

本文目录一览:

鲁迅首次在北大上课,一开口就被学生嘲笑,10分钟后教室鸦雀无声

“小红,小象,小红象。小象,小红,小象红。小象,小红,小红象。小红,小象,小红红。”杨超越最近爆红的神曲《小红象》,一经公开歌词就受到质疑。歌词这么幼稚,现在华语乐坛堕落到这种程度了吗?当知道作词的名字后,大家都闭嘴了。

《小红象》的作词者正是让所有中学生瑟瑟发抖的鲁迅先生。鲁迅48岁老年得子,为了哄儿子煞费苦心。于是随意用“小红象”三个字组词,改写成了一首童谣。看到这里是不是者用于认识到,写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先生,其实没那么严肃,也有生动活泼的一面。

鲁迅,出生于1881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先生本来是学医的,在意识的到学医治得了身体的疾病,却治不了当时中国人的心病。于是,他毅然决然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战斗。鲁迅的笔锋像匕首一样,深深地扎在了当时中国人的心里。

鲁迅先生批判封建社会一针见血,“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中国明明有先进的技术,但是却活生生被扼杀在摇篮里。鲁迅先生批判当时麻木的中国,“我们中国人对于不是自己的东西,或者将不为自己所有的东西,总要破坏了才快活的。”这些话,有社会经验的人恐怕很有感触。

鲁迅先生也不总是激烈的,他对待进步学生充满了温情和鼓励。当进步学生刘和珍死去了,鲁迅写道:“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在他的眼里,牺牲的刘和珍是真正的勇士,是值得永远被纪念的。

鲁迅先生超高的文学造诣,让他上世纪中国文坛大放异彩。鲁迅先生是个杂家,基本上所有文学体裁都会。他还是古文研究者,对古代的文化有所涉猎。也正因为这样的条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邀请,来到北大当讲师,讲解课程《中国小说事史略》。

看过鲁迅先生照片的人都知道,先生先生因为胃病的缘故,身材消瘦,脸颊有点凹陷,乍一看显得营养不良似的。而他平时穿着朴素,头发也是简单的平头,不讲究特别的装扮。真因为这样一身行头,鲁迅先生第一次在北京大学执教时,没少闹出误会。不少学生看他样子,都没敢想他居然是大学老师。

上课铃声响了,鲁迅先生穿着旧长跑袍,手里提着个布包就走进了北大的课堂。大学老师怎么这身打扮,课堂上不少学生窃窃私语。鲁迅先生也不理会,自顾自地拿出了《中国小说事史略》。他一开口就是绍兴家乡话,在一片京片子中显得格格不入,学生们都笑出了声。

鲁迅先生还是没有管这些学生,衣服破旧如何,家乡话土了又如何。老师是来教书的,不是讲牌面的。鲁迅先生写文章犀利,但是一开口却又风趣幽默,只听他言简意赅地讲述着中国小说的知识。学生们的打闹声笑了,都在认真听鲁迅先生讲课,10分钟后教室就鸦雀无声,只有鲁迅先生侃侃而谈的声音。

鲁迅先生这一堂课一战成名,学校里都知道北大来个个低调的老师,但是讲课却极其有趣。等到下次鲁迅讲课的时候,教室里坐满了人。很多人会疑惑,鲁迅先生为什么不批评一下嘲笑的学生呢?以他的文笔,一定会让学生们刻骨铭心的。了解鲁迅先生的都知道,他一向视学生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对孩子们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的。

鲁迅先生在北京大学一教就是6年,这是他待过时间最久的大学。能上北京大学的学生,未来都不简单。他想陪着这些孩子,走过中国并不太平的岁月,希望他们不要被外界不正常的声音干扰。鲁迅先生用心良苦,可见一般。

鲁迅先生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是他的思想以及对年轻人的关怀,一直以作品的形式影响着现代人。即便是现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也不过时。比如说《碰壁之后》里面一句“中国各处是壁......能打着墙的,能碰而不感到痛苦的,是胜利者。”能感同身受这句话的,一定都是成年人了。

北京大学周易精读班

北京大学周易精读课程,旨在深入挖掘周易的智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通过系统学习周易的卦辞、爻辞、彖辞、象辞等,学生将了解周易的哲学思想、占卜方法以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在课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周易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包括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天干地支等,以及周易在风水、中医、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同时,课程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跨学科视野,鼓励学生将周易的智慧应用于现代社会和个人的生活中。北京大学周易精读课程,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拓展。

北大周易班,学制一年,每月上课 1 次,每次周末 2 天,共 20 天。

易学专家圣钟应邀北京大学演讲

易学专家圣钟应邀北京大学演讲

  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久经历代而不衰,繁茂昌盛,闻名世界,风靡全球。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六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国学中的瑰宝,国粹中的国粹。

易学专家与北大学子同台,进行精彩的互动演讲,彰显了中国易学弥足珍贵的灿烂光辉,受到一片热捧。

  2011年7月29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北京大学的学生等100多人汇聚在北京大学勺园大讲堂,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北京中建堪舆环境研究院院长圣钟先生和中国周易风水科学联合会名誉会长崔士光先生两位易学专家登上北京大学大讲堂,演讲古老的周易文化。

  被称为当今国际最具影响力的实力派易学专家圣钟先生,结合从事周易风水文化20余年的专业经验,以其渊博的知识,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易学风水文化的历史渊源,使与会人员从中感悟到中国易学风水文化的博大精深。

他在实践中把国学风水文化引入到企业管理发展之中,大到企业领导,策划布局、创新理念、重大决策,中到企业管理、生产营销、人事任用,小到办公场合的设置,局部调整改造等等,无不与风水文化息息相关。经他的指导,使发展中的企业,兴旺发达,如日中天;使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的企业,突出重围,增强活力,迅速走向正常发展轨道;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再创辉煌。

易学专家圣钟应邀北京大学演讲

  在演讲中,圣钟先生结合为企业集团、房地产集团进行风水堪舆、规划布局的实际案例,以其亲身的经历,图文并茂的课件,简练而又生动的语言,给在座的每一位高端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而爆发出阵阵热烈地掌声,表达了对他演讲的认可和赞赏。

  崔士光先生鹤发童颜,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向大讲堂,他根据自己从事企业管理的经验,并通过多年深入研究周易理论与中国企业管理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企业管理新理论、新模式。他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世界之魂是中国人性化管理。

  他说,目标管理使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第一经济强国:“大和”管理的团队建设使日本70年代成为第二经济大国;但21世纪所面临的经济危机,使他们的管理已不能解决企业的新困惑。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风暴,对西方的管理体制提出了质疑,而中国迅速崛起并保持快速发展,令世界高端人士不得不另眼看待中国。我们中国拥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蕴含着巨大的智慧,反古求今,历史必然将会使中国经济迅猛发展。

中国人性化管理体系,亟待开发,因为人性化管理是中国人也是全人类共有的本质。所以说中国人性化管理将会成为全世界管理体系的主轴,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世纪。因此,世界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在向东移,从西方转向东方;推动世界的发展正在由经济驱动力向文化驱动力转移;单一的经济衡量指标向幸福、健康、经济三大指数转移;危机的突发性向危机常态化发展。同时,世界向多标准化发展,企业向个性化发展。这已呈现出目前世界上的一种趋势。

他指出,二十一世纪企业管理者应懂易学,要用易学智慧管理指导企业运营。例如,易理是智慧的总能源,从易理入道,从易经出道,运用八卦原理反向思维逻辑指导企业运营;运卦之理,要做到三通,即理通、信通、气通。因理通则事事相关;因信息通则物物相通;因气通则人人相应;心有灵犀一点通,一通百通。也就是说,天道地论阴阳,深入浅出论吉凶,易理明了贵在用,企业在天地人和。

易学专家圣钟应邀北京大学演讲

  两位易学专家精彩的演讲,体现了其学术水平的高端性,反映了两位易学专家真正的学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大家纷纷提出工作或者生活中的一些困惑与两位易学专家交流。整个北大勺园讲堂洋溢着互动的气氛。

风水不是科学

一、什么是风水?北大著名风水学教授于希贤同志认为,风水就是关于天、地、人和谐的建筑文化,文化是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的生活态度就是要追求和谐,所以风水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调节天、地、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关系。

风水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块瑰宝,起源于原始部落遗址时代,成熟于大禹治水时期,商周时期已得到普及和盛行。如追溯到原始时代,先民们在与残酷的自然环境搏斗过程中,逐渐懂得了必须选择安全、健康、便于生活,又有利于生产的生活环境,故必须择地而居。

《易经系辞传》上说:“生生之谓易。”说明了天地生化万物,它的本能就是“生生”,就是“变化”。所以易就是指“更换”与“变化”。根据东西方学说的论证,认为宇宙的创始,源于气化,本乎自然。老子的自然哲学也提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易经》产生以后,人们借助《易经》顺应自然,风水学作为择地术有了更多理论支撑。阴阳五行、四神兽、八卦方位、鬼神以及人伦等思想逐渐渗入相地术中,使相地术逐步演变为风水术。

二、风水能否改变命运? 风水当然可以改变命运。人住的舒适,身体更健康、思维更敏捷,在面对未来的选择时就会少犯错误,面对人生的起伏和无常,心态会更平和,运气也会更好。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风水在命运因素排第三,在改变命运的因素中排第一位。

命是基因,属于先天因素。运则是十年一大运、一岁一流年,阴阳变化、吉凶悔吝。宇宙运转,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面对命运起伏,人能把握的因素也不多。风水既然排在改变命运因素第一位,那么它在改变命运中所占的份量自古以来就受到命理学家的高度重视。

人的命运能否改变?答案是肯定的。古代算命术的四大经典命学著作《三命通会》的作者万民英,明代四品官员,晚年移居福建开展易经研究和办教育,享寿83岁。他在讲解自己的生辰八字时,就提到有人与他本人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那人同样高官厚禄,是个武官,走的命运轨迹与万民英本人并不相同,主要原因也许是风水不同的因素。对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四同八字的分析,让古代命理学家把改造命运的方法引向了风水术,以致古代帝王也常常把龙脉和风水看的极为重要。

三、风水是科学吗?

风水术如同中医学,风水不是科学,但是正确,至少有正确的成份。如果风水术一点都不正确,为什么古人用风水术选择的城市几千年都没有地震?汶川离成都很近,汶川地震了,但成都没事;唐山地震了,距唐山很近的北京也没事。在没有科学的背景下,北京、成都等这些古人根据风水术选出的城市真的是风水宝地。

全国政协副主席、人大副委员长、著名药理学家韩启德同志不同意中医是科学。他说,科学是一科一科的学问,现代的学问必须包含要素,必须是可质疑的,不断靠向真理,不断纠错,必须是能实证的、量化的,必须用逻辑学的方法等等。科学的要素,有很多中医是达不到的。中医凭感觉、凭经验,但是有没有经过实证?有。经过两三千年绵延不绝,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大量的病都看好了,这是事实。但它并没有符合科学里面的很多要素。

中医是好的,但不一定是科学的。科学并不在于正确,不科学不说明它不正确,不好。

对科学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要把科学跟正确联系起来。科学只是人类文明发展到1500年后,在这几百年里,一部分地球人认定的一种体系。而中医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定的体系,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体系去完全等同起来呢?应该有这个自信,也应该吸收互相的长处。风水与中医理论基础是一致的,中医的源头《黄帝内经》开篇就讲阴阳五行。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古代皇帝常常供奉两类专家,一类是中医,用于为皇帝及其家人治病;一类是风水师,用于皇帝搞基建时帮助策划。这说明风水术在古代受到高度重视,一些医学家本身就是易学家、风水家。

2012年10月的百家讲坛,中医博士罗大中先生讲过大国医缪希雍,讲述其非凡的人生经历和医学成就,可惜未太多提及他的另外一个重大成就,缪希雍也是明代一位著名的风水学家,所著的《葬经翼》为风水重要典籍。

缪希雍【miào xī yōng】,号慕台,字仲淳,海虞(今江苏常熟)人,是我国明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中药学家、风水学家。缪希雍约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生,于1627年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余岁,墓葬于虞山山麓。

在他八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离世,与亲戚朋友也渐疏渐远。十七岁时,又不幸罹患疟疾,久患不愈,后自学医术《素问》治愈。从此往后,缪希雍对学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自学医术。

缪希雍,在风水研究方面同样成就很大。其中缪希雍所著的《葬经翼》对我国风水研究方面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是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该书收录《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堪舆部》中,是我国风水名著之一。其中翼,有翅膀之意,同时又有辅佐、帮助的意思,即帮助学习理解《葬经》。

无论认为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或二者兼而有之,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民俗、一种趋利避害的术数,我们都不可对其漠视。韩国原准备把风水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受到中国著名学者、北大教授于希贤同志的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风水术这一宝贵财富,我们既不能完全拋弃,也不能不加区分地全盘拿来使用,还要结合时代特点,加以研究利用。

怎么利用?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悟透原理,抛弃神秘、鬼神文化,以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地扬弃古代风水学,好的、有用的要继承发展;坏的、装神弄鬼的要坚决摒弃。

算命先生不认识你,为何知道你家有几口人?揭开算命先生的面纱

算命这行在中国存在了上千年,如今在很多地方依然有算命先生营业,他们看起来似乎非常神秘,依靠着“未卜先知”的能力,算命先生从来不用担心收入。

不过这些出门摆摊算命的先生算是最底层,稍有口碑的算命先生无需出门,良好的口碑就能让客人们自发上门“送钱”,大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气节。

可是,这算命先生在不认识你的情况下是怎么知道你家有几口人的呢?难道他们真的具备什么样的魔法吗?其实不然,三点就可以揭开算命先生的面纱。

古代大数据库

我国古代有着很多的关于卜卦的典籍,比如《周易》、《渊海子平》等,先不论这些书到底有没有作用,单看看大学里研究这些古籍的老教授就知道了。

北京大学有一门风水课,授课的人是博士生导师于希贤,他在北大长期开设风水学概论课程,被誉为中国第一风水大师。国内国外很多人请他看过风水,经过于希贤教授的指点,客户家中的居住环境果然变好了。

那么,这能够说明于希贤教授具备“魔力”吗?当然不能,因为于教授本身是学地理的,他的研究领域就是文化地理学和城乡规划,也就是说,于教授看风水用的不是所谓的“阴阳眼”,而是专业的地理学和建筑学知识。

这就很有意思了,一个顶着“风水”这个玄妙之词的教授,实际上是个正儿八经的学者,他用科学知识去解决人们的问题,人们反而认为“这个大师太神了”!

在城乡结合部的很多热闹的集市上,总会有一个枯瘦的老头摆上一个算命的小摊等着客人上前,一旦有人去找他算命,一般都会被其折服,因为算命先生说的太准了。

这些算命先生为什么会在不认识你的情况下知道你家有几口人呢?甚至能说出你有没有老婆孩子之类的小细节,其实这都是城乡大数据的功劳。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社会迅速进入现代化,现代化带来的就是城市化,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工业和制造业才有了足够的劳动力支撑。在古代人口的流动是非常缓慢的,城乡之间的割裂得很严重,乡村和城市几乎是两个世界。

在农村,只要用心听,十里八乡谁家生了孩子,谁家媳妇出轨了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久而久之,一个大概的人际关系脉络就形成了,随便说出一个人,到村口一打听,就能知道这个人的爹妈兄弟都是谁。

这个过程像极了如今的搜索引擎,不过比搜索引擎先进多了,因为前者还是语音控制。一个算命先生往往是农村生活的中心,在从事算命之前,他们就已经掌握了十里八乡的基本大数据,其中包含了人口数据、经济结构等等。

当这些人进入算命行业之后自然能够如鱼得水,可能客人不认识算命先生,可算命先生早就知道了你家里的所有情况,就等着你上门送钱呢,再加上农村人口流动小,算命先生凭借这一招鲜就吃可以遍天。

“机器学习”

如今人工智能领域最火热的方向就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给电脑输入大量的数据库,随后电脑会根据指令从这些数据中给出解决办法,而这些解决办法是从未输入过电脑的。

算命先生就是最早的“机器学习”者,当他们掌握了十里八乡的基本大数据之后,即便是遇到自己不认识的人,也可以从自己脑海中的数据中找到规律,从而面对不同的人“输出指令”。

比如这片乡里的人都是以种地为生,大都不愿意出门打工,当一个男人来询问自己前途的时候,算命先生就可以说:你应该趁着年轻,好好出门闯一闯,而不是守着家里的十亩地。

这个人就会很震惊,心想这老头,怎么连我家有几亩地都算得出来?算命先生之所以能准确的说出来人家中有几亩地,是因为当地在土改之后贫农一般能分十亩地,家中条件好的会更多。

可是来人衣着朴素,又对自己前途迷茫,家境一定不富裕,自然是贫农。再有如果有人来问婚姻家庭,算命先生依然是在脑海中“调出数据”:

这片乡里比较富裕,眼前的女人手上带着上等冰种翡翠的镯子,可惜长得不好看,想来身边同样富裕的男子也不会考虑她。

在大脑中分析完毕之后,算命先生就会开始组织语言,告诉她不能因为家中条件好就非要找条件好的,有钱男人还花心呢,可以往下看看,只要人品好就可以考虑。

这句话自然是说到了来人的心坎里,她自然会追问如何看出男人人品好,到了这一步,女人显然已经上钩了,这时候算命先生就可以开始兜售“姻缘符”之类的东西了。

去算命就输了

除了前面两点以外,关于算命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只要你去算命,就已经输了。

美国的拉斯维加斯是著名的赌城,在这里开赌场是合法的,每年都有很多技艺精湛的赌客组团来此,针对这个问题,记者曾经采访过美高梅赌场大亨彼得斯潘,说不会担心赌场的钱被赢光吗?

没想到彼得斯潘只是笑了笑,随后说了一句真理:只要他们进入赌场开始赌,输赢就已经是我们说了算了。算命也是一样的,算命的人几乎都是赌徒心态,他们的生活一定是出了问题,才会找到算命先生。

男人来,询问的都是事业和财运,女人来,询问的都是婚姻和家庭,学生们来,问的都是能不能考上好大学。

这三种人都是什么人呢?来的男人一定是事业失败的人,女人一定是没有桃花运的女人,学生一定是成绩不好还不愿意努力的学生。所以这三种人几乎都是各自领域的失败者。

也只有失败者才会将自己失败的人生归结为命运,妄图不通过努力,只经过算命先生的一两句点拨就可以拨云见日,这怎么可能呢?

算命先生的墨镜之下,是一双守株待兔的火眼金睛,当又一个客人在他的面前坐下的时候,代表着今日销售额又要创新高了。

冯志亮——北京大学教授、启玄文学社创办人、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

冯志亮,字启玄,号渤海居士,北京大学特聘教授,启玄文学社创办人,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当代著名诗人、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

冯志亮先生是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冯志亮先生现担任华夏易经研究会副会长兼北京分会会长,中华儒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会长,中国青年发展促进会荣誉会长,东方孝道文学院荣誉院长。

冯志亮先生还同时担任时代文学杂志社总编,中国名家杂志社荣誉总编,中国炎黄文化报文学总顾问,中国文化新闻报编委会副主席。冯志亮先生兼任中国姓氏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华北历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传统礼仪促进会理事。冯志亮先生同时兼任北京汉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燕南艺术学院终身教授,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中国诗词协会终身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

冯志亮先生还是挪威国立艺术家协会外籍会员,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荷兰皇家文学院高级学术顾问。冯志亮先生的历史文学作品曾多次刊载于中国文联创办的《神州》《中国魂当代名人专访特刊》《中国当代文学家》《北京文化》等期刊。曾被中西文化联合会授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AAA宣讲人”荣誉称号。

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厚葬微信微博》,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零四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

《论语》(lún 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论语》自宋代以后,被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古代学校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必读书。

【原文】

2.6孟武伯问孝①,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注释】

①孟武伯:上文孟懿子的儿子,名彘(zhì),“武”是谥号。

②其:指孝子。

【翻译】

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

【解读】

珍重自身就是孝,别再让父母为你操心

在这里,孔子强调孝顺的子女应当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心。同时,做子女的也应多关心父母的健康,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其实,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层意思。他觉得真正的孝子,绝不会让父母为自己的言行忧虑,他们所担心的只能是自己的健康,而非德行方面的问题。因此,倘若在德行上没有问题的话,保证好自身的健康,就是在尽最大的努力孝敬父母。

“父母唯其疾之忧”句意直解,是父母最担心子女的健康状况。扩大理解,则是对儿女所有毛病心存担忧。据史载,孟武伯是孟懿子的长子,为人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等诸多切身之疾。孔子在此处的回答,意即为人子者若有诸多不义的行为,就是最大的不孝。他这是借孟武伯问孝之机,婉转地向他提出批评和教育。另外,还有人认为,孔子这里强调的是做子女的若是孝顺父母,就应多关心父母的健康。这种解释虽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通过对孟武伯的身份以及行事风格的了解,就会发现这种解释基本上是不成立的。

孝、悌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它是一种充满人性化的思想,将其引入到治理国家的方针中,就是“为政以孝”的观念。比方说,当政者应将关注子女身体健康问题,推而广之,扩大为关爱天下黎民,以慈父之心对待治下的民众,关心、担忧他们的健康和疾苦。后世称地方官为“父母官”,与这种思想不无关系。另外,还有相反的说法,说为政以孝是指官员当以孝子之心治理天下,对待治下的民众要想孝顺父母一样,但这种说法最后消亡了。为政以孝的观念,到唐宋以后就逐渐演变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的选官思想。上层统治者认为,倘若一个人真心孝顺自己的父母,做官后一定会以孝子之心对待皇帝和上级。

孔夫子对孝的解释,以及后世对这个观念的发挥,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迪。我们应该知道,珍爱自己,管理好自己,让自己有个健康的身心,父母就会少为自己操心,这便是孝了。而“为政以孝”的观念,提醒每位管理者,要关心爱护自己的下属和员工。如果以慈父之心对待员工,他们则将以孝子之心对待领导,这样,事业没有做不成的。

毋庸置疑,每一个人都爱自己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一生安康。所以,每每有外人伤害自己的父母之时,儿女都会主动为父母“讨个公道”。然而,并不是这样就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孝顺,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在父母受到欺负时视若无睹。

仔细想想,很多时候恰恰是做儿女的给父母造成的伤害更多,让父母为自己担忧,增添父母负担,而自己却一无所知。其实,在生活之中,外人侵犯父母利益的状况毕竟只是少数,真正令父母愁肠百结的往往是他们的儿女。要知道,外人所带来的伤害,毕竟只是一时的,无须多久自会烟消云散,儿女给予父母的伤害却是经常性的,会让父母的痛苦在心口难开。

所以孔子说:“做子女的,要让父母只需要在自己有病的时候担忧,在其他方面不让他们担忧操心,这才是孝。”即,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有这样一个故事,不知大家看过以后会有何感想。

很久以前,有一棵非常大的苹果树。有一个小男孩每天都喜欢在苹果树下玩耍。他有的时候爬树,吃苹果,有的时候在树荫下小睡……这个孩子是那么爱这棵树,而树也爱和他玩。时间过得很快,小男孩慢慢长大了,他不再每天来树下玩耍了。

有一天,男孩再一次来到树下,注视着树。树说:“来和我玩吧。”男孩回答道:“我不再是小孩子了,我再也不会在树下玩了。”“我想要玩具,我需要钱去买玩具。”树失落地说:“对不起,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把我的苹果摘下来,拿去卖掉,这样你不就有钱了吗?”男孩兴奋地把所有的苹果都摘下来,高兴地离开了。男孩摘了苹果之后很久都没有回来,树非常伤心。

终于有一天,男孩回来了,树非常激动。树兴奋地说:“来和我玩吧!”“我没有时间玩,我要工作,这样才能养家糊口。我们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帮助我吗?”“对不起,我没有房子,但是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去盖你的房子。”男孩听后非常高兴,他把所有的树枝都砍下来,高兴地离开了。

看到男孩这么高兴,这棵苹果树非常欣慰。可是,从此之后,男孩又很久都没回来,苹果树再一次孤独、伤心起来。

在一个炎热的夏日,男孩终于回来了,树很高兴。树再一次说道:“来和我玩吧!”“我过得一点都不快乐,我现在正在一天天变老,我好想去旅行放松一下。你能给我一条船吗?”“用我的树干造你的船吧,这样你就能够快乐地航行到遥远的地方。”之后,男孩又把苹果树的树干砍下来,做成了一条船。他去航海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再露面。

过了很多年之后,男孩终于回来了。“对不起,孩子,我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了。”树说。“我已经没有牙咬苹果了。”男孩回答道。“我也没有树干让你爬了。”树说,“我真的不能再给你任何东西了,除了我正在死去的树根。”树含着泪说。

“我现在已经不再需要什么了,我只希望找个地方好好休息。过了这么些年,我累了。”男孩回答道。“太好了,老树根正是休息时最好的倚靠,来吧,孩子,来坐在我身边,休息一下吧。”男孩这一次坐下了,树很高兴,含着泪微笑着……

毫无疑问,这树就是父母的象征,他们将一生的心血付与儿女,不求回报,所期盼的,不过是儿女能在身边多陪他们一会儿,只要儿女幸福,他们可以心甘情愿地倾尽所有。身为儿女,我们不该是一盏不省油的灯,常令父母操心受累,而应少犯错,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少给社会添乱,少让父母操心,真正成为父母贴身的小棉袄,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作为父母,当他们决定养育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下了要做出重大牺牲的决心,无论孩子什么样,父母都可以包容,因为孩子是他们的责任,更是他们血脉的延续。但是当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特别是已经到了应该自谋出路的年龄,是不是还应该待在家里,继续由父母养活呢?

找工作,独立生活,计划开支,甚至交朋友,买房子成家,这些都应该是成年子女完全能够自理的事情,如果一天到晚还让父母为这些事情操心,还需要替你张罗,替你出钱、出力,这样就太过分了。

为人子女,其实有的时候应该心里明白,哪些事可以让父母为你操操心,哪些事应该独立解决,不要给父母添麻烦。

【原文】

2.7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①子游:孔子的高足,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

【翻译】

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解读】

老有所养不算孝,孝养并不是给钱了事

现代人对父母最常用的一句话是“老有所养”,并且认为做到这一点就是尽孝了。但在孔子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只有养,而没有孝敬的心,就与养些犬马没有区别。若是真心孝事父母的话,就不应仅停留在养的表面上,对父母的孝应当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敬爱,这才符合孝道。

从孔子所处的时代至今,人们所谈的孝多半是讲能够赡养父母而已。所谓赡养,就是指子女在经济上为父母提供一些生活必需品和费用的行为。也就是说,做子女的多数认为应当对父母承担着一定的经济责任,应在在物质上对父母进行帮扶。但是,这种行为缺少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恭敬,因此并不能算作是真孝。孔子在提出这个观点后,论证极为简单,用一个类比而已——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这句话是说,就算在家中养条狗或是养匹马都要把它们喂饱,对自己的父母若是只有表面上的养,和养些阿猫阿狗有什么区别呢?这一句话,有力地驳斥了“能养即孝”的观点。

那么,孝的真义是什么呢?“不敬,何以别乎?”由此告诫大家,孝敬父母,不但要承担着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要充分的敬爱之心,“孝”的关键在于尽心尽力地满足父母在精神生活和情感生活方面的需求,对于年迈的父母,更应悉心地照顾。

如今的许多老人,虽然也是儿孙满堂,不愁吃喝穿用,可是儿女们常年在外东奔西跑的,不能陪在他们的身边,因此,他们渴望与儿女们团圆的心理十分强烈。此时,做儿女的就应多抽些时间去陪陪他们,而不是按月将赡养费打到父母亲的银行卡上。只给钱不看望或少看望,若是按照孔子的观点来看,那就是不孝了。

父母辛辛苦苦将孩子教养成人,儿女们孝顺父母也是天经地义。不过,大家不管走到哪里,都应在心理想着父母、敬着父母。趁着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尽量让自己的父母生活得开心一些,以免留下遗憾。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千万不要等到父母去世以后才知道尽孝,到那时一切都晚了。

在本章中,孔子与子游之间的谈话,牵涉到的内容依然是“孝道”。不过,孔子在此处阐述的“孝道”,与前两篇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他在本章中强调,身为子女者不但要赡养好父母亲的身体,还要养好他们的心。只有心存尊敬与爱戴,才能给父母带去快乐和幸福。若是将这套理论套用到治理国家的方针中去,为政者不但可以让老百姓们吃饱穿暖,还能温暖百姓的心,让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原本就是没有什么表层道理可讲,因为这是出于人的至诚本性,是一种至情至性、无怨无悔的感情。“孝”字是“子”承“老”下,这说明它包含了相当深厚的感情。

对于孝,孔子有着更深的见解,他认为当时社会提出的孝,“是谓能养”,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犬马等牲畜也能得到饲养,倘若孝敬父母没有诚心,那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分别呢?

孔子在这里强调了“孝”必须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是一种自觉的伦理意识和道德情感,而不仅仅止于“供养”上。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

有一个儿子回乡为父亲办丧事,办完事后,要他的母亲跟随他进城生活,可是母亲执意不肯离开清静的乡下,说过不惯都市的生活。

后来,儿子并没有勉强母亲,说好以后每个月会寄给母亲300元生活费。这个村子十分偏僻,邮递员每个月只会来一两次。

这几年来,村子里面外出打工的人逐渐增多,所以邮递员在村里出现的日子就是留守老人的节日。每次邮递员一进村就会被一群大妈、大婶和老奶奶围住,争先恐后地问有没有自己家的信件或者包裹,然后又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评说对方的东西,或者是传递自己的喜悦,把这份喜悦与大家一起分享。

有一天,邮递员交给这位母亲一张汇款单,母亲脸上立即洋溢出喜悦,因为这是她的儿子寄来的。这张3600元的高额汇款单在村子里面的大妈、大婶们手里传来传去,每个人都是一脸的羡慕。

又过了几个月,儿子收到了母亲的来信,母亲在信中只有短短几句话,说儿子不应该把一年的生活费一次寄回来,明年寄钱的时候一定要按月寄,一月寄一次。

结果,很快一年就过去了,儿子由于工作缠身,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愿望无法实现,儿子本来想按照母亲的嘱咐每个月寄一次生活费的,但是又担心工作忙怕忘了误事,便又到邮局一次性给母亲汇去3600元。

可是让儿子没有想到的是,几天之后,儿子收到了一张3300元的汇款单,原来是母亲汇来的。正当儿子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收到了母亲的来信。

母亲再一次在信中嘱咐说,要寄就按月给她寄,不然的话她一分也不要,反正自己的钱也够花。

儿子对于母亲的固执非常不理解,但还是按母亲的叮嘱做了。后来,他无意间遇到了一个来城市里面打工的老乡,顺便问起了母亲的近况。

老乡说,你的母亲虽然一个人生活,但是生活得非常快乐,特别是邮递员进村的日子,你的母亲就好像过节一样欢天喜地。收到你的汇款,她都要高兴好几天呢!

儿子听着听着就已经泪流满面了,他直到这个时候才明白,母亲为什么坚持要他每个月给她寄一次钱,原来就是为了一年能有12次快乐。

母亲的心不是在钱上,而是在儿子的身上。

孝能感动天地,因为它是人世间最为真挚的一种情感,孝顺不只是物质赡养那么简单,它需要子女把全部的情感投入其中。

然而今天,许多自以为“孝”的人,实际上却把孝行完全形式化、浅薄化了,每月寄上点钱,就算完成“任务”了。更有甚者,不仅不把父母放在心上,而且把他们看作是一种负担,实际上早已背离孝道了。

一首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它表述出了多少父母的心声!

孝是指由父母对子女的爱而反射出子女对父母的敬爱。“孝”应建立在“敬心”之上,孝顺父母要真心实意,如果只有物质奉养而无精神慰藉,则与喂饲犬马无异。子女应该关心体贴父母,一般地说,父母进入中年以后,体力和精力都不及从前了。所以,做子女的要多关心体贴父母,尽可能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自己料理好个人生活,不让父母操心,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当子女的,还应该经常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嘘寒问暖。当父母生病时,更需要细心照料。父母遇到不称心的事,要体贴父母,热心地为他们分忧解愁。父母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后,理应得到子女更多的照顾。要在物质上给予充分的帮助,更要在精神上关心、体贴老人。

今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交通、通讯设备日新月异,几千里外,亦可朝发夕至。何况今天想有大的发展,必须放眼世界。但是不管走多远,也应该时时与父母保持联系,以免老人挂念并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与慰藉。

【原文】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③,先生馔④;曾是以为孝乎⑤?”

【注释】

①色难.有两种解释,一说孝子侍奉父母,以做到和颜悦色为难;一说难在承望、理解父母的脸色。今从前解。

②弟子:年轻的子弟。

③食:食物。

④先生:与“弟子”相对,指长辈。馔:吃喝。

⑤曾:副词,竟然的意思。

【翻译】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解读】

孝敬父母要和颜悦色

上一章中,孔子强调真正的孝应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敬爱:而这一章,他则强调行孝应当在表情上做到和颜悦色。从整体上看,这一章是对前一章的扩充,对孝道的阐述也因此完整清晰起来。

这里最重要的一个词是“色难”,其意思是指在侍奉父母的时候,想要长期保持着和颜悦色的状态很难。大家都知道,凡事都可以勉强,唯有面色不大容易伪装,因为人的神情是由心理决定的。只有对自己父母有着深切笃定的孝心,才会由衷地表现出愉悦和婉的神色。所以说,若能在父母面前一直保持着和悦的神色,就能算作真孝顺了。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再加上日常事务烦扰,有时心情会很坏。这个时候,见到父母,态度不一定会好,脸色也不一定好看。当然,这并不是内心不孝。但话又说回来,即便你孝心再大,父母整天看着你烦躁不安的神情,看着你喜怒无常的脸色,恐怕也难以感受到你的孝心,心中自然也高兴不起来。这样,你的一片孝心就会打折扣,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所以,孔子认为,若是真心孝顺父母,不仅应对父母心存敬爱,态度恭敬和脸色的和悦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对于性格急躁、反复多变的人尤为重要。当父母看到你的不安和烦躁,可能会认为你对他们不耐烦,心中怎么会高兴起来。如果他们对你有着深刻的了解,不认为你不孝,则会认为你遇到了烦,自然会对你忧心不已,也不会快乐。因此,孔子的这个观点还提醒我们,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最好不要去见父母,如果不可避免,应尽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以轻松和悦神情出现在父母面前,这样才能让他们安心愉悦。

另外,孔子还特别强调,若父兄有事,做子弟的帮忙代劳,为人子弟者有好的酒菜,请父兄先来享用,这些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并不能作为判断孝顺与否的标准。在前文中,子游向孔子请教何为孝道,夫子告诉孝在于内心的敬爱,而到了子夏请教孝道时,夫子则告诉他孝的关键在外形上和悦。子游与子夏都是孔子的得意弟子,在侍奉父母这方面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孔子此言也是怕他们对父母的敬爱之心不够恳切,才会有此种说法警示他们,让他们明白侍奉父母除了敬养于内,还应表现于外,不让父母亲有疑,才是真孝。

【名家解读】

儒学是从“孝悌”观念出发来施行社会教化的。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可以说是发自本性的自然之爱,人在父母养育下长大,也自然产生对父母的爱敬之心。儒家昭示这种爱敬之心,显发之,扩充之,强化之,使之形成一种根深柢固的观念和情感。道德规范要求是自觉的、长久有效的信念,如果少时灌输的思想和道德观念,长成即抛置脑后,那就是教化的失败。因而儒学始终抓住“孝”的观念,把它贯彻于人的一生。“孝”的观念牢固确立,可以帮助其他道德规范的确立,因为自己的身体是父母所遗,寄托着父母的殷殷期望,因而自爱自重,不辱没父母,也就理所应当成为“孝”的准绳。如果人们说,亏得某人生了这样的儿子,这就可谓大孝。反之,如果“事君不忠”、“莅官不敬”、“朋友不信”、“战阵无勇”等等,为父母带来恶名,那就不能称作孝。

【原文】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①,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②,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

①回:姓颜,名回,字子渊,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②退:从老师那里退下。省(Xǐng):观察。私:私语,指颜回与别人私下讨论。

【翻译】

孔子说:“我整天对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什么反对意见,像个蠢人。等他退下,我观察他私下里同别人讨论时,却能发挥我所讲的,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

【解读】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提倡学生也要有主动发明和创造精神,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能够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愚人。颜回在实践上能发挥孔子平日所讲授的,所以孔子说他不愚。

颜回大概是个大智若愚的人,他在孔子讲学的时候,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急于去表现自己的敏捷和锐思,显得很沉默,所以他给孔子的初始印象是个迟滞愚钝的人。然而孔子又发现颜回能在回去之后对所讲学问进行细细地琢磨而不懈怠,做到洞明之后,还能有所发挥。从“愚”到“不愚”,是孔子对颜回的一个认识过程。

【原文】

2.10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哉④?人焉廋哉?"

【注释】

①以:为。所以:所做的事。

②所由:所经过的途径。

③安:安心。

④廋(sōu):隐藏,隐蔽。

【翻译】

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解读】

孔子的识人法则

知人是与人打交道的依据,也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孔子认为,不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治理社会和国家,都不能不知人,知人虽然很难,但并不是没有办法。在这里,孔子便教给我们一套了解他人、认识他人的科学方法。孔子的这套方法,可以概括为“视”“观”“察”识人三部曲,具体说来,就是要想了解一个人,必须先看的他的言行,其次观察他做事的内在心理,最后确认他的价值取向和志趣所在。经此三步,就能对一个人做出较为彻底的认识和全面了解,使他在你面前无处遁形。

每个人的行为都不相同,有人为恶,也有人为善。若是真正了解一个人,就应先看他的行为表现。行善的就是君子,作恶的就是小人,按照这个标准,可以初步判定这个人的品行。这种方式只是从眼前之事分析,并不足以了解对方,只是从表面上知人识人,还应更进一步才行,这才是“视其所以”的本质。

所谓“观其所由”,是指观察一个人行事的动机和方法。观察为恶的人,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心存恶念就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多采用一些坑蒙拐骗的伎俩。至于行善的人也要分开来看,应当观察他是不是真心为善,是否诚实,以及他的目的何在。若是真心为善,就不会伪装,只是为了行善而没有别的目的。但若是假意行善,则是沽名钓誉之徒。这种方法是从较为长远的角度了解对方,要比前一步深入许多。

第三步是“察其所安”,要求我们要深入了解对方价值取向和志趣所在。若是以行善助人作为自己的价值观,这样的人就会真心喜欢行善,就不会有着过分的矫情,就是真君子。但若出于某种目的或形势不得不这样做,即便是行善,也非志趣所在,也不会乐于长期做下去,这种人便不是真正的君子。倘若能够看透别人内心的善恶以及志趣所在,也就达到了知人识人的最高境界。

孔子识人法,是对一个人从外看到内做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考察。即便他人的城府极深,极力想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掩藏起来,只要我们耐心观察,照样能让他们无所遁迹,乖乖地现出“原形”。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能做到前两点,可是这并不能真正地了解他人,只有把握其价值观,才能彻底地了解他。言语是最表面的东西,最不靠谱,就连日常的行为也只是初步判断的标准而已。了解到他人做事时的动机,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认识他人。如果能认准其价值观和志趣,当算是真正知人了。

对于为政者而言,“知人”的目的在于“善任”,只有“善任”才能使人才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保证国家的政策得以贯彻和落实。这就需要为政者必须具备知人的本领,在选人用人时都能量才使用,使客观需要与主观能力达到完美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