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行山的简短句子(行山句子)

行山的简短句子(行山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中华第一灯”,有何“黑科技”?

中新社记者:牛琳

长信宫灯,一眼千年。作为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和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中华第一灯”长信宫灯身上藏着哪些“黑科技”?它何以成为中国2000多年前就已着手治理室内空气污染的实证?其中蕴藏着古人怎样的设计理念和智慧?河北博物院学术研究部研究馆员、河北省博物馆学会秘书长范德伟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解读长信宫灯“黑科技”之谜及其在世界灯具史上的独特价值。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西汉长信宫灯,为什么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范德伟:长信宫灯约制成于西汉前期,距今已2000多年。这盏灯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汉墓,为西汉时期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随葬品。因灯身有“长信”字样的铭文,遂定名为“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整体造型是一位跪地持灯的汉代年轻宫女,两臂之间托持着一盏带罩铜灯,通体鎏金。其造型一改以往青铜器皿的神秘厚重,显得轻巧华丽,实为罕见。这位宫女梳发髻,覆巾帼,身穿广袖长衫,跣足跪坐,把汉代宫女的一个日常姿态定格在灯具之上,造型优美、大气朴拙,具有突出的审美价值。

西汉长信宫灯,现藏于河北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供图

灯最基本的功能是照明。这款灯高48厘米,放置于案几之上与古人跽坐时的视线同高,符合当时人们席地而坐的生活习惯。令人惊奇的是,它还能对照明效果进行调整。长信宫灯的灯罩部分由两个弧形屏板组成,合拢后为圆形,嵌于灯盘的槽之中,其中一块屏板可以左右开合,以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和亮度,类似于今天使用的台灯。

从科学性看,长信宫灯带有导烟管和灯罩,使用时油烟进入中空的灯体,解决了油灯的烟熏问题。并且,长信宫灯采取分铸套接,宫女身体的头部、身躯、右臂和灯座、灯盘、灯罩分别铸造组合而成。各部分严丝合缝又装插自如,清理烟灰烟垢十分方便。其制作工艺水平之高,在汉代宫灯中首屈一指。

承载着汉代青铜灯具独特造物美学的长信宫灯,将人物、灯与排烟功能完美结合,浑然天成,其功能性与艺术性和谐统一,达到极致,是展示汉文化精髓的经典之物,亦是中国古代青铜灯具中的巅峰之作,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中新社记者:为何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参观完长信宫灯后称“中国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具有环保意识”?它蕴含着中国古人什么样的设计理念和智慧?

范德伟:长信宫灯的设计中,最为突出的是它蕴含的环保理念。由于当时还没有蜡烛,都是点灯烛,主要成分是动植物油脂。以此作为照明燃料,虽实现了照明功能,但燃烧时烟尘较大,往往使室内空气污浊、烟雾弥漫,并伴有刺鼻的气味。

长信宫灯将玄机隐藏在宫女右臂宽大的袖口所形成的排烟通道——导烟管之中。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导烟管,它的一端连接灯盘,另一端连接宫女中空的身体,点燃后产生的烟气烟灰在热力推动作用下,沿着袖管进入并存储在灯体内,直到落入宫女身体底部,从而实现收纳污浊烟尘、清洁空气的目的。

这样的设计类似今天的烟道,但在2000多年前,实在堪称最先进的发明创造,说明中国早在西汉就已着手于居住环境空气污染的治理。

西汉长信宫灯(局部)。翟羽佳摄

并且,长信宫灯的灯罩可以开合,既可挡风,又可调节灯光的照度和方向,关闭它,则可以防止烟尘和异味的外泄。

长信宫灯腹部藏烟、分向取光、鎏金灯体、分段设计,构思极其精妙,传达出古人超前的环保意识和器以载道、重己役物、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相比西汉的长信宫灯,西方直到15世纪才由意大利科学家达·芬奇发明铁皮导烟灯罩,比长信宫灯晚了1500多年。因此,中国是最早发明利用导烟管和灯罩解决灯烟污染的国家,在环保造物实践中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以至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参观完长信宫灯后盛赞:“中国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具有环保意识。”

中新社记者:这款堪称“国宝”的汉代灯具,身上刻着的珍贵铭文揭示出它怎样的传奇经历和身世之谜?

范德伟:长信宫灯上刻有“阳信家”“长信尚浴”等9处共65字铭文,从内容、字迹和刻工看,不是一次刻上去的,说明是几经辗转才最终到了中山王后窦绾手中。但是对于这件灯具最初的主人是谁,有过怎样的流转经历,有不同的说法。

长信宫灯上刻有“阳信家”等铭文。河北博物院供图

《满城汉墓发掘报告》认为,铜灯最初的持有者应该是阳信夷侯刘揭家,刘揭的儿子因“有罪国除”,这件华美的灯具也被没收,归窦太后居住的长信宫所有。窦太后是汉武帝刘彻及中山靖王刘胜的祖母,窦太后的娘家在清河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距中山国(都卢奴,即今河北省定州市,领14县,辖区大致在今河北省石家庄市北部和保定市中南部的部分地域)不远,因而推测窦绾与窦太后有亲缘关系,灯是窦太后赐予窦绾。

另有专家推测,长信宫灯最初的持有者“阳信家”指的是阳信长公主,即汉武帝刘彻的亲姐姐,她把这件灯具献给了窦太后,窦太后又转赠给了窦绾。

近期又有学者通过对铭文细节的梳理,提出长信宫灯最初的持有者是“长信尚浴”的窦太后,窦太后把灯赐给了阳信长公主,阳信长公主转赠给了窦绾。

西汉长信宫灯(局部)。河北博物院供图

皇太后、诸侯王、长公主,再加上王后窦绾,这其中又有怎样曲折的流传经历或惊心动魄的故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的考古资料不断面世,真相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中新社记者:为何说像长信宫灯这样的环保灯具在汉代就已盛行?它所带来的历史“灵感”如何启示今天?

范德伟:汉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繁荣和发展的时期之一,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恢复和提升,呈现盛世局面。

釭灯是灯具发展到汉代的一种创新灯型,这类灯具将减少烟尘污染的环保思想通过独特的灯具造型和结构加以实现,达到了科学、技术、美观、适用的完美结合。汉代釭灯堪称中国古代绿色环保灯具,长信宫灯正是其中的代表性精品。

有趣的是,像长信宫灯这样具有环保功能的汉代灯具并非孤例。如江苏省扬州市甘泉汉墓出土的错银铜牛灯,牛背上的灯盏同样设有灯罩,点燃后的烟尘通过灯罩、导烟管进入牛头和中空的牛腹;山西省朔州市平朔汉墓出土的西汉雁鱼铜灯,烟尘亦可以通过鱼和雁颈进入中空的雁腹,等等。这说明在中国汉代环保灯具已然盛行。

参观者拍摄错银铜牛灯。苏阳 摄

2000多年后的今天,长信宫灯再次火出圈: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的创意即源于“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是希望借“长信”之义,表达人们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和向往。

长信宫灯代表了中国汉代青铜灯具设计的最高水平,是汉代设计的典范,其技艺与理念均启示着当下。

受访者简介:

范德伟,河北博物院学术研究部研究馆员,河北省博物馆学会秘书长。《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览主创团队成员,先后受邀在央视“国宝档案”等栏目做专家访谈,央视“百家讲坛——满城汉墓”专题主讲人。主持或参与的《行山——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形塑》等多个展项在全国陈列展览评选中获奖。

原标题:《范德伟:“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有何“黑科技”?| 东西问》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恩平人“行山”习俗是这样的!你家“行山”了吗?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每到这个时候,全国多地纷纷进行祭祖扫墓活动。

在江门恩平,当地民众对于清明祭祖相当看重,是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当地外出工作或者出国的华侨、港澳同胞,都会在清明节前回乡祭祖。

恩平人称清明祭祖扫墓为“行山”,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恩平人有趣的“行山”习俗。

一家大小 热热闹闹去“行山”

恩平人“行山”是一个家族内重要的事情,每年家族内的亲戚都会认真商议“行山之日”,确定一个大多数人都能够参与的日期,一般会选择清明节前的周六日,因为这两天机关单位和学校都放假,家人可以集中在一起,“行山”气氛更热闹。

祭祖的路再崎岖难行,也挡不住恩平人行山的虔诚。

“行山”当日,恩平人一家大小,抬着烧猪,挑着卤鹅、烧饼及其他祭品,来到坟头,先将坟头的杂草清除干净,然后摆上依次猪肉、烧猪、卤鹅、熟鸭蛋、烧饼、糯米饭、甘蔗等,挂上白色的“山纸”(祭祖时放在坟头上的白色纸张),点燃香、蜡烛、纸钱、纸花等祭品。然后,一家人在坟前一字排开,大家双手合握虔诚地向祖先形拜礼,拜祭的时候,家中长辈还会在一旁口念“今年,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赚钱发财”等吉祥话语。最后,燃放鞭炮,一个先人祖坟的拜祭活动结束。

随着清明节临近,近段时间,恩平不少乡村的山头野岭也热闹起来了,络绎不绝的“行山”人群,大人小孩在山头上铲草、谈话、说笑,祭祖的爆竹声,此起彼伏。红艳艳的爆竹纸和雪白的“山纸”,与周围青葱的树木相辉映,把山头野岭点缀得七彩缤纷,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恩平人“行山”: 传承孝道 凝聚合力

恩平人“行山”是一个家族的大事,也是一脉宗族,一方姓氏的大事。恩平人还流行“行公仔山”(“公仔山”是指一个宗族的祖先或始祖所葬的山坟),“行公仔山”往往参与达数百人,甚至上千人,场面壮观、活动组织也严谨有序。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祭祖的重要性仅次于祭天。祭祖体现着孝道文化。中国人相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人来源于物,物来源于天地。由于自然界给了我们衣食,祖先给了我们生命,所以要报本答恩,报答的方式便是敬天祭祖。祭祀祖先是为了发扬孝道,“家祭勿忘告乃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直以来,恩平人重视“行山”,重视祭祖,是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孝道文化传承的具体体现。

此外,恩平是著名的侨乡,每年清明祭祖海内外的恩平人都会回到家乡拜祭祖先,通过“行山”进一步团结海内外家族成员,凝聚合力,也是教导子孙不忘根、不忘本,情系家乡、共谋发展的一个载体。

恩平人“行山”必备烧饼、烧猪

恩平烧饼是恩平地区独特的清明节时令食品,也是恩平人“行山”必备的祭品。恩平烧饼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关于恩平烧饼的起源,流传着多个不同的版本。

恩平烧饼

其中一个版本是,相传,始创烧饼的师傅是明朝嘉靖年间恩平一名武林高手,人称陈武师。当时,倭寇不断侵扰恩平,老百姓苦不堪言。陈武师召集一百多名武林弟子出征抗倭。妻子卢氏连夜赶制一批烧饼给丈夫做干粮。陈武师在战场上吃着烧饼时,作战更加英勇。在一场血战中,陈武师壮烈牺牲。卢氏为悼念丈夫,在清明节带着女儿,以烧饼作为祭品,到丈夫的坟墓拜祭。

还有一个版本是,在明朝恩平有个开私塾的老师,为了筹钱免费给贫穷的孩子教学,他便始创了恩平烧饼,做起了烧饼生意。

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穿越历史的时空,去知道恩平烧饼起源的真相。但能够五六百年经久不衰,足以证明恩平烧饼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认可度。不同版本的传说,反而为恩平烧饼增添了神秘色彩,沉淀了文化底蕴。

恩平烧猪

烧猪也是恩平人“行山”的必备祭品,有些人会购买一大块的烧猪肉,有人会购买体积较小的乳猪,还有人直接购买整只的大烧猪进行拜祭。传统的大烧猪由于体积跟重量较大,一般家庭祭祖的时候都会交由年轻力壮的男丁负责担抬上山,如果家里人手不够,甚至还会在村里聘请男壮丁来担抬。

特色“饮山酒”

当祭祖活动全部结束后,参与“行山”的恩平人,还会在最后的拜祭的祖坟前,将烧猪切开,众人分吃,俗称“饮山酒”,场面有趣,热闹。

行完山,现场切烧猪,“饮山酒”走起!

“饮山酒”

烧饼夹烧猪,绝配!恩平人都懂的。

此外,当天“行山”拜祭的烧猪还会分切为很多份,给村里的老老少少、亲戚邻居派发。

“望山”习俗:体现恩平人的乐善好施

恩平人“行山”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叫“望山”。

所谓“望山”(也有一些人称之为“望饼”),是在清明时节,当人们“行山”的时候,附近村庄的小孩和大人闻风而来,他们拿着大袋子小袋子,纷纷拥向山头来。当主人家祭祖完毕后,他们即走上前去“望山”,而主人家就会热情地把拜祭过的烧饼和各种饼分给前来“望山”的小孩和达人,彼此说着热情而客气的话。“望山”的人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这意味着主人家的运气越旺,主人家也越有面子。

“望山”的小孩排队领取烧饼

关于“望山”的起源,民间也流传着许多的版本。

有一个版本是之前说到的始创烧饼的师傅陈武师去世以后,有一年清明节,陈武师报梦给妻子卢氏说,有一位新兴籍的抗倭战友因为家乡大饥荒,带着孩子逃难到恩平,求妻子“行山”时救济父子俩。卢氏与女儿来到丈夫的坟墓“行山”时,果然发现有一对父子饿昏在坟头旁边。卢氏与女儿马上将烧饼给父子俩吃,并将父子俩收留。他们每年清明节仍然遵嘱用烧饼到陈武师坟墓“行山”,之后还将烧饼分给挨饿的穷人,此后,“望山”便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

还有一个版本是,在清代,恩平牛江镇有个冯德的人,当时在兵营当官,其妻爱吃烧饼。一天,冯妻病重,冯德辞官回家照料病妻,岂料未回到家其妻已病逝。之后,冯德在每年清明时均带上恩平烧饼去拜祭亡妻。一次,冯德刚摆好祭品,突然发现一个放牛娃饿晕在旁,冯德救人心切,拜祭完亡妻后拿烧饼救活了放牛娃。后来,放牛娃做了大官,深记冯德的救命烧饼。回乡后,得知冯德已去世,于是他以烧饼去拜祭恩人,以表感恩和尊敬之意。自此,恩平人清明时节扫墓祭祖,就用烧饼作为主要祭品,并在拜祭完后把烧饼分给过路人或在附近干农活的人吃,就这样形成“望山”的习俗。

究竟哪一个才是“望山”习俗的起源呢,现在也无法取证。但有一个可以肯定的是,“望山”习俗代表着恩平人民乐善好施的美德,愿意在清明时节把烧饼等分享给穷人,给他们带去快乐。

以前,乡村穷人多,穷家的孩子平时很难有零食吃,就盼清明时节城里人回乡“行山”,他们就去“望山”,能分得一些烧饼和饼干饱餐一顿。如今,农村地区的群众生活越来越好了,“望山”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多年来,恩平市委市政府着力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全面实行火葬,树立文明节俭丧葬新风,加强殡葬行业监管,殡葬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殡葬行业管理日渐规范,殡葬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积极引导群众转变传统丧葬观念。

如今,实行火葬、节俭治丧、文明办丧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越来越多恩平人、尤其是新生代的恩平人,积极响应号召,倡导与践行文明祭奠。

古诗山行的诗意,十二首有关山行的诗词,欣赏山中美丽的秋色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诗人杜牧描写深秋山林景色的一首七言绝句。除了杜牧的山行外,还有其他诗人写的有关山行的诗词。

古诗山行的诗意,十二首有关山行的诗词,欣赏山中美丽的秋色!

临川山行

唐-蔡希周

朝见青山雪,暮见青山云。

云山无断绝,秋思日纷纷。

山行

唐-杜牧

家住白云山北,路迷碧水桥东。

短发潇潇暮雨,长襟落落秋风。

山行

唐-李郢

小田微雨稻苗香,田畔清溪潏潏凉。

自忆东吴榜舟日,蓼花沟水半篙强。

汉川山行呈成少尹

唐-岑参

西蜀方携手,南宫忆比肩。

平生犹不浅,羁旅转相怜。

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

秋来取一醉,须待月光眠。

山行

宋-叶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山行

宋-罗与之

烟草凄迷露未晞,一筇伴我立晴晖。

丹枫虽老犹多态,散作漫山野蝶飞。

鲁山山行

宋-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山行

宋-卫宗武

晚芳开欲尽,落叶满林楸。

风色转寒候,雨声鸣暮秋。

清游殊有碍,归兴浩难收。

何日逢开霁,天还解客愁。

九峰山行

明-晏铎

曲径沿流上下,苍苔白石磷磷。

落日惟闻啼鸟,空山更少行人。

秋晚山行

明-于谦

日落千山暝,风高万木凋。

深沟通曲径,独木架危桥。

客路空迢递,离情转寂寥。

驿楼看渐近,时听马萧萧。

山行

清-韩疆

高下重冈静,潺湲涧水斜。

细松青接岭,小路白连沙。

烟火渺无际,农人何处家。

回看晴色远,云树是天涯。

山行入天竺

清-彭孙贻

淅历西风点角巾,满山红叶四无邻。

荒钟古寺收残曰,野涧幽花媚小春。

好句吟成秋意老,乱云飞尽岭容真。

僧房寂寞谁相款,惟有孤松是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