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生肖

描猫吃东西的句子有哪些(描猫吃东西的句子)

描猫吃东西的句子有哪些(描猫吃东西的句子)

本文目录一览:

描写鱼儿抢食物的乐趣

1、小金鱼还爱吃饲料。我经常拿着饲料去喂它们。我一边数一边喂:“一、二、三……”那条花金鱼总是一张口吞一颗,再张口又吞一颗。当我数到二十时就不喂了,这时它才依依不舍地缓缓游走了。

2、这些小金鱼可真是“馋嘴猫”,还会使“美人计”。每次我拿饲料来喂它们,我都一大把一大把地放进盆子里,可没到两个小时,饲料已经被吃光了,有时候,我拿饲料来喂它们,把饲料放在盆的上方。金鱼们好像有灵性似的,感觉到我来喂它们,就开始耍“花式”。甩着尾巴到处游动……

3、这些可爱的小金鱼已经是我的好朋友了。我每天都会给它们食物,陪它们聊一会。小金鱼在水里不停地吐着泡泡,就像小朋友们在玩吐泡泡游戏一样,自由自在地游着。那鼓得大大的眼睛就像颗颗黑宝石;鼻子小小的;当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嘴呈“O”字形,它们那又长又大的尾巴,在水里摇摇摆摆,就像小姑娘那漂亮的裙子在随风飘动一样,好看极了。

4、金鱼吃食的样子很可爱。它先绕着食物转几圈,小心地打量着四周,直到觉得没有什么危险后,才张开小嘴把食物一口含进嘴里,津津有味地嚼着食物,嘴角一动一动的,真讨人喜欢。吃饱后的金鱼十分悠闲,有的互相嬉戏,有的独自散步,有的浮在水面晒太阳,还有的躺在角落里休息,真是其乐融融。

村上春树的猫,夏目漱石的猫

林少华《 中华读书报 》( 2021年07月21日 11 版)

《漩涡猫的找法》,[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45.00元;

《我是猫》,[日]夏目漱石著,林少华译,青岛出版社2020年5月第一版,55.00元

村上的文体与漱石的文体颇为相似:简洁,幽默,机智。主人公也有可比之处:多是边缘化的小知识分子,而且都侧重描写其内心的纠结、苦闷和孤独。不料近日阅读,又发现了两人之间的一个关联——都喜欢猫,都写了猫。

日本现当代作家中,能入村上春树法眼的不多。即使对川端康成,村上也颇有微词,“对于其小说世界的形态,我个人无法怀有共鸣”。至于三岛由纪夫、太宰治,读起来“就好像把脚号码不对的鞋”。但至少夏目漱石在他眼中是个例外,好几次赞不绝口,谓漱石每一个句子都“自掏腰包”,漱石确立的文体,“已经成了经典”,百余年来无可撼动。不知是否巧合,村上的文体与漱石的文体颇为相似:简洁,幽默,机智。主人公也有可比之处:多是边缘化的小知识分子,而且都侧重描写其内心的纠结、苦闷和孤独。

不料近日阅读,又发现了两人之间的一个关联——村上倒是没有提及——都喜欢猫,都写了猫,容我就此约略展开一下。

村上有一套“村上朝日堂”系列随笔集,共五本,几乎每本都提到猫。例如《漩涡猫的找法》这本,里面说他上大学住宿舍时还自己养过一只猫:某日晚间走路时有一只猫“喵喵”跟在后头,一直跟进宿舍。“褐色虎纹猫,毛长长的,两腮毛绒绒活像连鬓胡,十分可爱。性格相当倔犟,但跟我甚是情投意合,那以来‘两人’生活了很长时间。”惟一的问题是,村上当时很穷。按他自己的说法,身无分文的状态一个月当中一般要持续一个星期之久。主人都吃了这顿没下顿,猫哪里会有吃的呢! 于是村上向班上的女生求援。“我若说自己因为没钱正饥肠辘辘,对方必定不理我:‘活该! 那是你自作自受。’而若说‘没钱了家里的猫什么吃的也没有,则多数都会予以同情,说一声‘没办法啊’,借一点钱给我,反正如此这般,猫和主人都穷困潦倒忍饥挨饿,有时猫和人还争先恐后地抢夺仅有的一丁点食物。”

婚后也养猫,也穷得一塌糊涂。“不是我瞎说,过去我相当穷来着。刚结婚的时候,我们在家徒四壁的房间里大气也不敢出地活着。连火炉也没有,寒冷的夜晚抱着猫取暖。猫也冷,紧紧贴在人身上不动——颇有些同舟共济的意味。”这点在2001年他应我的要求写给中国读者的信中也得到了确认:“还是大学生时结的婚。那以来一直劳作,整日忙于生计,几乎没有写字。借钱经营一家小店,用以维持生活。也没什么野心,说起高兴事,无非每天听听音乐、空闲时看喜欢看的书罢了。我,妻,加一只猫,‘三人’一起心平气和地度日。”喏,婚前“两人”生活,婚后“三人”度日——在村上眼里心里,猫简直不再是猫,而是和自己、和夫人平起平坐的家庭成员、家人。这也再次表明音乐、书、猫在他生活中的作用。

之于村上,猫和书不仅在生活中是他“再宝贝不过的伙伴”,而且对其创作也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村上在《没有女人的男人们》那部短篇集的原版后记中坦言:“感谢过往人生中有幸遇到的许多静谧的翠柳、绵软的猫们和美丽的女性。如果没有那种温存那种鼓励,我基本不可能写出这样一本书。”噢,咱们中国也有不少人喜欢猫——猫们无不绵软——静谧的翠柳无所不在,美丽的女性比比皆是,那么你不也写一本? 既然村上因此写出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那么你这个“铲屎官”难道就不能写一本《没有男人的女人们》? 这种场合,客气毫无必要。上面说的是村上随笔中和后记中的猫——实有其事,实有其猫。此外小说中也有虚构的猫——虚有其事,虚有其猫。例如《寻羊冒险记》中需要每天“用沾橄榄油的棉球棒掏一次耳朵”的“沙丁鱼”,《奇鸟行状录》中感觉类似主人公老婆的哥哥、尾巴尖儿有点儿弯曲的“绵谷升”,《海边的卡夫卡》中的不说也罢。当然,大家熟悉的肯定是《挪威的森林》里的“海鸥”。记得第十章相关那段吧:渡边君读完直子病友石田玲子的信,坐在檐廊一动不动,“望着已经春意盎然的庭园。园里有株古樱,花开得几近盛开怒放。微风轻拂,光影斑驳,而花色却异常黯然。少顷,‘海鸥’不知从何处走来,在檐廊地板上‘嚓嚓’搔了几下爪子,便挨在我身旁怡然自得地伸腰酣睡。”

不但猫,村上作品中还常有其他动物出现:羊、狗、马、袋鼠、熊、大象、独角兽,以及乌鸦、拧发条鸟等等。究其原因,一是动物不能说话。“虽然拥有某种自我,但是不能将其转化为语言——对这样的存在我怀有极大的同情”。另一个原因,是村上认为有时能够借助动物传达许许多多的事情、种种样样的想法。

下面说夏目漱石,漱石家的猫。漱石家养过三只猫。《我是猫》里的猫是第一只,灰里透黑,带虎斑纹。还是小猫的时候主动跑进漱石家门。起始不受待见,不知被漱石夫人(小说里是女佣)扔出过多少次,最后是因为漱石发话才得以留下来的。漱石趴在书房榻榻米上看报,猫就爬上他的后背,漱石爬起来写作,猫就趴在他的腿上。如此一来二去,漱石灵机一动,提笔写了《我是猫》,结果大受好评,漱石随之声名鹊起。就连东京大学的老师也不当了,转去《朝日新闻》报社当专属作家。不妨说,猫给漱石带来了福气(福猫?),带来了人生转机。如果没有这只猫,就可能没有漱石的成名作《我是猫》,也就没有漱石此后十年的文学创作,当然也就没有被鲁迅誉为“当世无与匹者”的夏目漱石这位大作家。

说到这里,或许有谁想问,即使作家里边,喜欢狗的也好像比喜欢猫的多,可为什么没人写“我是狗”呢? 作为答疑,我想是不是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猫有日常性。一比就知道了,假如不说“我是猫”而说“我是老虎”“我是白骨精”或“我是牛魔王”,没准把女生吓哭了,哪里还会买书;其次,猫有个性,有村上说的较强的“某种自我”。骄傲,矜持,优雅,狡黠。与人亲近而又保持距离,靠人养活而又自命清高。狗倒也有日常性,但狗的“自我”不强,不能成为猫那样的“他者”。惟其如此,才有“狗腿子”“走狗”“狗仗人势”之说。何况若说“我是狗”难免有自虐之嫌,不好玩儿。

言归正传,村上和漱石不仅都喜欢猫,甚至对猫的描写也有相近之处或某种联系。村上养过很多猫。其中有一只名叫缪斯的猫。名字虽然漂亮,但习惯相当诡异:产崽的时候一定要村上握住它的两只爪子。且看村上的描写:“每次阵痛来临快要生的时候就‘喵喵’叫着懒洋洋歪我怀里,以仿佛对我诉说什么的眼神看我的脸。无奈,我就说道‘好、好’握住猫爪。猫也当即用肉球紧紧回握一下。”产崽过程中,“我从后面托着它握住两爪。猫时不时回头以脉脉含情的眼神盯住我,像是在说‘求你哪也别去求你了’。……从最初阵痛到产下最后一只大约要两个半小时。那时间里我就得一直握住猫爪四目对视。”再看夏目漱石笔下的猫。《我是猫》里的猫偷喝了两杯啤酒,当然喝醉了,喝醉的猫是什么样的呢? 漱石这样写道:“身上逐渐变暖,眼睑变重,耳朵发热,想一唱为快,想喵喵起舞。主人啦迷亭啦独仙啦,统统一边玩儿去! 恨不得挠一把金田老头儿,恨不得咬一口金田夫人的鼻子,如此不一而足。最后想摇摇晃晃站起来,站起来又想踉踉跄跄走一走。感觉太妙了! 还想去外面逛一逛。到了外面很想来一声‘月亮姐姐晚上好’! 委实乐不可支。”喏,猫喝醉了要咬一口金田夫人的鼻子。那么没醉的时候呢? 其实更厉害!“听说前一阵子日本与沙俄打了一场大仗。我辈因是日本之猫,当然偏向日本。甚至心想,如果可能,当组织混成猫旅去挠俄兵。”

挠俄兵当然纯属痴心妄想,但它平时所作所为也未必地道,例如溜进卧室偷看女主人睡觉:“夫人把吃奶孩子扔出一尺多远,张着嘴,打着鼾,枕也没枕。以人而言,若问什么最难看,我辈以为再没有比张嘴睡觉更不得体的了。我等猫们,一辈子都不曾这般丢人现眼。说到底,嘴是发音工具,鼻是为了吐纳空气……不说别的,万一从天花板掉下老鼠屎来何其危险!”看到这里,爱猫族、铲屎官们可得当心了:千万别让猫进卧室,家丑不可外扬! 说实话,为了翻译《我是猫》,本来不太喜欢猫的我不得不养一只猫。它也中意进卧室。一次我半夜去卫生间回来,月光下但见它不偏不倚大模大样躺在我的床铺正中,全然旁若无人。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何况是猫! 从此以后,睡觉前一定把它骗进厨房关禁闭。后爪踢门也好,前爪挠门也罢,一概置之不理。这么比较起来,两人的描写好像根本不是一回事。喏,村上的猫“以脉脉含情的眼神盯住我”,而漱石的猫不是想“挠一把金田老头儿”,就是要“组织混成猫旅去挠俄兵”。一个温情脉脉,一个气势汹汹,一个懒洋洋歪在人的怀里,一个居然说主人丢人现眼。二者哪有什么联系什么相近之处! 不,仔细琢磨还是有一点的,那就是拟人、风趣、好玩儿、幽默! 是的,幽默——前面已提到了——可以说这是两人语言风格的一个相近之处或文体上的联系。

来源: 中华读书报

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最经典的十段话,鲁迅评价\"当世无匹\"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位作家,他在日本文学中有着非常高的位置,也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的头像曾经被印在1000日元的纸币上,可见他在日本的地位及影响力。他对其他很多作家也产生着重要影响,比如芥川龙之介和久米正雄。

38岁时便写出小说《我是猫》,从此进入十年创作高峰生涯。《我是猫》是他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作时间近三年时间。这本书反映了日本当时中小资产阶级的生活面貌,也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以猫为主人公,使用拟人化的形象来观察人类的心理和行为。

书中对猫的描写非常有趣,这只猫的心理非常丰富,他喜欢思考、善于思索,具有正义感、幽默感,还有文人气质,但是他到死也没有学会捉老鼠。这只猫也是一个段子手,他的很多观点都非常有见解,且深远独到,鞭辟入里。

鲁迅对这本书评价极其高,他说这本书可以说是"当世无匹",意指,在当世作品中,没有可以与它匹敌的。今天,我们从《我是猫》中摘选出非常经典的十段话,来一起欣赏这部绝世佳作。

而今天,也是夏目漱石老师逝世103周年的日子,让我们一同怀念他。

1、我和人同居,经过仔细观察,我断言他们都是极其任性的。

2、人的任性,如果只到此为止,那还可以容忍。但我听说人干下的许多缺德事儿,远要比这个可悲得多呢。

3、其实,那些说别人放荡的人,多半自己是缺少放荡本事的。同时以放荡家自居的那些人中,也有许多人是不具备放荡资格的。他们并非身不由己,却硬是打肿脸充胖子。这些人,就像我画的水彩画一样,用不着担心,终究是成不了气候的。

4、人类所说的那句话:"十人十面",同样也适用于我们猫儿的社会。从眼神、鼻子的形状、毛色、步伐等方面来说,都各有不同。

5、那些有幸被称为贵人的,总是袖着两只手,让那快要糜烂的屁股永远不离开坐垫,认为这就是做老爷们的尊荣。

6、衣服就这样对人成了极其重要的大条件,它重要到甚至使人产生疑问:到底是衣服重要呢,还是人重要?简直可以说,人的历史不成其为血肉之躯的历史,而成了衣服的历史啦。

7、不管我的主人是怎样的一个傻瓜,是怎样一个不可救药的病人,但他毕竟是主人。

8、每当我看见主人的这张面孔,就不由得想:唉!真不知前世是怎样造的孽,才使他带着这张丑八怪的面孔,不知羞耻地呼吸着二十世纪的新鲜空气。

9、人所进行的研究,其实都是在研究自身。无论是天地山川,还是日月星辰,无非是自己的别名。能够离开自己去研究的其他事项,是任何人也难以做到的。如果人能做到跳出自己的圈子,在跳出去的瞬间,人就已经不再是自己了。

10、个人变得强大,当然会使人高兴,但变得软弱,谁也不甘心情愿,所以一方面固守着不许别人侵犯我的一根毫毛,同时又想哪怕能侵犯别人的半根毫毛也好,硬是想要加强自己原本软弱的地方。这样一来,人与人的空间就没有了,活着就感到非常不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