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势

富阳风水格局 富阳风水最好的地方

富阳风水格局 富阳风水最好的地方

本文目录一览:

富阳性格:一江十溪养育出来的信仰

关注城市秘密,为你用解密的方式读懂城市

本期歌单共10首歌,收听约20分钟

《城市秘密》选播:家伟

文案:小满

一方水土一方人,如果把富阳五大方言区的人喊在一起开会,那场面你很难驾驭,他们每一个人都会特立独行起来。场口的一开口,气势先把人罩住了;新登的脑子活络,说话斯文;大源的精细,摆事实讲道理;青云的平和,不急不缓但运筹帷幄……这些一江十溪养育出来的人,性格迥异,凑在一起的话,能整出一个优秀的创业公司团队。

富阳人,正是因为不同的性格,创造出了灿烂多样的乡邦文化,也正是因为多样化的统一,他们能一起体认本土文化的优势,把善美、富强作为信仰。今天我们跟着家伟再次抵达富阳,走进富阳人的心里。如果你是富阳人,你是什么性格呢?

点击收听家伟带来的富阳秘密

▲富阳区人口比例与人口数量最多的十大姓氏,有你的姓吗?制图©️城市秘密

▲据《富阳方言》,富阳区域内的方言大致划分为五个片区:青云片(包括富春街道、鹿山街道、银湖街道和春建乡)、大源片(包括春江街道、东洲街道、大源镇、灵桥镇、里山镇、渔山乡和常绿镇)、场口片(包括场口镇、龙门镇、环山乡、上官乡、常安镇、湖源乡和新桐乡)、新登片(包括新登镇、永昌镇、渌渚镇和胥口镇)、龙羊片(包括万市镇和洞桥镇)。

岩岭湖 摄影@吴昱、周全元

关键词:我爱公望,不辞辛劳

图片故事:“‘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的美名,也吸引了我们一代画圣在此结庐定居,黄公望在富春江两岸的经年游走,绘成就了传世之作《富春山居图》。” 孙海霞在纪念馆里边走边向游客介绍。2011年纪念馆还在筹备时,孙海霞就开始学习黄公望的生平事迹,以及《富春山居图》的情况介绍。从2012年6月1日正式开馆,孙海霞就一直担任黄公望纪念馆的讲解员并多次为来访的各级领导人和海外来宾进行讲解。9年来,由于讲解员人数有限,孙海霞一直在第一线为游客不辞辛劳讲解,有时候一站就是一整天,成为名副其实的黄公望纪念馆第一讲解人。

▲80年代富阳老街上的农贸市场 摄影@章胜贤

▲桐洲岛飞行基地 摄影@蒋侃

关键词:有风时,便上帆

图片故事:从八十年始,俞木申就没有停歇过,一直在桐洲岛上造船,从最早的渔船、运输船到现在的模型船。“40多年间,估摸着算也造了超过500艘大船。”如今木船已经退出了市场,四年前,俞木申造完最后一条木头渔船,就再也没有接到订单。闲不住的他在家做起了小木船模型。起初是用来送给家里的孙辈,偶尔也售卖。模型船完全是按照实际大船等比例缩小打造,工期也要十多天。除了小了点外,功能齐全。风起时,挂上帆,也能在富春江航行。

▲孙权故里—龙门古镇 摄影@皖兰

▲孙权故里 摄影@邹鸿

关键词:背得牢,脚下稳

图片故事:晚上7点,下班后的徐国洪和他的队友们已经排练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跳仙鹤”,为后面的节日庆典做最后的准备。徐国洪是场口徐氏跳仙鹤第六代传人。相传清乾隆年间,场口徐氏先祖徐世楹考中进士,在乘船赴四川上任途中,遭遇暴雨,船身颠簸,情势危急,忽然飞来一只大鸟,停在船桅顶上,遂使大船转危为安。后先祖回到场口定居画出大鸟图形,称之“仙鹤”,供奉堂上。随着时间流失,拜仙鹤渐渐演变成民俗文化“跳仙鹤”,每年正月十一上灯至十八日落灯这段时间,在场口地区各家住宅堂前表演,象征长寿,平安。

《跳仙鹤》也是仅存于富阳区场口镇的非遗文化民间舞蹈,1954年时,跳仙鹤第三代传人徐茂金还去了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舞蹈汇演。舞者需身套仙鹤形道具,模仿仙鹤姿态“行进,洗毛,啄食,展翅等”,上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喜剧。“背得牢,脚下稳”,是对舞者的最基本要求,毕竟这个仙鹤有二三十斤重。

▲湖源乡 摄影@云中漫步

▲董邦达《青林红叶图》上描绘的正是富阳风景,画上还题有一诗:“青林红叶照秋潭,挂席微风镜画涵。一段清光描不得,桐君山北富江南。”

关键词:我在跑,我在拼

图片故事:凌晨,葛家军提着袋子,正从一家夜宵店跑出来,这是他今天跑的第103单外卖。家住富春街道横山下的他,一天是从上午十点开始的,到凌晨三点半才结束。跑单多时,一天要跑140多单,行程超过200公里。葛家军还获得过多次杭州成千上万外卖员里的日单冠军。葛家军年龄不大,但俨然是外卖大军里的“老司机”。在富阳城区送外卖已将近4年,“确切的说是送了1300多天”,也慢慢摸索出了一些小诀窍,“中午的时候富春国际那带写字楼单子比较多,但是那边的住宅千万别接,因为小区进不去。半夜两三点的时候,蒋家桥那带点外卖的人很多”。外卖小哥还在跑,城市就不会停。

▲富阳山乡雪景 摄影@阿笨

关键词:客富阳,安心处

图片故事:东梓关农居改造后,引来了一些文艺青年定居,古琴匠人“长江”便是其中之一。他从陕北来,偶尔从新闻里看到了东梓关的样子,感其地灵,山谷中有巍巍之音,仿若天地交响,心神荡漾。此间自然共鸣,与场口人性格类似,金石相交,迸发磊磊之声,颇合这位陕北汉子的脾胃,在烟雨朦胧的江南,竟透出了北方的雄浑大气。桐洲为面,东梓为底,中有富春流水,此乃天地造化,自然之琴,正是斫琴的风水宝地。遂移居此地,以斫琴为业。一把古琴,日日耳鬓厮磨,数年方成。闲时抚琴,尤其是在东梓关的静夜,琴声低回,无限苍凉,仿佛大江奔流,不舍昼夜。生活在这里,甚至可以夜不闭户,因为村里每一个人都熟悉,村民都是朋友啊……

▲湖源龙鳞坝 摄影@吴华群

关键词:隐于市,生产甜

图片故事:“就在这块甘蔗地,前几年央视也过来拍摄过”,申屠素云介绍道,她今年在富春江边种植了将近20亩“糖梗”品种甘蔗,用来生产“东方巧克力”——红糖。申屠素云现在是素云红糖的老板娘。

2010年之前素云和家人一直在义乌做外贸生意。2010年她返回家乡东梓关时,萌生出了想创业的想法。于是她又返回义乌学习红糖制作技法,义乌除了小百货风靡全球,还有着“中国红糖之乡”的美誉。三年拜师学成后,申屠素云回到家乡东梓关创办了杭州唯一的红糖生产公司。这两年,素云红糖名气越来越大,凭借专业的压榨技术,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生产原生态无污染的红糖,素云红糖不光富阳人喜欢,还受到其他地区人民的热捧。她做的红糖,还在央视纪录片频道《文明密码》栏目中播出。

▲放排汉子场景示意图 插画©️城市秘密 青征鱼

▲春江水暖 摄影@晴空影视

关键词:取精粹,济世人

图片故事:每天到富阳上图山村找韩倬琦医生看骨伤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从省外慕名而来的患者。今年56岁的韩医生,20岁开始就跟着三娘舅张绍富学习中医。张绍富是第四代张氏骨伤疗法传人,被誉为“富春江畔活华佗”。

在富春江畔行医几十年里,他完善并形成了“整体辩证,手骨,杉皮固定,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功能锻炼”直至完全康复的治疗骨伤的治疗理论。2011年,富阳中医骨伤科(张氏骨伤疗法),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绍富老医生技术精湛,热情好施,深受乡邻爱戴。仙逝后,安葬在故乡上图山。韩倬琦的中医诊所就开在上图山村张绍富故居边上。

▲南宋咸淳四年(1268)《临安志》中的新登县境图 / 现新登镇航拍图

新登城墙

关键词:讲事实,重传承

图片故事:下午阳光正烈,贾来根和工友们在新登城墙遗址处用小铲细心发掘。新登古城,有着近18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目前浙江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自城墙的发掘工作开始,贾来根就一直居住在考古现场的工棚里。在新登城墙的南门遗址,已经发掘出唐代、宋代、元代以及明清各个时期的城门官道。贾来根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历史层次的官道。

▲竹林 摄影@朱啸尘

▲大源竹海 摄影@李玲

关键词:静下心,有匠心

图片故事:上午11点,朱中华走进烘房,查看最后一批湿纸的烘干情况。更多时候,烘纸这项工序都交给了第14代朱氏古法造纸传承人——他的儿子朱起杨和侄子朱起航。同为1993年出生的子侄,学习的第一步就是烘纸。朱中华认为烘纸最能体现出手的轻柔,纸张虽然经过挤压,排除了大量水分,但是并没有完全干燥,需要小心分离出来的湿纸,然后贴在加热的铁板墙面上,再用毛刷轻轻贴平,干燥后再缓缓揭下。

夏季在烘干房里,室内温度甚至能高达40度,所有的传承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朱中华15岁便跟着二伯朱宏声学习造纸,首先学习的是在纸浆水槽里抄纸的工序。抄纸讲究的手腕均匀发力。抄纸和烘干是造纸72道工序最难的两道,从笨手笨脚到精湛熟练,朱中华用了十年。中国手工造纸技艺的传承,是一代代造纸人理想与信念薪火相传的历程。

富春江南岸大片竹林,为造纸提供了充足都原料。为降低造纸成本,造纸作坊一般都造在有溪水的岸边。朱氏造纸的先祖在100多年前来到了富阳溪流穿村而过的朱家门村定居造纸。富阳古法造出的竹纸,具有“纸质细腻柔软,纸面略显毛茸,易着墨不会渗染,耐贮藏不易虫蛀,还散发着淡淡竹子清香”的特点。

朱中华作为竹纸制作技艺杭州市级传承人,40多年来,执着于富阳竹纸的传承与发展,在国内高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帮助下,朱中华用古法造纸还还原了古籍修复纸,为我国众多古籍书的修补带来了福音。最近,朱中华在古法造纸的技法上,还研发出了黑色的竹纸,填补了手工纸品市场的空缺。

▲80年代与现在的恩波桥 摄影@吴昱

关键词:我爱美,我富足

图片故事:伴着富春江凉爽的江风,音乐一起,淡定姐(唐苏珍网名)往台阶上一站,一曲还未跳完,身后便站满了广场舞爱好者跟跳。在富阳富春江边的广场舞圈子里,淡定姐绝对算得上广场舞一姐。

淡定姐算是新富阳人,十几年前从建德来到富阳定居,一直居住在富春江边。这些年来,她的生活已经和富春江息息相关,她也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

《城市秘密》本期创作团队

感谢柴惠琴、盛国宏、董仁青 、徐长德、 蔡乐群 、江幽松 、谢群 、孙志军提供顾问

设计:徐世明、青征鱼

插画:青征鱼

摄影:子夷

图片编辑:黑白之舞

编辑:大倾城、尤可

浙江富阳3大最美中国传统村落,富春山水温润人家

浙江杭州,富阳。

秦置富春县,辖境含今桐庐、建德等地。 吴析富春县地置建德、桐庐。这里“八山半水分半田”,一川如画的富春江横贯全境52千米。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结庐隐居在富春江畔,创作了绝世名画《富春山居图》,闻名遐迩。

富阳共有3个古村落名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一起来看看你去过几个?

1 富阳龙门镇龙门村

名列第1批中国传统村落,位于龙门古镇核心区。这里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

地处富春江龙门山下,这里因为是孙权故里而闻名遐迩,也被誉为最为人间烟火的古镇。

古城四面皆山,“龙门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东汉严子陵畅游龙门山时赞叹不已,古镇也因此得名。

龙门古镇居民大多数都是孙权的后代。根据留存下来的家谱,从三国吴国初创到初期,孙氏已经繁衍了65世,如今在龙门古镇70%以上的人都姓孙,这里自然是孙氏后裔聚居最为集中的地方。

古镇繁衍出来的是孙氏人家的繁盛儒雅。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

因位于山区,当地建筑多采用石块来建造,地面也是鹅卵石铺成的。 古镇上保留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龙门溪从古镇旁边穿过,古镇中心的砚池景色秀美。

走进古镇,到处是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以卵石作墙垣的民宅民居,暴露原木本色的宽阔的厅堂,处处散发着山村的粗犷与清新。这里的古建筑类型是非常齐全的,不仅有民宅,还有明代的砖砌牌楼,有塔、寺,有祠堂和数十座厅堂……这些功能各异的建筑物在历经时光沧桑之后,至今保存完好,别有一番小桥流水人家美好。

2 富阳场口镇东梓关村

东梓关村,名列第4批中国传统村落。这里既有郁达夫文笔下的淳朴古韵民风,又有吴冠中画笔下的水墨江南神韵,被不少网友誉为中国最美的村落。

东梓关,曾名青草浦、东梓浦、东梓关(东梓塞)。南宋记载,“东梓浦,在县西南五十一里,东入浙江,旧名青草浦。宋将军孙瑶葬于此,坟上梓木枝皆东靡,故以名”。

东梓关临富春江,背远靠翠山,村内百座明清古建筑,足显文化底蕴深厚。古时还是有名的水上关隘,现存有不少历史古迹,“官船埠”、“越石庙”、古驿道。

东梓关村中有个大长塘。她是村落的魂所在。古建筑最集中区域,安雅堂、积善堂、许家大院都在附近。村里的古樟树有八百年历史,江边的越石庙建于嘉庆十八年。更添古韵。

如今,东梓关最美的还有一批如画般的回迁房。还原了吴冠中笔下的江南建筑,被称为最美回迁房。

一片“新式住宅”在这个古村庄拔地而起──远看,是一片简洁明了的纯白,黛色的单线条瓦顶曲线连绵,如同吴冠中勾勒的水墨江南,既有国画的丹青美,又富于抽象气息。

3 富阳永昌镇青何村

位于永昌镇,有着1500多年的建村史,一个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村落,名列第6批中国传统村落。

青何村的孝福老街闻名遐迩。又叫何阜老街,俗称何阜殿边街上。据记载,青何村老街形成于明嘉靖年间,从青何桥(旧称甘桥)至林家埠,全长300多米。

老街街面宽约3米,青石板交叉铺砌的巷道,街道路面两旁贴卵石。老街两侧相互连接着一幢幢民宅,部分建筑保持旧屋砖瓦。

紧邻老街的文化墙上,可见图像“复原”的老街曾经繁华景象,绘制着朱裕昌南北百货店、翁庆余中药店、赵石金热老酒店、简义瑞豆腐店等。

老街中央矗立着一座周孝子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每年农历三月三,青何村都会祭拜周雄孝子、举行庙会、演习酬神、开展商贸集市、走亲访友,老街热闹非凡。

老街上还有青何村非遗馆,馆藏丰富,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孝子祭的由来,及元书纸制作工艺、包氏木雕、月和茶、王氏酿酒等数十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着青何村的“前世今生”。

青龙潭旗(俗称兜水龙)是青何村“五艺”之一,自清末延续至今,被列为富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艺术之美,值得一看。

古村记编辑自网络

更多古村古镇查看“古村记”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