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张绍轩的名字的含义 张绍轩甘肃省博物馆

张绍轩的名字的含义 张绍轩甘肃省博物馆

本文目录一览:

冀鲁豫抗战人物研究(10)张二耙齿

张绍轩别名张少轩、张朝轩(1913--1942 ),抗日烈士。

定陶县西南张湾镇纸坊村人,外号张二耙齿,也叫做张二,出身贫寒家庭。

十几岁时,他以做小买卖为生。后受豪强欺压,无以为继,遂投身绿林,逐渐成为鲁西南一支小规模绿林武装的首领。

抗战爆发后,他出于民族大义,愤然参加抗日活动。

1939年春,率队加入杨得志为司令员的冀鲁豫支队的第五大队,任第五大队二中队(营)三连连长,同年加入中国。

1940年2月,五大队在楼庄被日伪军包围,战斗激烈残酷。

张绍轩脱掉上衣,赤膊上阵,他胸前挂着一筐手榴弹,手端上了刺刀的钢枪,一路血战,最后率部突出重围。

此战,张绍轩不幸受伤。伤愈后,他调菏泽圣灵区队任副队长。

1940年,他参加曹县“红三村”保卫战。

10月5日,顽军曹乃冉(曹大个子)率部1000余人进攻曹楼,张绍轩时任守寨队长,他手提盒子枪,毫无畏惧,冒着枪林弹雨,坚守寨墙,经率部血战,最后毙敌200余人,缴获170余支,取得战斗的胜利。这是保卫三村的第一仗!

1941年,他出任菏泽县基干大队中队长。

当时,定陶县抗日政府刚刚成立,菏泽城南一带的地主势力猖獗,在日寇的唆使下,组织18个联庄会团,抗拒我政府法令,摧残我抗日力量。

为此,县政府决定:“对为虎作伥分子必须严惩。”

张绍轩深入敌巢,一举将的联庄会团长孟宪同、崔朝云二人抓获,并有他亲自宣布其罪状,执行枪决。

这次行动使顽固势力倍受震动,纷纷收敛气焰,菏泽城南一带的抗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942年8月,张绍轩率队30余人奔袭菏泽城北迎官厅日伪军据点的敌人碉堡,经短时激烈战斗,敌人被全歼,缴获长短枪60余支。

随即,张绍轩率部继续攻击敌另一碉堡,在战斗中不幸被隐蔽的敌人暗枪击中,腹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其事迹载入1945年鲁西南地委建立的“鲁西南抗日烈士纪念碑”。

其中碑文有这样的记载:曹楼之战,顽匪乘敌扫荡,企图夺寨,我张绍轩同志率领群众英勇冲杀,将其击溃。

张绍轩烈士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英勇杀敌的光辉业绩,永远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进。

博物馆珍藏凸显精致兰州之底蕴

一个城市的博物馆代表了这个城市的当地文化,一个城市的精致之处也体现在博物馆内的珍贵收藏。为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兰州市博物馆为市民呈现了《大河流韵》、《砚池沉香》等精品展览,让市民多一个文化去处,品味兰州文化之精致。

来自铁一中的张绍轩老师是市博物馆的优秀志愿者代表,他已经在省博志愿讲解十余年,国庆期间,他来到兰州市博物馆的彩陶展厅为市民志愿讲解,他对讲解马家窑彩陶文化非常有见地,理解有独到之处,凡是他讲解的地方参观者总是不由自主的聚拢被他的精彩讲解所吸引。

“兰州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但是很多外地的游客甚至本地人对我们的文化都不是很了解,我想要通过自己的讲解能起到一定的宣传的作用。”张绍轩告诉记者:“大部分人对兰州文化的理解是宏观的,此次讲解中我对东汉墨迹纸这个镇馆之宝情有独钟,这也是我国所发现的最早墨迹纸之一,同时也是’蔡伦纸’的实物证据。因为它从微观上展示了我们兰州的文化,将可能揭示出较重要的兰州地区东汉历史史实。东汉墨迹纸文字的书写,也对后继出现的书法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此次讲解过程中,曾有一个大学生给张绍轩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我记得他是正在学设计的大学生,他对彩陶的纹理非常感兴趣,在跟他交流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千年之前的彩陶,对现在的审美都是有深刻启发和影响的。能在教学互动中学到知识、得到成长,令我感到十分欣慰。”

谈到文物展览与“精致兰州”的关系时,张绍轩说:“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踞中四联,文化厚重,文明汇融,异彩纷呈。市博物馆馆藏精品及展出,为兰州及外地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本地文化的窗口,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为“精致兰州”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冀鲁豫抗战人物研究(10)张二耙齿

张绍轩别名张少轩、张朝轩(1913--1942 ),抗日烈士。

定陶县西南张湾镇纸坊村人,外号张二耙齿,也叫做张二,出身贫寒家庭。

十几岁时,他以做小买卖为生。后受豪强欺压,无以为继,遂投身绿林,逐渐成为鲁西南一支小规模绿林武装的首领。

抗战爆发后,他出于民族大义,愤然参加抗日活动。

1939年春,率队加入杨得志为司令员的冀鲁豫支队的第五大队,任第五大队二中队(营)三连连长,同年加入中国。

1940年2月,五大队在楼庄被日伪军包围,战斗激烈残酷。

张绍轩脱掉上衣,赤膊上阵,他胸前挂着一筐手榴弹,手端上了刺刀的钢枪,一路血战,最后率部突出重围。

此战,张绍轩不幸受伤。伤愈后,他调菏泽圣灵区队任副队长。

1940年,他参加曹县“红三村”保卫战。

10月5日,顽军曹乃冉(曹大个子)率部1000余人进攻曹楼,张绍轩时任守寨队长,他手提盒子枪,毫无畏惧,冒着枪林弹雨,坚守寨墙,经率部血战,最后毙敌200余人,缴获170余支,取得战斗的胜利。这是保卫三村的第一仗!

1941年,他出任菏泽县基干大队中队长。

当时,定陶县抗日政府刚刚成立,菏泽城南一带的地主势力猖獗,在日寇的唆使下,组织18个联庄会团,抗拒我政府法令,摧残我抗日力量。

为此,县政府决定:“对为虎作伥分子必须严惩。”

张绍轩深入敌巢,一举将的联庄会团长孟宪同、崔朝云二人抓获,并有他亲自宣布其罪状,执行枪决。

这次行动使顽固势力倍受震动,纷纷收敛气焰,菏泽城南一带的抗日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942年8月,张绍轩率队30余人奔袭菏泽城北迎官厅日伪军据点的敌人碉堡,经短时激烈战斗,敌人被全歼,缴获长短枪60余支。

随即,张绍轩率部继续攻击敌另一碉堡,在战斗中不幸被隐蔽的敌人暗枪击中,腹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其事迹载入1945年鲁西南地委建立的“鲁西南抗日烈士纪念碑”。

其中碑文有这样的记载:曹楼之战,顽匪乘敌扫荡,企图夺寨,我张绍轩同志率领群众英勇冲杀,将其击溃。

张绍轩烈士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英勇杀敌的光辉业绩,永远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