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1982年农历4月初八是什么星座 1978年农历4月初八是什么星座

1982年农历4月初八是什么星座 1978年农历4月初八是什么星座

本文目录一览:

难忘1976,一些事让人刻骨铭心,也有些事情你未必知道

公元1976年,公历闰年,农历丙辰年,也就是中国人的“龙年”。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历来以“龙的传人”著称,并以身为“龙的传人”而骄傲。

1976年注定就是一个不平凡的“龙年”。

就在这一年里,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这三位新中国最重要的领导人相继离世;

也是在这年的3月,我国吉林突然天降陨石,除了三块超大的陨石,还有一百多块大小不一的碎陨石;

还是在197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军事演习。

然而,此次演习的关键内容却没有公开报道,因而鲜为人知。

晚年与他身边的工作人员

有人说,陨落在吉林的那三块大陨石就是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委员长的化身。

那一百多块小陨石则代表了当年去世的数十位开国将军。

这些去世的将军包括皮定均和肖向荣两位开国中将,还有19位开国少将,他们分别是:

王奇才、袁也烈、刘显宜、王大华、贾陶、谭友夫、陈伯禄、谢福林、邓忠仁、侯世奎、张西三、陈力、涂学忠、徐文烈、刘子奇、苏鲁、黎锡福、姜齐贤、宋烈。

“天降陨石”也许是天体运行的正常现象,“陨石之说”抑或只是人们寄托追思的一种遐想。

但是,不管怎么说,1976年的确是全体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一年,也是备受煎熬的一年。

1976年1月8日

中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因病去世,享年78岁;

1976年3月8日

在我国吉林省境内,三块巨大的陨石从天而降。

这三块陨石后来被命名为“吉林一号”、“吉林二号”、“吉林三号”。

其中,“吉林一号”陨石重达1770千克,是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最大的一块陨石。

另外两颗大陨石分别重达126.5千克、123.5千克。

据媒体报道,这次陨石雨覆盖面积有500多平方公里,毁坏力惊人。

万幸的是,这场陨石雨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976年3月下旬-1976年4月5日 

为了悼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北京、南京等地爆发了悼念周恩来,反对王、张、江、姚“”的群众运动。

4月5日,数万首都群众在广场举行悼念活动,这场活动被错误地定性为“事件”。

两天后,根据主席的提议,华国担任了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

朱德元帅向周恩来总理行最后的敬礼

1976年3月-1976年4月

这个时候,我国江南地区正在播种早稻,华南地区也在早稻育秧期。

因为长时间持续低温、阴雨,这两个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烂种、烂秧的严重灾害。

其中,湖南、江西、湖北、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南部的损失非常严重。

1976年5月29日

云南龙陵县接连发生7.3级和7.4级地震,受灾面积涵盖了保山、临沧、德宏三个州、九个县,受灾面积达1800平方公里。

地震造成42万间房屋毁坏,127座水库被毁坏,98人死亡,230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4亿元。

1976年7月1日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中国重要领导人张闻天同志突发心脏病,在江苏无锡不幸去世,享年76岁。

1976年7月6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位列新中国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委员长因病逝世,享年90岁。

1976年7月28日

河北唐山市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地震波及北京、天津。

唐山市顷刻间被夷为平地,一片瓦砾。

地震造成242000人遇难,167539人重伤,541063人轻伤。

地震共毁坏了760余万间房屋、149万间工业和公共建筑,城市基础设施全部遭到毁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32亿元。

1976年8月16-1976年8月23日

四川松潘、平武地区发生两次7.2级和一次6.7级地震,受灾地区包括松潘、平武等四个县。

因为震前进行了成功预报,所以,这次地震没有造成太大的直接损失,却也造成了45人死亡、750人受伤的惨痛后果。

但是,由于受唐山地震造成的影响,人们普遍有恐震心理,因此,“震前预报”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1976年8月25日

我国香港地区连日暴雨,导致秀茂坪发生山泥倾泻事件,造成18人死亡、多人受伤。

1976年7月-1976年9月

我国东北地区出现持续低温,9月上中旬又出现早霜,造成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粮食减产42亿公斤。

1976年9月-10月

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也发生低温冷冻,两次寒露风造成晚稻减产8.5亿公斤的严重后果。

1976年9月9日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与世长辞,享年83岁。

左起:朱德 周恩来

就在毛主席病重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预备在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举行一次代号为“7601”的军事演习。

与以往的军事演习不同,这次演习附加了一个特殊的条件-军演将在“原子弹爆炸”的情况下进行。

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军事演习中真正引爆原子弹。

基于保密等方面的考虑,在报道此次演习时,国内主要媒体和军内新闻单位都没有透露“原子弹”的任何信息。

所以,在全国人民看来,这次演习跟以往的军演并没有什么两样,只不过换了个演习场地而已。

但是,苏联、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却一直“关注”着中国。

因此,这两个世界军事强国的情报部门很快就盯上了我国的这次军事演习。

按现在的分析来看,我国并非刻意向全世界“隐瞒”原子弹实弹爆炸这件事情。

相反,我国正是希望通过此次实弹演习,向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展示我军的实力和反侵略的决心。

这种做法与当时的国际大环境有关。

当时,中苏关系正处于历史最低谷,中美关系、美苏关系十分微妙。

我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积极备战,随时准备打响一场反侵略战争。

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铁道兵抽调了200多名排以上干部组成一个连,与其他兵种一起参加演习。

这是一个特殊的连队,这个连的官兵都是铁道兵精挑细选的全军最优秀、最有培养前途的基层干部。

原铁道兵团长担任了连长,团政委担任了连指导员,以此类推,营长任排长,连长任班长,所有排一级干部只能当“战士”。

演习指挥部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开国上将李达将军。

200多名参演官兵先期集结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铁道兵工程学院”进行训练。

约半个月后,全体指战员乘火车从石家庄出发,开赴位于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原子弹实验场区。

参演官兵踏上火车时,河北唐山大地震刚刚发生,全民正在紧急驰援唐山抗震救灾。

唐山地震现场

参演官兵们在非常复杂的心理下到达了号称“原子城”的马兰基地。

第二天一早,官兵们登上吉普车、大卡车,驱车驶向几百公里外的实验场区。

汽车穿行在杳无人烟的茫茫戈壁滩上,沿路很少见到绿色的植物,接近场区附近时,更是草木皆无,荒凉无比。

部队的营地距爆心投影中心点40多公里,有新疆军区负责后勤供给,生活用水则要到60多公里外的“甘草泉兵站”去,用卡车拉回来。

戈壁滩上奇热无比,战士们身上的训练服可以拧出水来,衣服上汗渍斑斑,恶劣的环境考验着官兵们的意志。

好在连里的司务长聪明、尽职,在新疆军区的大力协助下,他总能“变戏法”似地搞来又大又甜的西瓜,还有许多战士从来没有吃过的哈密瓜、葡萄等水果。

部队官兵每天的训练计划排得满满的,他们必须穿着厚厚的防化服,每天乘车到距爆心200多米的铁路桥现场,在那里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进行抢修铁路训练。

1976年9月9日下午4时左右,正当部队官兵挥汗如雨、紧张训练之时,突然听到高音广播里传来撕心裂肺的哀乐声。

紧接着,官兵们听到播音员用低沉、悲伤的声调播报一则讣告:

“中国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同志,在患病后经过多方精心治疗,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1976年9月9日零时十分在北京逝世。”

噩耗传来,官兵们一个个呆立在原地,大家悲痛万分,泪如雨下。

指挥部的首长们一时也不知所措,李达将军踌躇再三,最后擦干眼泪,向中央有关领导发去了一份加密电报。

电文内容很简单:演习是否还要继续按计划进行?

一个小时后,指挥部接到了北京的指示:中央军委决定,原定计划不变,一切按既定计划执行。

中央领导还特别强调:在此举国悲痛、全世界瞩目之际,演习部队更要“化悲痛为力量”,圆满完成既定计划!

李达将军非常明白,中央的指示虽然寥寥数字,用字不多,却含义深刻。

老照片 神采奕奕的毛主席、周总理

事实上,各国媒体迅速转发了毛主席逝世的消息,许多国家领导人发来了吊唁电,也有少数国家出现了一些异常反应。

比如,苏联就是世界上唯一对逝世“不闻不问”的大国。

就在联合国降半旗、各国政要发唁电、多国群众游行悼念这位伟人时,苏联却显得异常地平静。

莫斯科的众多报纸没有报道逝世的消息,苏联《消息报》也只在倒数第二版的一个角落里发了一则消息,寥寥数行,一带而过。

而在苏联的另一份重要报纸《真理报》上,却出现了直接针对中国的威胁性文章,文章声称,如果中国不在一个月内采取与苏联和解的政策,苏联就有可能采取某些“不可逆转的决定”。

李达将军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于泰山,他明白,在这个时候,搞好这次军事演习的意义非同寻常。

当日下午,指挥部组织全体参演官兵在戈壁滩上举行了一次追悼会,参演官兵臂戴黑纱,戎装整齐,现场气氛庄严肃穆。

追悼会后,李达将军向全体指战员传达了中央“按原计划执行演习”的命令,并简要阐述了此次演习的特殊意义。

短短几分钟的讲话犹如“战前动员令”,李达将军立刻点燃了指战员们心头的火。

指战员们擦干眼泪,庄严宣誓:

“化悲痛为力量,决不辜负党和国家的信任!”

1976年9月30日

代号为“7601”的军事演习正式拉开帷幕。

当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演习部队集结在距爆心30公里外的待机地域,做好了待命出击所有的准备工作。

上午9时整,人民解放军空军的一架轰炸机腾空而起,飞机内携带一枚300万吨当量的原子弹,由东北方向飞向假设敌阵地“阳平岗”。

指战员们戴好防光墨镜,等待着“蘑菇云”升腾的时刻。

随着一道闪光,伴随一股热浪,一朵“磨菇云”腾空而起,翻卷着直插云霄。

随后,数架歼击机对“阳平岗之敌”进行了轮番俯冲扫射。

紧接着,在炮兵和装甲兵的掩护下,步兵、防化兵协同作战,潮水般地扑向“敌人”阵地。

这时,参演的铁道兵抢修分队迅速进入了现场,全力抢修被原子弹摧毁的铁路桥梁。

上午10时30分,“7601演习”顺利完成了各项演习科目任务,演习达到了预期目标。

铁道部司令部首长专程来到戈壁滩观摩军事演习,并在演习结束后慰问了参演官兵。

完成演习任务后,参加演习的各部队官兵在戈壁滩上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国庆节。

1976年10月3日,全体人员接到了撤场返回各自部队的命令。

几天后 ,铁道部司令部首长正准备按计划视察南疆铁路,突然接到了来自北京的电话。

军委命令,所有不在北京的军以上干部即刻返回北京,参加紧急会议,传达中央文件。

大家当时都没有想到,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爆响原子弹之后的第六天,北京城发生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毛主席与周总理最后一次握手

1976年10月6日

这一天,在等几位老帅的大力支持下,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毅然做出决定,果断出手,一举逮捕了王、张、江、姚“”。

粉碎“”,并将“”隔离审查,标志着延续十年之久的“”到此结束,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1976年10月21日,首都北京150万军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庆祝游行,热烈庆祝粉碎“”,庆祝中国和中国人民获得新生!

1976年11月24日,党和国家领导人、等来到广场,为“毛主席纪念堂”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

40多年过去了,许多人仍然难以忘记不平凡的1976年。

1976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

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不仅痛失了敬爱的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等革命元勋,还接连遭遇了自然灾害,损失惨重,心情沉痛;

1976年也是中国人民最团结的一年:

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与罕见的自然灾害进行了坚强不屈的抗争,逐渐进入灾后重建阶段;

1976年是改天换地的一年:

十年结束了,在中国新的领导班子引领下,中国人民拨乱反正,大踏步地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1976年又是中国人民奋发图强的一年:

中国人民把心底的悲伤化作为无穷的力量,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抖擞精神,继续前进!

中国核爆试验场景复原图

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腾起的蘑菇云也在正告全世界:

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完全有能力、有决心保卫自己的国家,打击一切侵略者!

中国再次向全世界宣告,不管遭遇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中国都能够乘风破浪,砥砺前行,排除千难万险!

「百个瞬间说百年」1977,高考制度恢复

教育领域在“”中遭到巨大的冲击,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的强烈要求。

1977年8月4日至8日,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充分听取与会同志意见后,讲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他指出,无论是从事科研工作的,还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都是劳动者。因此,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

9月6日,就高校招生问题致信、、、,提出“至少百分之八十的大学生,须在社会上招考,才能保证质量”。

在的推动下,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讨论并通过了这一意见。10月12日,国务院批转了这一意见,正式决定从当年起,恢复高考,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办法。

1977年11月28日至12月25日,全国约有570多万年龄参差不齐的青年参加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校共招收新生27.3万人(包括1978年第一季度增招的新生6.2万多人)。

1978年2月,被录取的新生意气风发地走进了大学校园。1978年上半年,又有610万考生参加考试。两届学生分别被称为77级、78级大学生。加上79级,统称为“新三届”。

高考制度的恢复,不仅仅使大批被“”耽误的青年通过公平竞争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价值观和社会风尚重新在社会上形成,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大批人才开始得到有计划的培养。

策划:周红军

监制:朱永磊 安传香

统筹:翟子赫 王莹

文案:王莹

设计:樊珊珊

参考文献:

《中国简史》

《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中国历史通览》

图片来源:新华社

新华网新闻中心出品

【点击以下图片进入更多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