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八字多辛 八字杀多是什么意思

八字多辛 八字杀多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宣城记忆之三十七:“三苏”父子与宣城及宣城人的情结

三十七、“三苏”父子与宣城及宣城人的情结

邢少山

宣城地处冮南,鱼米之乡,江南人文之盛首,礼义之邦。宣城人人忠诚、厚道、宽容、热情,许多人都愿意与宣城人打交道,苏氏父子苏洵及两个儿子苏轼及苏辙与宣城及宣城城人各自一生中有许多大小不同的情结。

苏洵的两亇儿子,哥哥叫苏轼,弟弟叫苏辙。这兄弟二人都是文学大家,连同他们的老子自己的,合称“三苏”,被人们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中。他们也都做过官,可惜苏洵在宣城的活动不多,但有一处,即苏轼在宋元佑七年(1092年)写的《题梅圣俞诗后二则》里,提到:“先君(作者注;先君,指已故的父亲)与二圣俞游时,余与子由(作者注: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甚少,世未有知者,圣俞极称之(作者注:极力称述。”这段文字说明白二个问题,一是说明苏洵和梅圣俞有过交往;二是苏轼与苏辙从小就认得梅圣俞了,并受过他的指点。而其父与梅圣俞的交往现在发现的资料不多。其父苏洵到了58岁时即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四月二十五日病逝,六月具官船由苏轼、苏辙及妻王弗灵柩,自汴入淮溯江而上抵江陵,在宣城附近路过,他的诗魂是不是游了宣城,不得而知。不过古人说,人死了是要收脚步的。而他的两个儿子后来倒实实在在与宣城及宣城人有很大的关系,有不了的情结。

苏氏兄弟聪明透顶,两人都进士及弟,然而兄弟在考场上暗中传递信息,也没被人发现。在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19岁的苏辙和哥哥苏轼一起参加礼部会试。苏轼一拿到试卷,就立马蒙了,看了题目,不知何故。此时,苏轼只好向坐在在不远处的弟弟求救。为了帮苏轼,苏辙也得想一个万全之策,苏辙就拿起手中的笔管,放在嘴边,装作不经意地一吹,苏轼看见以后,立马回过神来,原来这考题的出处是《管子》。苏轼一下子明白过来,他运笔疾思,很快就写出了一篇漂亮文章,叫《刑赏忠厚之至论》。结果,两个都进士及第,苏轼名列第一,苏辙虽然没有哥哥的成绩好,但也名登五甲的好成绩。

那次考试的主考官是欧阳修,而参评官却是梅尧臣。梅尧臣,宣城人,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称“梅直讲”。他看了对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极为赞赏,苏轼后来知道自己被录取与梅尧臣有很大的关系,他非常感动,于是直接给梅尧臣写了封信叫《上梅直讲书》,说:“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这封信援引史实,把周公和孔子相互比较,由此说明只有同道知己才能相乐的道理。苏轼又以孔子与其弟子来比拟欧、梅与自己的关系,热烈地推崇他们,充分地表达了士遇知己的快乐以及自己内心高远的抱负。整封信围绕着知己相乐,谈古论今,表达了作者对欧、梅的敬仰之情。所以苏轼最后说:“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这是说,天下人虽然不能接受孔子的道义,但他和弟子们居然能够感到满足,彼此相处快乐。我现在才知道周公的富贵比不上孔子的贫贱。凭借召公的贤明,管叔、蔡叔的亲近,还不能理解周公的心思,那么周公与谁共享那富贵的欢乐呢?而与孔子共同过着贫贱生活的人,都是天下的贤能之士,这就足够快乐了!

如果说,这篇上书只是苏轼与宣城直接打交道的开始,后来他挺喜欢和梅尧臣打交道的。这事得从眉山书院讲起。清道光十二(1832),眉山书院主讲、中江人李梦莲购于眉山松江岷江河边并送到三苏祠的。李梦莲并有诗并序。木假山堂与启贤堂背靠背,准确地说,木假山堂是借启贤堂北楹开轩而成。堂上堆乌木,状若三峰耸峙,象征三苏父子卓然独立的风骨节操。

梅尧臣,观赏了苏洵收藏的木假山后,兴奋地作诗曰:“空山枯楠大蔽牛,霹雳夜落鱼凫洲。惟存坚骨蛟龙锼,形侔三山中雄酋。左右两峰相挟翼,尊奉君长无慢尤。苏夫子见之惊且喜,买与溪叟凭貂裘。”当苏轼读了梅尧臣的《木假山》诗,便作《次韵梅二丈圣俞木假山》和之,诗前有小引:“吾先君子尝蓄木山三峰,且为之记与诗。诗人梅二丈圣俞见而赋之。今三十年矣,而犹子千乘又得五峰。因次圣俞韵,使之并刻其侧。”诗曰:木生不愿回万牛,愿终天年仆沙洲。时来幸逢河伯秋,掀然见怪-推不流。城中古沼浸坤轴,一林瘦竹吾菟裘。会将白发对苍巘,鲁人不厌东家丘。”

到了宋元佑七年(1092年)和宋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还怀念梅圣俞,写下《题梅圣俞诗后二则》,回忆与梅圣俞的长相、酒态、为人及诗风:“梅二丈长身,秀眉、大耳、红颊。饮酒过百盏,辄正生高拱,此其醉也。吾虽后辈,犹及与之,览其亲书诗,如见其抵掌谈笑也。”“圣俞没今四十年矣,南迁过合浦见其门人欧阳晦夫出所为送行诗,晦夫年六十六,予尚少一岁,须鬓皆皓,然固穷亦略相似,于是执手大笑曰:'圣俞之所谓凤者,例皆如是哉?’天下皆言圣俞以诗穷,吾二人又穷于圣俞,可不大笑乎?”

也许因为他的哥哥苏辙在绩溪做县令,苏轼与绩溪人汪覃有过交往。汪覃,北宋中期西园(今安徽绩溪高迁乡)人,少有奇才,苏轼见其文而惊异。后隐居不仕。晚年自号水月居士。苏轼见其诗而倍觉惊异,结为好友,并有诗相赠:“季子应真不下机,弃家来此碧云师。中秋冷坐非因醉,半月不斋未肯辞。掷简摇毫无忤色,投名入社有新诗。飞腾桂籍他年事,莫忘山中采药时。”(《汪覃秀才久留山中以诗见寄次其韵》)这首诗是写季子这亇人,往年曾进士及第(飞腾桂籍他年事。桂籍,科举登第人员的名籍)而今弃家来深山作碧云禅师,他挥毫泼墨没有丝毫怨气,而加入诗社却有新作。他专心致志,在深山中采药,替人治病。苏轼赞扬了季子不求虚名而务实求真的精神。

苏轼还与宣州通判杜君懿有一段交往。宣州产诸葛笔,而宣州通判杜君懿善书而喜好藏笔,而宣州旧诸葛氏制笔,在当时已有“海内称第一”的地位史传诸葛一门早在东晋时代已在宣州制笔。诸葛笔“一枝酬十金,劲妙甲于当时”,深受诗人书家推崇。据说大书法家王羲之柳公权都亲手写过《求笔帖》向诸葛氏求笔,而苏东坡也爱此宣笔。

苏东坡,那年应举取道宣州。两人相见,欣喜异常。用什么来表达挚友之情呢?杜君懿以为,文友之间再好的礼物也莫过于诸葛笔了。临别时,他特意取出两枝他精心收藏的诸葛笔赠给了苏东坡。交苏东坡对杜君懿的馈赠格外珍惜,连应试答卷用的都是诸葛笔。后来他又使用多年,那诸葛笔依然良健如初。转眼又过了25年,苏东坡听说杜君懿已迁居黄州,便来到黄州拜访,不想杜君懿已经离开人世。老友虽故,却见杜君懿的儿子还保存着父亲在宣州珍藏的诸葛笔。东坡拿来一试,只觉得心手相应,运笔如意,实在妙不可言。苏东坡感慨地说:“宣城诸葛氏笔擅天下久矣,纵其间不甚佳者,终有家法。”

苏东坡既赞赏造笔者宣州诸葛高,又钦佩善藏者杜君懿,于是真情地写下了《书杜君懿藏诸葛笔》的文章,来怀念这位曾在宣州任通判的好友。

那是绍圣三年(1096年),苏轼路经宣笔产地—皖南泾县水西,遇见一位卖笔的老人,于是以二十钱买两枝的价钱买下数枝。当场抽出一枝,挥毫一试,只见“墨水相浮,纷然欲散”,深感此笔之优,因此而感叹道“信岭南无笔也。”他对诸葛笔如此珍爱,写下《书诸葛笔七则》:“宣州诸葛氏笔,擅天下久矣。纵其间不甚佳者,终有家法。如北苑茶、内库酒、教坊乐,虽弊精疲神,欲强学之,而草野气终不可脱…”极力赞扬诸葛笔。他把此笔当着一生的伴侣。他又被多次贬官,但他的精神生活并不贫乏,每天赋诗写字。尤其是他在宣州买的那几枝诸葛笔时时陪伴着他。他用手中的笔先后撰写了《易传》、《书传》、《论语说》三部书。在这里整整过了三年,直到元符三年六月才渡海北归。在儋州的日子里,苏轼一面悉心使用他的诸葛笔,一面与都下及岭南出产的笔加以比较,由此他得出结论:“唯诸葛氏独守旧法,此又可喜也。”对诸葛笔的家传制法,苏轼以为“如内库酒、北苑茶,纵有佳者尚难得其仿佛”。就在他北归后,庆幸自己又能获得那些得心应手的诸葛笔时,这位饱经忧患、襟怀旷达的一代名士、学界泰斗由于长期受到艰难的折磨,竟已到了“虚乏不能食”的地步,不久便病死在常州,终年66岁。宣州的诸葛笔陪伴了他的一生。

我们说,苏洵父子与宣城各自有不同的情结,而苏辙是更直接了,他竟于元丰八年(1085年)因力陈政见,冒犯上司,被贬官落职,他风尘仆仆地来到现在的宣城绩溪县当县令了。他对宣城心里一直充满着爱意,就是上任的路上,便迫不及待地写下五律《次韵候题叠嶂楼》一诗曰:“小邑来时路,宣城最近邻。楼台百年旧,花竹7一番新。登览春深日,凝思病后身。何时对樽酒,重为洗埃尘。”(宋 •苏辙《栾城集》卷十四)这首诗说,宣城是绩溪的近邻,它们仿佛是邻居。由此,作者很快想到宣城,想到最富盛名的谢朓楼。他来到谢朓楼,诗人觉得它有百年之久了,虽然已经很陈旧,但看谢朓楼四周的花竹依然簇新、透亮。诗人由谢朓楼的新与旧,触发感慨,写出任何一种事物都可以超越一时的荣枯。由此他也想到自已的过去与现在,他相信,时间会在更大的时空的背景上发酵,人对命运的把握,需要欣欣向荣的新思想、新境界想往的支撑。

在这样一个风和日丽的春天,他登上谢朓楼,放目远眺,果然红日高照,生机盎然,一派欣欣荣,春天在形成自己的特色,多么美好啊。然而,他又想到,山河虽好,自已却“一经寒热攻骸骨,正似兵戈过室庐。柱木支撑终未稳,筋皮收拾久犹疏。”(《病后》)的病身, 这时首先需要考虑自已的身体,他写道:“芭蕉张王要须朽,云气浮游毕竟虚。赖有衣中珠尚在,病中点检亦如如。”此时,诗人刚病愈,又被贬,思想包袱沉重,这不能不引起他的“凝思”。然而“凝思”过后,诗人意志并未消沉,对酒洗尘花竹新,寄希望于未来。最后诗人用“樽酒”和“洗尘”表示自已将摆脱困境,超越生死,喜庆未来,这是他思想上的一个质的飞跃,是其人生终极价值的追求。苏辙的这种人生境界,营造了他诗的至高诗界。

苏辙到绩溪上任,心情如此复杂,但是这毕竟是他进士及第27年来第一次任地方长官,他本人不无感慨地表示说:“行年五十治丘民,初学催科愧庙神”,但苏辙的内心还是充满了期待的,在《将移绩溪令》中诗人说:”仲卿意向桐乡好,身后烹尝亦此间”。 苏辙原本就是一位忧国忧民、勤于政事的循吏,平生抱负即以兼济天下、造福大众为己任,这时即使拖着身体,也意志满满。

他来到绩溪,看到这个县城不大,但境内山明水秀,风光旖旎,胜景如织。江南第一关、清凉峰、龙须山、大会山、目丈崖、饭甑尖之自然景观,比比皆是,历来为世人所瞩目并歌咏。“自有荆公题句后,居然形胜压江东。”这个小城竟引来无数游人竟折腰,苏辙决心,一定要把这精美的地方治理好。

他走马上任,初到绩溪视事三日,出城南谒二祠,游石照,并有其诗记载。他努力践行着来前的诺言,勤政爱民,简政崇实,还亲率随员为民众康泰祷告,祈盼风调雨顺、百姓安康。《绩溪谒城隍文》和《祭灵惠汪公文》两篇祝文 ,一篇是向上天祈福,另一篇是向绩溪乡土伟人、被尊为徽州地方神的汪华求愿。这两篇文词陈辞恳切、为百姓祈求福祉,之,心诚动天。另外,他还拜访了当地一位著名的道姑与其争辩论道,主张三教一体,追求更高境界,企求安康。

有一天,他与江法曹山间小酌,江法曹突发诗兴,写下一律,苏辙随后和唱《次韵江法曹山间小酌》一诗。汪法曹,名叫汪宗正,绩溪县人,曾任润州司法参军,故称。苏辙诗曰:“高情不怎么文件图,行揖青山肯见随。绿野逢花将尽日,清樽到我正闲的时候,屋檐下双燕想生孩子,叶底新梅刚满枝,笑杀华阳穷县令,床头酒全部只颦眉。”这首诗是说,绿色的原野碰到花开的季节,花是整天开放,江法曹把装满酒的酒樽递给我,这亇时候,正是我闲着呢!这里有一种怀才不遇的丝丝凉意,然而,诗意一转,诗人又看到了希望。你看,檐廊的燕子正欲产子哩,叶底的新梅发萌发出新芽。他希望在这新任上像朱邑在桐乡那样为绩溪的老百姓造福,不要像华阳县令一样,把一个县搞得穷困潦倒,连自己喝的酒也没有添加。苏辙在任上真的竭力为民办事。元丰八年(1087年)春,朝廷令各州县征集战马,但江南本不产马。而马是稀缺之物,小县不过十余匹。这亇政令下来,而许多县邑借此大做文章,苛刻百姓,不切实际搜刮名马,“诸县括民马,吏缘为奸”,有马之家“为之骚然” 。苏辙深察民情,体恤民困,制止了诸乡 保正副这些奸臣滑吏害民扰民的行径,他一拖再拖,最后不了了之最终“邑人幸矣!” 苏辙对临行前信誓旦旦的承诺没有食言,他尽力履行了一个地方长官的责任。苏辙虽不敢公然 “抗旨”,但他用 “事忌太遽,徐为之备”战略拖延,减轻人民的负担。绩溪县民评曰:“此公宰县邑人之幸也。”县邑人之幸也。”

在绩溪,苏辙虽然政事烦多,加上疾病缠身,但他还是抽空闲暇时间游览了绩溪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一旦接触到这清秀的山水,诗人的喜爱之情便油然而生,并。留下了一些描摹绩溪景色的诗篇。

诗人初到绩溪时,因拜祭祠庙顺便游赏了“华阳十景”之一的石照,有诗云:“行尽清溪到碧峰,阴崖翠壁画杉松。故留石照邀行客,上彻青山最后重。”“雨开石照正新磨,鸟度猿攀野客过。忽见尘客应笑我,年来底事白须多。”(《游石照成四小诗呈诸同官二首)石照,又名石镜山,绩溪县东。《舆地纪胜》卷20徽州:石照山“在绩溪县东五里。有石高二丈,光可以鉴。旁有石照院”。这二首诗把石照的阴崖翠壁、鸟度猿攀的自然风光与险境生动地描画出来了,使尘客行尽,感叹不已。苏撒还曾游览了豁然亭和翠眉亭。有《绩溪二咏》诗。

《豁然亭》曰:“南看城市北看山,每到令人意豁然。碧瓦千家新过雨,青松万壑正生烟。经秋卧病闻听响,此日登临负酒船。径请诸君作佳句,壁间题我此诗先。”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出了绩溪县城粉墙黛瓦、今人豁然的桃源神境以及雨后炊烟、青松万壑的万千气象,人们可以在这里赋诗放歌。《翠眉亭》诗曰:“谁安双岭曲弯弯,眉势低临户牖间。斜拥千哇铺绿水,稍分八字放遥山。愁霖宿雨峰峦湿,笑卷晴云草木闲。忽忆故乡银,举头千里见苍颜。”眉山,恰似美人的眉毛,山上设亭,供游人浏览与小憩。诗人登临眉山,在亭中放眼远望,眼前一片灿烂景象:双岭弯弯,眉势临牖。千哇绿水,八字放遥。这是怎样的山环水绕、绿野千里的景象。这时,诗人忽然回忆到自己故乡的银色世界,作者正为夜雨侵湿山峦发愁的时候,怎么老天忽然开朗,云散雾收,随后草木在晴云下舞动起来,诗人与山皆笑逐颜了。

苏辙在绩溪的时间不长,他春天到达绩溪,秋季调任秘书省校书郎,当即离开时,便写下了《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表达了临行前的感受。其中一首说到“百家小邑万重山,惭愧斯民爱长官。粳稻如云梨枣熟,暂留聊复为加餐。”作者表达了百姓对他的信任爱戴而自己却长期抱病影响政事的愧疚心情。同时,他用这些平素的言语字句也深深地流露着诗人对绩溪的恋恋不舍之情。对于绩溪,苏辙虽仅有半年之缘,然而,他兢兢业业,勤政爱民,深得绩溪老百姓的信赖与爰戴,当地的百姓给予了这位父母官很高的评价:“公之为令,仅以半载,而邑人至今乃不忘。则其道德所加,必有未施信而民信之矣。”苏辙百年之后,当地百姓还专为其谱写了赞歌,对其绩溪生涯及一生高度赞颂。南宋绍兴年间,绩溪人依然恋恋不忘这位贤明县令,为了纪念他特将城东南隅的“秋风堂”改建为“景苏堂”,汇集了苏辙在此任职时所写30多篇诗文,由范成大手书后镌刻在石璧上。另外,县内还专设苏辙祠堂,城郊还有名胜取名“来苏桥”等。可见,苏辙与绩溪人民的情结是那么深沉、挚爱、永久。一直到今天,当地人还因苏辙的到来而感到无比自豪与欣慰。

八字制杀得权,青云直上,富贵双全

【晟庚】点评:

乙木生于巳月,格局木火通明,乃从木火气势,此八字还有另外一玄机,古语有云;强众而敌寡者,势在去其寡;强寡而敌众者,势在成其众,而此八字格局势在去其寡,因为木火气势已经在八字占有六字,其余另外的官杀就成为寡了。

八字层次较高,原因在于乙木从气势,而且气势流通,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气聚财杀,但食伤又同时制杀,官杀制化得权,而且年的官杀层次高,又是官杀库,所以大权在握,职位职权得快速攀升。

乙木的优点在于攀附迎合,命主的社交手腕非常到位,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吃得开,受人欢迎,与社会精英高层有缘分。

【流年验证】

据反馈06年丙戌年做生意赚了第一桶金,因为丙辛合化忌神,制官杀得才,而且走戌土地支财星,所以赚了人生第一桶金。

【大运分析】

30-40岁,大运在丁丑,食伤透出制官杀,大运走财地用神,职位不断升迁,几年间由一个基层职位晋升到国企副总,顺心顺意,大发其财。

40-50岁,大运在丙子,走印地,事业的光辉不如上步大运了,因为开始步入水地,降低原局木火通明之气势,天干透出丙火与辛金羁绊,事业上容易出现多阻滞和难以推进的事情出现,多不顺心,整体问题不大。

欢迎关注本头条号、分享、留言、私信均有机会获得晟庚老师的详细解答!

[原创声明]:以上内容均为原创,如发现雷同或抄袭,必定举报及追究法律责任!

开墓库的四种方式,容易遭遇车祸刑伤的八字,八字断语总结

八字中有墓库,人事六亲入之则凶。如果能开墓则其凶自破或减轻。那么怎么才能开墓呢?

开墓的方式有四种,它们是:

1、墓库本身被冲为开,就是四土的相冲,辰戌冲,丑未冲;

2、墓库本身被刑为开,就是未戌,丑戌刑,戌未刑。四库之刑和辰无关;

3、天干相冲而开库。地支有墓库无刑冲,但天干透出此墓库之墓气或余气被冲为开幕。此为天干的钥匙开了地支的锁。

乾造 乙卯 辛巳 癸未 丁巳

乙卯入了未墓,墓不开则乙卯代表的人事六亲为凶。天干有乙辛冲,乙为未的墓气被辛冲则开了未墓。乙卯代表的人事六亲无问题。乙卯食神为母亲,在年柱更为母亲。母亲到丙申年66岁身体一直非常健康。

乾造 甲辰 丁卯 乙丑 辛巳

男命官杀为子女,辛被丑墓不吉。但乙辛冲开了丑墓,实际子女都很好

乾造 壬寅 丁未 癸酉 辛酉

寅木为母亲入墓于未,寅在年,未在月母亲早逝的象。实母亲九十多岁了乙未年仍在世。癸丁冲,丁等于未,墓开了,母亲长寿。

4、入墓的地支本身被冲为开库

坤造 戊申 甲寅 己未 辛未

从事业做功角度说是制用结构,官印比制伤财,富命。从人事六亲说,甲寅为配偶,入墓为凶。但寅申冲,未库就开了。申寅冲,甲寅官冲申是丈夫与申的联系。什么联系呢,申上顶个财,戊申带象则可断戊财是甲的第一个妻子,说明命主要嫁一个二婚的。

命局只要有:甲戊庚的组合;四墓库占一个,死墓绝逢一个,生地占住,以上四项占一或多个,必防车祸身亡,屡测屡验。就是说命局已潜藏了车祸的基因。

某男命八字:戊戍、戊午、甲戍、乙丑。

甲木生于午月为死地,1972年走庚申大运,1980年庚申流年,岁运并临。甲戊庚全,天干甲木被克伐,地支双申夺命,死于车祸。

此命例也验证诀言:

甲戌午月死气逢

透戊财星也无用

运遇毕觜白虎星

孤身遭害六亲刑

1政府上班断:官重多打政府工。

2当权论:当权者,用杀不用印。印主计划。

3老板命:合官杀,易为老板。

4老板命(二):金水旺通常做老细,因他想赚花钱,急功近利。

5收藏家八字:八字见墓库,喜收藏东西,收集贮藏。

6学功夫之八字:杀重多会学功夫,尤其杀为金者,金为忌学不正统。

7打架八字:冲杀者,好勇斗狠,火(胆)重,金(攻)重喜打架。

8事业为进攻或安份断:官主事业,金水之官为进攻型,土为保守安份型。

9女友年长年少断:干偏财在年月,易识年长女性;在时年青女性。

10吝啬命:财星入墓主聚财,孤寒吝啬。遇冲之年主大洗(大花钱)。

11赌徒命:辰戌多或金多,人好赌。

12娼妓命:女命官杀混杂而财透天,不免于沦落风尘。

13娼妓命(二)无财,官杀旺,出来做小姐。苏北民间神看

14嫖鸭之命:财日主无官,拿钱出来玩男人,嫖鸭命。

15艺界八字:食伤多,艺界成名。

高进行草集|《养性对联》,非常少见的八字对联好作品

对联的文字是语言艺术,对联的书法又是视觉艺术,是美学,音律学,行为学,诠释学等等学术门类的综合。除了格律严谨外,情感还需要进行着重细化,对联作品必须要有意境,达到一定境界,有人写的楹联文通句顺,符合联律,但读起来很俗气,缺乏美感,像纸鹤绢花没有生命力,境界不高,这就告诉我们,即便联律极通,境界上不去,楹联也没了品味,味若嚼蜡。

一般对联以五字、七字多见,而相应的六字、八字对联比较少见,今天本堂为你书写并展示八字养性对联,由于收集的内容比较多,准备分几辑发表,如果你感兴趣,点击关注就不至于以后找不到,谢谢你的关注。

存俨若思养浩然气 视已成事读未完书

得山水清其人多寿 饶诗书气有子必贤

读常见书作本分事 吃有菜饭着可补衣

度比江河细流兼纳 气如春夏群物发生

高情若云朗抱如月 和气当春节清为秋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好大喜功终为怨府 贪多务得哪有闲时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 求医药莫若养性情

既动复止初念不及 自昧而明群疑尽除

俭可助廉勤可补拙 恭以持己恕以待人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对生辰八字命运不能迷信

对生辰八字命运我认为不能迷信。

首先,要明确一点,人这一辈子,有一点是注定了的,那就是死亡。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逃避不了,这是人类最公平的结果。

但是,人生的历程,事业,财富,婚姻,寿命长短,等等,也就是命运,是没有注定的。好像一粒种子,落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土壤,其生长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人生亦是如此,一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不同,命运亦有不同。一个人所遇到的老师,教育水平、方法不同,命运亦会不同。一个人所交的朋友不同,命运亦有不同。每个人勤奋努力的程度不同,命运亦不同,等等。也就是说,人生的命运,还有很多变数,与后天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实例,证实八字命运不可信。

我有一个朋友,他生有一胎孖女,他说:“两个女儿出生都在同一个时辰里,也就是说,生辰八字是一样的。可是读书成绩却差别很大,同在一个班读书,一个是班里名列前茅的优秀生,一个是倒数一二的后进生。”听他这样说,我看命运还跟先天有关系。也就是说,人的命运,与先天的智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我有一亲戚,生有一胎孖仔,今年已四十九岁了。其母亲说:“两个儿子出生的时间,相差半个小时左右,但还属同一时辰。”生辰八字是一样的,但从两人在事业、财富、婚姻各方面去比较,差别也很大。

我有一个同事,48岁那年,患了胃癌。我去探望他时,他拿出一张算命先生写的命纸给我看。并且说:“算命先生算我有七十多岁呀!”我为了安慰他,鼓励他战胜疾病,表示认同。可是事与愿违,他当年就去世了。

最近,我收到我老领导的儿媳用微信发来的一张图片,并附言说:“今天,我母亲在箱底里找到一张红纸,纸上不知写的是什么,我看不懂,请你帮我看一看写的是什么?”我一看,是算命先生为老领导批的一张八字命纸。八字中的年柱是已卯年,就是1939年。我也详细看了批注。批有一官半职(有点准),寿终77岁(虚岁)。我老领导是去年去世的,寿终82岁(虚岁),与命纸批的也差了五岁。看后,我告诉她,这是你家公生前请算命先生批的一张命纸。

以前,对生辰八字,我也花了大量的对间和精力去研究过。但当我研究完,看到在书的最后面,著书作者写下了大意是这样的一段话:“生辰八字,只是人生的一个代号,它没有左右命运的能力。真正影响人生的,是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交朋接友,生活习性等等。”从此,我放弃了对八字的研究,也不再帮人算八字。

人生漫长,我相信人生的规律是因果。愿大家助人为乐,择善而为,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此一生中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