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央视主持人朱迅出生年月 朱迅出生年月日哪的人

央视主持人朱迅出生年月 朱迅出生年月日哪的人

本文目录一览:

央视当家花旦朱迅:与婆婆也有世俗矛盾

朱迅1973年出生于北京,14岁在央视主持节目《我们这一代》,并主演了电影《摇滚青年》。1989年朱迅赴日本亚细亚大学留学,回国后考入央视,主持《欢聚一堂》《欢乐中国》等多档综艺节目,并多次主持央视春晚,堪称央视当家花旦。

朱迅的丈夫王志也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儿子王法2005年降生。2011年1月3日,朱迅的父亲朱荣根因结肠癌不幸辞世,母亲刘瑞云悲痛过度导致糖尿病恶化。婆婆丁汉明和公公从湖南赶到北京照顾孙子。婆婆年逾6旬,退休前是湖南省衡东县人民医院的产科医生,公公曾在当地商业局工作。

婆婆慈爱善良,平时话很少,家里大小事情都要请示朱迅。此时,6岁的孙子王法刚上小学一年级,每天吃过早饭,丁汉明将孙子送往学校,就拿块抹布到处擦,灶台和地板干净得能照人影。

见鞋柜里朱迅的皮鞋落满灰尘,丁汉明找出鞋油、棉布和刷子,将一双双皮鞋擦得锃亮。朱迅上前制止:“妈,我是晚辈,怎能让您给我擦皮鞋?”丁汉明微笑着说:“咱们是一家人,妈给你擦擦皮鞋怎么了?我闲着没事,能帮你点小忙心里舒坦。”

丁汉明以儿媳为荣,经常在邻居和熟人间感慨:“王志能娶到朱迅这样的完美女孩,是我们王家的福气。”偶尔,朱迅与王志闹别扭,丁汉明总偏袒儿媳。朱迅也孝顺尊敬婆婆,婆媳俩感情很好。

然而随着相处时间一长,朱迅与婆婆开始不和谐,主要体现在教育王法方面。朱迅主张孩子在摔打中成长;丁汉明照顾孙子,则走的是传统路线。冬天朱迅只让儿子穿件薄毛衣,外加一件羽绒服;丁汉明则要在孙子身上套2件毛衣,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后再系上围巾,将孙子像粽子一样包裹得严严实实。朱迅提醒婆婆,丁汉明不高兴:“我是医生,还不会照顾孩子?”

王法不爱吃蔬菜,丁汉明经常做孙子爱吃的那几道菜。朱迅告诉婆婆:“偏食对身体不好,别只顾迎合王法的胃口。”丁汉明责怪儿媳不疼孩子。朱迅说:“奶奶疼孙子没错,但溺爱就是错。”丁汉明很委屈。

此后,丁汉明很少与朱迅说话;朱迅虽还叫婆婆“妈妈”,但语气明显多了客套。这让王志有些纠结。一边是情深意笃的妻子,一边是给予自己生命的母亲,他谁也不能埋怨。很长一段时间,他心事重重,寝食不安,深深体会到了“夹心”男人的艰难!

朱迅的妈妈刘瑞云曾在新华社香港分社总编室和东京分社任职,睿智冷静。她教育女儿:“婆媳是姻亲,不是血亲,你说话做事要有分寸。婆婆是长辈,即便什么地方做得不对,你应包容迁就。她给你生下王志这么优秀的丈夫,你应该感恩。”

朱迅陷入沉思:婆婆身世凄苦,15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在湘潭下井挖矿。她带着两个弟弟靠搓草绳为生。生王志时因胎位不正,婆婆差点离世。婆婆时常感叹:“现在日子好了,身体又垮了!”这样一想,对婆婆的疼爱怜惜在朱迅心中蔓生……

刘瑞云诚恳向丁汉明道歉:“对不起,我们把朱迅宠坏了,她不懂体贴尊重人,我代她向您赔不是。”亲家母的大度让丁汉明感动:“我是长辈,不该与朱迅计较。老人应如大地,包容一切,福佑一切。”朱迅抓住婆婆的手:“妈,我做得不好,看在咱们都爱王志的份上,原谅我好吗?”丁汉明和王志热泪盈眶。

婆媳关系回归正常后,丁汉明越来越觉得朱迅不容易:每天早晨7点她就出门上班,常常凌晨才回家,一天只睡5个小时。丁汉明默默将家里的一切打理妥帖,不让朱迅操心。不管谁来家里做客,丁汉明都热情与对方握手,用谦和的口气说着同样的话:“麻烦你们多关照我儿子儿媳,他们能有今天全靠自己!”哪怕是上门送水的临时工,丁汉明也热情相待。

2015年,王法10岁了,丁汉明与老伴返回湖南衡东生活。因朱迅2007年做过甲状腺癌手术,一些媒体为博眼球,经常造谣说她病情复发。2016年,网上又出现朱迅癌症复发的传闻。丁汉明急得寝食难安,不顾年迈体弱,与老伴赶到北京。朱迅告诉公婆:“爸妈,我好好的,别相信外界的传闻。”婆婆执意陪朱迅去医院做检查,直到检验报告出来,朱迅一切良好,她才放心。

现在公婆老了,坐车来北京不方便了,朱迅工作再忙,也会抽时间与丈夫和儿子去看望公婆。她亲切地称二老“爸妈”,与婆家的亲戚热情交流。大家都称赞朱迅没有架子,是最接地气的主持人。丁汉明喜得合不拢嘴!

央视名嘴朱迅:13年里2次患癌,下嫁湖南穷小子,被老公宠上天

央视“名嘴”朱迅,仿佛是为荧幕而生。她14岁主持央视节目,15岁主演电视,找她演戏的剧组一度追到了她的学校。

可惜她给自己设立了“三不接”原则,阻拦了大批剧本,自己的演艺道路也就这么被切断了。

后来她不顾家人反对,选择去日本留学。为了凑学费,洗厕所端盘子,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幸运的是,她在日本发展得很好。

就在大家以为,她会留在日本拼事业的时候,为了照顾母亲,她辞掉工作回到国内。之后,她下嫁穷小子王志,还给公公端屎擦尿,吃婆婆剩饭......历经了诸多辛酸。

年幼成名 出道即巅峰

朱迅出生于1973年,自小酷爱读书,离开学校后,也依然保持阅读习惯。所以,她身上总透着满满的书卷气。

1987年,中央电视台《我们这一代》招募主持人,朱迅成功入选。小小年纪的她,虽然青涩,却一点也不怯场,节目播出后,她收获了一众好评。

第二年,大姐朱迅红想竞选某个方便面的广告,便让朱迅作陪。谁知大姐没被选上,朱迅反倒被《摇滚青年》剧组的导演一眼看中。

导演想邀请她出演小小一角,对此,剧组的工作人员表示很不理解。因为剧中的小小化烟熏妆,烫爆炸头,十分叛逆,而朱迅一看就是听话的乖乖女,两个人在外形上完全不搭边。

面对众人的疑问,导演回答道:我看到了朱迅眼中的干净和渴望,她很适合这个角色。就这样,朱迅进入到《摇滚青年》的剧组,拍了第一部电影。

随着《摇滚青年》的播出,朱迅火遍大江南北,有无数粉丝给朱迅寄信,甚至还有不少人追到了朱迅的学校里,扰乱了学校的秩序。

朱迅的老师无可奈何,只能求助她父母,让他们做一做朱迅的思想工作,提醒朱迅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少去拍戏。

于是,当剧组再来约她拍戏的时候,朱迅便对外宣称自己有三种剧不接:一是戏不接,二是暴露戏不接,三是吻戏不接。由于后两条的限制,几乎没人再来找她拍戏,她的演艺事业也就搁置了。

不顾反对 留学日本

在朱迅心中,拍戏只是意外,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她要靠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于是,1990年,17岁的她决定去日本东京求学。

可朱迅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父母无力承担高额的留学费用,他们便对朱迅说:在留学这件事上,家里不会出一毛钱,想留学就自己赚学费吧

于是,朱迅开始到处打工。她初到日本,又是学生,早就在心里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她找工作也不挑剔,只要有人用她,她就去上班。就这样,她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打扫厕所。

这份工作,她做得十分艰难。不仅身体劳累,就连心灵上也饱受摧残。

有一次,她不小心弄脏了客人的衣服,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用刚掏完厕所的手按着她的头,逼她鞠躬道歉,这让她感觉到自己被侮辱了。

不过,即使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她依旧兢兢业业的工作。后来,她从扫厕所被调去了端盘子。虽然工作依旧非常辛苦,但是她不用再闻厕所的臭味了,为此她非常高兴。

朱迅干了几个月,总算凑够了学费。可谁料,在她即将步入大学时,被查出患上了血管癌。

这一变故来的太突然了,得知这个消息后,朱迅既慌张又难过。但她告诉自己,不能轻易向命运屈服。她难过了几天,就转变心态,配合治疗,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经历过这次病痛,朱迅的积蓄也花光了。她只能重新开始打工。1993年,朱迅在同学的推荐下,去NHK应聘主持人。负责人见到朱迅,竟然一眼就认出她是小小的扮演者,看完她的简历后,负责人当即决定聘用她。

于是,她开始主持NHK教育节目《中国语讲座》,没过多久,她又接下主持《中日歌会》的重担,正式进入主持行业。

凭借出色的主持能力,朱迅在日本主持界打下了一片天地。

回国打拼 从零开始

2000年,父亲打电话告诉朱迅,母亲患上了血瘤,需要做手术。为了照顾母亲,朱迅放弃了在日本的事业。正好那一年,央视《正大综艺》节目招聘主持人,凭借过硬的主持本领,朱迅获得了第一名,再一次成为央视的主持人。

不过,中国和日本的主持方式有些差异,刚回国的朱迅起初并不适应,甚至一度转到幕后。巨大的落差,让她对自己的业务能力产生了怀疑。

她也曾迷茫过,甚至一度产生怀疑:回国是不是做错了?

不过朱迅不是轻易被困难打倒的人。调整好心态后,她开始拼命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2006年以来,朱迅主持了很多央视大型节目,她的名字也重新被人提起。谁成想命运偏偏喜欢和她开玩笑。

2007年,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朱迅又被查出得了癌症,这一次是甲状腺癌。

一个人这一生,竟然能患两次癌症,这种概率极低的事情,就让朱迅遇见了。换作常人,怕是早就绝望了。但朱迅还是没有被打倒,她再次扛了过来。

2009年,她开始主持春晚,之后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主持多部节目,成了央视的当家花旦。

母亲冷漠 渴望母爱

朱迅是乐观派,即使在日本留学时过得再苦,也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可唯独一提起母亲,她的泪水总也止不住。在她心里,母亲的冷漠是她一生的痛。

朱迅家里有三个女儿,母亲对她的关心比较少。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对她淡淡的。

当年朱迅在日本打工,患上血管癌时,医生给她安排了两次手术。她独自一个人待在医院里,心中焦虑不安,希望母亲能来陪陪她。可是母亲只是在她第二次手术后,带着半块西瓜去医院里看了她一眼,甚至都没有久留。

之后,朱迅接到父亲的电话,知道母亲患血瘤住院后,她放弃了日本的事业,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伺候在母亲身旁。

本以为,母亲会因为自己的孝顺多疼爱她一些,谁知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漠。朱迅第二次患癌时正在国内,母亲却说朱迅有丈夫照顾,不需要她帮忙,仍旧不见人影。

不仅如此,母亲到了晚年,宁愿住老年公寓,也不和朱迅一起住。

每每提起此事,朱迅都哽咽到说不出话,她曾在节目中呼唤母亲回来看看她,可母亲从没有回应。

朱迅不理解为什么母亲对她这么冷淡。她从小就非常懂事,没有让父母操心,唯一和家里产生分歧的地方,就是去日本留学。可当她知道母亲生病后,已经立刻回国了。

母亲的疏离,成了她一生的心结。不过,亲情的缺失,在爱情上弥补回来了。

下嫁穷小子王志 吃婆婆剩饭

2004年,朱迅嫁给王志,当时的王志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主持人,很多人都认为他配不上朱迅。可朱迅却不这么觉得,二人婚后十分恩爱。

王志的妈妈对朱迅就像对亲生女儿一样,坐月子的时候对她无微不至,这让从未体会过母爱的朱迅十分感动。

朱迅是个懂感恩的人,公公婆婆对她的好,她都记在心底。从许多媒体的报道中,也能看到她经常带着婆婆出席活动,吃饭时会自然而然的把婆婆的剩饭吃掉。后来公公瘫痪,朱迅更是经常帮公公擦身翻背。

可就算婆婆对她十分疼爱,母亲给她带来的遗憾,始终无法弥补。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朱迅的母亲怎么可能不爱她。实际上,朱迅的很多心结,都源于两人缺乏沟通。母亲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朱迅从小就能干,不需要多关注,也能过得很好,但是她的姐姐都50多了,还单身一人在外漂泊,所以她就想多帮帮国外的大女儿。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虽然与母亲的关系有一些遗憾,但朱迅已经学会与自己和解,她曾在节目中表示,自己已经不再纠结过往的事情,现在只希望母亲能够幸福。

如今,朱迅家庭事业两手抓,也得到了渴望以久的“母爱”。其实朱迅与母亲的关系,我们在很多寻常家庭都能看到影子。

父母总是把心思花在相对弱势的孩子身上,对有能力的孩子反而不闻不问,甚至还会拿钱贴补弱势的一方,最终导致另一个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

朱迅是幸运的,虽然母爱有缺失,但她遇到了爱她的丈夫,宠她的婆婆,尊重她的公公。可这个世界上,仍然有不少人,因为在原生家庭缺少爱的滋养,受到严重的心灵创伤,从而变得郁郁寡欢。希望每一个母亲,都不要吝啬表达对孩子的爱。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父母平等的爱。

@艾弥儿 说

朱迅的长相还是挺喜庆的,之前也知道她在日本做过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做的也挺红火的。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她是因为母亲生病,毅然决然的选择中断了自己的主持事业,回了国,照顾母亲。但是看到她母亲对她的疏忽和冷漠,以及在她心里留下的创伤还是感觉挺难过的。

我最近其实也在思考血缘和亲情这件事情。首先不管是从社会新闻上,还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里,经常能听到的情节,就是父母为了孩子的前途,一辈子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金钱全都给了孩子,为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比如加班加点的工作,攒了钱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比如一辈子省吃俭用,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用攒下的所有钱给孩子在城市里付首付买房子的;比如为了帮孩子带孙子孙女儿,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的。通常大家都会在歌颂这样的一种付出和牺牲,觉得母爱父爱是非常伟大的。可是我最近在思考的反而是,到底要不要牺牲自己的人生去成全孩子的人生,谁的人生不是人生呢?

同样,如果反过来孩子对父母也是一样,有些孩子不太孝顺,有些孩子特别孝顺。孝顺孝顺,孝就是顺。有些孩子甚至会牺牲自己的一些选择,去按照父母期待的那个样子去度过自己的人生。包括选择大学和专业,包括选择自己的职业,甚至包括选择自己的结婚对象。觉得这样就是孝顺,只要能让父母踏实和安心,可以牺牲自己的人生道路,去成全父母的期望。还是那句话,谁的人生不是人生呢?

谁的人生不是只有一次,时光匆匆,过去了就不能再重新来过的人生呢?

所以最近我常常在想的就是,到底这种血缘和亲情,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人生选择?是不是某些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太过于密切,父母付出的有点过多了。这种过度会不会让子女心里背负非常沉重的负担呢。

我平时不跟我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过年过节,或者是孩子放寒假暑假,我都会带他们回姥姥姥爷家。回家之后啊,其实我们家的家庭关系一直特别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特别亲密,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因为我父母有一点特别好,就是他们特别开明。我做的事情只要跟他们讲了,他们都是会表示理解和支持。我记得我18岁刚刚到外地上大学的时候,寝室里的室友们谈了恋爱都不敢跟家里说,但是我当时有了男朋友,我就写信告诉我父母了,我记得很清楚,他们给我回信说:你离家那么远,有一个人能够照顾你,挺好的。所以是这样的一种很开明开放的关系。

但是有一点让我特别不自在的,就是每次我回家我妈都会做几个拿手菜给我吃,或者去买一点贵一点的我爱吃的东西,做给我吃,但是呢,在饭桌上,我妈我爸明明也很爱吃那个东西,他们两个就几乎不动筷子,就想让我一个人把那一盘菜全吃完。每次这个时候啊,就是我吃那盘菜的时候,心里边还是有老大的压力的,我就是希望大家就都抢着吃,要是不够呢就多买一点,反正经济条件也允许,但是搞成这个样子啊,就搞得我负担很重的。

就这么一个小细节,都让我心里还是有负担和压力的,如果是我父母省吃俭用供我上学,或者是给我买房子,我觉得我是不会心里安宁和幸福的。

所以我就在想,如果父母不那么辛苦的付出,全为了孩子,完全没有自己的人生,孩子是不是会反而轻松自在一点?如果孩子也能不背负那么重的所谓孝顺之道,能够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是不是孩子的人生也会少一点遗憾?

央视名嘴朱迅:13年里2次患癌,下嫁湖南穷小子,被老公宠上天

央视“名嘴”朱迅,仿佛是为荧幕而生。她14岁主持央视节目,15岁主演电视,找她演戏的剧组一度追到了她的学校。

可惜她给自己设立了“三不接”原则,阻拦了大批剧本,自己的演艺道路也就这么被切断了。

后来她不顾家人反对,选择去日本留学。为了凑学费,洗厕所端盘子,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幸运的是,她在日本发展得很好。

就在大家以为,她会留在日本拼事业的时候,为了照顾母亲,她辞掉工作回到国内。之后,她下嫁穷小子王志,还给公公端屎擦尿,吃婆婆剩饭......历经了诸多辛酸。

年幼成名 出道即巅峰

朱迅出生于1973年,自小酷爱读书,离开学校后,也依然保持阅读习惯。所以,她身上总透着满满的书卷气。

1987年,中央电视台《我们这一代》招募主持人,朱迅成功入选。小小年纪的她,虽然青涩,却一点也不怯场,节目播出后,她收获了一众好评。

第二年,大姐朱迅红想竞选某个方便面的广告,便让朱迅作陪。谁知大姐没被选上,朱迅反倒被《摇滚青年》剧组的导演一眼看中。

导演想邀请她出演小小一角,对此,剧组的工作人员表示很不理解。因为剧中的小小化烟熏妆,烫爆炸头,十分叛逆,而朱迅一看就是听话的乖乖女,两个人在外形上完全不搭边。

面对众人的疑问,导演回答道:我看到了朱迅眼中的干净和渴望,她很适合这个角色。就这样,朱迅进入到《摇滚青年》的剧组,拍了第一部电影。

随着《摇滚青年》的播出,朱迅火遍大江南北,有无数粉丝给朱迅寄信,甚至还有不少人追到了朱迅的学校里,扰乱了学校的秩序。

朱迅的老师无可奈何,只能求助她父母,让他们做一做朱迅的思想工作,提醒朱迅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少去拍戏。

于是,当剧组再来约她拍戏的时候,朱迅便对外宣称自己有三种剧不接:一是戏不接,二是暴露戏不接,三是吻戏不接。由于后两条的限制,几乎没人再来找她拍戏,她的演艺事业也就搁置了。

不顾反对 留学日本

在朱迅心中,拍戏只是意外,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她要靠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于是,1990年,17岁的她决定去日本东京求学。

可朱迅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父母无力承担高额的留学费用,他们便对朱迅说:在留学这件事上,家里不会出一毛钱,想留学就自己赚学费吧

于是,朱迅开始到处打工。她初到日本,又是学生,早就在心里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她找工作也不挑剔,只要有人用她,她就去上班。就这样,她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打扫厕所。

这份工作,她做得十分艰难。不仅身体劳累,就连心灵上也饱受摧残。

有一次,她不小心弄脏了客人的衣服,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用刚掏完厕所的手按着她的头,逼她鞠躬道歉,这让她感觉到自己被侮辱了。

不过,即使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她依旧兢兢业业的工作。后来,她从扫厕所被调去了端盘子。虽然工作依旧非常辛苦,但是她不用再闻厕所的臭味了,为此她非常高兴。

朱迅干了几个月,总算凑够了学费。可谁料,在她即将步入大学时,被查出患上了血管癌。

这一变故来的太突然了,得知这个消息后,朱迅既慌张又难过。但她告诉自己,不能轻易向命运屈服。她难过了几天,就转变心态,配合治疗,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经历过这次病痛,朱迅的积蓄也花光了。她只能重新开始打工。1993年,朱迅在同学的推荐下,去NHK应聘主持人。负责人见到朱迅,竟然一眼就认出她是小小的扮演者,看完她的简历后,负责人当即决定聘用她。

于是,她开始主持NHK教育节目《中国语讲座》,没过多久,她又接下主持《中日歌会》的重担,正式进入主持行业。

凭借出色的主持能力,朱迅在日本主持界打下了一片天地。

回国打拼 从零开始

2000年,父亲打电话告诉朱迅,母亲患上了血瘤,需要做手术。为了照顾母亲,朱迅放弃了在日本的事业。正好那一年,央视《正大综艺》节目招聘主持人,凭借过硬的主持本领,朱迅获得了第一名,再一次成为央视的主持人。

不过,中国和日本的主持方式有些差异,刚回国的朱迅起初并不适应,甚至一度转到幕后。巨大的落差,让她对自己的业务能力产生了怀疑。

她也曾迷茫过,甚至一度产生怀疑:回国是不是做错了?

不过朱迅不是轻易被困难打倒的人。调整好心态后,她开始拼命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2006年以来,朱迅主持了很多央视大型节目,她的名字也重新被人提起。谁成想命运偏偏喜欢和她开玩笑。

2007年,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朱迅又被查出得了癌症,这一次是甲状腺癌。

一个人这一生,竟然能患两次癌症,这种概率极低的事情,就让朱迅遇见了。换作常人,怕是早就绝望了。但朱迅还是没有被打倒,她再次扛了过来。

2009年,她开始主持春晚,之后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主持多部节目,成了央视的当家花旦。

母亲冷漠 渴望母爱

朱迅是乐观派,即使在日本留学时过得再苦,也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可唯独一提起母亲,她的泪水总也止不住。在她心里,母亲的冷漠是她一生的痛。

朱迅家里有三个女儿,母亲对她的关心比较少。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对她淡淡的。

当年朱迅在日本打工,患上血管癌时,医生给她安排了两次手术。她独自一个人待在医院里,心中焦虑不安,希望母亲能来陪陪她。可是母亲只是在她第二次手术后,带着半块西瓜去医院里看了她一眼,甚至都没有久留。

之后,朱迅接到父亲的电话,知道母亲患血瘤住院后,她放弃了日本的事业,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伺候在母亲身旁。

本以为,母亲会因为自己的孝顺多疼爱她一些,谁知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漠。朱迅第二次患癌时正在国内,母亲却说朱迅有丈夫照顾,不需要她帮忙,仍旧不见人影。

不仅如此,母亲到了晚年,宁愿住老年公寓,也不和朱迅一起住。

每每提起此事,朱迅都哽咽到说不出话,她曾在节目中呼唤母亲回来看看她,可母亲从没有回应。

朱迅不理解为什么母亲对她这么冷淡。她从小就非常懂事,没有让父母操心,唯一和家里产生分歧的地方,就是去日本留学。可当她知道母亲生病后,已经立刻回国了。

母亲的疏离,成了她一生的心结。不过,亲情的缺失,在爱情上弥补回来了。

下嫁穷小子王志 吃婆婆剩饭

2004年,朱迅嫁给王志,当时的王志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主持人,很多人都认为他配不上朱迅。可朱迅却不这么觉得,二人婚后十分恩爱。

王志的妈妈对朱迅就像对亲生女儿一样,坐月子的时候对她无微不至,这让从未体会过母爱的朱迅十分感动。

朱迅是个懂感恩的人,公公婆婆对她的好,她都记在心底。从许多媒体的报道中,也能看到她经常带着婆婆出席活动,吃饭时会自然而然的把婆婆的剩饭吃掉。后来公公瘫痪,朱迅更是经常帮公公擦身翻背。

可就算婆婆对她十分疼爱,母亲给她带来的遗憾,始终无法弥补。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朱迅的母亲怎么可能不爱她。实际上,朱迅的很多心结,都源于两人缺乏沟通。母亲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朱迅从小就能干,不需要多关注,也能过得很好,但是她的姐姐都50多了,还单身一人在外漂泊,所以她就想多帮帮国外的大女儿。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虽然与母亲的关系有一些遗憾,但朱迅已经学会与自己和解,她曾在节目中表示,自己已经不再纠结过往的事情,现在只希望母亲能够幸福。

如今,朱迅家庭事业两手抓,也得到了渴望以久的“母爱”。其实朱迅与母亲的关系,我们在很多寻常家庭都能看到影子。

父母总是把心思花在相对弱势的孩子身上,对有能力的孩子反而不闻不问,甚至还会拿钱贴补弱势的一方,最终导致另一个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

朱迅是幸运的,虽然母爱有缺失,但她遇到了爱她的丈夫,宠她的婆婆,尊重她的公公。可这个世界上,仍然有不少人,因为在原生家庭缺少爱的滋养,受到严重的心灵创伤,从而变得郁郁寡欢。希望每一个母亲,都不要吝啬表达对孩子的爱。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父母平等的爱。

@艾弥儿 说

朱迅的长相还是挺喜庆的,之前也知道她在日本做过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做的也挺红火的。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她是因为母亲生病,毅然决然的选择中断了自己的主持事业,回了国,照顾母亲。但是看到她母亲对她的疏忽和冷漠,以及在她心里留下的创伤还是感觉挺难过的。

我最近其实也在思考血缘和亲情这件事情。首先不管是从社会新闻上,还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里,经常能听到的情节,就是父母为了孩子的前途,一辈子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金钱全都给了孩子,为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比如加班加点的工作,攒了钱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比如一辈子省吃俭用,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用攒下的所有钱给孩子在城市里付首付买房子的;比如为了帮孩子带孙子孙女儿,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的。通常大家都会在歌颂这样的一种付出和牺牲,觉得母爱父爱是非常伟大的。可是我最近在思考的反而是,到底要不要牺牲自己的人生去成全孩子的人生,谁的人生不是人生呢?

同样,如果反过来孩子对父母也是一样,有些孩子不太孝顺,有些孩子特别孝顺。孝顺孝顺,孝就是顺。有些孩子甚至会牺牲自己的一些选择,去按照父母期待的那个样子去度过自己的人生。包括选择大学和专业,包括选择自己的职业,甚至包括选择自己的结婚对象。觉得这样就是孝顺,只要能让父母踏实和安心,可以牺牲自己的人生道路,去成全父母的期望。还是那句话,谁的人生不是人生呢?

谁的人生不是只有一次,时光匆匆,过去了就不能再重新来过的人生呢?

所以最近我常常在想的就是,到底这种血缘和亲情,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人生选择?是不是某些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太过于密切,父母付出的有点过多了。这种过度会不会让子女心里背负非常沉重的负担呢。

我平时不跟我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过年过节,或者是孩子放寒假暑假,我都会带他们回姥姥姥爷家。回家之后啊,其实我们家的家庭关系一直特别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特别亲密,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因为我父母有一点特别好,就是他们特别开明。我做的事情只要跟他们讲了,他们都是会表示理解和支持。我记得我18岁刚刚到外地上大学的时候,寝室里的室友们谈了恋爱都不敢跟家里说,但是我当时有了男朋友,我就写信告诉我父母了,我记得很清楚,他们给我回信说:你离家那么远,有一个人能够照顾你,挺好的。所以是这样的一种很开明开放的关系。

但是有一点让我特别不自在的,就是每次我回家我妈都会做几个拿手菜给我吃,或者去买一点贵一点的我爱吃的东西,做给我吃,但是呢,在饭桌上,我妈我爸明明也很爱吃那个东西,他们两个就几乎不动筷子,就想让我一个人把那一盘菜全吃完。每次这个时候啊,就是我吃那盘菜的时候,心里边还是有老大的压力的,我就是希望大家就都抢着吃,要是不够呢就多买一点,反正经济条件也允许,但是搞成这个样子啊,就搞得我负担很重的。

就这么一个小细节,都让我心里还是有负担和压力的,如果是我父母省吃俭用供我上学,或者是给我买房子,我觉得我是不会心里安宁和幸福的。

所以我就在想,如果父母不那么辛苦的付出,全为了孩子,完全没有自己的人生,孩子是不是会反而轻松自在一点?如果孩子也能不背负那么重的所谓孝顺之道,能够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是不是孩子的人生也会少一点遗憾?

央视名嘴朱迅:13年里2次患癌,下嫁湖南穷小子,被老公宠上天

央视“名嘴”朱迅,仿佛是为荧幕而生。她14岁主持央视节目,15岁主演电视,找她演戏的剧组一度追到了她的学校。

可惜她给自己设立了“三不接”原则,阻拦了大批剧本,自己的演艺道路也就这么被切断了。

后来她不顾家人反对,选择去日本留学。为了凑学费,洗厕所端盘子,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幸运的是,她在日本发展得很好。

就在大家以为,她会留在日本拼事业的时候,为了照顾母亲,她辞掉工作回到国内。之后,她下嫁穷小子王志,还给公公端屎擦尿,吃婆婆剩饭......历经了诸多辛酸。

年幼成名 出道即巅峰

朱迅出生于1973年,自小酷爱读书,离开学校后,也依然保持阅读习惯。所以,她身上总透着满满的书卷气。

1987年,中央电视台《我们这一代》招募主持人,朱迅成功入选。小小年纪的她,虽然青涩,却一点也不怯场,节目播出后,她收获了一众好评。

第二年,大姐朱迅红想竞选某个方便面的广告,便让朱迅作陪。谁知大姐没被选上,朱迅反倒被《摇滚青年》剧组的导演一眼看中。

导演想邀请她出演小小一角,对此,剧组的工作人员表示很不理解。因为剧中的小小化烟熏妆,烫爆炸头,十分叛逆,而朱迅一看就是听话的乖乖女,两个人在外形上完全不搭边。

面对众人的疑问,导演回答道:我看到了朱迅眼中的干净和渴望,她很适合这个角色。就这样,朱迅进入到《摇滚青年》的剧组,拍了第一部电影。

随着《摇滚青年》的播出,朱迅火遍大江南北,有无数粉丝给朱迅寄信,甚至还有不少人追到了朱迅的学校里,扰乱了学校的秩序。

朱迅的老师无可奈何,只能求助她父母,让他们做一做朱迅的思想工作,提醒朱迅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少去拍戏。

于是,当剧组再来约她拍戏的时候,朱迅便对外宣称自己有三种剧不接:一是戏不接,二是暴露戏不接,三是吻戏不接。由于后两条的限制,几乎没人再来找她拍戏,她的演艺事业也就搁置了。

不顾反对 留学日本

在朱迅心中,拍戏只是意外,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她要靠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于是,1990年,17岁的她决定去日本东京求学。

可朱迅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父母无力承担高额的留学费用,他们便对朱迅说:在留学这件事上,家里不会出一毛钱,想留学就自己赚学费吧

于是,朱迅开始到处打工。她初到日本,又是学生,早就在心里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她找工作也不挑剔,只要有人用她,她就去上班。就这样,她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打扫厕所。

这份工作,她做得十分艰难。不仅身体劳累,就连心灵上也饱受摧残。

有一次,她不小心弄脏了客人的衣服,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用刚掏完厕所的手按着她的头,逼她鞠躬道歉,这让她感觉到自己被侮辱了。

不过,即使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她依旧兢兢业业的工作。后来,她从扫厕所被调去了端盘子。虽然工作依旧非常辛苦,但是她不用再闻厕所的臭味了,为此她非常高兴。

朱迅干了几个月,总算凑够了学费。可谁料,在她即将步入大学时,被查出患上了血管癌。

这一变故来的太突然了,得知这个消息后,朱迅既慌张又难过。但她告诉自己,不能轻易向命运屈服。她难过了几天,就转变心态,配合治疗,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经历过这次病痛,朱迅的积蓄也花光了。她只能重新开始打工。1993年,朱迅在同学的推荐下,去NHK应聘主持人。负责人见到朱迅,竟然一眼就认出她是小小的扮演者,看完她的简历后,负责人当即决定聘用她。

于是,她开始主持NHK教育节目《中国语讲座》,没过多久,她又接下主持《中日歌会》的重担,正式进入主持行业。

凭借出色的主持能力,朱迅在日本主持界打下了一片天地。

回国打拼 从零开始

2000年,父亲打电话告诉朱迅,母亲患上了血瘤,需要做手术。为了照顾母亲,朱迅放弃了在日本的事业。正好那一年,央视《正大综艺》节目招聘主持人,凭借过硬的主持本领,朱迅获得了第一名,再一次成为央视的主持人。

不过,中国和日本的主持方式有些差异,刚回国的朱迅起初并不适应,甚至一度转到幕后。巨大的落差,让她对自己的业务能力产生了怀疑。

她也曾迷茫过,甚至一度产生怀疑:回国是不是做错了?

不过朱迅不是轻易被困难打倒的人。调整好心态后,她开始拼命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2006年以来,朱迅主持了很多央视大型节目,她的名字也重新被人提起。谁成想命运偏偏喜欢和她开玩笑。

2007年,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朱迅又被查出得了癌症,这一次是甲状腺癌。

一个人这一生,竟然能患两次癌症,这种概率极低的事情,就让朱迅遇见了。换作常人,怕是早就绝望了。但朱迅还是没有被打倒,她再次扛了过来。

2009年,她开始主持春晚,之后更是一路高歌猛进,主持多部节目,成了央视的当家花旦。

母亲冷漠 渴望母爱

朱迅是乐观派,即使在日本留学时过得再苦,也没有流下一滴眼泪。可唯独一提起母亲,她的泪水总也止不住。在她心里,母亲的冷漠是她一生的痛。

朱迅家里有三个女儿,母亲对她的关心比较少。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总是对她淡淡的。

当年朱迅在日本打工,患上血管癌时,医生给她安排了两次手术。她独自一个人待在医院里,心中焦虑不安,希望母亲能来陪陪她。可是母亲只是在她第二次手术后,带着半块西瓜去医院里看了她一眼,甚至都没有久留。

之后,朱迅接到父亲的电话,知道母亲患血瘤住院后,她放弃了日本的事业,马不停蹄地赶回来,伺候在母亲身旁。

本以为,母亲会因为自己的孝顺多疼爱她一些,谁知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漠。朱迅第二次患癌时正在国内,母亲却说朱迅有丈夫照顾,不需要她帮忙,仍旧不见人影。

不仅如此,母亲到了晚年,宁愿住老年公寓,也不和朱迅一起住。

每每提起此事,朱迅都哽咽到说不出话,她曾在节目中呼唤母亲回来看看她,可母亲从没有回应。

朱迅不理解为什么母亲对她这么冷淡。她从小就非常懂事,没有让父母操心,唯一和家里产生分歧的地方,就是去日本留学。可当她知道母亲生病后,已经立刻回国了。

母亲的疏离,成了她一生的心结。不过,亲情的缺失,在爱情上弥补回来了。

下嫁穷小子王志 吃婆婆剩饭

2004年,朱迅嫁给王志,当时的王志还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主持人,很多人都认为他配不上朱迅。可朱迅却不这么觉得,二人婚后十分恩爱。

王志的妈妈对朱迅就像对亲生女儿一样,坐月子的时候对她无微不至,这让从未体会过母爱的朱迅十分感动。

朱迅是个懂感恩的人,公公婆婆对她的好,她都记在心底。从许多媒体的报道中,也能看到她经常带着婆婆出席活动,吃饭时会自然而然的把婆婆的剩饭吃掉。后来公公瘫痪,朱迅更是经常帮公公擦身翻背。

可就算婆婆对她十分疼爱,母亲给她带来的遗憾,始终无法弥补。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朱迅的母亲怎么可能不爱她。实际上,朱迅的很多心结,都源于两人缺乏沟通。母亲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朱迅从小就能干,不需要多关注,也能过得很好,但是她的姐姐都50多了,还单身一人在外漂泊,所以她就想多帮帮国外的大女儿。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虽然与母亲的关系有一些遗憾,但朱迅已经学会与自己和解,她曾在节目中表示,自己已经不再纠结过往的事情,现在只希望母亲能够幸福。

如今,朱迅家庭事业两手抓,也得到了渴望以久的“母爱”。其实朱迅与母亲的关系,我们在很多寻常家庭都能看到影子。

父母总是把心思花在相对弱势的孩子身上,对有能力的孩子反而不闻不问,甚至还会拿钱贴补弱势的一方,最终导致另一个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

朱迅是幸运的,虽然母爱有缺失,但她遇到了爱她的丈夫,宠她的婆婆,尊重她的公公。可这个世界上,仍然有不少人,因为在原生家庭缺少爱的滋养,受到严重的心灵创伤,从而变得郁郁寡欢。希望每一个母亲,都不要吝啬表达对孩子的爱。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父母平等的爱。

@艾弥儿 说

朱迅的长相还是挺喜庆的,之前也知道她在日本做过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做的也挺红火的。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她是因为母亲生病,毅然决然的选择中断了自己的主持事业,回了国,照顾母亲。但是看到她母亲对她的疏忽和冷漠,以及在她心里留下的创伤还是感觉挺难过的。

我最近其实也在思考血缘和亲情这件事情。首先不管是从社会新闻上,还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里,经常能听到的情节,就是父母为了孩子的前途,一辈子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金钱全都给了孩子,为孩子付出了太多太多。比如加班加点的工作,攒了钱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比如一辈子省吃俭用,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用攒下的所有钱给孩子在城市里付首付买房子的;比如为了帮孩子带孙子孙女儿,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的。通常大家都会在歌颂这样的一种付出和牺牲,觉得母爱父爱是非常伟大的。可是我最近在思考的反而是,到底要不要牺牲自己的人生去成全孩子的人生,谁的人生不是人生呢?

同样,如果反过来孩子对父母也是一样,有些孩子不太孝顺,有些孩子特别孝顺。孝顺孝顺,孝就是顺。有些孩子甚至会牺牲自己的一些选择,去按照父母期待的那个样子去度过自己的人生。包括选择大学和专业,包括选择自己的职业,甚至包括选择自己的结婚对象。觉得这样就是孝顺,只要能让父母踏实和安心,可以牺牲自己的人生道路,去成全父母的期望。还是那句话,谁的人生不是人生呢?

谁的人生不是只有一次,时光匆匆,过去了就不能再重新来过的人生呢?

所以最近我常常在想的就是,到底这种血缘和亲情,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人生选择?是不是某些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太过于密切,父母付出的有点过多了。这种过度会不会让子女心里背负非常沉重的负担呢。

我平时不跟我父母生活在一起,但是过年过节,或者是孩子放寒假暑假,我都会带他们回姥姥姥爷家。回家之后啊,其实我们家的家庭关系一直特别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特别亲密,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因为我父母有一点特别好,就是他们特别开明。我做的事情只要跟他们讲了,他们都是会表示理解和支持。我记得我18岁刚刚到外地上大学的时候,寝室里的室友们谈了恋爱都不敢跟家里说,但是我当时有了男朋友,我就写信告诉我父母了,我记得很清楚,他们给我回信说:你离家那么远,有一个人能够照顾你,挺好的。所以是这样的一种很开明开放的关系。

但是有一点让我特别不自在的,就是每次我回家我妈都会做几个拿手菜给我吃,或者去买一点贵一点的我爱吃的东西,做给我吃,但是呢,在饭桌上,我妈我爸明明也很爱吃那个东西,他们两个就几乎不动筷子,就想让我一个人把那一盘菜全吃完。每次这个时候啊,就是我吃那盘菜的时候,心里边还是有老大的压力的,我就是希望大家就都抢着吃,要是不够呢就多买一点,反正经济条件也允许,但是搞成这个样子啊,就搞得我负担很重的。

就这么一个小细节,都让我心里还是有负担和压力的,如果是我父母省吃俭用供我上学,或者是给我买房子,我觉得我是不会心里安宁和幸福的。

所以我就在想,如果父母不那么辛苦的付出,全为了孩子,完全没有自己的人生,孩子是不是会反而轻松自在一点?如果孩子也能不背负那么重的所谓孝顺之道,能够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是不是孩子的人生也会少一点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