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你是出生在哪个地方 你出生地是哪里英语怎么说

你是出生在哪个地方 你出生地是哪里英语怎么说

本文目录一览:

“你是哪里人”问的是出生地还是籍贯?这两者有何区别?

本节概述

传统的习惯,讲一个人哪里人不是介绍出生地,而是要介绍籍贯。最开始有籍贯的时候,是指户籍登记的地方,籍就是户籍。但从魏晋以后这一段时间里面跟门第紧密结合。因为籍贯就是户籍登记的地方,那么户籍又是跟一个家庭一个个人可以获得的权利跟必须承担的义务要结合在一起。

本节内容

去年我在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地名大会》节目中担任嘉宾,出场的时候主持人要求介绍自己是哪里人,我就报了一个绍兴,熟悉我的朋友说,“你不是明明出生在湖州,怎么介绍绍兴?”我告诉他们传统的习惯,讲一个人哪里人不是介绍出生地,而是要介绍籍贯。

根据我们现行的规定,籍贯一般要根据自己出生的时候祖父的住地,如果祖父已经不在了,也是祖父生前的住地,把这个作为籍贯,虽然我自己是出生在当时浙江省的吴兴县,就是今天湖州,但是我的父亲是出生在浙江绍兴,也就是说我已经去世的祖父,他的住地是在浙江绍兴,那么这就是我的籍贯。但最开始有籍贯的时候是指户籍登记的地方,“籍”就是户籍。

秦始皇统一以后在全国实行户籍登记制度,所以每一个百姓都必须在住地登记户籍,在户籍册上面登记。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汉时候的实物,比如在济源出土的汉朝的木简上面,有的就很明白的写着某某人、某郡、某县、某里、几岁、身高几尺几寸、相貌特征,这个就是当时户籍上的内容。

户籍还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的身份要登记在不同的户籍上面,比如当官的人有官籍、商人有商籍,当时还规定商人本人登记商籍,连他的儿子和孙子也都是要登记在商籍上面,这个身份是不能随便改变的。

如果你这个离开了住地没有办手续,那么这就叫脱籍。如果你到了外面合法的登记,可以把户籍寄在这里,这叫寄籍。流亡、逃亡或者天灾人祸中间迁移了,等到秩序恢复以后必须重新落籍,这样才能成为合法的居民,或者到原籍重新登记,或者在居住的地方登记,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登记的,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在正常情况下面,古代的极大多数人的户籍所在地就是他的居住地,因为在农业社会一般情况下面人口迁移是很少的,再加上安土重迁的观念、宗族观念,所以一般情况今天我们讲的籍贯,也就是当时大多数人的居住地。

但是也有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流动人口,当官的到首都或者其他地方当官,比如经商的、行医的,像这些少数人会离开自己的户籍登记地,但是他们的户籍基本上还是保留在原地的,也不是随便到外地就可以登记户口的。

像有些特殊的地区,比如汉朝的首都长安是不许迁入户口的,即使在长安当官,要是没有在长安落户的话,退休以后或者被免官以后就得回到原籍,他们在长安出生的子女也必须跟着家长到原籍去登记户籍,尽管他们出生地在长安,甚至有的(人)根本没有到过家乡,但是还不能够在长安落户的。

边疆地区也是这样严格控制的,那些到那里服役的或者派驻在那里的将士,一般服役期满也还是要回到家乡,所以他们的户籍上面登记的内容,比如说我们看到在居延当时已经是西北的边疆地区了,那么来服役的人上面登记的都还是家乡的郡、县、里。

到了曹魏的时候实行九品中正制,派出专门的人员叫做“中正”,就是不同等级的中正由他们来选拔评荐人物,这些选拔对象(被)评成九品,根据什么标准呢?两个部分,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家世、家庭出身;第二部分是行状,就是表现。主要是前面部分,所以这样就把不同的家庭、家族,按照他们的地位、声望、影响把他分成不同的品,在这个基础上再来选,根据他的表现,再根据总的给他一个评价,评定一个等级。根据这个等第,以后由官方来任命或者提拔。

官员与中正九品对应的关系

由于家世部分占了主要的地位,所以中正评品的结果就慢慢区别出一些高门以及寒门,所以以后选拔人才、提升官员主要就在高门中间,寒门往往是没有机会,门第高的就出高官,有的人生下来就有地位,而寒门的人即使表现优秀很突出,但是始终进不了高层。

门第当然跟他的姓氏有关,姓王的、姓张的,但是这样的姓氏很普遍的,所以为了分清楚是哪里的家族、哪里的门第,必定要跟他的籍贯联系在一起,所以高门不是说姓张姓王的或者某某人,因为这样的家族本身都是绵延世袭,所以应该是某某地的什么家。比如说太原的王氏、琅琊的王氏这些都是高门,比如说陈郡的谢氏,像北方有旬阳的郑氏、清河的崔氏,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高门。这些高门长盛不衰,而寒门要想改变成为高门就非常困难。

在高门里面有一些门第简直是高不可攀,比如同样是王氏,我们知道琅琊的王氏出了好多人,像当年辅佐东晋建国的王导,甚至有这样的说法,“王与马共天下”,就是王导的王家跟东晋皇帝司马睿的司马家。

晋元帝王导

但是太原的王氏一般认为门第更高,到了南朝刘宋初年,太原王氏的王愉,因为得罪了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最后被刘裕灭门,他家里一个小孩王慧龙当时只有14岁历尽艰辛终于逃脱,辗转投奔北魏。北魏的大臣崔浩是非常重视门第的,听说王慧龙是太原的王氏,太原的王氏一般有一个特征都是大鼻子,所以他一看到王慧龙,马上肯定这真的是王家的孩子,真是贵种。为什么呢?因为他也是大鼻子。

太原王氏族谱

因为这样讲究门第,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郡望,某一个姓氏他最高贵的门第出在哪个地方。比如说李氏,唐朝皇帝是陇西人,陇西李氏,陇西就成为李氏的郡望,就是李氏里面最高贵的。宋朝赵匡胤,赵家是天水人,天水赵氏,天水成为赵氏的郡望。

由于高门寒门注定了自己的命运,轻易很难改变,所以有些不是高门的人就千方百计想通过比如说伪造家谱或者想办法改变籍贯,这样来达到自己攀上高门、伪装高门的目的。因为家谱不容易篡改,你要在人家高门的家谱把你的名字写上或者要挤进去这是不容易的。

那么第一步就是改变籍贯,比如王家,我现在一下子虽然进不了门第最高的太原王氏的家谱,我先想办法把我的籍贯改成太原,以后有机会可以编造伺隙,跟你近的攀不上,攀远的也许还可以攀上,所以就采取这个办法。

所以在南朝的时候,朝廷经常专门组织人去查有关的户籍记录,叫“揭发巧伪”,就是揭发这种弄虚作假的现象,弄虚作假主要就是首先通过改变籍贯,然后再想办法靠拢高门或者跟高门结上关系。

所以籍贯曾经在中国,从魏晋以后这一段时间里面跟门第紧密结合。

因为籍贯就是户籍登记的地方,那么户籍又是跟一个家庭、一个个人可以获得的权利跟必须承担的义务要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征收赋役,有劳役制度的时候服劳役、官员家庭享受特权,都是跟户籍登记的,而且科举制度也是跟户籍和籍贯紧密的结合的。

科举是有名额的,秀才、举人这一级是把名额分到地方上的,到了进士这一级才是择优录取,由于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而科举的名额,特别是基层的名额,还要讲究平衡,所以实际上各个省之间的差异就非常的大。比如说江苏,到明清的时候经济文化发达、人口密集,摊给江苏的名额不可能太多,所以录取举人的指标大概每一百万人口里面,跟云南相比的话,云南是江苏的10倍,贵州是江苏的4倍,录取的标准差异就非常大。

又比如说海峡两岸,福建的漳州、泉州这一带录取的名额就比较低,但是建府不久的台湾相对来说名额就比较多,所以福建漳州、泉州有一些人迁往台湾的目的就是高考移民,到台湾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本来文化基础差,所以它的标准就比较低,但是名额是固定的,你过去的话同样的成绩在福建的漳州、泉州也许考不上,到台湾就有可能考上,这个还是合法的 。

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人走捷径、打擦边球,这个就是一种冒籍,比如清朝著名的史学家赵翼,他是常州人,江苏常州这个地方名额很紧,本来就是人才多、要求高。他正好有叔父在北京、天津一带经商,在那经商虽然没有正式籍贯,但他可以报商籍。就像我们现在招商引资,给有些商人、企业家就可以在本地给你报一个商籍。那么他就投奔他的叔父,因为叔父的商籍是挂在天津、北京,北方的,他就在那里去考试并且参加顺天的乡试,这样就考取了举人,接下去又考上了进士,并且最高等级的考试中间被皇帝圈定为探花,全国高考第二名。但是要是他没有这个举人的身份是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的,如果他在常州未必考得上举人,没有举人资格上一步也是没法往上去的,这打了个擦边球。还有就完全是冒充的,冒充被发现不但要撤销而且要治罪,所以有的人冒充成功以后,从此籍贯就不敢改回来了。

还有像明朝朱元璋实行卫所制度,在卫所里的籍贯登记的人,就是军籍,军人的家族后代。军籍有种种限制的,有些人为了考科举,为了做其他事,就想办法把户口挂在民籍上面冒籍,这个理论上讲查出来也是犯罪。而且为了要核对有的人到底是不是军籍,还专门派人到南京后湖,这里储存着明朝每十年编一次的户籍,叫做黄籍,在这里面去查,作为核对。

所以籍贯看来是个简单的自己户籍所在的地方,但是由于户籍有不同的含金量,户籍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往往会选择不按照实际情况登记籍贯,这是我们在学历史的时候必须注意的。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你是哪里人”问的是出生地还是籍贯?这两者有何区别?

本节概述

传统的习惯,讲一个人哪里人不是介绍出生地,而是要介绍籍贯。最开始有籍贯的时候,是指户籍登记的地方,籍就是户籍。但从魏晋以后这一段时间里面跟门第紧密结合。因为籍贯就是户籍登记的地方,那么户籍又是跟一个家庭一个个人可以获得的权利跟必须承担的义务要结合在一起。

本节内容

去年我在中央电视台的《中国地名大会》节目中担任嘉宾,出场的时候主持人要求介绍自己是哪里人,我就报了一个绍兴,熟悉我的朋友说,“你不是明明出生在湖州,怎么介绍绍兴?”我告诉他们传统的习惯,讲一个人哪里人不是介绍出生地,而是要介绍籍贯。

根据我们现行的规定,籍贯一般要根据自己出生的时候祖父的住地,如果祖父已经不在了,也是祖父生前的住地,把这个作为籍贯,虽然我自己是出生在当时浙江省的吴兴县,就是今天湖州,但是我的父亲是出生在浙江绍兴,也就是说我已经去世的祖父,他的住地是在浙江绍兴,那么这就是我的籍贯。但最开始有籍贯的时候是指户籍登记的地方,“籍”就是户籍。

秦始皇统一以后在全国实行户籍登记制度,所以每一个百姓都必须在住地登记户籍,在户籍册上面登记。我们现在看到的西汉时候的实物,比如在济源出土的汉朝的木简上面,有的就很明白的写着某某人、某郡、某县、某里、几岁、身高几尺几寸、相貌特征,这个就是当时户籍上的内容。

户籍还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的身份要登记在不同的户籍上面,比如当官的人有官籍、商人有商籍,当时还规定商人本人登记商籍,连他的儿子和孙子也都是要登记在商籍上面,这个身份是不能随便改变的。

如果你这个离开了住地没有办手续,那么这就叫脱籍。如果你到了外面合法的登记,可以把户籍寄在这里,这叫寄籍。流亡、逃亡或者天灾人祸中间迁移了,等到秩序恢复以后必须重新落籍,这样才能成为合法的居民,或者到原籍重新登记,或者在居住的地方登记,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登记的,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在正常情况下面,古代的极大多数人的户籍所在地就是他的居住地,因为在农业社会一般情况下面人口迁移是很少的,再加上安土重迁的观念、宗族观念,所以一般情况今天我们讲的籍贯,也就是当时大多数人的居住地。

但是也有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流动人口,当官的到首都或者其他地方当官,比如经商的、行医的,像这些少数人会离开自己的户籍登记地,但是他们的户籍基本上还是保留在原地的,也不是随便到外地就可以登记户口的。

像有些特殊的地区,比如汉朝的首都长安是不许迁入户口的,即使在长安当官,要是没有在长安落户的话,退休以后或者被免官以后就得回到原籍,他们在长安出生的子女也必须跟着家长到原籍去登记户籍,尽管他们出生地在长安,甚至有的(人)根本没有到过家乡,但是还不能够在长安落户的。

边疆地区也是这样严格控制的,那些到那里服役的或者派驻在那里的将士,一般服役期满也还是要回到家乡,所以他们的户籍上面登记的内容,比如说我们看到在居延当时已经是西北的边疆地区了,那么来服役的人上面登记的都还是家乡的郡、县、里。

到了曹魏的时候实行九品中正制,派出专门的人员叫做“中正”,就是不同等级的中正由他们来选拔评荐人物,这些选拔对象(被)评成九品,根据什么标准呢?两个部分,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家世、家庭出身;第二部分是行状,就是表现。主要是前面部分,所以这样就把不同的家庭、家族,按照他们的地位、声望、影响把他分成不同的品,在这个基础上再来选,根据他的表现,再根据总的给他一个评价,评定一个等级。根据这个等第,以后由官方来任命或者提拔。

官员与中正九品对应的关系

由于家世部分占了主要的地位,所以中正评品的结果就慢慢区别出一些高门以及寒门,所以以后选拔人才、提升官员主要就在高门中间,寒门往往是没有机会,门第高的就出高官,有的人生下来就有地位,而寒门的人即使表现优秀很突出,但是始终进不了高层。

门第当然跟他的姓氏有关,姓王的、姓张的,但是这样的姓氏很普遍的,所以为了分清楚是哪里的家族、哪里的门第,必定要跟他的籍贯联系在一起,所以高门不是说姓张姓王的或者某某人,因为这样的家族本身都是绵延世袭,所以应该是某某地的什么家。比如说太原的王氏、琅琊的王氏这些都是高门,比如说陈郡的谢氏,像北方有旬阳的郑氏、清河的崔氏,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高门。这些高门长盛不衰,而寒门要想改变成为高门就非常困难。

在高门里面有一些门第简直是高不可攀,比如同样是王氏,我们知道琅琊的王氏出了好多人,像当年辅佐东晋建国的王导,甚至有这样的说法,“王与马共天下”,就是王导的王家跟东晋皇帝司马睿的司马家。

晋元帝王导

但是太原的王氏一般认为门第更高,到了南朝刘宋初年,太原王氏的王愉,因为得罪了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最后被刘裕灭门,他家里一个小孩王慧龙当时只有14岁历尽艰辛终于逃脱,辗转投奔北魏。北魏的大臣崔浩是非常重视门第的,听说王慧龙是太原的王氏,太原的王氏一般有一个特征都是大鼻子,所以他一看到王慧龙,马上肯定这真的是王家的孩子,真是贵种。为什么呢?因为他也是大鼻子。

太原王氏族谱

因为这样讲究门第,就形成了一种所谓的郡望,某一个姓氏他最高贵的门第出在哪个地方。比如说李氏,唐朝皇帝是陇西人,陇西李氏,陇西就成为李氏的郡望,就是李氏里面最高贵的。宋朝赵匡胤,赵家是天水人,天水赵氏,天水成为赵氏的郡望。

由于高门寒门注定了自己的命运,轻易很难改变,所以有些不是高门的人就千方百计想通过比如说伪造家谱或者想办法改变籍贯,这样来达到自己攀上高门、伪装高门的目的。因为家谱不容易篡改,你要在人家高门的家谱把你的名字写上或者要挤进去这是不容易的。

那么第一步就是改变籍贯,比如王家,我现在一下子虽然进不了门第最高的太原王氏的家谱,我先想办法把我的籍贯改成太原,以后有机会可以编造伺隙,跟你近的攀不上,攀远的也许还可以攀上,所以就采取这个办法。

所以在南朝的时候,朝廷经常专门组织人去查有关的户籍记录,叫“揭发巧伪”,就是揭发这种弄虚作假的现象,弄虚作假主要就是首先通过改变籍贯,然后再想办法靠拢高门或者跟高门结上关系。

所以籍贯曾经在中国,从魏晋以后这一段时间里面跟门第紧密结合。

因为籍贯就是户籍登记的地方,那么户籍又是跟一个家庭、一个个人可以获得的权利跟必须承担的义务要结合在一起。比如说征收赋役,有劳役制度的时候服劳役、官员家庭享受特权,都是跟户籍登记的,而且科举制度也是跟户籍和籍贯紧密的结合的。

科举是有名额的,秀才、举人这一级是把名额分到地方上的,到了进士这一级才是择优录取,由于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而科举的名额,特别是基层的名额,还要讲究平衡,所以实际上各个省之间的差异就非常的大。比如说江苏,到明清的时候经济文化发达、人口密集,摊给江苏的名额不可能太多,所以录取举人的指标大概每一百万人口里面,跟云南相比的话,云南是江苏的10倍,贵州是江苏的4倍,录取的标准差异就非常大。

又比如说海峡两岸,福建的漳州、泉州这一带录取的名额就比较低,但是建府不久的台湾相对来说名额就比较多,所以福建漳州、泉州有一些人迁往台湾的目的就是高考移民,到台湾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本来文化基础差,所以它的标准就比较低,但是名额是固定的,你过去的话同样的成绩在福建的漳州、泉州也许考不上,到台湾就有可能考上,这个还是合法的 。

在这种情况下,也有人走捷径、打擦边球,这个就是一种冒籍,比如清朝著名的史学家赵翼,他是常州人,江苏常州这个地方名额很紧,本来就是人才多、要求高。他正好有叔父在北京、天津一带经商,在那经商虽然没有正式籍贯,但他可以报商籍。就像我们现在招商引资,给有些商人、企业家就可以在本地给你报一个商籍。那么他就投奔他的叔父,因为叔父的商籍是挂在天津、北京,北方的,他就在那里去考试并且参加顺天的乡试,这样就考取了举人,接下去又考上了进士,并且最高等级的考试中间被皇帝圈定为探花,全国高考第二名。但是要是他没有这个举人的身份是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的,如果他在常州未必考得上举人,没有举人资格上一步也是没法往上去的,这打了个擦边球。还有就完全是冒充的,冒充被发现不但要撤销而且要治罪,所以有的人冒充成功以后,从此籍贯就不敢改回来了。

还有像明朝朱元璋实行卫所制度,在卫所里的籍贯登记的人,就是军籍,军人的家族后代。军籍有种种限制的,有些人为了考科举,为了做其他事,就想办法把户口挂在民籍上面冒籍,这个理论上讲查出来也是犯罪。而且为了要核对有的人到底是不是军籍,还专门派人到南京后湖,这里储存着明朝每十年编一次的户籍,叫做黄籍,在这里面去查,作为核对。

所以籍贯看来是个简单的自己户籍所在的地方,但是由于户籍有不同的含金量,户籍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所以往往会选择不按照实际情况登记籍贯,这是我们在学历史的时候必须注意的。

如果您喜欢本讲内容

可以随手保存下方海报

分享至您的朋友圈

你是几月出生?透露了你的福气和身份,对照一下,你属于哪一种?

春风拂面,花开正艳。我和一位神秘的老者相遇在一座古老的寺庙前,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白发苍苍的头上,仿佛为他镶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辉。我忍不住被他那深邃的眼神所吸引,于是好奇地问道:“您好,您看起来似乎很有故事,可以告诉我您的故事吗?”

老者微微一笑,点头表示同意。他开始说起自己的一生:“我是在一个春天降生的,当时花朵盛开,仿佛是大地送给我的礼物。我的父母都是信奉的人,所以他们给了我一个与生俱来的名字——春生。他们相信,我注定有一生的福气和身份。”

我不禁感到好奇,于是追问:“春生,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美好,那么您认为您的福气和身份是什么样的呢?”老者深深地叹了口气,说:“福气和身份,并不是名字能够决定的。我的一生经历了风风雨雨,有欢笑也有泪水。而身份,更多的是在奋斗和努力中赢得的。”

他的话让我陷入了深思,仿佛在思考着自己的一生。老者接着说:“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家境贫寒。但我的父母一直教导我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努力奋斗,这样才能拥有真正的福气。我年轻时,离开了故乡,踏上了追寻梦想的旅途。”

在他的叙述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画面,一个年轻的春生踏着青春的步伐,迎着风雨,向着远方奔去。他告诉我,他曾经历了艰辛,也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和波折,但他从未放弃对幸福的追求。

我想起了自己,想起了我的名字。我问道:“那么,您认为我的福气和身份是什么样的呢?”老者笑了笑,沉吟片刻后说:“年轻人,福气和身份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你的努力和选择中逐渐展现。不要局限于名字的含义,而是要用心去追求你想要的生活。”

这番话让我受益匪浅,仿佛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们继续交谈,谈及梦想、奋斗和生命的意义。老者的故事成为了我心灵深处的一片落叶,带给我对生活更加深刻的思考。

太阳逐渐西沉,我们告别了,但老者的故事一直留在我的心中。我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仿佛变得更加明朗。我不再仅仅局限于名字所带来的标签,而是更加注重用心去生活,去追求那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福气和身份。

每一天,我都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和希望。我明白了,福气和身份并非是命运的束缚,而是在奋斗中逐渐铸就的珍贵财富。而我的名字,也变得更加有意义,因为它见证了我追逐梦想的每一步。

用一句话证明你出生在哪个城市,这很简单

我的家乡是一个三线城市,风景秀美而名气小众,青山绿水却外人难知,要不您猜猜看,这是哪里?

一,南依衡岳余脉,北引洞庭云梦。中国 历史 上没改城市名只有五个,家乡算其中。

二,屈原在此天问,关羽单刀赴会,润之曾经游学。

三,羽毛球之乡,黑茶原产地。

四,出过胡林翼,也出走过郭美美。

五,还猜不出吗?资江尾闾,将注入洞庭的那一段,大老爷们住三天,自家老婆爱一世!

我可以找到很多话来证明自己生活的地方:

1)老板,来份凉皮,再来个肉夹馍。

2)老板,来份油泼面

3)这个die起来美很

4)你个瓜婆娘、瓜娃子

5)走,出去shua(三调)走

6)丝绸之后的起点

7)闻名世界的兵马俑

8)13朝古都

9)贾平凹、陈忠实、张艺谋等

10)小升初教育问题乱象丛生

11)房价就像坐火箭,蹭蹭升

太简单了 用环境说 九河下梢 退海之地

用吃的说 四大扒 八大碗 冬令四珍 紫蟹银鱼。三绝我都不说

用景点说 蓟北雄关、三盘暮雨、古刹晨钟、海门古塞、沽水流霞、故里寻踪、双城醉月、龙潭浮翠、中环彩练。你知道都是哪么?

用学校说 周总理母校 和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

用俗语说 天天乐道 津津有味

你猜这是哪里?

我所在的城市——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它自古以来被称为江南“鱼米之乡”,人杰地灵久负盛名,它被三湘四水环绕,又有芙蓉国里花开,青年求学之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讲学此处,至今书院大门外还悬挂有“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楹联,成为千余年来教育史上的佳话。

近现代更有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首的曾国藩在此创建有别于八旗和绿营官兵的“勇”,从无到有,历经鏖战打败曾经锐不可当的太平天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为大清朝续命50余年,其后这座城市的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开始大有起色,一跃成为开创近代学习风气之先河,引领新主义革命之先驱的圣地。

上世纪积贫积弱之时,倭寇铁蹄入侵,短短时间内从南到北大好河山半壁沦陷,可这座英雄的城市在著名将领薛岳的领导下,从1938年至1944年历经四次保卫战,消灭倭寇十余万,自身也付出伤亡13万多人的惨痛代价,沉重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打破了其速胜灭亡中国的企图,使这座城市增添了不惧抵抗外辱的厚重 历史 文化沉淀。

潇湘多别离,风起芙蓉洲。

江上人已远,夕阳满中流。

借用唐代诗人张籍的诗描述故乡之美,各位可曾明白我的故乡到底是哪座城市?

诚邀回答!

这个回答太简单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标志性代表、只要一说这些标志性东西就能找到相对应的城市!比如:

成都都会有很多很多标志性的说法

1.天府之国

2.一座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3.熊猫的故乡

4.休闲之都、盖碗茶等

5.变脸绝活

这些都能代表成都

重庆:

1.山城

2.火锅之都

3.雾都

4.棒棒军

其他成都会有这样一些的标签,完全不用说城市名,直接说这些标签,大家都能对号入座,想到是哪座城市那个地方啦!

你知道是什么城市了吗?

这里是泉水之都,这里泉水甲天下!

这里“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里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故乡!

这里还是是著名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乡!

老舍曾在这里生活过,并写出名篇“XX(本城市)的冬天”!

这里有天下第一泉!

有人写下“海右此亭古,XX名士多”,这座城市有大舜、闵子骞、秦琼、张养浩等一系列名士!

这是一座兼具古老文明和现代风采的美丽城市,它位于河北省南端与晋、豫、鲁接壤。西依太行山脉,东临华北平原。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 历史 ,使它拥有了很多的自然景观与三千年古老的文化遗产。京娘湖景区、七步沟景区、南北响嘡石窟、娲皇宫石窟等等,一步一风景,一景一典故的成语之乡。诸如《毛遂自荐》、《黄粱一梦》、《胡服奇射》、《完璧归赵》等都发生在这里。朋友们猜到这是哪座城市了吗?

"全国最大的乡镇"是十年前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别称。十多年前.,这个城市"光辉(灰)的街道,渣土乱飞,到处是工地,几乎隔不两站就有处道路开口,有的是私开,有的是公开,谁想开谁就可以开。有人逗趣地说,把街道上安个拉练就好。管理乱象可见一斑。环卫工拿的扫把就可以看出,象哈钯,只扫大渣,不扫灰沙,行人形象地形容这样的环卫工是灰尘办家,一扫灰飞起,今天落这边,明天落那边。这种乱象,说它象乡镇都过誉了,有的乡镇管理也是不错的。

现在好了,光辉(灰)的街道都刷黑了,街面上洒水车频现,一日三至五次,门前三包责任制得到全面落实,从市长到一般工职人员,实行街道卫生责任制管理,实行专业清扫与机关人员\志愿者相结合,城管与小区管理相结合,从小区开始治起,由内向外治起,避免了扫地不扫旮的现象,有组织,有领导,有机构,有专班,有安排布置,有督到检查,有措施(每周区检查,每月市检查),有落实,有激励,有惩罚(克服光罚不改),罚而必改。卫生面貌焕然一新。

地铁8号线都快建成,人们出行明显改善,上班路上的时间比十年前减少了一半还多。人到地下流动了,也给地面创造了良好环境。

绿道成倍增长,市民出门行走20至半小时都有就近绿道

拆违力度大,乱搭乱建得到治理,居民安全有了保障。

一句话,城市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用一句话来形容:

这坐城市,象欧州,象北上广。目前,全市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迎接军运会的胜利召开!

欢迎全国人民前来观看军运赛事,尽享美丽城市的宜人风光!..

我生活的这座城市,因水而兴,依山而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是现代城市 旅游 营销中的新一代广告语。

实际上,那只是她的外形,内在特质却不是如此这般“仙”了,而是充满了魔幻色彩。这里的公交车像过山车,每一辆的士都有速度与。这里的房子都在山上,明明是一楼,电梯显示却是负八楼,推门一看竟然有条马路。这里的妹子看上去水灵秀气,端起杯子就是“兄弟,来干了这一杯”。这里的火锅馆不只冬天生意火爆,夏天看上去店里冷冷清清,店外坝子上光着膀子摇着蒲扇吃火锅的人,可能比冬天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