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草船借箭梗概50字 草船借箭梗概作文500字

草船借箭梗概50字 草船借箭梗概作文500字

本文目录一览:

中考“名著阅读”必备:《三国演义》40个主要故事情节梗概(之三)

21.草船借箭:孙刘联军和曹军在赤壁对峙期间,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想借机除掉他,于是刁难他要在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否则,军法从事。诸葛亮料定过几天有大雾,于是答应三日内交付。周瑜认为诸葛亮是自寻死路。两天过去了,诸葛亮都没动静。第三天夜里,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一些船只,船上放满草人,一字排开向曹操营寨驶去。江面上雾很大,曹操不清楚敌军虚实,命将士疯狂放箭,不得出战。箭射满草船后,诸葛亮满载而归。

22.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大军南下江东。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联刘抗曹。周瑜利用北兵不惯水战、多发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孙刘联军先后实施“反间计”,智杀曹水军头领;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实施“连环计”,使曹操将全部战船钉在一起。诸葛亮借东风,周瑜火烧赤壁,曹操大败而还。

23.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交给赵云一个锦囊,内封三条妙计,吩咐他到时打开,依计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徐,先后依锦囊妙打破公瑾如意算盘,娶了孙权之妹逃回荆州。

24.诸葛亮三气周瑜: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荆州,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诸葛亮却调赵云,趁机占领南郡等地。周瑜急火攻心,箭伤破裂。二气: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准备骗刘备至吴,逼其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孙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病发。三气: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突袭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周瑜败后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亡。

25.曹操割须弃袍:曹军被马超打败,在乱军之中听见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马上脱下红袍;又听见西凉军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又赶紧提起佩刀,割断自己的长胡子;又听见西凉军大叫:“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立即扯起旗角,包颈而逃。

26.张松献图:张松想说服曹操攻打汉中张鲁,解益州之围,准备把西川地图秘密献给曹操,不料曹操欺负张松相貌猥琐,不予礼遇。张松失望之余把地图献给了刘备,然后又与、孟达密谋除掉刘璋。刘璋发现后将其杀害。

27.关羽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关羽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以为人质,互相敬酒。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28.蜀魏汉中之战: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张飞打败张郃,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计策,在定军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从许都赶来的曹操见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29.杨修之死:蜀魏汉中之战最后阶段,蜀兵据险固守,魏军主帅曹操深感进退两难。魏行军主簿杨修,从军中“鸡肋”口令,推知曹操已有退兵之意,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引起军心大乱。曹操以“造言乱军”的罪名诛杀杨修。

30.关羽水淹七军:公元219年秋,关羽进攻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为南征将军,庞德为先锋,率七路大军,星夜去救樊城。于禁移兵城北山谷内驻扎。关羽见襄江与白河水势凶猛,急命部下准备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浪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草船借箭》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听音频,让全国最好的声音带你穿越回到少年

小学《语文》第10册 人教2009年版

背景简介

《草船借箭》根据我国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编,生动记叙了周瑜心胸狭窄,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为借口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同周瑜斗智斗勇,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成功,挫败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三国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历史演义”类型的开山作,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三国故事之二十四 孙坚首创“草船借箭”,诸葛亮发扬光大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这个典故可谓人尽皆知,并且已经写入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之中。

故事的梗概是孙刘联军共同抗曹,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内造十万支箭,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在鲁肃帮忙下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二十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那么“草船借箭”是否真有其事?又是何人所为呢?

草船借箭,历史上或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魏略》上说孙权屡屡向曹操军挑战,曹操坚守不出,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

在三国演义第七回中写孙权他爹孙坚也用过类似的计策。

当时孙坚攻打刘表,杀奔樊城。刘表派江夏黄祖应战。文中写到“黄祖伏弓弩手于江边,见船傍岸,乱箭俱发。坚令诸军不可轻动,只伏于船中来往诱之。一连三日,船数十次傍岸。黄祖军只顾放箭,箭已放尽。坚却拔船上所得之箭,约十数万”。

这是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出现类似“草船借箭”的情节,孙权用草船借箭这一招,可能大概率是真的,不幸的是在这次战斗中孙坚英年早逝,命丧襄阳。在襄阳这个地方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后文中咱们再聊。

《笑谈三国》第二章故事与感动第十四节

14、草船借箭

故事梗概:周瑜用计使曹操杀了蔡瑁、张允,叫鲁肃去试探诸葛亮知也不知,当得知诸葛亮已知此事,很是吃惊,于是想找由头治其罪。请诸葛亮议事,问他大江之上作战以什么兵器为先,诸葛亮说;弓箭。周瑜甚喜,你终于入了我的套。他让诸葛亮督造十万枝箭,给十天时间。十天本已太促,而诸葛亮竟只要三天。周瑜很纳闷,你既找死我也没办法,立军令状吧。当然,军中无戏言。诸葛亮叮嘱鲁肃,你帮我准备二十只大船,每船军士三十人,束草人千余个,皆用青布为幔,这事再不能让公瑾得知。鲁肃果然没告诉周瑜,照诸葛亮的话做了。第三天,天大雾,五更时分,二十只大船头东尾西,接近曹这水寨,诸葛亮叫擂鼓呐喊,曹操调水军及旱寨弓箭手一万人向船队射箭,诸葛亮令船队掉头受箭,天明雾渐散,诸葛亮令收船急回,各船军士大声喊:“谢丞相箭!”

草船借箭的事有没有?有,但主人翁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引《吴历》:“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此处记载说是曹军没有放箭,另一处记载《魏略》是这样写的:“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孙权乘船去北寨侦察,船的两侧肯定是作了防护的,曹军弓弩乱发,居然能使大船面临倾复,可见这船挨的箭成千上万。小说作者正是受这一记载启发,把它嫁接到诸葛亮身上。这个故事其实是不经推敲的:周瑜既然安着心要寻事谋害诸葛亮,那么对他的一举一动都监视,鲁肃动用二十只大船,六百名军士,这个动静很不小,他得问一问:子敬,你要这些干什么?鲁肃是老实人,几句一追问,他就会实话实说,诸葛亮的计划马上泡汤。

这个故事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军事指挥员,知识面必须广阔,诸葛亮能成功,得益于他的气象知识。他推算第三天有雾,没有大雾,曹军会对来船看得清清楚楚,那样很危险。可是那天雾太大了。这篇《大雾垂江赋》描述得很生动:“时也阴阳既乱,昧爽不分。讶长空之一色,忽大雾之四屯。虽舆薪而莫睹,惟金鼓之可闻。……战船千艘,俱沉沦于岩壑;渔舟一叶,惊出没于波澜。甚则穹昊无光,朝阳失色;返白昼为昏黄,变丹山为水碧。虽大禹之智,不能测其浅深;离娄之明,焉能辨乎咫尺?”在这样的大雾中,诸葛亮与鲁肃的二十只大船只有在靠得很近时才能依稀看到一点轮廓,照这篇赋的描述,“上接高天,下垂厚地”,能见度不过百米,如此接近曹寨,能来回受十万支箭,这时间也决不是一小会儿,这个船队具不具有攻击性,曹军难道看不出来?曹操水军就不会采取放箭之外的手段?大凡小说有了不恰当的倾向之后,就不能不出现事理上的矛盾。此处的矛盾就出于作者对诸葛亮的神化。

《笑谈三国》第二章故事与感动第十四节

14、草船借箭

故事梗概:周瑜用计使曹操杀了蔡瑁、张允,叫鲁肃去试探诸葛亮知也不知,当得知诸葛亮已知此事,很是吃惊,于是想找由头治其罪。请诸葛亮议事,问他大江之上作战以什么兵器为先,诸葛亮说;弓箭。周瑜甚喜,你终于入了我的套。他让诸葛亮督造十万枝箭,给十天时间。十天本已太促,而诸葛亮竟只要三天。周瑜很纳闷,你既找死我也没办法,立军令状吧。当然,军中无戏言。诸葛亮叮嘱鲁肃,你帮我准备二十只大船,每船军士三十人,束草人千余个,皆用青布为幔,这事再不能让公瑾得知。鲁肃果然没告诉周瑜,照诸葛亮的话做了。第三天,天大雾,五更时分,二十只大船头东尾西,接近曹这水寨,诸葛亮叫擂鼓呐喊,曹操调水军及旱寨弓箭手一万人向船队射箭,诸葛亮令船队掉头受箭,天明雾渐散,诸葛亮令收船急回,各船军士大声喊:“谢丞相箭!”

草船借箭的事有没有?有,但主人翁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引《吴历》:“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此处记载说是曹军没有放箭,另一处记载《魏略》是这样写的:“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孙权乘船去北寨侦察,船的两侧肯定是作了防护的,曹军弓弩乱发,居然能使大船面临倾复,可见这船挨的箭成千上万。小说作者正是受这一记载启发,把它嫁接到诸葛亮身上。这个故事其实是不经推敲的:周瑜既然安着心要寻事谋害诸葛亮,那么对他的一举一动都监视,鲁肃动用二十只大船,六百名军士,这个动静很不小,他得问一问:子敬,你要这些干什么?鲁肃是老实人,几句一追问,他就会实话实说,诸葛亮的计划马上泡汤。

这个故事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军事指挥员,知识面必须广阔,诸葛亮能成功,得益于他的气象知识。他推算第三天有雾,没有大雾,曹军会对来船看得清清楚楚,那样很危险。可是那天雾太大了。这篇《大雾垂江赋》描述得很生动:“时也阴阳既乱,昧爽不分。讶长空之一色,忽大雾之四屯。虽舆薪而莫睹,惟金鼓之可闻。……战船千艘,俱沉沦于岩壑;渔舟一叶,惊出没于波澜。甚则穹昊无光,朝阳失色;返白昼为昏黄,变丹山为水碧。虽大禹之智,不能测其浅深;离娄之明,焉能辨乎咫尺?”在这样的大雾中,诸葛亮与鲁肃的二十只大船只有在靠得很近时才能依稀看到一点轮廓,照这篇赋的描述,“上接高天,下垂厚地”,能见度不过百米,如此接近曹寨,能来回受十万支箭,这时间也决不是一小会儿,这个船队具不具有攻击性,曹军难道看不出来?曹操水军就不会采取放箭之外的手段?大凡小说有了不恰当的倾向之后,就不能不出现事理上的矛盾。此处的矛盾就出于作者对诸葛亮的神化。

中考“名著阅读”必备:《三国演义》40个主要故事情节梗概(之三)

21.草船借箭:孙刘联军和曹军在赤壁对峙期间,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智,想借机除掉他,于是刁难他要在十日之内造十万支箭,否则,军法从事。诸葛亮料定过几天有大雾,于是答应三日内交付。周瑜认为诸葛亮是自寻死路。两天过去了,诸葛亮都没动静。第三天夜里,诸葛亮向鲁肃借了一些船只,船上放满草人,一字排开向曹操营寨驶去。江面上雾很大,曹操不清楚敌军虚实,命将士疯狂放箭,不得出战。箭射满草船后,诸葛亮满载而归。

22.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大军南下江东。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联刘抗曹。周瑜利用北兵不惯水战、多发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孙刘联军先后实施“反间计”,智杀曹水军头领;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实施“连环计”,使曹操将全部战船钉在一起。诸葛亮借东风,周瑜火烧赤壁,曹操大败而还。

23.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交给赵云一个锦囊,内封三条妙计,吩咐他到时打开,依计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徐,先后依锦囊妙打破公瑾如意算盘,娶了孙权之妹逃回荆州。

24.诸葛亮三气周瑜: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荆州,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诸葛亮却调赵云,趁机占领南郡等地。周瑜急火攻心,箭伤破裂。二气: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准备骗刘备至吴,逼其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孙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病发。三气: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突袭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周瑜败后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吐血而亡。

25.曹操割须弃袍:曹军被马超打败,在乱军之中听见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马上脱下红袍;又听见西凉军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又赶紧提起佩刀,割断自己的长胡子;又听见西凉军大叫:“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立即扯起旗角,包颈而逃。

26.张松献图:张松想说服曹操攻打汉中张鲁,解益州之围,准备把西川地图秘密献给曹操,不料曹操欺负张松相貌猥琐,不予礼遇。张松失望之余把地图献给了刘备,然后又与、孟达密谋除掉刘璋。刘璋发现后将其杀害。

27.关羽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关羽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以为人质,互相敬酒。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28.蜀魏汉中之战: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张飞打败张郃,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计策,在定军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从许都赶来的曹操见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29.杨修之死:蜀魏汉中之战最后阶段,蜀兵据险固守,魏军主帅曹操深感进退两难。魏行军主簿杨修,从军中“鸡肋”口令,推知曹操已有退兵之意,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引起军心大乱。曹操以“造言乱军”的罪名诛杀杨修。

30.关羽水淹七军:公元219年秋,关羽进攻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为南征将军,庞德为先锋,率七路大军,星夜去救樊城。于禁移兵城北山谷内驻扎。关羽见襄江与白河水势凶猛,急命部下准备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浪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于禁投降,庞德被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