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杨绛女儿钱圆有孩子吗 杨绛女儿的一生经历简介

杨绛女儿钱圆有孩子吗 杨绛女儿的一生经历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杨绛的女儿钱瑗,一生未生育子女,却是一个极其称职的母亲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这是《我们仨》中描绘的家庭氛围。钱瑗身为杨绛与钱钟书的女儿,生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父母恩爱和睦,又通情达理,从小享受文学的熏陶,从出生就带了天才的光环。

可惜,命运从不向任何一个"幸运儿"轻易示好。即使她的天赋和生活环境使他日后有所成就几乎成了必然的趋势,钱瑗依旧躲不过"世事无常"四字。生活的苦,她也没能有幸躲开。

钱钟书和杨绛的美满姻缘似乎并没有在钱瑗的身上得到延续。钱瑗一生中经历了两段婚姻,都没有自己的孩子。虽不是亲自生育,钱瑗却称得上是一位极其伟大的母亲,丈夫的子女对她喜爱又尊敬。在婚姻里,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却有着平凡人没有的心胸。

"我们仨"中的阿圆

钱瑗,杨绛与钱钟书的独女,生于1937年五月的英国牛津,"我们仨"的第三个。生于书香世家的她注定生而不凡。

良好的家庭环境使钱瑗从小就露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端倪。她生性淡泊安静,从不炫耀自己的出身和学问,毕业后留在大学里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钱瑗留校从事教学工作。她待学生认真负责,常常改学生的论文到深夜。

《我们仨》中写过,钱瑗小时候想要忙着批卷子的杨绛多陪陪她,而杨绛实在分身乏术,钱瑗也不会发脾气,会"恨恨地捶打桌上的卷纸",让杨绛心疼不已。这样的阿圆长大后,也成了对学生牵肠挂肚的"工作狂",也许这就是家庭对一个人的塑造吧。

钱瑗在学校深受广大学生们的尊重和爱戴,无论是敬业程度还是她的学术能力,都称得上是业内翘楚。1966年,钱瑗开始当英语教师,1978年公派到英国兰开斯托大学进修语言学,回国之后1986年评为教授,1993年受聘为博士生导师。

病来如山倒

钱钟书夫妇一生钻研文学,优秀的作品数不胜数。但培养出的女儿钱瑗,也是他们不可忽视的成就。可惜天妒英才,由于工作太过投入,钱瑗的身体早早出现了问题。日积月累之下,再加上钱瑗自己不在意,小毛病拖得久了,最终连下床的力气都没有,才去医院做了检查,确诊脊椎癌。

即使医生没有对她明说,自己的身体自己不会不清楚,以钱瑗的聪明又怎能猜不到。然而,即使知道自己很可能命不久矣,钱瑗还是装作不知情,在病床上坚持指导学生和写文章,不仅没有减轻工作强度,反而越发忙碌了。若有人劝她,她就说:"这是还文债,答应的事情,欠债是不好的。"

钱瑗生病的时候,钱钟书也生着病在住院,杨绛只得劳碌奔波,同时照顾两个病人。钱瑗心疼,就不让杨绛来看她,两人只通过电话交流。在生命最后一段时光里,钱瑗依然不愿意麻烦别人,哪怕自己病痛缠身,疼痛难忍。

不久之后,钱瑗带着万般留恋与不舍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她挚爱的父母与讲台。钱钟书夫妇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无疑是对病重的钱钟书的巨大打击。又过了一年,钱钟书也撒手离去,"我们仨"终于只剩下杨绛一个人。

钱瑗说:"人其实很了不起,天堂就在心里。"在当今这个浮躁的世界里,这样安静崇高的灵魂更显得弥足珍贵。

一个孩子小时候得到了多少爱,长大以后往往能回馈给世界更多的爱。对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学习的第一课。父母教会她的,是这一生中最难以磨灭的东西。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钱瑗的第一任丈夫是他的大学同学王德一。两人志同道合, 毕业后双双留校任教,不久后结为夫妻。然而在那个特殊时期,王德一被冤枉,成日被批斗羞辱,在悲愤交加之下自杀了。

第二任丈夫则是在介绍之下认识的。出于善良,钱瑗帮助了一个老太太,那位老太太把自己的儿子介绍给了钱瑗认识,这就是钱瑗的第二任丈夫杨伟成。

杨伟成是著名的建筑设备专家,比钱瑗大十多岁,还有前妻留下的一儿一女。但钱瑗认真考虑后还是嫁给了他,成为两个孩子的"后妈"。名为后妈,钱瑗对两个孩子就像亲生的一样疼爱。她也没有与杨伟成再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因为在她眼中,他们就是她自己的孩子。

父母恩爱的孩子很幸运,因为他们从小就知道爱是什么,并且一直身处其中。钱瑗懂得如何去爱,钱钟书夫妇的言行影响着她的家庭观,让她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个温暖的人。

杨伟成的儿子回忆说,钱瑗不擅长做家务,这是她唯一的"缺点",但当然也不会有人这样要求她。为了弥补,每到周末,钱瑗都会在从学校回来的路上买很多好吃的给他们,有传统北京小吃如牛肉馅饼、羊肉串、凉面,还有很难买的、当时很稀罕的西式点心。

为了买东西,钱瑗会转好几辆公交车,回家的时候常常已经很晚,脸跑得红红的,头上带着汗珠。一个没做过母亲的母亲,用尽心思地照顾着她的孩子们。

霜陨芦花泪湿衣

钱瑗去世后,她的两个孩子都对她无比怀念。虽不是生母,却做了很多生母都做不到的关爱和照顾。

她的继子深情地回忆了与钱瑗一起生活的日子,直言"我永远感谢她。"钱瑗的在天之灵若能得知,想必会十分慰藉。

杨绛与钱钟书死生契阔、恩爱到老,在钱瑗成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心中有爱的孩子,长大以后必定充满光芒。

文/史海观复

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身为继母,至诚至真;身为老师,鞠躬尽瘁

“欲寄彩笺兼尺素,天长水阔知何处?”晚年的杨绛先生大概是诉不尽内心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的,纵然把万千点滴过往都著成《我们仨》这一让人读来倍感温暖的书籍,也藏不尽绵长的念想。

钱瑗于1997年因患脊椎癌去世,钱钟书于1998年去世,杨绛独自一人活了105岁,于2016年逝世。他们仨原本是世间幸福的一家人,却也抵不过人生必经历的生离死别。杨绛似是在做了一场万里长梦后,终于和两个挚爱团聚。我们相信,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一直在某个尽头处等着她,从未离去。

钱钟书和杨绛是令无数人羡慕不已的一对伉俪,可他们唯一的女儿钱瑗,一生却饱经风霜,坎坷一世。她的两段婚姻都不算完美,一生没有生育,却是一位好母亲。

若走进钱瑗的一生,你会看见许多。

春蚕到死丝方尽

钱瑗不似父亲那样有永垂不朽的著作,但她自学成之时就选择走上三尺讲台,将青春和生命都奉献给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她精通俄语和英语,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前往英国进修,回国后晋升教授,后担任博士生导师。

钱瑗首创英语“文体学”,一向秉持着严谨治学的作风,爱教书也爱学生。她所教的课程无法避免枯燥,但她会在备课时去图书馆翻阅一本又一本书籍,将精彩的例句记下来,让课堂变得有趣。她始终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般,晚上上完课舟车劳顿回到家,还没坐定就有学生打电话给她请教问题,她一直都耐心而细心地解答,从不厌倦。

一些在旁人看来是毫不相关的事,她也负责担当。例如,她在外语资料室偶然看见一名学生勤奋自学,旁听相关大学课程,便主动指导其学业,连续几年从不间断,终于使这名学生考上了民族大学的研究生。

钱瑗说自己“志向不大”,只想当教师中的“尖兵”,她也确实在教学生涯中冲锋陷阵,用尽心力,鞠躬尽瘁,同事和学生无不敬佩她。但在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后,钱瑗开始出现咳嗽、腰疼等病症,直至某天突然发现直不起腰时,才在医院被诊断出骨结核,脊椎有三节病变。再检查时,发现肺也有问题,被诊断为肺癌。到最后,癌细胞侵入脊椎,已回天乏力。

病入膏肓之际,钱瑗仍惦念着工作,惦念着同样生病的父亲,因为心疼要同时照顾两个病人的母亲,在母亲面前始终保持乐观的微笑。

钱瑗深知自己时日不多,但面对死亡她并不畏惧,生活于她而言一直是一条绵长的道路,路何时到尽头自有造化,她看得开。只是世上仍有她放不下的事业,放不下的年迈父母,这是死前的两大遗憾了。

钱瑗的生命最终定格在59岁,她逝世后,无数朋友、学生都深深地缅怀她。钱瑗逝世八年后,她的一位学生捐款一百万港币,设立了“钱瑗教育基金”,以表达对恩师深切的怀念。另有一些怀念则砌成那追忆的文字,流传于世。

如果把时光再倒回去,倒回岁月深处,灵魂尽头是无尽的遗憾,和无尽的释然。

最大的遗憾

钱瑗生于英国牛津,是钱钟书和杨绛唯一的女儿。两人早就约定好,只要一个女儿就够了,只因想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

钱瑗乖巧懂事,无奈幼时便体弱多病,无法去学校上学,父母便在家里教她读书写字。有这样一对满腹才华,又开明有趣的父母,钱瑗何尝不能学有所成。在满屋书香的浸染中,钱瑗视野开阔,识得万千世界,最终立于三尺讲台,是万人师表,桃李满天下。

在北师大读书时,青春秀丽的钱瑗就结识了她的第一任丈夫王德一。当时,两人都是学校美工队的成员,都喜欢画画,也都富有才情。毕业后,两人又都留校做了老师。在钱瑗的主动示意下,两人最终确定了恋爱关系,后又于1968年结婚。

王德一和钱瑗是所有人眼中最般配的一对,两人婚后也的确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热心、善良如王德一也深受岳父岳母喜爱,杨绛在《干校六记》中提到:“阿圆交给他,我们大可放心。”

命运却一直都看不惯人间的美满。钱瑗和王德一结婚半年后,王德一就被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不断遭受批斗,钱瑗也身陷囹圄。王德一的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最终不堪,隔离室北面窗户的暖气管上自杀身亡。

这对于钱瑗的打击很大,尽管她只是荒诞时代中,遭遇死别的万千受害者其中的一个,但这第一段婚姻的遗憾竟是由死亡砌成,怎能让人不觉得可悲呢。

做一位好母亲,至诚至真

王德一死去后,钱瑗搬去与父母同住。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她都是空窗的状态。她没有去想自己感情的事,内心的痛苦在结成疤后,仍是隐隐作痛。她也一直以为自己的一生也就这样一个人度过了。

37岁那年,钱瑗遇到了杨伟成。杨伟成比钱瑗大十几岁,出生名门,是海归硕士,更是全国知名的建筑设备专家。初识时,他们就发现彼此相谈甚欢,有聊不完的话。杨伟成对钱瑗很好,极尽一切温柔体贴,这让钱瑗拾起了多年都未曾有的感觉。

1974年,钱瑗和杨伟成步入婚姻殿堂。杨伟成和前妻育有一对子女,和钱瑗结婚时,儿子已经18岁了。没有做过母亲的钱瑗,就这样成了两个孩子的继母。

继母不是一个好当的角色,但钱瑗始终将丈夫的两个孩子视为己出,毫不吝啬自己的爱。两个孩子一开始并不待见她,但渐渐地,他们都将钱瑗视为自己的亲生母亲一般。

钱瑗一向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在关心他们物质世界的同时,也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告诉他们要清清白白做人。为了减少和子女的代沟,她会提前看好电视报,到了周六和子女一起看电视时,她就能一本正经地和他们讨论电视情节,一对子女一直都觉得钱瑗是个很随和的大人,都把她当成大朋友看待。

杨伟成的儿子18岁时并没有上大学,而是到工厂去上班。那时他满心迷茫,总觉得没能继续上学是种遗憾,但又担心自己不是这块料。钱瑗了解继子的想法,鼓励他努力考大学,还倾尽心力教授他英文。

在钱瑗的帮助下,他最终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还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进修,获得硕士学位。他一直感激继母钱瑗,如果不是钱瑗,他觉得自己一辈子就只能在工厂里麻木度日了。

钱瑗是个好老师、好母亲,但却不是个好厨娘。她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但是她总会在周六回家时,给孩子带上许多好吃的东西,有凉面、牛肉串、牛肉馅饼等等。

有时为了给他们买稀罕的西式点心,她还会坐好几路公车,等回到家时已经大汗淋漓。孩子们习惯她这样,也喜欢这样有她在的一个晚上。

身为继母,钱瑗至诚至真;身为老师,她鞠躬尽瘁。她的一生短暂而明亮,无需多少言语称颂,她已受尽万人景仰。

钱钟书独女钱瑗:一生两次婚姻,却无儿无女,59岁因病去世

1974年冬天的北京城,天干巴巴的冷,行人都颤着身子,缩着脖子,急匆匆行走在回家的路上。从北师大到灯市口的路上,有一家有名的卤味店,橘色的灯光暖着一街的寒意。

店门被推开,一个女人走了进来,她脱下厚厚的手套,认真挑选了几份小吃,转身走进了暮色降临的街道。

她,钱钟书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

01

1937年,钱瑗出生在英国牛津。望着可爱的女儿,钱钟书高兴地说:“圆圆是我毕生的杰作。”

杨绛曾经问过自己的丈夫,要不要再生一个。钱钟书回答,不要了,我不想把自己的爱分割给第二个孩子,我要全部留给她。

父亲学贯中西,母亲才华横溢,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钱瑗,就比其他孩子聪明灵动许多。

早在童年时,她就开始阅读四大古典名著。所以,和父母回老家无锡时,钱瑗对爷爷的问话对答如流,钱老夫子一时间大为惊喜:“吾家读书种子,惟健汝一人耳!”

虽如此,父母并没有骄纵她,每当她遇到问题时,钱钟书就让她自己查,一本书上查不到就去查第二本,直到自己找到答案为止,这也让钱瑗养成了认真学习,严谨求证的好习惯。

那时候,在清华大学的图书馆里,钱瑗总会安静乖巧地坐在母亲杨绛的身边,不管是借书,还是阅读,她都静静地跟着母亲,还体贴地帮母亲把书中叠着的纸张裁开。

但是一回到家里,钱瑗就会和自己的父亲打闹在一起,她戏称父亲是自己的“哥们”,父亲就在她的脸上画胡子,还给钱瑗起了许多绰号,逗得钱瑗追着他闹,也惹来母亲的捧腹大笑。

到了晚上,他们一家三口就都坐在西式餐桌上,一盏灯,三摞书,满屋爱。

人世间所有的结局都不会是童话里的故事。钱瑗的不幸从她的第一次婚姻开始。

02

凭着自己的才学,钱瑗考入了自己喜爱的北京师范大学。因为喜欢画画,钱瑗和其他几位同学组成了一个美术小组,其中就有来自历史系的王德一。

王德一很有才华,也朴实热心,慢慢地,两个人就开始恋爱,他们的爱情进展得很顺利,一切都水到渠成,最终结为人生伴侣。

钱钟书夫妇很喜欢王德一,杨绛曾经对自己的丈夫说,得一(钱钟书赠与女婿的爱称)和善忠厚,阿圆和他在一起,我们就可以放心了。闲暇时,杨绛还亲自给王德一理发。

然而,这段幸福的婚姻却仅仅维持了半年。

在那个特殊时期,王德一也不幸落难,性格刚烈的他最终选择了自杀,

清风冷雨中,钱瑗站在丈夫自尽的楼下,头顶上方,还挂着一条刺眼的条幅。仰头看着眼前的一切,钱瑗一句话也没有说。

后来她搬出了教师集体宿舍,回到了自己父母的家,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里,外表柔弱的她默默承担着倾泻而下的暴风骤雨。

之后好几年,钱瑗一直过着单身的生活,直到1974年,她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任丈夫,杨伟成。

03

杨伟成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设备专家,钱瑗走进他的家庭时,他的儿子已经18岁了。大家都为她捏了一把汗。

天下继母都不好当,可是钱瑗和杨伟成的两个孩子却相处得非常融洽。她的继子和继女都很爱她,钱瑗去世后,两个孩子还和大家一起,写了一部书《我们的钱瑗》,怀念自己与母亲相处的二十几年的时光。

这一切的怀念,都源于钱瑗的博爱和善良。

钱瑗并不擅长做饭,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每到周六,钱瑗就会到灯市口给孩子们买来各种美食。

因为她留过学,知道西式点心很可口,所以就经常想办法给孩子们买当时很罕见的西式点心。

“我们都盼望着周六,母亲总会在很晚的时候回来,一开门,就会一边道歉,一边大包小包拿进来好吃的。为了给我们买这些食品,母亲要多坐好几站公交,还要走很长的路”。继子杨宏建这样回忆道。

为了和孩子们有共同语言,钱瑗就和两个孩子讨论电视剧的情节,由于她没有时间看电视,就想了一个办法,提前看电视报,然后就兴致勃勃地和大家一起议论,为了成为一位好继母,钱瑗努力争取着。

继子杨宏建的成长离不开钱瑗的良苦用心。他是一个体育生,枯燥的体育运动让他心生厌倦。于是,就想到了学习英语,刚从英国回来的钱瑗就成了他的专属老师。

钱瑗把所有的耐心都留给了自己的继子,她毫不保留地教给杨宏建所有的知识。

不知不觉中,钱瑗成了杨宏建的依靠,直到现在,每当遇到什么难题,杨宏建仍然习惯说着,要是我妈还在就好了,让闻者为之动容。

04

没有谁能比自己的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了。在钱瑗温润如玉的外表下,钱钟书这样评价自己的女儿:圆圆的刚强像极了她的外公。

书香门第的出身,淡泊名利的父母,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钱瑗不争不抢的从容里,却有着自己内心的坚守。

她开创了我国英语教学上的“文学体”,上海某高校编写的《英语精读课本》,其主审负责人就是钱瑗。

当时,为了确保做到零误差,她一字一句地反复审阅,很多书页上都还保留着她当时工作时留下的密密麻麻的字迹。

为了避免课堂上的枯燥,钱瑗就到图书馆一本书一本书的翻阅,努力找到更多的精彩句子,然后运用到课堂上,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

一生没有生育的她,爱生如子,每天无论回来多晚,只要有学生电话打来,她总会不厌其烦,耐心解答,从不厌倦。

她的温和与谦逊,赢得了学生的敬佩和怀念。

在钱瑗离世八年后,她的一位事业有成的学生,重新回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直接捐款一百万港币,用以设立了“钱瑗教育基金”。

虽然老师不在了,但是作为她的学生,他却选择为老师忠爱的教育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用以怀念自己的恩师。

这一举动,也恰恰说明了,钱瑗是一位值得尊重的老师。

05

杨绛曾经说,阿圆的志向就是想做一名好教师,当上教师的“尖兵”。

确实,在教学生涯里,她用尽全力,鞠躬尽瘁。学校对她的评价是:她的工作量是百分之二百,她的责任心是百分之二百。对待学生的论文,她往往是严格审查,再开始修改,最后要求学生重做。

当时的校园,外国专家的话很少有人敢去质疑。但是钱瑗在自己负责的中英英语教学项目上,却对权威不合理的方法做了否定,并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的见解,还列举大量资料作为论据,最后赢得了专家们的认可和赞赏

当时学校的人手不够,她这个博导除了教授研究生课外,还要担任本科生教学,家里距离学校远,来往不方便,就把课程安排在一上午。

连着四节课,让她非常紧张。有时候上班高峰交通堵车,她就早起早走,有一次,匆匆到校后,才发现自己脚下的鞋子竟然一黑一黄。

在工作上,钱瑗像一只上紧发条的机器,已经松不下来了。有一次,母亲杨绛小心地问她,可以偷一会懒吗?钱瑗直接答道,不能。

即便是钢铁做成的机器,也会因为“过度疲劳”发生断裂的。

06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1996年春天,钱瑗清早起来,竟然无法坐起来了。她瞒着自己的老母亲悄悄打电话到学校外语系求助。

送到医院后,才发现是骨结核。复查时,又发现肺部有问题,最后,在专家的会诊后,确诊为肺癌晚期,已经病入膏肓了。

1997年,病床上的钱瑗握着妈妈的手,静默无言。两个小时后,她对自己的母亲说:“妈,我累了,想睡觉了”,杨绛点点头,为自己的女儿掖了掖被子,轻声说:“那你就好好休息吧”。

在母亲的身边,59岁的钱瑗阖然长逝。

杨绛在回忆中这么描述自己:老人的眼睛是干枯的,只会心上流泪。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就像一直饱含热泪的眼睛。

钱瑗的一个学生曾经对她说:“老师,世界在宇宙中太微小了,人更渺小,比蚍蜉强不了多少。”钱瑗微笑着对他说:“人其实很了不起,天堂就在人的心里。”

是啊,在书香浸润中成长的钱瑗,虽然没有父母那样的成就和盛名,却一心求学,淡泊名利,一生至诚至真,短暂却明亮。

走在清华大学的校园,仿佛听到了曾经的阿圆清脆的笑声,那时候,小阿圆正仰起头来,稚气地对父亲说:

“是我先认识妈妈的,我一生下来就能看到妈妈了,你是长大后才认识妈妈的。”

......

《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计程车司机,十年后上交拣到的四万元钱

《走到人生边上》:杨绛,计程车司机,十年后上交拣到的四万元钱

杨绛的《走到人生边上》算是本挺奇特的书。书分两部分,一半论文,一半散文;一半讲理,一半讲故事,用故事当理论的“注释”,比如最后一个故事《良心》,就是用一个计程车司机夫妇十年后将十年前拣到的四万元钱交给公安局的新闻来论证“良心是压不灭的”一点。

作为翻译家、剧作家的杨绛,文笔朴素沉静,平实亲切,不论说理还是叙事,读来都栩栩如生,贴心而又情真意切。但她在这本书里前一半的论文,我却总觉得有点难于令人信服。她的“自问自答”是在九十六岁高龄上思考人生尽头,究竟什么是人,人的灵与肉矛盾对立的统一,以及人生存在的价值问题。

她这些思索的结构与走向当然都极有参考价值,但具体到切实的论述过程,我觉得她的推理并不严谨,更近乎信仰而非论证。比如,在探讨人的本性一节,杨绛举出了自己亲见的弱智低能一男一女两例,证明哪怕“下愚中的下愚”,就算灵性良心较一般人不足,也还是会与亲人相善,多多少少智力犹存。

我个人也相信赤子之心,但我所认为人之初的赤子之心,既不是孔孟之道的天性向善,也非荀子的悲观“性本恶”说,而是“食色性也”的生物本性;采取最简便、最有效率的方法,获得生物资源效用的最大化。人类社会的所谓善恶道德判断,对婴儿来说毫无意义可言,它们都是白纸一张,与生俱来的个性跟我们所谓的善恶标签根本不在一个层面空间之上。我认为人的成长学习过程,其实是一个有意识地放弃眼前利益、追求长远利益,牺牲个人利益、成全集体利益的过程。

当今之世,人性中的灵性良心,迷蒙在烟雨云雾间。头脑的智力愈强,愈会自欺欺人。信仰和迷信划上了等号。聪明年轻的一代,只图消费享受,而曾为灵性良心奋斗的人,看到自己无能为力而灰心绝望,觉得人生只是一场无可奈何的空虚。上帝已不在其位,财神爷当道了。

尽管如此,抛开“灵性良心”是先天还是后天养成的问题不谈,杨绛对“灵与肉的统一”、“人的可贵在于人的本身”,还有人生价值的讨论都很有启发意义。因此觉得不管是科学、文学还是艺术,穿越人间的种种苦难,归根结底,除了自身的进步与完善,更上一层则是为了启迪——父母启发孩子,老师启迪学生,哪怕只帮一个人打开眼界与心灵也都功德无量。最终,灵魂的修炼是为了共同探索宇宙最终的真相,为了真理。

杨绛说以年轻时小儿女的形态出现,父母欢欣,但自己的丈夫、女儿则无法辨识;以成年后自己家庭的面貌出现,则年轻时便天人相隔的父母就不复相识。她觉得天堂里的亲人相见也许就如睡梦中的相见,不见其形,靠感觉彼此辨识。“甩掉了肉体,灵魂彼此间都是认识的,而且是熟识的,永远不变的,就像梦里相见时一样。”我喜欢这个理论。

《记比邻双鹊》讲的是前后三年一对喜鹊夫妇在杨绛卧室窗前筑窝、生小鹊、失败后终于飞走的故事。杨绛只在文章结尾说了一句抒情的话:“过去的悲欢、希望、忧伤,恍如一梦,都成过去了。”但就这一句,却特别叫人惆怅。

想想她从元年,经历了军阀混战、留学、抗战、内战、、开放,丧女、亡夫等诸多变迁,难免不令人慨叹世事无常,人生悲苦。我想,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这本《走到人生边上》吧。

邻居打了女儿一巴掌,62岁杨绛打架落下风,钱钟书拎着木板冲出屋

钱钟书

生逢乱世,自有不一样的风骨和血脉降生,在普罗大众的映照下显得更为殊异。

比如,三人同出一门,婚配却成为各自传奇的宋家三姐妹。

比如,傅氏父子三人,翻译、英文、钢琴,各自坚持自己的事业并使其在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再比如,梨园领袖蓄须明志的梅兰芳,能立于庙堂着眼天下百姓生计的梁漱溟……

时局动荡,但他们的才华和人格却从不因为时局而折损半分。

而今天提到的钱钟书一家,亦是上述人群中的一员。多年来,除了他们各自的成就以外,他们良好和睦的家庭氛围也是吸引诸多读者的原因之一。

透过钱钟书一家,我们也可以真切见识到,文人卓越的作品背后,有伟大而坚强的灵魂,更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可爱童真天性。

年轻的钱钟书

风起邻墙,妻女受辱。

邻居打了女儿一巴掌,62岁杨绛打架落下风,钱钟书拎着木板冲出屋。

这个时候的钱钟书和杨绛,都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未曾想漂泊奋斗半生,晚年的他们却要经历这些波折。

钱钟书的女儿名叫钱媛,是钱钟书和杨绛唯一的孩子,随着她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教授,钱钟书夫妇对她的喜欢和为之自豪的感情也随之增加。

后来,女儿和女婿结合,这门婚事他们也是满意的,可天不随人愿,面对诸多原因,女婿选择一死了之,用自尽来告别这个世界,这也是一切令人无奈的事情。

可钱媛就这样每天被恶毒的邻居议论为“寡妇”、“死了丈夫”……,一系列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她本也是受害者,现在却因那个年代不成熟的婚恋观被迫忍受这样毫无道理的恶意。

钱钟书一家人

更何况,被直接打了一巴掌。

钱钟书夫妇怎么能忍受宝贝女儿在自家被掌掴!

杨绛优雅了半生,在法国巴黎一面照顾钱钟书和自己上学一面照顾初生的钱媛时尚且能凭借着信念和能力保持体面,没成想老来却被这样欺侮。

常年执笔的文人自然不是对手,杨绛在争执中逐渐落了下风,但想想女儿所受的委屈又不甘心随意停手,勉力支撑的过程中,看见钱钟书从房中出来。

届时的钱钟书手拎着一块木板,身子在木板之前,愤懑不平的眼神又在身体的前面。

读书人红了眼眶、失了理智,不带任何招式技巧只是凭借蛮力把木板抡向他眼中的敌人,只为了在那些野蛮的灵魂前,保护受了委屈的妻子。

钱钟书和杨绛

邻居收敛了嚣张做派的同时,杨绛上前拦住了钱钟书,并且温言将他劝回了房内。

为女儿不平一时出手,可丈夫毕竟是个老人,且半生没有打过架呢。

后来,杨绛在自己的作品中曾回忆起这段往事,温柔亲和的笔触没有描写邻居的凶神恶煞,也没有将那时的矛盾完全复刻在书中,相反,她所有的笔墨,几乎都写了那个时刻的钱钟书。

杨绛书中大约说道,那个时候的钱钟书是她以往不曾见到的,眼睛通红,满面气愤,和平时的童真痴气全然不同,本还在为女儿仗义出手的她看见这样的钱钟书,都还是想着先将他拦下来。

文雅一生,亲人是他们失去理智不顾体面的唯一一个理由。

于杨绛而已是这样,于钱钟书也是。

钱钟书一家

相携出国,是夫妻,亦是朋友。

虽然晚年有了一些小意外,但钱钟书夫妇的前半生其实能说的上一句安稳美好,他们在烟雨里求学相知,好过千万食不果腹的生灵。

他们本是神仙眷侣,在清华大学一见如故。

钱钟书于清华校园里一眼看见杨绛,自那以后,一生融洽,白头到老。

他们同时拥有自由恋爱的快乐和包办婚姻的幸福。

相识于校园,钱钟书因为家人原因工作地点从北到南改变,两个人只能将满腔思念付诸于信件。

而杨绛除了和钱钟书互诉相思以外,以很成熟的口吻和眼光,在信中对钱钟书谆谆劝导:你和我这样的开心,不如家里人都承认以后正常往来的开心呀。

杨绛

机缘巧合之下,这封信被钱钟书的父亲看到,信中的女孩子文风温柔倒在其次,更难得的是这端庄大气的观念和心胸。

即使还没有见面,但钱父对这位儿媳妇已然十分满意,并且亲自去信,表示对她的喜爱和肯定。

这样亲切的长辈和两代人融洽的关系为钱钟书以及杨绛后来的生活做出了铺垫。

后来,两人有一起出国的机会,由于杨绛的家庭出了一些问题,两人的出国费用都得由钱家支出。

坚强自尊的杨绛不愿意让钱家多花费,于是选择了一种半工半读的就读方式,和钱钟书一起远渡重洋,留学海外。

钱钟书

那时候的杨绛远没有半生后的淡然处之,学校里有一种背心是因为全资全时间段的学生才可以穿的,杨绛去找钱钟书时,每每看见那件背心,内心都十分羡慕。

而钱钟书的痴也是始终如一的,他反而羡慕杨绛的自由选课。作为全资学生,强制安排的课程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不喜欢的,这无疑占用了太多他自由阅读的时间。

每次看见杨绛不用发愁那些强制必修的课程时,他的心情也十分无奈。

两个人就这样以一种互相羡慕的心情修完了学业,并且在得到其他学校较为宽松的报名方式后,又马不停蹄了报名了另外一所学校。

优秀的人总是对生命满怀热爱,精力无限,他们用在有限的生命长度中扩充无限多的内容,比如,远在异国他乡的钱钟书和杨绛。

钱钟书和杨绛

他们一边求学,一边开始了同居生活。钱钟书对学问有着最淳朴自然的追求和痴迷,杨绛自然而然开始处理两个人的种种生活细节。

她会晚上和钱钟书一起读书交流心得,也会在每天早上预订牛奶,热两个人的早餐。

她会在休息日的下午和钱钟书手挽手出去散步谈心,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美景,也会尽力烹饪食物,照顾好自己和钱钟书的同时,还经营维系好异国的同胞情感。

钱钟书也许技能上有所不足,但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以及不遗余力地表示对杨绛的感谢。

他曾写过一首诗,诗中写到:“忧卿烟火熏颜色,欲寻仙人辟谷方。”意思就是,他心疼杨绛为他操持家务,怕油烟熏坏了杨绛的面容,想找个神仙的辟谷方子,以后不吃饭就好了。

杨绛

钱钟书的纯朴自然离不开杨绛的成全

钱钟书曾说过,杨绛与他而言不只是妻子那样简单。

杨绛是妻子、朋友、情人。

这分别对应杨绛的贤惠全能、善解人意、魅力万千。

钱钟书是思想上的巨人,阅书无数,浩如烟海的图书馆永远是他的乐园,曾有一个朋友希望钱钟书能帮忙简单开一份英文的书单帮助学习,钱钟书交回来的书单却写满了一面白纸,并且很严谨的反馈:这只是一部分,等你把这些都看完了,再根据你的效果开第二份书单。

无数书籍在他的大脑中分门别类,内容和重点都被区分明白,这是怎样惊人的记忆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钱钟书

可这样的人却也有手足无措的时候。

杨绛怀孕生子的那段时间,钱钟书一个人料理家事,经常都是整张脸委委屈屈地去医院里面看杨绛。

钱钟书看着产房里面的杨绛,苦着脸说道:我做坏事了,我把房东家的桌布用墨水给染坏了。

杨绛急忙回答,不要紧,我会洗。

后来钱钟书放心回家,但是不久又做了坏事,他把台灯给砸了。杨绛也只是一句:不要紧,我会修。

钱钟书再次放心回家。不久后他又说,我把门轴弄坏了,杨绛还是会说:不要紧,我会修。

杨绛的每一次不要紧,都让钱钟书完全放心。正是因为杨绛的聪慧和全能,给钱钟书一次一次的安全感,才让他在短暂面对家庭的繁杂琐碎时,也没有被消磨掉生活的热情。

杨绛

钱钟书爱读书,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杨绛便想方设法压缩时间钱钟书有更多的时间读书。两个人的中年时期,因为各种原因总要搬家,每次都住所条件差别很大,杨绛总是留心附近有图书馆之类地方都住所,她太明白钱钟书的热爱。

有一次,分配给他们房间很简陋,可一看到房间附近有一间类似于旧书旧报储藏室的所在,杨绛心里第一感觉便是:钟书一定喜欢这里。

她们互相懂得,明白彼此不在意居住条件,唯有精神满足才是两个人坚持和追求的东西。

钱钟书和杨绛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也许杨绛的贤惠和全能总被读者熟知,但她绝不是个靠丈夫才华被记住的女子,相反,杨绛这个人本身,就代表了才华和实力。

出身清华高等学府,有英法留学背景,经由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被称为最成功的译本,至今仍有读者拜读。

才艺双全的她,曾是整个家里的精神支柱。

钱钟书晚年身体不佳,钱媛女士亦重病在床,杨绛频频往返于父女之间,要细心宽慰两个病人,更早疗愈自己。丈夫和唯一的孩子都卧病在床,她几乎承载了这个家里所有的精神希望和物质支持。

孩子需要她,丈夫也是。

她也是需要人鼓励和安慰的角色,却始终坚强心性,反过来给钱钟书父女力量。

杨绛

知足常乐。

醉心诗书,灵魂相互理解契合。

曾有一段时间,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没有什么心思去著书立说,手头的工作也完成得七零八落。

但是在此期间,杨绛和钱钟书从来都没有中断过自己的工作经历。相反,他们因为自己卓越的学识和真诚的态度始终可以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在此期间,钱钟书在各方朋友的帮助下,认真地编纂宋诗选注。 而1956年或1957年开始,杨绛就已经接受了三套丛书编委会交给她重新翻译堂吉诃德的任务。

钱钟书和杨绛

任凭外面风雨飘摇,他们两个只坚持自己能做的会做的,不被外界因素所打扰,具有最纯碎简单的学术思想。

除了对学术上的严谨和极度痴迷以外,两个人的心态也同样重要。杨绛和钱钟书始终都对祖国抱有满腔热爱和全心全意的感谢。

杨绛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我沦陷上海,当灶下婢的时候,能这样大模大样的读书吗?

我在旧社会的感受是,卖掉了生命求生存,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在新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都由国家包了。我们可以分配的合适的工作只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全心全意愿为人民服务,只是我们不会为人民服务,因为我们不合格,然后国家又赔了钱,重新教育我们,我们领了高工资受教育。分明是国家亏了。”

这样的心态,何其通达,何其智慧。

杨绛

回顾半生。

后来,杨绛在书中写道:不过3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他们最终还是走散了,留下杨绛一个人,带着三个人的回忆,安静地回忆着他们仨。

钱钟书和杨绛

回忆录里面又他们外出求学的点点细节,他们带着爱意踏上别国的土地,在紧张的学习生活间隙出门探险散心,在别国尝试中国美食,紧锣密鼓地准备考试和作业。

他们摆脱了糟糕地房东,一次一次的乔迁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生活的小诀窍,照顾好自己的同时,还能和越来越多的同胞取得联系。

钱钟书

他们注册了巴黎大学,向往着不同的文化,而后坦然面对新生命的到来,不放松自身学习的同时,还要照顾这个意外之喜。

杨绛始终记得,钱钟书跟医生强调,接生要最好的专家、他不要儿子想要一个和杨绛相似的女儿、他觉得生产的母亲和好不容易存活的孩子都十分辛苦。

钱钟书

她本十分坚强,生产过程几乎不叫疼,因为觉得叫了也没用,都是徒劳,不如安静,可面对钱钟书这种最直白热烈原始的在乎和呵护,她还是把丈夫的每句话、每个表情,都如数记录在回忆录里面。

她记得夫妻两个在船上因为口音的争吵,但更郑重写下的是:我们觉得吵架很无聊,争来争去改变不了读音的定规。

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

但此后几年,我们并没有各持异议,遇事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也不是全依他,也不是全依我,我们没有争吵的必要。

钱钟书和杨绛

他们的女儿在夫妻双方的关注和悉心教导下逐渐长大,变得成熟、独立、优秀、善良。

有事业、有目标,而后,有了自己的家庭。

又过了很久,就是杨绛女士用积蓄创立了一个奖学金,用来鼓励爱好爱好读书的学子,她在借这样的行为,穿越时光,缅怀那个爱书成痴的丈夫和严谨聪敏的女儿。

钱钟书

时至今日,钱钟书一家人已经过世许久,但他们三人出色的作品和认真的学术精神仍然影响着一批批学子,鼓励他们坚持读书、成就自己、重视家庭、珍惜亲人。

他们带来的力量,多年以来,温暖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