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五月出生的宝宝取小名 五月出生的龙宝宝取名

五月出生的宝宝取小名 五月出生的龙宝宝取名

本文目录一览:

老祖宗为什么害怕五月?五月出生的孩子有什么说法?有道理吗?

在民间,传统文化一般以传统节日为载体,传统节日中习俗则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一些传统节日的日期,都是按传统农历纪年法,例如: 正月初一的春节、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等等,所以老祖宗所说的五月,当然指农历的五月了。

农历五月,气候已经进入到了仲夏时节,《诗经》记载:“五月鸣蜩(tiao)”,这里的蜩,是指蝉,意思是说农历五月蝉开始了鸣叫。我国古代历法依据“干支纪年法”,农历五月又称“午月”,所以五月初五称为端午节。

古时候,我国北方地区把农历五月称为“毒月”,东汉王充《论衡·言毒篇》记载:“夫毒,太阳之热气也,……太阳火气,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王充认为农历五月太阳热气过于浓烈,普照万物,万物都被热气所伤。

在阴阳八卦学中,五月的卦象为“姤(gou)”,“姤”卦上卦为“乾”,三阳;下卦为“巽(xun)”,“巽”又“风”的意思,而“巽”卦为两阳一阴。所以“姤”卦就形成了上五阳下一阴的卦象,阳气不断生长,盛极而衰,阴气逐渐增长,阴阳二气不断争斗,当阴阳二气失调,邪祟、鬼魅、瘟疫、百毒等则蠢蠢欲动,危害人间。

在五月中,由以“天地交泰”之日最甚,“天地交泰日”又称“九毒日”,分别为五月初五、五月初六、五月十五、五月十六、五月十七、五月二十五、五月二十六、五月二十七,此九天,要严格律己,端正容貌,不杀生,不行淫,不破坏,否则会损伤元气。

民间有“五月五日生子不举”的说法,古书《论衡》中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夫正月岁始,五月盛阳,子以(此月)生,精炽热烈,厌胜父母,父母不堪,将受其患”。意思是说农历五月太阳热气正盛,而这时出生的孩子拥有炙热的能量,会影响父母的元气。

这种说法当然是迷信了,毕竟古代人们的思想文化较低,只能把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于迷信思想了。农历五月天气炎热,蚊虫细菌滋生,再加上环境恶劣,往往引发疾病的流行,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所以人们把灾祸的原因归咎于五月,甚至荒谬地认为五月出生的人不吉利。

古人如此重视农历五月,那么这个被称为“毒月”的五月究竟有哪些禁忌和讲究呢?

第一:五月需禁欲

古人认为农历五月为“天地交泰月”,这个月里,阴阳混沌,天地流转,尤其以“天地交泰九毒日”为最甚。所以这个月人们应该节制夫妻生活,不过度损伤身体元气,以抵挡“天地交泰月”的危害。

《黄帝内经》记载了轩辕黄帝和素女的一段关于夫妻生活的对话。素女说:“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六日,是天地交合之日,男女不可进行夫妻生活,凡违反者不出三年必死。用什么验证呢?取白色新布一尺,于当晚悬挂东面墙上,第二天早上观看,必有血色”。这个故事就是劝后人在农历五月要节制夫妻生活。

其实,在炎热的天气里,减少夫妻生活,有利于节省身体的能量,不过度消耗身体元气。节制欲望,清淡食物,减少酸味,增加苦味,有益肝补肾,减少疲劳的作用。正所谓:“服药百颗,不如一寝独卧”。

第二:避五毒,剪葫芦

五毒指的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蟾蜍五种动物,合称“五毒”。农历五月这些昆虫进入繁殖期,数量开始增多,难免会进入庭院中,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民间在农历五月有“避五毒”的做法,这种做法既简单又有效,于是渐渐成了一种传统习俗。

葫芦自古就有驱邪避煞的说法,一些道教仙翁经常会用葫芦作为自己的法宝,甚至盛装灵丹妙药。《燕京岁时记》记载:“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式各样的葫芦,倒贴于门阑之上,以泄毒气”,人们称这种剪纸葫芦为“倒灾葫芦”,意为驱赶瘟疫百毒之气。时至今日,“倒灾葫芦”样式更加广泛,比如:为葫芦缀上穗子,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图案等。

其实,把农历五月称为毒月,确实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但是放在古代那个环境恶劣和医疗条件低下的年代,把农历五月称为“毒月”,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注意防范疾病灾害等,又有一定的道理,所以传统文化要以历史背景为依托,不要盲目取舍,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的传承优良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