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极度抑郁的自动回复简短 极度抑郁的自动回复100字

极度抑郁的自动回复简短 极度抑郁的自动回复100字

本文目录一览:

神回复:你抑郁的时候,是谁将你拉出了深渊?

1.这家伙吃面声音很大,我要不要去训他两句??

2.一分钟等于60秒,那两分钟是不是等于1分20秒?

3.有人试过吗准不准?

4.是的睡得更香了

5.你们都在上面写过什么呢?

6.啊 这

7.哭得我见忧怜,肯定活不过第一集

8.谁知道这是哪个动漫吗?感觉脑子不够用了

9.说了什么?

10.哥,你的泰国妹妹来了

11.上来就问我敢打他么,直接给我整不会了

12.腿断了当然重要啊 ,所以小玲是谁??

13.那岂不是美滋滋

14.武汉电子厂,想贿赂线长,但是线长是两个阿姨咋办

15.来我们厂里打螺丝厂长都要考虑一下

16.那必须是我们万能充

17.小孩才做选择,我两个都要

18.重新定义双休

19.你抑郁的时候,是谁将你拉出了深渊?

20.哇得哭出了声

16岁女孩告别抑郁重返校园,治愈她的是上海十院一张神奇“处方”……

题图为文汇报资料照片

“小姐姐,马上开学啦,我申请了住校,以后治疗可以换到周末吗?是不是还能推荐一些让我晚上更好入睡的音乐?”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康复科音乐治疗师盛子家收到了一条让她开心的好消息,便立刻回复了一份精心选择的歌单。这份歌单就是一张“处方”。

发送信息的人是16岁的高中女生宁宁(化名)。这个曾被抑郁症折磨的女孩终于能重返校园了,而治愈她的是音乐。

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2号楼一楼,一间约20平方米的小房间就是音乐治疗联合门诊,推开门,里面整洁幽静,与人声鼎沸的大厅仿若两个世界。

音乐治疗联合门诊自去年底成立以来,已接诊百余位患者。

“大多数患者来时对音乐治疗知之甚少,只想试一试,但当他们开始治疗后,却都有着极高的认可度。”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社工部主任何平说。

01

魔法,用音乐读懂患者的心

“音乐治疗不是只听音乐,而是用音乐这个载体,推动治疗的发生。音乐就像催化剂。”盛子家告诉记者,音乐治疗也绝不仅仅是被动地“听”,还包含演奏、歌唱、创作等多种形式。

宁宁初次来求诊时,全程低着头,目光始终紧锁地面,不敢看人也不愿说话。此前因患有严重抑郁及睡眠障碍,她已休学在家一年多。今年受疫情影响,她变得更加情绪化,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疫情发生以来,因情绪波动前来就诊的青少年变多了,中高考前夕更甚。每周二下午的门诊,盛子家总能见到七八个眉头紧锁的忧虑少年。

“对每位患者都得对症下药而非开具万能药方。”盛子家说,一次音乐治疗一般时长40分钟,从语言交流开始,慢慢了解患者,随后制定个性化的音乐诊疗方案。

在主动式音乐治疗中,通常以患者喜欢的音乐为主。也正是因此,盛子家一年听了300多首歌。

而在被动式音乐治疗中,则要选用轻柔舒缓、旋律性不那么强、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音乐。毕业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的盛子家告诉记者,音乐治疗师要懂音乐,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共情能力,让患者觉得“你懂他”。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优美和谐的音乐,使人的生理状态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大脑思维环境也得到了纯洁和净化,这时人们得以寄托和排遣心灵上的痛苦和忧伤。

经过几次音乐治疗后,宁宁的脸上慢慢出现笑容。一次治疗中,她甚至主动弹琴与盛子家合奏,还自编自弹了一首曲目,取名《拾梦》,在青少年团体音乐治疗中与同伴分享。

“音乐治疗其实最初是用于对癌症等患者的康复。”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许纲告诉记者,当时,肿瘤科、放疗科和肾内科等重症科室的医护人员发现,有些患者在院治疗期间恢复良好,各项指标正常,但是出院后健康状况却不断恶化。

“当时音乐治疗在国外已被纳入临床治疗,甚至可以用医保支付。”何平说,2015年,上海十院率先在全市三甲医院中探索音乐治疗,与上海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师生结对,组成跨学科团队,针对住院患者及康复期患者开展公益音乐治疗活动。四年间,累计服务400多位个体患者,团体2000多人次,效果颇为显著。

前期的经验积累结出硕果。去年底,上海十院正式推出音乐治疗联合门诊,由康复科、精神心理科和心理护理专家组成音乐治疗多学科诊疗团队。

02

奇妙,一首歌让植物人的手动了

音乐治疗是音乐与医学的联姻。

很久以前,人们就试图将音乐与治疗结合在一起。直到上世纪50年代,美国为了帮助战后老兵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才正式将音乐治疗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来进行研究。

“我们更关注人们的健康状况和身体情况。”盛子家说,音乐治疗师可以与不同类型的人合作,无关年龄、能力、文化、背景,甚至对方可以是一名植物人。

老杨的苏醒是发生在上海十院的“奇迹”,也是盛子家职业生涯中的“高光时刻”。

50多岁的老杨平日里嗜酒如命,一次出差途中不幸突发脑卒中。送医及时,他被医生们从鬼门关中拖了回来。但由于出血量过大,生命体征已经平稳的老杨,大脑没有“觉醒”,呈“植物人”状态。

老杨昏迷一个多月后,盛子家第一次见到了他。“音乐治疗最常用于两个领域,第一是心理康复,第二便是神经康复。”这个刚毕业一年的年轻人决定用自己的专业试一试。

按铃、响板、沙锤、尤克里里……音乐“武器”轮番上演,干预三周后,老杨渐渐有了反应。女儿告诉盛子家,以前老杨每次喝得醉醺醺,总爱唱周华健的《朋友》。

病房内,《朋友》的音乐一遍遍回响,盛子家一遍又一遍唱着,还拉上老杨女儿一起唱。慢慢地,老杨的眼角开始湿润,手动了一下。整整两个月,曾经被判“死刑”的老杨,有了苏醒的迹象。那一刻女儿抓着他的手狂哭不止。盛子家站在一旁,心里酸酸的。

每天40分钟,整整坚持了三个月。最后一次做完音乐治疗,老杨要转去康复医院做后续治疗。盛子家与他告别,当时老杨已能“咬牙切齿”地向她道别,说“再见”。

这个在常人看来多少带着神奇色彩的案例,在音乐治疗领域却不算罕见。何平告诉记者,音乐营造出一种特别的磁场,当人身处其中,所有的细胞都会打开,从而获得一种能量。这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03

战“疫”,逆行者耳畔响起治愈的歌声

在工作中,音乐治疗师最常做一件事,就是教大家学会用音乐这个工具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盛子家之前接诊过一名患有惊恐障碍的女生,一听到打雷声便会尖叫,把自己藏进柜子里。治疗中,盛子家问及女生喜爱的曲目,经过音乐系统脱敏疗法,此后,每次一打雷,女生的脑海中便会自动播放这首曲子。

“在旋律、和声及节奏的语言之中,隐藏着控制我们情绪的密码。”盛子家说,音乐可以引发我们体内的恩多芬大量释放,令人精神愉快,心情舒适。

疫情期间,音乐治疗联合门诊停诊了一段时间,但相关医务人员并没有闲下来。因为逆行者们也需要被治愈。上海十院的医护人员有人驰援武汉,有人驻扎市公卫中心,也有人坚守发热门诊……

疫情中的一线人员从事着高强度的工作,忙起来根本顾不上自己,更别谈关心自身情绪了。但这些压抑不会凭空消失,反而“躲”进了潜意识。病人的病情令他们担忧,家人的情况同样让他们操心。

“有妈妈担心自己离开后,家里的女儿没人照顾。还有小姑娘一下子面对巨大压力,夜不能寐。”盛子家说,他们曾组织多次团体治疗,即便是大家在一起听听音乐、诉诉苦也好。

留言板上的一句句赞美,也让忙碌的音乐治疗团队心里甜甜的。“在音乐治疗活动中感受到了无比的放松,眉毛都要笑弯了”“感受到了身心健康的重要,日后尽量尝试在工作中平衡自己的身心”……

与音乐治疗相伴走过五年,何平的感受是,大众对音乐治疗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但属于音乐治疗的道路还很长。

如今,盛子家也找到了新目标。此前,上海音乐学院的音乐治疗专业每年只招收五名本科生,但毕业后仍坚持走这条路的人却极少。

在上海十院的两年实践,这个女孩觉得自己与音乐治疗的距离更近了。今年,上海音乐学院增设音乐治疗研究生专业,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让我们一起用音乐来疗伤,去倾听生命的声音,去释放情感的力量。”这是她初中时便许下的愿望。

作者丨李晨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