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八字

过年时间段怎么算 过年时间怎么定的

过年时间段怎么算 过年时间怎么定的

本文目录一览:

拜新年什么时候最好?拜早年与迟拜年有什么区别?拜个吉祥幸福年

今天是2月7日,农历腊月27号,离春节还有3天。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购置年货买新衣服,筹备走亲戚的礼物等,无不尽显一种节日的浓厚氛围感。

按照清江鹤寄居地民间习俗,人们吃过年夜饭,在春节的第一天开始,就可以给亲人朋友亲戚家“拜新年”了。世代传承中的“拜新年”这一习俗,年久弥新更是深入人心。

图片01):新年窗花,新春好年

拜新年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的礼仪,更是一种传递祝福、增进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方式。

本期图文,清江鹤将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拜新年的那些事儿,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拜新年”源于人们对一种“怪兽”的“岁首朝贺”:

拜新年是中国春节期间的重要习俗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会穿着新衣,走亲访友,相互拜年。这一习俗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但是这一“拜新年”的传统活动,源于人们对一种“怪兽”的岁首朝贺。

图片02):祝福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相传“年”是一种怪兽,常在大年三十天出来“残 害”人类。人们为了躲避被“年”残害,就在腊月三十日这天,准备些食肉等物品,放在家门口,等“年”来食肉。人们就关上门躲在家里,规避自己被“年”残 害。

直至第二天(大年初一的早上),大家都开门相互见面打了招呼以后,才表示自己己经安全了,没有被“年”残 食 掉,作揖道喜相互祝贺,新的一年里要万事如意,事事平安。据此,人们就将“年”的贺喜,变成了“岁首朝贺”。

拜新年是晚辈向长辈表达敬意和祝福的重要方式:

在传统意义上的拜新年,是晚辈向长辈表达“辞旧迎新”,敬货新年如意吉祥,问候生活安好和祝福长辈美好生活的方式。

图片03):迎新年,辞旧迎新

通过拜年,晚辈要表达对长辈的尊重和关心,同时也祈求长辈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长辈则要给予晚辈压岁钱或礼物,以示祝福和鼓励。

拜新年要从自家长辈开始。初一初二,要在自家岳父岳母,或自己的祖父母家拜年。初三以后才可以到亲戚家或朋友家拜年。

但有的地方则有不同习俗:亦即“腊八节”以后,就可以开始“拜新年”。“腊八节”至大年初一前的拜年,称为“拜早年”。又叫“应急性”拜年,是根据需要做出的“拜年”活动。

“大年初一”至初三间的拜新年,称为传统意义上的拜年。“初四”至元宵节间的拜新年,称之为“拜晚年”,又叫“补救性”拜年。所以,民间就有了“有心拜年十五都不迟”,“有心拜年,端午都不迟”的说法。

图片04):男女拜新年作揖式

自己家和亲戚家拜年与朋友家拜年是有区别的。朋友家拜年,只作少许“寒暄”,说点“客套话”,言好事称吉祥,不说“不吉利”的话即可回家。自家或亲戚家拜年,要行跪拜礼,而且要带上“适当”的礼物。

拜新年从“祝贺新年”逐渐演变为“联络感情,扩大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

拜新年除作为民间普通民众相互祝贺新年外,还是增进亲情和友情,交流新思想,增进团结和交往,扩大人际交流的一种重要桥梁。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共同分享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展望未来一年的美好愿景。这种团聚的氛围有助于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图片05):小孩子在玩长龙“拉花”

拜新年始于对“年”的“岁首朝贺”,但随着时间推移和朝代的迭代更替,拜新年也在不同时期发生着“历史的演绎”。

至宋代时,拜新年已从民间“祝贺新年”演变为上层社会“联络感情”,扩大社会交流(交往)的一种手段,并被沿袭和继承下来。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载:“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

“拜节”亦即“拜年”,又称“贺节”或“贺年”。从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可以看出,上层社会的“礼节性”拜年,已成为一种时尚。

朋友关系亲密的,拜年者要亲自到朋友家“当面”进行“祝贺”和“交流”,可以在朋友家留宿。朋友关系不亲密的,拜年者要委托“仆人”或家丁,手持“名刺”前往拜贺。

图片06):新年祝福

“名刺”亦即“拜贴”也就是“贺年卡”,也就是我们后来用的明信片。上面写有被拜货人的姓名,住址,拜货时间和新年祝福用语等。尤如“不正式”的公文般,有“固定的模式”,多为“礼节性”的朝贺。

拜贺时,男子要“右手作拳”“左手包位”,以表善意。不能弄反了顺序。女子要作“搭拱”状作辑,不握拳搭礼。

明诗人文征明在《贺年》中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说的就是拿着“拜贴”“贺岁卡”拜新年的事儿。

拜新年的时代变迁,己有了新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变迁,网络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科技进入人们的工作生活,拜新年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现代社会中,人们除沿袭了传统的拜新年方式外,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登门拜访“拜新年”的活动方式,而是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方式来表达新年的祝福。

图片07):春节拜新年

网络拜年己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QQ,微信,视频电话等,人们可以轻松地发送电子贺卡、视频祝福等,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及时将新年的祝福传递给亲朋好友。这种方便快捷的拜年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还跨越了地域的限制,让拜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QQ兴起的年代,一到年关,各种QQ短信祝福“满天飞”,而且内容编辑“丰富多彩彩,曾经有人将这些“QQ”语言“结集出版”。使“QQ语言”成为人们社交场合重要的语言。

后来,微信迭代了“QQ语言”,成了“微信”纵横时代。现在“视频电话”拨得“头彩”。

图片08):新春佳节,新年快乐

此外团体拜年和集体庆祝活动也逐渐兴起。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等纷纷举办团拜会、联欢会等活动,让员工和居民在欢乐的氛围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这些活动不仅增进了人们的团结和凝聚力,还促进了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拜新年不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交流:

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登门拜访,还是现代演绎中的网络拜年、团体庆祝,拜新年的核心意义都在于传递祝福、增进感情。它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交流。

拜新年让人们在新年的喜庆氛围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友情的真挚,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感恩过去、展望未来,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一年的挑战和机遇。

图片09):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写在后面的话:

拜新年是中国春节期间的重要习俗之一,具有深厚的传统意义和现代演绎。它不仅仅是一种礼仪和文化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用真挚的祝福和热情的心意去拜访亲朋好友,共同迎接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过年的五个节点是啥?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

还有十天就到春节了,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从腊月初八开始就代表已经已进入春节了。进入腊月后,人们就开始陆续准备年货了,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是准备年货的高潮,出门在外的人也开始回家过年了。

  从狭义上来讲,“过年”,单单就是指“春节”,也就是“大年初一”这一天;不过,要是从广义上来说的话,那么“过年”可就不只是一天了,而是一个月,甚至还要多。其实,广义上的“过年”,不但要过5个“节点”,而且它们的间隔时间,还隐藏着规律呢。

  第一个“节点”,是腊月初八,这一天,还有一个称呼,叫作“腊八”,“腊八”可不只是“腊月初八”的简称那么简单,“腊八”已然成为了一个节日,即“腊八节”,这一天,是要喝“腊八粥”的哦。“腊八”象征着“过年”的开始,民间历来都流传着“过了腊八就是年”的俗语。

  第二个“节点”,是腊月二十三(不同地域可能有所不同),这一天,也有一个称呼,叫作“祭灶”,“祭”就是“祭拜”,“灶”指的就是“灶王爷”,“祭灶”就是“祭拜灶王爷”的意思。相传在这一天,主管人间烟火的灶王爷要上天庭,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年来的工作,人们当然希望灶王爷能够在玉皇大帝的面前,替人间多说好话,以求得来年的风调雨顺,所以人们就纷纷准备供品,祭拜灶王爷。

  第三个“节点”,是腊月三十(若当年没有“三十”,则是“二十九”),这一天,自然也有它特定的称呼,叫作“除夕”。这一天,那可就热闹了,尤其是在晚上,眼看着一年就要过去了,人们多少还是有些留恋、依依不舍,所以,我们也就有了“守岁”的习俗。“守岁”不但是对过去一年的追忆,更是对即将到来的新的一年的展望。

  第四个“节点”,是正月初一,这一天,当然就更更更更有它的特定称呼了,这就是“春节”。“春节”是一年的开始,象征着新的气象、新的起点,更象征着美好的希望,这一天举国欢庆,普天之下的华夏儿女,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之中,大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过年好!”

  第五个“节点”,是正月初十五,也就是“元宵节”,这一天,是一年之中第一次“月圆”的时候,而“月圆”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另外,这也是“过年”的最后一个“节点”,换句话说,过了“元宵节”,“年”,也就过去了。

  这就是“过年”要过5个“节点”,那么,它们的间隔时间,又暗藏着什么规律呢?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从“腊八”到“祭灶”,是半个月,而从“春节”到“元宵节”,也是半个月。半个月,是月亮由“满”到“亏”的时间;半个月,也是月亮由“亏”到“满”的时间。半个月,是一个月的一半,而从“祭灶”到“除夕”,则又是一个月一半的一半。

  这5个“节点”的你都知道了吗?春节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祝大家新年快乐。

来源:凯风网综合